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個人調查報告4篇

個人調查報告4篇

本文目錄2019年個人調查報告關於學歷和能力跟個人發展的關係調查報告深交所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關於個人營養膳食調查報告

XX年一季度,a股延續牛市行情,中小市值題材股行情也相當活躍。上證綜指上漲了15.87%,創業板也不斷刷新歷史高點,累計上漲58.67%。上海證券報·XX年第二季度個人投資者調查報告顯示,一季度個人投資者盈利情況進一步提升,實現盈利的個人投資者逾八成。

個人調查報告4篇

在持續兩個季度實現大面積盈利後,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提振。證券資產在個人金融資產中佔比繼續提高,過半數投資者表示將繼續增加股市的資金投入。調查也顯示,目前“賣房炒股”的現象尚不多見,投資者的增資主要來自於銀行存款搬家。

一季度“互聯網+”等各類題材股漲勢凌厲,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創業板指快速拉高後,投資者已在季度末逐步減倉,並轉移倉位至藍籌股。着眼於第二季度,大多數投資者相信題材股行情仍會延續。不過,多數投資者認為,牛市中不同個股機會均等,不存在風格轉換問題。

融資融券餘額在一季度末已逼近1.5萬億規模。本期調查發現,由於行情持續向好,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升高,用足兩融授信額度的投資者比例較前次調查翻倍,多數投資表示願意繼續提升槓桿水平。

牛市持續 賺錢效應提升進場意願

1、八成投資者實現盈利

上證綜指在今年第一季度震盪上行,累計漲幅達15.87%,季度漲幅較前一季度減少一半,券商等前期龍頭有所回調,題材股集中的創業板及中小板則牛氣沖天。其中,一季度中小板指數上漲46.6%,創業板指數上漲了58.67%,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大季度漲幅。

整體來看,個人投資者在以中小市值為主導的牛市行情中更加如魚得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的投資者比例達到81%,較上個季度的71.8%增加近10個百分點。 其中,盈利10%以內的投資者比重為45.3%,盈利介於10%至30%之間的投資者比重為23.1%,盈利超過30%以上的投資者比重為12.7%,僅有9%的投資者表示在一季度出現虧損。

比較一季度金融股與創業板對投資者盈利的貢獻,持有金融股的投資者中盈利10%以內的佔比為53%,盈利介於10%至30%之間的佔比為9.8%,盈利30%以上的佔比為7.4%,另有10.4%的投資者虧損。持有創業板的投資者中,盈利10%以內的佔比為44.9%,盈利介於10%至30%之間的佔比為17.4%,盈利30%以上的佔比為7.7%,另有11.2%的投資者虧損。

從上述比較來看, 投資者在金融股及創業板上出現虧損或實現超額盈利的比例大致相同,但持有創業板個股更容易獲得10%以上的理想收益。

2、場外資金入市意願強

在整體牛市行情持續兩個季度之後,投資者對行情的可持續性信心有所加強。調查顯示,在第一季度中,受訪投資者包括股票市值、證券賬户、可使用現金的證券賬户資產平均佔個人金融資產的比重為46.9%,較上期增加了4個百分點,上一季度該項調查結果為42.9%。 在受訪投資者中,有47.5%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證券資產在其金融資產中的佔比“有所提升”或“明顯提升”,較上一季度增加了10個百分點。在這些投資者中,56.9%的投資者表示,股票淨值增長是證券資產佔比提升的主要原因;32.4%的投資者則將其歸因於加大對證券賬户的投入。

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願意繼續加大股市資金投入的投資者比重大幅增加。在受訪的投資者中,50.9%的投資者準備加大股市的資金投入,較上一季度增加了11個百分點。同時,有3.4%的投資者表示未來將從股市中撤資,與上一季度調查結果持平。

對貨幣政策趨勢的判斷也影響着投資者調整個人資產配置的節奏,有42.2%的投資者認為,“國內貨幣政策已進入降息週期,未來會多次降準降息。”在這些投資者中,75%的投資者表示,未來將加大“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投資”。

3、新增資金主要來自現金存款

針對一季度增加股市投資的投資者調查中可以發現,個人投資者在加大對股市投入的同時,並未明顯改變家庭資產負債表配置。受訪個人投資者的新增資金主要來自於現金存款,並未動用房產等低流動性的資產,額外融資的投資者整體佔比也較小。其中,53.9%的受訪投資者表示,一季度中使用現金增加證券賬户投入;26.3%的投資者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中贖回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後增加了證券賬户投入。值得注意的是,賣房炒股的投資者佔比僅為2.2%,這一現象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並未出現明顯變化。

同時,個人投資者在一季度增加證券投資規模仍處於小步慢跑階段。新增資金規模與之前的投入相比,新增資金比例50%以下的投資者達80.9%,其中36.1%的投資者新增資金投入規模約佔原來投入資金規模的30%以內。但與上一季度相比,投資者分佈重心有所上移,新增規模與之前的投入相比比例在30%以上的投資者比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4、資金重心向藍籌回擺

儘管個人投資者加大了股市投入的意願強烈,但股指快速攀升,深度調整缺席,令投資者對短線回調風險的預期有所加強,一季度末投資者倉位較上一季度末有所減少。截至一季度期末,個人投資者的平均倉位為52.4%,較上一季度的54.58%減少了1.18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針對頻繁變化的市場風格,投資者調倉也較為積極。35.3%的投資者表示曾逢低補倉,40.8%的投資者表示曾追高加倉,12.2%的投資者表示曾逢高減倉。在這個過程中,“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題材股最受投資者歡迎。52.7%的投資者表示在一季度加倉了這類股票,23.1%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中曾加倉過大盤藍籌股。追高加倉創業板的投資者僅為4.8%。此外,被投資者減倉的個股則沒有出現集中性特徵,有投資者表示,減倉時沒有明確的板塊類型,主要是“逢高減倉”。

儘管一季度行情風格特徵明顯,但從大多數個人投資者的角度分析,重倉、單一的風格可能無法獲得理想的收益。無論是持有金融股還是創業板個股,重倉、單一的風格讓40%以上的投資者盈利水平弱於持倉更加分散的投資者。統計顯示,持有創業板倉位佔比在20%至40%之間的投資者盈利比例最高,達到了97%,但重倉創業板個股的60%以上的投資者盈利比例缺僅為60%。

在市場中金融股及創業板個股最為風光,投資者在金融股與創業板股上的持股倉位大致相當,均在24%左右。其中, 受訪的投資者中,金融股佔其股票倉位的比重為24.74%,較去年第四季度末增加了4個百分點,金融股佔比接近或超過50%的投資者達到21.5%。此外,49.7%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沒有調整對金融股的持倉比重,29.1%的投資者表示還有所增持,另有21.1%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減持了金融股。

對創業板的調查顯示,在受訪投資者持有股票倉位中,創業板佔比為24.5%,較上一季度的18.95%增加了5.55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儘管XX年一季度創業板倉位末較上一季度末有所提升,但仍有26.7%的投資者表示曾減持創業板個股,16.4%的投資者表示減持至空倉。在創業板連續突破歷史高位,整體估值達到100倍背景下,投資者在一季度中已經開始撤退。聯想到一季度投資者增加金融股倉位,顯示個人投資者已在一季度中提前預判新一輪短線熱點。

風格轉換或成偽命題

1、八成投資者看好二季度市場表現

調查顯示,看好二季度上證綜指能夠收紅的個人投資者佔比達到82.2%。其中,42.3%的投資者認為漲幅在5%以上,39.9%的投資者認為漲幅在0至5%之間。 針對XX年全年走勢,有88.5%的投資者認為上證綜指能夠收紅,其中56.8%的投資者相信漲幅能在5%以上。

對二季度上證綜指能夠達到的最高點,投資者的想象力遜於市場表現。僅有29.6%的投資認為滬指能在第二季度中突破4000點,該點位在二季度第5個交易日即告突破。與上一季度相比,極度樂觀的投資者比例有所增長。其中,26.3%的投資者豪言“牛市不言頂”, 較前一季度調查增長19個百分點。

在a股快速站上4000點之後,投資者普遍預期短線將出現回調。有42%的投資者認為,二季度大盤走勢將可能“先跌後漲”。同時,有29.3%的投資者認為,二季度大盤指數將持續反覆震盪,另有19.4%的投資者認為大盤將衝高回落。

2、看好藍籌股和題材股

在關於“目前更傾向於持有哪類股票”的調查中,本期結果較上期出現較大調整。大盤藍籌股獲得了39.1%比重投資者的青睞,佔據第一受歡迎位置,但與上一季度調查的結果相比,投資者偏愛藍籌股的佔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另外,36.8%的投資表示傾向於持有中小板個股,增加了6.4個百分點,其中有12.4%的投資者表示最愛持有創業板個股。

在持股傾向出現不同風格齊頭並進的同時,投資者在牛市氛圍下傾向於認為所謂的“風格轉換”或已成為偽命題。有62.5%的投資者認為,牛市中,無論是大盤藍籌還是中小市值個股都有機會,不存在風格轉換的問題。

不過,如果僅僅着眼於第二季度,較大多數投資者相信題材股行情仍會延續。46.8%的投資者認為,二季度行情中“藍籌股行情後繼乏力,市場熱點重歸題材股炒作”,同時認為市場將“以藍籌板塊帶動指數上行,創業板跑輸大盤”的投資者僅佔23.4%。

針對未來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主題,38.7%的投資者表示,在兩會後最關注環保節能領域等主題投資機會。同時,有33.9%的投資者表示最關注“一帶一路”相關投資主題。

兩融資金持續流入 改革進度受關注

1、投資風險偏好進一步提升

今年一季度中,兩市融資融券餘額繼續突飛猛進。截至3月末,一季度共有4683億元融資資金進入a股市場,增幅達45.6%。截至3月31日,兩市融資餘額合計達14939億元。同時,具體到個人投資者,使用的槓桿倍數也有所提升。

50.6%的投資者表示,在一季度中增加了融資規模,其中僅有20.7%的投資者表示降低融資規模。同時,50.4%的受訪者表示對後市樂觀,將繼續提升槓桿水平;12.9%的投資者表示將保持原有槓桿水平,另有29.9%的投資者表示將降低槓桿。

在已經開始使用融資融券的投資者中,41.1%的投資者表示,一般通過融資融券將股市投資槓桿比例放大至1.5倍,在各類投資者中佔比最高,但較上一季度減少了8.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38.7%的投資者表示一般放大到1.2倍,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7.4%的投資者表示一般會放大到2倍。此外,12.7%的投資者表示將用足券商授信額度,比例較上季度倍增。 上述統計結果顯示,原本槓桿比例較高的投資者在牛市中風險偏好正在進一步加強。

在融資使用策略方面,55.8%的投資者表示,會將融資資金用於短線操作,買入市場熱門題材股,這一操作策略在各類投資者中佔比最高。另有35.6%的投資者表示,會繼續融資買入已經持有的股票。

當融資倉位出現虧損時,投資者對跌幅的忍受能力依然較低。52.3%的投資者表示,當已經融資買入的個股下跌10%時,將選擇止損;25.5%的投資者表示,當已經融資買入的個股下跌5%時,就將選擇止損。

統計結果還顯示,收益越好的投資者越容易高槓杆操作。在一季度獲得30%以上盈利的投資者中,有20%表示願意用足授信額度;在一季度盈利10%以內的投資者中,持此觀點的投資者佔比僅為10%。

2、新三板離個人投資者還很遠

今年3月三板成指、三板做市兩大新三板指數正式發佈。3月間,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分別上漲51.88%和72.56%,成為資本市場中一個熱議話題。但本期調查顯示,雖然投資者嚮往新三板催生的財富故事,但他們認為離真正參與還存在一段距離。

58.5%的投資者表示,自己對新三板市場有所瞭解,但並不十分清楚;31.2%的投資者表示瞭解新三板市場;有12.2%的投資者表示已經開通新三板賬户;61.3%的投資者則表示門檻太高,無法開通。

在受訪投資者中,58.7%的投資者表示看好新三板公司的長期成長,45.6%的投資者表示願意持有估值較低的新三板企業。

在少數已經真正參與新三板的投資者中,60.6%表示自己小有盈利,29.6%表示自己盈利超預期。也許,正因為盈利情況不錯,有71.8%的投資者表示,新三板將分流自己的股市資金,主要是分流了創業板的投資倉位。

3、經濟走弱關注度下降,關心改革進度

對於XX年市場存在的風險,經濟下滑是否會超預期關注度有所減少。有40.7%的受訪投資者表示,經濟下滑有可能超出預期將是市場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較上一季度減少10個百分點。有47.6%的投資者認為改革政策推進不及預期是當前股市面臨的最大風險。

新股發行註冊制進度進一步得到明確,年內新股發行註冊制度出台的預期轉強。受訪投資者在對註冊制的積極意義予以認同的同時,對其可能產生的短期市場影響也較為敏感。47.8%的受訪投資者認為,註冊制可能帶來新股供應增加,利空大盤。同時,有35.8%的投資者認為註冊制是“資產市場改革重大進展,利好大盤”。

未來3個月內您計劃如何調整自己的股票倉位

您目前股票倉位比重大約是

如果增加了對股票的投入,資金來源主要是

近期是否準備主動改變證券賬户中的資產投入

導致上述變化的原因是

與上季度末相比,上述比例有何變化

請問您XX年以來證券賬户中的資產(包括股票市值及證券賬户中現金)在您金融資產中(包括現金、存款、基金、信託等)所佔比重大致為多少

如果增加了股票賬户中的投入,新增規模與之前的投入相比比例大致是多少

關於學歷和能力跟個人發展的關係調查報告2019年個人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一、調查背景:

隨着教育的大眾化,大學門檻越來越低。大學生數量激增,畢業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在就業方面卻遠遠滿足不了畢業人數的需求。因此,畢業就等於失業,已經成為不鮮的事實。人才大量的流失,對整個社會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整個社會問題。大學畢業生的激增,也提醒了畢業生競爭激烈的訊息。由此,對這樣的問題,有關事業單位對畢業生有了新的要求。要實現綜合素質的培養,既有能力又有學歷的畢業生,才能在畢業生的羣體中脱穎而出。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

二、調查目的:

1.增進大學生反省自身的缺點,提高大學生對自己綜合能力的關注性。

2.使大學生了解交際關係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3.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4.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增加社會經驗。

三、調查思路:

按照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確定課題--設計研究方案--作開題報告--探索研究--報告研究成果。

1.闡述收集資料的主要信息,反應客觀實際。

2.使自己親身體驗工作環境,體會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個人親身體驗的社會實際,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

3.總結研究成果,彙報體驗感受。

將於XX年7月15日在廣州市白雲區大源村福源山莊對平和酒樓進行調查。

四、調查方法:

運用個案的分析方法,體會更真實的問題。

(二)調查報告內容:

正文:

XX年6月9日上午,麥可思研究院與《麥可思研究》編輯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XX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暨研討會”。這是就業藍皮書的第五年度發佈,時逢中國大學畢業生“史上最難就業年”,備受關注。

XX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90.9%)比XX屆(90.2%)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XX屆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5%,比XX屆(90.8%)略有上升;高職高專院校XX屆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90.4%)比XX屆(89.6%)略有上升。但是,麥可思與騰訊教育頻道合作的XX屆畢業生流向調查顯示,從XX年10月29日至XX年4月10日,被調查的XX屆碩士畢業生簽約率為26%,低於 XX屆同期11個百分點;本科畢業生為35%,低於XX屆同期12個百分點;高職高專畢業生為32%,低於XX屆同期13個百分點。目前 XX屆高校畢業生總體簽約進程與上屆相比明顯下滑。

在這樣的情況下,給大學生的心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影響了大學生追求夢想的道路,已經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就業成為了畢業大學生的考驗。

那在這樣一個就業壓力繁重的社會,我們又得如何提高自己,又應該如何為自己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呢!我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腳踏實地才是解決問題的硬道理。

下面是我在大學生活的總結及對大學生暑期實踐調查成果的認識和感悟。

大一學年。懵懵懂懂,正好形容我們這個年級的新生。雖然一個學年已經過去了,但是很多東西都不為我所熟知。我們只知道在追夢的日子很美好,大學的日子很美好,對整個社會環境和秩序也抱着很美好的態度。抱着這份心情,我憧憬着自己在不遠的將來可以立足於社會的巔峯。儘管想象的世界非常美好,可這都不會是現實。未來的社會,對於我來説充滿了夢幻色彩。

在我大一下學期的期末,我還是像以往的日子那樣平靜。但是在學生會工作的日子,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也認識了很多學長學姐,其中也有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開始我覺得認識這些學習的長輩,無非就是聽聽他們講述人生的大道理罷了。可是在學校舉行的招聘會上,讓我對學姐學長們有了新的認識。我在他們找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了未來的自己,頓時我平靜的生活有了一絲絲波瀾。為什麼自己會受到這樣的影響呢!原因就是,在招聘會上,很多的畢業生都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不是專業不對口就是待遇很低。在擁擠的人羣中,我總能看到一些失落的面孔,還有一大堆被丟棄的簡歷。我隨手看了地上的一些簡歷,發現很多學生還是很優秀的。我想畢業生的命運將會是我的前車之鑑!明白了現實的殘酷,我的內心有了新的想法。

就業是我遲早都要面對的,因此我想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社會經驗。體會更多社會實際,讓自己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的標準。在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選擇了社會實踐,這次的目標是繁華的都市--廣州!

廣州是中國的一線城市。因為繁華,所以在各類的消費水平都很高。能在廣州市中心呆下去的人都是非富即貴,一個窮人是很難在這裏生存的。因此沒有很好的能力是很難闖進都市圈的前沿。

作為大一的新生,我想在這裏找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的工作要求都是大學畢業生。我以暑假工的名義去找工作,那就難上加難了,沒有哪家公司願意給暑假工鍛鍊的機會。連續很久的時間,因為暑假工的身份,所以很多面試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這次我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

剛一放假,我充滿期待,馬上就來到廣州。我想在這裏定能很好的完成社會實踐調查的任務。滿懷信心去了全國百強企業“君華集團”應聘“形象崗”的工作。通過一場場的面試,經理和總經理都覺得我很適合,便叫我到集團的總部去應聘。得意洋洋的我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了,居然能讓老總那麼賞識。後來了到了君華集團的總部,我突然感到自己非常的渺小。因為君華集團的總部居然在廣州的最高建築中,目標在59層,在乘坐電梯的一段路程中就讓我遇到了很多世界各地的人,不同的語言總讓我感覺頭昏腦脹。我想在這裏工作的人都是很有潛力的人吧!果不其然,和我一起來應聘的人還有很多,都是本科畢業的大學生。

我填寫了應聘書,在應聘書上寫了本科學歷還有很多的獲獎情況,我想這樣會是我絕對的優勢。抱着信心滿滿的心情在總部前台等待着。一場面試之後又一場面試,到最後自己露餡了。在面對面試官的提問下,我説自己是暑假工。因為這樣一句話,所以我也無緣在這樣環境下鍛鍊了。我失業了!

失業的心情雖然不好受,但是我還是堅持繼續尋找着我的最終歸屬。因為有了一次失敗的經驗,加上不屈不撓的精神,我也降低了自己對工作的要求。

後來在市郊的一家酒店找到了工作。在這裏從事“服務員”的工作,這裏沒有很大的競爭。因為沒有要求填簡歷;沒有要求本科畢業的學歷;也沒有要求文化水平的高低。只要自己能夠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按時上班;服從上司的領導就可以了,所以我也很順利的進入了市中心以外的商圈。

酒店位於廣州市,白雲區市郊,大源村。地處偏僻,坐車不夠方便,不過待遇還好!提供房子,包吃住,月薪1800元。

服務員的工作任務並不繁重,只是要負責酒店的衞生和招呼客人的酒菜,其他沒有很高的文化要求。不過做為我大學生的我難免會覺得有點屈才,不僅我自己這樣認為,很多同樣的工作者也這樣認為。也會因為自己是大學生,應聘這樣的工作而引來一場諷刺的熱潮,所以有些委屈。不過我工作很積極,在工作中老闆和經理總會無時無刻的表揚我。老闆和經理經常説我能夠吃苦耐勞;艱苦奮鬥;堅信自己的信念。保持這樣的狀態下去,以後一定能夠有很大的成就。老闆對我的要求是要好好學習,既要拿到學歷,也要有能力。這樣才能立足於現在的社會。

總結社會之所以會有兩種人兩種看法的原因及表現。

第一種人:不看好大學生從事普通工作而諷刺大學生的,原因表現在自身素質不夠高,普遍不瞭解大學生未來所隱藏的潛力;自身答不到預期的水平,以諷刺他人來達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第二種人:看好大學生的一方出於鼓勵,對大學生的未來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同時作為集體的領導階層,必須顧及所有員工的心理,引導員工向正確的方向前進;領導其本身也是大學畢業後創業實踐的成果,普遍能夠體會同等性質的學生,其綜合素質遠遠超越了普通的工作者。

社會各式各樣的人很多,加上我是在酒樓裏工作,所以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機會也很多。來來往往的客人很多,很多人都是社會上的名流或者是富甲一方的富商。在閒暇時刻總會有很多機會與他們交流溝通的機會,借這樣的機會我也向一些人請教了其中成功的經驗。交流多了,慢慢覺得,其實與人交流大道理都是其次,關鍵是怎樣才能把一個陌生人聊成熟人的本事。

總結社會中與人交流的技巧。

(一)與人拉近距離,主動向陌生人示好。

(二)把陌生人當成主角,積極提出問題。

(三)請教的態度與別人交流,懂得傾聽。

(四)禮貌待人,在最後時刻懂得言謝。

就業是殘酷的,有些並不是因為學習好就能得到最終的青睞。能收到青睞的大學畢業生不僅要有能力,還要有口才。在社會中能夠在巔峯的領導者都表現為一個高素質,高綜合能力的人。他不會看不起任何一個普通的工作者。

是金子到哪裏都會發光,哪裏都會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好好的做自己,這個社會需要的是擁有綜合能力強的人才,而不需要愛計較、愛虛榮、愛面子的普通員工;也不需要不奮鬥、不負責、不思進取的大學畢業生。能實現最終夢想的人,永遠都有一段曲折的經歷;放下面子、不屈不撓、艱苦奮鬥。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反映出了新的就業方式。這個社會不能有隻注重學歷而不注重能力,也不能有隻注重能力而不要了學歷。我們要不斷的提高個人素質,實現綜合的能力,才你能闖進社會的前沿,實現“中國夢”。

深交所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2019年個人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日前發佈的《深交所XX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對於註冊制、深港通等今年資本市場重要工作,過半投資者認為對股市總體利好。

其中,52%的投資者認為“註冊制改革將增加投資者新股選擇數量,抑制上市發行價格過高現象,對股市總體上是利好”。48%投資者認為“註冊制改革下垃圾股將被多數人拋棄”。

據悉,該份調查的調查時間是XX年12月至XX年2月,系深交所自XX年來開展的第六次年度調查。

該調查通過網絡在線的方式進行,並對3649個有效調查樣本進行了分析。調查顯示,個人投資者在證券市場的入市資金持續上升。受訪投資者XX年的平均賬户資產量為52.1萬元,而XX年這一數為49.4萬元。

其中,創業板投資者的平均賬户資產量為77.0萬元,高於非創業板投資者的43.7萬元。同時股票投資者的總體交易活躍度也在上升。受訪投資者XX年的交易頻率平均為6.7次/月,而XX年為5.3次/月。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類型投資產品中,公募基金的投資者佔比降幅明顯,從XX年的59%下降到XX年的37%。

為了解青年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態度,本次調查首次增加了“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認定範圍為20~29歲之間過去12個月未進行過股票交易的個人。

調查顯示,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主要的投資品種為互聯網理財產品(57%)、銀行理財產品(48%)和公募基金(23%)。

深交所《XX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發佈

日前,深圳證券交易所完成了《深交所XX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為全面掌握投資者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和服務工作,提供了大量一手資料。

此次調查系深交所自XX年以來開展的第六次年度調查活動,調查問卷由深交所投資者教育中心與綜合研究所共同設計,內容包括投資者受教育程度、投資者交易習慣與決策方式、證券公司風險教育及投資者服務狀況、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需求及互聯網金融的態度等多個方面。既包括在之前歷年調查基礎上的跟蹤調查,也包含一些新的熱點問題。為保證調查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深交所一直委託知名調查機構尼爾森(中國)執行此次調查項目,負責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統計工作。

本次調查時間是XX年12月至XX年2月,與之前5年的調查相比,為提升調查的科學性與全面性,本次調查在樣本選取上進行了重大調整。首先,為了解青年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態度與投資者教育需求,本次調查將20~29歲之間過去12個月未進行過股票交易的個人(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納入調查對象範圍;同時,對於過去12個月進行過股票交易的個人(股票投資者),以30歲為界限區分了青年股票投資者(20歲~29歲的股票投資者)和非青年股票投資者(30歲以上的股票投資者)。其次,本次調查不再侷限於原來的9箇中心城市,而是依據證券交易的活躍程度,在全國七大地理區域各挑選1~2箇中心城市和3~5個非中心城市,共計36個代表性城市展開調查。

根據不同年齡段投資者的特點,調查採用了網絡在線訪問方式。最終取得的總體有效樣本為3649。其中股票投資者有效樣本為3549,最大抽樣誤差

有關調查結果摘錄如下:

一、投資者對股票的投資信心和交易活躍度持續提升

XX年個人投資者對股票投資的信心和交易活躍度都有所提升,主要表現在:

1、個人投資者在證券市場的入市資金持續上升。受訪投資者XX年的平均賬户資產量為52.1萬元,而XX年這一數為49.4萬元。其中,創業板投資者的平均賬户資產量為77.0萬元,非創業板投資者的平均賬户資產量為43.7萬元,創業板投資者的平均賬户資產量更多。

2、個人投資者股票投資資產佔比與上年相差不大。受訪投資者XX年股票投資佔家庭總投資額的比例為29.0%,而XX年這一數為28.3%。

3、股票投資者的總體交易活躍度上升。受訪投資者XX年的交易頻率平均為6.7次/月,而XX年為5.3次/月。分板塊來看,創業板投資者的交易頻率為6.8次/月,非創業板投資者交易頻率為6.6次/月。

二、七成個人投資者接受過高等教育,創業板投資者受教育程度高於非創業板投資者

XX年受訪投資者中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佔比為70%,該比例在XX年為74%。其中,創業板投資者整體受教育程度更高,其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的羣體比例(76%)較非創業板投資者的這一羣體比例(68%)高8個百分點。

三、投資者資產組合多元化程度變化不大,各類投資品種中,公募基金滲透率較上年下降

XX年投資者的資產組合多元化程度較XX年變化不大,平均每人持有4.39種金融產品,而XX年這一數為4.49種。各類型投資產品的滲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公募基金的投資者佔比降幅明顯,從XX年的59%下降到XX年的37%。

四、創業板投資者在收益期望和風險承受能力上仍高於非創業板投資者

創業板投資者XX年平均期望年化收益率為26.5%,XX年這一數為25.9%;可承受的虧損率從XX年的23.6%下降為XX年的22.2%。受訪的非創業板投資者對股票投資的收益期望從XX年的21.8%升至22.7%,可承受的虧損率由XX年的20.7%上升至本年的21.7%。總體來看,創業板投資者無論在收益期望還是風險承受能力上,依然高於非創業板投資者。

五、投資者獲取投資信息的渠道使用上較去年略微下降

總體來看,XX年受訪投資者獲取投資信息的渠道平均為3.13種,排名前三位渠道分別為“依據股票價格走勢、成交量變化等技術指標分析”(62%)、“網絡類媒體(如股吧、論壇、微博等)”(45%)、“上市公司招股書、定期報告、臨時公告等信息披露”(39%),這一排序與XX年相同。

從板塊差異來看,創業板投資者在信息獲取方面使用的渠道要多於非創業板投資者,平均信息來源渠道為3.8種,非創業板投資者為2.9種。非創業板投資者仍更依賴熟人推薦,而創業板投資者則更注重從股票走勢、公司公告、金融機構研究報告等渠道收集信息後自己做綜合判斷。

六、券商經紀業務競爭白熱化,佣金率維持低值,券商對投資者的服務力度變化不大

XX年證券公司的平均佣金率為0.07%,與XX年持平。另一方面,在對投資者的服務方面,75%的證券公司會主動和客户進行聯繫,也與XX年持平;證券公司聯繫投資者的平均頻率為0.87次/周,聯繫內容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推薦股票或投資產品”、“告知宏觀形勢與政策變化”以及“提示交易風險”,分別佔70%、57%和52%;在聯繫方式選擇上,證券公司主要選擇通過短信(73%)、電話(63%)和電子郵件(49%)。56%的受訪投資者對券商主動聯繫客户持正面評價,認為“對自己非常或比較有幫助”,比XX年53%的正面評價比例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七、個人投資者仍普遍認為融資融券交易風險較大,大都持謹慎心態參與交易;大部分投資者認為融資融券對股市是“中性”或“正面”作用

XX年交易過融資融券的受訪者比例為37%,其中近八成(77%)受訪者認為融資融券交易風險較大,比進行股票買賣時“需要更加謹慎”,平均的融資融券為34萬元,最大負債金額50萬以下的佔87%。關於融資融券對股市的作用,投資者主要認為是“中性”(50%)或是“正面作用”(34%),只有16%的投資者持有“負面作用”的觀點。此外,受訪者未開立融資融券賬户兩大主要原因分別為“融資融券交易風險太大”(48%)和“不瞭解或沒聽過融資融券業務”(21%)。

八、對於股票期權,投資者瞭解程度不高,主要持觀望態度

對於股票期權,整體來看,10%的投資者表示沒聽説過,57%的投資者表示瞭解很少,只有33%的投資者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此外,對於參與個股和etf期權,投資者目前以觀望情緒為主,52%的瞭解期權的投資者表示要等推出之後再決定,有10%的受訪者表示肯定不會參與;而對於交易目的,最主要是套期保值(45%),其次分別是套利(32%)和投機(23%)。

九、網絡銀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及網絡理財等互聯網金融產品滲透率持續加強,投資者對規範p2p網貸行業有強烈期待

調查顯示,第三方支付平台、網絡理財、網絡銀行是投資者認知度和投資者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互聯網金融產品,聽説過這三種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87%、85%和79%,使用過或想嘗試的投資者比例分別為70%、63%和52%。對於互聯網金融風險,投資者最擔心的仍是網絡信息安全風險(佔受訪者40%),其次是虛假信息欺詐風險(佔受訪者23%)。

對於p2p網貸理財產品,99%的投資者採取了風險控制措施,投資者採用的主要風險控制措施分別為“甄選p2p平台(如考察其股東背景、註冊資金、管理團隊、交易規模、知名度等)”(65%)、 “投資期限較短、流動性較好的產品”(57%)和“選擇不同的p2p平台進行分散投資”(52%)。問及如何促進p2p網貸行業健康發展時,投資者最看重的三條措施分別為“對投資人的資金進行第三方託管”(75%)、“落實實名制”(73%)、“設置一定的行業准入門檻”(71%)。

十、青年股票投資者受教育程度更高,但資產量較少,同時投資知識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對更低;此外,超四成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表示希望進入股市,但缺乏相關投資知識

對於青年股票投資者,其接受過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比例為81%,遠高於非青年股票投資者(68%);其平均資產量為37.9萬,顯著低於非青年股票投資者(54.6萬);主要獲取信息的渠道方面,青年股票投資者更依賴“熟人推薦”(44%,非青年股票投資者為33%)和“移動互聯媒體”(41%,非青年股票投資者為34%);而其投資者知識得分(50.7)卻低於非青年股票投資者(58.9)。風險承受能力上,無論是創業板還是非創業板,青年投資者能承受的最大虧損率(分別是19.6%和20.5%)都低於非青年投資者(分別是22.1%和22.5%)。

對於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該羣體主要的投資品種為互聯網理財產品(57%)、銀行理財產品(48%)和公募基金(23%)。問及沒有進入股市的原因,超四成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表示“希望進入股票市場,但缺乏相關投資知識”(41%)。此外,該羣體最希望獲得證券投資知識的渠道是“互聯網上搜集並學習所需證券知識”(57%),其次是“購買相關書籍學習”(38%)和“深交所官方微博、微信推送的證券投資知識”(32%)。

十一、從投資者地區差異來看,華東地區投資者資產量和證券投資知識得分最高,中心城市投資者資產量遠高於非中心城市,但在投資知識得分和股票投資佔比上中心和非中心城市相差不大

在證券投資知識得分上,華東地區投資者得分最高(60.1),而西北地區最低(54.6),中心城市(57.9)和非中心城市(57.0)相差不大;平均資產量上,華東地區最高(57.7萬元),西北最低(41.6萬元),中心城市(56.1萬元)遠高於非中心城市(44.7萬元);投入到股票中的資產佔現時家庭總投資金額的百分比最高的為華東(30.0%),而最低的為華北地區(26.8%),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28.8%)相差不大。

十二、展望XX年證券市場,投資者對監管層加大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恢復“t+0迴轉交易”制度、允許未盈利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上市、ipo註冊制改革和深港通開通都有較多期待

對於XX年證券市場,逾七成投資者(72%)希望監管層“淨化市場,進一步嚴厲打擊上市造假、虛假披露、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過半投資者(51%)期待“恢復"t+0迴轉交易"制度”。此外,關注“允許未盈利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上市”、“ipo註冊制改革”以及“深港通開通”的投資者分別佔46%、45%和40%。

對於ipo註冊制改革,過半投資者(52%)認為“註冊制改革將增加投資者新股選擇數量,抑制上市發行價格過高現象,對股市總體上是利好”,還有48%投資者認為“註冊制改革下垃圾股將被多數人拋棄,價值投資、成長投資將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流”,認為“註冊制改革將導致上市公司ipo提速,股市擴容,對股市總體上是利空”的投資者僅佔30%。對於深港通,在XX年底開通滬港通的背景下,68%的股票投資者認為開通深港通對深市是利好。此外,85%的股票投資者表示“如果允許未盈利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有必要制定針對性的行業信息披露指引”。

關於個人營養膳食調查報告2019年個人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一、調查目的

通過24h回顧法對膳食攝入量進行評估,從而瞭解在一定時期內個人膳食攝入狀況以及膳食結構、飲食習慣,藉此來評定正常營養需要得到滿足的程度,並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營養膳食,調整自己的膳食結構。

二、調查方法

採用24h回顧法,記錄自己一天攝入的各種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按《食物成分表》計算出自己一天中各種營養素和能量的平均攝入值。

三、調查內容

1、調查一天的飲食並記錄營養素攝入量 2、與膳食營養參考攝入量做對比並做出評價 3、根據調查結果,優化自己的膳食營養結構

四、調查對象

姓名:** 性別:女 年齡:23 身高:165cm 體重:52kg

五、調查結果

蛋白質功能比=蛋白質攝入量×4/總能量攝入量×100%=24.9%

② 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4/總能量攝入量×100%=23.1%

③ 脂肪功能比=脂肪攝入量×9/總能量攝入量×100% =52%

根據dris推薦的膳食能量來源比例,來自蛋白質的能量應占10%~15%,來自脂肪的能量佔20%~30%,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佔55%~65%

六、結論與建議

綜合這次的營養調查,可以發現自己三大宏量膳食營養素中蛋白質攝入量過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基本符合要求,應該少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缺少粗糧的攝入,其他營養素中磷、鈣基本符合標準,但鐵的攝入量相對偏低,以後多吃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如菠菜、木耳、動物內臟等。維生素c的含量極低,建議加大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標籤: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68379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