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論商業銀行發展的戰略方向

論商業銀行發展的戰略方向

內容概要

論商業銀行發展的戰略方向

21世紀是知識經濟與新金融時代,國際銀行業最為引人注目的特徵是銀行業併購事件層出不窮,數量之多,斥資之巨,規模之大.形成了席捲全球的銀行併購浪潮,並湧現出了一大批國際銀行業的"超級巨無霸"式的金融機構.打破了對銀行業經營地域的限制和分業管制,實行銀行,證券,保險,信託混合經營,反映了現代商業銀行的業務逐步向全能化,國際化,規模化,新技術化發展趨勢.本文闡述了商業銀行作為現代金融企業,其整合和購併的動因和目標是多元化,購併這一過程的順利進行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給予支持.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的現狀.提出我國銀行業併購的做法和建議:進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內部整合;進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之間的併購;進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與股份制銀行之間的併購;進行中國銀行業對外資銀行的併購;進行銀行業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併購.

一,國內外銀行業的購併概況介紹

自20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幣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國際上金融衍生工具劇增,使各國銀行業經營風險日益増大,競爭趨於白熱化.尤其是90年代以來,國際銀行業呈現出併購的發展趨勢.如:東京銀行與三菱銀行併購案(1996年),大通銀行與化學銀行併購案(1996年)以及瑞士銀行與瑞士聯合銀行併購案(1997年)都曾轟動一時.1998年4月先後花旗銀行與旅行者集團達成合並協議,組成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企業,隨後全美排名第五的美洲銀行又與排名第三的國民銀行合併,與此同時,第一銀行又與第一芝加哥銀行合併成為美國第五大銀行.1999年8月,日本興業銀行,第一勸業銀行和富士銀行合併後,成為1999年全球資產排名第一的銀行年9月大通集團與摩根財團合併年5月花旗銀行同墨西哥國民銀行合併.據統計,80年代全球的銀行併購案只有1000件左右,總金額約500億美元;而1995年,世界金融業併購案多達4100件,涉及的金額達2500億美元;1996年,金融業併購案比1995年又增加100多件;1998年,全世界的公司併購價值達2.4萬億美元,銀行業在併購交易額中佔第一位.從XX年下半年開始,經濟衰退,更加促使銀行加大併購的力度,以消化風險.今年世界前25位的銀行總資產佔"thetop1000"的38.7%,比去年同一數據的32.8%有較大幅度增長,更遠超過90年代30%這一平均水平.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在排名前25家大銀行中,有10家涉及併購,通過上述案例,預示着世界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的全能化,國際化,規模化,新技術化.

(一)商業銀行業發展的全能化

商業銀行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從專業化向全能化(綜合性)銀行發展.美國是從單一功能銀行走向全能式銀行的典範.以往美國對商業銀行的管制最為嚴厲,管制的方式包括對銀行利率進行限制的《q條例》,限制銀行跨地區設置分支機構的《麥克法登法》,以及限制銀行經營範圍的《格拉斯——斯蒂爾法》等.金融管制的結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銀行的穩定,但它卻是以犧牲銀行的效率和競爭力為代價的.隨着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國際金融業的競爭日趨激烈,西方各國政府為了使本國的銀行業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從70年代中期開始逐步放鬆了金融管制,紛紛實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美國1999年11月出台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法案旨在取消商業銀行,證券業和保險業混合經營的法律限制,並在事實上允許商業銀行進行全能經營.花旗銀行和旅行者集團的合併,將這一趨勢推向高峯.合併後成立的花旗集團不僅從事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而且還從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保險等多項業務,向客户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成為類似歐洲全能銀行性質的銀行年9月大通集團與摩根財團合併.總而言之,凡是客户需要的,商業銀行一概經營,成為名副其實的"金融超級市場"或"金融百貨公司".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產品創新和服務水平與國外銀行存在差距,由於中國經濟處於轉軌時期,商業銀行大量開辦中間業務起步晚,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一方面中國商業銀行尤其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主要是經營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中間業務發展慢,規模小,收入少,中間業務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一般在7%至8%之間,另一方面,中間業務品種少,範圍窄,科技含量低,主要集中在結算,代收代付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如信息諮詢,財務顧問,金融衍生業務等高科技,高收益,功能全的中間業務很少.在對銀行的優質客户和優質資產的綜合化服務水平上與外資銀行有差距.

(二)商業銀行業發展的規模化

商業銀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對規模經濟的依賴.面對全球化的不斷髮展,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普遍認識到,銀行的規模對其競爭的成敗至關重要.

90年代以來,國際銀行業的巨型合併案不斷,超級銀行不斷產生,大大改變了世界銀行業的整體格局.發達國家中,少數大銀行在市場中占主導地位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例如:美國兩大金融公司在花旗銀行和旅行者公司合併組成花旗集團,合併後的花旗集團資產總額達7000億美元.銀行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的1億多客户,在世界信用卡市場上名列前茅.再如日本的三菱銀行與東京銀行合併後,使其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達到優勢互補,其國際業務的收益佔所有日本銀行的國際業務收益的30%.出現了一批超級商業銀行,使銀行業正向世界範圍內集中和壟斷,出現了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

銀行是一種規模效益很強的經濟組織.銀行規模越大,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強,安全度越高,在國際化的拓展中更能佔據競爭優勢.美國銀行業正是抓住了世界金融市場發展的機遇,加快金融併購,以便在日趨激烈的全球金融業版圖擴張競爭中搶先一步,佔據有利地位,長久地保持主導地位,擴大美國金融業在全球的影響.而歐洲銀行業將在歐元啟動的推動下,加快了改革重組,不斷擴大銀行業的規模和效益.因此,歐美的超級銀行將越來越多,銀行實力將會更加強大.所以,以銀行併購為主線的新一輪金融競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將呈現白熱化,全球金融時代的新版圖將重新繪定,銀行業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競爭與挑戰.

我國商業銀行規模小,缺乏競爭力.我國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雖然在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榜上有名,但就國外業務而言,其規模較小.同時,我國新建的商業銀行規模小,實力有限,既無法與四大國內銀行平等競爭,更不可能參與國際競爭.又與當今世界銀行業發展趨於超級化,集團化的趨勢不相適應,而且如果商業銀行之間不能公平競爭,新設商業銀行越多,商業銀行的體系效率就越低.難以適應21世紀世界銀行業的激烈競爭.因此,必須加快我國銀行業的結構整合,組建大銀行;而大銀行來自寬鬆的金融環境,來自競爭,來自銀行業的兼併與合併.

(三)商業銀行業發展的國際化

隨着生產與銷售國際化的迅速發展,無論是生產者,銷售者還是消費者都希望獲得全球化的服務,這在客觀上促使金融市場國際化和銀行業務全球化的進程日益加快.70年代以來這一發展趨勢迅速加強.跨國銀行開始大量增設海外分支機構,預計這種趨勢在今後一段時期中還將繼續.國際大銀行海外資產的比重不斷上升.根據《銀行家》雜誌的資料,1998-1999年度排名前十位的全球大銀行中,其海外資產所佔的比重無一不比上年有明顯提高.列居前三位的美國運道銀行,英國渣打銀行和瑞士銀行的海外資產所佔的比重分別高達85.5%,76.6%,76.5%.

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與發達國家的銀行業相比,我國銀行業務的國際化剛處於起步階段,向企業和個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及參與國際競爭的高素質金融人才還普遍缺乏.從總體看,除中國銀行外,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在海外的分支機構數量較少,尚未形成跨國經營規模.

(四)商業銀行業發展的高新技術化

在最近10多年中,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金融業成為技術應用最多,效率最高,速度最快,技術最密集,最先實現了信息化的行業.傳統業務(資金調撥,辦公與會計等)的處理速度大大提高,同時也使銀行能夠提供範圍更廣泛的服務.計算機通訊技術的進步和在金融體系中廣泛應用,使銀行業務全面進入電子化時代,由最初用於銀行內部發展到票據交換和證券交易,再到國際金融交易及信息傳遞,以及家庭銀行服務業.

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促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和經營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經營方向由傳統的粗放經營轉向集約經營.以前,支票的支付與結算完全由銀行壟斷;現在情況改變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銀行與其他機構組成了支付結算服務協會.此後,結算變得更加自動化.各種銀行卡(信用卡,記賬卡,支票保證卡,智能卡)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技術性能大為提高機,pos機廣泛應用,家庭和辦公室銀行業的生產和發展,使得通過個人電腦或其他終端設備與銀行計算機聯網,客户可以直接在家或辦公室接受銀行服務.技術創新也導致了大量新的金融產品的出現,大額可轉讓存單,自動轉賬服務,等,都很典型.歐洲的網上銀行目前所擁有的客户數已達320萬之多.

我國商業銀行在金融電子化建設上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櫃枱業務,清算業務,中間業務,表外業務都在實行電子化.但是目前我國網絡銀行多以信息諮詢為主,缺少相應的支付手段,而且各銀行的分支機構多是各自為戰,缺小全國統一的信息網絡和技術平台支持,特別在跨區域信息處理和資金支付方面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

(五)銀行業併購的外部動因

金融自由化浪潮和金融管制的放鬆;跨國公司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美國《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給國際銀行業帶來的競爭壓力.我國金融服務的開放度已很高.

(六)我國銀行業的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業經過近20年的改革,銀行體制已初步形成了一個多元化,開放競爭的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變的基本格局,並呈現出以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為新的生長點,地方性城市商業銀行及外資銀行並存的局面.

銀行體系

截止到XX年6月底,我國的銀行體系中包括3家政策性銀行,4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12家城市商業銀行,3家農村商業銀行,761家城市信用社和37261家農村信用社.外資銀行在華共有營業機構185家,其中外國銀行分行153家.外資銀行總資產近400億美元,其中外匯貸款餘額近140億美元,人民幣貸款餘額380多億元.

到XX年6月底,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為19.3萬億元人民幣,銀行機構總體經營狀況良好,利潤水平逐年提高.

銀行體制多元機構

首先,銀行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基本適應了多種所有制結構發展需要的經濟結構.在我國的金融機構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為國有獨資形式,其它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均採用股份制形式,其入股資金既有財政資金,也有企業法人資金.我國眾多的城鄉信用社作為合作性金融機構,有大量的居民個人投資和股份.1996年成立的中國民生銀行,主要是由私營企業法人入股投資.已經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深圳發展銀行,民生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招商銀行,居民個人可以通過股票買賣成為其股東.

其次,各類銀行機構的市場份額發生了變化.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主體,曾一度在中國銀行業中佔據絕對壟斷地位.為了加強銀行體系的競爭,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逐步建立了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雖然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較小,仍無法與國有商業銀行抗衡,但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已有所下降,國有商業銀行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打破年6月底,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存款餘額為10.47萬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存款總量的62%;貸款餘額7.39萬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總量的58%.從XX年上半年的存貸款增量來看,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分別佔56%和49%.這説明,我國銀行業競爭在加劇.

3,中外銀行格局形成

在一系列穩健的金融對外開放政策引導下,至XX年6月底,我國境內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已達185家,其中外資銀行分行153家,外資銀行總資產達400億美元,外資銀行發放的外匯貸款佔我國境內金融機構全部外匯貸款的20%;中外合資和外資保險公司33家,在上海和廣州,以保費收入計,外資保險的市場份額已升至17%和8%.這顯示出外資金融機構已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已批准花旗銀行上海分行等6家外資銀行辦理全面外匯業務,批准比利時聯合銀行上海分行等4家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使上海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增至27家.外資銀行充分發揮熟悉國際市場,業務創新能力強的優勢,重點拓展中間業務,並針對高收入羣推出個人金融業務.今年一季度的統計數據表明,上海的部分優質客户(主要是三資企業)已開始向外資銀行轉移.3月未,上海市中資金融機構外商投資企業人民幣存款餘額分別比年初下降0.1億元和1.1億元,同比分別多降2.9億元和1.2億元;外匯存貸款餘額分別比年初下降0.1億美元和1.1億美元.而同期外資銀行本外幣存款餘額較年初增加23.9億元,同比多增20.5億元;本外幣貸款比年初增加23.9億元,同比多增20.5億元.隨着外資銀行逐步享受國民待遇,中外資銀行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4,外資參股

隨着我國加入wto和金融業的逐步開放,外資參股我國金融業的熱潮正拉開序幕.

種種跡象顯示,有關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政策正在醖釀之中.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中宣部等五部委聯合舉辦的系列報告會上表示,加入世貿組織將引發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與更深層次的市場變化,為應對挑戰,中國金融業將認真遵守對外開放的承諾,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改革.

在這一輪金融業開放的熱潮中,銀行業首當其衝.事實上,外資參股國內商業銀行早已暗流湧動.在我國剛剛正式加入wto的XX年底,國際金融公司(ifc)即與南京市商業銀行簽定投資協議,以2700萬美元代價收購南京市商業銀行15%的股份;同期,匯豐銀行擬參股上海銀行,花旗銀行擬參股交通銀行,ifc增資上海銀行等事項均體現出中外資銀行對合作的明顯意向.

但是,我國的銀行改革還不能完全按照商業原則來經營,市場化的改革進展緩慢.如:金融機構間的合作層次低;金融機構跨區域性的兼併收購進程慢;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沒有發揮好;多元化,集團化的金融機構尚未建立,在風險規避上有一定困難.

二,商業銀行整合和購併的動因,目標,基礎

商業銀行作為現代金融企業,其整合和購併的動因和目標是多元化,購併這一過程的順利進行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給予支持.

(一)商業銀行整合和購併的動因

1,擴大規模,搶佔市場,獲取競爭優勢的需要.併購可以使銀行自身的經營規模迅速擴張,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作為經營信用的企業,其強大的規模和競爭實力是客户信任的基礎,也是提高市場佔有率,保持競爭優勢,獲取壟斷利潤的主要條件之一.

2,實現規模經濟的需要.隨着全球銀行業電子化,網絡化的發展,銀行信息技術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不少銀行在開發新系統方面顯得力不從心.通過併購可增強集團系統開發能力,獲得單位成本下降的好處,實現規模經濟.

3,實現協同效應的需要.併購活動使銀行間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獲取1+1〉2的經營協同效應.近年來,由於銀行傳統主營業務利潤下降,迫使銀行通過併購積極開拓服務區域和品種,以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商業銀行整合和購併的目標

1,拓展商業銀行業務實行多元化經營

國外商業銀行整合和購併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除了的大銀行之間的合併,收購和兼併,從而形成巨大而有效率的金融機構外,商業銀行為了擴大生存空間和拓展業務領域,增加利潤來源,也向證券,保險,投資,信託等金融機構展開購併.各國政府為了使本國的金融業在21世紀具有競爭力,也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潮流,放鬆了金融管制,並默認和鼓勵跨業合併.例如,美國花旗銀行與旅行者公司的合併,其意義不僅是資產規模上出現了"航空母艦",而是向世人揭示了美國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之間的壁壘正在消除.目前,商業銀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購併主要採取商業銀行直接經營,設立子公司,設立控股公司,下設各金融子公司或相關金融機構間互相投資等形式.以銀行為主體的多元購併,將導致21世紀金融業經營的綜合化時代.

商業銀行拓展業務實行多元化經營,不僅擴大了銀行經營的市場界限,而且使經營風險得到分散,商業銀行在整體上可以獲得較為穩定的利潤收入.

我國銀行購併實行經營業務多元化,並可推進銀行的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加業務品種,促進業務創新,使之達到香港,新加坡,倫敦,紐約相接近的水平.

2,獲取高新技術,提高國際競爭力

在世界銀行業高科技發展中,銀行購併成為增強銀行技術,投資實力的有效途徑.例如,波特蘭美國銀行公司與西部第一銀行公司合併後,即在美國西北部建立了最大規模的自動取款機(atm)聯網,有效地分攤了成本;國際荷蘭集團收購巴林銀行的原因也在於巴林銀行具有技術和金融衍生工具創新的優勢.

我國銀行業在金融電子化建設方面雖有顯著進步,但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原因之一是資金的投入有限,而且國有銀行的虧損面正在擴大,使銀行現代化改造的能力相對不足,這使我國銀行業在服務質量和速度上都遜於外資銀行,因此會造成大量客户的流失.所以,我國銀行業應通過銀行之間的合併來提高向高科技投資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考慮對電子化程度交稿的外資銀行及新興的股份制銀行進行收購兼併,以獲取技術上的競爭優勢.另外,可加快銀行國際業務開拓,為服務手段和金融產品的更新創造條件.

3,實現高效率擴張,提升實力規模

商業銀行的發展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自我積累,內部投資而擴大規模;二是通過購併而獲得行業內原有的生產能力.從各國銀行業的發展史來看,銀行業持續地推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在當今金融風險日益加大的情況下,銀行合併的步伐更是越來越快.因此,近年來銀行購併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大銀行合併成為超級銀行.從XX年7月《銀行家》雜誌1000家大銀行排名看,無論是從資產規模,資本金還是盈利來看,與十年前相比,銀行的規模都有了較大擴張.前1000家銀行的資產總額XX年達到了37.07萬億美元,而1990年是23.1萬億美元,增加了60%,一級資本人9895億美元增加到17710億美元,增加了78%,税前盈餘從1396億美元增加到3170億美元,增加了127%.而重組和購併是銀行規模擴張的重要原因.其中前25家銀行資產佔1000家大銀行資產總額的38.7%.前25家銀行一級資本總計5864億美元,佔1000家大銀行資本總額的33.1%.在前1000家排名中,併購已經成為一個改變排名的重要因素,XX年最新排名前10位的銀行幾乎都是通過併購形成的.

目前,我國銀行業面臨着非常嚴峻的國內外激烈競爭的壓力.在國內,國有銀行除了與新建商業銀行競爭外,還有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等.面對這一競爭態勢,我國銀行業必須進行集約化經營,壯大銀行規模.因為銀行規模大,不僅可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效率,還可以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抵禦更大的風險.所以,四大國有銀行之間,新建銀行之間及四大國有銀行與新建銀行之間都可以通過合併,兼併擴大規模,增強實力,優勢互補,組成國際性的大銀行,而大銀行則有實力進軍全球資本市場業務及大力拓展非利息收入.

(三)商業銀行整合和購併的基礎

西方國家的銀行整合和購併是在成熟,規範的市場經濟環境中進行的.這一環境主要包括一個健全的市場和市場體系,明晰的產權制度,完善的法律規範和社會保障.這幾方面相互依賴,互動發展.

我國金融業儘管有了較大的發展,已有一定基礎,但由於國內市場經濟起步較晚,體制不完善,觀念上的落後,硬件設施跟不上等原因,在很多方面仍與發達國家有相當的差距,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以實現"後發優勢".

三,我國銀行業併購的做法,問題及建議

(一)銀行購併的主要做法

1,合併

合併是指兩家獨立的商業銀行同時放棄各自的法人地位而實行股權的聯合,從而組建成一個新的法人實體的經濟行為.例如:1986年排名世界大銀行第一位的日本第一勸業銀行,便是由日本第一銀行和勸業銀行合併成立的.

2,現金購買式併購

凡不涉及發行新股的收購,都可以視為現金購買式併購,主要由併購方出資購買目標銀行的資產.併購方通過對被併購銀行的所有債權債務進行清理並清產核資,協商作價,以現金為購買條件,支付產權轉讓費,將目標銀行的整個產權買下,從而實現銀行產權的合理轉移.它實際上包括用現金購買資產和用現金購買股票兩種方式.現金收購是一種單純的收購行為,它是由收購者支付一定數量的現金,從而取得被收購銀行的所有權,一旦被收購銀行的股權股東得到了對所擁有股份的現金支付,就失去了任何選舉權或所有權,這是現金收購方式的一個突出特點.

3,股權式併購

股權式併購即投資者不是以現金為媒介對目標銀行進行收購,而是增加發行本銀行的股票,以新發行的股票替換目標銀行的股票.它實際上也包括兩種形式,即以股票購買資產和用股票交換股票.股權式併購區別於現金購買式併購的主要特點是,它不需要支付大量的現金,因而不會影響收購銀行的現金狀況.同時,併購完成後,被併購銀行的股東並不會因此失去他們的所有權,只是這種所有權由被收購銀行轉移到收購銀行,使他們成為該擴大了的銀行的新股東.也就是説,併購完成以後,被併購銀行被納入了併購銀行,併購銀行擴大了規模.擴大後的銀行所有者由併購銀行的股東和原被併購銀行的股東共同組成,但收購銀行的原股東,應在經營控制權方面占主導地位.股權式併購的具體實施有三種方法:一是收購全部股權.例如:日本三菱銀行先後吞併了森村銀行,金原銀行.二是控制大部分股權的收購與兼併.例如:德國德意志銀行控制50%以上股權的企業就達17家.三是控制少部分股權的併購.股權分散是現代企業的一個重要特證,銀行也是這樣.英國西敏士銀行收購了西班牙馬奇銀行49%的股權做為該行在西班牙的子銀行,都是以小制大的成功案例.

4,混合證券式併購

商業銀行之間的併購不僅可以採用現金購買式併購,股權式併購等方法,而且還可以混合證券式併購的方式來進行.所謂混合證券式併購,是指收購銀行對目標銀行或被收購銀行提出收購要約時,其出價不僅有現金,股票,還有府股權證,可轉換債券等多種形式的混合.可轉換債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能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換債券一般會有以下權利:發行可轉換債券時事先應確定轉換為股票的期限,確定所轉換股票屬於何種類型和該股票每股的發行價格(即兑換價格)等.投資者對可轉換債券看好的主要原因在於這種債券既具有債券的安全性,又具有作為股票可使本金增值的有利性.而從發行公司來看,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公司能以比單純債券更低的利率和較寬鬆的契約條件出售債券,而且能提供一種比現行價格更高的價格出售股票的方式.認股權證是由上市公司發出的證明文件,賦予持有人一種"權利",即持有人有權在指定的時間內用指定的價格即換股價認購由該公司發出指定數目即換股比例的新股.認股權證本身並不是股票,其持有人也不是股東,因此不能享受股東權益.商業銀行在併購目標企業時採取混合證券的方式,既可以避免支付更多的現金,又可以防止控股權的轉移.

(二)我國商業銀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銀行資產質量和自有資本率低.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着高額的不良資產.據全威部門統計,目前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的比例為25%.直觀地説,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至少在1萬億元以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示黃牌警告5個國家之一.由於銀行的貸款資金來源主要是居民存款為基礎,如此龐大的不良貸款,其潛在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同時,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自有資本率低.

2,國有商業銀行產權結構單一,銀行業效率低下.我國四大銀行仍保持着國有獨資的產權形式,產權主體單一和不可交易性使銀行財產責任不清,導致產權主體缺位,進而造成經濟效率低下,並容易受到行政干預.又因為目前工,農,建以前就是從一家銀行分出來的,但它們並沒有實現當初分家時的"業務分工",到現在為止,所有的商業銀行的客户對象和網絡建設,都有相當大的重疊部分.所以,導致我國銀行業的盈利水平低下.

標籤: 商業銀行 戰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49jdy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