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整改措施 >

學困生轉化措施(精選21篇)

學困生轉化措施(精選21篇)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

《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作為英語教師和教學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如果一個學生智力不弱,只是由於其他後天的主客觀原因,使文化素質與該生所在學段應該達到的水平以及自身可能達到的水平存在着差距,我們就説這是“暫時有差距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簡稱“學困生”。

學困生轉化措施(精選21篇)

江蘇省在幾年之前就從國小三年級開始使用了新版的牛津英語教材(再過一年,從國小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將全使用的是牛津英語教材)。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英語師資(特別是國小英語教師嚴重短缺,大多數都是經過轉崗培訓過來的)力量薄弱,客觀上就導致了學生英語水平的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升到了國中就自然形式了“學困生”這個暫時在英語學習上的困難羣體。探討對這些學生進行教學,促使他們迅速趕上中、優生的規律,研究出現各種差距的原因,探討防止中、優生變為“學困生”的辦法,這就是我們對“學困生”進行教學研究的任務,其意義十分重大。這一工作的研究與解決的程度,關係着英語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關係着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如果忽視、拋棄“學困生”,則面向全體學生,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將成為一句空話。

從幾年前我們開始教人教版的英語新教材到現在我們努力嘗試教好牛津教材,我和我的同事們連續多年在國中三個年級,特別是九年級年級的班級中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英語“轉差”教育和教學研究。我們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法,既作基礎理論研究,又總結先進經驗,既重差生思想教育規律探討,又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車輛節能降耗措施作為“轉差”重點學科的英語,在如何根據“學困生”的特點,改進教學,提高質量方面,我們作了一些探索,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學校和上級有關部門領導的認可和讚揚。我們的做法如下:

一、端正“學困生”思想,樹立“必勝”信心――這是提高“學困生”的前提

調查發現,大多數“學困生”都處於十分矛盾的心理狀態中。一方面,他們自尊心強,受教育和啟發,時常表現出“超度”的熱情,決心下功夫把學習趕上去;另一方面,他們的持久性差,幾堂課聽不懂,題目不會做,馬上就心灰意冷了。他們感歎自己不是學習英語的材料,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這時得不到恰當的幫助,就會發展到自暴自棄,破罐破摔,成績自然越來越差。可見,信心不足是提高“學困生”成績的最大障礙,為此我們注意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增強教師的自信,永不言放棄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只有2.3%的低能兒童無法正常搞好學習,絕大多數學生都大體差不多,都可以學好。教師雖然懂得這一點,可是一接觸學生的實際,往往容易看着慪氣,想着泄氣。據此,我們先從調查“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入手。調查表明,形成差生有以下多種因素:一是教師,二是家庭,三是學生自己,四是學校和社會。但幾乎有一半的差生是由於過去教師在教學中的失誤造成的:

1、有的是教師講課只面向少數尖子,中間層聽不透徹,較差的聽不懂,他們膽小不敢問,自制力又差,於是就躲在下面玩,做小動作,一旦老師發現,就狠狠訓斥一頓,自尊心受打擊,與老師感情疏遠,成績必須下降;

2、有的是由於教師只顧“滿堂灌”,講課缺少針對性,未能為中下等學生排難解疑,留在課外的大量作業無法完成,只好抄襲,時間一長,成績就退步;

3、有的是由於教師對學生知識上的缺漏沒有及時補上,學生單詞、句型掌握不多,文章看不懂,更談不上理解,一步脱節、步步困難。

通過調查我們認識到:既然教犯錯後整改報告範文學方法不當是造成差生的重要原因,如果教學方法得當,就一定能使“學困生”獲得提高,使他們達到正常的水平。這樣的調查也使我們堅定了信心。

(二)、樹立“學困生”的自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作為英語教師,首先我們要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生。於漪曾經説過:“要真心實意地愛學生,熱愛學生是人民教師的天職,我們要把熱愛事業、熱愛未來的強烈感情傾注到教育對象身上,對他們滿腔熱情滿腔愛。沒有愛,可以説也就談不上教育。”師愛更是打開“學困生”心靈大門的金鑰匙,也是教師責任心的重要源泉。教師要憑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豐富的智慧、嚴謹的作風,敬業的精神贏得“學困生”真誠的敬仰和愛戴,並在他們的心目中樹立威望。當一位受學生尊敬、在學生中有威信的教師走進教室上課時,學生們會頓時情緒飽滿,處於一種最佳的精神狀態,學習處於一種自覺主動的狀態。這樣,學生才能保持住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積極參與英語實踐活動,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發揮他們的潛能。由於我們處處表現出理解學生、關心學生、信任學生、喜歡學生,學生也就出現了很少有過的滿意和歡樂的情緒體驗。“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教學和要求很容易轉化為學生的實際需要,反過來又大大促進了英語學習效果的提高。

正是在這樣一種師德薰陶下,我們的老師在所新接任的七年級到九年級不到半年的教學時間內,他們所教班級原來基礎極差的學生也出現了一些可與班上中等生相媲美的現象。可以設想,如果我們對每個學生都有所期待,都能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是一定可以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的。

(三)、鞏固和發展自信,千方百計培養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意識傾向,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慾,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傑(JeanPiaget)説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確實,興學困生轉化心得趣是一種學習動力,是一切精神活動的先導,是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首要條件。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學習的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就越好。

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在教學中設法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調動學生的內部動機。為此,我們要求老師們在班上利用簡單的英語描述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來對他們進行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如中國加入WTO、20xx年北京申奧的成功、神舟六號發射成功、學校舉行校運會等。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們只有把英語學習的目的與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標聯繫起來,統一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真正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整個英語學習活動才會由外部強加的、被迫的,變為內在需要的、自覺的,也才會是真正主動地、積極地學習。

培養“學困生”對英語產生興趣,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Chomsky在1988年説過這樣一句話:“Thetruthofthematteristhatabout99percentofteachingismakingthestudentsfeelinterestedinthematerial.”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教師積極引導和教學藝術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和“學困生”的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用教育的藝術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引向英語學習領域,用興趣的火花去點燃智慧之火。為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始終堅持注重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使他們高興地學;激勵學生英語學習的意志,使他們努力地學;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他們有成效地學;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使他們精力充沛地學。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使“學困生”學有所得――這是提高“學困生”成績的基礎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曾經將一些學生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歸就於“地基”不牢,他説:“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樓房,可是把牆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漿不斷地剝離,磚頭也在脱落,人們每天都忙於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終處在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他還嚴肅指出一些教師教學狀況:“他們在蓋樓房,可是牆基在裂縫。” 我們通過跟蹤調查發現,國小升到七年級到八年級升到九年級時,很多“學困生”“地基”不牢的主要表現為:一是詞彙量小,沒有養成良好的記憶單詞的方法。所學英語單詞、詞組遺忘的較多。詞彙量越小,學習就越困難;二是基礎語法、基本句型概念不清,在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空白,不少知識似是而非;三是鞏固性差,由於沒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很難有鞏固的記憶,因而凡是需要以前學過的知識的時候,往往或者記不起來,或者記起來但並不準確,或者只是支離破碎的知識,所以“學困生”往往寸步難行。大多數教師受到各方面的壓力,往往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違心地一刀切,用同樣的速度,教同樣的內容,結果在一年的時間中,書是教完了,“學困生”的知識和能力沒有多少提高,有的還是停留在原來的水平,甚至與其他學生的差距更大。在教學的實驗中,我們決心徹底拋棄自欺欺人的做法,從“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教材內容,使他們能學,並學有所得。我們具體的措施是:

(一)、降低起點,以退為進

譯林版的國中牛津英語教材施教難道較大,儘管經過了一兩次的修訂,適當降低了難度。但是對於這些“學困生”(其中有極少數的學生在國小甚至根本就沒有好好學英語),要想在短期內學好英語,客觀上確實不現實。因此,我們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以舊引新,增設階梯,減小坡度,分散難點,化難為易,把學生沒有弄清楚的知識用不同的方式複習一邊,為學習新知識鋪平道路。對“學困生”來説,許多舊知識還要當新課來學。對於那些難度高、跳躍性大的教學內容,我還明顯的分成幾個層次,使“學困生”能順利接受,練習時我們力爭做到口頭練習與筆頭練習結合,機械性練習與交際性練習結合,力爭做到使學生爬坡不見坡,一個學生都不掉隊。

(二)、減少內容,少中求精

現行國中牛津英語教材雖然單元的總量比起過去的人教版的英語教材要少的多,可其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要高得多。有些內容對城區的老師和學生來説都顯得有點超前,更何況對於普通農村的師生呢?有些內容對於“學困生”來説,根本就沒法掌握。我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作部分的刪減,主要做法是:1、保留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常用詞彙(從詞彙表中選出70%作為最常用詞彙);2、保留最重要的基礎知識,我們主要泛讀內容,精講句型,注重應用;

3、保留學生特別感興趣的課文內容,使學生牢固確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刻苦學習的毅力。

(三)、增加閲讀,提高興趣

我們根據“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對所用教材進行了適當增減,有減也有增。我們認為英語學習僅用一本教科書是很難打開學生學習英語思路的,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大量地去泛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一定量的輸入(input),才能形成一些語感(sense),才能提高學習興趣(interest),從而來引導(guide)學生的英語學習。我們的觀點是:“學困生”也應重視課外閲讀,教師要加強正確指導。首先要讓學生覺得課外閲讀並不是高不可攀的,然後選擇一些生詞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強,又有趣的文章進行閲讀。當“學困生”用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看懂一兩遍文章,讀完一兩本簡易讀物時,他們嚐到了學習的甜頭,而這些點滴微小的成功會促使他們繼續去閲讀。一篇篇閲讀會增強他們學英語的興趣,擴大英語的接觸面,提高單詞的複習效率,為英語學習奠定較好的基礎。現在很多的讀物都是按級別分的,一級到三級,一級是用300單詞量寫的,二級的詞彙量是500,三級是按800個詞彙量編寫的。我們進行的課外閲讀堅持了簡單化的原則,從最簡單的東西開始讀起,因為學生能讀懂,當讀懂之後,他們就會被故事吸引進去,被那種文化吸引進去,被裏邊的人吸引進去,當學生們真正去追那些故事情節時,得到的遠遠不只是英語。正可謂“功在其外”,“無心插柳柳成蔭”。因此,我們在“學困生”英語課外閲讀的過程中,提出了“simple---good;simpler---better;thesimplest---thebest.”。

三、精心設計教學策略,使“學困生”逐步會學――這這是提高“學困生”成績的關鍵

在英語學習時,“學困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興奮點常在課外,他們不願看英語課本,打開課本就昏昏沉沉,單詞認識不多,句型似懂非懂,就是不知究竟講些什麼;不願動腦筋想問題,希望老師讀一句英語翻譯一句中文,把什麼都講清楚,講得越細越好。當老師問他有什麼問題時,往往説:“我不懂”、“我不會做”。但一問到什麼地方不懂,哪個環節不會時,又回答不上來。這一切表明“學困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知應該怎麼去學。過去我們總覺得“學困生”的基礎不好,無法獨立學習,只有靠老師講,講得細一點,講得慢一點,一次聽不懂,再重講一遍二遍,可是這樣做,效果並不好,老師一出教室,知識和能力也跟着老師帶出了教室。路總是要學生自己走的。我們一手抓“學困生”基本詞彙和句型的記憶和運用這兩個英語學習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一手抓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精神並指導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他們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教會學生英語學習的一些策略,這是提高“學困生”成績的關鍵。

(一)、詞彙記憶策略的傳授

一定的詞彙量是學生髮展語言能力必要的基礎,詞彙量過低,不但無助於減輕學生的負擔,反而使學生由於可利用單詞太少,而難以形成一定的語言使用能力。學的越少,越學不好,道理就在這裏。我們根據國中《英語課程標準》,把學生應該掌握的整個詞彙按照三年的規劃進行分解,並明確施教和學習的目標。如此簡單的目標和計劃,人人都可達到和實現。計劃性的學習策略把學習活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在詞彙學習中我們採用的學習策略是:

1、利用詞根(root)、前綴(prefix)和後綴(suffix),擴大詞彙量。

2、採用多種形式的歸類方法,擴大詞彙量。

3、藉助近義詞,舉一反三,擴大詞彙量。

4、注意詞義演變,擴大詞彙量。

這樣,學生的詞彙量就會成倍的增長,對聽、説、讀、寫活動、各項語言交際活動奠定了一些基礎。 學習一些記憶策略對學生記憶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經常給學生介紹有關人的兩種記憶方式:一種是短期記憶,一種是長期記憶。發展良好的記憶,就在於學會把有用的東西從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大約持續30至60秒鐘,如我們向查號台問電話號碼,打完電話後就立刻忘掉了。但如果在開始忘卻的時候重複一次,就會加強記憶。每次複習間隔時間越短,便越有利於記牢,這就是反覆循環記憶法的依據。

(二)、語言運用策略的傳授

英語作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之一。語言的最本質功能是交際功能,國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聽、説、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語言知識是通過語言訓練獲得的,而不是教師作為理論教給學生的。學生們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也是通過聽、説、讀、寫的語言實踐培養出來的。因此,語言實踐是課堂教學中的重點。沒有語言交際實踐活動,就不能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於是,我們將教學模式由傳統的“講解-翻譯-作題”的模式轉向《英語課程標準》所要求的“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的教學模式。 在“presentation”這一環節裏,教師是講課者又是示範者。我們努力為課堂英語學習創設一個最佳的環境,在這個語言情境中,簡明清楚地介紹新的語言材料,並做出示範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操練和實踐。因此,我們在備課時花大氣力研究、琢磨如何創設情境,通過比較真實的語言環境,進行豐富多彩的表演,較好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併為他們創造參與活動的機會,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practice”這一環節中,教師既是指揮者又是組織者。教師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對所介紹出的語言項目進行訓練。我們首先採用的是機械性訓練(mechanical drills),然後是有意義地訓練(meaningful drills),最後是交際性訓練(communicative drills)。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句型。

在“production”這一環節中,教師是指導者。我着重引導學生在操練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交際情境試着獨立使用所學語言,學以致用,(learn to do; do to learn)同時我們逐漸減少對學生的控制,讓學生在言語交際中鍛鍊運用語言的能力。然後我們讓學生做一些筆頭練習,將使用的語言記錄下來,強化記憶,加以鞏固。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不僅認真聽講,回答問題,還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氣氛非常活躍。新型的教學模式、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地、一年級學困生轉化措施大面積地提高了學生成績。我們常常告訴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學習英語,一方面需要勤學苦練,也就是以勤為徑,以苦作舟而登上成功的彼岸;另一方面,勤學苦練需要講求策略和方法,才能勤學有成,苦練有果。我們教給學生一些英語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就是要使學生把時間和精力科學地加以使用,使英語學習不僅是有效勞動,而且是高效勞動。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我們在分析“學困生”特點,改進英語教學方面所做的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已連續多年會考英語成績名列市、區前茅。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好評,受到學校領導和教育局的表彰。對於一所農村國中而言,“學困生”的轉化是至關重要的,是難點,也是重點。學校的升學率要有所突破,學生的素質要有所提高,關鍵就在“學困生”的轉化上。作為我們英語教師,工作要有所突破,難點也在“學困生”的轉化上。只要我們大家都來關心“學困生”,愛護“學困生”,我們的英語教學將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關愛全體學生的發展也就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2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理念:“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該理念強調了“人人”而不是“部分人”,是所有的學生而不是學習優異的學生,要讓每個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而不是統一的標準。這也體現了更強的時代精神和當代教育“公平、優質、均衡、和諧”的要求;同時也體現出數學教育中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的迴歸與尊重。這也要求我們老師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促成發展的各樣性。而現實生活中,特別是農村國中,學生學習數學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種種原因造成了許多學困生,近兩年來我校國中班級數學學困生佔60%左右。為此,關注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是當前農村中學數學老師面臨的艱鉅任務。

一、造成數學學困生的原因

筆者通過個別訪談,問卷調查,歸納總結有如下問題:

一方面 :新課改十多年,許多教師新教學理念在心中,而教學行為無改變,大多數老師都知道不應歧視學困生,多給他們幫助。但現實中好多老師急功近利,心理浮躁,對學困生要麼表面不説心裏討厭,要麼大聲呵斥,甚至辱罵:“你個笨蛋,這都不懂!”.老師的這種舉動大大的傷害了學生的心,學生就不會喜歡你的課,更談不上學好這門功課。數學課本來就是抽象的,枯燥的,但有個別數學老師教學方式單一,自以為知識淵博,講起來頭頭是道、口若懸河,殊不知學生一點兒也沒有興趣。

另一方面:學生個人有多方面:比如説基礎知識不過硬,學習活動不適應。進入國中以後,學習內容,範圍,還有學習方法,與國小比起來,都有很大的差異,具有新的特點。要求國中學生學習具有更大的獨立性,自覺性,合作性;學習方法必須靈活多樣,還有思維能力的發展跟不上。一進國中引入有理數概念,用字母為主的符號表示數。很多學生思維能力暫時無法跟上這兩個飛躍。一時的學習吃力,造成部分學生視數學為畏途,產生自卑感,逐漸放棄學習數學,還有學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等等。

二、預防和轉化學困生的措施

筆者在十多年的國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學困生的預防和轉化,現結合工作實踐,淺談幾條措施:

(一)更新教學理念 轉變教學方式

教師的教學觀念要轉變,教學方式也要改變。教育是愛的教育,有了愛心,你才算得上有良心;師愛激勵教師對學生施以深厚的教育愛,即自覺、具體、親切、真誠地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能夠感化其心靈,使之不斷進步。對待數學後進生,老師應“關懷備至”,用自己的“雪中送炭”之情去喚起他們的上進心。可以通過面批作業,課堂提問、課堂巡視,向他們瞭解知識“卡殼”的原因,進行必要的補講和耐心開導,對於他們作業、答 問中的錯誤要循序善誘,切莫惡語傷人,“雪上加霜”。此外,還要設身處地為他們着想,善意地誘導他們不斷覺悟,貼切地指導其出路,若老師“工作到家”還產生“為師而學,不學好對不起教師”的向師心理。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學生積極性與日俱增,使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經常對學數學有困難的學生説:“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這次考試成績又比上次多了2分,不錯,繼續努力!”“你雖然答錯了,但你還是在思考,坐下再想想吧!”平時教學中,我們更應該以情景.體驗式、過程.活動式、合作交流式等較先進的教學方式進行研究教學,當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創設輕鬆愉悦的學習環境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老師要積極營造輕鬆愉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讓孩子喜歡上數學。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教學的老師。”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要注意研究備課。數學知識本是枯燥的、抽象的。比如設計導課:以故事導入,以古詩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導課,以舊知識類比新知識等等。課堂教育中 讓學生暢所欲言,多問幾個“你是怎麼想的?”“把你的想法説給你的同桌聽聽,好嗎?”“你想上黑板展示嗎?”對於簡單的問題一定不能忘了留機會讓學困生回答,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挖掘師生潛能 減輕師生負擔

心理學家指出:“我聽,我忘記;我看,我記住;我用,我學會;我教,我掌握。” 因此,我們老師的教學方式也要改變,不能是以前的“滿堂灌” 、“一言堂” ,應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我們教師就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兩點:首先,課堂上讓學生多一份獨立思考,讓學生有時間去思考,讓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 ,課堂上老師抽學生回答問題,畢竟是少數孩子有機會,我就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説給同桌,養成這種敢於表達的學習習慣。很多時候,課程內容較簡單,我儘量讓學生自學,與同桌交流討論 ,再在練習中找不足,師生一起歸納總結。第二,我班的自習課很熱鬧,甚至是吵鬧,學生三人一堆,五人一組,由學習優秀的學生專門負責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講解,還沒有聽懂的學生又由聽懂的學生負責講,這樣的好處就是學生之間距離近,不管是聽還是講都無顧慮,他的思維也就能放開。當然,是不是每個學生都在認真講,認真記;最後還得到老師處彙報情況,由老師根據學生差異選取一兩個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做,在向老師説説你是怎麼想的,如有不足,老師還可以及時補充。這樣就督促每個孩子都必須認真聽、記、講。記得我才開展這個活動的時候,一位學困生在做練習時,全對了。我就問他:“今天做的怎麼這麼好?老師真為你感到高興!” 他激動地説:“老師,你今天在黑板上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我有點模糊,自習課上,我聽了xx同學的講解,豁然開朗,我居然會做了!不信,你給我出幾道?” 我給她寫了兩道,他居然在黑板上很快做出來了,並且是正確的。

實踐證明,我們只要有科學的教學態度,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按照弄清情況,找準問題:明確原因,對症下藥的步驟;靈活積極運用上述措施;防止和轉化數學學困生,大面積提高學生數學素質是完全可能的。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3

學生進入國中後,隨着教學內容的增多,在語文學科上的差距逐漸擴大,出現了一批智力正常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困難的學生。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師面對全體學生,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因此,尋找轉化學困生的科學策略是每個教育者必須深思的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點轉化學困生的措施:

1、情感交流

在班上,“學困生”常常被別人瞧不起,這讓他們產生了一種自卑感。對這些學生,首先要消除其心理障礙,增強學習的信心。愛是教育的源泉,老師的愛能讓學生產生一種自信心,那些心理脆弱的語文“學困生”更需要老師的細心關愛。教師必須設法在愛的氛圍中融化“學困生”學習語文的心理負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此,我在上課時善於發掘他們的優點,一見“閃光點”就及時表揚,及時鼓勵,讓他們看到光明和希望。他們即使是錯了,也要在肯定、鼓勵其積極性的基礎上,懇切地指出其不足,循循善誘,決不會把那些忽隱忽現的自信的火苗扼殺在搖籃裏。

2、課堂監督

課堂上,我時刻注意學困生的“動向”,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多創造機會讓學困生表現,讓他們多動腦、多動口,體驗到語文學習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使他們愛上語文課、喜歡上語文課。並及時的表揚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繼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3、課外輔導

大多數學生中午不回家吃飯,我就利用午休時間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找

個別學困生談心,瞭解他們當天的課堂知識掌握得怎麼樣,並及時地進行個別輔導。

4、優生幫助

發揮優生的優勢,利用“一幫一”的形式,安排特殊座位,以優帶差,幫助學困生。經常向學困生介紹學習方法、學習經驗、學習小竅門等。與此同時,教育優生不要表現出自己學習上的優越感,以免使差生產生反感情緒或自尊心受到傷害。

5、因勢利導

一些語文學困生非常喜歡看課外書。我抓住他們的這一愛好,積極引導,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找一些積極向上的、他們看得懂、喜歡看的課外書籍,讓他們有計劃地進行閲讀,這樣不僅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而且還可以趁此機會要求他們寫寫讀後感、人物評價、心得體會等。讓他們意識到了學習語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識到了語文學科是其他一切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很重要。

6、多獎少罰

靈活採用獎懲機制,對學困生的點滴進步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適當的獎勵,促使他們再接再厲,努力進取。讓學困生經常體驗到成功和被別人肯定的快樂。

7、 共同關注

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及時瞭解學困生在學習、生活、思想上的波動情況。使學生能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關注下,向好的方向發展,讓孩子能得到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更好地促進其轉化。

學困生”轉化工作是一項實踐週期長、涉及因素多、工作難度大的教育教學改革,許多實踐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提高。今後我會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特點,加大實踐力度,把對策集中到“學困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能力的提高、“學困生”的學與教師教的關係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繼續進行探索,為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4

在每一門學科中,都有學習成績相對落後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學困生”。英語學困生問題尤其突出,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對學困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形成學困生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有的學習策略方面存在問題;有的懶惰散漫,拖拉作業,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學困生的“差”是暫時的,經過長期的觀察和思考,我發現轉化學困生是有方法的,只要他們願意學,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訓練,至少是可以轉化的。下面就是一個例子。

一、基本情況

李佳根是八年級(1)班的一名學生,開學初的幾次摸底測驗他的英語成績都很不理想,滿分120分的試卷他每次都在四五十分左右徘徊,但是他的語文和數學成績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數學,有幾次竟然都考到了100多分,面對這樣的一名學生,讓我覺得如果不盡全力去幫他提高英語成績簡直太可惜了。

二、教育過程

(一)原因分析與診斷

1、是家庭因素。因為父母知識水平有限,而且父母做生意早出晚歸,沒有能力和時間對其進行輔導,家庭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無人督導。

2、是自身因素。英語基礎差,學習上缺乏持之以恆的熱情,經常是三分鐘熱度上來,又背誦又默寫,過了那一會兒,能拖則拖能躲則躲,逃避老師的檢查,而且隨着知識難度加大,學習上更是困難,造成惡性循環。

(二) 轉化措施

1、保護自尊心。我在教學中發現他每次讀英語的時候,聲音都特別洪亮,儘管中間有好多單詞都被他讀錯了,但是依然勇敢的大聲的讀完,所以每次在他讀完後,我都是先表揚他,然後再給他糾正讀音,每次他都能欣然接受。

2、課外輔導。認真分析他原有的基礎知識,查漏補缺。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輔導,教給他必要的方法。努力提高他的基礎知識水平,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績。安排英語學習成績優秀、上課表現較好的學生為他的同桌,做他的榜樣。

3、重視與家長溝通交流。通過電話、開家長會等形式經常性地與家長溝通交流,讓他們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聊聊,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生活。儘量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轉化效果和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多方面的努力,這位聰明可愛的孩子,上課基本上能集中注意力了,作業認真多了,基本能按時完成,學習的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更可貴的是他還經常主動來找我背誦或者默寫了,在我和其他同學的鼓勵和幫助下,他的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會考成績出來了,當他得知自己的英語會考成績竟然考了73分的時候,他激動地對我説“老師,謝謝你。”看到他取得這樣大的進步,我心裏真是感到無比的欣慰,“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從這個事例中我感覺到,以前對學困生進行教育時我總是缺乏耐心和細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管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在對其轉化的過程中要注意三點。1.幫助學困生克服弱點,樹立自信心。2.在他取得一點點進步的時候,抓住時機,適當地給予鼓勵。樹立學困生在學生中的地位。3.幫助學困生制定短期目標。教師在與學困生多次溝通、瞭解的基礎上,和他一起制定近期要達到的目標以及為達到目標而採取適當的措施。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只有對學生髮自內心真摯的愛,才能給他們以鼓舞,才能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温暖,才能點燃學生追求上進、成為優秀生的希望之火。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給學困生多一些愛,讓愛的陽光温暖他們,讓愛的雨露滋潤他們,實現學困生的轉化將是指日可待的。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5

一、農村國中語文學困生的表現特徵

1、識字量少,寫字不規範,錯別字多,標點不規範,不會使用標點符號。

2、朗讀水平低,拖長音,似唱非唱,似讀非讀,不會斷句,無抑揚頓挫,無情感。

3、無閲讀習慣,閲讀範圍相當狹窄,語言積累少。

4、整體理解能力差,感悟能力低,找不出關鍵詞句,做題、回答問題時語言組織不準確,不簡潔明瞭。

5、思維模糊,在學習中理不清內容的主次,先後順序,思維過程一片模糊狀。

6、歸納概括能力差。對語文的學習只停留在識記階段,對事物的認識並進行歸納的能力較差,在學習上基本不能歸納,概括和總結。

7、遷移能力差。對照例題能完成部分作業,但對變形的題就不知所措,聯繫生活實踐回答問題的能力較弱。

8、表達能力低。不自信,回答問題聲音小,膽怯,不參加課堂討論。

9、觀察生活缺乏獨到的視角,生活視野狹窄,見識少,想象和聯想能力不強。

10、存在厭學情緒,認為自己語文知識和能力差的現實無法改變,缺乏學習自主性。

二、農村國中語文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學困生自身原因

語文學困生自身的原因是語文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1、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上進心。由於農村條件制約,國中升入高中人數有限,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既使考取高中,家長也不一定就供得起,更別説上大學了。大多數“學困生”升學無望,認為讀書無用,不如到城裏打工實惠,無心學習;有的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只礙於家長的要求,所以在學習上缺乏上進心與主觀能動性,上課不認真聽講,甚至違反紀律,作業照抄,應付老師,沒有養成踏實的學習作風,特別是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2、意志不堅定。學習是毅力和耐心的較量,是馬拉松賽跑。而這些“學困生”只有三分熱情,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克服語文學習困難的毅力。

3、學習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賴心理強。學困生因沒有做好課前預習,仍滿足於“喂一口吃一口”的方法,只重視掌握知識結論,生搬硬套,不多問幾個為什麼,造成學習時抓不住重點。這樣長期會養成上課依賴老師,作業依賴同學的不良習慣,缺乏創新意識和應變能力。

4、自卑心理嚴重,缺乏自信心。語文是會考的主要科目之一,由於語文學不好,經常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備和同學的鄙視,長期處於班級的“底層”。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不行,沒有出路。形成對老師缺乏信任,對老師敬而遠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動提問題和回答問題。從而在語文學習上形成枯燥、無聊、沉悶、低落的情緒,缺乏自信心。

5、語文學習的某個階段產生了障礙。如拼音差、識字差、閲讀差等等,從而造成心理厭倦,對語文產生厭學心理。

(二)外部原因

1、教學內容及方法的原因。

長期以來,教育課程教材內容為了升入普通高中和大學的需要,偏難偏深,各學科相對教學時間縮短,使大多數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是以老師講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對學生的要求也整齊化線,不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簡單,忽視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廣泛閲讀等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不重視思維訓練,致使學生智能因素得不到調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攝取信息量少,不能有效地記憶,,不能形成有效思維,使智力活動處於半停滯或停滯狀態,語文學習效率低下,這是造成學生語文學習困難的最直接的原因。

2、國小階段基礎較差的原因。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國小畢業後不管成績如何全部進入國中,國小教師沒有升學的壓力,山區農村部分教師綜合素質還趕不上形勢的需要,致使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國小基礎太差,進入國中後,國中管理及教學又有很大的差異,致使一部分原本語文成績就差的學生無法適應國中的語文學習,從而造成語文學習更多的困難。

3、教師的原因。

(1)部分教師片面追求高分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學中許多語文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習優、中等生,忽視甚至歧視語文學困生,對那些語文學習優、中等生有着很高的期望,而對學困生的期望值普遍較低。在不同期望下產生的老師對不同學生在教學教育態度上的差異,造成了學習機會的不平等。語文教師對語文學困生的消極期望影響了他們的自我概念、成就動機的抱負水平。

(2)少數語文教師對語文學困生認識上有片面性

有些教師往往只把學習困難生看作被動的教育對象,而不是能動的主體。認為學生的學必須適應教師的教,而不是教去適應學。他們缺乏對學困生的深入瞭解,忽視了學困生的學習潛能。教師對學生學習難極少歸因到教育教學問題上,而多歸因於學困生的學習態度方法上。例如:當一個學生成績不及格的時候,教師總會主動找這個學生談話,學生總把原因推向客觀。有的教師會這樣想:我一樣教,別的孩子學得好,而你卻不及格。學生必須從自身找原因,才能提高。於是教師就逼着學生學習,學生不願學就批評,有時甚至諷刺,挖苦等。這樣,不但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反而還會增加他對教師及學習的厭惡感。

(3)有些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對學生的影響

教師教學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優劣。蘇聯阿莫納什維利認為教學上的兩種傾向是使學生在學習上落伍成為學困生的重要原因:一種是教師不顧學生是否弄懂得,是否真正掌握教材,只顧自己教,他認為這是老師教學上的形式主義;另一種是教師低估學生能力,“抱着學生走”,把知識嚼碎了喂學生,多次重複同樣的東西。這樣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語文教學上就存在以上兩種情況,特別是山區農村國中教學中較為普遍。

4、課外教育活動貧乏,語文實踐活動少,學生缺乏基本的常識和能力,缺乏表述生活,表達情感的語文綜合能力。

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思想的影響,學校和老師把主要精力主在教學上,即只重視課堂上的説教,不注意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教育活動。比如:開展讀書讀報,寫作、演講、訪問、社會調查等活動。不能使學生在親身的實踐活動中懂得做人的道理,體驗生活的樂趣和艱苦,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識和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因此,許多學生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懶惰自私、缺乏責任感和進取心,對自己的學習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和規劃,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5、社會因素。

由於社會的飛速發展,商品經濟日益活躍。尤其是讀完中專、大學後,就業不包分配或者就業難問題,與當前落後的農村意識相交識,“讀書無用論”四處蔓延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6、家庭方面的原因。

(1)父母自身素質較差

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家長沒有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不過問子女的思想和學習情況。認為只需把娃娃養大了,能挖地種田幹農業生產勞動就是盡了父母的義務。有的家長十分溺愛子女,對子女要求不嚴,引導督促不力。有的家長以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嚴重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成為家長的對立面。

(2)父母不良興趣的影響

學生的啟蒙教育很重要的部分是由家長的家庭教育來完成的,家長對子女成長起着引導、示範、薰陶、感染的作用。有的學生家長經常在家中聚眾賭博,儘管孩子一開始也反對父母這種行為,但由於孩子內心較稚嫩,很容易耳濡目染,受父母的影響,這樣就會使孩子沉迷於父母的愛好,對自己的學習缺乏興趣。

(3)農村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

在當今,山區農村還普遍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比如,沒有生下男孩的夫妻,儘管違反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也要超生出一個男孩,才肯罷休。現如今,以“X超”、“超”為姓名的學生已是屢見不鮮。於是乎,家長對男孩子是疼愛有加,十分寵愛,對其聽之任之,放任自由,哪管他學習好與差,只要能延續香火就成,而對女子的學習和思想成長則是不聞不問,“順其自然”。

(4)父母的期望值過高

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期望值過高。這種期望僅僅是對學生成績的穩步提高,而不是全面發展的人。語文學習的難度大,考試獲得高分不容易,想要取得滿分更不可能,而家長又只把眼光盯在高分上,動輒就問:“怎麼不像數學一樣考一百分?”這種期望過度和期望偏向,會使學困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滋長消極的情緒。

三、農村國中語文學困生的教育對策

1、傾注愛心,提升教師的親和力。教師的事業心衍生出對學生愛心,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主動力,教師應該確信每一個學生都想學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學業。尊重學困生的人格和思想是教育好他們的前提。關愛學困生,這種關愛的“觸摸”,使學生產生安全感和幸福感,語文老師要正視學困生存在的缺點,少一點審查責備的目光,多一點欣賞的熱情,引導他們在成功或失敗的體驗中不斷努力。鼓勵他們放棄自卑心理,大膽參與討論和發言,勇敢地説出自己的認識、思想情感。老師要充分給予肯定,使其產生成功的喜悦,從而提升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加強理想教育。優秀學生有理想,學困生也有理想,但優秀學生的理想經常受到教師、家長的強化、讚揚,使其為實現理想而努力的勁頭倍增,學困生的理想往往不被重視,而常常受到嘲笑,使學困生茫然。語文教師要從素質教育出發,從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的角度去認識問題,真正面向全體學生,理解學困生的理想。大張旗鼓的進行理想教育,不管理想是當科學家、工程師、總經理、出國經商、教師、還是農民這都應該肯定,多發現學困生的優點、閃光點,鼓勵他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中不能沒有語文知識,從將來生活的角度鼓勵學生,激起語文學困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和動力。

3、加強意志品質的培養。學困生往往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難,自信心不足,容易退縮。語文學困生也不例外,針對這種特點,可以這樣嘗試:一是幫助學生明確目標。如“我每天鍛鍊一小時,增強體能。”或“我計劃每天讀30分鐘的課外書,提高閲讀能力”等等。二是注重精神培養,認為自己有頑強的意志,不斷的暗示自己。三是磨練意志,通過一些方法去訓練,如堅持每天早晨起牀時做幾十個仰卧起坐,做十幾個伏卧撐,拉十幾個引體向上,每天堅持晨跑不少於1000米等等。四是督促學行堅持到底。五是逐步培養,堅強的意志不是一夜間突然產生的,它在逐漸積累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形成。因此教師要有耐心,要不斷的鼓勵學生。

4、長期堅持習慣的養成教育。學困生沒有良好的養成習慣,教師要認真研究校規、班規,既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又能達到養成學生良好習慣,一經確定,嚴格執行,徹底改變一些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好習慣不利的做法,使全體師生共同努力,齊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從而使每一個同學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5、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先學後教,合作探究,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有利於學困生的轉化。在課堂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學習小組”在課堂上的運用,實行“兵教兵”,即會的教不會的。在回答問題上,讓語文學困生先説,優生講評的方法。起點在學困生,優生在幫教的過程中也鍛鍊了能力,學困生、中等生進步了,水漲船高,優生自然會越冒越多,有利於面向全體的原則。

6、整合教材內容,實行分層教學。以學生髮展為本,瞭解學生的實際水平與需求,對知識情感、學法指導,思想訓練,實踐技能提出相應層次目標,讓不同學生在不同領域有所發展。

7、開展優生、學困生一對一的幫教活動。比如:字詞積累,閲讀指導,作文批改等。由於學習成績差,每一個學困生都有自卑心理,因此,他們平時的交往對象都是和他們一樣成績落後的同學,很少會和優生交往,這種組合,有利於打破他們自卑的心理,同時,讓優生“手把手”的教,能讓他們嘗試一次次的成功後,逐步建立起學習的信心。要定期調查、分析和總結活動情況。

8、成立家長學校。對學生家長,特別是對語文學困生的家長進行短期的培訓。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要讓學困生的家長改變自己對孩子不利影響的思想和行為,並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對他們的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過低;正確的對待考試的分數;以及讓家長了解,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才能教育好孩子。

9、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增強語文學困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0、重視活動與實踐,創造良好學習環境。學校周圍有語文活動,樹立各學科節節都學習語文的新理念,語文學習不僅是語文課堂和語文教師的事,物理、化學、數學課堂也是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的陣地,讓語文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每個角落,學中用,在用中提高語文能力。

11、培訓老師。假如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知識淵博,儒雅大度,能講一口標準普通話,能寫一手漂亮字,教學藝術高超,熱愛學生,敬業奉獻,那麼我們的語文學困生還愁不能轉化嗎?教師培訓提高難,但我們必須堅持始終,想方設法地去做。

12、培養良好語文品質,提高自主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品質,讓他學會學習,從“要我學”的被動學習變為“我要學”的主動學習,這也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之一。

總之,由於語文學困生是由學生個體、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語文學困生問題牽涉到學生心理因素、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對語文學困生進行“綜合治理”,我們才能有效地解決語文學困生問題。學困生不是絕對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目前有暫時的困難、缺點,我們應當給他們時間,幫助他們。儘管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曲折的,但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轉化學困生的前途是光明的。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6

在國中教學中,我們會發現許多國小數學成績的佼佼者,進入國中階段,第一個跟頭就栽在數學上。面對眾多的國小學習的成功者淪為國中學習的失敗者,特別是到了八年級兩極分化尤為嚴重,我們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顯得尤為迫切。以下主要用賞識教育,成功教育和理解教育的一些理論,結合本人的實際教學經驗就國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尊重和信任學困生並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學習成功的期望值很高

愛默生説過:“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作為教師,要在情感上尊重、信任並賞識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平等的對待他們的功與過。學生之間的差異會隨時間改變,這些差異不一定是永恆的差異,我們千萬不可基於學生目前的表現對他們未來的成功與失敗作出遠期預測。我們永遠都不應懷疑學生是否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取得成功,相反我們應該不斷地問自己作為老師,我們怎樣才能最有效地幫助每一個學生掌握對於他們的人生成功而言必不可少的知識和技能。

承認學習困難學生同其他學生一樣,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能,他們的困難是暫時的,是可以克服的,他們也有成功的願望和需要。學困生在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有較強的自卑心理,非常注意教師對他們的態度,哪怕教師只有一丁點的不善意的表露,他們的反應都會非常強烈,牴觸情緒也會驟然高漲,自尊心也就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我們首先要轉變觀念,使自己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意識,充分相信學生髮展的可能性,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熱情和期望。我們需要與他們交流,在充分考慮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提出適度要求,並告訴他們學習成功不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我們所期望的,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學生獲取進步。只有我們尊重和信任學困生,並且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期待,學困生才會有對數學學習的動機。

二、創造機會,讓學困生擁有成功的體驗,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的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自我效能感與學習之間存在密切關係,許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影響個體對任務的選擇,付出的努力以及在困難條件下對活動的堅持性。人們都會傾向於選擇做自己認為可以成功的事情,而避免去做那些自己認為可能失敗的事情。認為自己數學好的同學比認為自己缺乏數學能力的同學更傾向於選擇數學課程。在實際能力相仿的時候,有較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由於有推動學習的認知活動,如注意,組織,解釋等,而可能有超水平的發揮。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儘自己所能幫助學生提高對自己學習認識的自我效能。

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一般而言,成功經驗提高效能期望,反覆的失敗降低效能期望;替代經驗,人的許多效能期望來源於觀察他人的替代經驗,觀察他人的行為會影響自己的效能感。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學習困難學生之所以形成,其主要原因在於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遭遇反覆失敗而導致自信心日漸喪失,最終形成了失敗者心態。成功教育提倡努力為學生創造各種成功的機會和條件,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極發掘自身的潛力;通過不斷幫助學生成功,以成功後的歡樂和滿足來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改變其自卑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激發內部動力機制,主動內化教育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創設成功教育情境,為數學學業不良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為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使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悦。事實上,每名學業不良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只不過因各種原因被沖淡了而已。因此,我們必須引導學困生在教師的“成功圈套”中獲得能夠實現願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應,從而產生自信心,進而感到經過努力,自己是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的,消除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恐懼反感心理,達到轉化數學學困生的目的。另一種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觀察成功同學的例子,尤其是和他們自己能力相近的同學的成敗經歷。當學困生看見其他和自己能力相仿的同齡人可以成功地達到目標,他們就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個羣體的成功來增強個人的自我效能感。當學生在一個集體中努力時,他們會表現出比單個努力時更強大的能力。在合作模式中,學生的自我效能要高於單獨工作時的自我效能。這樣的集體自我效能不僅建立在對自我和他人能力的信心上,而且建立可以預見到合作產生的巨大效用的概念上。

三、注重教與學的多向交流,及時反饋及時矯正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明白學生在一夜之間發生巨大變化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希望學生表現出與現在有很大不同的行為,那麼就需每次一點一點的引導他們的行為往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知道最終培養出我們期望的目標行為。

注重教與學的多向交流實際上就是把交往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交往是主體與主體間的一種平等合作關係。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調整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和進度(如實行“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運作方式),從而使教育、教學過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始終獨佔主體地位,相反卻常常成為學生活動的客體。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信息,而且為審視他人提供了可能,使反饋和矯正變得甚為迅捷和自然。學習的矯正既可來自教師,也可來自學生,這樣的學習環境將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他們不再像傳統教學環境中那樣總是處在被審視的地位,擺脱了那種被動學習、壓抑個性的不良狀態。因此,教學中需要注重教與學的多向交流,及時反饋,及時矯正。

四、在教學中,堅持對學生實行鼓勵性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絲雷説:“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和社會的肯定和認可,就連我們自己在付出了必要勞動和熱情之後,也期待着別人的讚美,孩子的成長又何嘗不是呢?

長期以來,教師對“差生”幾乎一直使用批評及至懲罰的方式,很少有過鼓勵和表揚,因為他們相信鼓勵和表揚只會把“差生”捧上天,勢必使他們更加“無法無天”,教育轉化工作就更為困難。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有行為問題的學生常常是因學業不良而得不到教師和同伴尊重的學生。由於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他們便通過一些極端言行來表現自己,吸引別人的注意,同時宣泄內心受壓抑的情緒,以求得心理上的暫時平衡。對這些學生,批評、指責不僅效果不大,相反還會引起嚴重的尊重缺失感,所以,我們應設身處地為孩子想想,從他們希望得到別人尊重的心理需要出發,對學生的每一個細微的進步與成功給予及時的鼓勵與強化。在實施鼓勵性評價時,鼓勵和表揚除了對結果加以肯定外,還要正確地説明原因,使學生認識到鼓勵和表揚並不是教師有意“奉送”的,而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是恰如其分的獎勵。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則要仔細分析原因,善於從中尋找閃光點,創造條件鼓勵成功。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7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主要表現在心理、生理及能力等各方面。隨着教學的不斷深入,這種差異越來越明顯,“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最終產生“學困生”這一特殊羣體。這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主要障礙,也成了新課程語文教學中研究的主要課題。俗話説:“五指也有長短”,學習困難的學生不可能沒有。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在充分注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其能力表現的不同形式,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健康地發展。” 所以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們必須充分關注“學困生”的發展,否則結果肯定是與實施新課程的初衷相悖的。因此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也成了教師肩負的義不容辭的重任。

自本學年開始,我校成立了關於“學困生”轉化研究的課題組,對“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研究。那麼,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對“學困生”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轉化呢?在此,我想結合自己的探索研究和教學實踐,談談“語文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

一、語文“學困生”的現狀調查

目前學困生的現狀不容樂觀,城鎮國中語文“學困生”的平均比例在10%左右,他們的平均成績大概在10-50分左右。我校地處城郊,生源不是很理想,因此“學困生”比例在20%左右,而且學生基礎要更差。這一部分“語文學困生”,他們雖然存在各自的差異,但也具有以下一些共性特徵:一是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具體表現為:上語文課提不起精神,愛做小動作,易分散注意力,不願參與朗讀討論等學習活動,語文作業常常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二是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差。具體表現為:錯別字多,説話含糊不清,作文時語句不通,無話可説等。三是沒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方法。具體表現為:課後不能及時複習功課,對自己要求放鬆,有一些學生近乎要放棄語文學習。對於我們的語文來講,多一兩個差生表面看來好像無關緊要,可對於一個家庭來講,那就是一個家庭希望的全部,所以,對於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們都不容忽視,這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研究差異、發展個體的特長,使學生羣體呈現出豐富的統一,為各種人才的成長打好基礎、提供條件,這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義務。

二、語文“學困生”的分類

“學困生”總的來講分為兩類,一類是假象“學困生”,這類學生成為“學困生”,都是非智力因素所致,一般是由家庭及社會的不良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另一類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困生”,那就是即使學生盡力,也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轉化的方法上有很大區別,不能一概而論。這兩類雖然有不同的特點,但是,説起轉化,都有一定的難度,我們不能操之過急、要求過高。

三、語文“學困生”的形成根源

語文“學困生”的形成不是智力因素造成,更多的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們對國中語文“學困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評價,再結合大量的事例,發現其形成因素主要與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以前所在學校及國小的基礎等有關。

(一)家庭因素

據調查統計,多數語文“學困生”的家庭環境都很差。他們的父母往往都沒文化,而且幾乎是常年出外打工,這些家庭的孩子們一般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所以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來自家庭的幫助更多的也就只是衣食了。而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更是無助至極。由於父母無暇照顧孩子,很少和孩子進行語言交流,孩子形成了不善言辭,不善與人交往的習慣;有的因父母本身不注重語言表達的正確性,不喜歡閲讀,孩子從小缺少這方面的薰陶和引導,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善吸納與自主建構自身語言的習慣。同時,不少家庭由於打工掙了一些錢,稍稍改變了家裏的經濟狀況,這些家長就把更多的錢、更多的精力花在裝修房子、購臵電器等方面,甚至毫不吝嗇用上大把的錢讓孩子先“富”起來。我們調查發現,不少家長用錢作為誘餌鼓勵孩子學習;很多家庭有了影碟機,而且家長還買回很多沒文化價值的碟片跟孩子一起看。

可見,農村的孩子們所受的家庭教育還遠遠不夠,雖然很多家庭的經濟條件相對好了很多,可孩子們所得到的來自家庭的環境薰陶仍然存在很嚴重的問題,甚至比以前更糟。

(二)社會因素

近些年,整個農村被外出淘金熱席捲着,很多學生國中一畢業就外出打工,而且還説能掙錢。可他們所見到的、跟他們朝夕相處的、説自己曾經多麼努力讀書的教師們,每個月能領到的也就那麼幾百塊錢。還有,社會上有不少青年既沒文化,又不勞動,外出做一些非法的勾當賺了一大筆錢,這對孩子是一個強有力的誤導。孩子們稍稍留心就會發現,山溝裏那些有錢的、開着小車的人,多數做着不正當的生意。另外,現在的網吧、電子遊戲廳也對孩子們造成了許多不良的影響。調查時,一個同學就説,他有好幾個親戚外出打工,掙了很多的錢,他曾想跟他們一起出去,只是還沒有身份證而受限。

所以,面對如此複雜的環境,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耐心的做好正面引導工作。同時,我們也呼籲社會能夠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三)學校因素

一是教育教學設備落後。農村國小的設備往往比較落後,近幾年上中學的學生基本上都是靠粉筆與黑板學習的,他們所享受的教學條件還不如幻燈時代。雖然近幾年來多數中心國小有了多媒體教室,可絕大多數老師從不涉足,而以前的幻燈機又早已退居二線。好多學生似乎從沒喜歡過語文。而且,他們往往也容易輕視語文,覺得母語嘛,不是從小就在學嗎?沒什麼要緊的。

二是教育改革的衝擊。隨着普九的深入,考核制度又不夠完善,國小沒有了升學的壓力,教師、學生都很鬆懈。加之收費制度的改革,使教師的待遇降低,所以許多教師情緒低落。同時,教師在改革的浪潮裏在教學方法上也感覺無所適從,還處在探索、適應階段。諸多因素導致教學質量的暫時滑坡。

(四)個人因素

這其中有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分。它們都是直接或間接造成“語文學困生”缺乏學習自主性的原因。智力因素主要有:記憶力差,表現為識字障礙、積累有困難;語言表達能力差,表現為説話不連貫、詞彙貧乏,寫作文困難很多;想象力差等。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如膽小、自卑、沉默、懶惰,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克服困難的意志薄弱……

四、語文“學困生”有效轉化對策

結合“學困生”成因分析,從轉化原理和指導要求出發,我們認為要轉困、脱困必須實施全方位、深層次的教育教學改革,從“學困生”學習動機、教師課堂教學、教學目標內容及師生關係等方面多管齊下,研究對策,切實有效地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一)重視思想教育,是對“學困生”實施有效轉化的前提

1.結合學科特點,加強思想教育

通過與“學困生”的接觸,我們瞭解到他們中的大多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什麼“追求”和“信念”,許多學生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學習不努力,紀律渙散。作為語文老師,“傳道”與“授業”的任務相當艱鉅,我們可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典型文章及典型人物。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這是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的好材料。例如學習《〈昆蟲記〉譯本前言》,可以拿小時候的法布爾學習成績並不好,但不甘居人後的決心使他最終走向成功的例子來激發“學困生”:做人要有志氣,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消除那種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相信通過比別人付出多倍的努力定會摘掉“學困生”的帽子。又如學習了《為學》,教育學生人貴立志,事在人為,使“學困生”明白:學與不學是關鍵,即自己主觀上是否努力。

2.關愛睏難學生,增強師生情感

在班上,“學困生”常常被學生鄙視,認為他們是班上的包袱,使他們產生一種壓抑感,自卑感,厭學,自信心不強等心理障礙,所以對這些學生,首先是要消除其心理障礙,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魯迅先生説過:“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老師對學生的愛能讓學生產生一種自信心,一種舒服,一種安全,對那些心理脆弱、自棄的語文“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的愛心栽培。教師必須設法在愛的氛圍中融化“學困生”學習語文的心理負擔,徹底剷除心理恐懼,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在上課時要善於發掘他們的優點,一見“閃光點”應及時表揚,及時鼓勵,要讓他們看到光明和希望。他們即使是錯了,也要在肯定、鼓勵其積極性的基礎上,懇切指出其不足,循循善誘,而決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肆意批評和指責,而使他們顧慮重重,畏縮不前,把那些忽隱忽現的自信的火苗扼殺在搖籃裏。

(二)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促進“學困生”轉化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這是一種需要,這種需要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裏的反映。它表現為學習的意向、願望或興趣等形式,對學習起着極大的推動作用。教師要努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動機,促進他們轉化。

1.尋找離“學困生”最近的教學資源,激發學語文的興趣。

態度決定一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宋代程頤説:“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楊勝利老師也認為:“濃厚的興趣超過一百種良好的教學方法。”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處於最活躍狀態,增強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歌德説“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心理學家研究也表明: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探索它,認識它;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並趨向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興趣不是天生的,它要在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布魯納説:“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作為語文教師要有大語文觀,將語文教材與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引領學生廣泛涉獵,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輕鬆的學習語文、快樂的運用語文。這樣,既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電視,“學困生”往往喜歡看電視,作為語文老師可以來個順水推舟,倡導學生看電視,但儘可能看好節目。同時,看了之後,要反思,要做筆記。為了落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有意給這些同學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看電視的收穫。而這個過程又需要語文知識,反過來又能促使他們去學好語文。此外,像孩子們在路上所見到的廣告,在街上看到的商店名,在購物時跟營業員的對話,生活中人們的話語,無一不可成為我們語文學習的內容。我想,只要我們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的特點,利用像電視這些共同語言,跟孩子們進行溝通,因勢利導,激起他們潛在的學習動機,這些孩子就一定能學好語文。

2.讓學生體味成功的樂趣,樹立學語文的信心,培養起良好的學習意志。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孩子還是很想把語文學好,只是感覺語文很難,覺得無從下手,有時覺得自己已經努力了,成績卻還是很糟糕,於是,他們就開始害怕、甚至討厭語文了。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具有無可估量的潛力,但只有在意識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後,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同樣“學困生”從語文學習中獲得的成功感,也可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與此相反,如果學習總是失敗,就會喪失信心,產生失敗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以正面激勵為主,多鼓勵,以讓“學困生”樹立學語文的信心。

“意志倒下的時候,生命也就不在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又怎耐得,秋葉蕭瑟,晚來風急”。我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小心呵護孩子們那一點點易碎的自信,並慢慢的培養他們學習語文、克服一切障礙的頑強意志。 狄更斯説:“頑強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如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把更多的讚揚給學生,把批評留在心裏。在批改作文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學習給孩子們“借分”的做法,給孩子們的作文儘可能多的給分,而不要吝嗇,反正數字的大小與用去墨水的多少不成正比。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我們:“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三)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困生”轉化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培養起學生些許自信的基礎上,我們一方面要想辦法,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繼續樹立和保護孩子們的那點自信;另一方面又要想辦法在課堂上能留住孩子們的心,並讓他們學有所獲。這就勢必要我們語文老師改變教法,進而促進學法的轉變。

1.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情感薰陶,培養“學困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面對當今新時期的青少年,服務於這樣一種充滿生氣、有真摯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學習活動主體,教師決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識的講授替代主體的活動。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講究教學策略,改變陳舊的、不適應現代教學規律的教學方法。貫徹啟發式教學,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學困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在主體參與過程中品嚐成功的愉悦,激發學習語文的動機。

(1)多帶學生進網絡教室,先試着讓他們欣賞一些美的歌詞、好文章,甚至是精彩的影視作品等,讓他們漫漫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文學藝術的魅力。

(2)在課堂上可以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的讀一些有趣的、好的課外書,讀了之後還可以給機會讓他們講,他們往往也很樂意表達,而那些基礎欠佳的孩子常常會遇到障礙,這時他們就會主動去克服。時間長了,他們便會自覺的努力學習,沒準還會枕頭底下放上一本好書,以做茶餘飯後的享受,甚至會自覺地開始動筆寫起來。

(3)教學課內文章時多創生情境。如教學《天靜沙 秋思》時,就可以這樣創設情境:除夕之夜,四處鞭炮陣陣,家家團圓,而你跟你的媽媽這時正在盼望一個人……與此同時,一個遊子漫步於異地沙灘,朝着故里的方向,望着朦朧的月亮……這個人就是你的爸爸,他今年春節不回家!讓學生閉眼想象這樣的場景後,再學《天靜沙 秋思》可能會事半功倍。

2.開展探究性學習,提高“學困生”學習能力

開展語文探究性學習,能有效地溝通語文與生活之間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並學以致用。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語文、解讀語文、提高語文,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作為教師要善於為學生的學習設臵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活動。

例如,在課堂上就可以開展這樣的活動:孩子們都喜歡新衣服,有時對父母買的衣服還很不滿意。於是,就讓同學們表演賣衣服和買衣服,去體驗一下怎樣推銷,怎樣選貨,怎樣談價等等。在活動中,同學們一定會有很多的收穫,同時還會喜歡上我們的語文課堂。

3.指導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雖然學習語文也有積極性,且他們並不比其它學生少下功夫,但是他們的語文成績卻總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語文學習策略,不會對信息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語文認知過程與方法。郭沫若説:“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在國小學過一篇文章——《金色的魚鈎》,文中的傷員們就靠炊事班長一人釣魚、挖野菜維持着生命。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不多培養學生“釣魚”、“挖野菜”的能力,將來也會有更多的傷員需要我們照顧。因此,我們對“學困生”在彌補知識缺陷的過程中,應儘可能讓他們掌握較多的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像學習數學中的例題那樣對待、學習每篇課文,教師多給學生菜子,少給現成的菜。古人云: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以漁,終身受用。當然,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要因材施教。

4.掌握反饋信息,精心設計練習

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掌握反饋信息,對語文“學困生”要格外留心,多給他們關愛,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及時採取措施,彌補缺陷,以保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精心設計難易層次不同的練習,做到有的放矢,練在點子上,多次反饋,重視個別輔導,具體地幫助“學困生”彌補缺漏,使之每一節課、每一天都有收穫,哪怕學一個詞,記一個好句子,練一二篇小字,都是進步。教師可利用課前10分鐘休息時間,讓學生或自己在黑板上抄一二個好詞語,一句優美的、有哲理的好句子,讓他們欣賞、積累。

(四)課後靈活多樣,實施有效輔導

1.個別輔導

有些“學困生”,課堂上無法消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教師又不可能過多兼顧他。這時,教師可採用課後補差加強輔導。在這裏,教師要特別注意教學態度,不能因為他們接受能力差而指責他們,那會使學生背上沉重的負擔。如教授文言文時,有的學生對一些文言實詞總是不能理解,下課後,可以請他們到自己身邊進行個別輔導,鼓勵他們多積累、多記憶。正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只要摸清每個“學困生”的特點,根據他們的個性特徵,使用不同的輔導方法,相信“學困生”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進進步。

2.生生輔導

每個班都有一些聰明能幹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學有餘力,學習感到很輕鬆,可以將這部分優生動員起來,在班上建立一個優生一個“學困生”的一對一幫助對子,這樣的話“學困生”得到了發展,優生也得到了鍛鍊,老師也省下了不少精力。每一個對子發一個輔導本,要求優生對“學困生”每天都要做出輔導,並作好記錄。老師特別要作好監督,對做得好的學生提出獎勵。

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培養“學困生”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耐心指導,嚴格要求,使他們逐步養成勤學好思、細心感悟、注重積累、看書練筆、答題縝密、書寫整潔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後,還要建立“學困生”成長記錄袋,蒐集整理“學困生”轉化過程資料,總結研究轉化的規律。

“學困生”轉化工作是一項實踐週期長、涉及因素多、工作難度大的教育教學改革,許多實踐還停留在表面上,有待於進一步深化、提高。今後我們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特點,拓寬改革面,加大實踐力度,把對策集中到“學困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能力的提高、“學困生”的學與教師教的依附關係上,繼續進行探索,為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做出應有的貢獻。唯有這樣,才能實現新課改的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均衡發展。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8

學困生——這是教師想要回避卻不得不提起的一個名詞。學困生的轉化——是很多老師正在面對和積極思考一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學困生形成的原因,能夠和學困生作換位思考,更需要我們用無私的關愛,去滋潤她們那久旱的心田;需要我們灑下更多的汗水,去幫助他們去戰勝學習途中的困難。針對這種情況,為了使學困生儘快趕上學優生,決不上任何一個孩子掉隊,特制定此計劃。

一、轉變思想,從根本上使學困生進步

想要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改變他們的學習習慣,首先要轉變學生的思想,只有思想轉變過來了,他們才會認識到自己應該做什麼。所以,要先和他們交流看法,用他們的觀點去分析他們的生活,從而和他們拉近距離,然後在向他們傳輸正確的學習觀和人生觀,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的作用。當他們認識到學習重要時,再和他們交流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他們就會認真去聽,他們的進步也就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二、民主平等的對待,既不輕視又不放縱

作為學習上的一個弱勢羣體,也許他們的自尊心更容易受到傷害,他們更渴望平等的對待,只有讓他們感覺到在你的眼裏他們和其他學生是一樣的,這樣才更容易和他們交流。現代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師生關係和諧健康學生才會樂於接受教育,才會可能被培養成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但是,也不能因為太注重他們所謂的自尊心就放縱他們,要公平、公正的對待他們,這樣他們其實更加樂於接受。不然,你給了他們一些特權,他們反而以為你不想真心的管他們。老師必須採用多種方法,通過各種途徑,摸清情況,區別對待,多給他們一點關愛,多一點肯定,多一點幫助,逐步建立親密、和諧的關係,讓他們倍感親切、温暖,讓他們安心並樂意學習,努力追上其他學生。

三、具體措施如下:

1、定期和學生交流近期的學習態度、狀態和思想波動狀況,總結經驗,及時糾正不正確的思想和學習方法。

2.、培養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由學生學習責任性強弱和學習興趣的濃淡來決定。興趣是學習的摯友,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營養,提高學習效果,形成興趣,才能成為開發人的智力的動力。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細細調查、研究、比較,掌握了每個後進生的特點,切中火候,對症下藥。

3、加強輔導,鑄就自信的天地

學困生之所以學習進步遲緩,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覺得他們最大的心理障礙莫過於基礎差,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而喪失學習信心,遇到難題自己難以解決而覺得孤立無援,陷入無可奈何之中。我針對學困生這種心理,作具體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和原因,找準突破口。讓學困生從思想和心理上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減輕學困生精神上的壓力。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判的原則,引導學困生向優等生學習,學習中多動腦、多練習、多複習、多運用,使後進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4、寬容忍讓,塑造美好的心理品質

教師對學困生的寬容是指教師能客觀認識與處理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寬容不是遷就,教師對學困生的寬容態度是使教師贏得學生尊敬的重要感情基礎。因此對學生缺乏寬容忍讓,是不可能與學生建立真正情感關係的。

5、在課堂上,要經常提問這些學生,多給他們設計一些他們喜歡的與教學有關的問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班級的一分子,自己也是一個老師喜歡的好學生。對於這些學生還要經常鼓勵他們,多給他們以自信,做練習時要多在這些學生中進行指導,讓他們感到老師的關懷與信任,讓他們知道老師和學校及同學們都沒有拋棄他們。

6、在佈置作業方面,要給他們留一些比較簡單的,有意思的內容,讓他們感覺到化學課很有意思,應該學習化學。

7、根據學困生基礎差的特點,精心制定一套相應的輔導內容,儘量做到使每一個學困生都能聽懂、學會盡快趕上其他學生。

8、定期對學困生進行考試和檢測,及時瞭解補習情況。

9、讓學優生自願與學困生結成“一幫一”對子,利用活動課或課下時間進行作業輔導。

10、利用課餘時間多和他們聊天,多瞭解他們,在生活上多關心他們,例如知道他們的生日,在過生日時可以給他們打一個電話,送去一個温暖的祝福等。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9

一、發揮情感與心理作用

剛剛步入七年級的學生,接觸的數學知識變得抽象了,對他們來説接受知識的難度增加了,他們的心裏必將產生焦慮感.作為教師應該學會走進學生的心靈,瞭解學生的喜怒哀樂.教師若能尊重、愛護、體貼學生,能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就會贏得學生的尊敬、愛戴和欽佩.那麼教師的忠告與批評就會激起學生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教師的讚揚就會引起學生的內心愉悦和深深滿足,教師的正確引導就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特別是學困生,教師要多給他們講數學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講科學家、數學家的成長故事等等,培養他們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使他們學會在失敗面前冷靜地總結教訓,善於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

此外,對於不含情感因素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賦予適當的情感色彩,用富有情趣的言語講解,恰當的比喻、幽默的言語使原本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

二、加強學法指導

七年級新生,剛來國中,熱情高幹勁足,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他們來説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至關重要.教師在傳授每一個知識點時都要滲透學法指導,明確指出哪些知識點只需一般瞭解,哪些必須理解和熟練掌握,並能靈活應用;教師應培養學生看數學書的習慣,手把手地教學困生看書的方法,要求他們在做作業前先安排看書,搞清概念,熟悉定理、法則,以提高解題質量;教師要善於從他們的作業中,抓住典型錯誤,評析錯因,做到正反相益;教師要編制複習提綱,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期中期末教師還可採用舉行學習方法、學習經驗交流會等形式,讓學生間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從而幫助學困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循序漸進,夯實基礎

任教新的班級,接觸七年級新生,作為教師首先必須瞭解和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在講解新知識時,要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照顧到學生認知水平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七年級新生學習的顯著特點就是模仿.他們的很多知識是在模仿的基礎上學會的.

新課程的應用題教學就是一個典型,現在的教材摒棄“例題—模仿訓練”模式,注重讓學生在多種情境中靈活地解題,這本無可厚非.但學困生學習這部分知識時非常吃力,表現為他們對例題的解題思路還不熟悉,而接下來的練習和作業卻變得與原來的例題不甚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他們就不知道從何想起.又如七年級數學中的幾何知識,令學生不能很快入門,這是導致學生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一個環節.眾所周知,幾何入門有“三難”:概念多,掌握難;由數到形,內容、方法變換難;語言表達要求高,表述難.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感到:閲讀不知看什麼,回答不知説什麼,答題不知寫什麼,作圖不知畫什麼.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通過研究達成共識:教師應加強例題教學,注意精講多練,適當放緩速度,注意公式、概念教學,做到推理規範,保證訓練有效,穩妥紮實地幫助學困生渡過難關.

四、滲透思想,形成能力

國中數學與國小數學的學習內容是緊密相連的,數學探究的思想、方法和策略是完全吻合而又不斷提升的,只不過在國中階段對這些相關的數學思想方法要求更高了. 對學困生,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尤其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做到“靠船插篙”.例如在七年級大多數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只要是在一個相對的知識板塊中學習一個相對新的知識內容,其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將新的轉換到原有的上面去,即將未知轉化到已知上來,從而實現方法的發現、規律的發現.如在《有理數》一章四則運算學習中,一個有理數是由符號和絕對值兩部分構成的,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在確定和的符號後,就轉化成了國小裏的加減法運算.然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又轉化成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同樣有理數的乘除法運算亦如此.

在教科書內容的安排上如此,在學生的日常練習中又何嘗不是呢?如:在線段AB上有15個點,圖中共有多少條線段?好多學生遇到這個問題都感到束手無策,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滲透“以退為進”、“轉化”等思想:

在線段AB上取一個點,圖中有3條線段 2+1

在線段AB上取兩個點 ,圖中有6條線段 3+2+1

在線段AB上取三個點, 圖中有10條線段4+3+2+1

依次下去,在線段AB上有15個點,圖中有16+15+„„+3+2+1條線段.與這個題類似的還有:在平面上畫10條直線,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幾部分?從一個角的頂點引20條射線,圖中共有多少個角?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思想方法,不在於是否記住了結論. 綜上所述,基於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只要我們從學生實際出發,正確運用教學方法,講究教學藝術,科學加以引導,必能取得較好效果.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0

我校是一所相對偏遠的農村中學,教育資源相對薄弱。後進生是我們教師最感頭痛的問題。多數後進生表現為基礎薄弱,求知慾低,對學習反感,對老師的教誨“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消極行為;有的後進生個性好動,以自我為中心,經常與同學鬧矛盾,時常曠課,無心學習;有的後進生自我封閉,不善言談......形形色色的表現,挑戰着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各項工作的開展,轉化學困生成為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點。

一、指導思想: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既要提高優生的成績、培養特長生,又要照顧和關愛學困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有所發展,新課改的實施,使轉化“學困生”工作面臨許多新的困難,本着教育要“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原則,有側重點地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通過廣大師生、家長及社區等職能部門的努力,使“學困生”逐步減少,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二、實施方案

1、我們教師要本着“教書育人”的宗旨,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對“學困生”要多給予尊重、幫助,不對“學困生”歧視、挖苦、和諷刺。

2、每學期開始前摸清班級中行為偏差學生、學習困難學生、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名單,包括學生家庭地址、家庭經濟情況、父母工作單位、父母教育學生的方法等學生的第一手資料的整理,有計劃的進行幫教活動。

3、每學期都要對“學困生”進行深刻的瞭解和給予熱情的關心。建立“學困生”檔案,做到每學期進行每生2次以上的“學困生”的家訪,填寫“學困生”家訪記錄。對每一個學困生每一週談話不少於1次,並做好談話記錄。談話時注意説話的語氣、用詞。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及時給與學習與生活上的幫助。

4、對“學困生”的表揚獎勵寬鬆一點。其實,“學困生”也有優點和長處,只不過他們正確的、閃光的東西埋得很深,若不注意觀察,不從細微處尋找,便很難發現。為此,教師不能用“有色眼鏡”去審視學困生,而應用“放大鏡”去發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並以此為突破口,適時、適勢、適度地對他們進行褒獎,真誠地為他們每個細微進步而喝彩。教師應多給學困生一些讚許的眼神、多給一些真誠的微笑、多給一些由衷的讚語、多給一些輕柔的撫摸,讓“學困生”意識到自己被重視、被賞識,從而克服自卑,找回自信。

5、加強對學困生的自我教育及班級教育。本學年,我們要加強學風建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使全體學生達到如下要求:學困生要正視自己的困難,不放棄、不氣餒、主動與教師同學交流,不懂就問。獨立完成作業,保證作業質量,看到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妥善處理好與家庭、社會的關係,聽從長輩的教誨,有主見,不“言聽計從”,明辨是非,集中精力,爭取學習上的提高。其他學生要團結友愛,對學困生不諷刺、不挖苦,待同學熱情,與學困生“交朋友,結對子”,幫助同學一起進步。

6、做好家訪工作。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溝通,贏得家長的幫助與支持。學校主動通過班主任、家長會等機會加強與學困生家庭聯繫,瞭解學生在家庭、社會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與家長達成共識,交流探討教育的最佳方法。

三、我校採取的具體措施。

1、新學期開學初,各學科任課教師以教學班為單位確定“學困生幫扶名單”,班主任負責調整確定學習幫扶小組,並上交教務處一份學困生幫扶名單及班級採取的措施。

2、各任課教師每週填寫一次幫扶記錄表,一月向年級部、教務處上報一次。

3、班主任負責領導協調本班學困生幫扶工作。

4、教導處於學期末總結本年級教學情況,評選“學習優秀獎”和“學習進步獎”,並於下學期初組織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

5、對於轉化學困生取得良好成績的班級和個人,校領導要及時給予表揚,並在評優評先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和照顧。全體教師要本着“教書育人”的宗旨,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對“學困生”要多給予尊重、幫助,不得對“學困生”歧視、挖苦、和諷刺。

學校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大型活動,大型集會、升旗儀式等時機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等宣傳陣地,及時表揚和挖掘“學困生”的先進事蹟、介紹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控能力。學校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興趣小組活動,活躍校園的學習氣氛,減少學生的厭學心理。每學期召開1—2次學生座談會,瞭解學生們對學校、教師的意見與建議,聽取學生對學校辦學的意見。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1

一、指導思想

為了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學習,取得進步,必須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這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在其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本學期,根據八年級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特制定如下學困生幫扶計劃:

二、學生名單

司雙龍、姜雪

三、學困生形成原因情況分析

1、自律性不夠,學習三心二意,缺乏信心和決心

2、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影響,父母沒有上過學,對孩子的學習不關心,

三、轉化學困生措施

1、培養、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這是做好轉化工作的起點和前提條件。每週與學困生談話一次,交流在本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幫助學生,做好思想工作。

2、對學困生多寬容,少責備,允許他們有錯誤,有反覆。做到有誠心、有愛心、有耐心。

3、要培養和維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其興趣的穩定性、集中性和指向性,使學困生有恆心、有毅力、有激情,在學習中專心致志,精益求精,從枯燥中尋樂趣,於困難中求喜悦。

4、家庭方面的配合是轉化學困生的外部條件。父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也是極為重要的。通過多種形式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及時瞭解學生在家表現,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學困生的成長。

總之,我相信,只要能夠積極努力,堅定信心,科學教育,相信這些學生都將會有很大的進步,只要持之以恆,教學得法,自己不喪失信心,相信需要幫助的學生會越來越少。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2

一、學困生轉化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1.研究內容

調查分析研究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學生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社會原因、學校原因等.探索合理有效的教育機制,為“學困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針對“學困生”身心發展及個性特徵,增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為“學困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氛圍,正確引導“學困生”,尊重“學困生”,取得“學困生”的配合,通過融洽師生關係,帶動“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2.研究方法

首先對數學“學困生”進行心理問卷調查;然後把“學困生”心理問題的表現、成因進行分析;再把“學困生”按“知識基礎差型”、“學習習慣差型”、“學習能力差型”等分類.根據數學“學困生”成因進行恰當的心理輔導,加強與“學困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建立科學的“學困生”評價方式;建立平等和諧的學生、家長、老師三者間的關係.

二、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通過對學困生的分析,發現礦區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的原因.

1.學生自身原因

首先,缺乏學習興趣.數學知識抽象性、邏輯性強,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對於抽象性較強的概念,更覺得難上加難,甚至失去學習的積極性而放棄學習數學.其次,學法不佳.調查發現,學法不當是影響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國中生年齡小,學習自主性差,沒有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面對問題不會分析,勉強做題後不反思,學習方法呆板,還有的學生做題馬虎應付,甚至抄襲,最後導致數學成績下降.再次,缺乏成功體驗.數學學困生意志力差,怕吃苦,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一旦失敗的體驗多於成功,數學學習無法獲得快感,就變成了負擔,長期處在失望、煩惱中,這些消極的情緒最終導致學生自我否定,喪失信心.

2.家庭原因

首先,家長自身的文化水平直接影響他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的家長覺得文化水平低了不好,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對子女的期望過高,如果子女學業不良,就不能面對現實.還有的家長認為沒有文化也能掙大錢,不注重子女教育,對子女的學習聽之任之.其次,家教缺乏正確的方法.家教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一些學困生的價值由於教育觀念陳舊,缺乏適當的方法,對孩子要麼百依百順,要麼體罰,這些方法最終導致學生成了學困生.

3.學校原因

學校原因主要指教師教法問題,首先,過分佔用時間.有的教師為了取得好成績,就大量佔用學生的課內外時間,剝奪了學困生的休閒時間,導致學生苦不堪言.其次,加大作業量.有些教師認為熟能生巧,只要給學困生多佈置作業,多輔導,就能提高成績,其實這樣更加重了學困生的負擔,厭學情緒更重.再次,過多指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深奧的數學,存在學困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些教師用有色眼鏡看人,經常指責學困生,加重了學困生的心理負擔,導致失去學習數學的動力.

4.社會原因

當前,社會上存在“讀書無用論”、“拜金主義”等思想,受這些觀念的影響,一些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同時社會環境中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阻礙孩子的成長,如網吧等,導致很多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三、學困生轉化策略

1.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內驅力,就會積極主動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採用適當的教育手段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如為學困生制定可行的學習目標,如果達到目標就會獲得獎勵;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用先進的設備使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化,這樣既能降低學習難度,又能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學習.

2.更新教學觀念

數學新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要實現教育目標,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數學學困生,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3.開展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等存在差異,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教學,及時吸引、鼓勵學生.如講解例題時,教師可以由淺入深,讓學困生有一個接受過程;佈置作業時,教師可以分層,既有簡單的練習題,又有挑戰性的練習題.

4.加強學法指導

學困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學不得法.因此在促進他們轉化過程中要很重視“問”的指導.由於種種原因,如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課後沒有及時複習和鞏固,學習上存在這樣和那樣的漏洞,如不及時查漏補缺,就會造成知識上的斷層,給學習帶來困難.因此要鼓勵他們問問題,教育他們丟掉愛面子的思想,對學習上的疑難或是理解上的似是而非的問題大膽提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5.注重家校聯繫

家長對學生的影響很大,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必須注重與家長的聯繫,讓家長認識到自己言行對子女的影響,引導家長以身作則,與學校一起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學生髮展.

6.養成良好習慣

數學學困生一般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指導學困生時,要讓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引起學困生對習慣的重視,並自覺培養自身習慣.

7.多用賞識教育

對學困生來説,很希望得到教師及周圍同學的賞識與讚揚,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8.採用個性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非常重要,如果學生做法得到了教師中肯的評價,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就會愉悦.即使學生做錯了也不要諷刺、挖苦,而要幫助他們查找出現錯誤的原因,鼓勵他們戰勝困難.教學實踐證明,採用個性評價,更能客觀、全面的評價學生,能促進學困生的健康發展,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四、學困生轉化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

1.經過一年的研究實踐,很多學困生有了明顯的進步,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

2.本人共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

總之,學困生轉化工作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涉及到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只要在教學工作中堅持不懈的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就一定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3

由於國中英語具有抽象度高、知識範圍廣、技巧性強、思維要求深刻等特點,會使一些國中英語成績優異的學生由於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不適應,逐步喪失學習英語 的興趣,甚至淪落為英語學困生。在國中英語新課程改革過程中,英語學困生已經成為阻礙教學效率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轉化英語學困生已成為每位國中英語教師 必須高度重視地問題,文章寫作切入國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以及怎樣轉化學困生。分析轉化國中英語學困生的重要性和轉化的策略。

一、國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1 基本功不紮實,在英語方法的運用中有很多的低級錯誤,此類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掌握方面不過關,沒有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識點,重點掌握的也沒有很好的發揮好。更沒有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諸如此類的學成在升入國中時,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英語這一基礎學科的學困生。

2 沒 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國小和國中的學習生涯中表現出自學能力低下,沒有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中積極性低,出現錯訓不總結經驗教 訓,只看最後答案,忽視瞭解答中的過程,對於所學的知識也沒有一個系統性,學習中積極性低,自由散漫,其次是個別老師在英語課程的教授中也存在問題,例如 在教學中不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與總結。

3 中 國小教材、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存在差異,很多同學進入國中後,還是轉變不了以前的學習觀念和方法,這樣就容易產生同學們對於英語這一學科學習的不適應。這 樣,很多同學因為這些沒有被重視的問題進入國中學習後沒有適應,加之考試成績落差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對之後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4 步入國中階段,同學們在心理和生理上發生的變化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步入國中後這個時期同學們的歲數大約在15歲左右,正處於一個從具體向抽象的的過渡期,很大一部分同學沒有來得及應對這一變化。沒有來得及跟得上英語課程的要求,這樣一來就成為了學困生。

二、轉化國中英語學困生的重要性

1、 我市經濟發展較快,但教學資源相對薄弱,學困生比率較大,且有逐年上升的勢態。現在國中學習困難學生約佔總數的20%--25%。轉化他們,關係到及教育 的質量,關係到我市勞動者素質的提高,關係到建設與發展的後勁和如何將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人力資源財富的問題。

2、加強對傳統教學結構的分析

傳統教學一般採用五段式(組織教學、鞏固複習、講授新課、佈置作業、測試),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構存在不少問題。

⑴學生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以致學習困難學生越來越多;

⑵缺少針對性、實效性。課堂教學出現“少、慢、差、費”的弊端,教師授課缺乏針對性、實效性,課堂效率低下。

3、解決研究現狀及本校存在的問題。

4、解決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三、解決國中英語學困生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學困生轉化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特別需要老師有信心、恆心和愛心。積極創設良好的師生關係。

2、深化分層教學的研究

為了實施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益,考慮到學困生客觀上存在較大的個性差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分層目標教學法,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制訂高低不一的 教學目標,這裏包括近期學習目標、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要求從認真聽課、記好筆記、獨立完成作業入手,循序漸進,並及時反饋信息,瞭解他們學習目標的完成 情況,對症下藥,避免再次分化。對於學習主動、積極進步的學生應有不失時機的加以鼓勵,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從而促進學困生轉化。

3、加強學習興趣與自信心的培養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寶貴的心理因素,在這種情緒下,大腦異常活躍、神經細胞處於興奮狀態,必然會提高學習效率,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4、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摒棄注入式,貫徹啟發式,將動手動腦相結合,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技術結合,個體學習和集體討論結合,營造一個寬 鬆和諧的課堂氛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緊張壓抑的被動接受為輕鬆愉快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投身到教學過程中來。

總而言之,學習困難的國中學生大都是潛能未得到很好開發的學生,其中有不少是大器晚成者,只要為他們創造發揮潛能條件,這些學生都可以成材。既可在人學理 論、教學理論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又可為在國中階段轉化學困生找到切實有效的途徑,故其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較大,對於英語學困生的轉化是每位英語教師必須 落到實處的艱鉅任務,作為國中英語教師要求我們在教授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對學困生進行一對一的幫助、加強心理上的瞭解,從根本上轉化他們的思想,從而提高 學習效率,從而整體提升班級的成績,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4

國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大多是隨着教材難度的增大,學生對教材的內容理解不了,學習動機不穩定,學習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學習方法不當所引起。我便把那些成績不理想、學習不主動、怕吃苦的學生稱呼為“學困生”。隨着“學困生”的增加,“學困生”的轉化問題成為英語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在我的教學班裏有一半的“學困生”,我對他們採取瞭如下辦法。

一、注意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1、接受學困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愛是學生的基本生理需要,特別對學困生而言,平時可能更缺少教師賦予的關心和愛護。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師生關係,把教師和學困生的關係建立在尊重、平等、理解的基礎上,用教師的愛來激發學困生對學習的興趣。課堂上教師要為他們儘量創造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多種教學活動。

2、讓學困生體會成功的喜悦

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激起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從根本上來説,要讓學困生能正確認識自我,讓他們有機會表現自我,體會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成功感。我借勢引導,鼓勵他們敍述,簡單的句子能很輕鬆的説出,難點的句子讓優等生敍我們教師對學困生的筆記應該按時檢查,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並幫其分析原因;還可讓他們準備“改錯本”,讓他們把錯題摘錄在“改錯本”上,對錯誤原因進行分析歸納總結,課下反覆複習,加深印象,下次再出現就可避免再犯同樣的錯。

二 、根據英語特點,採取科學方法

1、認知法主張動用多種感官,靈活記憶

英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強調利用認知規律培養外語交際能力。記憶單詞是學困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困難。教師在教生詞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使他們讀其音、觀其形、明其義,並充分運用自己的觀察力和記憶力,而不是機械地死記硬背每個單詞。

2、讓學困生學會做筆記

學困生之所以成績不理想,是因為他們手懶,不善於做筆記,認為自己聽會了,用不着再做筆記。其實不然,當堂記住了,可用不了幾個小時又忘了。因此,養成並學會做筆記很重要,記筆記是要有選擇突出重點,既不能把教師課堂上講的內容全部記錄,也不能一點不記。對於課文的重點內容,如重點短語重點句型的用法等,做一點筆記是必要的。

3、反覆練習,解決遺忘率的問題

學困生在學習中另一個表現是“一聽就會,一做就錯,一問就忘”。總而言之,即遺忘率高。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知識體系結構和規律的研究,使單一的知識融會在整體中,形成知識的點網結構,給學生整體的概念;而針對學困生記憶力差、思維呆板的毛病,反覆訓練再現已學的知識,連續強化,加深在他們頭腦中的印象,並且注意新舊知識的遷移,寓反覆於深化教學中。

5、要學困生獨立完成作業

作業是學生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將所學知識用於實際,做作業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並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預習聽課複習基礎上的一種智力操作活動,所以應該先複習,後做作業。而學困生因為底子薄,碰到難題難免會抄別人的。作為教師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水平出他們會做的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對那些較難的題,我們可以給予點撥。對學困生的作業儘量做到面批,幫助他們找到做題的思路,引導他們領悟學習方法。

當然,學習是極其複雜的活動,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表現也是極其複雜的,教師既要給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也要為其創造一個寬鬆、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英語學困生才能走出學習困境,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5

在國中數學教學中,有一部分學生數學學習水平較低,雖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難於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理不清概念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對公式只能照搬硬套,不能靈活運用;聽課時缺乏主動思考,往往只是注意結論,遇到困難消極等待;自學時找不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解題時不按一定的步驟和法則,思路不清。我們稱之為數學學困生。對數學的學習困難阻礙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消除厭惡數學的情緒,使學生真正達到願學、會學、學會,是國中數學教學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造成國中數學學困生的原因分析

1、教師對學生底數不清,課堂上忽視了數學學困生的存在。

2、教學時不能因材施教、急於求成,對學困生的要求超過了他們的適應能力,講課的內容和速度讓學困生適應不了。

3、教師對學困生缺乏情感交流,有時忽視了學困生的感受和尊嚴,甚至於冷落學困生。

4、部分學生智力因素偏弱,觀察力不敏鋭,記憶力不強,思維力薄弱。

5、部分學生非智力因素不完備,表現在缺乏堅定的意志,缺乏自信心,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6、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態度不端正。

二、轉化措施

1、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諧的課堂氣氛是轉化學困生的基礎。任課教師首先要抓好和諧課堂建設,建好學困生轉化檔案,安排好幫扶對象,對學困生實施全程跟蹤。

2、數學是一門科學性、嚴密性、邏輯性都很強的抽象性學科,正是由於它的抽象性,給一些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困難,教師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加強直觀性教學,充分利用教學卡片、自制教具、投影儀、多媒體等,將數學知識化難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的理解和掌握。作業佈置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梯度,每次作業都適當安排基礎題、擴展題、思維訓練題等,學困生起初可選基礎題做,慢慢地視做基礎題的情況而適當提高要求,進而引導鼓勵他們向擴展題、思維題跳一跳,讓學生在跳一跳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的興趣。

3、學困生的情感都較豐富,他們非常需要教師的關心愛護,教師要給學困生創造“閃光”的機會。比如課堂提問要適應學困生的最近發展要求,課堂板演也讓學困生一顯身手,課堂巡視要讓學困生感到學有靠山。教師要注意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當他們有成績時,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喚起他們沉睡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對學困生要熱情輔導,真誠幫助,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4、智力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決定作用。數學教師應在平時上課中,有意強化學困生對數學的敏鋭感,多引導他們對數學現象進行觀察和思考,如多做一些有趣味性的數學題目,多做一些帶有圖形、圖象的直觀性題目,針對思維力薄弱的學生可採取以情境促思維的方式,通過有趣的喜聞樂見的場景引入課題,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彷彿自己進入故事情境中,不由自主地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給積極的思維以強動力。還可以採取以動手的方式促思維,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協同大腦的主動思考,使知識的獲得更容易,記得更牢固,達到真正理解,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語言訓練促思維也是彌補思維力薄弱的重要方面,課上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困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鼓勵指導他們發表見解,並有條理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堅持下去必有好處。

5、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熱烈的情感、堅韌的意志、獨立思考的性格是學困生學好數學的重要心理素質,教師要善於利用一切時機與學生進行心理交流。要注意培養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可通過情境教學,把教材複雜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或轉化為疑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學困生容易產生悲觀失望的自卑心理,教師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心態,充分信任他們,揚其長避其短,讓他們信心百倍地努力學習。在引導數學學困生參與知識探索的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創設“問題情境”,設置一定難度的問題,有意讓學困生動腦,磨練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不怕困難,知難而進,要讓他們感受到解決問題後成功的喜悦,從而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勇氣。

6、要幫助數學學困生形成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要指導他們制訂出切合實際的學習計劃,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要指導他們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簡單問題課前解決了,課上集中精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教師要指導學困生記好課堂筆記,監督他們獨立完成作業,堅持課後複習,及時系統小結,要引導學困生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可利用圖形、表格、知識樹等形式,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形成框架結構,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困生不斷轉化對學習數學的態度。教師要克服急躁冒進的情緒,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困生從厭惡數學到喜歡數學,最後達到會學數學、學好數學。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6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興趣,就會有較強的求知慾,就能自覺地學習。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如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悦;創設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趣味數學的作用;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等等。

(二)教會學生學習

有一些後進生在數學上費工夫不少,但學習成績總不理想,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觀念;二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學法和學習的心理輔導。

(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 要注意後進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教學一開始就進行抽象邏輯能力訓練,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探求知識的過程。學生學會了知識,還學到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習奠定基礎。

(四)親密的師生關係

心理學裏談到,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對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有情感。國中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往往從理性上認定某學科而去學好它,常常不喜歡某課任老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親密的師生關係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對後進生熱情輔導,真誠幫助,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學習能力。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7

為加強教師提中輔優補差工作,特別是能確保學困生轉化工作有效開展,實現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之目的,現制定學困生轉化工作方案。

一、領導小組

組 長:鍾

副組長:許

組 員:

二、活動對象

學困生:指班級內學習上暫時遇到困難,現學科成績相對落後的學生。

幫學者:指各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等任課教師自定的班級幫學輔助者。

三、主要工作程序

1. 確定名單

各任課教師要通過與學生及家長聯繫、溝通或向班級學生側面瞭解等途徑對學困生學習情況進行摸查,綜合各方意見,根據學生考試成績、課堂表現、學習態度等綜合表現確定學困生名單。

2. 共訂計劃

根據學困生名單,教師需結合學困生的特徵、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從學生能力實際情況出發,與學生討論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期學困生輔導計劃。

3、開展工作

為使學困生輔導工作紮實有效,輔導老師要認真對學困生採取以課堂幫學為主,課外輔導為輔的幫學方法,進行已學知識點的鞏固,及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工作,還可在班級內實行“兵教兵”、“一幫一”、“小組內合作幫教”等行之有效的幫學辦法,注重每一次測驗的成績分析,隨機調整輔導方法及內容,並及時填寫《學困生輔導記錄表》,留下學困生工作的過程痕跡。

4. 具體措施

(1)以人為本,精細謀劃備課關

教師備課時,必須“低調”處理各環節設計過程,把目光緊緊盯在中下等學生上,做到準確判斷和預測中下等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掌握情況和新授知識的接受情況,謀劃中下等生對知識體系的銜接策略和對新知識的強化、鞏固策略;準確估測出哪些中下等生可能在學習新知時會因相關基礎知識掌握不準而出現學習障礙;哪些中下等生對新知識學習會出現理解運用障礙,在充分考慮到上述因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某個教學環節,為中下等生而備課。

(2)以學為本,強化課堂教學關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也是學困生的滋生地,面向中下等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切斷學困生源的有效手段。

為此,教師不僅要緊緊圍繞備課設計程序施教,為中下等生掃清基礎知識障礙,還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中下等生有充分的展示機會,要為他(她)們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學習的機會,要善於引導他(她)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讓他(她)們真正“動”起來,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加強思維訓練,為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要千方百計講清每一個知識點,牢記:一個知識點講不清,可能製造一個學困生。

(3)以練為本,嚴把鞏固關

大多數學困生的共同特點表現為:記憶力差,舊的知識往往很快被遺忘。為此,教師要緊緊盯住學困生,進行新舊知識的反覆鞏固訓練,多想辦法:如鼓勵他(她)們寫自學計劃,按計劃學習,主動找幫手,以“兵”救“兵”等,要迅速為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此外,教師必須不斷反思自我,尋找學困根源,不斷改變教育教學方法,注重教學手段的應用,從自身的不足研究學困生的學困根源,時刻樹立師德準則:不製造不放棄學困生。

5. 工作考核

學校為實現學困生轉化工作的全程監控,以達到學困生輔導工作的有效開展,特將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階段性檢查納入教師考核之中。考核方法主要有常規記錄表考核和學困生作業本突擊檢查、測驗卷驗看等。學校還將結合學科成績監控等活動對學困生轉化工作進行核查。

6. 總結表彰

每一學期期末考試結束之後,教導處將統計各班學困生成績,與前期對照,對幫學工作出色的教師予以表揚,並在績效工資中設立學困生輔導獎給予一定的獎勵;對學習成績有顯著提高的學困生設學困生進步獎;對在學困生助學轉化工作中,幫學輔助同學效果顯著、事蹟突出的學生,設手拉手幫學獎。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8

學困生是指在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學困生在學生中分佈極為廣泛,學困生轉化是教師教育教學常規工作之一。關注和研究學困生轉化,對於實現教育生際均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均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工作回顧

近階段,在語文教研組長的領導下,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 閲讀理論書籍。

課題組成員閲讀了有關“成功教育”理論,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策略”, 建構主義理論,皮格瑪利翁的需要認知理論等書籍,做了讀書筆記,為繼續研究做了理論上的準備。

第二,學困生調查研究。

為了摸清我班語文學困生情況,為學困生診斷研究和分類轉化提供依據,同時引導其他教師關注學困生的生存狀況,掀起學困生研究熱潮,我們“語文學困生轉化”課題組組織了調查活動。

1、調查過程。該調查以本校八年級一班的經過挑選的語文學困生為對象,調查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問卷調查”,組織35名學生無記名填寫,問卷設計經相關研究成員反覆論證並參考部分學術資料;

第二部分為“學生訪談”,調查組共訪談了20名學生,收集了較詳實的個案資料。

2、數據統計。本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35份。經本人認真統計,獲得了關於我班語文學困生致困原因的一些基本數據。學生認為成績不理想的原因見下表。

原 因 人 數佔比

不想學語文課,沒興趣80%

不喜歡語文教師2%

基礎太差,跟不上40.22%

語文課太難了,很畏懼19.10%

學習方法不當或習慣不良80.44%

其它原因36.20%

3、調查結論

我班學困生致困誘因有以下特點:

(1)有2%的學生因“不喜歡語文教師”而致困的。這説明學生對語文教師還是比較滿意的,也説明科任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很不錯。

(2)有44%的學生因“學習方法或學習習慣”而致困。這是我班學困生致困的第一大誘因。

(3)有22%的學生因“基礎太差,跟不上”而致困。這是我班學困生致困的第二大誘因。

(4)有10%的學生因“課程太難,很畏懼”而致困,有4%的學生因“沒興趣,不想學這門課”而致困。

2.我班語文學困生解困的重點應放在學習方法習慣和基礎補習兩方面。

二、理論成果

根據教研組意見,課題組把學困生診斷、學困生轉化策略作為研究重點,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學困生診斷方面:

課題組對學困誘因做了認真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外部誘因和內部誘因兩個概念。外部誘因包括教師和家長,內部誘因則態度、方法與習慣、學習基礎、智力品質、意志方面等方面。

學困生轉化策略方面:

1、教師與家長取得聯繫,爭取家長的配合,督促學生完成作業。

2、給予語文學困生方法上指導。

3、實施分層教學,給予語文學困生設計適當的課堂練習、課後作業等。

4、多鼓勵,增強語文學困生的信心。

三、實踐成果

近階段的工作表明,語文學困生轉化研究已經和正在對班級語文教育教學實踐產生深遠的影響,新的積極因素悄然興起。

通過期會考試來看,語文學困生成績有所上升,學習信心有所增強。 例如,董瑞興、王德勝等同學進步最大。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19

(一)、思想親和策略:“親其師,信其道”思想上的親近和共鳴,可以改善學困生的逆反、自卑等不健康心態,形成良性溝通平台,並在老師的引導下,專心的學習。

1.施以愛心,關愛學生,使其消除自卑,增強自信,喚起學情:

學困生中大部分是由於基礎薄弱、方法不當或孤獨自卑造成的,他們生活邋遢,違紀惹事,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學好”,因而學習無動力、應付。老師若能對這種學生給與更多的關愛,動之以情,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障礙,然後曉之以理,使其重新揚起“愛”的風帆,融入集體的同時,能“愛”這門課,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上來,改善學法,大多數學困生是能很快進步的。我的學生陳媛母親去世,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只她一人在家,家校相距三十多裏,雖不缺學費,但孤獨煩躁不合羣,常與男生打架,老師批評就裝作心臟病發作,弄得老師很尷尬,學習當然是班裏倒數。我週末留她一起做飯吃,讓她陪我讀學前班的小女兒玩,並在看似不經意中交流思想,肯定她的優點。整個週末她都很高興,有時還指點我女兒做作業。自這個周以後,變得開朗了温和了合羣了,學習也用功了,特別是學習英語更用功了,有時還幫我管班呢。八年級時進了班上的前十五名,一年後她考上了縣普通高中,離我三年過去了她還一直跟我有聯繫。不由我常想:國中學生其實心理上還是個小孩,他們也和我那上國小的女兒一樣需要 家庭和 老師愛的呵護,他們會在愛的感召下安靜、自信、靈動起來,也會和優秀生一樣學有所成的。

2.施以偏心,感受成功,激發保護積極性:

學困生因為比其他學生有更多的困難,常常表現為做什麼事都做不好,因此也常被旁人所厭煩,其本人也很難有成功的喜悦感受,學習也沒了興趣。轉化這些學困生就得有點偏心,課堂提問多設計些簡單基礎問題給他們,小組討論時讓他們分擔容易完成的工作,作業佈置時讓他們做基礎題,一但他們完成了這些任務,同樣也會得到表揚和獎勵;課外輔導時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耐心,考試量分時採用低起點另加進步獎分的辦法肯定他們的進步。通過這些措施,使他們身上在優秀生看來並不值得一提的優點得到放大和肯定,從而嚐到成功的喜悦滋味,使他們學習上的點滴積極性得到保護和培養,使他們逐步自信起來的同時,知識和方法也逐漸積累起來,最終使他們逐步融入中游學羣之中。

3.觀察要細心,尋找優點、放大優點,用優點導航,讓學困生擺脱困境:

學困生由於長期在習慣、思維、行為、表達等各方面顯得“慢半拍”,“閃光點”不易被發現,因此,成功激勵法的實施離不了細心的觀察。我班學生田龍,好打籃球,不喜歡學文化課,各科成績都極差。有次上課我讓他複述剛剛教過的一個短句,他説不出來還弄得滿堂大笑,課後找他談話得知當時他在聽同桌的復讀機,還説發現我教的讀音與磁帶上的讀音不同。我當時生氣極了,轉而一想,我讓他拿來磁帶一起聽,果然在音色、語速和聲調方面有些不同,我便拿我們兩人正在進行的對話作例子給他講解,當他明白之後很高興。我便就此表揚他能發現問題、能主動聽復讀機學英語怎麼怎麼好,並教他了一些聽課學習的方法,之後還在課堂上多次表揚他,一學期下來他竟然在全縣七年級期末會考時考了六十二分的成績及格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啊。之後他的英語成績一直都在六十多分。可見用優點引領成長,對學困生轉化十分必要。

(二)、教學分層策略:面向全體,培優補差,實施教學分層和輔導分層策略。

“學生是教育的目標,是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更要會學習,學會自我增長知識,做到“我要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條件,激勵他們懂得自覺學習,指導他們主動地學會學習。分層教學是在原班級不變的前提下,根據考試成績和其個性心理特徵、學習動機、興趣、習慣、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基礎程度等各方面情況將全班學生劃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A層為優等生,B層為中等生,C層為學困生。再將備、講、批、輔、考各環目標分層落實的教學方法。

1.學生的分層:

從七年級新入學開始,就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毅力、興趣、智力水平及內在潛力來劃分學生層次。把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的學生基本功紮實,學習主動,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接受能力強,潛力極大,並有超前的學習願望。B層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定的進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礎不紮實,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潛力,需要老師給以一定的督促和輔導。C層次的學生學習不自覺,基礎差,而且思維反映慢,在學習上有障礙,有的是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懶於開口,怕吃苦,缺少家庭輔導條件,需要教師時刻關心和督促,這個層次的學生也就是我們要大力轉化的學困生羣。然後再把這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編排成若干小組,並設A層次的學生為組長,每位組長負責B和C層次的學生各一到兩名,負責他們作業的監督和檢查,課文的背誦,疑問的解答等。這個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學情發展情況隨時調整,這樣分層、設組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引發學生的動機。由於學困生在小組內會得到更多的指導,因此其英語水平也就有機會突飛猛進

2.教學目標的分層:

布朗研究發現,設定了學習目標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比較優異而且富有積極進取精神。反之則成績較差,而且行動遲緩,缺乏學習興趣。因此確定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形成實現目標的動力是很有必要的。長期以來,多數教師慣用傳統的組織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對全體學生制定統一的教學目標,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造成優生容易滋生驕傲自滿情緒,學困生卻因覺得難以達到要求而產生自卑心理的局面。最終造成兩級分化現象愈演愈烈。進行目標分層,可以從學生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區別對待,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有充分的學習機會, 使各個羣體的學生都學有所獲。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才能真正得到保證。現行的新教材在課程目標和教材內容上也作有明顯的層次劃分。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應該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學習目標。一般的:A層次學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在聽、説、讀、寫等各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B層次學生重點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力爭不存在缺、漏、遺忘、記憶混亂等現象,使學生在聽、説、讀、寫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層次學生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也可酌情適當補充一些內容),教師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主,使其提高學習信心,克服自卑、消除焦慮,端正態度,激發潛能,有所提高或突破。當我們對各單元的單詞、短語、課文以及練習進行了目標分解後,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對每一層次的學生按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出示不同的教學目標,對於A層的優生每節課要求熟練地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所學內容,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靈活地進行會話、複述課文,創造性地解決一些非常規問題,每天的單詞聽寫必須100分。對於B層學生,要求識記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掌握基本語法,初步運用所學知識閲讀相應程度的閲讀材料,能熟練進行日常會話,單詞聽寫必須80分以上。而對於C層的學困生,就只要求他們識記最常用的單詞和習慣用語,對課文的理解只要求見其文了解其大意。能聽懂和進行最常見的日常會話,單詞聽寫只要能寫出一半就可以過關了,不過關的,找老師或者A組的負責同學補聽寫。分層次地給學生落實學習目標時,要注意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優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為宗旨;不能降低要求,遷就低水平;對C類學生要進行適時的必要的思維要求和訓練。

3.課堂教學內容分層:

根據新教材難易度的差異,教學內容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基礎知識,如每課的新單詞、短語、日常交際用語,這部分內容要求每層學生都能掌握;第二類是重點知識、語言點的運用,如每課中出現的新的語言點,要求C層學生作一般理解;第三類是難點知識及練習冊上打*號的部分,對C層生不作要求。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各層學生的目標及任務。

4.作業分層:

學習英語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和一些演示,不通過獨立做作業,學生是難以獲得牢固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技巧的。在日常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常常被統一大量的作業所累,成績差的學生因覺得一些作業太難、做不出而不做;教師卻又因學生沒能按時完成作業而不悦。那麼面對多層次的學生,如何利用作業來鞏固知識、訓練技能、發展智力呢?那就是對課後作業進行分層。但是課後作業難易要適中,多少要適量。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及所授內容,在一定範圍內使用教材的配套練習,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個層次來設計佈置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佳鞏固發展。在農村學校中,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存在英語聽得少,聽力水平差;不願開口講,開口怕講錯,懶得開口讀,怕被人笑話等現象,因此,在佈置作業時,可根據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C層學困生以抄寫、朗讀、記憶為主;B層通過造句、填空、複述課文等形式來鞏固所學內容;A層通過寫作、閲讀理解訓練來鞏固所學語言。 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佈置的作業也分為三個層次,在處理對話或短文的時候,我們可以要求:C層的學困生選做Workbook的練習,抄寫並翻譯課文。到了作業批改時,對學困生應做到全批全改,多采用適合其學習狀況、性格特徵的激勵性評語;也可讓優秀生給學困生講體會、談方法,幫助他們理清思路、解答疑難。促使學生在相互幫助中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也鞏固優生的知識,還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學習氣氛。再比如,在對語言技能中的聽(listening)、説(speaking)、讀(reading)、寫(writing)四方面作業的處理時,對C組學困生具體可以這樣要求:在聽(listening)方面C組學生能聽懂大意,基本抓住關鍵詞即可。在“説”方面要C組的學生能根據語言材料進行基本的交流,理解、背誦、模仿即可。在讀(reading)的方面,要求C組學生只要能把課文讀熟就可以了。寫(writing)的方面,要求C層次的學生必須過語音關,要會讀、會念;過詞彙關,要會讀,會念即可。這樣就可以使C層學生有充分發展的餘地,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5.課內輔導的分層:

①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掌握英語能力的主陣地,教師必須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學生去操練聽、説、讀、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合理進行呢?那就是把課堂操練也分層。以口頭對話練習為例,鼓勵A層學生脱離課本,自由交談,進行自編對話;對於B層學生,教師可對他們進行口語訓練,給他們足夠的表演的機會;對於C層次的學困生,則要側重於鼓勵他們敢於開口講英語,讓他們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②在課堂提問上,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愛好、興趣和特點,有步驟、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趣味性、挑戰性又是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調動學生興奮、好奇的情緒和解決問題的願望,其中對C層學困生的提問以識記單詞和閲讀課文為主。③在教師講解方面應做到對A層學生少講多練;對B層學生精講精練;對C層學生放低起點,淺講多練,查漏補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④在課時進度方面,以A、B兩層學生的水平為目標標準,上課以A、B兩層的要求為公共內容。⑤在課堂展示形式方面,要靈活多樣,積極引發各層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倡師生互動,教學情景化生活化情趣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6.課外輔導的分層:

課外輔導對學困生而言,主要是幫助他們找出學習困難的癥結,教會他們可行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這是學困生轉化的重要陣地之一。而對優生來説,主要應指導他們閲讀課外書籍擴大他們的語法知識和詞彙量,提高自學能力。落實教學分層策略,可使同一個層次的同學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去學習,人人有收穫。特別是在轉化學困生方面,能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對英語逐漸產生興趣,從而實現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三)、教法改進策略:

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與時俱進的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上課不能千篇一律。如果天天都是老一套的去教單詞、背課文、講語法,就不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不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們應該運用“激發興趣、精講多練、師生互動、多説多練”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此,教師應刻苦鑽研課程目標和課本,花大氣力來精心設計授課計劃、方法和步驟。在課上儘量做到“精講、多練、讓學生多説多用英語”,有效地提高課堂質量。精講就是要抓住課時目標、重點和難點講深講透,不該講的就不講,避免佔用課堂時間。堅持以舊引新,使新舊知識融為一體。同時要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多聽多説,多讓學生進行口頭練習,增加課堂教學興趣和學習實用性。引導他們開口、動手,儘量去創造情景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上課思想能高度集中,做到人人開口,個個動腦、動手,達到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筆寫練習的目的,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這樣一來,個個投入到學習中,就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了。

(四)、“做中學”策略:

我們知道要學好英語,僅僅靠45分鐘(有的學校是40 分鐘)的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外堅持不懈的多聽、多説、多讀、多寫,去練習。以聽説讀寫為中心展開多種形式的學習和練習活動,創設最佳學習環境,比如:平時多給學生聽錄音,看影碟,看投影片,看英語短片電影。開展英語書法、朗誦、閲讀理解比賽活動,讓學生分組參加比賽,也可讓學生參與打分,這樣一來,成績差的學困生也有機會獲獎。再比如經常舉行各種類型的校園晚會和英語角,像“開學典禮慶祝晚會”和“元旦文藝晚會”之類,讓學生在晚會中利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朗誦,唱歌、猜謎語、繞口令、演短劇等。此外,還可以要求學生學會用英語來寫日記,在教師批改後,將寫得好的日記出在黑板報上,促使學生互相學習,讓優生提高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學困生在感染啟迪效仿中逐步得到轉化。

總之,教師在通過與學困生接觸溝通,確實瞭解了學困生之後,若能做到讓學困生自覺信任自己的基礎上,堅持因材施教,不斷改進教法,細心指導學困生學習英語的每一個細節,那麼,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就一定會有大幅度提高,我們的英語教學總體質量就一定能夠實現“大面積豐收”。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20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以新的教學理論,教學觀念為教學指導思想,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教學宗 旨,始終抱着"不放棄一個學生"的教學態度,特制定本學期學困生輔導計劃:

1、輔導人員:班級中的數學學習能力存在問題的學生

2、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上的這部分"學困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都低於一般水平學生,他們不善於區分教材中的重點,概括分析能力差,思維獨立性差;基本學習技能,如計算能力、轉化能力等有一定的缺陷;實際知識中存在缺陷,使後續學習發生困難,缺少應有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與一般學生相比,他們存在較多的情意障礙:如成就期望較低,學習缺乏勝任感,學習的堅持性差.他們常常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低下,而非努力不夠或策略不對.

3、方法措施:

A,重視過程性評價

(1),重視"學困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對在作業或考試中取得進步的同學要大力表揚,必要時給予物質獎勵,想辦法讓他們保持堅持不懈的努力狀態.

(2),制定"一幫二","生教生"計劃,定期分批確定重點幫教對象,通過樹立成功典型以點帶面,帶動全班"學困生"的學習.

(3),每次質量檢測或一階段學習結束後,與他們進行談話鼓勵,幫助樹立目標,鼓勵他們相互競爭.

B,分析"學困生"的成因與其特點,使輔導有針對性,成效性

(1)在教學每一章前,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做好本章的計劃與實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有一個充分的預計,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重視學生錯題成因分析是提高輔導成效的一種重要途徑,通過提取數學"學困生"的作業,練習或檢測中出現的錯誤,把這些錯誤系統地加以整理,從學生學習習慣,學習心理,認知結構等方面入手進行診斷,從而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學生知識的"生長點",通過課前預習,加強課前鋪墊輔導,有利於縮小"學困生"和其他同學學習新知識的差距,提高"學困生"學習的信心.

(4)課後強化輔導.在課後,根據學生對課上教學內容掌握得不那麼清楚的地方,應對當天教學內容作及時輔導幫助.

學困生轉化措施 篇21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閲讀與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由於學生所學科目的不斷增加,語文學科作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在一部分學生及其家長眼中有所忽視,從而部分學生的語文成績呈逐年下滑的趨勢。最終,這部分學生變成了語文科目的學困生。面對學困生、如何有效地轉化學困生,是擺在教師面前一個刻不容緩、必須解決的問題。新課程標準確立的“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理念,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困生”。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我們更應當關注每個學生個體,尤其要加大對學困生的轉化力度。

語文學困生的主要表現:

由於語言學習的特點之一實踐性的優點,語文學困生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説,相對少些。就目前我所遇到的語文學困生語文學習現狀來看,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課前。課前不預習是語文學困生的普遍表現,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知道老師今天要上什麼課或者把老師之前對他們的課前安排忘得一乾二淨。

2、課中。學困生上課時注意力渙散,部分學生只是表面上在聽,事實上根本不知道老師在教授什麼內容,同時也不會及時做筆記或在課本里作註釋。只要仔細觀察他們上課時的神態,就可以發現他們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大多數的語文學困生上課時學習態度不認真,身姿不直,低頭私語等等。最終,他們成為了課堂的附屬品。他們出工不出力,人在而“神”不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反觀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們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做得仔細;學過的課文,批註詳細,註釋清楚;個別認真的學生,把自己的預習批註與老師授課時的批註進行對比,從而和老師的筆記找出差距,補上自己課堂沒有聽到或沒有理解的內容。

3、課後。這部分學生課後作業潦草,能拖則拖,能糊則糊,有的甚至經常不做。根本不把課後作業當回事,從而打破了老師精心安排的學習鞏固體系。課堂和課後是學習的兩個最基本的環節。聽課是接受、探究知識的過程,而做作業則是鞏固知識的過程,如果不及時認真地完成課後相應的複習、練習、背誦等,那麼所學知識的鞏固率就會大打折扣。

4、課外。課外用於語文的學習時間甚少,課外閲讀量少之又少,也是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語文素質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課堂教學外,主要的還是依靠學生的課外閲讀。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可以通過強化或專項訓練來提高;語文閲讀能力的提升,可以通過反覆閲讀、對比閲讀、信息篩選等手段來實現;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除了指導學生構思、立意外,可以通過大量閲讀,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充實文章的血肉。

針對此問題,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正確地認識學困生

思想是行為的指南針。教師對學困生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着其教育行為。要想轉化好學困生,前提條件就是教師要對學困生有正確的認識。學困生並非一無是處,一塌糊塗,他們也有閃光點;學困生一時後進,並不代表一世的後進。所以,他們並不可怕,教師不要把他們看成累贅、負擔,要全面正確地認識他們,並施以恰當的教育,他們同樣能成為有用之才。愛迪生、瓦特、愛因斯坦的成功不正是對某些教師的嘲諷嗎?“學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轉化,就要趁熱打鐵,圍繞這一點,要抓住時機,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變厭學為樂學。

二、施以情感教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後進生同樣具有進步心,自尊心,渴望進步。他們由於各種因素而導致了成績差。作為教師,應具體學生具體分析,逐個解決。孟子説過: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教師只有用自己誠摯的愛心去擁抱學生,才能真正感化學生,才有可能細緻觀察,正確評價,寬容對待學生們.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尤其需要有愛心的老師完成,愛心是促進學生進步基礎和情感前提,而缺少愛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質。針對後進生我們應該做到關心、信任和鼓勵。

首先,要熱愛關心學困生。學困生一般都有較重的自卑心理,總覺得老師恨他們,同學瞧不起他們。所以,首當其衝就是要掃清這種心理障礙,這靠的是什麼?是教師對其無私而真誠的愛。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説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無私而真誠的愛能甦醒學困生的精神世界,喚醒他們沉睡已久的學習熱情與信心,加深與教師之間的感情,贏得學困生的信賴。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這樣一個學生,每次成績幾乎都是全班倒一或倒二,而且上課從不專心聽講,作業也不認真做,對老師也沒有禮貌。後來我嘗試着與他主動交流,經常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跟他談興趣,説愛好,和他一同關注NBA球員林書豪的崛起,主動關心他的生活,從那以後,我發現他的作業比以前認真多了,有時還會主動找我談心,路上遇到老師也會主動問好,有問題會主動拿來問我,比以前愛學習語文了,成績也越來越有進步,並最終擺脱倒數的帽子,跑到中等的行列。

由此可見,教師對學困生的愛和關心對其學習興趣的激發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其次,要尊重信任學困生。學困生一般都有很強的自尊心,對老師的當面批評或指責,會產生逆反心理和厭煩情緒。這就要求老師要尊重他們,不要動不動就挖苦嘲諷,傷害其

自尊心,對其語言及行為更需要精心斟酌。另外,在尊重的同時,還要信任他們。學困生在老師和“好學生”面前,會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老師要對他們有信心,信任他們,還要想辦法幫其重獲信心。“四顆糖果”的故事不正是教師尊重信任學生帶來的教育碩果嗎?第三,要多鼓勵表揚學困生。古語云:“教其一過,不如獎其一長。”學困生的進步並非易事,只要他們有一丁點進步,無論是哪一方面,教師都應該及時表揚鼓勵。當他們犯錯時,要多一分寬容、説理、耐心,要壓得下心頭上“恨鐵不成鋼”的火氣,切不可因為“恨鐵不成鋼”而喜歡“斜山風雨嘯”,結果“山城雨過百花盡”,要容得下他們思想和行為的反覆。教師可以靈活應用激勵性言語,給學生真誠的表揚鼓勵與支持,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正所謂“駿馬是跑出來的,強兵是打出來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三、利用課堂,讓學生動起來

學困生在課堂上的典型表現是興趣索然,沉默寡言,不愛舉手回答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穿插一些幽默笑話或一些科學家的軼聞趣事,以此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其次,要給學困生創造“閃光”的機會,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比如課堂上有意識地提問他們一些容易的問題讓其回答,答對了立刻表揚,答得不完整或不正確,可以給他們一些小提示,也可以讓其坐下想一想,靜聽別人回答後再讓他們重答,答對了再作表揚,這樣讓學困生一次不成功還有第二次機會,從而調動起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其成就感,從中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眼裏有我,促使其開動腦筋,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總之,課堂教學是轉化學困生的主渠道,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平台,讓學困生逐漸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最後到我樂學。

四、增強“學困生”對語文課的學習參與意識

今日的中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及表現慾望較強,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我會利用分角色朗讀、角色互換、我來辨析等形式,力爭每節課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困生”參與教學活動,如課中我要麼留出時間讓學生自學;要麼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討論,討論中可以是師生進行對話,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辯論;要麼可以由學生來充當教師進行課文講解、試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會根據不同的學習成績來選擇不同難度的問題,使每學困生在參與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有時我還將富有啟發性的題目採取小組搶答、點名回答等形式來完成。同時課堂上特別注重關注“學困生”的動向,主動與“學困生”進行討論,師生互動。這樣,課堂不僅成了施展才華的競技場,也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學困生”的參與意識自然得到增強。

五、滿足他們的需要,彌補語文學習中的缺漏

“語文學困生”的內心也希望把語文學好,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彌補某方面的缺漏。

1、對由於知識系統殘缺,造成學習障礙的學生,要從補缺補差着手,有效的進行個別學習指導和適當補課,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平時要放低要求,創設一個“小目標”,使學困生能一次一得, 有向更高目標奮鬥的希望。並定期對所學知識進行反饋,出現問題及時補救,不留“夾生飯”。

2、有些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強烈的求知慾,學習為教師,做作業為家長,教師追一追,他們就動一動,勉強應付,被動對待。對這些學生首先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積極扶持,使其發展,激發學習興趣,進而萌發獲得成功的慾望。

3、有些學生沒有掌握適當的學習方法,對所學知識往往死記硬背,不求甚解,缺乏概括、歸納、舉一反三的能力,遇到稍難的題就摸不着頭腦了。對這些學生來説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關鍵,教師要向學生介紹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找出自己學習方法的缺陷,提出改正措施。 例如:有兩個以前迷戀電腦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極差,成績不合格。在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激起他們的興趣後,他們更需要我持續地幫助他們彌補缺漏,掃除前進的障礙。我的具體做法是:從課內和課外補起。

課堂上,每當學習生字新詞、練讀課文時,我就站在他們的身邊,悄悄地告訴他們:準備一會兒上黑板默寫,一會兒朗讀課文。我用“心理暗示法”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用“任務驅動法”促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學習。課後,針對他們在課堂上尚未掌握的知識,請到辦公室單獨練習鞏固。這是一種“馬拉松式”的彌補方式,必要時還要彌補以前學過的尚未掌握的知識技能。但很長一段時間下來,這種彌補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不需要我提醒了,自主地找我檢查,詢問我什麼時間有空。

對學困生的轉化是個長期而艱辛的過程,而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不可操之過急。我想,只要每一位教師懷着一份愛,有着強烈的責任感,真正轉變觀念,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轉化學困生的方法與經驗,相信能夠讓學困生從厭惡學習到喜歡學習,最後達到會學、學好、能學,真正做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那樣,教學一定會綻放異彩,教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更加輝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cuoshi/wnw4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