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培訓工作總結 >

幼兒教師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總結(通用3篇)

幼兒教師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總結(通用3篇)

幼兒教師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篇1

11月1日,我縣迎來了國培計劃20xx農村幼兒園教師“送培下鄉”大型會議,這次培訓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並且增強了多方面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見識更寬更廣,下面是培訓總結:

幼兒教師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總結(通用3篇)

上午聽了兩位教師的大班語言觀摩課,這次的聽課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親身體驗,第一位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課堂氣氛活躍,幼兒佈滿自信。第二位教師的英勇讓我很敬佩,作為一位剛上任的年輕教師,就有勇氣站在幾百人眼前進行公然課的演講。在評課進程中,我又更深層次的瞭解了《指南》中語言領域的具體內容和目標,而且和其他各個領域都是相互幹聯的,在語言課《小鳥音樂會》上,這節課體現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合性,和重視了幼兒的學習品質。不但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能力,而且還讓我看到了每個孩子臉上的佈滿自信,在那末多叔叔阿姨眼前,他們很自信的展現了自己。

此次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申江霞老師解讀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概述,在這之前,本人在幼兒園單位也學習過,所以對《指南》實在不是陌生的,但是,今天聽了申老師的解讀,似乎更加清楚理解了《指南》頒佈的背景、緣由、內容及意義。就像申老師説的,我們必須要向專業的方向發展,就像醫生給病人做手術的那樣專業,換了他人就別無他選,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有正確的理論來引導實際操縱,首先,教師需要豐富的經驗,其次就是把理論知識與時間經驗結合起來有個昇華,做到潛心研究幼教事業。申老師最後説的一句話也很好,讓世界佈滿愛!我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必須要憑自己的知己教書育人。只要對孩子有愛,做甚麼都是會得到認可的。

今天我針對語言領域,談談我自己的切實經歷和親身感受:

在語言領域的第一點聽與説的教育建議,我自以為能較好地做到這些。如多給幼兒提供聆聽和交談的機會。我經常和孩子們一起談論他們感愛好的話題,堅持給他們講故事,一起看圖書。並且我也留意培養他們的聆聽習慣。之前發現有孩子不夠認真,我總是即時提示,現在我説話聲音相應放輕,語速放慢,讓孩子們不由靜下心來細細地聽,這樣也較好地養成了他們的聆聽習慣。同時,在和孩子們進行交換時,我總是留意説話的語氣,總是能結合情形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特別是講故事時,留意語音、腔調,配上表情,儘可能把人物的心情表現得清楚,讓孩子一下就可以理解。這樣操縱,我希望能給孩子們做個榜樣,讓他們也變得愛説、會説。

在語言領域,我會為幼兒創造各種説話的機會,如來園時和他們交換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有無甚麼新聞説説。晨間活動時,今天你玩了些甚麼,有甚麼特別的跟大家交換一下。上課時更是鼓勵大家積極發言。但是,我卻發現,孩子們不怎樣説話,或説,説得沒有我預期的那末多。天天上課的時候,發言的總是那幾個。這讓我很是愁悶。但仔細想來,題目總還是出在我的身上,因而,漸漸尋覓,漸漸發現,再漸漸改變。能力強的孩子總是很能説,也表現很積極。那些知道卻不願意説的,我採取鼓勵措施,讓他們從懶洋洋的狀態中甦醒過來,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共享。能力較差的孩子儘可能提問些簡單的題目,或把提問放在能力強的孩子的後面,讓他們如小鸚鵡般隨着其他孩子學説。

幼兒教師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篇2

雖然參加工作,登上講台已經是一年有餘了,但迷惑、遺憾的困擾一直常常伴隨着我,特別是在這個課改的大背景之下,常常會因為找不到有效地教學方法苦惱不安至極。經驗積累必然需要時間積澱,自己摸索又碰壁無數,收效甚微。我深深惶恐:教學容不得半點“湊活”的心態。而這幾天的“國培送教下鄉”真的如一場甘霖,滋潤着我乾涸的思想。盛魯傑教授深入淺出的剖析語文教學的核心與方法,李麗娟專家睿智精彩的講座,他們既結合實際教學又巧妙的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讓我的思維豁然開朗。他們不約而同的提出新課改下教學應聯繫實際生活,教學設計問題化、對話的課堂、個性化的閲讀。僅僅這幾點,已經讓我醍醐灌頂。由此反思自己的教學,收益頗多。

一、優先人文解讀,意義走在知識前面。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突出語文學科的特色,還語文學科以語文味。

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師就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而有的教師卻誤入另一個極端,對語文中人文的東西只是蜻蜓點水一般照着參考書歸納,或者沒有深入挖掘,或者脱離於人文之外的説教,語文課上成了政治課。

因此,教學中要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了短暫的困惑之後馬上就接受下來並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於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説有創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説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説啥就説啥。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麼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説”,“無根據地説”,“任意地説”,“編造着説”,“不負責任地説”,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三、語文課堂要“動靜結合”。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閲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常看到如下場面:

1、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彙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

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

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於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係。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切實實現有效、高效的課堂僅憑几天的培訓是難以達到的,但卻為我的教學指明瞭方向,今後的教學會以此為原則悉心探索。

幼兒教師國培送教下鄉培訓總結 篇3

20xx至20xx學年度的第二學期,我被信宜市教育局派往新寶鎮中心國小參加了下鄉支教的工作,

我擔任三(2)班的語文課。可能由於學生父母文化水平的侷限,教育觀念的偏差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孩子的知識面比較狹窄,表達能力不強,學習習慣也與城內學校的孩子有些差距。上課時學生思維速度較慢,語彙比較貧乏,作業也時有拖拉現象。瞭解到現狀後,我調整了教學思路,制定了適合本地孩子的教學方法,滿懷信心和期望,開始了自己的教學工作。課前認真備課,瞭解學生的學情,因材施教。我潛心研究好的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力求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漸漸地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做到了課前有準備,上課能專心,思考會用心,回答問題積極踴躍,敢質疑,會合作。平時我還特別注意學生的習慣教育,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作業本的整潔、怎樣的格式才更清楚……我還教會學生寫讀書筆記,指導學生分類儲存信息和積累語言等,而且儘量拉着每個同學都不掉隊。我的理想並不是也不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完美無缺,但我儘量要每個學生聽完課後都能完善自己,都在某種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或在若干年後,曾幾何時有過這樣的一個樑偉“老鼠”(老師)跟他們做過firend(朋友)就沾沾自喜了。

在學校,我和三小同來支教的樑飛老師,利用茶餘飯後或工作之餘與老師們聊聊天、敍敍家常,談論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瑣事。生活上不向學校領導提過多的要求,平時與老師交談從不敢有居高臨下的優越感,一律按學校的規矩、要求去辦事,樹立主人翁的意識。凡是涉及到學校利益的事,我總是考慮再三如何做?並做到凡是有損學校聲譽的事不做,有傷學校、學生感情的話不説……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教師們就不自覺發出了這樣的感歎:“你這個人很隨和,也很直爽,不像是在城裏教書的人。”聽到這些話,我知道我們已經被新寶中心國小的老師們接納了,我們也成了這個和諧大家庭的一員了。聽老師們説出這樣的話,每次我都是會心地微笑着。打心眼裏,我為我們能夠被教師們接受、理解而高興,為我們能夠融入中心國小這個集體而高興。

第7周,我上了一節由新寶鎮中心校組織的全鎮公開課,內容是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百花園五的“能説會道”:人間處處有真情。我是按照信宜市《國小課堂教學結構基本模式與教學設計》中的口語交際課的模式來認真備課的,效果不錯,受到聽課的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在這裏要感謝領導的信任與同事的支持!

為了擴大學生的閲讀面,為了儒雅學生行動,為了學會感恩,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詩意”般的生活,個性得到化發展,從而提升校園文化的品味,我還向學校提議在4月18日至5月31日開展一個讀書(詩)節,上交併通過了由我策劃的方案和計劃。本屆讀書(詩)節的主題定為“愛新寶,登詩峯,齊做智慧星”。(其意思為:愛我新寶,感恩關心我的人,詩歌是文學的皇冠,讀詩歌就像是登山峯,讓學生在個性化閲讀古今詩歌基礎上,師生共賞,家長參與,目的是提高寫作水平,美畫心靈,外化行動。)在這次讀書節活動中,我們還在5月31日還舉行了一次“學生誦詩比賽、全體教師集體誦詩表演大會”。全鎮的國小校長、少先隊輔導員和學生代表到會觀摩,成功的精彩演出得到了大家的讚賞。在這裏我要感謝新寶鎮中心校的楊佐祥校長和中心國小的蔡蕃榮校長的大力支持,給了我一個鍛鍊的機會。

由於讀書節取得圓滿成功,我還被學校委以重任,撰寫了新寶中心國小《申報20xx年信宜市“書香校園”自評報告》和《新寶中心國小開展“書香校園”活動的工作計劃及相關制度》。(後記:在10上旬新寶鎮中心國小通過了教育局的評估、驗收,被評為信宜市“書香校園”)

在支教的工作中難免會有不足之處,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要隨時隨地的向其他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和學習,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我從不自高自大,而且能積極主動的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認真學習中心國小老師們在教學中積累的一些寶貴經驗,更學習他們那種愛崗敬業、誨人不倦、不怕苦、不怕累、兢兢業業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敬業精神。

在向老師學習的同時,我還注意向學生學習,使得教與學相得益彰。我深知教育應以“學生”為本,不應脱離"學生"這個主體而談教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很重視學生的感受,經常向他們詢問情況,學生給我反饋的意見和要求使我能更合理的安排教學任務、教學計劃。通過向學生學習,我能及時瞭解學生思想動態,發現問題,從而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期末考試我任教的班的語文成績名列全鎮第三,優異的教學成績讓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更讓我感到責任重大,如何讓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進一步完善、提升,將是我今後深思的課題。

也許,我個人一個學期的支教時間,並不能立竿見影地給支教學校帶來很多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改變教育現狀,但這樣的工作長期、紮實的堅持做下去,支教者一棒接一棒的把支教的“精神內涵”傳遞下去,它所產生的意義和作用一定是深遠的、巨大的。而對於自身而言,支教賜予了我一段獨特而深刻的人生歷程,它是我人生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將永遠把它珍藏在心裏,並以此激勵我揚起新的風帆,堅定的走好今後的人生道路。

這次我能走進最山區農村國小教育的深處,初步瞭解到了農村國小教育的現狀,初步認識到了農村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的困難與艱辛,更深刻地體味到了農村國小老師的酸甜苦辣(苦多些吧)!

我覺得支教生活是幸福和充實的,雖然有點清苦,但只因為我曾踏踏實實地工作過、全心全意地付出過、老老實實地學習過、勤勤懇懇地奉獻過,為新寶中心國小、信宜市第六國小爭了光!我相信我會無怨無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peixun/dwjx6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