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思想工作總結 >

送教下鄉培訓思想總結範文

送教下鄉培訓思想總結範文

送教下鄉培訓思想總結範文一:

20xx年10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河北省鄉村中國小教師培訓國中語文送教下鄉豐南基地培訓活動,聆聽了盧素俠、田賀書、張素鳳、張麗鈞等專家教授的生動、形象而有精彩的講座,還聽了名師李鳳英老師執教的《背影》一課,自己也上了一節文言文閲讀課《河中石獸》,着實豐富了自己的業務知識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可以這樣説:學習的過程是艱辛的,更是快樂的、幸福的,之後的反思更是雋永悠長的!短短的幾天培訓,走進了教授們的心靈世界,感歎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把我印象最深的記錄下來,給自己留個紀念,願我也能拾級而上。

送教下鄉培訓思想總結範文

一、專家講座,高屋建瓴

培訓開始,我們聆聽了唐山師院盧素俠教授的講座《新時期閲讀教學的守正出新》,她熱情洋溢的講述,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我們在收穫的同時更是使我們對閲讀教學有了更全新的認識。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是培養能力的課程,所以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一定要注意訓練,不斷髮展聽説讀寫的能力。”其中,盧教授指出:閲讀能力是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僅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更是培養其他素質能力的重要抓手。可以説,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彰顯語文學科基礎性、工具性的重要方面,在整個國中語文教學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在閲讀教學中,每一位語文教師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準確地鑽研教材,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靈活地實施教學活動,就能提高閲讀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率的語文課堂。

本次培訓中,唐山市語文教研員田賀書老師為我們細心解讀了《國中語文修訂版新課標》,並把新舊的課標作了一個對比,指出其中的不同之處,讓我們對新課標有了一個更明確的認識,從而幫助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準確把握新版課標的理念和思想,並將其落實到課堂教學,起到的極好的效果,為以後的培訓和語文新課改打開了方便之門,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二、名師課堂,催人深省

李鳳英老師精讀課文《背影》讓我感受到名師的課堂教學自始至終都在進行着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感悟,學生和老師,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徜徉在語文大餐中,細嚼慢嚥,意味悠長!精彩的課堂需要細節來構建。關注細節,就是關注課堂的生成,也是關注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李鳳英老師以學定教,一步一步拉着孩子們學會閲讀,不但讓孩子們知曉了寫什麼、怎麼寫的問題,同時以實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閲讀作文就是“説真話 吐真情”,整個學與教的過程都了無痕跡。我想這就是課堂預設和生成的絕妙處理,也是潛移默化的最好詮釋吧!她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帶領學生走進課文中“父與子”,學生學的快樂,學的真實。

另外,課堂上,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在入情入境的語言環境中讀懂文本。他們將文本教材作為“在具體語境中訓練學生語感和語言”的工具性的重點訓練材料,在充滿人文情懷的語境中,實實在在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和朗讀能力。而這個過程,是學生主動探究、學會朗讀、與文本實現對話的過程,更是紮紮實實的聽説讀寫的過程。教學《背影》時,李老師就文中具體抒寫“感動”的段落,通過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理解、感悟、品讀,引導學生讀出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場景。這樣的效果,就是實實在在地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從名師經典課堂案例中,我深深感受到要想成就精彩的課堂,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科素養和文化修養,要堅持學習,成就學生亦是造就自己,培養學生就是提高自我。

三、親身實踐,昇華自我

在聆聽講座的同時,我們還觀摩了幾位老師的示範課,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了這次培訓的實效性。有幸的是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還上了一節文言文閲讀課《河中石獸》,本課設計的特點是,在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譯——議——悟”的結構模式,從知識能力到情感體驗,從文本走向生活。具體有如下成功的嘗試:突出了重點,在誦讀中體味、感悟。突破了難點,巧用“換字法”,體會“多”和反問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體現了“過程和方法”。體現了特點,抓住了學科與文體的特點,上出了一定的“文學味”。 英國哲學家約翰·懷特在《教育哲學》中解釋“教”的時候説——“‘教’……意思是努力帶來‘學’”。 這節課帶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教就是要努力帶給學生可學的,而不是在那裏磨洋工。我就想明天我再講朱自清的《春》或者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或者是袁宏道的《滿井遊記》,我再也不死板的按照模式進行板塊教學了,再也不讓學生學習賞析寫景句子的答題思路了,我要從關鍵的形容詞入手,看作者是如何對春天、冬天進行描寫,從作者摹狀出來的“表現”進一步認識其特徵,最後聯繫社會人生作歸納性抽象昇華,得出其潛在的意涵,也就是文章的主旨。換一種思維方式,換一種教學方式,讓機械的重複變成一種享受,可能換來的是我們師生幸福的明天。

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又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提高。這次培訓,不論從教育教學的理論還是實踐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一個鍛鍊和進步的有效良機。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讓我感受到自己要鑽研的路還很難,要學習的路還很長。這樣的學習,這樣的收穫,是我們一線語文老師的福音和觸發器。相信:行動就有收穫,堅持就有改變!改變因“學”而起,成效由“我”創造!

送教下鄉培訓思想總結範文二:

今天,我參加了我市在杭錦後旗順利實驗學校舉辦的“送教下鄉”活動。在此次活動中,看得出教育局對下鄉活動非常重視。在短短的半天的活動中,我感受到了教師執着的敬業精神,接觸到了可愛好學的學生。作為一名承擔送教任務的老師,我的內心充滿了使命感和責任感,短短的送課生活,帶給我的感受卻是很多很多。

送教下鄉心得體會之一:感動

這次送教下鄉,根據各科的安排,我們到了順利實驗學校,每到一處,那整潔的校園總會吸引我的目光,任路途怎麼遙遠,走進校園看見笑臉燦爛的孩子們,連同一聲聲問候"客人好!、老師好!",還有那熱情、親切的校領導、老師,使我們一下子身感輕鬆心情愉悦,所有疲勞皆拋到九霄雲外。不一樣的地方,卻有着一樣的感動:感動的是各學校領導、聽課老師們的熱情好客和對我們的歡迎;感動的是鄉鎮的老師們聽課時那專注的眼神,時而思索,時而認真地做着筆記;感動的是在進入課堂的一剎那,孩子們的淳樸、熱情、可愛,還有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

送教下鄉心得體會之二:收穫

"送教下鄉"活動應該説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們理念的提升、教學經驗的借鑑,同時也鍛鍊了我們如何用教學技能和機智去調動那些不同學情的陌生的學生。我準備的是一節六年級英語課《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 A Let’s learn》,此堂課我進行了認真的準備,選擇任務型的教學方法,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愉快的投入到活動中來,通過與他們的互動,我感覺這裏的孩子與我們城裏的孩子差別不大,他們有着良好的常規,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思維活躍,積極、主動地圍繞老師的問題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學我與學生配合默契,孩子們動手動腦完成課的任務,充分體現了英語學科玩中學,學中玩的,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快樂是宗旨,展現了英語課的魅力。

更讓我感動的是聽課的老師們,他們都很認真、很用心地聽着,時而思索,時而而認真地做着筆記。我們的老師樸實,對工作的熱情,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即使工作環境多麼艱苦,也堅守着自己的那份責任…

還有那評課的氛圍,其實送教下鄉不僅僅是講一堂課,聽一節課,課後的説課、評課才是一種真正意義的大課堂,對每個教師來説,都是一種思索,一種提高。在評課時,老師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好的地方他們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給予中肯的建議。最後,市教研室李琪老師和旗教研室王玉霞老師許多讓人深思的話語,使我豁然開朗。細緻入微的評課,給老師提出了更具體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説是送教下鄉,其實對於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穫者。再如,在評課後的"聊課",我們無所不談,除就課論課之外,我們還做了一些課外教材的聊課,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些都是彙集的教學方法、經驗!評課就像照多面鏡,讓我發現了自己平時上課中存在的問題,這為以後工作中得到及時改正。

“送教下鄉”是一次難得和難忘的經歷,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記憶。如果説教育是一艘船,那麼,課程改革就是揚起的風帆,送教下鄉就是鼓起帆的風。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覺得我過得很充實,只要這些事對他人有用,我就很快樂,這就足夠了。祝願我們的教育揚起風帆,越走越寬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sixiang/9d7lo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