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送教下鄉總結(精選15篇)

送教下鄉總結(精選15篇)

送教下鄉總結 篇1

按照區教研室的指示精神,20xx年12月9日——12月17日教研室領導和小教部教研員帶領華清國小、臨潼鐵路國小四名教師為臨潼區斜口視導區、新豐視導區、相橋視導區、雨金視導區、馬額視導區進行了送教下鄉活動。

送教下鄉總結(精選15篇)

我校選派兩名骨幹教師郭以婕四年級語文《送孟浩然之廣陵》、和娟一年級數學《認識鐘錶》兩節課。本次送教活動具有濃厚的課研氛圍,貼近一線教師的教學實際,受援學校教師普遍認為:送的理論實用,課堂精彩、真實又讓人佩服。此次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城鄉交流,提高了廣大農村國小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農村教育質量和效益,推動了城鄉基礎教育均衡化發展。為了順利完成本次支教活動,我校進行了認真的準備、精心的安排和頗有成效的實施。

在本次的“送教下鄉”活動中,我校以新課程培訓為切入點,以農村教師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培訓內容,以課堂教學為平台,將先進理念的教學實際與師資培訓融為一體,受到了農村教師的歡迎,送教活動的實效大幅度的提高。通過“送教下鄉”活動,我校送教的教師們深切感受到了農村教師的樸實、真誠,以及他們的敬業、奮進精神,使我校教師得到了鍛鍊和進一步充實,也使所有送課教師豐富了從教經歷,教學中無論是對課標的領悟,對新教材的把握,對教法學法的運用,對新課堂的駕馭都得不到不同層次的提升,為教師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了豐厚的力量。

在此次活動中,我校捐贈雨金視導區北田國小最新的教育教學書籍18套、優秀的教學光盤1整套、華清國小的校本課程《樂誦集》,為改善受援學校的教學條件盡點微薄之力。

送教下鄉總結 篇2

4月7日上午,我校全體語文教師有幸參加了在秀珠國小舉行的焦作市國小語文“送教下鄉”活動,聆聽了劉豔霞老師和王文霞老師的一次同課異講——《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使我對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材和語文課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對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劉豔霞老師的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在整節課中,劉老師特別注意關注學生,時刻注意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口語表達的能力。比如:劉老師再讓學生讀完課文後,説説:你從文中知道了什麼?劉老師先讓一名學生站起來回答,然後交給學生用上“我知道了……也知道了……還知道了……”。經過老師的指導學生回答問題就很有條理了。再比如:劉老師在引導學生背誦這篇課文上,沒有硬邦邦的讓學生去背誦,而是與易到難的引導學生在不經意間已經被會了,她先是出示課文原句師生對讀,然後出示填空形式的句子,讓學生讀句子,整篇課文學完後,出示每一小節的開頭,讓學生根據提示,找六名學生試着背誦課文,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背誦了下來,而且都很準確。這充分體現了老師的引導作用。

王文霞老師那慈祥而温柔的嗓音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有一種親近感。我想:學生們肯定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的。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比如:在教學太陽一小節時,王老師注意了對學生的拓展訓練,讓學生早上和傍晚時候的太陽,地上的樹影指着哪個方向,訓練完説話之後,又讓學生自編小詩。學生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高。王老師在教學上有收有放。引導學生學習完第二小節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後邊三小節並填寫表格,讓學生感到了學習的快樂。在學習到較難理解的溝渠裏的積雪辨別方向時,王老師用圖文並茂的講解方法讓學生明白了道理。最後王老師讓學生分小組自編小詩,充分體現了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這樣的課堂學生怎麼會不願意上呢?

兩位老師兩節精彩的展示課,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充分體現了新課改下的課堂風貌:真正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活起來,動起來,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口腦並用,在熟悉的`生活現象中使學生直接獲取知識,促使學生能力的發展,創造力的激發,使孩子們在現實的生活中能夠運用到所學的知識,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解決面臨的新的問題。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我們更加明確了今後教育、教學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今天老師的學習狀態就是明天學生的生存環境。”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任重道遠,應不斷地學習,博採眾長,逐步提高完善自我,以便於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學以致用。

送教下鄉總結 篇3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縣教師進修學校國小部各學科教研員在校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調查訪問——瞭解基層之需;通過看課評課——深入瞭解師資隊伍現狀;通過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與講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經過大家開動腦筋,精心籌劃,踏實工作,真誠服務,國小部的送教下鄉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典型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山區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教研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個鄉鎮——吉洞鄉和八會鎮,語文五節,數學五節。兩個鄉鎮的4名教師參加了觀摩。課上送課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送課者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語文學科孫軼老師積極投身於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彙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曾經多次送教,課後,她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國小陳立賀老師執教的三年級閲讀課《陶罐和鐵罐》,由於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國小孫軼老師執教的四年級閲讀課《小獅子愛爾莎》一課。語文新課標第二學段(3—4年級)關於的閲讀訓練重點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詞句訓練是四年級年段訓練的重點。“你是從哪個具體的詞句看出來的?”和“看你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獅子的可愛。”的提問,緊扣年段訓練重點。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活動緊緊圍繞結合課文詞句,理解愛爾莎的特點展開。這兩問環環相扣,統領學生對全文主要內容的學習,引領學生展開整潔課堂的學習活動。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瞭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接着各小組進行彙報,學生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談,學生通過“滴溜溜直轉”“把我撲倒在地”“張開嘴讓我看”等詞體會到了文中的小獅子是一隻可愛、乖巧、懂人性、淘氣、可憐……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閲讀批評,擴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閲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示,享受審美樂趣。再通過課前對獅子的印象與書中小獅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小獅子的關愛之情。最後讓學生把自己想説給小獅子的話寫下來,訓練學生寫的能力。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孫軼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對小動物的認識和看法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鋭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閲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課後的教研員李春凌和李鶴兩為老師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啟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送教教師的獻身説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説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語文學科首山鄉中心國小馬曉晶老師執教《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為。

五、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於地域差異,校際間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研員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

本次語文和數學兩個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幹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幹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並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的儘量不用,而且在教學之前,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並且都在首山一小、二小做了試講,做到心中有數,用教師看得見、摸得着的、學得來的方法,為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上的支持。

以上只是國小部送教下鄉活動的幾個側面,隨着我縣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深入,國小部全體成員將繼續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縣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為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縣國小教師專業化水平,以優質教育資源為依託,促進我縣教育的全面發展。

送教下鄉總結 篇4

一、活動概況

為促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體提高我縣國中數學教學質量,根據縣教育局名教師工作小組辦公室《20xx年國中“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活動安排》,縣國中數學“名師工作室”於10月21至23日先後分別在金城片區(儀隴二中)、新政片區(儀隴實驗學校)和馬鞍片區(馬鞍中學)舉辦了“送教下鄉”活動。

二、活動特點

1.分片集中,覆蓋全縣

本次活動設立了三個集中送課點——金城、新政和馬鞍。金城、觀紫、土門、日興片區共 180餘人集中到“金城點”(儀隴二中)聽課研討,新政、復興、永樂片區共 120餘人匯聚到“新政點”(縣實驗校)參加活動,馬鞍、立山、柳埡、大寅片區共 200餘人集中在“馬鞍點”(馬鞍中學)觀摩學習。這樣設點分片進行,既保證了參加觀摩學習的教師覆蓋全縣,又保證了活動的實效性。

2.特色展示,共同提高

按縣教育局名教師工作小組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國中數學“名師工作室”按照“四個不同”(不同的教師在不同的送課點分別上不同年級、不同類型的課題)的原則,在每個送課點分別安排了七、八、九三個年級各一節課改研討課,確保了展課活動年級的全覆蓋,數學課型覆蓋率高,讓參加研討的老師們品味、感受縣“名師工作室”不同成員的不同教學風格,體會不同課型的上課技巧。

執教老師嚴格按照縣教育局、縣教科室對上好“原生態精品課”的總體要求,不搞包裝打磨,不搞花架子。秉持求真務實的教學精神,踏實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

在金城送教點(儀隴二中),工作室成員羅曉梅、王俊武、羅健梅老師,分別展示了七年級《整式的加減(一)》、八年級《軸對稱》和九年級《圖形的旋轉(一)》的研討課。這三堂課紮實、高效,是原生態的課。三位老師重視課堂導入的情境設計,注重學生的體驗感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數學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贏得了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

在新政送教點(縣實驗學校),工作室成員孫燕、李洪泉和羅健梅老師,分別展示了七年級《單項式》、八年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以及九年級《圖形的旋轉(一)》三堂示範課。三位老師緊扣課堂切入點,把握知識生成點,聯繫生活實際,創設生動豐富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奉獻了精彩紛呈的高效課,贏得了參會領導和教師的好評。

在馬鞍送教點(馬鞍中學),工作室成員羅曉梅、王俊武和朱斌老師,分別上了七年級《整式的加減》、八年級《平方差公式》和九年級《圓》三堂研討課。這三位老師導課新穎,講解精彩,師生互動良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突出了新課標“四基四能”的目標教學,結合教學內容,滲透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及價值觀的培養,獲得觀摩教師的高度讚賞。

在送教活動期間,工作室成員李洪泉、朱斌和孫燕三位老師,分別在三個送課點對所展示的課作了精彩點評,工作室主持人何直老師及與會多位教師對研討課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參加活動的領導、教師表示,本次活動很有意義,這樣沒有經過包裝和打磨的原生態課,才具有真正的研討價值,才能真正起到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

三、主要成績

1.送教老師展示了高水平的課堂教學,使與會教師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與課堂教學經驗

通過此次活動,各位送教老師都展現出較高的業務素養,使參加活動的教師得到了一次研討學習的好機會,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經驗,為自身實踐提供了借鑑。

從王俊武老師的課中學到了如何創設情境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如何組織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如何讓學生展示與評價,如何啟發引導學生探究與質疑。從羅健梅老師的課中學到了如何設置探究問題引導學生脱離教材真正地獨立自探,如何處理教材,如何把握教材的難點與關鍵,如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通過自探獲取新知等。新政國中羅曉梅老師的授課,從教態、語言、教法、模式運用、細節處理等,都受到與會教師的高度評價,課後與會教師爭相請教、積極研討,不是問教材處理就是問模式,虛心求教,一直到中午12:00還依依不捨。

上課生動、新穎、精彩,充分發揮了優秀教師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在課後交流中,不少老師用“示範”“榜樣”“完美”“精彩”“新課程的典範”來表達李洪泉老師的教學給大家帶來的深刻啟迪和良好示範。來自柴井國小的朱斌和二道中學的孫燕兩位老師,能夠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當發現班級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時,就及時調整策略,靈活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積極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提問的效率。

2.“送教下鄉”活動引領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參與此次觀摩活動的老師以年輕教師居多,他們中大多數是近幾年招考進來的特崗教師,他們在理論素養、實踐經驗、教學水平等方面參差不齊。此次送課活動,既給老師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同時又提升了他們的理論水平,及時解決了他們在教育教學中的疑問,這對促進青年教師特別是特崗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技藝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3.“送教下鄉”活動深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此次送教活動,充分展示了我縣國中數學教學研究的水平和現狀。九堂展示課,三場課後點評和研討,代表着我縣國中數學“名師工作室”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通過此次活動,工作室把這些成果擺在全縣國中數學教師面前,供大家品評和研究,接受批評和檢查,營造了研究課堂教學改革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激發了老師們的研究熱情,更為縱深推進我縣國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指明瞭方向、提供了範例。

總之,“送教下鄉”活動為觀摩教師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數學教學的方法和有效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得到了共同提高。

送教下鄉總結 篇5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為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羅帶中心校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陳秀碧同志擔任,副組長由中心校高方能同志擔任,成員為各校校長擔任。繼教育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後,將送教教師集中在羅帶中心學校授課,全中心校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羅來中心校開展聽評課活動,並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羅來中心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閲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為我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三、加強交流,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

送教下鄉總結 篇6

按照區教育局進修校的安排,“送教下鄉”教師於20xx年4月26來我鄉送教下鄉。”送教下鄉“,是優秀教師傳送經驗,提供示範的有效途徑,旨在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作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於農村,服務於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鄉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為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我鄉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韓培模同志擔任,副組長由鄉中心校主管國中教學的劉芬蘭同志擔任,成員為各校校長擔任。繼榆次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後,我們就召集各校領導商討,最後確定,將送教教師集中於郭家堡中學授課,全鄉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郭家堡中學開展聽評課活動,並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郭家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全區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送教教師精心準備,真誠服務,受到好評和歡迎。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三、精心準備,實現雙贏

本次來我鄉送教的榆次二中的潘秀鳳老師和榆次五中的何英姿、韓雅萍三名教師,涉及到語文、政治、物理三個學科,主要形式為我鄉的三名教師和送教的三名教師同課異構,內容以九年級複習課為主,課上送教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聽課教師交流互動,送課教師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閲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為我們鄉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四、加強交流,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開闊了教師的課程視野。

五、促進溝通,提升能力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送教下鄉總結 篇7

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

在觀摩課上,我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他們在上課時能根據中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學生好學、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們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組織適度開放的探究性活動,啟發學生拓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獲取多樣化的信息,積累豐富的探究經驗。非常值得我學習。

二、教師獨特的教學理念。

首先是以學生為主體:現代教育提倡自主學習,但不等於讓學生放任自由,而是讓教師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的角色。而怎樣做好這一角色,教學實踐中我有許多困惑。這次活動中,老師的教學,讓我找到了解決困惑的方法。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思考,也就是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什麼,否定學生什麼。今天的教學中,教師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課堂上教師所創設的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他們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變成靈活有趣師生互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

其次是教給學生數學思想: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加明確了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究竟是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知識?不是。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方法?也不是。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數學思想。因為,如果擁有了數學思想,也就擁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金鑰匙。

三、教師精心的教學設計。

現在到處都在提學生的減負問題,而減負的根本在於提高課堂效率,所以要成就高效的課堂就必須要求教師對課堂進行精心的設計。今天的課上我感覺到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緻的準備,因而我也在課上發現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通過這次聽課,我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也感受到了老師和學生之間原來可以如此的默契,看到老師精心設計的這幾堂課,孩子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我感觸頗深,也發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讓自己的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

總之,這次的學習使我明白了許多:有效的學習,應該是會學、有用的學習,總體來講應該是真正能夠促進學生髮展的學習;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素養,人格的魅力,教師要促進學生學習、自身成長就要始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己任,以愛為動力,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後我會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挖掘學生潛能,積極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多聽其他教師的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努力上好自己的每一節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當好新理念下的數學教師,爭做有較高水準的業務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的優秀教師。

教下鄉”使我開闊了眼界。常言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事實的確如此,幾位示範課的英語教師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讓我深深折服,他們的教學設計,把課堂內容和學生生活完美銜接,便於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將課堂知識點與生活合理地結合起來。精彩的課堂使我對英語老師這一角色有了個更全面的瞭解。讓我認識到作為一位英語教師,須具有淵博的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與其他老師相比;在我身上或多或少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應該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勤奮,虛心學習。積極鑽研專業知識,努力學習如何上好優質課。

課堂導入環節更精心設計,充分體現出每一課的特色,好的課堂導入,不僅需要形式新穎,而且還要合理過渡。參賽的老師們,課件設計很優秀,也很用心。關於導入,運用了歌曲和視頻資源等等,題材都圍繞教學內容,合理的過渡到了後來的教學環節,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要注重教學資源是否符合本學段學生的理解能力,是否能很好的導入新課,同時還要注意控制好時間,使導入環節更好地起到複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的教學功能,合理的導入,在英語教學中至關重更對課堂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在此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好的運用新穎的導入設計理念,將本次所學感悟更好的運用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之中

三、強化閲讀,深化訓練

如何上好閲讀課,一直是困擾着我的間題。如何使學生掌握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方法,提升閲讀能力,這正是新課程標準英語數學的要求,閲讀教學的重點是教會學生握閲讀英語短文的方法,培養的要求閲讀教學的重點是教會學生,閲讀教學的重點是教會學生握閲讀英語短文的方法,培養學生閲讀的能力。通過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一些重更的語言知識點,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掌握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方法,即快速閲讀、細節性閲讀和理解性閲讀等。通過此次活動,開擴了我的視野,也將提升我的教學能力。

四、合理有效,提升課堂

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有了興趣,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就會由被動變主動,由死記背到靈活運用,從而參與到數學中來,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將是老師的個人掌控課堂能力。

通過此次“送教下鄉”結,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讓我在英語基本技能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將會在今學中優化自己的課堂。通過老師們的示範課和優質課,讓我受益匪淺,從中學到了許多,讓我瞭解如何更好的進行英語課堂導入和閲讀教學等,通過送教下鄉各位教師細心講解和傳授,我也解決了在英語課教學中的困惑。相信通過這次“送教下鄉”培訓,我將在以後的英語教學中做的更好!

送教下鄉總結 篇8

10月23日有幸參加了“送教下鄉”的培訓,領略了兩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講課的風采,真的是受益匪淺,感慨頗多!也讓我從中感悟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淺薄和不足。下面就簡單談談本次培訓的體會!

兩位教師指教的同一篇《比賽場次》,同課異構,別樣精彩!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藴,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讓我深深地折服!兩位老師對孩子的鼓勵聲聲入耳,句句暖心。她們對字理的分析和研究,對課程的鑽研讓我震撼,同事也讓我覺得慚愧!捫心自問,雖然在教學中是個努力的人,但是不是個善於鑽研的老師,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聽了兩位老師的課,心裏豁然開朗,今後教學的目標就更加清晰了!

專家的講座更是讓我心裏的感到是柳暗花明。劉彩俊老師《巧“讀”數學,妙“做”題》讓我們看到了教學中的又一道曙光,給疲憊不堪的心帶來了絲絲希望和安慰!劉老師能夠玩轉繪本,玩轉課堂,曬出的張張學生作業,一幅幅製做精美,內容豐富的班級文化照吸引着每個人的眼球,滌盪着每個人的心。在這些的背後,其實是老師良心的付出!正像劉老師所説:“拿出真心,把每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用真心換真心”!這樣的老師那個孩子不喜歡?那個家長不喜歡?

劉老師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傳授了真經,介紹了個年級段課堂都教什麼,怎麼教,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讓每位教師都收穫滿滿,不禁為趙老師鼓掌點贊!尤其是最後的繪本教學講解中,劉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與文化積澱,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研究型的'專家,一位有才華、有個性、有創造力的專家,一位可親可敬、有責任心的專家!

送教下鄉總結 篇9

這學期有幸參加了由樂山師範學院組織,資中縣語文教研室承辦的第一輪培訓活動。

在這次送教師下鄉的培訓活動中,李相彬先生反覆強調,要從文本中理解文本,揣摩文本的內涵。我希望我們能首先理解作者想傳達給我們的東西,同時試圖弄清楚編輯這樣編輯教材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還可以考,答題!

在聽同一個班12位老師的異構教學中,我感觸良多。他們不僅教學能力突出,而且學習能力一流。第一天,李先生和他的同事指出了問題,第二天他們再也不會這樣做了。在中學教學中,學與教真的可以做到教與學並重。

在培訓過程中,我也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之前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知道我在教學工作中仍然需要改進。經過一段時間的“國培”學習和體驗,我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了很大的收穫,教學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總之,在這次全國培訓中,我非常感謝各級領導為我們創造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送教下鄉總結 篇10

在區教育局、教研室的統一安排部署之下,國小英語劉工作室於XX年11月14日至26日,在區教研室教研員張和李xx老師的帶領下,在本工作室成員的積極參與下,圓滿地完成了送教任務,充分發揮了工作室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現將工作室送教工作總結如下

一、送教時間、地點、具體授課內容如下:

張歡老師於11月14日、20日分別在xx鎮中心國小和xx鎮中心國小展示了四年級tvandphone;蔣xx老師於11月18日、21日分別在xx國小和xx鎮中心國小展示了六年級snow,it’swinter;李xx老師於11月26日在xx鎮中心國小展示了六年級china。

這次工作室送教活動共涉及5個鄉鎮的所有學校的英語教師,參訓人數達上百人。

二、送教程序:

活動前:11月7日—13日

1、召開專題會,確定送教老師。並將送教安排發至本工作室羣。

2、進行磨課,共同修改教學設計。

3、協調溝通工作室參與活動人員。

活動中:11月14日—26日

1、由工作室教師做示範課。

2、主講教師説課、與參會教師互動議課。

3、圍繞“餐桌式”課堂教學有關問題研討交流。

三、送教效果:

1、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呈現出較大的變化。老師們在教學中克服了簡單的問答式,積極地探索“餐桌式”教學模式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並運用觀察、討論、實驗、感悟、表演等多種方法,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2、隊伍得到鍛鍊,新秀脱穎而出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如xx國小的蔣、xx國小的張、中心國小的李等老師,他們組織的課堂比較活,與課程理念的要求比較近。一方面説明這些新老師的思想上沒有陳舊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説明青年教師肯學習,進步快。因此,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

3、此次送教真正起到了引領、示範、輻射的作用,給兄弟學校的國小英語教學指明瞭方向。

四、主要問題及努力方向

1、個別作課教師不會説課,把説課等同於説教案或説教學流程;提交的教學設計不規範;對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夠,對教學理念鑽研不深,只注重形式,花樣多內在少。

2、一些老師的評課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沒有價值。

總之,本次活動的開展,營造了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氛圍,優化了教育教學工作,對我區的國小英語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送教下鄉總結 篇11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由劉校長和王校長親自帶隊,9月25日來到葉赫中學,我區中學送課教師是四平二中的張微老師, 張微老師上了一節 “在WORD文檔中製作宣傳畫”這一課,效果非常好,課後,我講了“在新課程下,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的講座,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會後,雙方還交換了今後聯繫的方式。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我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麼的問題。如果僅把送教下鄉活動理解為讓城鎮學校的一節優秀課到鄉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並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説,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為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為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有效的送教下鄉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於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就當前來説,要使老師們認識到,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徵的信息技術,正在使教育發生着一場深刻的變革,其勢洶湧,不可阻擋。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是指文化知識,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善於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標也將不再是為了學生傳承知識,而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無疑對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這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為了培養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從我區目前一些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比較薄弱的學校情況看,它們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學硬件上的投入,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鑽研教材,但最後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於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為,那麼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係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怎麼送的問題。為了提高信息技術學科送教下鄉活動的實效,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採用如下的幾個方法:

1、觀摩課。我們要選擇那些思想作風正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承擔執教任務。就目前來説,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把以傳承知識為目的的“接受性學習”變為以培養能力為目的的“研究性學習”,儘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來增進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斷力。

2、專題講座或評課。對於農村學校來説,觀摩課雖然具有直觀性和可摩仿性的特點,但它帶給聽課者的還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認識,如果我們對課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點明或提示,更會顯得是雲裏霧裏。所以,觀摩課配以專題講座或評課,將有助於教師對這些觀念和方法的內化,幫助他們把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具有針對性,即所講內容要和活動主題相吻合,使聽者感到所講內容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一個部份,是活動主題的提煉和濃縮;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經驗介紹。教學經驗的傳遞對一些薄弱學校的教師來説,可能同目睹一堂優秀的觀摩課來得一樣重要。因為它能指明教師努力的方向,減少無效勞動,提高教學實效。而且來自第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是最具説服力的,最易激起聽課教師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如果我們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安排一定時間的經驗介紹,對於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後的延續問題。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時間來説,一般是很短暫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許多的問題。所以,要發揮送教下鄉活動的最大效益,還必須做好活動後的延續工作,如學校領導要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談談參加活動後的體會和收穫,促使大家對活動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可組織有關教師上一些嘗試、創新課,把學到的、領悟到的東西進行具體實踐應用;今後要加強城鎮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聯繫,如果做到這樣,就能有效地改變薄弱學校的面貌,真正達到了送教下鄉“送去一堂課,帶動一個面”的目的。

送教下鄉總結 篇12

集體送教下鄉活動,拉開了帷幕。此次送教下鄉活動地點為海口中心學校下設的五所村小,送教下鄉成員人數15人,每三人一組,分為五組,送教到五所村小。我有幸參加了這次送教活動,我和方校長、何主任一組,安排在海口國小。7:15分我揹着電子琴和錄音機來到區教育局門口集合,7:40分我們坐上車子出發了。一到海口國小,我們明顯感覺到了海口學校領導和老師的熱情,好客。我原本是安排在第三節課,可因為各種原因,我改為上第一節課。下了車,我為了儘快熟悉學生,在海口國小丁主任的帶領下,徑直來到一年級教室,小朋友們看見陌生的我,很禮貌的喊了聲老師好,個個做得筆挺,小手擺放在桌上,我深切地感覺到孩子們的淳樸、可愛。雖然一口地道的海口腔,但是那種求知的慾望,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真的讓我感動。當我自我介紹後,彈起琴,唱起歌向他們問好時,他們笑了,笑的是如此開心,我感覺我比上以前任何一次公開課更有熱情、更投入、更希望和他們交流。在我的指導下,他們也用歌聲向我問了好。接着調查一下他們的節奏感和律動感,沒我想象的那麼差,心裏的石頭落了地。9:00到了,第一節課開始了,老師們早已坐在後面,我也開始了授課。課題是一年級第九單元的《巧巧手》,當謎語導入後,我接着問道:“你們的小手會什麼?”他們很自豪地告訴我:“我的小手會洗衣、掃地、洗碗-”他們真切的感受到本身的小手有多能幹,靈巧,為下面的學習增添了自信心,接着是律動,學唱歌曲,二聲部處理,摺紙帽,表演歌曲,學習手語等環節,孩子們學得很認真,深深地被我吸引,學習興趣濃厚,只是二聲部處理時有點亂,城鄉的差距不敢説沒有,只能説還在慢慢縮小。我不奢望他們永遠記得我,但我衷心希望他們能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生活。

在後面聽課的老師大概有幾十人,有來自中心國小的,還有來自懷寧的,在座的無一人講話,只看到他們認真地記錄着,看着孩子的表演開心的笑着。在下午交流時聽馬校長説他們學校無一名專職音樂教師,唯一懂音樂的就是快要退休的陳老師,會拉二胡,就讓他帶了幾個年級的音樂課,學校無錄音機和電子琴等,唯一的設備就是一把老的不能再老的二胡了,今天聽課的老師都是路途遙遠,早上起得很早,對名師送教下鄉很感興趣。我很震驚,一位如此年長者都有這樣一顆鑽研好學之心,何況我們呢?他們和我們一樣有着理想和理想,不一樣的是環境,待遇,但他們比我還多一樣東西,那就是求學的精神。

我總感覺本身此行也學到了一種精神—好學、鑽研、創新。我相信這也將使我終身受益。

送教下鄉總結 篇13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送教下鄉活動為農村中國小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模式、前沿的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使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均得到顯著提升。

侯馬五中的英語教師張俊玲到高村中學上了一節英語課,課後高村中學的老師普遍反映張老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就是高,表達清楚、準確,感染力特別強,給他們很對的啟發,他們決心像張俊玲老師一樣用飽滿的熱情、高超的技藝去贏得學生們的認可。而張俊玲老師卻説,這次下鄉我覺得也很有收穫,高村中學條件這麼艱苦,可高村中學的老師卻一點也沒有怨言,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在這裏辛勤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態度值得我學習?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為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化學學科教師馮豔陽,是民辦學校的一位老師,雖然精益學校條件相對要差一些,但是她的課一點也不遜色,當她的課在張村的課堂上展示出來以後,大家驚異的發現,這是多麼優秀的一堂課呀,其專業水平一點不必公辦學校的差,甚至更勝一籌,其語言、簡練、準確、專業程度令人傾佩不已?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劉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村裏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鋭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閲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四、送教教師的獻身説法

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説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數學學科邢麗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她送教六年級《比例的應用》一課時,為兒童提供充分的時空,注重兒童知識的形成過程。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邢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教者時時刻刻把兒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為兒童提供“做數學用數學”的機會,體現的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為廣大村裏的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在送教下鄉的過程中,我們確實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這和廣大鄉村學校、鄉村教師的期盼還有很大距離,面對這些差距時,我們覺得自己做的還很少,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下學期,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下鄉力度,把更多、更好的教師送到學校去,讓全市教師的都能從中受益,都能有所提高。

送教下鄉總結 篇14

11月7日、8日,我參加了“20xx年國培計劃——山西省農村骨幹教師信息化環境下課堂教學能力提升遠程培訓項目送培下鄉”活動,我作為農村基礎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師,能參加這次培訓學習,受益匪淺:

一、聆聽專家講課,在收穫中提高。聽了專家的報告,更是被專家們獨到的教育理論所吸引。“書到用時方恨少”聆聽了以後,自己的思想真可謂是豁然開朗,許多困擾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們所講的東西對我來講,我的感觸非常大,“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要更加重視人文思想的滲透,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加完美。

二、參與教學研討,在感悟中進步。本次培訓,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描述再恰當不過了,那就是“天光雲影共緋徊,”有的説學生課堂學習不能只流於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説對於出現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充分肯定,然後再慢慢引導學生,這樣不會傷學生的自尊心,也體現了人文關懷。也有的指出這種現象是時常發生的,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家各抒己見,這樣的互動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帶來的進步是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説,沒有互動,就不可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寬我的視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專業技能。因為交流我充實了自己;因為互動,我獲得了進步。相信通過學習,我將把自己的感悟應用於實踐,到那時,自己的工作將是更加得心應手了。

三、在反思中提升。加強學習,促進個人的專業發展。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於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脱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們才會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送教下鄉總結 篇15

10月17日-10月19日,隴東學院“國培計劃”送教下鄉第一階段活動在我校肖金國小舉行,從診斷課到專家示範課、從聽課,説課、評課到專家們精彩紛呈的講座,三天的學習是短暫的,但專家講解的理念是先進的、指引的道路是光明的,闡釋的新課程理念是深刻的,充滿着了教育智慧,開闊了我的眼界,洗禮淨化了我的心靈,豐富了我的知識。我將把這裏學到的知識與理念儘快地內化為自己行為,靈活運用到學習與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去。

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不能為了教書而教書,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能只讓學生“學到什麼”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掌握了方法,終身受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除了學習,還要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時間,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以紮實的作風潛心實踐,堅持不懈;要以自覺的精神對待學習,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要以務實的心態思考問題,力求博採眾長,精益求精。要以獨特的眼光大膽創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獨運;要不斷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識結構,保持積極而健康的心理品質,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綜合素養,讓自己的工作、生活與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研究的狀態,讓自己的生命處於不斷探索與追求的過程之中。

總之,三天的培訓,給我的工作理念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許多豐富有效的經驗是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可以借鑑的。因此我要將這次培訓學到的經驗、方法運用於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和進步,正如一句話所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的路是漫長的,我將在這條道路中,用自己的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和童心去迎接教育中的每一個挑戰,力爭做一個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教育上稱職的好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vv6kp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