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送教下鄉工作總結(通用5篇)

送教下鄉工作總結(通用5篇)

送教下鄉工作總結 篇1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農村學校,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

送教下鄉工作總結(通用5篇)

20xx年,教研室各學科教研員在侯馬市教科局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送教下鄉活動為農村中國小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模式、前沿的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使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均得到顯著提升。

侯馬五中的英語教師張俊玲到高村中學上了一節英語課,課後高村中學的老師普遍反映張老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就是高,表達清楚、準確,感染力特別強,給他們很對的啟發,他們決心像張俊玲老師一樣用飽滿的熱情、高超的技藝去贏得學生們的認可。而張俊玲老師卻説,這次下鄉我覺得也很有收穫,高村中學條件這麼艱苦,可高村中學的老師卻一點也沒有怨言,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在這裏辛勤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態度值得我學習?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為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化學學科教師馮豔陽,是民辦學校的一位老師,雖然精益學校條件相對要差一些,但是她的課一點也不遜色,當她的課在張村的課堂上展示出來以後,大家驚異的發現,這是多麼優秀的一堂課呀,其專業水平一點不必公辦學校的差,甚至更勝一籌,其語言、簡練、準確、專業程度令人傾佩不已?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劉小戰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

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村裏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鋭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閲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四、送教教師的獻身説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説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數學學科邢麗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她送教六年級《比例的應用》一課時,為兒童提供充分的時空,注重兒童知識的形成過程。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邢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教者時時刻刻把兒童推向主人翁的

地位,為兒童提供“做數學用數學”的機會,體現的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為廣大村裏的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在送教下鄉的過程中,我們確實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這和廣大鄉村學校、鄉村教師的期盼還有很大距離,面對這些差距時,我們覺得自己做的還很少,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下學期,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下鄉力度,把更多、更好的教師送到學校去,讓全市教師的都能從中受益,都能有所提高。

送教下鄉工作總結 篇2

按照區教育局進修校的安排,“送教下鄉”教師於20xx年4月26來我鄉送教下鄉。”送教下鄉“,是優秀教師傳送經驗,提供示範的有效途徑,旨在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作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旨在幫助於農村,服務於農村,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熱線,增強一線教師的教學教研意識,在我鄉掀起教學研討的熱潮。

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為了此項活動的有效開展,我鄉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組,組長由中心校長韓培模同志擔任,副組長由鄉中心校主管國中教學的劉芬蘭同志擔任,成員為各校校長擔任。繼榆次區召開“送教下鄉”專題會議之後,我們就召集各校領導商討,最後確定,將送教教師集中於郭家堡中學授課,全鄉相關教師全部集中到郭家堡中學開展聽評課活動,並確定了同課異構的教師,要求同課異構教師精心備課,郭家堡承擔所有聽評課的準備事宜,要求精心組織,妥善安排。

二、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送教下鄉”是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傳輸到鄉鎮農村,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全區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送教教師精心準備,真誠服務,受到好評和歡迎。

送教下鄉活動發揮送教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模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

三、精心準備,實現雙贏

本次來我鄉送教的榆次二中的潘秀鳳老師和榆次五中的何英姿、韓雅萍三名教師,涉及到語文、政治、物理三個學科,主要形式為我鄉的三名教師和送教的三名教師同課異構,內容以九年級複習課為主,課上送教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聽課教師交流互動,送課教師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參與同課異構的教師精心備課,查閲資料,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送教下鄉活動為我們鄉送來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四、加強交流,促進聯動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開闊了教師的課程視野。

五、促進溝通,提升能力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送教下鄉工作總結 篇3

今天,我參加了我市在杭錦後旗順利實驗學校舉辦的“送教下鄉”活動。在此次活動中,看得出教育局對下鄉活動非常重視。在短短的半天的活動中,我感受到了教師執着的敬業精神,接觸到了可愛好學的學生。作為一名承擔送教任務的老師,我的內心充滿了使命感和責任感,短短的送課生活,帶給我的感受卻是很多很多。

送教下鄉心得體會之一:感動

這次送教下鄉,根據各科的安排,我們到了順利實驗學校,每到一處,那整潔的校園總會吸引我的目光,任路途怎麼遙遠,走進校園看見笑臉燦爛的孩子們,連同一聲聲問候"客人好!、老師好!",還有那熱情、親切的校領導、老師,使我們一下子身感輕鬆心情愉悦,所有疲勞皆拋到九霄雲外。不一樣的地方,卻有着一樣的感動:感動的是各學校領導、聽課老師們的熱情好客和對我們的歡迎;感動的是鄉鎮的老師們聽課時那專注的眼神,時而思索,時而認真地做着筆記;感動的是在進入課堂的一剎那,孩子們的淳樸、熱情、可愛,還有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

送教下鄉心得體會之二:收穫

"送教下鄉"活動應該説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們理念的提升、教學經驗的借鑑,同時也鍛鍊了我們如何用教學技能和機智去調動那些不同學情的陌生的學生。我準備的是一節六年級英語課《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 A Let’s learn》,此堂課我進行了認真的準備,選擇任務型的教學方法,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愉快的投入到活動中來,通過與他們的互動,我感覺這裏的孩子與我們城裏的孩子差別不大,他們有着良好的常規,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思維活躍,積極、主動地圍繞老師的問題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學我與學生配合默契,孩子們動手動腦完成課的任務,充分體現了英語學科玩中學,學中玩的,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快樂是宗旨,展現了英語課的魅力。

更讓我感動的是聽課的老師們,他們都很認真、很用心地聽着,時而思索,時而而認真地做着筆記。我們的老師樸實,對工作的熱情,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即使工作環境多麼艱苦,也堅守着自己的那份責任…

還有那評課的氛圍,其實送教下鄉不僅僅是講一堂課,聽一節課,課後的説課、評課才是一種真正意義的大課堂,對每個教師來説,都是一種思索,一種提高。在評課時,老師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好的地方他們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給予中肯的建議。最後,市教研室李琪老師和旗教研室王玉霞老師許多讓人深思的話語,使我豁然開朗。細緻入微的評課,給老師提出了更具體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説是送教下鄉,其實對於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穫者。再如,在評課後的"聊課",我們無所不談,除就課論課之外,我們還做了一些課外教材的聊課,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些都是彙集的教學方法、經驗!評課就像照多面鏡,讓我發現了自己平時上課中存在的問題,這為以後工作中得到及時改正。

“送教下鄉”是一次難得和難忘的經歷,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記憶。如果説教育是一艘船,那麼,課程改革就是揚起的風帆,送教下鄉就是鼓起帆的風。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覺得我過得很充實,只要這些事對他人有用,我就很快樂,這就足夠了。祝願我們的教育揚起風帆,越走越寬闊!

送教下鄉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10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河北省鄉村中國小教師培訓國中語文送教下鄉豐南基地培訓活動,聆聽了盧素俠、田賀書、張素鳳、張麗鈞等專家教授的生動、形象而有精彩的講座,還聽了名師李鳳英老師執教的《背影》一課,自己也上了一節文言文閲讀課《河中石獸》,着實豐富了自己的業務知識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可以這樣説:學習的過程是艱辛的,更是快樂的、幸福的,之後的反思更是雋永悠長的!短短的幾天培訓,走進了教授們的心靈世界,感歎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把我印象最深的記錄下來,給自己留個紀念,願我也能拾級而上。

一、專家講座,高屋建瓴

培訓開始,我們聆聽了唐山師院盧素俠教授的講座《新時期閲讀教學的守正出新》,她熱情洋溢的講述,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我們在收穫的同時更是使我們對閲讀教學有了更全新的認識。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是培養能力的課程,所以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一定要注意訓練,不斷髮展聽説讀寫的能力。”其中,盧教授指出:閲讀能力是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僅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更是培養其他素質能力的重要抓手。可以説,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彰顯語文學科基礎性、工具性的重要方面,在整個國中語文教學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在閲讀教學中,每一位語文教師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準確地鑽研教材,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靈活地實施教學活動,就能提高閲讀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率的語文課堂。

本次培訓中,唐山市語文教研員田賀書老師為我們細心解讀了《國中語文修訂版新課標》,並把新舊的課標作了一個對比,指出其中的不同之處,讓我們對新課標有了一個更明確的認識,從而幫助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準確把握新版課標的理念和思想,並將其落實到課堂教學,起到的極好的效果,為以後的培訓和語文新課改打開了方便之門,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二、名師課堂,催人深省

李鳳英老師精讀課文《背影》讓我感受到名師的課堂教學自始至終都在進行着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感悟,學生和老師,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徜徉在語文大餐中,細嚼慢嚥,意味悠長!精彩的課堂需要細節來構建。關注細節,就是關注課堂的生成,也是關注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李鳳英老師以學定教,一步一步拉着孩子們學會閲讀,不但讓孩子們知曉了寫什麼、怎麼寫的問題,同時以實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閲讀作文就是“説真話 吐真情”,整個學與教的過程都了無痕跡。我想這就是課堂預設和生成的絕妙處理,也是潛移默化的最好詮釋吧!她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帶領學生走進課文中“父與子”,學生學的快樂,學的真實。

另外,課堂上,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在入情入境的語言環境中讀懂文本。他們將文本教材作為“在具體語境中訓練學生語感和語言”的工具性的重點訓練材料,在充滿人文情懷的語境中,實實在在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和朗讀能力。而這個過程,是學生主動探究、學會朗讀、與文本實現對話的過程,更是紮紮實實的聽説讀寫的過程。教學《背影》時,李老師就文中具體抒寫“感動”的段落,通過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理解、感悟、品讀,引導學生讀出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場景。這樣的效果,就是實實在在地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從名師經典課堂案例中,我深深感受到要想成就精彩的課堂,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科素養和文化修養,要堅持學習,成就學生亦是造就自己,培養學生就是提高自我。

三、親身實踐,昇華自我

在聆聽講座的同時,我們還觀摩了幾位老師的示範課,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了這次培訓的實效性。有幸的是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還上了一節文言文閲讀課《河中石獸》,本課設計的特點是,在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譯——議——悟”的結構模式,從知識能力到情感體驗,從文本走向生活。具體有如下成功的嘗試:突出了重點,在誦讀中體味、感悟。突破了難點,巧用“換字法”,體會“多”和反問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體現了“過程和方法”。體現了特點,抓住了學科與文體的特點,上出了一定的“文學味”。 英國哲學家約翰·懷特在《教育哲學》中解釋“教”的時候説——“‘教’……意思是努力帶來‘學’”。 這節課帶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教就是要努力帶給學生可學的,而不是在那裏磨洋工。我就想明天我再講朱自清的《春》或者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或者是袁宏道的《滿井遊記》,我再也不死板的按照模式進行板塊教學了,再也不讓學生學習賞析寫景句子的答題思路了,我要從關鍵的形容詞入手,看作者是如何對春天、冬天進行描寫,從作者摹狀出來的“表現”進一步認識其特徵,最後聯繫社會人生作歸納性抽象昇華,得出其潛在的意涵,也就是文章的主旨。換一種思維方式,換一種教學方式,讓機械的重複變成一種享受,可能換來的是我們師生幸福的明天。

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又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提高。這次培訓,不論從教育教學的理論還是實踐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一個鍛鍊和進步的有效良機。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讓我感受到自己要鑽研的路還很難,要學習的路還很長。這樣的學習,這樣的收穫,是我們一線語文老師的福音和觸發器。相信:行動就有收穫,堅持就有改變!改變因“學”而起,成效由“我”創造!

送教下鄉工作總結 篇5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我非常珍惜每次開展的教研活動,也非常感謝校領導給我外出學習的機會。此次湯口一行,我受益匪淺,感歎現代幼教發展之快,現代幼教者的教學水平之高。                 4月22日,聽了三位教師的精彩課後,感觸很深:

一、教師的基本功素質非常重要。三位教師(甘棠幼兒園、陽光幼兒園、湯口幼兒園)基本功非常紮實,不論從普通話、形體表演、還是從現代教學手段運用上,表現都非常優秀。他們的普通話標準、形體語言優美,對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也很熟練、自如。這一點,陽光幼兒園的楊蕾老師表現得非常突出。她在語言教學活動《花婆婆》講述中,語言優美、動情,她始終以手眼傳情,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表達故事中的情節內容,與幼兒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孩子們幾乎被她的神情所打動,一個個神情專注。我也與孩子們一起陶醉在這種氛圍中,忘記了自己的所在。之前,我一直堅信自己的優秀和自己的教學水平,今日與楊蕾老師相比,我漸漸懂得自己的欠缺所在。我明白,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會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優秀。                        二、重視每一節課,做一個有心、有愛心的好老師。重視每一節課,包括對課的準備、課堂教學設計等等,教師都應該是個有心、有愛心的人。教師的每一份真誠的付出,都會收到孩子們那燦爛小臉的回報。甘棠幼兒園的劉虹老師,她是個有着豐富教學經驗且執教多年的骨幹教師。為了上好科學《泡泡都是圓的嗎?》這一節課,她課前花費了大量時間去準備泡泡水、泡泡器。對於泡泡水的製作,她大量收集資料,自己反覆試驗,從多次失敗後才製作出今天課上那神奇的泡泡水。而對於泡泡器的製作,她也是煞費苦心,用鐵絲彎成三角形、圓形和梯形的形狀,幫助幼兒理解。為了每個孩子都能親自感受,她製作了等同幼兒人數的泡泡器,而且很用心地用線把它纏繞起來,説是為了使吹出來的泡泡更大、不易破;二是怕弄疼孩子的小手。可想而知,她是一位多麼有心、有愛心、又多麼了不起的一位老師。從這一點上,我從心底敬佩她。活動中,她的精準的語言、老練的作風,更是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也深深明白,我以後的努力方向……

標籤: 送教 下鄉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kqly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