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教學工作總結 >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通用14篇)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通用14篇)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1

要給學生改正的機會,犯錯誤並不是一件壞事,關鍵是知錯改錯,有一個積極的態度,一顆勇敢的心,去做好人生的選擇。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通用14篇)

聽過這樣一句話,説是一個人掉了一根頭髮不會禿頂,掉了兩根頭髮不會禿頂,可是如果一直這樣掉下去呢,我想總有一天會寸草不生的。

正如某些人翻了錯誤一樣,明明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對,卻礙於一些顏面不肯悔過,以至於一錯再錯,終不能回頭了。

曾經在一本雜誌上就有這麼一件事,一個小男孩在小的時候,偷過別人的東西,可是他的媽媽知道了也沒怎麼懲罰他,於是他養成了惡習,偷、搶、騙取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長大了以後他也想過要悔改,可是他卻總是告訴自己來得及,終於有一天,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試想一下,如果當初他下定決心要改過的話,結果也就不會那麼慘了。

古今現在,有很多如此的例子。商紂有時也認識到自己的暴虐是不對的,可是由於他的顏面,卻死咬着不肯改過。結果就是眾人反抗,商紂亡了國。就是因為他知錯不改才會落個如此的下場,真是可悲。

很多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犯錯誤並不可怕,知錯不改才是最可怕的,所謂的顏面只能導致情況惡化,甚至影響到個人安危。想一像人生在世有誰會不犯錯誤呢,根本沒有這樣的完人,只是有些人知錯就改犯的錯誤才會很少罷了。一發現錯誤就立即改正,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所謂的顏面也可以挽回些,有增長了才幹,何樂而不為呢?

當前,在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來説,犯些錯誤是難免的,怕的就是有些工人幹部和羣眾知錯不改,造成不良的嚴重後果。不論是工人或是幹部,犯了錯誤都會説什麼“下不為例,僅此一次。”以保全自己的利益。好一個下不為例,如果每個人都這麼説,那中國會有很多的“下不為例”先生和“下不為例”小姐,那中國也就成為了一個“下不為例”的國家。

知錯就改對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益的,我們可以在錯誤總髮現自己的不足,在失敗中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這樣將來才會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2

本人已經在x中學工作一年,擔任九年級四個班的化學教師。對於剛走出大學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學校即安排我從事畢業班教學工作是對我的信任與考驗。

這一年的教學工作,我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這離不開學校領導對我的關心和老師們的幫助。當然,在這兩年的教學工作中,讓我收穫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對於新教師而言,發現問題,並從問題和困惑中去尋求解決的辦法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而走通這條途徑就必須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總結成功的經驗,探詢失敗的教訓。

一、轉變教學行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國中化學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作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堅持“一人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師生關係。“對話”不僅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並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當是源於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應當屏棄那些脱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為,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化學學習的主人

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置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信息,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後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索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同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的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小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三、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是怎樣想的?”、“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

四、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認真備好每一堂

備課是教師課前所做的準備工作。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他既有明確的意義有大致的範圍。因此,上課前教師(尤其對新教師而言)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通過認真備課來了解課程標準,熟悉教材,收集和組織材料,更應從備課活動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減少教學時的不確定感,找到一個有針對性!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3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創新教育”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數學教育是創新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尋求創新教育的新途徑具有重要意義。那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呢?筆者根據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1.為創新教育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過去的“教”、“學”並重的模式,實現由“教”向“學”的重心轉移,力爭創造適宜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發展的教學環境。教學中要嘗試着放手讓學生動腦、動手,積極地進行創新。例如,我在上課時就儘可能地讓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敢於質疑。這樣不僅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使知識內化為學生的智能。教學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鼓勵學生求異創新,允許有不同答案。這樣可以避免學生的思想僵化,從而實現創新教育的目的。

2、調動學生探索創新的積極性

探索創新,是指人們力求認知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和不斷探索真理的一種意向活動,它是推動人們不斷求知探索的力量。那麼,在日常教學中怎樣才能調動學生探索創新的積極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例如在講授“方程和它的解法”一課時,我就出了這樣樣一道典型題目:“一羣鵝來一羣狗,鵝頭狗頭五十五,一百五十條腿齊步走,多少鵝來多少狗?”讓學生計算出結果,我才引入正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種簡便可行的方法。這樣一下子就將學生成功吸引住了,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引發了積極探索的熱情。

(2)、通過設置懸念,調動探求創新的激情。例如,我在講解“圓”時這樣引入:我先拿出一個圓紙片説:“這是一個圓,當中去掉一個圓紙片説:這是一個圓,當中去掉一個隨便多大的同心圓。”一邊説一邊用手捅去中間的一個(事先做好的)同心圓,然後問學生:“這個圓環的面積有多大?”然後,我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細棒放在圓環內,使它恰好是外圓的弦,又是內圓的切線,再把細棒從中間折斷,以其中一段為半徑在黑板上畫圓。接着對學生説:“圓環面積與這個圓的面積恰好相等,你們相信嗎?”懸念由些產生,從而激發學生研究切線性質、探求問題答案的強烈興趣。

3、加強思維訓練,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在實現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目標,就必須對學生加強各種思維訓練,需做到:

(1)、加強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訓練。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兩種基本形式,是創造力的核心。在思考問題時,要想提出儘可能多的新見解,必須依靠聚合思維,它是跟着發散——聚合——再發散——再聚合的軌跡循環往復,直到創造成功。教學中我是通過多項選擇、多題一解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聚合思維,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形式訓練發散思維。

(2)、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相結合。創造性思維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統一。非邏輯思維主要包括直覺思維和靈感思維,直覺思維和靈感思維都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部分。但是直覺和靈感產生以後,還必須經過邏輯思維的嚴密論證和實踐檢驗。教學中我一方面通過示範、引導和逐步訓練,使學生初步學會抽象和概括,並運用有關知識對比較簡單的問題作出初判斷、推理;另一方面又注重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猜想的心智,為探求創新構建必要條件。

(3)、注重發散思維習慣的養成。發散思維是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對給出的材料和信息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或途徑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

教師要善於選擇具體題例,創設問題情境,精心地引導學生的求異意識,從而養成發散習慣,促進學生的探索創新。例如當學生在思維過程出現求異因此時,我則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真切地體驗到求異成果的價值。當學生欲尋異解而不能時,我則細心點撥、潛心疏導,幫助他們獲得成功。這樣學生就會漸漸生成自覺的求異意識,面臨問題時就會積極地作出“還有另解嗎?”的求異思考,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潛能得到挖掘。

4、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發展創新能力的重要保證。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學會觀察、記憶和思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著名數學家哈爾斯曾説過“最好的教學方法不光是講清事實,還應該激勵學生去思索、去動手。數學教學一起強調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自我學習、自我創新的能力。

5、重視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創新個性的培養

首先,創新過程是激烈的智力活動過程,也是強烈的情感活動過程。那些具有傑出創造才能的人,他們的發明和發現始終伴隨着崇高的情操;其次,個性在創新能力的形成和創新活動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個性特點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着創新成就的大小。可以説,學生具有優越的創新情感和良好的個性是形成和發揮創新能力的底藴。

總之,創新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切入點。我們要以人為本,努力創設一種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創新潛能和創新情感,使之快速走上健康的創新之路。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4

今天上午第三節是體育課,我正在洗手間就接到辦公室的電話,十萬火急,跑到辦公室一看,原來是我們班的周仁昊和幾個小朋友玩木頭人時,往旗台上跑時被絆倒一下子跪在了固定旗台的螺絲釘上,滿腿的血讓人不忍直視,體育老師和同事正忙着給他消毒,孩子疼得臉色發白,滿頭大汗,仔細一瞅傷口挺深的,我們趕緊簡單處理一下,通知家長以後,趕緊把孩子帶進了醫院。清理傷口、包紮、打破傷風針,忙了一上午,才把孩子交到家長手中。事後幾位老師都有點後怕,趕緊把這個不起眼的螺絲用水泥封了起來。試想,如果這次我們遇到一位不通事理的家長,我們肯定會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安全無小事,事事需留心。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具備處理校園突發事件的能力,校園突發事件的處理是檢驗一個教師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的試金石。有些老師怕事,一旦出事就惶惶不可終日,一些老師卻什麼也不怕,無論什麼事情到了他們那兒均能得到有效解決。那麼,如何讓我們在應對校園突發事件時有底氣呢?

一、平時多積累臨陣才不慌

足夠的知識積累是我們應對複雜條件的基礎,也是我們處理這些事件的底氣。那麼,我們老師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積累些什麼知識呢?

1、多積累相關科普常識,以準確判斷事件的情況。在校園突發事件中,流行疾病、食品中毒、突發傷病是最常見的。掌握這些事件的相關知識,有助於我們對事件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2、積累相關的法律知識,以便規範自己的行為。有些老師在班級發生了突發事件後惶惶不安,甚至還擔心因此丟掉工作。如果我們熟悉相關法律,在發生突發事件後,就會規範自己的行為,讓別人無從挑剔。

二、凡事有把握才能鎮定自若

應對校園突發事件,關鍵在平時多準備、多演練,凡事有把握,才會處理得比較淡定。

1、熟知學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知道發生突發事件時的處理方式,如果能過根據學校的預案,再有一個班級的備案,就更好了,

2、日常教育中注意安全細節的教育,加強學生安全保障。學校的安全教育授課平台是一個很好的安全教育的載體,裏面的授課都是有記錄的,一旦有安全事故發生,也可以為我們的教育提供證明,當然,在平時的課堂中,要細心觀察,對學生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教育。

3、瞭解複雜事件的處理程序,確保臨場不亂。我曾專門就學生髮生上海事件向律師、法院公職人員請教,加入自己班發生了類似的事情班主任該怎麼辦?他們就明確的告訴我:

(1)迅速組織救治,就近不就遠。

(2)及時報告並通知監護人,隱瞞不報或者拖延緩報,前者要承擔責任,後者要引起糾紛。

(3)採取措施保護好事故現場和相關證據,或及時瞭解相關情況進行記錄。

(4)積極協商和調解。在協商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細心、小心、有誠心和無畏之心,這“無心”很重要,因為受害者的法律認識水平不一致,素質不一致,處理事故時往往比較衝動,我們要用五心來化解。

三、會做人才能巧善後

處理突發事件最後需要善後,巧妙善後可以把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在善後中,老師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説話不越位。

千萬別大包大攬,最後把自己也弄得很被動。在善後的過程中,班主任的角色是調解員。我們處理事件的原則就是依法、客觀、公正、合情合理。如果矛盾雙方意見一致,能夠調解好,我們應該盡職盡責。如果調解不好,我們應該坦白的告訴家長,我們還可以通過學校出面來協調,如果學校出面再不行,再從司法途徑解決。

2、為人要剛柔並濟,方圓結合處理事情。

無論學校是否有責任,對受傷學生及家長,首先應表現出應有的關切和同情,千萬不要得理不饒人。家長們在處理意外上海事故時往往比較衝動,提出的要求可能不現實,我們要心態柔和、説話貼心、聽話耐心、解釋細心、講話更要小心,把事實和法律的規定給受害人及其監護人講清楚、講透。但是,在交代政策、表達立場的時候不能夠含糊,對家長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堅決拒絕。

3、注意情、理、法相結合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兩個學生在學校嬉戲,由乙方受了點小傷。但肇事者家長缺乏承擔責任的勇氣,拿不出一個有效的擔責任行動。而受害者家長則是責任分辨不清,把狀子告到了法院,法院判決肇事方負主要責任,受害方自己也承擔一定的責任,雙方家長都想不通,拒絕執行。最後,班主任從情、理、法三個角度做思想工作,他明確告訴肇事家長,要主動探視傷者,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歉意和關心,要主動承擔責任,獲得對方的諒解,解釋家庭困境,爭取理解和同情。對受害者家長,班主任明確指出,家長可以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但他贏得了官司,卻輸了老師和同學的親近,這對孩子的教育不利。不如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這樣利益一樣保障,還能讓孩子們的友誼延續,一舉兩得。

4、儘量投保,確保各方利益。遇到一些大家都沒有過錯的校園傷害案,如體育活動中的意外傷害。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5

幸福是什麼?每個人的感受和要求都不同。花前月下是一種幸福;天倫之樂是一種幸福;冬日暖陽、夏日涼風也是一種幸福。除了和多數人一樣擁有平凡的幸福,我還有另一種幸福----一個作為幼兒教師那種簡單的幸福。我幸福----因為我從事着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幸福---因為我是和最純淨的心靈打交道;我幸福----因為我生活在一羣快樂的天使中間。

回想當初,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以為,只要喜歡孩子就能帶好孩子,幼兒教師就是和孩子在一起唱唱、跳跳、玩玩,很簡單的一件事。可上班後的第一天,和韓老師帶的是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孩子無休止的哭鬧,讓我手足無措,自己都急的要哭了。後來的日子,孩子帶給我的是無休止的哭鬧和告狀,孩子的吃喝拉撒,磕磕碰碰都要老師親力親為:要哄他們開心,吃飯要人喂,大小便要幫他們,流汗流涕要幫他們擦,碰到個別護短的家長還要受委屈。那時候我的信心有點動搖了。

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轉眼我已經工作了25年了,我與孩子就在每天的吵鬧聲中,告狀聲中,在與孩子的遊戲、玩耍中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回想起這一幅幅幸福的畫面,眼眶不由得有些濕潤:當我嗓子沙啞時,孩子們會為我端來一杯水;當我沉默不語時,孩子們會拉着我的衣袖,搖着我的手説:“老師,你生氣啦”;當他們在玩一個好玩的遊戲時,會大聲的叫我“老師,你快來和我們一起玩吧”。孩子清澈的眼神,燦爛的笑臉,總能化解我的負面情緒,讓我能很快和他們融為一體。

假期,會接到莫名的電話,剛開始,總是沒有聲音,一會兒就會出現依依呀呀的話語,“老師,我想你了,我都想上幼兒園了”,從剛入園時的怕上學到假期裏要上學,孩子們越來越離不開我。而我在漫長的假期裏,心裏也覺得空落落的,總好像缺少了什麼。我和孩子們,我們彼此需要,彼此牽掛,享受着世界上最簡單最快樂的幸福。

天氣轉熱了,我把孩子們午睡的牀單收起來,換成席子。我在用毛巾擦洗席子的時候,鞋釦沒扣上,匡超説“老師,你的鞋釦掉下來了。”我詳裝説“我不會弄”。他説“我幫你弄吧。”説着就很認真的幫我搭鞋釦。看着他一絲不苟的樣子,我心裏好感動。我笑着對他説“謝謝你。”他靦腆的一笑“不用謝。”我跪在牀上擦席子,穿的長裙拖到地上,只見露露和郭雨欣一人捧起裙子一角,就這樣幫我提着。我從牀這頭爬到那頭,她們也跟着我一起爬來爬去,一句話沒説。我看着她們,她們卻相視一笑。突然間我的內心充滿幸福,這就是與我朝夕相處的孩子們。每天和他們在一起,快樂充溢在心裏,笑容寫滿在臉上。幸福就是如此簡單。我可愛的孩子們,感謝你們時常能帶給我驚喜,帶給我快樂,也帶給我很多的感動,更多的是那種簡單的幸福-----純淨,沒有一絲雜質,讓我擁有一顆永遠不老的童心。

的兒童文學家冰心有一句話“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每當默唸它,心中總會特別感動,特別温暖。生命中因為有了愛而精彩,有了太多的感動而感到幸福。每天早晨孩子們一聲聲“老師早,老師好”把我帶入一個瑣碎、忙碌而又開心快樂的一天。傍晚,孩子們的一聲聲“老師再見”又悄然洗去我一身的疲憊。孩子的成長,需要老師的辛勤教導。

幼兒園裏的教育生活猶如一首首清新動人的詩,需要我們用童心、愛心去發現,去挖掘。誠然,我們腳步匆匆,每天忙着給孩子穿衣、餵飯,忙着和他們一起遊戲,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麻煩和煩惱。但當孩子們在我們的引導下明白了自己的過錯,,説出“老師,我錯了”的時候;當我們解析了孩子想知道的祕密,看到他們眼裏閃爍着快樂光芒的時候;

當我們從孩子眼裏讀出願望,為他們插上夢想翅膀的時候;甚至是孩子學會了一首歌,一句話,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們的心裏都會升起一種滿足感,一種成功的快樂。因為看似一件小事,可對於我們和孩子來説,卻是一種情感的共鳴,一種心靈的感動,一種珍貴的情誼。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分鐘都能給我們幸福和感動。

幼教,一首平凡、真實、激情的詩。每一個幼兒教師都是詩裏幸福的符號。生活在陽光下,沐浴在幸福中。做一名幼兒教師,我---感到自豪!做一名幼兒教師,我---感到幸福!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6

為了讓學生都能更好的學好英語,我備課時認真備了學生實際。努力根據學生實際、根據教材實際、根據教學內容實際,在教學中嘗試了不同的教法。在這節課我主要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法:

一、愉快教學法

在教學中,使整個教學都瀰漫着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氣氛。同時,在教學時,使學生進入語境,創造情景,幫助學生通過英語直接理解教學內容意思,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如:做動作、遊戲、饒口令等。運用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又在“學中樂”。我儘可能的運用好表現——成功——快樂三步曲方法,尤其對這班的後進生,多給予肯定評價。

二、演示法

我在教學一些、單詞時,採用實物或是圖片、卡片來教學,能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比較鮮明的事物表象。例如:在字母時要充分利用卡片;學習單詞“jacket”“sweater”“cold”等詞時則採用實物教學比。這樣不僅讓學生看到,而且讓學生聽到、摸到,就會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演示效果,在演示過程中,與講解和談話相結合,通過語言的啟發,儘可能快的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理性階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質。

三、模仿練習法

學習英語我認為最重要的方法是模仿練習,因為英語的語音、語調及書寫與漢語截然不同,如果國小生學習英語口形不對,發不準音,這樣給今後的學習帶來很多不便,當他們一旦養成習慣,再要糾正就困難了。國小生要説得準確,首先必須看得準,聽得準。因此,我在範讀字母、單詞或句子之前,要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並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於大聲講英語,説錯了及時糾正,並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覆訓練,以免在語音上給學生留下後患。另外,應鼓勵學生課下儘量用所學過的常用表達方式進行相互對話。因為我們不是單純為學語言而教語言,而是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

通過這堂課,我即積累了一些初步的經驗,同時也發現了我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幾點思考:

1.沒有抓住機會,巧妙地進行指導。

2.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練習時取易避難。導致不太會的單詞還是不太會。學習應更多的利用新學單詞進行拓展,練習。而不是一味的依照書上來。導致學習雜亂無章。

3.關於新句子的呈現,如何做到呈現自然且讓學生準確明白其含義,一直是我傷腦筋的問題。有些句子運用手勢、體態語或道具很難表達清楚,即使能表達,學生也往往理解不到它真正的意思。怎樣才能使類似的句子呈現更自然,我還在思考中。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一些思考。在這堂課中所遇到的困惑,還需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探索。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7

做為一名青年教師,非常感謝學校和各位老師給我這個機會。能坐在這裏發言,我很高興。下面,我就將自已在這一年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如果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給我提出寶貴意見。現在我就從兩個方面談談。

一、基礎教學

平時的教學工作,可以説大家做的都一樣,我不覺得自己做的比大家好多少,但想到是與大家交流,所以我選擇了兩點來談談我的做法:

(一)字詞

國小階段的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的重要內容,三年級更為重要,所以我加強了生字、詞的學習。除了多寫、多練習外,我要求學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練寫生字10分鐘,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內容一定要是課本內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覺前再把所學的生字讀一遍,加深記憶。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除了生字詞的練習外,還要培養學生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因此,每節課教學之前我都要佈置學生自查字典,自學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要求在查字典的過程中記錄有關知識。一學期下來,孩子們對生字的書寫和記憶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學會預習

三年級是閲讀教學的關鍵時期,課前預習的教學必不可少。但這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讓學生們先了解什麼是預習,於是,在三年級上學期,我給孩子們擬定了一份簡單的預習方案:

1、將課文讀三遍:要求文中的長句、難讀的句子或出現生字、詞較多的句子要反覆讀幾遍;

2、自由學習生字、詞,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3、瞭解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在基本瞭解預習後,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瞭解預習的必要性及其好處,我在三年級下學期,又重新擬定了一份預習方案:

1、自由讀文二遍,熟悉課文內容(讀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聲的讀、可默讀,也可朗讀)。

2、自由學習生字、詞(不認識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要查字典弄明白,並在課本上做批註)。

3、讀文第三遍,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在課題下)。

4、讀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問?(三個)

5、讀文第五遍,寫出你初讀文章的感想。(於本子上)

現在,課前預習以成了孩子們的一種學習習慣。

二、作文教學

(一)模式教學

提到作文,孩子們都怕,記得我讀國小時,也是一樣,不知如何下筆,總覺得無話可説,也許是因為如此,作文教學是我一直思考的比較多的問題。我覺得國小作文教學還是要從模式教學開始,使學生逐步達到創新進步、作文有成。其實模式,簡言之就是事物的一個樣板、櫃架,很多的人都認為,作文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不應對孩子們要求過多,要讓他們自由發揮。但其實,孩子們連最基本的作文知識都沒有,又從何談起説寫作文呢?而三年級又是作文起步最關鍵的一年,所以我覺得應先讓孩子們瞭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於是我要求孩子們作文一定要分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礎上,再教孩子們如何將句子寫通順,怎樣分自然段寫。然後,再進一步的引導孩子們怎樣一不一不把內容寫清楚、寫具體,等等。

我想可以從現成的模式教給孩子們基本的作文知道,而這個模式就是課文。例:課文《爬天都峯》這篇課文開頭是:“暑假裏,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峯。”這裏,我就教給孩子們開頭可直接點題。例如《頤和園》這篇課文,結尾:“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在這時,我們可以教給孩子們在寫作文時,結尾處可寫明自己的感受和觀點。可以説,我在上每一篇課文時都會涉及到作文教學。

(二)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記得,我受到老師第一次表揚的作文是寫的《我的家人》,而這篇文章就出至於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現在想想,這也許就是關鍵,只有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你的文章才可以成為受人觀注的文章。雖然三年級還只是作文的起步階段,但我仍要求孩子們寫作文時儘量寫自己身邊最真實的事來寫,而除此,我還有一個要求:每篇作文的結尾一定要寫出自己的最真實的感受和觀點,而在楚天杯作文競賽中,孩子們能獲獎的原因,或許就是真中取勝吧!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8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中國小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理解新課程。做為新時期的國小體育教師如何去發揚傳統教學的優勢,儘快地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隨着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閒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參加健身鍛鍊,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隨着醫療改革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每天晨練、登山、打球的人絡繹不絕,加入體育鍛煉的人羣越來越廣,終身鍛鍊的意識已逐漸深入人心。因此,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培養堅持課外鍛鍊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

適應社會等全面發展。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着教師轉,教師跟着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着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9

這一課教學過程基本上實現了教學設計的意圖,讓學生體會到了"集合"這一基礎數學思想在生活中實現運用,以及這一知識對解決我們生活的實際問題的重要性。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能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有用價值,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索創新的興趣。

當學生解決兩比賽一共有多少人時,答案有了爭議,兩種答案的學生都説出了自己的理由,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碰撞,學生都想正確的答案是多少。而老師此時沒有及時肯定哪個答案,而又創設了另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設計圖案來解決這個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提倡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獨特體驗,用自己的方法來發現創造。學生在一次次的肯定中,學習動機得到激勵,進而產生更強的學習動機。

二、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提供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因此教學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實踐活動空間,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課創設了讓學生設計圖案,學生設計的圖案很多。可見,創造源於實踐,提供實踐操作平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注重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思維。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以及不同的發展潛能。教學中關注學生的這些個性差異,應允許學生存在思維方式的多樣化和思維水平的不同層次。本節課學生共用了5種方法來計算兩個比賽一共有多少人?我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新課改下的數學課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固定的運算方法,也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本節課雖然完成了教學目標,也有不足之處:

1、強調過程與教學時間的矛盾依然存在。

《數學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教學要注重過程,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感知,強調學生的體驗,這是新課改的方向。我在本課設計中,比較注重過程,注重學生的體驗,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設計圖案並填寫名單,彙報就有少數同學説沒寫好。要是等所有的同學都寫好,本課教學任務就很難完成,還有展示學生作品時,許多學生都設計得很好,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一一展示。應該説強調過程與教學時間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如何處理好強調過程與教學時間之間的關係,需要進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2、應該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

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學習中。這樣才能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我在本課利用直觀集合圖説各部分表示的意義時,找了少數的同學説了一下,就過渡到下一環節。但到了後面的列算式解答時,學生根據直觀圖寫出了不同的算式,説算式的意義時有同學不會説了。部分學生還沒理解直觀圖左側和右側的意義。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三個部分的意義,學生印象深刻了,全體學生有了思考的過程,這樣後面就不會出現問題了。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10

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動力,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索行為,是同化,是探索,是發現,是再創造。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對象,對已經或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教學活動背後的理論、假設,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其目的是使教學活動進入更優化的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使教師成長地更快、更專業。反思不是單純的事後行為,還包括事前和過程中的反思。

反思的意義;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動力,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索行為,是同化,是探索,是發現,是再創造。”這使我們感悟到反思的重要。數學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意義體現在:

對教學課堂的反思:

(1)反思教學行為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還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是學生自己學習最重要的學習資源環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形式就為學生創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有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如在“七巧板”一節中,我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副七巧板,並拼湊圖形,學生對動手操作很感興趣,不少同學設計出別出心裁的“七巧板”,並拼出了許多意義豐富的圖形,其構思之巧妙,想像之豐富,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學們體會到了自己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2)反思教學行為中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還是知識傳遞的支配者

傳統教法認為“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課堂上教師的任務就是想方設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思維活動完全受教師的支配,這種教學方法不能發掘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會學生的知識,更應該成為學生自主探索並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一種激勵,在學生迷路時,引導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難時,激勵他們勇於戰勝困難。

(3)反思教學行為中教師是“師道尊嚴”者還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在以往的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距離無法縮短,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師生關係,民主的課堂氣氛無法形成。要改變這種形式,教師應該主動由“站在講台上”,變為“走到學生中去”,使自己成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中的問題,以交流、合作、商討的口氣與學生交流心得、體會,這樣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遇到什麼問題都願意與老師講。

由於數學思維本身就是一種反思性思維,從本質上説,數學是科學中的皇后,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就是一種精神,即理性精神。數學是如此的重要,它站在科學的高峯擴展人們的智力,探求真理,數學的研究成果傳遞給物理學、化學等自然學科,改變着我們普通大眾的生活。數學又是這樣的美麗,在數學家眼裏它是詩、是歌、是畫,數學裏充滿了公式美,邏輯美、秩序美,令數學家們魂牽夢繞,陶醉沉迷。所以對數學教學反思就更為重要了。

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才能把教師潛意識的活動納入到教師有意識的活動之中,才能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從而使數學教學水平邁向更高而有效的境界。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11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説:“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快樂的課堂”。1、一個物理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快樂的學習時光”。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以前的物理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3、在生活中學物理。“讓物理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物理”。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物理,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物理離他們很近很近,就在生活中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我力求每一節物理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12

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幽默帶進課堂。在課堂上,適當的微笑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緩解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氣氛,使得學生可以輕鬆的在課堂上享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對於課堂上出現的一些學生開小差現象,可以利用合適的辦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適時地玩笑是可以提神的,營造氣氛。對於可能出現的不利於課堂的教學現象,要嚴格要求。學生都是有惰性的,難免有打盹兒、説話、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此時對於上課開小差的學生,可以有不經意的提點,或者有突然地停頓,都是很好的提醒,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等再次理清思路之後再上課效果就會好的多。同時以小組競賽的形式來激勵學生。而且我會精煉課堂語言,穿插很多與地理相關的諺語、歇後語等等,氣氛異常活躍。

把激勵帶進課堂,上好每一課。俗話説:“信其師,親其道。”怎樣施展自己的魅力,讓學生信服你,從而喜歡你的課。開學的第一課,總是向學生闡述學習地理學的意義,例舉幾年來自己所教地理學科的優異成績,鼓勵學生認真聽從我的課堂,嚴格遵守課堂上的要求,就能取得好的成績,讓學生感覺到在我手下學習是很榮幸的事情,應該好好地珍惜。

把競爭帶進課堂,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人”。地理可以成為任何一個學生的優勢學科。有一門優勢學科,可以讓“差生”看到學習的希望。每次在作業批改之後,或者考試成績下來以後,這些“差生”就會變成辦公室裏的常客,在他們身上下一番功夫,鼓勵這些“差生”中比較好一點的要起到帶頭領先的作用,差一點的也不要相信這就是自己真實的水平,始終相信下次自己也可以有很大的進步的!讓他們的心裏始終有着一個信念,每次都會進步的,最終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要知道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需要我們老師們共同正確的引導、培養與呵護。學生才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更多學習的樂趣,從而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13

短暫而又漫長的高三一學期已經過去了,掩卷之餘,不勝感慨,獲益良多。本人除了潛心研究考試大綱、大學聯考考試説明之外,通過集體備課、聽課等方式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和學習,以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簡單而言,要使學生養成優秀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做到:

一、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無規矩無以成方圓。在新學期開學之際,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把握尺度,高低適中。目標過高會使學生感到高不可及,產生畏難心理;也不可太低,否則又會使學生感到沒壓力,無動力。怎樣的目標才符合實際呢?目標的制定要科學,千萬不可主觀武斷,其依據是教材、考試大綱和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在實施的過程中除要依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不斷微調外,還應分層次對待學生的學習情況。如學習方面要求全班學生“按時完成作業”,這對於學習差、貪玩的學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怎麼辦呢?可以讓各人發表意見,然後採取折中的辦法,留有一定餘地。如“中午之後”、“一天之後”都可以。這樣對平時完成作業有困難的學生即有一個過渡,又有一定約束,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作業抄襲的現象有所改觀,同時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也得到了維護。

二、挑選精明能幹的物理課代表

物理課代表是物理學科的骨幹,也是任課教師搞好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一個好的物理課代表學習狀態可為一個班級起到表率作用,代表一個班的學風,對全班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將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一個班級學習物理風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要看物理課代表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因此,平時我不僅注意使用物理課代表,而且更注意對物理課代表工作能力的培養。我要求物理課代表對各小組長督促到位,小組長及時反映組員的情況,這樣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責任到人,這樣一方面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使其工作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可減輕物理課代表的壓力,不影響其它功課的學習。

三、加強對學習的管理

一輪複習的效果如何,思維發展如何,學習能力培養情況如何,對學生的二輪、三輪影響很大。目前,相當一部分學生有輕視一輪學習的心理,這將影響他們高三複習的主調,影響他們的複習效果。對此首要工作就是引導,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每次模考後一定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彼此交流對學習的認識及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競技狀態。同時,對一些有愛好或特長的同學,則要增加一些與大學聯考有關且有難度的習題,給他們提供發揮特長的機會,以此體現自我價值。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安排學習好的同學給予幫助。使得整個課堂有一個很好的自學環境,藉以激發學習自覺性和積極上進的的學習氣氛。

四、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目前的大學聯考明確要求學生要規範答題。學生的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書寫規範,板書時我自始至終書寫規範;要求學生分析規範,每每分析時必定和學生認真審題,有理有據,循序漸進,使學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要提高一個普通班的成績,光靠任課教師是不夠的,必須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物理課代表的模範帶頭作用和其它力量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一個普通班逐步脱穎而出。

當然,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將這幾點做好,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師生堅持,堅持,再堅持;努力,努力,再努力。

2022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篇14

教學反思活動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即教學實踐活動、個人經驗、教學關係與教學理論,這四個方面的問題構成了教學反思的基本向度。

(一)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實踐歷程中,要及時捕捉能夠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現象,通過理性檢查與加工,逐漸形成系統的認識,形成更為合理的實踐方案。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包括實踐內容、實踐技術與實踐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實踐內容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展開前,需要對活動所關涉的內容本身進行反省,因為任何內容都是在抽象了具體現象和對象的基礎上編制的,在不同時間、對象、場景面前,或多或少都需要進行重組、改造、增添或刪減,這是教師課程能力的體現,也是教師的責任和權利。

實踐技術的反思是指教師對活動展開過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時機等的適切程度的總結檢討,其目的在於對自己的行動軌跡進行回溯,發現問題和不足,探尋更佳的方案。實踐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整個實踐所取得的成效的價值判斷,包括學生角度的需要滿足程度與教師自己角度的價值感受兩個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受益狀況,後者要考察教師在確定價值取向、實施教學活動、進行價值判斷過程中自己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影響狀況、對個人經驗的提升狀況、對教學理念和理論的促進狀況。

(二)對個人經驗的反思

教師對個人經驗的反思有兩個層面,一是對個人日常教學經歷進行反思使之沉澱成為真正的經驗,二是對經驗進行解釋從而獲得提升。如果教師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學反思的判斷、反省與批判的權限,教師的教齡再長,教學經歷再豐富,也不一定與教師個人的獨特經驗成正比。如果不對其進行反思,那麼這些經歷將一直是懵懵懂懂的,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不斷地經歷着,又不斷地忘卻這些經歷,致使教師的經驗系統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歸屬於自己個人所有的獨特經驗,從而使得教師那些具有極大潛在意義的經歷失去了應有意義。

可見,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把他的經歷昇華為真正的、富於個人氣息的經驗,並且不斷使自己的經驗體系得到拓展。“每一個對藝術作品有經驗的人無疑都把這種經驗整個地納入到他自身中,也就是説,納入到他的整個自我理解中,只有在這種自我理解中,這種經驗才對他有某種意義。”如果教師只對個人經驗作出描述性的記錄而不進行解釋,那麼這些經驗就無法得到深層次的解讀,只有對經驗作出解釋後,對經驗的閲讀才是有意義的。也就是説,經驗形成過程的同時應該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重新閲讀經驗的過程也仍然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這樣才能常讀常新,每一次的閲讀過程就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創造的過程。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經常使用的“反思檔案”就應該有這樣兩種用途,一是描述記錄並分析所發生的種種情況,使之成為文本形式的經驗,二是對文本經驗本身不斷加工和再創造,使經驗得到昇華,改善教師的理念與操作體系,甚至可以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學理論。目前看來這第二步的功夫尚顯不足。

(三)對教學關係的反思

通常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對具體事務的反思上,而不可見的關係在反思活動中經常被忽視。從關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教師當前的自我與過去的自我的關係、教師本人與其他教師的關係、教師與家長的關係等;從關涉的教學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關係;從關涉的教學支持系統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社會文化、價值體系、課程與教學改革、時代精神與理念等的關係;等等。

對教學關係的反思在教學反思活動中是相當重要的。它向上可以為教學理論反思提供基礎,向下可以使實踐與經驗反思得到昇華。對於每種關係,都應該從認識、實踐和價值三個角度進行反省。認識角度是對關係的客觀描述,即現在關係的狀態如何,為什麼會這樣;實踐角度是對關係改善與發揮作用的思考,即如何改善現在的關係狀態和怎樣使關係發生作用;價值角度是對關係改變或發生作用的結果的思考,即這樣的關係狀態該朝什麼方向改變,改變的效果如何。

(四)對教學理論的反思

任何教學理論都不是完美無缺、持續高效的,在不同的時代、價值取向、技術條件、人員素質面前,理論都需要重新認識和把握。同時,教學實踐是教學理論的源泉,實踐活動本身就是理論的前兆,藴涵着豐富的可能性理論。對教學理論進行反思有三種基本的樣式。第一是對實踐的理論反思。對於教師個人經歷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驗體系,應不斷地從理論層面進行解釋和建構,通過對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之間的不斷觀照、反省、聯結,既可以完成對實踐的理論提升,又有機會對先有理論進行審視、訂正。第二是對教學理論的實踐反思。教師在學習和掌握某一教學理論後,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還原,該理論的各種元素得到實踐的考驗,使得教師能夠進一步理解教學理論中的道理、價值、方案與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原有理論的判斷與選擇。第三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在理解和學習教學理論時,教師是主人而不是理論的奴僕,教師有權利依據自己的知識背景與學術專長對教學理論進行反省,對理論進行修正與再創造,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理論發現某一理論的缺憾,從先有理論推演新理論,從其他學科不斷更新的概念範疇中建構新理論,這種針對原有理論的修正、推演概括與建構就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

在對教學事務進行反思時,應力求從實踐活動、個人經驗、教學關係、教學理論四個向度進行。這也是對教學現象或事件進行反思時的四個層次。如果一個反思對象能夠在這樣四個層面得到重新認識和理解、解釋,那麼這樣的教學反思應該是深刻而周詳的,也會獲得豐碩而長久的反思效益。

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探索了多種反思方式。例如,在時間序列上,有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期中反思、期末反思,就一堂課而言,有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在主體序列上,有個人反思、教師集體反思、教師與學生共同反思、教師與專家共同反思、教師與家長共同反思;在內容序列上,有個案反思、主題反思、學科反思、跨學科反思,具體到教師的日常工作內容,有講課反思、作業反思、評價反思、活動組織反思;在教學發展序列上,有學生成長反思、教師成長反思、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改革反思;在表現形式序列上,有反思日記、反思檔案、反思報告、反思競賽、反思作業①等。在進行教學反思時,除了可以採用上述方式外,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實踐智慧,針對具體的條件與問題,創造更為適合的方式方法。因為沒有哪一種方式方法是適合每個人、每件事的,創造本身就是教學反思所追求的境界。

無論採取或創造怎樣的反思方式,教師在教學反思行動中都需要堅持這樣兩個策略。

第一,教師要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靈,教師經常面對紛繁複雜的教學現象和事件不知道該對哪一個進行反思,對於自己的心靈活動不知道哪些可以成為反思的話題。雖然在邏輯上可以編制出反思對象選擇的理論框架,但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究竟哪一個現象、哪個事件、哪種行為、哪種感受可以反思、應該反思,這是無法預先確定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保持開放、敏感而好奇的心靈,時刻捕捉可能的反思對象。“好奇心‘喚起關心’,喚起對現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東西的關心,喚起對我們周圍奇怪和古怪之物的關心。正是好奇心使人們擯棄熟悉的思維方式,用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件事物。”

第二,要經常、反覆地進行反思,不僅對不同事件或現象經常進行反思,對於同一個事件或現象,也要不斷地持續地進行反思。反思對象“總是對向它詢問的人給出新的答案,並向回答它問題的人提出新的問題。理解一個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種對話中理解自己”。反思的過程就是不斷解讀,不斷獲得新答案,產生新感覺,提出新問題的過程,對於教學活動的日常反思絕不能一蹴而就,對於不同的或者同一個反思對象,不同的人進行反思,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產生新的疑問。在不同的時間、環境、心境下,反思也會有不同的結果。與不同的主體共同反思,認識也會有所不同。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也會提示出新的答案、新的問題。反思的實質,是教師在不斷的反思活動中,通過反思來理解對象、理解自己,讓自己與對象對話、與自己對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aoxue/nmzn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