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幼兒教師個人師德反思(通用5篇)

幼兒教師個人師德反思(通用5篇)

幼兒教師個人師德反思 篇1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着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

幼兒教師個人師德反思(通用5篇)

1.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目前,我國教師總體收入並不高。獻身教育是一種精神境界,教師必須具有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着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2.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聖使命。教書是途徑,育人是目的,教書育人是教師為塑造健康學生人格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徑,是人民教師的核心內容,是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因此,能否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教育的目的,關鍵在於通過教書育人實踐來塑造教師羣體的理想人格。

3.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傳統意義的傳道、授業、解惑是對為師者業務職能的概括,今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傳道”者轉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從“解惑”者轉向發現問題的啟發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問題的參與人。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高質量的教育,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實際行動。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説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師要模範履行師德規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成為一個有公民意識的人,一個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個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師德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蘇霍姆林斯基説,“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首先就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教師要成為追求真才實學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具有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形勢的快速發展,高科技的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保持自身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5、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研究表明,一個科技人員應用知識的總量,大約只有 20%是在傳統的學校學習中獲得的,其餘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為適應需要而獲得的。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不斷進取”的觀念。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我要努力成為“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於教育、善於育人”的好教師。

幼兒教師個人師德反思 篇2

關於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已經成為當今教育工作中的一項根本要求,作為一名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也早已成為國家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職責要求,在構成教師素質諸要素中,師德處於首要地位,這已被全社會所公認。目前,幼兒園教師的師德之所以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原因之一除了獨生子女政策導致每個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與關愛超過了任何國家與我國曆朝歷代以外,其次就是幼兒教師與其他教師一樣在經濟浪潮的大環境中出現了師德素質下滑的問題。因此師德建設也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幼兒園管理工作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園所園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幼兒園教師隊伍對發展學前教育,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有着重大的戰略意義。經過幾年的幼兒園管理工作和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在師德建設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經驗,但是也存在着諸多問題與困難。當前,探索與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富有時代特色的幼師師德建設實踐模式,已成為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大課題。下面是我們在師德建設中的一些做法和成績,也有相應的反思與解決不了的難題,在這裏和大家共同探討。

所謂師德師風,即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及其表現出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價值取向下的工作作風和教師思想素質,具體表現包括對國內外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從事的幼教職業的熱愛和投入、對本班組教師與同事的團結和協作、對幼兒及家長的尊重和家庭教育指導、對幼教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終身學習的職業追求和自律以及對國內外幼教理論的吸納與借鑑等各個方面的綜合狀況,它是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的關鍵所在。以下就是我園在師德建設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以國家的教育法規與方針政策作為指導師德建設實踐的理論基礎,輔以我園有針對性的各種手段提升教師的職業形象和服務意識。

1、近年來,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把師德建設放在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並在依法治校、依法辦教育的思想指導下開展了教師學法懂法的工作安排,不僅要求教師學法,更重要的開展了校長(園長)的法律培訓,通過培訓增強了校長的法律意識和政策理論水平,更重要的是運用到了教師培訓和常規工作中。在每學期的培訓中分別組織教師們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勞動法》(新)、《幼兒園工作規程》以及“xx大報告”中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使全園教師更清醒的認識到國家對教育特別是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提高了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自信心,並理解《教師法》提出的教師應承擔的六條義務的內涵和意義。

通過園本培訓制定了我園教師的行為規範,從樹立教師的職業形象入手,細化了從教師語言、着裝、儀容到教師行為的行為規範,通過每學期有計劃的培訓學習提高了教師們履行師德的自覺性。

2、改善傳統行政管理的人文環境,通過學習瞭解幼教發展信息、教育新觀念,把每學期的師資培訓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傳統的行政管理多是停留在檢查監督、批評教育的層面,而幼兒園的教師每天必須用一個孩子的心態和視覺和學齡前兒童相處,如果教師每天處在單調和嚴管的氛圍裏勢必沒有“陽光心情”來照顧孩子或者只在領導面前充樣子,因此我們首先從尊重教師入手,無論是檢查工作還是聽評教育活動及各種例會全部改變了對教師的評價方式,堅持把“微笑”送給每一個教職員工,挖掘教師的閃光點,以表揚鼓勵在先,當出現做的不到位的問題時,用婉轉的方式告訴老師,並幫助其找到恰當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在例會中,堅持正面表揚和鼓勵,把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來舉例,不點名批評某個同志。其次,利用幼教專業刊物和教育專家講座把國家幼教改革信息和國內外的教育觀念通過園本培訓的方式及時傳達給教師們,使教師儘快從中吸取好的方法和經驗用於教育活動中。另外及時發現教師的情緒變化,在生活、工作中關注教師的實際困難,盡其所能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同時教育教師不要把個人、家庭中的煩惱帶到工作中來,更不能把怨氣傳達給幼兒。通過這樣的管理方式,教師們每天的心情是開心愉快的,和孩子及家長的相處和工作配合也就得心應手了,使教師們整體的師德狀況有了很大的提高。

3、全面、準確的分析幼兒園的發展方向和所面臨的社會競爭的實際狀況以及自身的優劣勢進行教學研討,讓教師們增強“園榮我榮,園衰我恥”的憂患意識,把提高師德修養和服務水平擺到當前刻不容緩的位置上,行政管理人員從自身做起,為教師提供榜樣和示範作用。

二、通過完善各種工作制度與運用機制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把提高教育水平作為師德建設的關鍵步驟。

1、補充完善各種工作制度與每月工作量化考核機制和修改師德考核標準與幼兒園教師工作實際相結合。建立符合園所管理的規章制度,完善考核機制對於師德建設是非常必要的。我園分別在XX年6月與XX年3月兩次補充修訂了各種工作制度和各崗位職責,在XX年的基礎上修訂了教師每月量化考核標準,補充了特色教學的量化考核和後勤人員的量化考核標準,教師對每日的工作流程更加清楚明瞭,對教師行為有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標準,並且每月對全體教師和家長公示量化考核的分值,對違反師德的教職員工從園所領導到工會主席進行多次談心教育,並拿出統一的行政處理意見,但是多數以調整心態和情緒入手,同時反思管理中是否存在問題,讓教職員工心服口服。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園再沒有出現過家長反映教師師德和教師服務的問題,在每學期不少於三次的家長反饋問卷中,教師工作滿意率達到了95%以上,我園的社會聲譽呈現大幅提高。

2、加強師德建設的檔案管理與文字記錄,把師德考核作為評優評先的依據。XX年7月我園為每位教師建立了師德檔案(包括聘任教師),在師德檔案裏教師的每月實際工作和家長反饋成為其中重要內容,並把其作為每年的師德考核層次的必要參照,而在評選師德先進、標兵和優秀教師、骨幹教師等。模範時必須以師德考核優秀作為評選推薦依據。同時在教師職稱評定與工資晉升時也要把師德放在首要位置上,防止教師重業務,輕政治;重能力輕品德的傾向。

3、提高和改善聘任教師的工資水平與福利待遇。我園現有聘任教師8名,幾年來,由於園所環境的改善、設備投資等造成資金有限,所以聘任教師的工資水平較低,雖然在使用、培訓和休假等福利待遇上享受與在職教師同等地位,但是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一直是我園的最大問題和矛盾。從XX年開始我們修訂提高了聘任教師的工資分配製度,並且給部分教師簽訂了三年期限的合同,按照新《勞動法》要求實行了養老保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教師隊伍,促進了師德建設工作的實效性。

三、完成從他律向自律的轉換與提升是師德建設的根本。

1、心理疏導,緩解工作壓力,調整工作情緒。幼兒教師在新時期的幼教發展工作中,揹負了來源於社會、家長較大的工作責任和壓力,每天從事着瑣碎的衞生保健和教學工作,很多教師的身體和心理存在情緒問題。為了幫助教師緩解壓力,我們給教師刻錄教育、心理名家講座,如全國著名企業營銷策劃培訓師郭天祥的《創造積極的工作心態》、國家心理諮詢師《如何調整緊張情緒》、國家特級教師竇桂梅的《激情與思想》、北京禮儀學院禮儀教師的禮儀培訓等等,通過講師們把詼諧幽默的講課風格結合當代現實案例分析講解及心理指導,讓老師們緊張煩悶的心情得到了釋放,同時對教師思想產生了較大的觸動,這種方法一定程度上輔助了師德建設的工作成效。

2、運用實際工作中的案例加強教師換位思考、反思教育行為的能力,運用各種手段自我修正師德意識,提升教師人格魅力。我園在職教師長期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育現如今的孩子,其教育方法顯然不符合當今時代要求與發展,所以提高師德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改善教育手段和方法,加強家庭教育的溝通與聯繫,提升家長的教育水平和配合教師工作的意識。因此,我們每週都在例會上總結上一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教師困惑,不針對教師的對錯,只是運用新理念分析我們教育措施和方法是否恰當,並提出“如果是我的孩子怎麼辦?”“如果我是家長怎麼想?”,引導教師換位思考,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學習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如果老師出現過錯,管理人員首先站在教師的角度幫其分析當時的心態和想法,在理解其工作的角度從情緒上感化教師,使其真正意識自己的不當行為給幼兒園集體帶來的聲譽影響。其次採取家長委員會、家長培訓、家長展示會幫助家長了解教師工作的內容,理解教師工作的壓力和難度,讓家長和老師之間縮小距離。通過這些做法,我園的家長充分了解了教師工作的辛苦,提升了家長的教育水平,同時展現了教師風采,增加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機會,教師在工作得到了家長的理解與信任,增強了榮譽和成就感,教師在自信中和孩子共同成長,達到了提升教師人格魅力的作用,也促進了教師的師德水平提高。

通過開展以上豐富多彩有實效的師德教育活動,我園的師德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年終工作總結和成果展示上,大力表彰家長滿意度高,教育工作成績優秀,教師為人師表的事蹟,樹立了我園教師師德的典型形象,形成良好的師德氛圍,改變了我園過去的園風。但是我們也意識到,我園依然存在着難以解決的困難和矛盾,下面是我們師德建設中的對策反思。

四、反思師德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反思

1、教師的社會地位與時代發展,提高教師包括聘任教師的合法地位與工資待遇與國家政策、社會壓力的矛盾。

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他們對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摯愛與追求,表現為他們對自己職業的自豪感和責任感的強弱。當社會以物質的精神的形態充分肯定教師勞動的作用,確立該職業在社會各行業中的優越地位時,才會激發和保護他們的敬業、樂業和精業精神,以國家和社會的標準認同自己的職業角色,認同和遵守該職業所要求具備的職業道德。因此,國家和社會為教師所創造的物質待遇、社會地位及其在社會各行業中所處的相對位置的現實狀況,是制約幼師師德水平整體提高的決定因素。近年來,黨和政府在提高教師包括幼兒園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物質待遇方面作了巨大努力,在職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社會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幼師師德建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也在客觀上確立了幼師在社會上所處地位的宏觀標準。但在我國經濟還不具備發達國家水平的國情制約下,幼師職業遠遠沒有達到“受人羨慕和尊敬”。師範院校幼師專業難於招到高質量的新生的窘況,為數不少的中青年骨幹教師或改行或棄教從商,就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此問題。在理論上,幼兒園教師擔負着教育奠基的基礎工作,尤其是3—6歲孩子的個性成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在幼兒園裏形成的,而在實際中絕大多數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尚未受到全社會的羨慕和尊敬,這種反差,是影響提高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激勵廣大幼師敬業、樂業、精業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不要説在社會地位、工資水平、福利待遇同工不同酬的聘任教師了。所以,切實落實《教師法》、新《勞動法》,大力提高幼師的物質待遇和社會地位,動員全社會尊師重教,是幼師師德建設的首要環節。

2、深入教育體制改革,落實機制考核與在編教師沒有“出口”的矛盾。

如果説由政府和社會行為構成的教師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造就了幼師師德狀況宏觀環境的話,教育內部的人事、分配、考核、獎懲等制度所營造出的教師工作環境、教師與國家、教師與幼兒園,師幼之間、教師勞動與報酬的現實關係,則是教師師德規範能否維繫和發揮作用的直接因素。法律的實施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的;而道德是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依靠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來維持的。這就告訴我們,師德建設不僅應當大力營造遵守師德為榮,不講師德可恥的輿論氛圍,更要深化教育改革,健全適應改革開放條件下當代中國實際的教育部門人事、考核、分配、獎懲制度,形成對幼師行為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這是目前幼師師德建設乃至整個中國教育走向現代化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工作中最大的難點問題。

一個時期以來,教育隊伍中的一部分人職業道德水平滑坡,行為失範,除了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一部分人放鬆了對自己的修養和要求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育內部承襲多年的人事、分配、評價、獎懲制度,缺乏對教師職業行為的激勵和約束,客觀上提供了不良現象繼續存在的土壤。因此,師德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應當選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各項制度上。

如果不改變人事制度,落實打破教師職業終身制,制定實施“進得來,留得住,出得去”的用人制度,使幼師隊伍不斷得到優秀人材的補充,疏通將不適合幼師職業,特別是缺乏教師職業道德者送出教育單位的渠道,從人員素質上保證幼師隊伍的質量,警戒不守師德者改弦易轍,就不能真正激勵教師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利益的關係,同時也不能有效落實教師的師德建設工作。

3、如果幼兒教師的心理問題和職業倦怠產生的根源與如何解決的矛盾。教師職業倦怠是指長期工作在高度壓力下的教師,在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表現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狀態。職業道德和責任感使教師具有高度的個人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積極情緒,有助於教師不斷地完善自己,減少了教師去人性化問題的發生。也就是説除了營造積極輿論氛圍,還要在大力提高廣大幼師對教育事業和幼師勞動巨大價值的認識,使廣大幼師對幼師行為的真善美取得共識的同時,制定和完善融合幼師師德內容的幼師評價考核制度。通過務實、公正、公開的考核評價,輔之以相應的懲罰,以一定的經濟效益做保障,同時弘揚獻身教育,勤奮敬業的高尚師德,激勵廣大幼師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因此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源應該還在解決了前兩個問題的基礎上才能最大程度的解決教師職業倦怠的矛盾。

幼兒教師個人師德反思 篇3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着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

1.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目前,我國教師總體收入並不高。獻身教育是一種精神境界,教師必須具有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着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2.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聖使命。教書是途徑,育人是目的,教書育人是教師為塑造健康學生人格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徑,是人民教師的核心內容,是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因此,能否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教育的目的,關鍵在於通過教書育人實踐來塑造教師羣體的理想人格。

3.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傳統意義的傳道、授業、解惑是對為師者業務職能的概括,今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傳道”者轉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從“解惑”者轉向發現問題的啟發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問題的參與人。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高質量的教育,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實際行動。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説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師要模範履行師德規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成為一個有公民意識的人,一個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個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師德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蘇霍姆林斯基説,“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首先就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教師要成為追求真才實學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具有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形勢的快速發展,高科技的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保持自身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5、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研究表明,一個科技人員應用知識的總量,大約只有 20%是在傳統的學校學習中獲得的,其餘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為適應需要而獲得的。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不斷進取”的觀念。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我要努力成為“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於教育、善於育人”的好教師。

幼兒教師個人師德反思 篇4

活動內容:

1、大班男孩子“跳跳兔”活動,地上放一排輪胎,幼兒用雙腳跳方式依次跳過每一個輪胎,跳完的孩子返回並能有序的排列隊伍,依次循環進行。

2、大班女孩子短跑練習,以跑道一端為起點,跑到另一端的終點,繞過塑料障礙物(老師特意放置),然後返回到起點就算跑步結束。

觀察結果:

1、大班男孩子在跳的過程中部分幼兒不能雙腳起跳,沒能掌握跳的技巧,還有少數較膽小幼兒乾脆放棄嘗試單腳跨過。

2、大班女孩子基本都能聽口令起跑,但在繞障礙物時有點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停止跑步在觀望,有的乾脆不繞,還有的雖然繞過了障礙物,但沒能回到自己的跑道上。

反思及策略:大班幼兒對户外活動總是很期待,但如果無組織無紀律的活動會讓他們在短時間的興奮過後處於索然無味的狀態,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能讓幼兒在活動中靜聽、思考,比如他需要傾聽活動內容,他需要思考我該如何按規則行動,在別人遊戲的時候學會耐心等待,通過幾天活動能培養大班幼兒的團隊意識和相互協作的能力。

對於部分不能理解活動規則的幼兒,老師應多用重複句,多提醒。通過重複提醒能讓大班幼兒更好的記憶並理解。鼓勵較膽小幼兒多嘗試,有一點小成績給予及時讚揚,讓他品嚐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對於活動有困難的幼兒,老師及時給予幫扶,讓幼兒感受到有老師在身邊我是安全的,幼兒有了安全感才可以大膽的去嘗試。

幼兒教師個人師德反思 篇5

一、給幼兒一個主動探索的空間,鼓勵幼兒自主學習、大膽嘗試,讓幼兒獲得成功感。

活動一開始,利用角色扮演進入遊戲的準備活動,使孩子們很快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融入到遊戲中去,簡潔明快。在基本部分中,第一次分散活動,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經驗,自由玩圈。發現了很多好的創意:有變成‘車輪’滾一滾”、變成‘山洞’鑽一鑽、變成 ‘陀螺’轉一轉、變成‘花瓣’跳一跳、變成‘烏龜殼’爬一爬、變成‘方向盤’開一開……第二次分散活動,將圈做替代物進行遊戲,此時,幼兒行動起來,進行嘗試活動,孩子們個個積極動腦,有自己想的,有與同伴合作的,他們的神態都是那麼的投入,活動氣氛濃烈。第三次分散活動,孩子們利用我提供的輔助材料,嘗試更有趣的玩法,這時,我仔細的去觀察幼兒的嘗試活動,一方面發現新的玩法,及時給予肯定,並做到心裏有數,另一方面幫助有需要的孩子,讓每個孩子獲得一種成功感!我發現有滾球過門、投籃、鑽山洞等多種玩法。在集中交流演示的環節中,我注意傾聽全體孩子的想法,不僅讓孩子把創造的成果展示出來使大家得到啟發,而且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

遊戲《雜技表演》是把孩子們創造的幾種玩法組合起來進行表演,並結合孩子扮演的角色,為幼兒提供了滑稽帽和滑稽鼻子,創設有趣的遊戲情景,充分調動了幼兒遊戲的興趣與積極性。分享小結既是對幼兒成績的肯定,有利於激勵和提高幼兒對遊戲的興趣,又能使幼兒有一段時間的心理平靜,以備身心放鬆。在放鬆活動中,幼兒再次進入角色,扮演滑稽的毛毛蟲,這時,我鼓勵幼兒自由結伴,拼接成長短不一的數條毛毛蟲,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整個活動都是在幼兒自主學習、大膽嘗試的前提下進行的幼兒獲得成功後的情感體驗尤為強烈。

二、正確運用語言激勵

教師對孩子的讚許和肯定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自信,所以看到孩子有了好的創意時馬上表揚他,“你真棒!”“哇!你這麼厲害”。當發現孩子想不出來時,我不斷鼓勵他們,“沒有關係,再試一試,想一想,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在不斷的激勵下,很多孩子終於也想出了很多的玩法,我及時表揚他們並獎勵了星星粘紙做為鼓勵。老師的這些激勵性的語言不僅增強了老師和孩子們間的關係,更有利於激勵孩子們的自信心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不足之處

1、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每次自由探索的時間都太長,以至於活動時間超出。

2、各種花樣玩法的交流展示覺得時間過長了點,讓孩子等待的時間較長。

3、最後的遊戲雜技表演將幼兒的玩法整合的不太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3wg0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