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德育工作總結 >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精選20篇)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精選20篇)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

德育在全部教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關係着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大計。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既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更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和特徵。而社會主義的道德是精神文明的一方面,精神文明要從兒童開始。鄧小平同志指出:“革命的理想,共產主義道德,要從小開始培養。”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精選20篇)

學前兒童德育教育任務的實現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也就是説,學前兒童道德品質與個性的培養和形成需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實踐鍛鍊,同時兒童的道德品質也是在兒童的相互關係中,在兒童對成人的態度中,在兒童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因此,學前兒童的德育教育應貫穿在兒童的整個生活中。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學前兒童的一日生活中?

(一)要創設條件讓兒童和成人或兒童相互之間直接接觸和交往。

因為兒童生活在集體中,必然和別人發生道德關係。在和兒童之間交往中才能認識人和人相互關係,學習處理人和人之間的各種關係,逐漸掌握行為規範形成道德品質。兒童只有參與集體活動,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否則也就很難培養出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等道德品質。

在兒童的一日生活中,教師除組織好兒童的集體活動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孩子有自由活動、自由交往和接觸的時間與場所,讓兒童在交往中,在歡樂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陶冶兒童的個性。並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逐步地擴大兒童交往的範圍和要求,從而也提高了道德品質的要求。例如,在幼兒園玩玩具時,讓幼兒懂得向別的幼兒借玩具時要用禮貌用語。遇到矛盾,解決矛盾才學會了正確的行為規範。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幼兒多接觸,多交往,這是重要的因素。現在我們讓兒童自由活動的時間少,限制交往,多是集體活動,有的兒童跑到衞生間談話交往。我們教師不要怕產生矛盾,避會矛盾,讓幼兒掌握正確的人際關係,學會與不同性格的人交往。

總之,在兒童一日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中,有着廣泛而多樣的道德教育因素,它為形成兒童道德品質和培養個性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寓德育於兒童的一日生活中。

(二)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做到有心人,認真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抓住時機進行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兒童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新的信息,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兒童的各種心理活動,思想認識和行為目的都會通過他們的目光、表情和行為反映出來,因此教師要深入兒童生活,認真觀察兒童的一舉一動和表情。及時掌握他們的各種想法和問題,對兒童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教師才能及時地、有的放矢地對兒童進行教育,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和行為。例如,有一次午餐,吃的是糖包,孩子們都吃得特別香,特別多,糖包剩得不多了,我準備到食堂再去取。忽然,我發現靠窗户的桌子上剩下一個糖包不知被誰咬了一口,糖包的缺口正對着朱晶小朋友。是朱晶咬的嗎?不像,朱晶的糖包在手裏吃得還正香呢!朱晶是班上比較胖的'小朋友,飯量比較大。我走過去問:“你們還要糖包嗎?”那張桌子的小朋友看了看説不要了。被咬了一口的那個糖包最後被朱晶吃了。下午睡覺起牀後在給朱晶梳頭時我問她:“朱晶,桌子上的最後一個糖包是你吃的嗎?”朱晶點了點頭,“那麼那個糖包是你咬的嗎?”朱晶又點了點頭。“你手裏不是還有一個嗎?怎麼還要咬一口桌子上的糖包呢?”朱晶坦然地説:“因為要沒有了,可我還想吃,就咬了一口,老師説過,別人咬了就不能吃了。”當時我沒有批評她。而是針對這件事組織了一堂課《大象請客》。講的是大象請小熊和大熊吃糖餅,大象不愛吃麪食,面沒有多少了,只烙了三張,給大熊和小熊吃。請小朋友來分,有的小朋友説,一人一個,剩下的一張一人一半,有的小朋友説,大熊大吃兩個,小熊小吃一個。朱晶始終沒有舉手,我説:“朱晶小朋友請你給他們分一分好嗎?”朱晶站起來想了想説:“我認為一人一個,剩下的一個誰吃的快誰吃。”從這我瞭解到朱晶為什麼咬糖包了,我及時地對她進行教育,使她們懂得互相謙讓。只有細心地觀察兒童的各種行為表現才能抓住一切最佳動機進行教育。

(三)要及時地正確處理兒童相互關係中的各種矛盾,這是一日生活中進行品德教育的有利措施。

1、典型的事例要面向全體兒童進行教育。及時處理髮生的矛盾,幫助和促進兒童形成良好的相互關係。一個是牽涉全體兒童參加的,如:欺負弱小兒童的。另一個是問題性質比較突出,又有代表性的個別問題。

2、個別問題則需要個別處理,還要掌握問題產生的原因。教師要針對具體情況分別給予教育。同時教育方法要靈活,要使人信服,要幼兒明辨是非,問題處理要公平。例如:在一次飯前洗手時,朱晶活動量大,餓得快,她一聽説吃飯了,很快跑到洗手間去洗手。洗手要求是:先打一遍香皂認真洗,洗完後讓值日生檢查。今天值日生是我們班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説話的劉淼。她洗完手後到劉淼那檢查。劉淼做事非常認真,把朱晶的手翻來翻去認真檢查説:“你多用香皂洗一洗,你的手沒有洗乾淨,再重新洗。”她認為手沒有洗乾淨就是沒用香皂洗的原因。朱晶説:“我用香皂洗了,你看見我沒用香皂了。”劉淼紅着臉説:“反正你沒有洗乾淨,重新洗。”她們正吵着,我聽見了走過來了解事情後想了想問:“朱晶你是用香皂洗的手嗎?”朱晶點了點頭,又問劉淼:“你看見她沒用香皂嗎?”劉淼搖了搖頭説:“我沒看見她怎麼洗的,反正不乾淨。”我説:“這樣吧,如果用香皂洗手,手上一定有香皂味,朱晶讓我聞聞你的手好嗎?”朱晶聽我這麼説把手放到背後,低着頭説:“我沒有用香皂洗手。”我説:“你為什麼不用香皂洗手呢?”她説:“因為今天我特別餓,我看是劉淼值日就想混過去,我錯了。”她又打香皂認認真真地重新洗了手,才去吃飯。

因此,正確處理日常生活中矛盾問題本身就是生動的德育教育,教師處理問題的態度會給兒童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些印象又會深深地影響兒童將來對待周圍事物的態度。

(四)要抓好兒童道德評價的活動

道德評價是按一定的社會道德標準,對自己和別人的行為所作的一種是非、好壞的判斷。它可以影響、調整和制約人們的行為,使道德面貌發生變化。當兒童具有一定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以後,就會逐漸地判斷行為的是非、好壞,就會讚揚和支持良好的道德行為與習慣,批評和反對一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兒童道德評價活動可加強對道德認識的理解,只有理解了道德行為準則,才能以此衡量和比較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做出好壞的評價,從而也就提高了道德認識。兒童道德評價可進一步調動兒童的積極性,促進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兒童年齡雖小,但卻有積極向上之心,願意學習好的行為,願意受到肯定和表揚,得到滿足,受到鼓舞,從而強化了兒童的良好品德。兒童道德評價活動可幫助兒童更好地形成關心別人,互相友愛的品質。兒童學會對小朋友的行為進行評價,就是他們平時關心和注意觀察小朋友行為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其他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的感染與薰陶,進一步促進了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兒童道德評價活動要在教師有組織有領導下進行,才能起到它應有的教育作用。教師要掌握每個兒童的進步和變化情況,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其次對那些淘氣的或者不引人注目的兒童,應積極引導他們參加道德評價活動,表揚他們點點滴滴的進步,使幼兒接受教育,促進發展。例如,在小班可組織“誰的小車開得快,”中班可組織“我和小樹一起成長”,大班可組織“豐收的花籃”等活動。兒童道德評價活動應組織得生動、活潑、有意義,形式多樣,使兒童產生很大的興趣,使兒童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樂於參加道德評價活動,以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學前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培養在兒童日常生活中要有目的地長期進行。只通過上課和其他個別的活動是達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兒童一日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對他們施以積極的影響,精心培養和塑造兒童的思想品德,為使兒童將來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品德打下良好基礎。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在學科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教材優勢,進行德育滲透的課題研究,讓德育與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促使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在教學中,堅持文道結合的原則,讓學生獲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體、形象。

各個學科的知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點,思想形成了學科知識的內在屬性,它們互相融合,互相滲透,脱離了教材,談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説教;反之,沒有德育的教學,智育也是蒼白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落實教學目標,德育智育結合,文道結合是必要的,對於具有豐富而生動德育教材學科的各學科而言,這一點更是關鍵。

在教學中,通過説服教育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良好品格的養成需要堅持持久,在掌握一定學習技巧的同時,能更具體形象地獲得思想教育教學效果。從而樹立遠大的抱負,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學習知識的大潮中去,將來回報祖國。青少年要勇敢的面對困難,而不是躲避困難。如果堅持下去,最終贏得勝利,就會有一種自豪感。這樣,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學習技能,而且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二、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之成為學生積極向上的動力。

在德育過程中,動之以情,既是曉之以理的繼續,更是持之以恆導之以行的基礎,因而使受教育者獲得真摯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是提高德育滲透效果的保證。各學科那些文質兼美的語言文字,就是一塊塊的.情感天地,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巧妙的教學手段,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總之,激發學生心底的真摯情感,才會使學生逐漸脱離低級趣味,而產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覺追求真、善、美,樹立遠大的目標,併為之而奮鬥。

三、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品德薰陶

教材中德育的內容,不可能像學科知識那樣處處明顯,它往往是內在的、深層的,個別隱蔽的,思想教育是滲透在學科知識的方方面面,與學科知識融二為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能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內容上,而應當是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德育因素,各學科的德育,材料雖然豐富,同樣需要我們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滲透的成效,

總而言之,只有深挖,才能加強德育滲透的力度,使青少年不斷增強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四、把德育滲透到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中去。

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是對學習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學生增強素質的另一途徑。課餘時間組織活動豐富學生學科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3

品社課是實施國小德育的主要途徑,對學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我在教《品德與社會》時不僅注重課堂教學,而且注重加強課程的橫向聯繫,拓寬教育渠道,形成學科間滲透、課內外聯繫、校內外補充的道德教育網絡,從而進一步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1.品社課教學與其它學科教學相結合,體現教育的整體性

國小語文、數學、品社、自然等學科既是各自相對獨立的一部分,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雖內容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承擔着對學生進行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任務。

我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把握好教材,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課堂教學中捕捉住每一個可利用的環節,寓思想教育於愉快的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

2.品社課教學與學生實際相結合,體現教育的針對性

由於社會上一些消極因素的存在,國小生的思想行為也出現了許多偏差。如受“一切向錢看”思想的影響,使得學生開始滋生做事情講報酬的思想意識。又如隨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國小生口袋裏的人民幣也日益增多,吃零食、比穿戴、講享受成風。所有這些決定了品社課只靠單一的理論知識灌輸和教師空洞的説教是不能奏效的,必須採取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教材明道理,聯繫實際找差距,參與教育的全過程,通過自己的辨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今年,有個學生叫張,他家裏很有錢,平時他手裏的零花錢一般都有幾百元,他今年過生日請同學聚餐就花了四百多元。我瞭解這一情況之後,對他進行教育,他不但不聽,反而説,“這幾個錢算得了什麼,我家裏有的是錢,我爸爸都不説,您説什麼呢?”我用聯繫了他的爸爸,真沒想到,他爸爸振振有詞地説:“關於我兒子用錢的事,你就別操心了,只要你把他的成績搞上去就行了。”我只好苦笑。這樣好的孩子不能放棄對他的教育。於是,我在《品德與社會課》上,開展了“我們的零用錢怎麼花”的大討論,教育孩子要節約,不要亂花錢。通過同學們激烈的辯論,大家都明白了節約的道理。張同學也受到了教育,逐漸改變了亂花錢的`壞毛病,同時也學會了關心別人。

我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注重聯繫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道德認識,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3.品社課教學與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體現教育的一致性

品社課教學要從課堂內容出發,與學校德育緊密結合,融為一體,才能真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實現整體育人的目的。學校開展什麼德育活動,我都滲透到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之中,圍繞學校的德育主題開展教學。

我結合品社課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感受、體驗和實踐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知與行的轉化,實現二者的協調統一。

4.品社課教學與課前、課後活動相結合,體現教育的連續性

品社課的中心環節是明理,即:使學生明白課文中所闡述的道理,不僅知其然,而且還要知其所以然。要想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所闡述的道理,必須遵循兒童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有的教材提供的感性材料不足,明理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們將根據教材特點開展課前活動。如:組織學生搞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蒐集有關資料等,為明理充實感性材料,做好鋪墊。

品社課教學還要與課後活動相結合,因為品社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把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行為。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光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必須與課後活動相結合,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通過課後活動的開展,鞏固學生的道德認知,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從而促進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的發展。

我將品德與社會課的教育拓展到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是學生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更具影響力。

總之,品德與社會的教育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渠道使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達到教育無痕,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4

學校是國小生進行德育最重要的陣地之一,而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是學校教育中最基礎、最豐富,也是最根本的德育工作之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德育有機結合,很好地發揮數學德育的功能。

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德育,主要是通過課堂提供的,但德育並不只是思品教師的任務,而是全體教師的任務。下面總結了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教材內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國小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插圖和應用題,可在教學時選擇富有教育意義的插圖、有説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以及數學史料等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如學習統計的一個題目就是一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內容。在完成此題的知識傳授後,教師可藉機滲透:“20xx年7月13日,我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北京申奧成功了!那天電視進行了現場直播,電視畫面上以及老師身邊的人們個個欣喜若狂。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麼申奧成功會令全國人民如此激動嗎?因為一個國家申奧能否成功,不僅僅看這個國家體育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你們看,現在我國的宇宙飛船上了太空,我們身邊的很多家庭都購買了小轎車,這些都是國力增強的一種表現。申奧的要求這麼高,我們國家能爭取到20__年奧運會的主辦權,那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同學們聽後羣情激昂,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愛國情感油然而生。

二、挖掘教材內容進行公德心教育

國小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並不明顯,這就需要我們做教師的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思想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貫穿於知識的學習之中。

數學本身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脱離了生活實際,數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就如無源之水。因此,教學時,可舉些生活實例來加大思想滲透的力度。如從上下車看候車公德,從乘車人數看超載現象?這些都可能使學生體會數學的生活性,激發學生更加喜歡數學並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

三、結合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國小數學教材中的許多內容,譬如,計算法則、運算定律及性質等許多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都可以讓學生自己通過探索、研究來認識它的性質,發現其中的數學規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課前讓每位學生準備好兩個完全一樣的任意梯形。上課時,讓學生拿出梯形動手操作,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圖形,並且思考這個新拼成的圖形和原來梯形的關係。在獨立操作的基礎上,將自己的發現在小組內交流,初步概括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在此基礎上實施合作學習,讓學生把一個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並且考慮這個新圖形和原來梯形的關係。通過第二次合作探究,學生運用割、拼等方法把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並由此再次推導並驗證了梯形的面積公式。在“操作——探究——驗證”的過程中,學生充分領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發現的樂趣:原來數學世界奧祕無窮,只要我們有堅強的'意志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我們一定可以解決更多的數學難題,發現更多的數學規律。所以,我們在訓練學生解題時,應該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

四、結合課外活動開展主題教育

思想教育不能只侷限在課堂上,也可以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如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課外活動課進行有針對性的主題教育。例如,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月的用電量,然後計算全班同學家庭一個月、一年的用電量。這樣即使學生掌握了有關的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節約用電,科學用電”的教育。又如,在學習統計圖表知識後讓學生走向社會,調查改革開放後當地城鎮居民和農民收入情況。調查瞭解當地農民家中各種高檔家電的普及率:電話98%、冰箱90%、汽車68%?結合教學開展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活動,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大成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科學的熱情。我們要在教學中更好、更妙地進行德育滲透,做到不只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滲透德育的策略性,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覆性。我們應該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會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使學生各方面和諧地發展。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5

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那麼,如何在思想品德課中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呢?本文試從以下幾點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利用國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

在現階段,課堂教學依然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主要形式,利用國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 透,是充分發揮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徑 。對國中一年級學生,主要對他們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 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對八年級的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是他們瞭解法律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培養學生的護法能力,幫助學生初步形成適應現代生活所必須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依法規範自己的行為。對九年級學生進行社會發展常識和基本國情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些內容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思想品德課基本上是一節課灌輸一個道德觀點或觀念,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向社會,親身體驗,用心感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例如:我在上《做誠信的人》這一課內容時,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撒謊、作弊、違紀等不守誠信的現象,開展了一次《誠信在我心中》的主題班會活動。在班會活動中,學生們對身邊各種不守誠信的現象進行分析,就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踴躍發言,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更真實、更深刻地體會到誠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從而增強了誠信意識。

又如,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我結合學校每週一升旗儀式,組織學生開展“國旗下的講話”活動,面對莊嚴的國旗,把自己心裏想對祖國説的話,熱情洋溢地説出來,從而在學生心裏逐漸樹立起對國旗對國家的神聖感、自豪感和責任感,昇華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再比如:結合學校“愛心助學會”成立七週年的實際情況,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愛心一小步,道德成長一大步”的專題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熱情高漲,紛紛表示以後要把每月的一些零花錢省下來捐給“愛心助學會”,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同學,還有更多的學生通過捐書,收廢品(將廢書、廢紙、飲料瓶積攢起來)等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對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等良好道德品質起到了促進作用。

總的來説,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質是體驗,只有在實踐中體驗,不斷獲得自身感受,並進行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三、教學中聯繫實際生活進行德育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聯繫生活實際就是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生活中的課程資源,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和幫助學生獲得對生活意義的領悟,獲得對生活、對世界、對人生的反思和感受,獲得對現實生活中人性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的認識,開拓學生豐富而獨特的精神世界,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理論知識源於生活的需要,是從實踐經驗中抽象出來的,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國中生雖然涉世不深,但對生活已有自己的經驗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理論的指導作用,強化理論灌輸的同時,更要通過聯繫實際,以學生的直接經驗,以學生對生活實際的瞭解、認識和感受作為認識理論知識的基礎。特別是用發生在同齡人身上的一些事例去教育學生,極具親和力和説服力,很容易和他們產生共鳴。比如在教學“如何拒絕誘惑”時,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先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後因勢利導,把好的想法推廣給全班同學。這樣既擺脱了課本上條條框框的束縛,也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拒絕誘惑的方法。在日常教學中筆者常常採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這種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質意義重大,作為德育一支中堅力量的思想品德課,要充分發揮和強化它的德育功能,增強道德教育的實效,提升青少年整體道德水平,為國家建設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6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傳授系統的文化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還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道德影響。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瞭解他人的包容性格,認識自己和認識他人的能力,認識困難,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呢?以下是我本學期的做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滲透德育。

我們的英語pep教材貼近學生生活,每個單元圍繞着一個主題開展,每個話題又都可以實施德育,開學初我就有計劃、有目的的針對每個話題制定了德育目標,把教材本身所固有的思想性挖掘出來,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實施到教育教學中。第一單元是Hello!我設定的德育目標是:學會跟別人打招呼,大方地介紹自己;滲透愛惜文具、熱愛學習的情感教育。第二單元是:Colours設定的德育目標是:學會問候他人,向他人介紹朋友;瞭解彩虹的顏色組成。第三單元是Look at me!設定的德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眼睛和牙齒的意識。第四單元是:We love animals設定的德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熱愛動物、動物的意識。第五單元是Let’seat!設定的德育目標是:能夠比較中西方早餐的異同,瞭解中西方餐具和菜譜的不同。第六單元是:Happy birthday!設定的德育目標是:瞭解中西方文化中談論年齡的差異;瞭解不同國家的幸運數字。

二、找好切入點,自然而然的滲透德育。

課堂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根據德育目標,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握好恰當的時間和環節,有效地滲透德育。

只要心中有了德育目標,我就會在每節課恰當的環節中自然而然的滲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三、注重教師形象,發揮示範指導作用。

教育家加裏寧指出:“教師的世界觀、她的言行、她的生活、她的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和那樣的影響着全體學生。”教師在教學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尊重學生,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支持,形成融洽的交流渠道和民主平等、友善、活潑的教學氣氛。課堂用語講究文明禮貌。在叫學生回答時或座下時,常用”please”,請同學幫忙時用“Excuseme”,學生幫了你或回答時,不忘對他説“Thankyou。”叫錯了名字説聲“sorry”。這種彬彬有禮的態度,對學生來説就是最好的教育。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同時對培養學生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我覺得學科教育中的德育,重在滲透。德育的滲透在於自然地於知識溶於一體,要善於在學科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點到為止,切忌牽強附會。今後我會繼續實踐和探索,更好的發揮國小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功能。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7

“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學的重要規律。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其意義不言而喻,國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行為準則形成的關鍵時期,國中教學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方面擔負着重要任務,而教學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學生道德修養之“源”。

課堂教學滲透德育絕不僅是思想政治課和歷史課的事,相反,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辨證的思維品質、化歸的思想、耐心細緻的習慣方面有着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國中數學教學中怎樣滲透德育呢?

一、抓住“三性”

針對性研究把握學生的思想的新特點及變化趨勢,是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重要前提,教師必須用政治家的敏感去接受新信息,觀察學生思想變化和行為變化,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掌握了學生的思想動態,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才能有的放矢,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規範性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絕不能隨心所欲,想講什麼講什麼,必須完成數學課程標準對思想教育的要求,這是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基本依據,必須長期貫徹,克服隨意性,不搞運動式,使德育內容規範、完整。

計劃性數學教學中要研究哪些內容跟思想教育聯繫緊,哪些內容能有機結合,要求數學教師要訂出整體計劃,形成相應序列,這樣才能緊扣教材,有計劃分層次地進行德育滲透,使德育目標融入教材。

二、把握滲透的“點”、“時”、“度”

找準教材中的“滲透點”是重點。教材是教和學的根本,也是進行思想教育之“源”,數學教材中藴含了豐富的“育人因素”,如“平面直角座標系”、“圓周率”、“國旗中五角星的大小比例”等。新教材中則更多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數學教材中的育人因幾乎都寓於知識之中,有一定的“隱蔽性”,這要求數學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深刻領會教材的內涵和外延,只有在充分駕馭教材的基礎上,才能悟出育人的真諦,找準教書與育人的“最佳結合點”——德育滲透點,數學課堂中只有找準“滲透點”,思想教育才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掌握育人滲透的“時機”是難點。數學教學由於知識性較強、注重知識運用,對課堂結構的嚴謹,連貫性要求較高,因此,數學教學中不能不顧知識隨意安排思想教育內容,進行強迫“滲透”衝擊教學,教師必須遵循教材中知識的`結構、層次、所處的特定位置,安排好教學過程,使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隨教材要求的變化而隨機滲透,做到因材施教,還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和學習態度的變化,捕捉其情思的變化信息。調整思想滲透的“點”與“時機”,做到因人施教。要把握好滲透時機,教師要做到“眼明、耳靈、腿勤”:眼明則不失察;耳靈則信息準;腿勤則深入,掌握瞭解學生的知、情、意、行。再針對學生、教材實際,精心思考設計,思想教育的最佳滲透“時機”就不難把握了。

把握思想教育滲透的“度”是關鍵。“點”與最佳“時機”的結合中,教師應注意恰如其分處理好二者關係,數學是一門科學性、知識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如果“透”得“過度”,就會改變數學的性質,降低數學的知識性與科學性,而如果“滲”得不夠,“透”不到位,則不能與學生的“興奮點”發生共振而功虧一簣,因此數學教師要注意數學教學的特點,把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融合,不偏不倚,調度得當,準確把握滲透的“度”,使其到位而不越位。

三、把思想教育滲透到數學課堂的各個環節

新課引入可以用數學家富於獨創的史實或數學中藴含的美激勵學生對數學奧祕的探求欲和濃厚興趣,也可以介紹其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應用,促其學好數學解決問題的強烈意願。如在引入“平面直角座標系”時,向學生介紹笛卡爾生病在牀上學習,觀察黑板上面的國旗上的五角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美的教育。

概念教學在引入數學新概念時,可通過揭示矛盾,尋找解決矛盾的方法進行,通過新概念與相關概念之間的對比,尋找聯繫、區別。如在教學零指數和負整指數冪的概念時,可通過正整數冪的除法中,被除數指數不大於除數指數時產生的矛盾,引入解決矛盾的新方法,規定了零指數與負整數指數冪的定義,但又產生底數取值縮小為非零數的矛盾,這樣,通過矛盾的產生、解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解決問題的主動探求欲。

定理、公式、方法的引入及指導論證教師要抓住時機,讓學生參與到結論的探求推導過程之中,啟發引導學生用辨證的思想方法去探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如在推導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關係時,可採用由特殊到一般,由簡入繁,通過特殊探路,執果溯因培養學生嚴謹、精確的治學精神。

知識的遷移和應用教師可利用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設計訓練,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圓的基本性質”的教學時,可利用殘缺不全的圖形工件,提出問題:怎樣把這塊工件補全?從而對學生提煉數學模型的能力進行訓練。此外,教師應注意讓教學內容“活”、“動”起來。採用數形結合,圖形變換,一題多解等進行變式訓練,激發學生聯想思維,逆向思維,使學生的思想也“活”起來,“動”起來。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8

教書育人是學校工作的重要任務,作為育人的德育教育,貫穿於學校的所有工作之中,當然應該放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其中,佔據着學校工作大部分時間的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歷年來的各科教學大綱也明確強調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國小數學大綱也明確指出:“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使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幾點做法:

一、結合教材內容,介紹有關科學家的事蹟和我國數學事業的偉大成就

在國小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備課,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也可結合教材,通過介紹有關科學家的事蹟和我國數學事業的偉大成就,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我在教國小數學第十冊《圓周率》一節時,圓周率對學生來説是一個比較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我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量出課前準備的幾個圓形物體的周長和直徑,並算出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進而我引出了圓周率的概念,同時不失時機地告訴學生,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6位小數的人。並穿插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通過介紹數學家的生平及光輝事蹟,不僅可以激勵學生學習數學家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的精神;學習他們不畏艱難,艱苦奮鬥,刻苦鑽研的獻身精神;同時他們為我國的科學事業所取得的成績,也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又使學生所學知識理解得更深刻,記憶更牢固,真可謂一舉多得。

二、編寫故事例題

教材中的一些例題雖也具有德育教育思想,但不明顯。因此,我就在不改變題型模式的情況下,把它改編成一個個趣味小故事,使學生在趣中動腦思考,樂中求知,同時又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我在教學生學習已知圓和半徑或直徑,求圓的面積這一類型的應用題時,我把例題改編成這樣的形式:爸爸要砌一個半徑為3米的圓形花壇,可爸爸對圓的知識知道的比較少,你能幫爸爸算一算修這樣一個圓形花壇需要佔多大的面積嗎?通過這道例題的教學,不僅使學生明白該怎樣做,更重要的使培養了學生的助人為樂品質,同時又使學生明白從現在起就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才能為祖國、為家鄉做出貢獻。再比如在教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分數應用題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道例題:在三月文明禮貌月活動中,附國小校四年級同學做了45件好事,而我們五年級同學做了60件好事,請算一算,五年級同學做的好事比四年級同學多幾分之幾?把學生生活中的事編成一道道有關的數學故事題,呈現給學生,學生的驚喜程度自不言而喻,學習興趣自然高漲,教學效率也就隨着提高,同時又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感情進一步得到昇華。

三、利用數學作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外,還可通過學生的作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一般情況下,數學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渠道相對於語文學科要少一些。由語文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日記、作文等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受到啟發,我就想在數學上是否也能採取類似的措施呢?後來,我就針對學生的作業,並結合課堂聽講情況,在作業上採取了與批改作文、日記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寫數學日記和在數學作業中給學生評價語等方法。如對作業做得較正確,書寫又較規範的學生,我就給他加油,望他繼續努力——“太棒了,繼續下去,你會有意外的收穫”。若某些學習較吃力的同學,經過自己努力,作業比前次有所進步,我就及時鼓勵他——“進步真快,加把勁,一定會更好”。若學生作業較以前有所退步,我就儘量找出其作業中的優點,先揚後抑,如——“書寫這麼流暢,若再提高正確率,會更優”等等。讓學生寫數學日記,把每天自己在數學上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進行分析,並談談自己的感受,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現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弊端消失了,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不見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提高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一些良好的思維品質。

四、進行審美教育

美學素質是形成一個人良好的思想修養、道德行為的極重要的因素。在德育大綱中明文指出:“美學素質是形成一個人良好的思想修養、道德行為的極重要因素,結合有關學科和各種課外活動進行審美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根據課的特點恰當地使用教具,既有利於幫助教師講授,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一次審美教育,同時還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國小數學第十冊中的圓、軸對稱圖形、圓柱體和圓錐體等都可以通過教具的演示,使學生感受美。再如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此外,在學生進行課堂作業時,放一些比較悦耳動聽的輕音樂,渲染烘托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情緒,同樣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情的感染,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情感教育方法。

總之,數學教學和其它各科的教學中都具有豐富的德育內容,只要我們教師端正教育思想,認清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而應該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既教書又育人。明確教學目的,認真鑽研教材,在教學中有目的、恰如其分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該學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投身於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9

體育學科中的德育滲透隨着社會的發展,德育教育已成為當今學校教育的重點,德育教育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顯得越來越突出。體育學科的教材內容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它處處與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質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課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鍊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積極進取、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等。在此談談我在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重視課堂常規,運用體育常規進行經常性教育

看似簡單的'課堂常規在體育課中起着舉足輕重的教育作用。建立和貫徹體育課堂常規教育的過程也是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的教育過程。比如,班級體育課中的隊伍,是一個班級風貌的窗口,在課堂中隊伍整齊,做到快靜齊,不但可以顯出班級良好的精神風貌,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教學時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重點地把課堂常規的內容和講禮貌、講道德、守紀律等結合起來,使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的思想品質。如這學期隊列練習時,我以國慶60週年閲兵儀式為契機,教育激勵學生。

二、挖掘教材內涵、結合教學活動,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由於各個運動項目內容不同,所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學中積極挖掘教材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耐力跑練習可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於拼搏的精神。但教學中不少學生懼怕耐力跑項目。因此,在耐久跑練習跑前,引入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苦生活、馬拉松運動員堅持跑完全程等例子以此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既能取得良好的意志品質教育效果,又能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

體育教學中有很多的集體項目,主要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如籃球項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進行。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之女,個人主義思想比較明顯,缺乏合作意識。這點在我所教的六年級尤為突出。因此,我在教學時反覆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使學生逐步明白一個沒有集體觀念的隊伍,很難在比賽中取勝對方。而一個沒有集體觀念的人即使個人技術再高,若不講究集體配合,也難以有所作為。讓學生在合作練習中體會集體主義的精髓和集體協作的力量。這學期的考核項目我嘗試設置了一項集體考核項目,應該説效果不錯,因為是集體考核,學生們都不想拖同伴的後腿,練習也更認真了。

同樣,這學期在上支撐跳躍、墊上運動、單雙槓等技術要求高、難度相對大的內容時,由於學生各自的身體素質、體能和意志不同,練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存在着畏難的情緒,如怕摔、膽怯等一些現象。出現這種情況之後,我都及時針對學生各種不利於練習的心理,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此外,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在課前我努力做好合理的場地佈置,使學生有足夠的安全感;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自己的示範動作儘可能的完美以此來鼓舞學生;再以熱情的態度、關心語言激勵,保護與幫助學生完成動作,使學生減小畏怕的情緒。通過不斷反覆的練習,使學生增加克服困難的信心,收穫成功,進一步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勇於戰勝困難的思想意志品質。

武術是中國傳統的體育項目,是中國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學習武術可以加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我在上武術課時,將“抱拳禮”的知識拓展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抱拳禮”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禮儀,進一步體會武術的博大精深。這種方法將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等教育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就顯得不空洞,而且行之有效。

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德育薰陶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從中可以看出教師自身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思想,體育教學也不例。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專業技能和敬業精神。教學中,講解清楚、示範規範、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比如我們體育教師的站位,夏天一如既往的面向刺眼太陽;冬天儘量讓學生背風而站,以飽滿的精神面對全體學生。相信教師的這些行為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達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無形中教育學生要認真上好每節課,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上進心。

總之,在體育教學之中,處處都存在着德育因素,只要教師用心體會,體育將成為德育教育的一個良好渠道。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0

語文學科內容的重要特點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辯證統一。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俗話説:“文以載道”,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就是要通過語文教學挖掘學生的潛能,把學生潛在的感情和理解都挖掘出來,發揮出來。

下面,我談談自己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幾點體會。

一、在語文教學中,注意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之成為學生積極向上的動力。

1、語文學科中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就是一塊塊的情感天地,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巧妙的教學手段,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藴含的真、善、美,從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2、激發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體會人間真情,激發愛親人、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力,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激起學生,積極向上、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情思。

3、激發學生心底的真摯情感,才會使學生逐漸脱離低級趣味,而產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在語文教學中,堅持教材與德育教育結合的原則,讓學生獲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體、形象。

1、在教學中,通過介紹寫作背景,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欣賞,歸納總結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一定寫作技巧的同時,能更具體形象地獲得思想教育教學效果。體會作者寬闊的胸懷,宏大的氣魄,堅定地信心,從而樹立遠大的抱負。

2、讓學生認識到,成長是一個多麼美好的過程。它往往充滿辛酸,飽含痛苦,成長,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青少年要勇敢的面對困難,而不是躲避困難。如果堅持下去,最終贏得勝利,就會有一種自豪感。這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技能,而且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品德薰陶

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能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內容上,而應當是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德育因素,語文學科的德育,材料雖然豐富,同樣需要我們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滲透的成效。

1、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文中字、詞、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變換、文中修辭、標點符號的運用,使學生能意識到祖國語言無可比擬的表現力,體會到祖國語言質美意深,簡練如金的妙處,能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姿,包羅萬象。

2、通過欣賞文章生動、形象、貼切的語言,深刻領會祖國山河的壯美,激起人們對生命、人生的思考,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才能加強德育滲透的力度。

四、在語文活動中滲透各種形式的.德育教育

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學生增強素質的另一途徑。

1、課餘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詩歌朗誦比賽,成語接龍比賽,收集簡報,做手抄報,開討論會、講演等。這些活動豐富學生語文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

2、古典詩歌朗誦、講成語故事,讓學生們既能掌握朗讀、講演的技巧,又讓學生能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精煉形象,祖國燦爛文化的源遠流長,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

四、利用課外輔導進行德育滲透

課外輔導如開展培優扶差,批改作業,指導練筆等,這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深化、鞏固,當然也是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另一途徑。

1、課外輔導,相對限制少,使教師更容易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現狀進行少數或個別的輔導,這樣教育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具體、形象。不僅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連效果也得到增強,

2、教師有針對行的輔導,自然德育滲透也能更具體、實在、形象、直接。作業批改,如日記、作文,教師可以通過評語,知道學生,鼓勵學生樹立信心,確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不斷增強自身的道德情操,並將它化作學習進步的動力。

五、重視習慣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習慣。

國小生自控能力差,善多變,思維辨別能力差,我們就要從一些起碼的習慣上要求,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如寫字的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用語習慣等方面,加以潛移默化,久而久之,增強其辨別真、善、美、假、醜、惡的能力,

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總之,我們要通過語文教學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把學生潛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來,發揮出來,把德育滲透在聽、説、讀、寫的各個環節,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之和諧統一,讓學生在接受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體會作品的內在藴含,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達到授文傳道的目的。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1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門思想性較強的學科,幾乎所有的德育內容都能在體育教材中找到它的位置,與德育密切相關。我國的學校德育大致包括三個組成部分:道德品質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其中,道德品質教育包括有諸如不怕吃苦、勇敢堅強、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等等品質。這些品質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會不自覺地在學生身上顯現出來,教師應該利用時機,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這種自發意識加以引導,使之真正成為學生自身的穩定的品質。同樣,也會有部分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暴露出缺乏某些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的現象。這一切,都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情況採取最佳的教育方法,使所有學生在體育課上既能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又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保德育滲透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會面對很多環保問題,如在練習中要求學生不要踐踏草地;不要隨地扔垃圾;對於學校場地的愛護,以及對學校環境的保護,所以我在上課前對運動場進行撒水,以免引起塵土飛揚。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利用體育課堂常規進行德育滲透

課堂常規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徑,課堂常規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遵守的規範,是課堂教學的法規之一。在體育教學中,利用教學主要環節,進行課堂常規教育,使課堂教學規範化、制度化,通過課堂常規的建立和貫徹,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安全教育、逐步養成學生自覺鍛鍊身體的習慣和一些優良思想品質。課的開始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提出本次課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結束時要進行講評總結。通過動員,對他們進行學習的目的性教育;通過競賽和遊戲,培養他們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敢、機智、頑強的優良思想品質;通過隊列隊形練習,可以培養他們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們反映速度、動作準確性和協調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還器材和整理場地,可以培養他們熱愛集體、熱愛公共財物的良好品質。通過常規的嚴格要求,有利於良好班風形成。

利用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體育課中德育教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鮮明的教育性,教師要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潛移默化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周圍環境努力挖掘體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理論課教學中,體育教材也有鮮明的思想性。每個技術動作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寓於教材和教學中的各種教學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中長跑練習中的“極點”現象,是對學生進行意志品德教育的最好時機。通過球類、田徑項目,體育遊戲等教材,進行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維護集體榮譽、自覺遵守紀律、勝不驕,敗不餒的思想教育;通過民族傳統體育教材,進行愛國主義精神及培養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過健美操教材,進行文明行為和陶冶美的情操教育,提高審美能力;通過體操教學中的互相幫助、保護,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通過佈置場地、器材收拾,進行熱愛勞動和為集體服務的教育等。

利用教學中組織教法進行德育滲透

在體育教學中,組織教法起着主導作用,它是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必備條件,是體育課組織工作重點,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又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於把學生心理活動和身體活動、意志品質結合起來,利用課堂組織教法中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教育。共同完成體育課的任務,同時也是貫徹教育因素的重要環節。如通過課的任務、要求、目的的下達,以及講解動作,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通過整隊、隊形變換與調動,培養集體協作精神,強化紀律觀念;通過對體育場地和運動器材的保護,增強他們熱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的思想;採用分組練習,培養學生互相關心及獨立工作能力;通過發揮體育骨幹的帶頭作用,培養學生相互協作和獨立工作能力;通過組織各種競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敢頑強以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通過投擲的練習,對學生進行守紀安全和愛護公物的教育;通過結束部分小結講評,結合表揚與批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啟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在體育課的整個組織教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必須精心協調、嚴密組織,教師應對學生嚴格要求悉心指導,幫助學生樹立踏踏實實、不畏艱難的作風和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

運用榜樣進行德育滲透

通過介紹我國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所取得的新成績。如當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中重振雄風憑中國人特有的志氣,再次獲得冠軍,為祖國爭得榮譽時;當劉翔在奧運比賽中獲得金牌時。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為革命鍛鍊身體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培養他們獲得強健體魄的信念,在平時鍛鍊及學習中,能夠以這些體育健兒為榜樣,不怕苦,不怕累,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榜樣作用:每年選出體育優秀學生,對他們進行表揚,這對推動學校的體育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的自身榜樣教育:教師的思想品行和業務水平,包括文化素養、教學風格、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都對學生產生影響。當學生意識到從教師身上看到了他們所希望的形象時,就產生了積極的榜樣教育的效果。如果課堂教學中,教師以身作則,談吐文明、衣着整潔,講解清楚,重點明確,示範規範、優美大方,工作認真負責,準備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做,儘量滿足同學們的要求,練習時積極為同學們當陪練,耐心幫助後進的同學等。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先做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激勵同學,這對學生進行良好品德教育是極其重要的環節,所謂“身教勝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體育教學中堅持德育教育,不僅能促進教學質量和運動成績的提高,還能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養他們美的情操,使他們將來成為有用之才。

這學期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讓學生養成好的思想品質,有利於學生的成長和素質提高,進而有利於學校德育管理和教學。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2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説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呢,我認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德育過程既是説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倡導原創文章)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採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裏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國中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學數據收集複習的有關知識時候,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在教學時分秒時可以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圓的有關知識時,可以介紹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6位小數的人。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生培養不畏艱難,艱苦奮鬥,刻苦鑽研的獻身精神。可以説是一舉多得。這樣的例子在數學中還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了,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斷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學方法來説,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係,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倡導原創文章)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四、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侷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九年級複習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倡導原創文章)後通過計算一個班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一講數學家小故事等,相信這樣一定會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覆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3

本學期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語文教材優勢,進行德育滲透,讓德育與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促使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在語文教學中,堅持文道結合的原則,讓學生獲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體、形象

“有德育的教學,智育也是蒼白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落實教學目標,德育智育結合,文道結合是必要的。在教學中,我通過介紹寫作背景,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欣賞,歸納總結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一定寫作技巧的同時,能更具體形象地獲得思想教育教學效果。

二、在語文教學中,注意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之成為積極向上的動力,也確保教學中德德育滲透取得更大效果

語文學科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就是一塊塊的情感天地,我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巧妙的教學手段,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藴含的真、善、美,從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品德薰陶

教材中德育的內容,不可能像學科知識那樣處處明顯,它往往是內在的、深層的',個別隱蔽的,思想教育是滲透在學科知識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能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內容上,而應當是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德育因素,語文學科的德育,材料雖然豐富,同樣需要我們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滲透的成效,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文中字、詞、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變換、文中修辭、標點符號的運用,使學生能意識到祖國語言無可比擬的表現力,體會到祖國語言質美意深,簡練如金的妙處,能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姿,包羅萬象。

四、把德育滲透到各種形式的語文活動

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學生增強素質的另一途徑。課餘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詩歌朗誦

比賽,成語接龍比賽,收集簡報,做手抄報,開討論會、講演等。這些活動豐富學生語文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4

為培養跨世紀的接班人,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將來成為棟樑之材,根據本學期工作重點及當前社會形勢,以及本學期制定的德育滲透計劃,我積極努力的按照計劃執行,終於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德育滲透工作,現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成績

一學期以來,結合本學科特點,我及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使大多數學生改掉了他們身上那種以我為中心的思想行為習慣,不再我行我素,心中裝着他人,相互團結友善,使大多數學生在一步步的健康成長期來。因此,我更加覺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教學中是一件舉足輕重的事。

二、存在問題

大多數學生身上仍然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思想行為習慣。我行我素,心中無他人,心胸狹窄,這些不良習現象仍以各種補同形式存在着,它們影響着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改進措施

1、繼續堅持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提出,學校德育工作的任務之一應當是“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這為學校德育工作指明瞭方向。

2、繼續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從細微處入手,教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健身,學會生活”,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深入全校教職工對德育工作的認識,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形成內合力,共同教育好學生。

3、努力引導學生初步感知生活的美好與幸福,並樹立為人類生活更美好而學習的遠大理想。利用課堂主陣地,抓好德育滲透。課堂教學是德育的主陣地,每位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各科教師都要在教學中要注意德育滲透。

4、通過音樂教學及各項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音樂習慣,樹立報國的理想。

5、通過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培養孩子熱愛祖國民族音樂藝術,開闊音樂視野。啟迪智慧,陶冶情操,讓學生從美術音樂中感受美、發現美、運用美的藝術,去為人類創造更美的生活。

6、通過討論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説身邊的熱,談身邊的事,把音樂融於生活,把生活帶入音樂氣氛中,讓一切變得美好。

7、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學生實際,拓展德育常規內容。社會在不斷地發展,時代在不斷地進步,德育工作的要求在不斷地提高,只有不斷地優化德育常規內涵,使之更具體,更有時效性,更可操作,才能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

8、根據學生心理,研究常規落實方法。空洞的説教不會產生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對於國小生,寓教於樂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此我們在常規落實的措施上,要站在兒童的角度,蹲下來看孩子,採取合理有效、兒童感興趣的方式,在活動中訓練,在競爭中落實,激發熱情,激勵自治,鼓勵自信,緩解焦慮。

9、密切聯繫社會、家庭,開闢"大德育"的廣闊天地。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德育工作必須密切和家庭、社會的聯繫,積極推進“三結合”教育,廣開渠道,努力營造“大德育”的氛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適當和家長聯繫,就學生音樂學習、家庭教育和家長進行深入交流。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仍需要樹立育人教書、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意識,在本職的崗位上,落實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紀律觀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勤學自強的,具有良好的思想、行為和學習素養的一代新人。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5

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優秀的品質將會影響她的一生。針對五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在領導的協助下,我們制定了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充分利用教材

新教材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內容編排貼近學生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本冊教材包括“導讀”“課文”“讀寫例話”“積累、運用”(讀讀背背、閲讀、口語交際、習作、實踐活動)等內容。通過本冊教材的教學,學生受到了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生活的教育;學到了不管做什麼事要有恆心,有毅力,集中精力去做;我還啟發學生熱愛科學,大膽實踐,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更好的去領悟課文內容,提高思想覺悟。

二、在寫作中昇華

經常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寫作其實就是將自己生活中最真切的體驗記錄下來,優秀的作文也就是能將自己受到的啟迪來啟迪讀者、能將自己被觸動的情思觸動讀者的心路歷程,作文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寫最熟悉的人和事,多從親情、師生情、同學情等方面落筆,以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優勢:稚氣的純真,初次審視人生的新奇和敏感,歌哭自然的文字表述。

以一些能觸及學生心靈的文字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寫作成為任思緒盡情流淌的過程,而決不是為表達某種崇高理想或偉大精神而進行的刻意編造,則作文本身就是一種反思和自我心靈淨化和境界提升的過程。閲讀這樣的作文,你會為學生的朝氣熱情感染,也常常能發現他們的困惑與苦惱,這就需要老師利用真誠細緻的批語和平易近人的課堂活動予以鼓勵引導。

班裏還一些同學愛打架、拉幫結派、愛一時衝動等等不良習慣,需要我們老師用足夠的細心、耐心、愛心去教育他們。

德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堅定不移的長期開展下去。做教師的要不分時候,不分場合,隨時用自己的智慧去教育學生。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6

我校是一所農村國小,作為農村中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這是學校生存、立足的基礎,然而學校教育終極目標絕不應該僅僅侷限於此,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該是人的教育,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成為一個風格高尚的現代人,這正是我校德育工程的宗旨。怎樣才能做好這一點,找到兩育並舉之路,我們認為其最佳結合點就是“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在學科教育中滲透人格教育”,而且要把它作為學校德育工作主渠道。學科教學任務不僅僅在於傳授學科知識,培養學科能力,也應肩負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進行德育教育的使命。學科教學如何去貫徹落實德育滲透這一目標?通過探索,現就構建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教育,談談學校的具體做法。

一、重視提高全員學科教學德育滲透意識與現代德育意識

首先要糾正教學觀念上的偏差,許多教師覺得德育僅僅是德育領導、班主任的事情,這是教師觀念上的偏差。《德育大綱》強調指出:“各科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經常、最基礎的途徑,它對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師均要教書育人,寓德育於各科教學的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把《德育大綱》的實施看作是各科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應該讓所有工作者都認識到德育工作不僅僅是學校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任務。所有學校工作人員都應該成為德育工作者,所謂“教學教育化”,“教書並育人”。作為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關鍵在於行政領導,基礎在教師。教學領導與教學第一線教師應切實改變觀念。學校不僅僅對學生將來負責,更要對學生的將來幸福負責。要從更深層次去認識德育滲透工作與學科教學工作並不矛盾,兩者可以有機結合,學科教學可以滲透德育內涵,德育滲透塑造健全人格更會促成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提高學校教學質量。通過不斷的學習與討論,使全體教師真正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在學科教學進行德育滲透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經常的途徑,認識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作用,使教師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簡單的“授業解惑者”,更應該是一個“傳道者”,教學與教育必須結合,而且能夠結合,從而能夠自覺地有計劃地在教學中加強德育的滲透,更好地教書育人。

二、明確教師培養方向,加強教師師德教育,以“德”促“德”

教師是學科教學的主導,是德育滲透工作的實踐者,而且學生在校接觸的都是教師,因而教師的形象,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無疑會產生巨大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榜樣的作用對學生產生影響往往超過其所學科知識本身。不難推斷,一個道德水平低下,缺乏高尚人格的教師,雖然不一定會使教出來的學生道德敗壞,人格扭曲,但決不可能完成學科德育滲透任務,不可能促進學生健全高尚人格的養成!即使教材中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會視而不見。我們想,我們的教師不僅具有極高的學科素質、文化底藴,也應具有自然誠實、樂觀自信、充滿熱情,有着高度責任感的品格,也應該追求教師大氣與豪氣,具有極高的親和力。只有這樣,雖然教師是平凡的,但肯定充滿着教師的人格魅力,只有充滿人格魅力教師,才會教出富有人格魅力,具有高尚人格的學生。因此,切實加強師德修養培訓,將東寶區教師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落到實處,將師德修養作為評價教師首要依據,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三、確定學科德育滲透目標,挖掘學科德育滲透素材

創建有利於德育滲透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教材的德育功能國小所有學科都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作為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改革與各科新課程標準更是強調了德育目標。應該説,我們的各科教材也都藴含着豐富的德育內容。如何有效地、科學地挖掘教材中德育內涵,將德育內容與學科知識有機地結合,是落實德育滲透的核心工作。為此,學校主要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指導各科教研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認真學習,討論研究,明確本學科德育滲透主體目標。各學科德育滲透有着共性,如都強調愛國主義教育,但又有着各學科德育的不同個性。如品德與社會學科,強調培養學生熱愛和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主族歷史使命感與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對歷史上的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理解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統一性與多樣性,理解尊重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等。第二是要求各年級備課組根據這些具有學科特點的主體德育滲透目標,結合本學科、本年級教材,組織全組教師討論,將它作為備課組集體備課主要任務,發揮備課組集體力量,從教材中找到德育滲透與學科知識的結合點,作為課程教學德育滲透的載體。

第三是組織學校學科教學德育滲透研討課,要求各備課組集體討論,集體備課。我們認為,各學科德育滲透目標內容是有多樣性,各有特色,但德育滲透教學模式有其共性。通過聽課、評課,各學科相互交流,相互借鑑,共同探討比如主體性教學策略,反思性教學策略,問題教學策略等。研究如何創設寬鬆、民主的,讓學生感到心理安全的,有利於德育滲透的教學氛圍。

四、挖掘教師潛力,加強藝術與技能課程

開發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真正的“人”的.健全必須同時在三個維度上發展:即知識、身體和人文。現代教育必須強調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因而教學重要任務應該是創建“生命生活質量”,關注人的“靈魂建設”。

而生活質量的提升,靈魂建設的加強,都離不開藝術與體育。不斷加強音樂與美術課程,並開設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初步形成綜合化的藝術課程。並在藝術課程教學中,強調學生對音樂、舞蹈、書法、繪畫等的鑑賞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對藝術的感悟能力,將這一目標作為藝術課程德育滲透的重點工作。

在體育學科教學中,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還應該通過體育鍛煉活動,以身體上堅強達成精神上頑強的意志;也更需要根據學生個性特長、興趣,培養一種伴隨他們一生的體育活動愛好。促成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學生的未來生活質量,培養競爭意識與團隊合作意識,促成健全人格的形成。經過實踐、探索與改進,完成學生基本體育技能的初步訓練,並瞭解學生的興趣方向。使體育教學逐漸步入正軌,在加強藝術、技能學科,發揮其德育滲透功能的同時,還應利用本校教師資源,挖掘教師潛力,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如心理輔導課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視心理問題,引導解決,促成學生形成健康心理,也同樣重要。

五、加強組織管理,健全德育滲透評價機制,保證德育滲透工作正常進行

為保證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全面、正常開展,必須建立相應管理機制。我校把“德育滲透”學科教學作為學校教學常規檢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教師教案檢查中,由德育工作分管領導負責檢查教師教案中德育滲透的內容以及如何滲透的方法。在學生評“教”欄目中,將教師的親和力、修養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依據。應該説,我們在德育滲透管理機制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我們深切的感受到,學科德育滲透評價機制仍然滯後,缺乏系統性的評價手段,這嚴重製約了學科德育滲透的健康發展。我校準備制定《學科教學滲透實施細則》,進一步將其制度化,規範化,進一步發揮學科德育滲透的功能。

總之,在學科德育滲透的探索與實踐,我校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有很多問題還需探討,還有許多工作有待我們完善;我們希望經過研討集思廣益,引進各校的先進經驗,促進我校德育工作更上一層樓,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7

本學期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為了充分發揮語文教材優勢,我適時進行德育滲透,讓德育與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在語文教學中,堅持文道結合的原則,讓學生獲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體、形象。 “沒有德育的教學,智育也是蒼白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落實教學目標,德育智育結合,文道結合是必要的。在教學中,我通過介紹寫作背景,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欣賞,歸納總結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一定寫作技巧的同時,能更具體形象地獲得思想教育教學效果。

二、在語文教學中,注意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之成為積極向上的動力,也確保教學中德德育滲透取得更大效果。語文學科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就是一塊塊的情感天地,我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巧妙的教學手段,激發培養學生真摯情感,使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藴含的真、善、美,從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積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單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強對學生品德薰陶教材中德育的內容,不可能像學科知識那樣處處明顯,它往往是內在的、深層的,個別隱蔽的,思想教育是滲透在學科知識的方方面面。總而言之,只有深挖,才能加強德育滲透的力度,使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四、把德育滲透到各種形式的語文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學生增強素質的另一途徑。課餘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詩歌朗誦比賽,成語接龍比賽,收集簡報,做手抄報,開討論會、講演等。這些活動豐富學生語文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如:典詩歌朗誦、講成語故事,讓學生們既能掌握朗讀、講演的技巧,又讓學生能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精煉形象,祖國燦爛文化的源遠流長,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8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勞美的和諧發展。俗語道:“人看從小,馬看蹄爪”。這充分説明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和高尚的道德品質都是從小養成的。國小生正處在人生的成長時期,記憶力、模仿力強,求知慾旺,對所見、所聞、所做、所感都會刻骨銘心。所以這一階段的德育工作尤為重要。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並沒有什麼固定模式,重要的是教師自身應有“既教書又育人”的意識。針對國小生身心發育特點,我曾在這方面努力做過一些嘗試,現小結如下:

一、充分利用教材,制定滲透計劃

語文課和其他學科相比,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它不同於數、理、化等學科,它總是帶有一定的政治傾向,寄予一定的褒貶愛憎。翻開課本,你會發現這一篇篇文情俱佳的文章幾乎都有一個道德教育的目標。因此,新學期開始,教師應該定出本期的德育重點,有意識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準智育訓練與思想教育的結合點,合理地統籌安排,制定出教學計劃,做到心中有數。

二、抓篇、段的朗讀訓練,滲透德育

國小語文教材裏有很多語句優美、內容生動的寫景抒情的文章,它們真實描繪了自然和生活的場景,為小讀者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絢麗燦爛的天地。對此類文章,我把握教材特點,着重抓好篇章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在作者創設的情境中展開合理想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從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和美的薰陶。 如:教《日月潭》一文時,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我設計三種不同的讀法:1、瀏覽,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在學習小組裏讀給同學們聽聽。2、默讀,用筆畫出説明日月潭美麗、壯觀的語句,並在學習小組內交流,互相訂正,每組選出一位同學向教師彙報。3、朗讀,瞭解日月潭的景色,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通過“讀”的訓練,學生在感知、理解語言文字的同時,情緒受到強烈的感染,領略到海上日出時的雄偉、奇特的美景。這時,我再利用投影片,讓同學們觀看保護環境的畫面,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與作者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發生共鳴,達到閲讀教學的目的,充分發揮了教材的德育和美育的功能。

三、結合時代背景,進行德育滲透 有的課文,由於時代距離現在太遠,所以給理解課文帶來一定的困難。通過背景介紹,學生自然地瞭解了戰爭,自然激起對戰爭的憤恨,對戰士們的敬愛,也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和對和平的熱愛。德育自然滲透到了教學中。

四、抓住關鍵字詞,進行德育滲透

文章的語言總是表達特定的感情。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學會揣摩與品味的方法,強化語感訓練,挖掘語句的含義,深刻領會作者的意圖、品味及思想內涵,從而達到提高能力、滲透思想教育的目的。教育學生不要被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嚇倒,要像小草那樣勇敢、堅強、有韌性,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頑強作風。這樣,德育就非常自然地滲透到了教學當中,學生在不經意中欣然接受。

五、進入角色,再體會角色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還常常引帶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來再現情境。一種是讓學生進入角色進行表演;另一種是讓學生扮演角色進行表演。這樣,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書本上,而就是自己或就在自己的身邊。這就促使學生帶着角色轉換的真切感受來理解課文,加強體會,不僅使課文所描繪的形象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器官,而且籠罩了情感的色彩。

六、讓人物感染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國小生正處在成長時期,好模仿、崇拜偶像是他們的特點,可以把課本中許多正直、勇敢、頑強、品德高尚的人樹立成他們的榜樣。

七、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德育滲透

作為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思想上的問題並及時給予幫助。語文教師在這方面有着明顯優勢,因為學生的週記、作文中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起初的想法、觀點。教師應當把批改作文、週記當作德育滲透的一個重要環節,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演、鼓勵,強化其優點。但我也常常從中發現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偏見,甚至思想深處的某些醜惡、消極的東西,我總是通過中肯的評語、談心等予以批評指正。我堅信,只要教師能長期重視學生思想上的點滴教育,學生會逐漸形成良好品德的。

八、教師以身作則,進行德育滲透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本身就是學生極好的學習對象,教師的嚴謹治學、一絲不苟,會給學生很好的影響;教師的謙虛有禮,勤學好問,學生也會耳濡目染受到感染。所以,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善於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去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讓學生健康成長。

語文課不同與其他學科,它是對具體對象的審美和思想傾向而誘發的情感領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語文教師應努力做到潛移默化地薰陶感染,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只要教師有強烈的既“育才”又“鑄魂”的意識,那教師的責任感必將促使我們去發現、去總結出更好的德育方法,使國小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日益完善。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19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那麼,在各學科教育活動中都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文化知識、態度技能、價值觀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諧、均衡的發展。”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培養中潛移默化、點滴浸潤實現的。

一、理論引領,是學科德育的前提

學科德育的落實,關鍵是行政領導,基礎是教師。要使教師能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進而自覺地“融德育於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必須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

(一)抓學習

學校組織教師學習《中央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道德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讓教師抓住不同學科滲透德育的途徑。引導教師轉變觀念,認識到“三個不等於”:第一是教學不等於智育,第二是分數不等於質量,第三是活動不等於德育。“三個不等於”的觀點在全校教師中逐步形成,使舊的教育觀、教學觀發生轉變。

學校還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積極開展多學(學理論、學範例),多思(反思成效、反思差距),多聽(聽經驗介紹、專家輔導),多研(評課、交流、參與課題研究),多實踐(積極參與學科滲透德育研究實踐)的學習活動。“五多”學習活動幫教師提升了認識、明確了目標、知道了方法、消除了困惑。

(二)抓示範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落實德育目標,提高實效,對大多數教師而言是“知道應該做,不知道如何做得更好”的問題,也就是“聽起來很有道理,做起來沒有章法”。因此我們注意發揮學校市、區骨幹教師的引領力量,開展了“什麼是一節好課”等系列的活動。讓他們上引路課、觀摩課、並加強會後的研討、交流,使教師們學有實例。

(三)抓反思

學了理論,看了範例,餘下的就是開發並落實教材中的寓德點及本班學生可以利用的資源,我們要求教師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課後反思,在《教學反思錄》上記下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的得失成敗。把這些作為反思內容在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討論,既為教師提供撰寫論文、總結、案例提供材料,又可作為學科德育工作的素材。

二、完善制度,是學科德育的保證

制度不僅有約束、強制的作用,更有引領、調控的作用。充分發揮制度的積極作用,是促使學科德育工作走上正軌的必經之路。

學校十分重視學科德育研究,我校建立了相應的管理機制及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學科德育滲透工作規範化、系列化。

三、強化課堂,是實施學科德育的中心

有人説:一堂好課或者一位好老師的“真正貢獻不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不懈的追求。這才是一堂好課的真正價值所在”。在實踐研究中,為了使學科實施德育更具實效性,學校初步總結出德育滲透課的教學模式:三環節、三步法。三環節即“選擇滲透點(塊)——把握滲透點(塊)——開掘滲透點(塊)”,三步法即“備課挖掘--講讀滲透--總結延伸”。

(1)備課挖掘。一是做好每冊書的滲透德育總規劃。對教材本身藴涵的德育內容的條、塊、點,恰到好處地挖掘、體現到位。二是分解總目標落實到單元、到每節課。三是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要有體現三維目標的具體實施內容、方法。

(2)講讀滲透。即按備課教案要求,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自覺講到位。課堂教學滲透德育一般體現在以下各方面:在課堂導語中體現、在課程背景上體現、在涉及人物上體現、在學科教學目標上體現、在處理課堂偶發事件上體現,以及在組織評價教學中體現等等。根據需要抓住主要點實施教育。

(3)總結延伸。在組織、總結、評價中既要注意知識的系統化,又要注意情感的昇華。並佈置課後相關的讀物,拓寬學生的精神資源,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總之,德育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在國小教學中應當是不露痕跡地滲透,要真正在教學實踐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認真研究教材編排體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點,將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潤物細無聲。

德育滲透工作總結 篇20

語文科由於其天然具有的深厚藴藉的鮮明人文特徵與深厚感召力而具備了獨厚的塑造人的精神這一獨特功能。“文道統一”,學文與悟道應同步進行,教育不僅是為文化的傳遞,更是人格心靈的喚醒,本學期,我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進行了德育的滲透。

一、語文科德育滲透的內容。

1.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在學生語文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的思想認識、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

2.語文人格教育。語文人格教育,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結合知識傳授,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的活動。

3.心理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也是中學語文德育滲透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想象和思維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感。我們的教學也應注意到學生的心理健康,要為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的提高作努力。

二、語文德育滲透的途徑。

如何把德育滲透於教學之中,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呢?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結合課文內容,直接進行滲透。“文以載道”,課文中的許多內容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材料,可以直接進行德育滲透。我教學時,讓學生邊看書邊聽錄音,把學生帶入課文內容,自然貼切地進行滲透,讓學生在欣賞享受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潛移默化。

2、通過語文活動進行德育滲透。語文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它可以優化學生心理,也是實施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活動課中,語文活動課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打電話、交朋友等專題活動。“通過語文活動課的設計、實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得到充分的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促使每一位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在語文的實際運用中豐富知識,發展智力,促進少年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也使學生在動手動腦過程中,找出自己的閃光點,對培養健康心理有裨益,比如我在開“故事會”活動,學生踴躍發言,連班裏平時語文最差的一位同學手也舉得老高,而她的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從此,這位同學大大增強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的不健康心理也摒棄了,現在這位同學的成績已居班級中游。語文活動課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施展提供了大舞台,它既可以調節緊張的學習生活,同時又可以增強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促進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優化學生心理。

3、通過語文教學進行感恩滲透。感恩,是人類最需要的精神品質,也是社會得以和諧發展的基礎。當前,隨着獨生子女比例的增加,社會正面臨着一場普遍性的道德危機:兒童感恩意識的嚴重缺失。道德學習理論、品德建構理論認為,感恩意識不是天生的,感恩意識的培養需要教育的點撥。在現行的國小語文教材中,潛藏着豐富的感恩素材。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彌補了以往感恩教育流於形式、效果不高的缺憾。比如上《孔子拜師》這課時,我就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偉大,讓孩子們給教自己的老師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感恩之情。

今後,我在教學中應該利用各種契機,積極進行德育滲透,對學生進行薰陶、感染,讓學生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deyu/p9vgx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