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班主任工作計劃 >

體育學科滲透德育計劃(精選5篇)

體育學科滲透德育計劃(精選5篇)

體育學科滲透德育計劃 篇1

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教育. 體育是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教育最具體,最生動的教材。 例如:體育基礎知識教材中的體育目的,任務,亞運會,簡介,我國體育事業的巨大成就和體育發展史,尤其是通過講述我國體育事業的繁榮興旺、五十年代我們中國人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六十年代開始在世界體壇嶄露頭角;七十年代我國體育進入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新的發展時期;八十年代我國已成為世界體育強國等生動,具體,激動人心的事例,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體育學科滲透德育計劃(精選5篇)

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 體育課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內容是進行集體主義和精神文明禮貌教育。例如:隊列隊形,接力跑,拔河遊戲,各種集體球賽以及體育教學常規的實施等均與集體主義和文明禮貌緊緊連在一起.通過這些教材的教學和練習,團結,協作,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講文明,講禮貌的優良品德,生動自然地在青少年的思想中得到了培養,受到了薰陶.

意志品質與道德觀念的教育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敢,果斷、頑強、堅忍不拔等意志品質,是體育德育滲透的主要內容、這方面的教材多,範圍廣,一般以田徑教材中的快速跑,障礙跑,跳高,跳遠;器械體操中的單,雙槓,支撐跳躍;籃球、足球、武術等教材最為典型,這些教材內容與培養青少年優良的意志品質和助人為樂,互相愛護,互相關心等高尚的道德行為、有着直接的聯繫.

組織紀律與法制觀念教育. 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制與紀律教育,瞭解自由與紀律的關係,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法制觀念。例如:嚴格的隊列訓練、課堂常規的紀律要求,各種體育競賽規則的執行等、與組織紀律,法制觀念教育等自然結合在一起.

國防觀念及勞動教育. 教育學生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同保衞祖國,增強國防意識聯繫起來.根據教學的需要、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布置運動場地和收還器材,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養成勞動習慣和愛護公共財產的教育.以及在練習中、組織學生相互保護和幫助,培養學生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高尚品質,這是進行德育滲透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再如,學習障礙跑,中華武術與民族自豪感自然相結合,隊列,接力跑與組織紀律,集體主義教育融為一體等.教師在教學中若能恰如其分的不失時機的進行簡短的講解,往往會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改革創新,組織教育法. 在體育教學中、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合理的選擇和運用組織教育法,努力實現多樣化與科學化,採用從感情入手,重視發展個性,講求啟發興趣,注重引導發現,鼓勵競爭與創新等等.不僅是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寓德於趣,遊戲競賽法. 遊戲競賽具有娛樂性,競爭性的特點、同時,大多數遊戲教材都有一定的主題,有很強的教育因素,寓德育滲透於遊戲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陶冶情緒.例如:在迎面接力中、競爭意識的培養,拔河遊戲中、團結就是力量的引導,開火車遊戲中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等.尤其是球類教材,教師必須把握球類項目是集體競賽活動,且富對抗性的特點、着重對學生進行團結,配合用集體的知識與力量去爭取勝利的集體主義教育;並利用競爭的特點、進行競爭意識,尊重對方、尊重裁判,相互學習的體育道德風尚的教育.

體育學科滲透德育計劃 篇2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課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鍊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個性行為和意志,掌握其特點、遵循其規律,把德育工作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一、瞭解體育課結構 進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體育教學是一個包括身體、智力、思想、情感、態度等在內的全面教育,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鍛鍊健美的體格,發展理性行為,提高思想覺悟,充實智力活動,擴大經驗範圍,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充分了解體育課的結構,根據每堂課的特點和內容貫穿德育教育的內容。

1、結合課堂常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課堂常規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重點地把課堂常規的內容和講禮貌、講道德、守紀律等結合起來,加強組織紀律性教育,使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的思想品質。

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範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於各個運動項目內容不同,所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師要善於挖掘其深刻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徑運動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堅持練習卻能培養頑強、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球類項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進行,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又可以增進學生的勇敢頑強、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思想品德。

3、結合不同的組織教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於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體活動結合起來,利用課堂的組織教法中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隊列隊行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通過對場地器材的保護,增強學生熱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產 的思想;課堂小結表揚好人好事,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

4、結合偶發事件的處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過程中,偶發事件時有發生,這是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思想和行動的真實流露與表現,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行動和表現,及時處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表揚或批評,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達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結合教師以身作則 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鍵在於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教師應舉止大方,談吐文明,教學中,講解清楚、示範規範、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達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方法

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也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所要追求的目標。

1、體態暗示法

用體態暗示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中運用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在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過程中,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使廣大學生心悦誠服。.例如,教學中發現某學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動作時,教師漫步走到該生跟前,遞個眼神,擺擺手,以示提醒或制止,這要比中止教學,當眾直呼其名批評教育效果更好。.

2、實踐體驗法

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體育項目本身又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學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實踐中磨練意志品質,在藝術體操的練習中得到美的享受,這是體育教學區別於其他學科的顯著特徵。.教師應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有目的的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使學生在體育實踐過程中陶冶情操,磨鍊意志,體會人生的價值,培養愛國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品質.。

3、激勵競爭法

體育教學中教師經常採用激勵競爭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語言刺激、體態暗示、榜樣示範等手段,激勵先進,鞭策後進,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教師運用激勵競爭法時,首先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暫時的勝負,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其次要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因為任何競爭都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在規則的範圍內進行,否則將受到懲罰,從而增強學生的法紀觀念 .

4、時機捕捉法

不良個性心理的發展,應引起教育者的關注,教師要善於捕捉他們心靈深處的閃光點,適時的加以啟發誘導,以促進其轉化。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有學生摔倒後,立即爬起來繼續參加比賽的生動事例,應及時給該學生以恰當的鼓勵和表揚,這對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對偶發的不良事件則指出要害,給予適當的批評,能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

5、情感感染法

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感染學生,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具備一種奮發向上積極進去的敬業精神,教師良好的言談舉止,會給學生樹立起一個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新穎獨特的教法,科學合理的分組,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友愛互助的人際環境,不僅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更有利於他們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體育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同體育教學的特點、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起來,防止只寫在計劃與教案中,或進行空洞的説教。要把德育教育內容中的抽象概念具體化,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着、能測量、能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際內容,建立合理的、客觀的、科學的德育教育評價體系,使學校體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也是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所要追求的目標。

體育學科滲透德育計劃 篇3

體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們團結在一起,它能使人積極向上勇於創新,它能促使個性、獨特氣質的形成。所以學校體育教育不僅是強體魄、長知識、增技 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培養和發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關鍵是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體育 自身的優勢,大膽創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貫穿於學校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

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應該做到以學生為本,這樣,才能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系統地構建德育的環節。只有以學生為本,才能充分地瞭解學生,把學生當作完 整的個體,尊重他們,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科學地確定德育的層次。通過把學生推上德育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到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總結。 教師退入後台,只做點撥,不做指令,儘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做到:

1. 尊重學生——樹立平等意識;

2. 幫助學生——樹立服務意識;

3. 影響學生——樹立師表意識;

4. 相信學生——樹立民主意識;

5. 倡導競爭合作的學生關係。德育滲透,就是要在“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標與體育學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

體育學科滲透德育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培養品德優良的學生。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也包含着這一層意思,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進行實施的,而素質教育又是把德育放在一個很大的位置上加以考量的。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成為新課程下的一個嶄新的話題。德育滲透是基於科學課程標準的育人因素。《課程標準》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中就體現初德育方面的目標,在"科學探究"和"科學知識"兩大目標中也有具體的體現。在進行科學教學時,我們要發揮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責任,更重要的是不要在科學教學中帶上沉重的"鐐銬",偏離教學的根本。要處理好教學和德育教育的問題關係,這也是科學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的一門藝術。

二、具體措施

1、利用教材文本滲透德育教育

就目前的科學教材而言,如果牽強附會的話,每一課都可以挖掘德育教育內容。然而,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那種挖掘很容易讓課堂的情感付之東流。因此,在這裏強調應該是"科學的利用"而並非是"努力的利用"文本來實施德育教育。要上好一堂科學課,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文本,尋找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可以這樣説,教師在課堂上的調控,滲透能力完全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的鑽研和解讀。所以,教師要研究教材文本的依託性、前瞻性和德育的滲透性。我們要鑽研教材,尋找文本的德育切入點,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説了什麼"的層面上,更應讓學生知道"文本為什麼這樣説"。科學課程的德育價值就藴藏在我們使用的教材之中。把握好每一個藴含的教育契機,並撲捉到它,使它成為最有效的德育教育資源。

如三年級《我看到了什麼》一課,安排了"看圖上的大樹"、"回想以前在大樹前看到什麼"、"到一棵真正大樹前看到什麼"、"和同學們交流"等內容,通過經歷上述活動教育學生做事要細心,要實事求是。隨着學習的深入到中高年級又轉向情感價值的培養上來。在物質的溶解性實驗時,在這方面就落實的好了,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好,養成了一個比較好的道德素養。教材中不同的課例文本體現出不同的德育價值,不同單元也體現出特有的德育價值。

2、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科學是由一個個有趣的活動組成,學生在學習的前提就是參與一個個探究活動。國小的科學教育是一個啟蒙的教育,也是一個人學習科學知識的開端,它可以讓一名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更為可貴的是能培養了學生的集體精神,因為學生參與探究活動所經歷的這些活動以小組出現,或以羣體活動出現。學生在活動中必然要和周圍的環境和同學相處在一起,互相合作,但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和激勵,在教學同時更會增強同學們之間的合作意識,逐漸樹立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思想,在活動展示中就會以小組為單位。這樣,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就能在德育價值中體現出來。

如:如帶領學生到野外採集標本或實地觀察之前,我們總要細緻的告知學生外出的注意事項,目的是保證學生活動的安全、有效,其中的德育價值是教育學生要保護自身的人生安全、遵守紀律,接受約定規範的約束。同時,我們還要求同學們注意保護周圍的環境、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等等均體現出活動的德育價值。學生參與活動受到情感、意志、興趣等心理品質的支持,這也為在活動中進行德育帶來了契機。

3、在個體活動中滲透堅持意志品質的德育教育

現在的學生,基本上是家中的獨生子女,都是父母心中的"掌上明珠",是家中的"小皇帝",時常擺出"唯我獨尊"的態勢。缺乏耐心、堅持、情感等應有的品質,對事物的觀察沒有毅力,做事常常敷衍了事。這就要求我們科學教師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在科學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們興趣盎然,有時一節課上完後還是意猶未盡,但這種興趣由於學生的特點維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觀察研究活動繼續深入。如果此時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對學生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適時提醒,在放棄時及時鼓勵,就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他們參於活動的積極性積,使他們最終能完成學習任務。

4、在情感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德育體驗

在科學德育滲透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那麼這些知識對他們來講就是外在的東西,只有當學生產生了相應的情感體驗,他們才能理解和感悟這些知識的價值與意義,並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由此可見我們進行德育工作時,強化學生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蝸牛》和《蚯蚓》的實踐中,讓學生觀察蝸牛和觀察蚯蚓等一些活動。在佈置學生去找尋蝸牛的活動中,在沒有弄清它們是益蟲還是害蟲的情況下,不可隨意傷害小動物。因此,我們教學中滲透德育要注重讓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讓學生體驗到遵守規則、遵守公德、與人合作、保護環境、以事實説話、以理服人等方面的重要性,這對他們今後的行為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5、利用科學歷史背景進行德育教育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科學發明成就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國小科學新教材中插入了一些關於我國古代科學家及古代科學研究的故事,教學時要適時引用之對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科學發明的重大成果,瞭解中華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創造的價值,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體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程度,感覺祖國發展的時代脈搏,激發學生的受祖國、愛家鄉、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情感。激發了學生要努力學習,努力創新,長大後為祖國爭光,為祖國爭氣的雄心壯志。

科學教學德育滲透藝術構思與傳達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為關鍵的是,構思與傳達的主體科學教師這"源頭水"必須是"活水"常流。也就是説,作為科學教師,應該具備敏鋭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能把學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諧的情感氛圍的教學中,讓他們去領略科學教學德育滲透藝術殿堂裏一幅幅閃耀着人類理性光輝的一幅幅畫面!

體育學科滲透德育計劃 篇5

國小語文學科是基礎性工具學科。語言文字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具有強烈的思想性,國小語文學科的教學在完成德育任務方面具有許多的優越條件。我們要研究德育在國小語文教學內容中的特徵,根據國小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來實施德育,培養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覺悟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

一、國小語文滲透德育的途徑

(一)課堂教學

語文教育通常指的是關於自己祖國語言的教育活動。祖國語言負載着自己祖國和民族的思維方式、思想感情,傳承着自己祖國綿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藴。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的主要場所,它以教材為本,教材中有極其豐富的德育內容,諸如愛國主義、艱苦奮鬥、民族自豪感等。所以,應該把語文教學與德育工作相結合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

(二)課外閲讀

課外閲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閲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當然,書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選擇地讓學生去讀。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列出書目,引導學生去讀,要加強閲讀指導,激發學生課外閲讀興趣,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從閲讀中有所收穫。 一本好書相當於一位良師益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成績,而且還能培養刻苦學習、戰勝困難的奮鬥精神,所以應該鼓勵學生訂閲書刊雜誌,使學生擴大視野,提高思想覺悟。

(三)教師的影響

學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師來培養。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是學生直接的榜樣,教師的情感、態度對學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品德教育,在課後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以優雅的儀表、文明的談吐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就會對學生道德風貌的健康培養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為學生的鏡子。

二、實施國小語文德育的方法

1、平等待人,潤物無聲

國小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熟悉和了解學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使他們感到教師的心和他們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賴。對每個學生應該有正確、全面的看法,在評定學生品德上不能有認識定勢,更不能把道德與語文學習成績等同視之,而要看到後進生的閃光點和優生的不足。理想的教師應該是公平的、對學生一視同仁的、不存偏見的教師,是理解學生、親近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多交流的教師,是身教重於言傳的教師,是和學生相處融洽,對學生默默關心、暗中瞭解情況,對學生寬鬆,與學生心心相印、像朋友一樣的教師。要排除一切干擾因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在情感上師生互相接近,消除學生的猜疑心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陶冶,教師要運用情感去感染學生,以滿腔的熱情去教育學生。語文教師還要民主平等地與學生交流思想、探討問題,用自己真摯的感情感染學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開闢多條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細流流到學生心田。課內與課外結合,課堂與生活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閲讀與寫作結合,圍繞中心,指導學生讀有關的書,出有關牆報,辦有關小報,寫有關評論,開展演講會、朗誦會、辯論會等各種活動,實行全面教育,綜合治理,形成集體輿論,充分發揮多渠道功能。

2針對特徵,有的放矢實施國小語文德育,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不搞成人化、兒童化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動力。

只要把握住德育的特徵,將語文教學活動與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榜樣作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banzhuren/qmx6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