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德育工作計劃 >

國小英語德育滲透工作計劃

國小英語德育滲透工作計劃

英語課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語言知識課。語言是人們表達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工具,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態度和認識。以下是中國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英語德育滲透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

國小英語德育滲透工作計劃

國小英語德育滲透工作計劃一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還要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真、善、美的薰陶,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德育的滲透

在國小英語教材中,學生可以接觸到本國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禮儀、習俗風貌。要學習包括表達思維活動(同意、幫助、邀請)、情感態度(喜歡、感激、同情、願望)、道德態度(抱歉、寬恕、感謝、贊成、關心)、社會文化(介紹、問候、告別、就餐、看病、慶賀)等三十多個語言功能項目,內容豐富。這些語言材料的學習,為課堂的德育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國小英語教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其教學內容一般比較淺顯,多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進行自然的滲透,切忌長篇大論。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禮貌用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初接觸的內容。教師要利用學生初學英語時的興趣,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在學習"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時,當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談論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時,教師在要求同學注意聽別人發言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來認識什麼是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懂得珍惜時間。這時知識的講授、學生的交際練習,實際上成為德育滲透的載體。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達到了教育、教學融於一體的教學效果。

二、促進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的情感教育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身心整體發展的過程。有研究表明,國小階段正是情感性學習形成的關鍵時期。這階段兒童的學習活動帶有很大程度的情緒化傾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要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放到首位,滲透在英語教學中。從而把語言教學與國小生的身心發展聯繫起來,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協調發展。

(1) 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以達到某種目標的心理內驅力,動機產生於需要。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結構、認識結構、情感結構,運用正確的心理策略,以學生為中心,環繞着學生的種種心理需要進行教學。兒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興趣、成功、審美、創造性四要素構成。其中,興趣是影響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運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積極學習的心理需要。加強國小英語教學的活動性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遊戲、唱歌、比賽、表演等教學形式,可以把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巧妙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是向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極好機會。例如,教學中我們常常採用的雙人、小組、集體比賽遊戲活動,即滿足了國小生好勝心強的心理,又複習鞏固了所學的語言材料,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關心的集體主義精神。

(2)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國小英語教學是啟蒙階段,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國小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是一種不自覺的過程,要靠老師的滲透和培養。國小英語階段的學習主要是感性學習,無論是語音、詞彙、語法和交際用語都應當從感性學習入手,通過示範、模仿、運用,使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從而逐漸領悟語言的內在聯繫。從學習和掌握英語的角度來説,核心問題是要培養學生聽、説、讀、寫英語的良好習慣,這是掌握英語的關鍵。國小階段側重聽説能力的培養,適當讀寫。要把"聽"放在首位。要教育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和同學講英語,回家要聽錄音,培養聽力。在聽的基礎上説,積極參與課堂練習,要養成大膽講英語的習慣,朗讀和背誦的習慣,書寫規範整齊的習慣,運用語言交際的習慣,課後複習的習慣等。良好的語言習慣是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個重要開端。國小生學習、掌握少量的語言知識,固然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但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重要,這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學科教學中的德育,重在滲透。德育的滲透在於自然地與知識溶於一體,要善於在學科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點到為止,切忌牽強附會。今後我們要繼續實踐和探索,更好地發揮國小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功能。

國小英語德育滲透工作計劃二

一、總體指導思想

國小學生所處身心發展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是人的一生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要抓住學生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來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德育計劃。

二、具體措施

1、 結合詞彙和句子學習滲透。

德育是一種文化教育,文化內容直接與詞義有關。任何一種語言的詞彙、句子、習語本身就包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內容。這就説明在詞和句的教學中要重視道德意識的滲透。

2、 結合課文學習滲透。

有些課文內容在德育教育意義上很有特性,有些內容本身就是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內容向學生傳輸不同國度道德文化知識的差異。

3、 結合課堂操練應用滲透。

在語言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目的是使學生能使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為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要多創設交際情景,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用相應得體的語言和行為規範。

4、 結合課外活動滲透。

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激發學習英語興趣,有效擴展德育,貼切實施德育。如:課本劇表演等,讓學生自主地自我教育、學用結合,提高育人質量。

5、利用教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影響學生。

作為英語教師,本身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和敬崗愛業的精神外,還要時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不偏愛優生,不歧視後進生,着眼於學生未來的發展;同時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斷地施加明確而又適度的心理期望,有效地啟迪學生的內在動力。

6、利用信息反饋,及時鼓舞學生的信心。

對於學生的作業給予及時不含糊的反饋,每一反饋既起信息作用,又起動機作用;若告訴學生做得對,他們不但知道將來該怎樣做,還有助於他們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努力。佈置課外作業時,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基礎差的學生稍作努力就能獨立完成,這樣他們的學習勁頭就會鼓起來,不易產生畏懼、自卑的心理。對基礎好的學生讓他們"吃得飽,吃得好",不至於因作業量和作業難度太大而覺得乏味,使他們始終保持着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7、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好勝心是每個學生都具有的,為鼓勵學生探索取勝,經常設計-些趣味英語搶答賽、單詞默寫競賽、找錯誤比賽、英語演講比賽、小組對抗賽等等,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承受失敗和正確對待失敗的心理能力。通過競賽,同學之間取長補短,互幫互學,提高英語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學習成績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德育是教育的一個永恆主題,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是一個需長期堅持的複雜工程。教師必須先要自己有德,成為"以德育人"的楷模,使學生在德育滲透中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deyu/4wnx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