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單位工作總結 >

鄉鎮工業發展情況及工作思路

鄉鎮工業發展情況及工作思路

2010年,我市鄉鎮工業在儀徵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揚州鄉企局的直接指導下,以優化結構為主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狠抓運行監控和招商引資,重視科技創新,圍繞產業集聚發展、企業做大做強、產品做特做精的工作思路,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全面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

鄉鎮工業發展情況及工作思路

一、2010年全市鄉鎮工業發展情況

全年鄉鎮工業完成現價產值257.6億元、銷售收入242.8億元、利税12.7億元、利潤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9%、61.1%、65.8%和62.9%,完成揚州市局下達目標的111.1%、110.7%、137.5%和167.5%。鄉鎮規模工業完成產值133.8億元、銷售收入124.2億元、利税6.7億元、利潤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9%、74.2% 、96.1%和110.3%。其特點主要有:

1、經濟總量屢創新高,企業規模不斷壯大。

為實現鄉鎮工業經濟總量提升、運營質態改善和企業做大做強、創優創新的戰略目標,2010年我們實施了工業經濟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和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創優創新”獎勵辦法。一年來鄉鎮工業持續高位放量增長。鄉鎮全部和規模工業分別完成產值257.6億元、133.8億元,同比增長61.5%、79.9%,對市轄工業增幅貢獻了10.5、10.4個百分點。

全市10個鄉鎮中月塘、馬集、新城3個鄉鎮工業產銷增幅超過60%,真州、新集兩鎮總產值分別突破40億元和30億元。月塘、新集、謝集狠抓大企業大項目建設,振通電工、金陵船舶、杭萬汽配等重點企業的大項目很快投產見效,帶動區域經濟迅猛發展。到2010年底,鄉鎮規模企業達286個,億元企業26家,年產值千萬以上企業達235個,分別比去年新增28個、12個和33個。振通電工和金陵船舶兩企業年產值分別突破20億元和10億元大關。鄉鎮規模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的比重達51.9%,同比提高了2.2個百分點。26家億元企業累計完成產值66. 5億元,同比增長158.82%,佔全市鄉鎮規模工業產值的49.7%。振通銅業和金陵船舶兩個十億元企業完成產值30.7億元,分別拉動全市鄉鎮全部和規模工業產值增長19.7和43個百分點。

2、運行質態明顯改善,利税大户貢獻突出。

全市鄉鎮全部工業迅猛發展,產值、銷售、利税、利潤同比增幅均超60%,規模工業產值、銷售、利税、利潤同比增幅均超70%,呈現了規模工業領先全部工業增長,效益增幅快於產銷增幅,鄉鎮工業領先市轄和全市發展的喜人局面。

經濟效益的攀升,主要得益於利税大户的貢獻。1-11月我市鄉鎮工業有振通銅業、金陵船舶、新型建材、金派內燃機配件等9家利税超過千萬,22家利税過500萬的企業完成利税近3億元,達去年同期的2.5倍,佔同期鄉鎮規模工業利税總額的一半,我市規模最大的鄉鎮企業振通銅業實現利税高達8610萬元。1-11月我市利潤超百萬元鄉鎮企業有59家,比同期增加24家,共實現利潤2.2億元,達去年同期的3倍,佔同期鄉鎮規模工業利税總額的78.6%,金陵船舶1-11月實現利潤3334萬元。

3、集中區建設成效顯著,產業集聚效應顯現。

2010年全市9個集中區完成營業收入131.6億元、利税7.7億元和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77%、65%和60%,分別佔鄉鎮全部工業的54.2%、60.6%和63.9%。新集、月塘、真州三鄉鎮工業集中區產出規模均超20億元,分別佔所在鄉鎮全部工業的76.2%、82.9%和55.1%。鄉鎮工業集中區年內開發利用土地共計3842畝,完成基礎實施投入1.3億元,工業投入44億元,新建標房面積50.7平方米,年內新增入園企業227個,目前共有入園生產企業892家,其中投產企業715個,從業職工數達4萬多人。

開展集中區規劃推進和環境治理達標活動,保障集中區科學發展。真州工業集中區圍繞化纖無紡和箱包等特色產業,目前已形成了萬噸滌綸長絲、短纖和無紡織物的生產能力,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22.5億元,利税1.5億元,同比增長40%和34%。新集工業集中區發揮地域優勢,通過騰籠換鳥的方法盤活閒置標房,全年投入6.7億元,重點發展船舶和汽車製造、服飾加工產業,集中區完成營業收入28.9億元,利税1.1億元,利潤59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7%、112%和103%。2010年先後有百家麗造明、蘇港造船等3個億元以上項目和華藤印染、新能源混凝土等一批千萬元以上項目落户集中區竣工投產。

4、開展創業輔導活動、推進創業基地建設。

建立健全創業服務體系,不斷加大創業扶持力度,積極搭建信息、人才、資金、技術、廠房場地和公共設施等創業服務平台。真州鎮、新集鎮、馬集鎮和市工業總公司等四單位按照資源節約利用、服務便捷高效、要素合理配置、功能配套完善、信息交流順暢、技術合作共享、人才有序流動、企業集羣共生的工作方針,建成的創業基地。大儀鎮、市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江蘇杭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創業基地正在啟動。

已建的4家創業基地累計投入21.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入13.6億元,累計建成廠房27.8萬平方米,入基地企業數達16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3家,就業人數6435人,2010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5.9億元,利税過億元。多元化投入,多渠道融資,興建標準化廠房和基礎設施建設。全市4家創業基地新建標準化廠房面積17.8萬平方米,利用改造舊廠房3.6萬平方米,現有建築物及配套設施面積達23.5萬平方米,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6200萬元,真州、新集兩個省重點培育小企業創業基地資產總額已達1.8億元。

5、協調生產要素供給,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是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聯絡28箇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機構,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業輔導、政策扶持、經貿合作、技術推廣、人員培訓、融資擔保等方面服務和支持。二是經過努力省開行直貸資金已由3000萬元提高到4000萬元;不斷增強擔保公司實力,多渠道籌集資金,註冊資本金由5653萬元擴充到1億元,全年共為中小企業提供85筆貸款擔保總額為1.7億萬元,累計擔保餘額達1.5億元;開展企業資金需求狀況調查,及時向銀行提供市場好、信譽佳的企業;會同市人行召開了3次銀企簽約會,促成154家企業與各主要商業銀行簽定了資金總額23.46億元的貸款意向書。三是暢通信息服務渠道,通過經貿網站和《儀徵經貿信息》,及時發佈國家產業政策、原材料市場供求變化以及中央擴大內需、保經濟增長的重大信息。四是實施人才培訓,組織7家單位參加揚州市重點企業發展論壇,動員6家企業參加揚州中小局“定位定天下”講座,落實22名企業高管到揚州參加清華總裁班領導力提升系列講座,牽頭實施了省中小企業“視訓365”工程等等,為我市工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五是組織會展交流活動,落實讒神食品、史福特光電、澳凱金屬製品等8企業參加對接洽談活動,促成了6家企業與省內8家大型商貿企業簽定了近千萬的購銷合同和680萬元的意向協議。上工業投資項目竣工投產,培育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6、技改投入明顯加大,發展後勁不斷積蓄。

2010年鄉鎮工業共完成技改投入74.9億元,同比增長58.1%,佔年計劃的101.9%,其中大儀、青山、謝集、馬集等4個鄉鎮同比增幅均超過70%,新集、馬集年內完成技改投入均超10億元。全市鄉鎮2010年在建的479個項目中,已有428個項目竣工投產,總投資11億元的金陵造船擴建項目,預計年後完工。真州百家麗的光伏電池和金達無紡的雙絨棉、馬集永輝公司散熱管制造等23個五千萬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2010年總投資50.4億元的166個鄉鎮千萬元以。謝集重點培育壯大杭萬汽配集團,完成項目建設投入3.4億元,為產業集聚發展增添後勁。總投資4億元的月塘鄉振通電工新建項目竣工投產,2010年實現產值20.2億元,成為全市最大的工業經濟增長點。

7、技術創新紮實推進,企業信息化穩妥實施。

及時分解落實“雙創”工作目標,加強高新產品、高新企業申報工作,全年鄉鎮工業完成新產品開發任務190個,共申報高新技術產品39項,申請專利805項,授權專利276項,新產品產值率達33.6%。指導幫助企業實施信息化項目,組織了金派內燃機配件、潤揚機械等3企業申報省中小企業信息化項目,其中金派內燃機公司獲得省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示範單位。構建推廣《商務儀徵》電子商務平台,引導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已註冊200多家企業用户。恆通車材、蘇港造船兩家均通過揚州市級技術中心認定,旺海數控、威龍活塞環、森泰化工等企業分別與北京化工大學、中科院、清華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全面啟動企業創牌,賽格、潤韻已獲省著名商標,威龍活塞環申報省名牌產品,組織起重機械廠、宏達科工貿等10餘家企業申報揚州市知名商標、揚州名牌。多科特水性塗料公司獲得省中小局科技型企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資助,另有6個項目獲得揚州市“雙創”扶持。

儘管我市鄉鎮工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與周邊地區先進縣市區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一是產業結構升級不快。資源、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比重較大,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化程度高的新興產業發展較慢。二是規模工業產值僅佔全部工業的51.9%,規模企業平均年產值不足5千萬,兩相指標在揚州縣市中最低。三是集中區總體水平不高,主導產業帶動效應不明顯,特色產業優勢不夠明顯,基礎設施建設還不能滿足項目建設需要。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克服。

二、2010年鄉鎮工業經濟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

2010年,我局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我市“四年小康”的奮鬥目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信心,應對挑戰,立足“保增長、調結構”,繼續堅持工業第一方略,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以做大做強為目標,以推進創新型經濟為重點,突出運行組織,以工業“雙創”、“三重”、節能降耗、融資服務為抓手,促進經濟平穩快速增長。2010年鄉鎮工業目標任務為:

1、工業總量:全部工業產值330億元、銷售305億元、利税16億元、利潤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4%、29.8%、28%和25%,其中規模工業產值180億元、銷售166億元、利税8.2億元、利潤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5%、33.7%、22.7%和12.5%。

2、企業規模:新增規模企業45家,新增億元企業8家,新增5億元企業1家。

3、工業投入:工業投入97.2億元,同比增長29.8%,實施五千萬元以上項目54個, 億元以上項目10個。

4、科技創新和品牌創建:全年開發新產品200個,新品銷售率33.8%,認定揚州市級以上高新技術產品30個;新增揚州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5家,培育市級以上研發機構8家;爭創揚州市級以上品牌15個。

5、集中區建設:營業收入170億元,基礎設施投入1.4億元,工業項目投入36億元,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110個,新增入園企業160個,新建標準廠房40萬平方米。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的工作措施主要有:

1、保目標,抓監控,實現經濟平穩增長。一是儘早將全年主要經濟指標分解到各鄉鎮,落實到企業項目。近期要重點抓好一季度指標的分解落實工作,把所有考核目標排細排實、一併下達。二是定期召開經濟運行分析會,分析問題,排找差距,提出對策措施;同時,經常深入鄉鎮及企業,組織專題調研,瞭解掌握經濟運行中苗頭性、傾向性動態,落實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措施,加強經濟預警預測,防止工業生產出現較大波動。三是抓好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的增產增收,積極組織名企、名品、名牌參加國內外經貿展銷洽談活動,引導企業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搶抓訂單,增產擴銷。四是督促鄉鎮對所屬企業規範統計行為,配合税務、統計等部門加強督查,促使企業真實反映實際產出,做到應報盡報,確保應統盡統。

2、擴規模,調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一是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全面提升產業競爭能力,在汽車船舶製造、化纖無紡織物、電器照明、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大力推動企業自主研發和產學研合作,開發一批科技含量高、競爭優勢明顯的新產品,拓展產品發展空間。二是改造提升機械、輕工、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加快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應用,依託資產重組、股權轉讓等方式、引進外來資金、技術、品牌和先進的管理方式,做大傳統產業規模。三是培植壯大企業梯次羣隊,選擇重點企業和成長型企業,實行分類指導、梯次培育,在項目建設、資金扶持、配套服務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培植一批行業“排頭兵”、企業“小巨人”、產品“單打冠軍”,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做特做優,進而帶動產業擴張。

3、增投入,攻項目,提升工業發展後勁。一是大力引進和加快建設高水平重大項目,對上年結轉的金陵造船和杭萬汽配等億元項目,加大服務協調力度,推進項目早日竣工投產,對在手在談的項目,儘快落地落户。重點落實謝集的元勝紡織、青山的東盛國際廢品處理等年內開工的十個億元項目和總投資1500萬美元的謝集鄉摩泰克汽車電子助力系統等外資項目。二是做好項目儲備報批,在項目的產業鏈開發、集聚開發和整體開發上做好文章,不斷充實項目庫;對照國家和省裏出台的擴大內需政策,精心包裝謀劃,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協助企業報批重大項目,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的“籠子”,獲得政策資金的扶持。三是加快集中區建設,按照“拉開框架、拓展空間、做強基礎、不斷配套”的要求,鼓勵有實力的經濟實體參與園區開發經營,新增基礎設施投入1.4 億元,提高集中區檔次,增強吸附能力,提升項目承載力。

4、創品牌,求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結合揚州市“8631”創新計劃以及我市科技創新方案,大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一是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集中資金、設備和人才,着力在新光源、新材料、新能源、新技術等領域和重點骨幹企業中建成一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爭取全年新建市級以上研發機構8家。二是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聯合開發關鍵技術及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並加快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的過程,全年促成產學研項目12個。三是鼓勵創新創牌,引導企業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大力開發關鍵核心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鼓勵企業重視品牌效益,加強質量管理,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加快培育名牌、創建品牌步伐,全年新增省級以上高新企業3家、高新產品15個、品牌2個。

5、把關口,降能耗,推進科學和諧發展。一是強化基礎管理。指導重點耗能企業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幫助用能企業完善基礎台帳、能耗定額和計量統計等工作。二是嚴控能耗增量。從源頭把關,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項目准入。同時,大力推廣應用先進成熟節能技術,鼓勵企業進行節電、節能技術改造,減少或降低能源消耗,全年實施重點節能技改造項目不低於8個。三是推行清潔生產。爭取明年再有3家企業通過驗收。爭取8家企業通過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和年檢、更多的企業進入省、市循環經濟試點工程,確保全年節能降耗目標順利實現。

6、整要素,解難題,營造加快發展環境。積極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整合土地、資金、信息等要素資源,努力緩解企業發展瓶頸制約。一是加強宏觀經濟信息跟蹤,定期發佈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等重大信息、積極的財政政策及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信息、國家產業政策信息以及原材料價格變動等信息,為企業提供參考。二是推進銀企溝通,加強銀企互動對接,重點幫助優質企業落實和擴大授信規模,全年組織銀企簽約活動不少於3次,穩步提高銀企合作履約率;同時發揮融資擔保機構作用,爭取更多的放貸資金,多渠道擴充擔保公司註冊資本金。三是加快人才隊伍建設,落實人才培育相關政策,通過一系列培訓活動,培養造就高素質的創業能人、管理人才和職工隊伍。

7、興調研,提效能,打造創先爭優團隊。一是以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機關為目標,有計劃地開展素質培訓,提高機關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業務工作能力和把握複雜經濟形勢、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二是加強調查研究,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深入基層一線,掌握情況,研究思考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提出對策建議,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打擊商業欺詐等專項行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認真做好治亂減負工作,治理各類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和亂攤派的行為。四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學習先進單位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大力開展“示範科室”、“示範崗”活動,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努力爭創全市標兵文明單位。

標籤: 工作思路 鄉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danwei/7xl8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