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關於靜心的感悟:我為什麼靜得下心來

關於靜心的感悟:我為什麼靜得下心來

蠻多朋友都羨慕我,説我靜得下心來,這太難得了。

關於靜心的感悟:我為什麼靜得下心來

他們説他們有很多想法,就是靜不下來慢慢梳理。

他們總結説,他們靜不下心來,是因為雜事多,我能靜下來,是因為幾乎沒有私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沒有任何負擔。

我説其實不是的。我沒有私事不是原因,只是一個結果。原因是我主動拒絕了很多事情,刻意給自己營造了安靜的環境。人要學會斷舍離,學會戒律,不懂拒絕,就永遠都靜不下心來。

如果碰巧遇到一個對國學感興趣的朋友,我會解釋一遍《大學》裏的道理: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字,搞清楚了,人多少就要靜一些。

先説“知”。佛道修行有一句話,“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知是覺知,感知。火星子濺手背上,疼,這是生理的覺知;大人瞪你一眼,怕,這是心理的覺知。這個知還不是知識,知識是覺知的一個結果,有時候,反而是修行的障礙,這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意思。知更多的是説一種能力,人人具備的覺醒的能力。眾生本性具足,明心見性,直了成佛。

王陽明心學濃縮下來便是知行二字,發端開便是一段口訣: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知止而後有定的知,是良知的知。

再説“止”。止是知的對象。是戒律,界限的意思;也是目標的意思。到此為止,這是截止的意思;點到為止,這是停止的意思;適可而止,也是停止的意思。做人,做事,你一定要知道哪裏是你的邊界。不然,就漫無目的,無法無天了。“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可以鳥乎。”知足你就能常樂,知止你就能恆定。你要知道你要去哪裏,然後要知道你的戒律是什麼,於此無關的事情,便是你的邊界。止於至善,這是人修行的目標,目標篤定,排除干擾,你就能進入定的境界。

知止而後有定,是戒定慧裏戒與定的關係。要懂持戒,才能安定。不然,談定,就是扯淡。

再説“定”。定是禪定的意思。禪定是佛法六波羅蜜之一。六波羅蜜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般若是大智慧,持戒後,能禪定;禪定後,能得大智慧。這便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的意思。禪定,修的是定力。定力便是咬定青山不放鬆。止於至善,我就咬定這個目標不放鬆。有一個願力,我就咬定這個願力。有定力,才有動力;有目標,才會奮鬥。

心生一念,止於此念,定於此念。專注進去,你就能達到忘我的境界,心無旁騖,沒有私心雜念,這是定的意思。

再説“靜”。人不能靜,是因為不知其所止,不知其所定。説“寧靜而致遠”,如何能寧靜?你一天十萬個念頭,你還靜得下來?你要專氣致柔,如嬰兒一般,才能得靜。泰山崩於前而不亂,便是一種靜。這種靜的背後,是知道自己求什麼,知道自己該堅持什麼,是毫不動搖的一種精神。遇到挫折就心亂如麻,就是沒有修止和定的功夫。每臨大事有靜氣,靜是一種氣,有時候是沉得住氣的氣,很多時候,更是心平氣和的氣。古人説人有養定功夫,養靜功夫,便是這個道理。

這世界知其所止的人何其少,知止又能篤定執持的更少,所以説,能夠靜得下心來的人少,也是自然的事。

後面的“安”“慮”“得”,擇日再敍,今天主要梳理一個人的靜氣如何而來。目標是如此,也就到此為止。

【本文作者: 李日白】

【微信公眾號:日白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zy8k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