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昆明冬至吃什麼大綱

昆明冬至吃什麼大綱

昆明冬至吃什麼,你瞭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歡迎大家閲讀!

昆明冬至吃什麼大綱

昆明冬至吃什麼

一、湯圓

二、炸糯米粑粑

三、不忘煮炊鍋、牛湯鍋

“四十多年前的昆明,儘管到了冬月也不是很冷。十多歲的小孩子們,一件的確良襯衫外加花布對襟小棉衣,就可以過冬了。”今年已經53歲的老昆明人李阿姨回憶。冬至前,院落裏總是熱鬧得很,大人抬個大研臼到院子裏搗糯米制作湯圓“掉漿面”,大點的孩子就搬個小研臼開始幫着家裏舂核桃和芝麻,小點的孩子就抬個簸箕等着“新鮮出爐”的餡料,把它們散開晾在窗台上。再放上一夜,核桃、芝麻粉就會凌(凍)起來,包出來的湯圓可以多放幾天。冬至當天一早,家中的長輩早早便起來,將調漿面和好,然後一家人開始包湯圓。如果還有剩面的話,就會做幾個包了餡的粑粑,撒上點乾麪粉後蓋上潮濕的紗布,再用棉線拴好。包完湯圓後,收拾好炭火挑着炊鍋、炒菜鍋,帶上蔬菜、紙錢,全家人一起去筇竹寺上墳。拜祭完祖先後,便開始生火煮湯圓、煮炊鍋、炸粑粑…“

氣始於冬至”,除了習俗講究,中醫還認為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昆明福林堂王汝生醫生認為,糯米味甘、性温,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中醫歷來將湯圓視為補虛、調血、健脾、開胃之物。

“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冬至吃湯圓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老昆明風俗文化研究專家風之末端介紹,“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有,這是中原人遷徙到昆明時帶來的。”昆明人有句老話叫“陰間還有湯圓賣”,這和冬至上墳祭祀吃湯圓的習俗是分不開的,而這句老話也有“意外的好事和驚喜”之意。因為昆明人有冬至上墳祭祖的習慣,所以和清明一樣,拜祭之後會煮炊鍋吃。隨着時代的發展,冬至煮炊鍋在昆明也漸漸不再盛行。不過,紅河州的小夥伴們依然還會在冬至這天吃炊鍋,大理、楚雄州的童鞋們主要以餈粑為主,迪慶、昭通的朋友則愛在冬至煮上一鍋熱騰的牛湯鍋。

【相關閲讀】

冬至習俗必吃食物

冬至吃什麼?冬至是什麼時候?俗話説,“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很多地方都有吃餃子的習俗,並説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當然很多地方的冬至習俗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冬至吃什麼,要看地方來的。

餃子(可素餡)

傳説中,河南名醫張仲景因記掛窮鄉親們,冬至那天,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醫棚,向窮人舍“祛寒嬌耳湯”(“嬌耳”即現在的餃子),使人吃了以後只覺渾身温暖,兩耳發熱。

餛飩(可素餡)

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態相似,“餛飩”也與“混沌”諧音。

湯圓(可素餡)

在江南地區,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湯圓又分“粉團”和“粉圓”兩種,《清嘉錄》曰:“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

蘿蔔

民間有言:“冬至蘿蔔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説:“冬季蘿蔔賽過小人蔘。”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蘿蔔湯,一家人團團圓圓,過這個歷史悠久的“亞歲”節。

宜於冬季進補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為平補、温補、滋補三大類。一般説來,温補宜用熱性食物,用於氣虛;滋補宜用寒性食物,用於血虛;無氣虛血虛則宜用平性食物,是謂平補。

標籤: 冬至 大綱 昆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ylqnn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