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解決污染倡導綠色發展

解決污染倡導綠色發展

倡導綠色發展對當今中國現狀具有重要意義:倡導綠色發展,能夠有效的緩解和改善羣眾的身體健康問題,為羣眾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下面是有解決污染倡導綠色發展範文,歡迎參閲。

解決污染倡導綠色發展
解決污染倡導綠色發展篇一

雨果説過:“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這句話在警示我們,人類的發展要遵循自然的客觀規律。人類自以為是的享受着所謂的現代科技文明,貪婪、驕傲、奢侈充斥着我們的內心,殊不知我們正在沉淪,正在走向一條不歸路。最近幾年發生的地震、海嘯、霧霾、高温等事件是在告誡我們:在自然面前人類永遠都是渺小的。因此,倡導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我們改善生活的需經之路。

倡導綠色發展對當今中國現狀具有重要意義:倡導綠色發展,能夠有效的緩解和改善羣眾的身體健康問題,為羣眾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倡導綠色發展,能夠樹立政府的公信力與權威性,提高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倡導綠色發展,能夠為我國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使我國在國際治理環境污染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從而提高國家的國際影響力。

加大環保工作的宣傳力度,培育民眾環保意識。導致我國環境污染愈加嚴重的重要原因便是羣眾環保意識淡薄,消費主義理念盛行。為了追求個人的經濟利益、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而無休止的、無節制的惡意污染和破壞生存環境,使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自然資源消耗殆盡,加劇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衝突。因此,政府應該聯合新聞媒體,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形式向民眾宣傳環保和消費理念,逐步培育民眾的環保意識以及實現合理消費,避免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惡性化趨勢的蔓延。

政府官員轉變發展觀念,踐行環境監管義務。一方面,部分政府官員為了追求GDP的高速增長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提到經濟發展講的頭頭是道,可涉及到環境保護卻無言以對;另一方面,由於政府各部門權責劃分不明確以及個別官員的不作為行為,使得對於環境污染問題的監管形同虛設,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才造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嚴重脱節。因此,政府官員應該改變傳統的發展觀念,倡導綠色發展,同時合理劃分各部門職權範圍並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到績效考核體系中,以督促官員踐行環境監管義務。

創新綠色科技,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新突破。垃圾填埋、焚燒是我國現階段處理垃圾的最主要方法,但這種方法嚴重污染空氣、土壤以及地下水資源。為此應該創新處理垃圾的科學技術,通過使垃圾變為建築材料、供電、供暖等形式來提高垃圾的使用效能。同時通過綠色科技的引領,建立垃圾回收、處理、供應的產業鏈,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互利共贏。

完善我國保護環境的法律體系,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我國《環境保護法》的不完善、實施的不徹底是我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材料中歐盟制定並出台相關的指令與政策來嚴格規範垃圾的回收、處理等問題,這也提示我們應該完善我國現有的《環境保護法》,並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對於違反法律規定的人員給予嚴肅處理。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需依、執法需嚴、違法需究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

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工作是一個發展過程,這中間需要政府、媒體、企業、個人等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那麼,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新主題。因此,應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為了我們生存環境的改善;為了社會的穩定、繁榮;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而奉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努力。

堅持綠色發展,能夠維護羣眾的身體健康,緩和幹羣關係。由於過度的開發與破壞使得土壤、水源污染嚴重,極易危害羣眾的身體健康,這些年在我國凸顯的癌症村現象就是這一問題的真實寫照。因此,問題的解決不僅關係着羣眾的切身利益,而且也關係到政府在羣眾心中權威性的確立。所以,堅持綠色發展,切實維護羣眾身體健康,並在羣眾心中樹立服務型、權威型的形象對政府今後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綠色發展,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簡單的説,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就是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如今人類過分依賴並沉醉於引以為豪的科學技術中並向自然過分的索求和破壞,從而加劇了自然與人類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所以,堅持綠色發展,符合人類發展的正常規律,是時代的主旋律,有利於緩和人與自然的矛盾衝突,有利於實現人類與自然的供需平衡,只有這樣才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選擇。

堅持綠色發展,能夠改善民眾病態的價值觀念。簡單的説,價值觀是我們認識客觀事物的總評價和總看法。當今時代,由於消費主義的盛行一方面出現了攀比消費、過度消費以及奢侈消費等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內心的消費慾望得不到切實的滿足,致使很多人價值觀念不斷扭曲、志向不斷沉淪。那麼堅持綠色發展,有利於民眾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有利於引導民眾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利於指引民眾重新認識和看待人生。

解決污染倡導綠色發展篇二

【摘 要】 本文介紹了綠色發展的基本含義,闡述了實行綠色發展的必要性和意義,提出了強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對策建議。首先要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對已經被破壞、被污染的領域積極開展治理,優化局域生態空間;其次要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發展循環經濟,開展低碳試點,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第三是創新體制機制,鼓勵和推進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關鍵詞】 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必要性;對策建議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作為一項重大發展理念和重要發展目標納入“十三五”規劃,是我們黨在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基礎上,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係的再認識,是順應國際潮流、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新理論成果。走綠色發展之路是未來發展大勢所趨,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報告明確提出了要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目標,而綠色發展正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推進和落實,標誌着生態文明建設由理念轉化成了黨執政興國的具體行動,是引領中國走向永續發展、文明發展的新道路。

一、綠色發展的基本含義

綠色發展,從行為方式上看,就是要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使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相協調。究其實質,它包含了更為深廣的發展理念。歸結起來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的含義和要求:永續、節約、循環發展,清潔、低碳、安全發展。

永續發展是人類的共同追求和基本目標,人類不但有意識地追求現世人的幸福,更期望後代子孫萬世永存更加幸福。幸福的基礎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各類資源。確保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是後代子孫對現世人類的基本要求。資源分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兩大類。面對資源的開發利用唯一正確的態度和做法是: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能超出其可再生的速度;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能超出其技術代替的週期。超出了這兩個度,人類就會面臨資源危機,斷送子孫後代的生存之路。節約發展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環境是人類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的空間,是吸收生產和生活排泄物的場地。由於環境存在着生態閾值――生態可承受的限度,其承載能力、涵容能力和自我淨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一旦人類活動超過環境的可承載限度,必然導致環境污染。因而清潔發展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為什麼要實行綠色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綠色發展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的唯一正確選擇。實現綠色發展,既是外部世界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方式的逼迫,更是我們自身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首先,西方國家利用氣候變暖學説,聯合許多瀕海國家、海島國家等,在國際社會上對我國發展給予不斷打壓,逼迫我們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西方國家開始炮製各種各樣的中國威脅論來遏制中國發展,其中之一就是環境威脅論――氣候變暖學説。氣候變暖導致地球極端氣候頻繁,旱澇、低温等氣候災害加劇,最嚴重的是將會出現全球性淡水、糧食危機,將淹沒沿海大量低窪土地,許多城市被淹沒,一些島嶼國家將面臨滅頂之災。人類生存普遍受到威脅。

氣候變暖的後果如此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他們將氣候變化的元兇強加給中國。這種情況下中國只有以下三條路可走:第一條是你繼續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但你得拿出真金白銀(繳納鉅額碳税)去補償受害者的損失,其結果是得不償失;第二條是乾脆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量,但後果是在你沒有找到可替代能源的情況下,經濟衰退,發展停滯;第三條路是充當無賴國家,不履行國際義務,在國際上失信於他國,被世界孤立,甚至被世界討伐。

以上三條路都是行不通的。世界發展趨勢逼迫我們只有狠下心來,自覺加大力度,轉變發展方式,依靠科技創新,闖出一條綠色發展的道路,不斷減少化石能源的絕對使用量,優化能源結構,最終達到低排放、零排放的戰略目標,走出國際圍堵圈。

其次,綠色發展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反思中國30多年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躋身於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但西方世界320xx年工業化道路中緩性出現的矛盾在我國一時間內集中爆發,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嚴重危及到我們的發展質量和社會穩定,向我們的發展方式甚至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剛剛結束,20xx年11月27日,《人民日報》便發表文章《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宣告了粗放型發展模式的結束。但經濟發展是有慣性作用的,所以經過三年調結構的陣痛後,黨在xx屆五中全會上下定決心正式莊嚴宣誓,要以綠色發展的模式替代以前的發展模式。以來,習在正式會議及場合先後60多次論述、批示要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三、強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實現這一夢想,必須強力推進綠色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目標――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主體功能區佈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多管齊下,堅決遏制住進一步惡化的勢頭。

首先要治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對已經被破壞、被污染的領域積極開展治理,優化局域生態空間。在治理領域要以解決飲用水污染和空氣污染、土壤污染等損害羣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找準污染源頭,對症下猛藥,堅決遏制各類污染繼發,為治本贏得時間和空間。

其次要治本。在生產領域要做到不斷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發展循環經濟,開展低碳試點,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在生活領域要轉變生活方式,倡導綠色消費。生態文明建設人人有責,平時的衣食住行都要講節約、節能、無害化處理、循環使用,將綠色消費理念付諸實際行動。

第三,最重要的是創新體制機制,堅決遏制甚至打擊粗放型的生產生活方式,鼓勵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一是強化政府導向,對各級政府實施生態建設責任考核,真正發揮“指揮棒”的作用。二是加強法治建設。研究制訂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法規,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實施重罰。只有讓破壞者得不償失,受到嚴厲懲處,破壞行為才能被制止。三是完善經濟政策。在這些所有政策中,建立體現出對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的支持和鼓勵,對破壞、浪費行為的懲罰和遏制的完善的政策體系。

解決污染倡導綠色發展篇三

當城市裏穿行的汽車越來越多,道路顯得越來越窄時;當空氣被污染,藍天白雲難以再現時;當駕車出行不再是快捷的交通方式時;當我們的腰椎、頸椎突然感到不適,現代白領職業病悄然襲擊我們時……我們有理由思考、如何改變我們的自身行為,重新考慮一種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已迫在眉急。

近年來,隨着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動車數量持續快速增長,城市交通承受着難以負載的壓力,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特別是在全球能源需求緊張的背景下,“綠色、環保、低碳、健康”已經成為科學發展的新理念。

為此,我們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共建綠色文明家園”為宗旨,發起“低碳出行,文明交通,健康生活,讓自行車迴歸社會”為主題的節能減碳公益騎行活動,倡導低碳出行、綠色出行、文明出行、健康出行,並向廣大麴阜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爭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宣傳者。低碳生活無處不在,看似生活瑣事,但關乎長遠、影響大局。我們倡議廣大市民宣傳健康、環保的出行方式,帶動更多人自覺參與到“低碳出行,文明交通”行動中來,讓我們的家園多一絲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點文明,多一份健康。

二、爭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倡導者。汽車作為一種現代交通工具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急劇上升,直接導致氣候變暖趨勢加劇。我們倡導各級黨政機關、各企事業單位、“有車族”每週一天主動放棄使用小汽車,儘可能採取乘坐公交車、出租車、騎自行車或步行等低碳綠色出行方式。給我們的城市放一天假!給我們自己超負荷的身心放一天假!

自然、樸素、儉節的生活正在迴歸,責任、義務、健康已經成為新的生活時尚。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自行車這種綠色交通工具重新迴歸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美好家園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責任。

標籤: 倡導 污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xoym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