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老師的教學日記:戲劇課終於有了喜劇效果

老師的教學日記:戲劇課終於有了喜劇效果

時間匆匆如流水,十一月又過完了。也許是因為有比賽,天天忙於排練,沒有空閒時間讓我發愣,也許是這個月的音樂課幾乎是在愉快中度過,上課的日子變得愈發有趣,讓我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去。現在,我最大的感慨莫過於經歷了兩個月掙扎,終於可以報喜不報憂了,這感覺來的真不容易啊!

老師的教學日記:戲劇課終於有了喜劇效果

根據前兩個月學生上課反應我重新調整了內容後,這個月的戲劇課開始由理論轉型為實踐課,課堂上我講的內容變少,學生的課堂練習增多。一節課裏我會盡量控制1/3講課時間,剩餘學生來練習與表演。不過還是很多不足,好在後來師傅給了意見,及時調整回來一些。

第一次課,和之前課的內容差不多——介紹什麼是戲劇,唯一不同的是,這次課,由我的講解變為學生模仿表演後再總結。課堂開始,我用提問來做導入,問學生曾經欣賞過哪些種類的戲劇,學生一般想都不想就答道“不知道”或者“沒看過”(學生在課程評價裏説最喜歡音樂課,因為可以不用動腦,果然……)。我會佯裝有點生氣地説:“不,你們一定知道,也一定看過,因為有一種你們一回家就能看得到。”學生才反應過來,難道老師提示的是“電視劇”?然後紛紛笑起來。這時候,我會告訴他們,電視劇是戲劇的一種,我們給了電視劇一個比較專業的名詞,叫“影視劇”。學生覺得很有意思,接着繼續引導學生説出其他戲劇種類,我再大致介紹一下,就開始欣賞代表這類的視頻片段。不過,欣賞之前需要他們一邊看一邊思考什麼是戲劇,具有哪些特點。在觀看視頻片段中,我也沒讓學生閒着。看了現代京劇《紅燈記》的片段後,我讓學生模仿表演鐵梅和奶奶與李玉和道別的場景,看完雷雨《起誓》片段後思考回答媽媽是如何一步步讓女兒發誓的,再對比欣賞歌劇片段和音樂劇片段。最後,通過這一系列內容總結出共同點,歸納出戲劇的特點,總結什麼是戲劇。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模仿環節最活躍,特別是21班和19班,由兩位男生飾演的鐵梅讓大家印象非常深刻。還記得兩個月前,我同樣讓學生欣賞加思考,費了大把口舌解釋,結果累了自己,還沒幾個記住了我講的內容。

後面兩次課主要以學生練習為主,恰好趕上學校校運會,有兩個班缺了一節,不過影響不大,前面6個班的表演已經讓我感到了學生們對戲劇課的熱愛。第二次課為了方便學生討論,我讓學生在合唱室按小組坐在台階。導入環節,我先讓學生玩一個“尋物”遊戲作熱身——沒有道具的情況下表演尋找東西。沒有經過任何表演訓練的學生顯得有點兒不知所措,幾個班下來,有的學生要麼左右看看,翻翻口袋,要麼在周邊轉幾圈,看起來像是在找什麼,卻又不知道在找什麼。當我問到:“能告訴我你在找什麼嗎?”學生一臉無辜的看向我,答道“不知道。”是呀,連自己的目標都不清楚,又如何能演出真實感的?於是,我拿起講台上的小遙控器,告訴這位學生,我現在需要請他/她出去教室外面不許偷看,待我藏好遙控器,再進來用一分半的時間尋找。學生很配合的出去了,待我藏好了東西,請班上的同學們一起保密,再讓那位同學開始尋找,結果尋找時全班同學沸騰了,不停地誤導這位同學,可能他們很少會在課堂上玩這種遊戲,大家的情緒高漲。這一遍的尋找,找東西的這位同學顯然有了目標,動作也不再如前一遍那樣畏畏縮縮。當然,這麼短的時間,並沒有同學找到遙控器,儘管我就放在教室後面的抽屜裏或者學生空出來的座位上。當然,我的目的也不是讓他一定非要找到東西,而是通過兩遍尋找對比表演和真實尋物的感覺。有一位學生表演後説,在第一遍尋找時,自己沒有方向感,純粹是在裝演,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有點茫然。而第二遍比較真實,尋找範圍大了,有緊迫感,特別是知道時間變少的時候還有點緊張。這位同學總結的不錯,這樣一來,我便趁熱打鐵告訴學生,戲劇來源於生活,其實就是對生活的提煉。通過這一遊戲,學生不僅感受到了表演與生活的聯繫,對錶演還有了新的認識。

接着開始這節課的主要部分,故事講演環節。我選了三個方法備用,一是由小組一起,每位同學講三句話,第一個同學可以隨意開頭,故事內容要有聯繫,下一位同學的故事不能另起爐灶,要接上一位同學的故事講下去,直至最後一位同學把故事講完(如果能接下去的話)。他們講故事的同時,我會在講到第三個第四個同學時開始要求一些細節,比如故事中的人物的細節、環境的細節以及事件的詳細過程等等。二同樣是由一個小組同學來合作完成故事,不過與一不一樣的是每位同學只説一個詞,需要互相考慮詞之間的聯繫,能構成一句話,講完之後由學生表演。例如,有個班的組的詞是“早上”、“公園”、“小明”、“籃球”、“摔跤”、“的士”、“醫院”、“回家”、“睡覺”,於是出來這樣一句話——一天早上,小明在公園打球摔了一跤,打車去了醫院後回家睡覺。三是由學生或者我準備一個具有戲劇性的故事,請學生在一邊聽的過程中一遍演。前兩個故事都是由一個小組講,一個小組演,第一個和第三個故事則是在由同學講的同時即興表演。讓我驚喜的是高二14班的學生們,他們班表演的《一個秀才的故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上課時我見他們班有同學拿着打印好的故事,於是我便請了幾位同學上台邊聽故事邊表演,沒想到幾位表演的同學即興發揮非常大膽,而且想象力豐富,還試着投入情感,特別是在這位要面子的“窮秀才”一邊看着書一邊撿桌上芝麻那一段,表演的那位學生的眼神顯得小心翼翼,似乎他就是那位“窮秀才”,一邊用食指點着水沾起桌上的芝麻,似乎擔心這被旁人看到自己的這一舉動,沾完芝麻後還一邊拿着書擋着半個臉,漏出一副賊溜溜的雙眼,把“窮秀才”好面子的神情表演的惟妙惟肖。真是不經意間,又讓我發現了幾個表演方面的“戲精”呀。

第三次課第一節師父説要來聽課,我有點兒緊張,想好好表現一番,所以臨時換掉了上課內容,把原本的模仿課改成了短劇練習,我以為短劇比較簡單,那樣課堂氣氛會活躍一點。但是,週一下午外出學習,師父説來聽聽週二的第一節課。天哪,這下讓我糾結了,週二的這個班不好搞定啊,每節課都讓我頭疼不已,也是唯一一個故事課練習課上都講不出故事的班級,還特別鬧,可我也只能硬着頭皮照着計劃內容開始講。同樣,我先找了個熱身表演讓學生來試試,再進入主要內容短劇《別》的學習和表演,想着多上點內容,後面便又加了個練習。這下可好,節奏太快,學生根本沒有掌握好,就被我推着往後走。果不其然,下課後,我師傅給的第一句建議便是內容太多,學生練習不夠,一個題目沒有弄清就到了下一個,顯得很乏,對題材理解不夠深入,建議我挑一個或者兩個做主要練習就好,而且要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在多點名幾組練習,這樣學生才能都參與進來。師傅説的很有道理,我也感覺到這樣的練習只是少數幾個人的練習,於是後面幾個班我開始試着按着按她的建議精簡內容。課程開始,我講完我的要求後就給幾分鐘時間排練,讓學生安排角色商量劇情,然後隨便選幾組學生上台表演。這個方法確實讓學生的參與度高了許多,只要老師能把要求講清楚,強調該注意的地方,學生會努力去嘗試,而且大家很樂意動起來。

這個月來看,現在的每個班課堂都比前兩個月的班活躍,先不談論能演的有多出彩,但至少幾節課下來,每個班的熱情並沒有減少半分,創意和主動性都比前面的好的多,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的態度也是我前兩個月很少見得到的,這讓我感到很欣慰,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

另外,再説個小插曲。這個月底戲劇社招新啦,報名有76人,最後面試來了89位學生,可見戲劇社真的很受大家歡迎。我準備了5個劇本片段和5份朗誦材料,讓學生自己現場組搭檔來表演,這麼多人花了三個多小時才面試完,最後挑選出20位比較好的學生作為社團成員,我們學校的戲劇社就此成立。有學生告訴我,沒想到自己能進入戲劇社,簡直開心的不行,哈哈,我也很開心有了一幫可愛的戲劇社成員們。至此,我給他們排練過兩次,大家對戲劇表演的熱情和認真的態度,真的讓我頓時有了信心把這個社團辦好,相信接下去的時間裏,我們一定會一起度過一段快樂而難忘的時光,讓戲劇社亮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pxgoj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