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關於農村的文章欣賞:栽秧

關於農村的文章欣賞:栽秧

本站:青青的秧苗在初夏的微風吹過,在風中搖曳,在風中歡歌笑語!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栽秧》。

關於農村的文章欣賞:栽秧

青湖在沒有引進水稻之前,農田裏基本都是栽植花生,玉米和山芋,風調雨順的年頭,畝產也就七八百斤;如果遇到乾旱或者澇災,收成不好的年頭畝產四五百斤;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東海縣農業技術人員把水稻從南方引進,青湖鎮才開始栽植水稻,一開始,只是小面積栽植,經過試驗,水稻畝產在一千二百斤左右,而且旱澇保收,有力的促進農業增產豐收,讓村民發家致富,此後,青湖鎮開始大面積栽植水稻。栽秧的第一步是育苗,在四月底就開始在秧版地放水,土地平整,落谷,施肥(雞鴨鵝糞便曬乾,敲碎),精心培育,認真呵護,育苗期四十天左右,栽秧的時候,先是拔秧苗,每把有一百株,用麻繩捆住,再用車輛運到大田,把秧苗拋灑在大田,最後在大田裏栽秧。

每年的六月十五日,農田裏的小麥基本收割完畢,滿地都是金黃色的麥茬,這個時候,開始做畦梗,天氣炎熱,土地乾燥堅硬,幹一會農活,渾身汗流浹背,體會到農業勞動的艱苦。做好畦梗,就可以開始放水,用手扶拖拉機載着旋耕機,開始耕地,旋耕機就象水裏的魚兒似的,如魚得水,歡快的在水中游啊遊,拖拉機的轟鳴聲,彷彿是一首首快樂的歌謠,彷彿在讚美收穫的季節,讚美生活的美好!沒有拖拉機的農户,用耕牛先把地耕好,放水後再耙地,工作效率就低許多,耙是長兩米方木兩隻,寬0.6米方木兩隻,方木底下是兩排,排列整齊的釘子,也叫耙齒,長大約有二十釐米長,拖拉機一天可以耙地六十畝,使用耕牛耙地一天也就十畝地左右,人站在耙上,耕牛拉着耙在水田裏走,村民們唱着歡快俚歌聲,此起彼伏,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幸福!田裏平整的象一片片明鏡似的,湛藍的天空倒影在水裏,感覺水都是藍藍的。

水田整好,開始運秧苗,把秧苗拋送到水田裏,開始用線繩拉線,用木棍做成尺棒,木棍長一米,一米栽秧六行,最少需要兩個人在田的兩頭,把線拉直,尺棒量寬度,然後兩側固定,就可以栽秧,栽秧需要彎腰九十度,秧苗是一小把,把繩子解開,正好左手握住一把秧苗,左手分秧苗,右手從左手拿到秧苗,快速栽進水田,就這樣每天無數次重複的工作,在栽秧的過程中,大夥們,你追我趕,只聽見刷刷的聲音,就好象是雨天的下雨聲;中午在陽光的照耀下,渾身是汗,衣服都被汗水濕透,又累又餓,身上都是濕漉漉的;栽秧的季節,下雨是經常的事情,據説,下小雨天載的秧苗最好,長勢旺盛。栽秧的快手一天,可以載一畝多,慢手一天也就幾分地,勞動一天真是累啊,每天彎腰七八個小時,腰都直不起來,但是,看着一行行,一列列碧綠的秧苗,心裏也很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也不覺得辛苦,心中蕩起一種幸福的感覺!休息一夜,第二天早晨,渾身難受,身體發虛,沒有一點氣力,真是累啊!起來,稍微運動一會,感覺好點,又開始新一天的勞動,農村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的辛勤勞作!讓我更深的體會一首古詩,想去古人的艱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浪費糧食可恥!

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開始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鼓勵村民購買插秧機,政府給付30%的補貼,此後,每個村都購買插秧機,每年村裏組長,開始統計誰家準備機插秧,不用自己落谷,有單位統一購買機只,統一落谷,到時候,把天耕好,就可以做機插秧,每畝收費大概八十元,這樣村民省時省力,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農村經濟。人們在插秧機上備機只秧苗,一會兒,插秧機就開始在農田裏飛馳,據統計,一天可以栽植水稻幾百畝,農村人徹底的解放啦,再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田裏栽秧。

機插秧對秧苗的要求高,前期投入成本較大等因素,栽秧又出新變化,近年來,我縣氣温普遍偏高,延長水稻的生長期,直播水稻很流行,也很高產,直播水稻具有省水、省工、省力等優點,免除傳統育秧、移栽用工,無返青時間,成穗率高,直播水稻較傳統移栽水稻一般增產5%以上,而且使水稻在栽培過程中簡單易行,有利於發展規模化生產;在田間每隔三米左右開一條畦溝,有利於秧苗吸收陽光,便於施肥,打農藥和進行田間生產管理。直播水稻首先是平整土地,然後做畦梗,其次是施肥,同時把水稻種子灑進土裏,最後是放水進田,不用太多的水,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適時進行化學除草,經過一百三十天的生長,就可以收穫飽滿的水稻。

人工栽秧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那種幾百人在田間同時栽秧的壯麗場面,我們再也看不到,農業育苗、運苗和栽秧的艱苦辛,只留在我們的記憶裏!想想,現在的人真的很幸福!沒有機會體驗到栽秧的艱苦。此刻,我們看到農田裏秧苗,基本都是直播水稻。

公眾號:前沿作家

標籤: 栽秧 文章 農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69d7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