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有感大綱

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有感大綱

震撼 喜悦 沉重——赴重慶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有感

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有感大綱

作者:符美珍

【內容摘要】

震撼——參加此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最深的心得,顛覆了原有觀念;喜悦——培訓的內容,最新理念;沉重——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內容、意義、方法;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滲透、團體輔導

回顧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絕大部分學校都簡單劃給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由於缺乏理論支持和科學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通過這次培訓活動,一些學校的領導反響強烈,各校老師也深受啟發。大家都認為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心理健康教育搞得好、落到實處,引導干預及時、方法正確,那麼孩子們就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否則就可能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或行為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關係到青少年一生的成長和發展。現將本次學習情況彙報如下:

【震 撼】

通過此次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許多知識和教授們的很多觀念對於一張白紙樣的我們是有顛覆效果的,讓我非常震撼!

一、不要在稀裏糊塗的狀態中教書了

傳統的應試教育陰影下的素質教育提倡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使青少年在片面的應試教育中產生了角色的片面性,誤認為自己就只是一個學生;加之家庭教育出現偏差,導致青少年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其實,科學文化素質、審美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生理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的全面提高都要看是否能夠全面發揮人的心理潛能。因為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心理素質是人的各種素質的核心和動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關係到學生整個素質的提高,然而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原來我在半夢半醒、稀裏糊塗的狀態中教了十年書!

二、健康原來是這麼回事

人們在為別人祝福時,經常會祝福他健康、快樂,許多人理解健康時,常常會認為它只是指身體的強健和沒有疾商,當然也包括參加學習前的我。事實上,世界衞生組織早在1948年有成立宣言中就明確指出:健康是指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美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一個人必須具備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個性,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健康原來是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

三、心理健康教育能做什麼

心理健康是指持續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況.,主體作出良好適應,能充分發揮身心潛能。説得通俗點,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種心理功能狀態。作為一個老師不僅要教學生學習,掌握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做一個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學生。有的學生離開家就感到害怕;見了生人就臉紅,不敢説話;遭受一點挫折就承受不了;每天一到學校就感到緊張、不自在,見到某些老師就感到害怕;一寫作業就心煩,一考試就心慌……這些現象都是適應水平偏低的表現。還有厭學、迷戀網絡、自殺等等都是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調節學生心理機能;開發學生心理潛能,維護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成為和諧發展的人,完成自我實現。

四、育人者先育己

教師作為教育實施的主體,擔負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其自身的素質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舉足輕重的影響。當然,社會的力量也是舉足輕重的。而獲得來自社會的支持和認可,首先應獲得來自家長的支持和認可。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育人者先育己,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五、神經病不是精神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那些令人生氣的無法理解的言行,給予一句簡單的評價:神經病!然而在心理學的字典裏,沒有神經病,只有變態心理的精神病和神經症。區分正常與變態心理的三條原則是:1.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2.心理活動內在一致性原則(情緒與認知一致);3.人格相對穩定性原則。也可以概況為五字區分原則:多;少;不恰當。或者是八字區分標準:1.有無;2.多少(頻度);3.長短(持續時間);4.輕重(對正常生活的影響等嚴重程度)。

若遇到變態心理的學生要及時採取送醫,那是教師能力所不及的了。

六、面對校園危機,我們能做什麼

隨着時代的進步,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校園危機不斷上演。痛心疾首的同時,我們能做什麼?首先,應明確解決危機心理障礙的最好辦法是時間。不然就會越忙越亂。危機干預的目標是恢復,只是化解危機心理障礙,使之恢復到危機前的狀態。其次,危機干預最重要的是對遭遇危機人羣心理健康狀況的評估,評估遠勝於措施。最後,制定干預計劃,提供基本的解決方法和技術。

【喜 悦】

通過二十天的學習,聽了教授們的精彩講課,遨遊於心理學的神祕海洋,我無比喜悦。

一、關於心理健康教育

1.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學習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人格教育、人際關係的教育、心理衞生教育和升學與擇業的心理教育。

2.影響因素

3.學校因素: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教育方式的不恰當;師生關係對立。家庭因素:家庭結構;教養方式(提倡民主的温暖理解型);

二、關於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理論流派與方法

1.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性本惡,人本來就是變態的。它的創始人是弗洛伊德,其研究對象是潛意識論,把無意識現象和內容作為主要對象。其分析方法有自由聯想;夢的分析和對日常生活的分析。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超我與原我之間,原我與現實之間,經常會有矛盾和衝突,這時人就會感到痛苦和焦慮,這時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覺之中,以某種方式,調整一個衝突雙方的關係,使超我的監察可以接受,同時原我的慾望又可以得到某種形式的滿足,從而緩和焦慮,消除痛苦,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禦機制,大多數防禦機制在起作用時,人們通常意識不到。包括壓抑、否認、投射,退化、隔離、抵消轉化、合理化、補償、昇華、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種形式。

精神分析法是心理諮詢和治療中最常用的方法。精神分析法認為來訪者早年生活的心靈創傷及其遺留下來的被壓抑至潛意識的矛盾衝突就成了心理疾病產生的根源。其治療原理就是把壓抑在潛意識中的童年創傷和痛苦經歷挖掘出來,成為意識的東西,啟發來訪者重新認識這些經驗。其治療方法有夢的分析、阻抗分析、移情、解釋。

2.行為主義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人性是空白的,是由後天環境決定的,人是學會了變態的。他的代表人物有華生、斯金納。行為主義理論把可觀察的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它將行為分為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其研究方法有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測驗法、社會實驗法。

行為療法強調當前環境事件的重要性,不重視過去事件的影響。適應於治療:神經症(焦慮、恐怖、強迫、ptsd);成癮行為(酒、藥物、網絡等);心身疾病(高血壓、偏頭痛、發燒、頭疼、胃疼);社會技能(表達自己、有效互動);人格障礙(衝動等)、口吃、擠眼、咬指甲等不良習慣;精神發育遲滯等。

教學過程中要多用正負強化來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行為並鞏固。如正強化:鼓勵、表揚;負強化:冷處理、隔離。懲罰能使行為消失,但是懲罰一定是所有辦法中所使用的最後一招。

3.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認為人性本善,是環境使人變態的。其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傑斯。

三、關於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是諮詢師運用心理學方法和諮詢技術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使其自強自立的過程。

學校心理諮詢原則:保密性原則;時間限定的原則;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則;保持中立的原則;情感限定的原則;量力而行的原則;

學校心理諮詢室應是一個私密空間,讓來訪者感覺安全、温馨的空間。佈置應相當講究,弗洛伊德説過:在這間屋子裏,任何一個東西都具有象徵意義。,室內應有沙發、掛鐘、飲水機、資料櫃、紙巾、茶几、綠色植物、風景畫。

諮詢過程是:(1)建立諮詢關係。應做到尊重、熱情、真誠、共情和積極關注。(2)制定個體心理諮詢方案。首先確定諮詢目標,然後進行判斷。判斷正常不正常;屬於哪種類型;心理問題嚴重不嚴重。選擇優先解決的問題(主要問題),確定從哪個問題入手。最後做到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的整合。(3)制定方案。(4)實施諮詢和評估效果。採用何種理論技術將使其具體情況而定。

【沉 重】

審閲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那麼今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如何實施和發展呢?雖然我們無力掙脱社會風氣的困擾,我們也只能勸説學生家長有科學地教育子女,但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一、創設和營造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的學校環境

1.學校環境薰陶,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地也是學生求學生崖中呆的時間最長的場所。校園環境美化、綠化結合勵志、進取的格言警句,將會達到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如:成才始於覺醒,心態決定命運。細節左右一切,自信走向成功。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不按時吃飯就得吃藥了。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等等。

2.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調節自己的慾望觀;改變自己的學生觀和教育教學方式,要建立多元學生觀,看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有教學幸福感;關心尊重所有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3.提供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輔導

(1)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心理健康檔案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的智力情況及其教育建議;學生個性特點分析及培養建議;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對策;學習適應性。

(2)開設心理健康課程

心理健康課程包括知識講授和專題訓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採取多種途徑和方法來進行。如團體心理輔導、小組心理輔導、個體諮詢、專題講座、學科滲透、校園文化活動等。要讓這些活動真正鮮活起來,要有基本的保障。首先心理輔導活動課和心理講座要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必須是學生需要的,因此對學生信息的收集很重要,班級設立心理委員、各種形式的調查問卷(紙質的或電子的)都是必須的,而要對各種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則是一個巨量的工作,有條件的在校生多的學校可配備相應的設施;其次是場地要求,心理諮詢室、心理活動室的配備不可缺少,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校園網站,學校心理諮詢室建設、學校心理諮詢員工作準則、學校心理諮詢員工作規程等要有統一具體要求。

(3)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團體輔導包括:學習心理輔導;人際交往輔導;青春期心理輔導;情緒調節與心理保健輔導;自我意識輔導和就業心理輔導。

4.注重學科滲透,潤物無聲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與學校外部的環境相結合,做到學校、家庭和社會齊抓共管。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體,家長也是主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成為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助推器,成為連接學校、家長和學生的紐帶。

學校對家長進行親職教育,使父母成為合格的稱職的家長,提倡父母採用民主型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分享和放棄,樂觀、自由、快樂地成長。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育管理部門的管理評價做保障

改革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制度和管理方法是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定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建設、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工作進程、師資培訓、諮詢室建設等進行檢查,採取檢查、調查、與師生座談相結合的方法,可以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監督、促進作用,從而有效完成各項常規工作。

總之,我們應該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與其他各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好青春期衞生課、心理健康輔導課,開展心理諮詢,搞好心理訓練,以預防和發展為主,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4o836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