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脱貧計劃書(精選20篇)

脱貧計劃書(精選20篇)

脱貧計劃書 篇1

20xx年的扶貧開發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大精神,堅持以人為本,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實現貧困人口脱貧致富為目標,集中力量,突出重點,苦拼實幹,不斷改善貧困地區的生存發展條件,以“整村推進、消除茅草房、產業開發、易地搬遷”為扶貧手段,堅持以貧困村為主戰場,貧困人口為對象,圍繞解決温飽與鞏固温飽同時推進,切實抓好貧困村寨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機制,抓好以養殖業、種植業為主的產業扶貧項目,促進貧困農户增收;抓好種養技術、勞動技能等知識培訓,努力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強脱貧後勁。積極推進扶貧開發,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脱貧計劃書(精選20篇)

20xx年的扶貧開發總體目標任務:緊緊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和全省項目重點實施整村推進的大好機遇,千方百計爭取上級黨委、政府和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努力解決1.5萬户絕對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不斷提高2萬低標準人口的經濟收入;使項目覆蓋區受益羣眾人均純收入有所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有所改善。

(一)積極爭取扶貧項目,力爭扶貧資金規模達到8000萬元以上。

1、爭取實施“整村推進”項目152個,國家投資2280萬元;

2、爭取專項茅草房改造5000户,國家投資5000萬元;

3、積極爭取“整鄉推進”項目1-2個,爭取國家投資800萬元;

4、爭取縣內易地搬遷扶貧項目指標300户1200人,投資600萬元;

5、力爭小額信貸扶貧資金放貸指標達到1400萬元,財政貼息資金100萬元;

6、積極爭取產業扶貧資金200萬元,新增2-3項產業內容,繼續扶持蠶桑、魔芋等。

(二)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積極爭取老區建設項目。針對我縣的貧困狀況,立足縣情,發揮優勢,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瞄準強縣富民目標,努力實現老區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要緊緊抓住國家對革命老區縣、貧困縣扶持力度和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戰略機遇,加大我縣老區對外宣傳力度,盡最大可能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的投入,促進部份老區點基礎設施建設有所改善,經濟建設實現新跨越。

(三)繼續抓好社會扶貧,強化部門掛鈎幫扶工作。繼續實施好“百千萬幫扶工程”,擴大社會幫扶的影響力,不斷爭取社會閒散力量,投入到扶貧開發工作中來;充分調動縣直各掛鈎幫扶

部門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扶貧辦繼續認真履行協調部門的職能,當好縣委、政府參謀,組織實施好掛鈎扶貧工作,督促落實好部門掛鈎扶貧工作。

(四)加強隊伍建設,圓滿完成縣委、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扶貧辦將一如既往地圍繞我縣扶貧開發工作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站在構建平安和諧鎮雄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戰略高度,切實加強扶貧隊伍的培訓和管理,不斷提高扶貧隊伍的思想素質、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扶貧幹部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把扶貧開發工作的各項任務縱向分解到鄉、到村,橫向分解到辦各股室和工作人員,按照“縣抓落實、工作到村、扶貧到户”的原則,建立健全扶貧工作目標考核責任制,圓滿完成20xx年各項扶貧目標任務。

脱貧計劃書 篇2

一、基本情況

**村位於**縣城及區政府東北部6公里,全村轄18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户428户,村民1560人。村圍南北長3.5公里,東西長2公里,總耕地面積1859畝,區域總面積7平方公里。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縣區內閒時務工為主。轄區屬丘陵地帶,黃膠土質,氣候温差明顯。

二、社會公益事業及經濟發展現狀

(一)基本設施建設狀況

全村農村電網入户改造率達100%,移動、聯通、電信、無線信號通訊網絡覆蓋率達90%,電視網絡覆蓋率達75%,村村通公路一條,縣級公路縱橫貫穿轄區,“*廠”、“飼料加工廠”、“物流”等企業居伏籌建在內。

(二)社會事業發展狀況

1、計劃生育及衞生:人口自然增長率同比降低4%,村衞生室一個。

2、社會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為100%,農村低保覆蓋人數53人,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9.7%,農村危房改造佔農村危房總數68%。

(三)產業狀況及經濟發展

**村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是種植業、畜禽魚類養殖業為主,盛產玉米、蔬菜、花生、水稻、小麥、紅薯等多種糧食經濟作物。全村已發展養殖黃牛、生豬、山羊專業户12户,增收率同比往年上升40%。

三、貧困狀況及原因分析

**村受自然環境條件約束,沒有較好的經濟產業支柱,農民經濟收入始終無法提升,有點兒存款的農户都是近年來沒有改造過房屋的農户,也就是説農民辛苦勞作一輩子或者兩代人攥下的辛苦錢不夠一次的房屋改造,目前仍有部分農户住着土木或者石木瓦結構的老式房屋,少部分還住着爺爺輩留下的年久失修的危房。

究其貧困原因一是思想觀念落後,缺乏科學種田知識,無支柱產業支撐。二是少部分村民小農思想嚴重,商品意識弱,缺乏市場經濟效益觀念,不懂賺錢途徑和經商理念。三是部分村民文化素質偏低,缺乏技術又不學技術,沒有項目投入不懂改進等諸多方面的影響而遲遲邁不進設施農業、裝備農業和現代化農業的大門,也就自然形成了農户經濟薄弱,收入不理想。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由於**村地處偏僻,距城區較遠,消息相對閉塞,有些農作物和經濟作物不能及時運送出售,村民經濟收入不樂觀,相應對村組公益事業發展項目資金的投入力度相應不夠。一是部分村莊的道路仍是黃土路,影響農民出行及作物外調;二是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太差,農田不能有效灌溉;三是村民脱貧缺乏資金投入,扶貧工作沒有落到實處。

五、發展思路和發展潛力

按照扶貧工作的三個基本和三項工作的要求,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穩定增加村民收入為主要目標,以產業扶貧為主要手段,整合資金,集中投入,以整村推進為基礎,統一規劃,推動農業發展,穩定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產業配套、改革創新投入機制,提高產業效益。同時強化村兩委凝聚力,力求幹部務實,民風淳樸。

一是要加強村民文化素質教育,改變羣眾生產、生活觀念,利用好**村人多地廣的優勢,重點發展短、平、快產業;

二是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投入再發展,爭取一定項目資金,引導農户實施,切實改變羣眾生產、生活環境。

三是要重視科技教育扶持,大力引進科技人才,做好科技人才返鄉工作,動員組織社會各界參與扶貧,促進扶貧項目的長遠發展,完善推進,實現全村貧困農户徹底脱貧致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六、主要目標任務和措施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新農村建設內容:

(1)對上場、上學兩個村民組的通組道路進行硬化,投資概算:50萬元。

(2)對三源油廠周邊的尹東、尹西、鄧莊三個村民小組入户道路修復硬化,路燈安裝、綠化。投資概算:120萬元。

2、水利設施建設內容

(1)對嶽莊等14個村民小組重點堰塘整治40處,投資概算240萬元。

(2)對西片嶽莊至上場組排水河道及鄧莊至上場東片兩處小河道治理。投資概算160萬元。

(3)對東西片9個村民組新建飲水井50口,投資概算95萬元。

3、危房改造建設內容

危房改造5户,投資概算120萬元。

4、坡嶺地整治建設內容

坡嶺地整治建設150畝,投資概算150萬元。

(二)社會事業項目建設

教育發展和文化活動中心建設

(1)籌建學前幼兒園一所,技術培訓學校一所,投資概算130萬元。

(2)新建村部及文化活動中心一處,投資概算140萬元。

效益測算:就近兒童入學,豐富羣眾文化娛樂生活,提升羣眾文化素質,增強羣眾生產技能。保障村民集會、學習、娛樂有場所。

(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建設內容: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組織2個。

1、產業協調資金200萬元幫扶成立黃牛、生豬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組織,提升發展互幫互帶、脱貧致富的自我幫帶能力。

2、產業協調資金90萬元,幫扶成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組織4個,提倡科技種植,促進增產增收。

七、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村成立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支部書記任組長,村委主任、支部副書記任副組長,村兩委其他成員為領導小組成員。同時發揮黨員、村民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教育和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建設,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整合資源,加大投入項目建設力度,通過積極向上爭取建設項目,建設資金要捆綁使用,從人、財、物上給與大力支持。同事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公共財政向農村經濟發展的覆蓋範圍。

三、項目設施及資金使用實行“四議兩公開”管理,做到規劃民主、決策民主,確保扶貧一次成功一次,實施一種見效一種。

四、定點扶貧單位要參與幫扶,制定定員幫扶扶貧規劃,想盡一切辦法為羣眾解難題、辦好事、辦實事,儘可能的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後附**村脱貧規劃項目一覽表。

投資概算:350萬元。

效益測算:不斷完善我村教育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教學環境,縮小城鄉教育環境條件差距,促進區域、社會的協調、和諧與平等。

(2) 、實用技術培訓

建設內容:每年進行實用技術培訓80人,六年共培訓480人。

投資概算:50萬元。

效益測算: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創業就業能力,從而促進農民的增收致富。

(3)、示範户培育

建設內容:每年對20户農民進行示範户培育,六年共培訓120户。

投資概算:5萬元。

效益測算:起到示範帶頭作用,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周邊羣眾共同致富奔小康。

(4)、勞動力轉移培訓

建設內容:每年進行勞動力轉移培訓200人,六年共培訓1200人,實現轉移就業人數1000人。

投資概算:200萬元。

效益測算: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勞動者就業,增加經濟收入。

2、基層組織建設

(1)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建設內容: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個。

投資概算:10萬元。

效益測算:拉動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同時促進農民的增收,按每個合作組織能促進當地農民10户增收,每户每年增加XX元的收入計算,六年內可增加農民總收入1440萬元,同時也促進了全村蔬菜產業的發展。

(2)村級組織活動中心建設

建設內容:擴建組級組織活動中心1個。

投資概算:20萬元。

效益測算:豐富羣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提升羣眾的文化素質。

(3)計劃生育

建設內容:完善鄉、村計生服務設備、設施和隊伍建設。

投資概算:20萬元。

效益測算:從根本上解決我村計生服務室,有利於為貧困户育齡婦女提供優質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務。

(4)村衞生室建設

建設內容:維護村衞生院1個。

投資概算:2萬元。

效益測算:改善羣眾醫療環境,確保人民的身體健康,疾病能及時、有效得到醫治。

(5)社會保障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建設內容:每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人數達1680人。

投資概算:15萬元。

效益測算:完善醫療制度,促進人民身體健康,社會和諧發展。

2、農村低保

建設內容:每年農村低保覆蓋人數達89人。

投資概算:12萬元。

效益測算:確保貧困家庭、貧困人口的温飽、幫扶低保户早日脱貧,進一步完善低保制度,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3、農村養老保險

建設內容:每年農村養老保險覆蓋人數達600人。

投資概算:6萬元。

效益測算:確保老年人口老有所養,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提升社會福利。

(三) 產業發展

1、種植業

(1)蔬菜種植

建設內容:主要在王溝、田東、田西、馬北4個組新增油桃面積350畝。

投資概算:80萬元。

(2)乾果種植

建設內容:主要在四個村民小組新增面積300畝,主要品種有核桃等。

投資概算:60萬元。

效益測算:預計栽植六年後進入豐產期,

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48萬元。

(3)中藥材種植

建設內容:主要在王溝、田東、田西、馬北新增面積100畝,主要品種有血蔘。

投資概算:25萬元。

效益測算:預計六年內可增加農民收入50萬元。

2、養殖業

建設內容:新增養殖出欄量0.5萬隻,主要發展以林下生態肉雞養殖、蛋雞養殖為主的品種,大力發展生豬生態畜牧業。

投資概算:30萬元。

效益測算:預計六年內可增加農民收入50萬元。

3、資源型加工業

建設內容:建設資源性加工企業3個,主要分佈在我村孫窪、馬南、馬北、馬西。

投資概算:300萬元。

效益測算:可促進當地農民進廠就業,按促進100人就業計算,六年內可增加農民總收入達300萬元。

4、市場物流業

建設內容:建設市場物流企業1個,分佈在我村中坪組。

投資概算:10萬元。

效益測算:可解決當地40餘農民的就業問題,六年內可增加農民總收入達10萬元,同時能為發展蔬菜種植提供良好的物流條件,促進我村農業產業的發展。

5、勞務經濟

建設內容:六年在全村範圍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訓農民400人次;開展農業產業化技能培訓,培訓農民200人次;轉移就業人數100人,扶持創業人數50人。

投資概算:10萬元。

效益測算:可增強農民就業、創業能力,預計六年內可轉移就業和創業人數達200人,按轉移就業和創業人數每人每年增收2.4萬元計算,六年內可增加農民總收入達2100萬元。

(四) 生態建設及環境整治

1、人居環境改造

建設內容:民居及環境改造176户。

投資概算:25萬元。

效益測算: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有益於人民羣眾身心健康。

2、污染治理

組內垃圾處理 建設內容:主要處理孫窪、馬南、馬北、馬西和一些人羣集居的村寨院落的垃圾,六年內處理垃圾50噸。

投資概算:6萬元。

效益測算:美化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疾病發生,有益於人民羣眾身心健康。

3、環境綠化美化

建設內容:主要在油路兩旁、村院落、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區、農貿市場及企業生產區等,六年內建設5萬平方米。

投資概算:30萬元。

效益測算:改善空氣質量,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維護人民羣眾的身心健康。

4、天然林保護

建設內容:主要涉及王溝、馬北農民自由的天然林地,六年內對全村1300畝生長較好的天然林進行保護。

投資概算:5萬元。

效益測算:建立管理較完善的管護制度,管好天然林,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改善氣候環境,實施有序砍伐,增加農民收入;還可進行適量的林下蛋雞養殖等特種養殖,發展林下中草藥材等。

四、組織實施

(一)資金保障

首先是國家撥下來的項目資金必須陽光使用,政府採購,保障資金的安全和專款專用:其次是企業都是良好信譽企業,效益型企業,自己籌資部分不存在困難:其三是該規劃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社會事業發展資金,產業化發展資金以及生態環境建設等資金,國家政策給予支持。

(二) 技術保障

首先是有省、市、縣各級專家的支持,其次是鄉內各專業部門的鼎力協助,其三是各村組織相關負責人員具體操作,因此**村脱貧工作有足夠的技術保障。

(三) 制度保障

首先是項目資金的使用實行“四議兩公開”管理;其次是項目資金陽光使用,政府採購,公示羣眾,民主監督,跟蹤審計:其三是規劃民主,決策民主,確保扶貧一片,成功一片,實施一種,見效一種。對各生產環節均建立失職贖職追究制。

(四)機制創新

1、建立風險保障機制

扶貧項目中的種、養殖的發展受市場、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為確保項目實施具有持續性,讓更多的貧困户從中受益,項目實施時區政府與受益户簽訂項目實施協議,項目實施成功見效後實施户按項目投入上交一定比例作為項目風險金。扶貧項目風險金設專人、專户、專帳管理,用於農户生產中不可抗災的生產救助。並建立和完善農業產業發展保險機制,進一步降低農業項目實施的風險。

2、工作協同、督促與獎勵機制

村、支兩委負責作好羣眾宣傳、動員工作,及時處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糾紛。各村民小組要落實專人負責項目,在項目實施完成後,對項目實施好、成效顯著的村民小組,以及具體項目實施的人員實施專項獎勵。

3、定點扶貧單位參與定點幫扶

定點扶貧工作隊深入村、組、貧困户及老幹部老黨員中瞭解貧困村的貧困現狀、經濟收入和產業發展情況,特別是特困户情況,制定具體明確的三年到五年扶貧規劃,千方百計為羣眾解難題、辦實事。

脱貧計劃書 篇3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促進我鎮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狠抓各項幫扶政策的落實,確保幫扶成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20__年精準扶貧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科學扶貧、精準扶貧指示精神為指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參與、全民動員的扶貧開發方式,切實提高扶貧工作成效,確保我鎮20__年貧困人口在現行階段下全面脱貧。

二、任務目標

按照中央、省、市、縣精準扶貧工作要求,進一步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户精準、因村派人精準,通過“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着力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着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脱貧的基礎,通過“五個一批”、“六個精準”,我鎮貧困户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都有保障,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穩定達到脱貧標準,確保到20__年全鎮105户(最終數據以每年動態調整後為準)建檔立卡貧困户全部實現脱貧,脱貧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三、具體工作內容

(1)實施產業發展帶動脱貧。一是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產業,重點解決非困村無支柱產業的問題。通過村集體產業發展帶動脱貧,一方面通過增加的村集體收入通過開發崗位及小微獎補的方式對貧困人口進行二次分配,另一方面通過帶動用工的方式直接帶動貧困人口增收。二是積極發展貧困户特色種養殖業,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根據貧困户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意願,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漁則漁。

(2)實施基礎設施完善工程。重點解決貧困村、貧困户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確保貧困羣眾飲水安全;農村電網改造、村主幹道和村到組道路硬化、移動電話、電視信號、網絡等全覆蓋。消滅全部C、D類危房;建設好村級衞生室、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3)實施教育扶貧工程。重點解決貧困户學生上學難的問題。通過雨露計劃、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費補貼、高中學生國家助學金、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學生“雨露計劃”等工程實現義務教育入學率100%,確保每個貧困村、貧困户的小孩不因貧困而失學、輟學。通過教育扶貧,做到了扶人扶智扶精神目標,杜絕了貧困代際傳遞。

(4)實施就醫幫扶救助工程。重點解決貧困家庭就醫難、就醫貴的問題。繼續推行貧困人口住院醫療“351”,慢性病補充“180”政策。持續做好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和大病醫療救助標準;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機制,採取政府幫扶、慈善救助、村民互助等形式,幫助困難羣眾,防止羣眾因病因災返貧。

脱貧計劃書 篇4

為了爭取使鄉(鎮)村組户早日脱貧致富,經多方調查瞭解,結合縣鄉扶貧工作相關政策,由幫扶責任人負責,在徵得貧困户同意的基礎上,根據貧困户家庭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計劃。

一、家庭基本情況

户主,男(女),族,年月出生,文化程度,常年在務工(在家務農或在打零工),全家口人。配偶:,族,年月出生,文化程度,在家務農,患有病;之子,年月出生,文化程度,常年在務工,年純收入元;之女,年月出生,現在上學。現有主要勞動力人,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獲取,__年家庭年純收入元,人均純收入元。

該户共有房屋間,其中主屋間,偏房間,住房面積平方米,屬於(不屬於)級(C或D)危房。全家耕地面積畝,人均耕地面積畝,個人簡歷家庭簡單實用傢俱及生產用具基本齊全,能滿足基本生產生活需求。

二、致貧原因

1、家庭成員整體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農業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弱,且家庭成員都沒有一技之長;

2、家庭勞動力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種植或在本鄉鎮打零工為主;

3、人均耕地面積少,僅為畝,且種植單一,沒有特色經濟作物,所種植小麥、玉米、蔬菜僅能維持生計;

4、妻子常年患病,醫療費用較大,家庭主要是因病致貧;

5、家庭有名學生(有學生在外地上大學),供養學生費用較高,家庭主要為因學致貧;

6、家庭有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顧,家庭主要為因殘致貧;

7、該户房屋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所建,年久失修,牆體裂縫,多處漏雨,屬於D級危房,而本户缺資金,沒有能力翻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三、幫扶計劃、措施及時間安排

經過前期入户走訪、調查瞭解、建檔立卡,對其家庭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困難有了全面的瞭解,並對該户__年的幫扶計劃進行了梳理,具體幫扶計劃安排如下:

1、全年:進行思想扶志幫扶,不定期對其家庭成員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重塑信心,使幫扶對象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2、月:引導其參加鄉(鎮)扶貧辦組織的“雨露計劃”培訓,工作總結根據本户的發展意願,使其對養羊技術進行系統的學習,爭取早日掌握一門養殖技術;同時,為其全家3口人協調辦理農村低保,解決其生活困難;協調為其配偶辦理殘疾證,申請對殘疾人的“兩項補貼”;

3、月:幫扶爭取到户增收項目資金元,自籌部分協調辦理小額貸款解決,購買山羊只,申請鄉畜牧辦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幫助發展項目,爭取早日脱貧致富;

4、月:根據户主的勞動技能狀況,幫助其申請村級保潔員公益崗位,月工資元,基本解決家庭實際困難;

5、月:村扶貧車間建成後,介紹其子到扶貧車間務工,增加家庭收入;

6、月:宣傳農村低保、五保、農村合作醫療等各類優惠政策,積極為醫療衞生部門對接,為其解決新農合繳費問題,解決其配偶的醫療費問題;幫助其解決醫療報銷和各項優惠政策;

7、月:幫助家庭辦理教育扶貧相關補貼,解決本户子女上學難的問題;

8、月:協調民政部門為其解決臨時救助。

9、月:協調幫扶企業為其提供物質幫助,適時贈送種子、農藥、化肥、地膜等農用物資,解決生產困難;

10、經常入户瞭解家庭的變化及發展情況,及時解決家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四、預期成效

1、幫助辦理農村低保(五保)人,解決家庭生產生活困難,使其吃穿有保障;

2、幫助實施到户增收項目,發展山羊(黃牛等)養殖,心得體會年預增收元,促其項目永續發展,真正實現脱貧目標;

3、安排家庭成員人在扶貧車間就業(從事公益性崗位),年純收入增加元;

4、對該户實施“雨露計劃”免費養殖技術培訓,使其掌握一門畜禽養殖技術,可發展養殖;

5、幫助辦理扶貧小額貸款元,入股合作社,年可分紅元,一項,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可增加元。

總之,對户的幫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靠單純的輸血而解決貧困問題。因此,通過對該家庭的全面瞭解,掌握其家庭的實際情況後,幫助其掌握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勤勞致富的本領,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發展種植(養殖),力爭做大做強,實現其永久脱貧致富。

脱貧計劃書 篇5

根據中央、省、南充市、**市關於精準脱貧相關精神,為實現**村20xx年全村脱貧,結合本村和精準扶貧户的實際,通過實地調查、論證,經村“三委”研究,並提交村民代表和精準貧困户討論通過,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村距**鎮政府約8公里,與儀隴縣大儀鎮接界,較為偏遠。全村原14個村民小組,現合併為4個大社,共350户,1358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積880畝,人均0.65畝。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辣椒、青菜、油菜、花生為主,主要經濟來源以種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為主。

二、20xx年到户項目規劃

全村共有精準扶貧困難户87户,貧困人口270人。其中:產業發展中的種植業以辣椒、青菜種植為主,共31户,貧困人口158人,總面積60畝,養殖業以養豬、養羊、養雞、養魚為主,共10户,貧困人口32人;易地扶貧搬遷14户,貧困人口44人;危房改造6户,貧困人口23人;低保兜底28户,貧困人口28人。

三、按照“一低七有”要求制定實施方案

按精準脱貧要求,貧困發生率要低於4%,為達到20xx年脱貧摘帽,按照“七有”要求,我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集體經濟收入。一是利用本村地處小溪沿線的有利條件,招引養殖業,發展生態養殖,承包期限20xx年,每年村集體可收入20xx元;二是向對口幫扶單位爭取幫扶資金,入股專業合作社,取得分紅收益,充實集體經濟;三是採用集體土地入股產生經濟效益,壯大集體經濟。今年預計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0.8萬元,達到脱貧退出標準。完成時限:20xx年12月,責任人:。

(二)基礎設施建設。由於我村地處兩市縣交界,較為偏遠,自然條件差,現村己通水泥路1.2公里,到村委會還有3.5公里未通水泥路。20xx年擬建好通村村道,解改老百姓出行難,項目預計投資175萬元,爭取交通部門專項補助資金88萬元,農户自籌65萬元,社會捐資22萬元。:完成時限:20xx年12月,責任人:。

(三)安全飲水。由於我村部分農户飲用水未達到安全飲水標準,20xx年計劃建設供水站2處(和山),預計投資達40萬元,爭取水務局專項補助資金20萬元。資金不足部分由受益農户自籌。力爭20xx年10月底前完成,責任人:。

(四)生活用電。全村己實施農網改造,達到脱貧退出標準。

(五)村衞生室建設。我村未有村衞生室,20xx年擬建60平方米的村衞生室,現己完成地勘、選址、規劃,4月上旬進場施工,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建成面積60平方米,預計投資達12萬元,爭取市衞生局專項資金12萬元。責任人:蒲紀君。

(六)村文化室建設。已建成投入使用。

(七)寬帶入户情況。寬帶己通至村委會,部分農户也安裝了寬帶,達到脱貧退出標準。

(八)建設新村集中供氣工程。20xx年3月動工,力爭8月完成80户安裝,使農民用上安全清潔能源。

(九)全年開展科技知識及種養業培訓2期,培訓174人次,培育產業大户1户,集中成片栽植核桃40畝。

(十)擬新建文化室120㎡,文化院壩396㎡,新建閲報欄1處,建設農村電商村級服務站點1個,鼓勵符合條件的4名青年參加中職高職培訓,幫助期申報相關培訓補貼,為符合條件的40户貧困户提供小額貼息貸款20萬元。

四、社會保障與民生改善

(一)救助自然災害和重病發生造成家庭特困農户5户。

(二)積極爭引土地整治項目資金220萬元。整治地塊:原村6社、11社。按照要求,整治土地250畝,約需資金120萬元;修建小微水池及整治病害水利工程4口,建設田間作業道路1公里,約需資金100萬元。力爭20xx年下半年啟動,責任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加強基層組織的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打造“學習型、團結型、服務型、創新型、廉潔型”的五型班子,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密切羣眾與幹部的關係,提高黨在羣眾中的微信,確保各項強民、惠民政策全面落實。

(二)落實各項惠民政策。一是對缺乏勞動力及資金的貧困户,幫助他們發展產業;二是對因病致貧的農户,及時開展大病救助,協助辦理慢性病卡,及時報銷醫療費用等;三是對因學致貧的農户,協調發放助學貸款。總之,保證各項惠民政策及時落實,維護社會及生活穩定。

(三)發揮駐村幫扶工作對隊及“第一書記”的作用。全面落實上級關於精準扶貧、脱貧的決策、部署。駐村幫扶工作對隊及“第一書記”要依託自身優勢,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脱貧計劃書 篇6

xx區xx鎮xx村繼續按照 “經濟強村、產業富村、科技興村、文明治村”的發展思路,以“成方連片、規模佈局、有序開發、共同發展”為工作思路,突出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為主題,以改善人民居住環境和提高農民收入為己任,以實現xx村繁榮、穩定、和諧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為更好實施貧困村的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各項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黨的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牢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體現大扶貧的要求。統籌規劃,周密部暑,全力實施,為貧困村脱貧致富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建設目標:

圍繞國家到20xx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人口,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到今年年底使貧困村人均收入增幅達到或超過xx區的平均水平;貧困村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有明顯改善;特色增收產業基本形成;農民健康生活水平,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是帶領村幹部和黨員認真宣傳好、貫徹好、學習好黨的及今年中央“兩會”精神,把村黨建工作抓牢抓實,繼續鞏固黨組織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加快培養農村黨組織的後備力量。主要做法:(一)組織好學習宣傳工作。(二)進一步調研、摸底、走訪,包括:1、建立民情日記、檔案;2、召開村“兩委”座談會;3、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農户,組織召開村民小組座談會;4、積極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和其他黨員的教育培養,建設一支能帶領農民羣眾脱貧致富的強有力黨員隊伍。(三)討論研究今年農村經濟發展工作,對制約當前農業發展的因素進行調研,探索農民脱貧致富新思路、新辦法,選準發展路子,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走訪村貧困户,對他們進行重點幫扶,力爭計劃內幫扶的貧困户當年脱貧。

二是抓緊抓快協調xx區組織部、計生局、衞生局、文化局等職能部門對村部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資金投入,監督去年我局資助的資金使用情況。主體工程投資35萬元,計劃3月份動工,6月份完成主體工程,年內交付使用。

三是跟蹤、協調xx區水利局對那馬屯、六合屯的人畜飲水工程的實施,計劃投資30萬元,力爭年內解決兩屯600多人口的飲水問題。

四是協調、跟蹤xx區政府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對全村8條總長12公里的農田水利渠道及那馬屯1.6公里屯級道路的建設。計劃7月份完成,總投資480萬元。

五是協調xx區扶貧辦、國土局等職能部門對那華屯0.3公里,那母屯3公里,平利屯0.5公里,那户屯0.8公里的屯級道路改造,計劃8月份完成,投資92萬元;二橋頭至百拿屯4.8公里的屯級道路硬化工程,投資200萬元,計劃10月份完成;跟蹤xx區國土局對xx大垌田總長3公里的防護壩建設,計劃11月份完成,總投資600萬元。

六是繼續跟蹤xx區交通局完成對二橋的修繕工程,計劃2月份完工,投資15萬元;協調xx區農業局50噸水泥,發動那華屯羣眾投工投勞年內完成屯內道路硬化。協調林業局年內完成500畝油茶低產改造,形成以油茶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七是通過協調xx區教育局及其他渠道為六合屯教學點建衞生間、硬化操場等基礎設施,年內計劃投資5萬元,力爭創造一個較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八是加強宣傳引導,進一步把羣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到新農村建設工作中來,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羣眾矛盾,確保無重大信訪事件和羣體性事件發生,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建設平安、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主要包括:1、調解、處理一些矛盾糾紛;2、開展反警示教育:崇尚科學、關愛家庭、珍惜生命、反對;3、加強法制教育,幫助村民樹立遵紀守法、依法辦事、勤勞致富的好思想。

九是結合局直屬單位廣西第一工業學校及動力技校開設的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熱門教學專業,大力向該村初、高中畢業生等適齡青年及準備外出務工羣體宣傳、積極推薦職業資格教育和技能培訓。

十是春節前夕,局組隊深入村屯走訪慰問特困户,五保、低保户,老黨員,老復退軍人,貧困大學生及村“兩委”幹部,送去黨的温暖和領導的關愛。

總之,通過一年的努力,使xx村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不斷的發展,羣眾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社會穩定、國泰民安,向自治區黨委、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脱貧計劃書 篇7

根據省委關於《關於“部門幫縣、處長幫鄉、幹部駐村”工作管理暫行規定》、《關於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組建駐村工作小組深化“幫縣、聯鄉、駐村“工作的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按照縣委《開展萬名幹部“結窮親”幫扶活動實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和安排,為進一步做好本莊鎮沙溝村的結對幫扶工作,切實解決村民的生產生活問題,紮實推進貧困山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單位及幫扶村的實際,制定20xx年度結對幫扶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20xx年結對幫扶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緊扣農民增收、改善環境兩大目標,突出興致富產業、建生態家園、創文明新村三個重點,完善領導責任、工作方式、資金管理、社會幫扶四大機制,着力推進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努力把沙溝村建設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生態良性循環、環境優美整潔、羣眾健康富裕、社會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全面實現“宜旅秭歸、文化秭歸、生態秭歸、幸福秭歸”奠定良好基礎。

二、工作目標

20xx年結對幫扶工作主要目標是:一是發展烤煙350畝、蔬菜600畝、生豬出欄2800頭,蛋雞養殖,人均年純收入淨增500元。二是鞏固整村推進成果,完善和維修煙水配套及安全衞生飲水水池,疏通配套管網,確保其發揮作用。三是依託主導產業,積極爭取資金,發展駐村經濟。四是按照縣委、縣政府建設標準,選好地址,保證質量,建好、用好村“黨員羣眾服務中心”。

三、工作重點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結對幫扶機構。堅持由院長雷德強同志任組長,副院長周祕萍、徐明芬同志任副組長,李強同志任成員的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主要抓、具體人員負責抓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領導能力。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依靠黨員、社區理事長的力量,強化制度建設,加強民主監督,完善決策機制,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總攬全局、指導協調能力,努力提高幹部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注重加強對年輕黨員幹部和後備力量的培養,提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充分擴大基層民主,積極推進民主政治,提高村支兩委班子的整體工作水平。

(三)調整種植結構,着力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在支柱產業發展上下功夫。結合實際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做好詳細的年度、階段性發展計劃,圍繞烤煙、蔬菜、生豬等支柱產業,抓好產業佈局,發展產業大户,形成產業規模化,着力引導農民向蔬菜、生豬、烤煙等合作社方向發展,更多地增加農民收入。

(四)加強思想教育,着力提高農民素質。堅持扶貧和扶智相結合。督促村採取一定的辦法和措施,利用基礎設施項目實施、黨員羣眾服務中心興建、產業發展等各類項目實施的機遇,加強對羣眾的教育,切實增強羣眾對黨和政府的感情,搶抓“志能”激發關愛活動的機遇,協調有就業願望的村民開展無償培訓,實現成功就業。加強調查研究,組織村民實施“清潔鄉村”工程,開展清潔衞生大掃除,提高衞生水平,減少疾病發生。

(五)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創建活動,以清理“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糞堆)作為具體操作路徑,改變村容村貌。重點治理垃圾亂倒、髒水亂潑、柴草亂堆、糞土亂放、禽畜亂跑等不文明現象,遏制封建迷信活動,引導農民移風易俗。廣泛開展送温暖獻愛心活動,走訪特困户,老黨員,等活動。積極倡導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的道德風尚,以貧困弱勢羣體作為幫扶的重點,廣泛開展扶貧獻愛心活動。加強村內文化建設,充分利用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鄉農民羣眾傳授各種致富知識。積極發展農村合作醫療,逐步建立農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減輕農民羣眾的醫療負擔。加強計劃生育建設,建立“村兩委負總責”、“協會當骨幹”、“村民做主人”的農村計劃生育工作。

(六)創新幫扶方式,鞏固結對幫扶成果。為了改善部分特困羣眾的貧苦生活,儘快走上致富的道路,一是組織村民學習和掌握農業科學技術,聘請專家開展專業技術講座,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二是繼續開展“攀窮親、結窮對”的“一幫一”活動,動員單位黨員幹部省吃儉用,擠出更多資金,積極開展捐贈活動,力所能及地解決困難黨員、困難羣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把黨和政府的暖送到他們的手中。三是適時組織村幹部、產業大户外出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推動發展。四是組織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為全體村民贈送“文明家庭”手冊,組織法律工作者到村進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提高廣大村民的法律素質。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親自過問,把結對幫扶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積極開展調查走訪,定期現場辦公,強化督辦落實,確保結對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二)強化責任,增進感情。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結對幫扶工作精神,立足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全心全意地為困難羣眾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三)明確任務,狠抓落實。要積極協調,善於思考,找出脱貧致富的好辦法。要深入調研,認真落實幫扶措施,紮實開展工作,建立定人聯繫、定時報告、定期通報制度,健全結對幫扶工作長效機制,積極支持引導村民早日脱貧致富。

總之,我們逐步解決沙溝村的難點、熱點問題,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尋找致富門路,增強農民發家致富的能力,爭取在幫扶的這兩年裏讓沙溝村在各個方面都取得明顯的進步。

脱貧計劃書 篇8

為了進一步推動脱貧攻堅工作,積極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城關鎮黨委批覆同意4個貧困村組建脱貧攻堅臨時黨支部的申請,成立了四個貧困村脱貧攻堅臨時黨支部,進一步築牢了脱貧攻堅的“戰鬥堡壘”。

為了讓貧困户順利脱貧,在以脱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和包村幹部為中堅力量,村兩委會班子成員和駐村第一書記為主要力量的“四支隊伍”,充分發揮“四支隊伍”的合力,將脱貧攻堅“四支隊伍”的黨員全部納入臨時黨支部統一管理,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臨時黨支部主要職責:一是指導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追趕超越、三項機制、新民風建設、脱貧攻堅等活動,同時幫助貧困户分析致貧原因、為貧困户精準施策、指導發展致富項目。二是加強貧困户技能培訓,培養一批致富帶頭人,指導做好黨員羣眾工作,化解社會各類矛盾,促進村級社會和諧。三是堅定不移地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當前的政治任務狠抓落實,築牢脱貧攻堅“戰鬥堡壘”,確保脱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

脱貧計劃書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強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態文明鄉村”為主線,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温飽、儘快實現脱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注重特色產業發展,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建設經濟強村,與全鎮全縣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二、基本原則

(一)突出重點,精準扶貧。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社和貧困户的扶持力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向建檔立卡貧困社和貧困户的發展傾斜。堅持基本政策精準到人,幫扶力量精準到户,基礎建設(產業)精準到村組。

(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鎮政府對脱貧工作負總責,把脱貧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鼓勵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充分調動廣大農民自主創業、發展生產、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農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務的能力;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

(三)齊心協力,合力推進。各社、各單位要根據本規劃,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資金、項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資金、安排項目時要向8個建檔立卡貧困社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統籌兼顧,科學發展。堅持脱貧與建設美好鄉村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相結合,與招商引資相結合。充分發揮田頭特色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提倡健康科學,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三、總體目標

按照“三年實現脱貧,五年同步小康”的總體目標,到20xx年實現8個重點貧困社脱貧。基本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全縣平均水平相等,確保貧困發生率低於8%,全面擺脱貧困。

(一)農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532元,到20xx年達到3500元,年均增長15%。規劃期內,貧困人口由20xx年的1640人下降到20xx年的317人,貧困發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內。通過扶貧開發,力爭本村村民整體經濟年收益與當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長,到20xx年,人均純收入3500元以上的農户達到90%以上。

(二)基礎設施不斷加強。20xx年實現農村水泥公路到組率達80%;解決2106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安全率達到99%,配套完善村級供水設施;農户沼氣入户率達到60%以上。到20xx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目標。

(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九年義務教育成果進一步鞏固,國中階段教育入學率達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級衞生室及配置合格村醫,鄉、村兩級醫療衞生服務網絡。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以上,確保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醫療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鄉公共文化、廣播影視服務體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實現人口均衡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四)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到20xx年,村莊綠化率達到76%以上,衞生廁所使用率達到60%以上,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農民集中居住區垃圾實行統一收集處理,村社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0%,小流域治理率達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率達到75%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0%以上,綠化率達50%以上,生態區得到有效保護。預警、監測、應急、救援系統功能齊全,防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

(五)鄉風文明程度大幅提高。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民主法制建設、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農民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村民自治能力進一步提高。到20xx年,政務公開、村務公開、黨務公開率達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創建面均達到95%以上。

(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紮實推進。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努力建設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本領過硬的骨幹隊伍、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到20xx年實現“四有”目標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達到100%。加強村級為民服務中心建設,全面實行村幹部集中辦公和“揹包”服務、網格化服務,到20xx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基層便民、為民服務體系。

四、主要建設任務

(一)着力加強特色農(林)業建設。

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實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圍繞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建設,着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1.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依託優勢,因地制宜,做大做強本村特色產業,到20xx年,發展黨蔘、黃芪和柴胡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0.9萬畝。

(1)做大做強傳統產業

全膜玉米:進一步做優做強全膜玉米種植。按照環境生態化、園地清潔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大力發展高產、抗旱、優質和生態的全膜玉米產業基地。因地制

馬鈴薯:着力建設標準化生態馬鈴薯產業園,加快改造低產馬鈴薯品種。到20xx年,發展高產優質生態馬鈴薯3000畝。

生態養殖:到20xx年,年出欄生豬200頭,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廣成熟產業

小雜糧:以蕎麥、大豆、胡麻等主要傳統品種為主,引進、開發、示範和推廣,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量和品質。到20xx年,計劃發展小雜糧種植900畝。

(3)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棗樹和核桃:到20xx年,發展棗樹、核桃產業園1745畝,拓展農民增收途徑,提高農民收入。

2.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着力培育、規範、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户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和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到20xx年,培育規範化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發展家庭農場10家,培育各類專業大户50户。建立農業龍頭企業和規範、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名錄制和優勝劣汰機制,引導各類項目資金扶持名錄內的經營主體。

3.實施精品名牌戰略。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各類經濟實體開展“三品認證”。到20xx年,中藥材等特色農業基地實現無害認證全覆蓋,有機產品認證達到1個,有機產品認證基地達到200畝。初步建立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加快形成“創建一批、提升一批、儲備一批”的農產品品牌發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藥材等產業的新興品牌。

4.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強基層農林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提升技術推廣能力,強化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積極支持基層農技部門牽頭創辦試驗、示範基地。

5.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圍繞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培育一批有技術、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農民素質,促進特色產業發展。依託職業技術培訓機構,根據區域外勞動力市場需求,採用校企聯合等方式開展訂單式定向培訓。鼓勵農村受訓勞動力參加勞動部門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鑑定。

(二)着力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1.努力改善交通條件。堅持把貧困村道路建設作為重點,加大支持村際道路和通組水泥路建設力度,提高農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務能力。修建通組道路里程41.3公里,實現組組通路的目標。

2.努力加強城鄉建設。以村址為中心,堅持內疏外拓,強化生態保護,打造鄉村景觀,完善公共設施,增強集鎮功能,加強文明創建,提升人居環境。

3.加強農村安全飲水和農田水利建設。遵循科學規劃、綜合治理、用養結合、防止污染的原則,加強農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xx年,使現有農田集水工程排澇灌溉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

4.加強農村供電和通信條件建設。到20xx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範的新型農村電網。加速實現無線通信信號全覆蓋,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線和旅遊景區通信盲區,實現通信全覆蓋;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鞏固發展義務教育、積極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職業教育,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與效益,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爭取國家政策,積極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建設,注重改善偏遠貧困村的教學條件,全面實施“教學點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結合對口幫扶工作,加大對特困生的幫扶力度,進一步提高羣眾對學校的滿意率。

2.積極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加快建設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文化下鄉進社區,支持興辦各類羣眾文化團體,鼓勵文化志願服務。充分挖掘本地傳統特色文化、體育項目,組織羣眾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統特色文化、體育競技活動,豐富羣眾的文化體育生活。

3.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衞生。全面落實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預防接種、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羣眾獲得的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更加均等,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衞生服務和免疫範圍,加強人畜共患疾病、結核病等傳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對村衞生室全覆蓋,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完善鄉、村兩級醫療衞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體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對村級衞生室及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加大對計劃生育扶貧對象扶持力度。

4.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原則,鞏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成果,逐步提高農村養老保險金。做到“五保户”應保盡保,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低保,鞏固提高農村醫保水平,完善農村,困難羣眾醫療救助制度。大力推進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貧搬遷和生態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設美好鄉村。

1.加強環境保護。加大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加強引用水源地保護區監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積極推進農飲工程及引用水源保護工程建設,加大對農村水質監測頻次,確保農村引用水安全。加強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工程建設,大力推行農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結合處理模式及農村垃圾分類,實現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建立“户保潔、村收集、鄉轉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和保潔制度。

2.努力實現鄉風文明。按照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要求,以“文明户”評比、文明創建等為載體,大力弘揚“三苦精神”;深入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文明創建和建立農民書屋,大力宣傳好人好事,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尚,農村賭博、迷信活動明顯減少,農民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強農村民主與法治。開展多種形式培養村幹部,努力提高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兩委”班子整體素質,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大力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不斷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一事一議”制度在民主決策中的作用;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教育;積極引導農民學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規辦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4.加快美好鄉村建設。重點選擇王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莊,採取一次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辦法,建成環境優美、產業鮮明、生活舒適、管理民主、鄰里和睦的美好村莊。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保障機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加強對全村脱貧工作的領導,統攬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驟的推進規劃實施。具體由村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村脱貧工作的組織領導,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全鄉脱貧工作日常事務。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組,村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實行單位幫扶聯繫村、幹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動員、精心組織、傾情幫扶。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落實激勵政策,把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統一起來,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來,努力形成脱貧摘帽的良好氛圍和強大合力。

(二)創新精準扶貧工作機制。

1.創新貧困人口識別機制。創新貧困人口識別方法,確保底數精準;規範貧困人口識別程序,確保流程精準;強化公示、公開,確保對象精準。

2.創新建立分類機制。緊扣貧困成因、貧困程度梳理分類,因社因人分類施策,確保成因精準、類別精準、施策精準。在尊重羣眾意願的情況下,做到“滴灌”精準、措施得力、脱貧有望。

3.創新建立規劃機制。立足村情實際,注重與減貧摘帽、同步小康指標相銜接,實事求是制定工作規劃,確保目標精準;在推動貧困户脱貧致富的同時,着力提高村級經濟發展,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質和村風文明程度,真正實現民富村強,確保思路精準;針對貧困村自然條件,尊重羣眾發展意願,力求規劃內容和舉措細化到每個項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準。

4.創新建立動力機制。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户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羣眾,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信心,確保宣傳動員精準;從羣眾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保障等方面優先排列其幫扶需求,確保需求意願精準;尊重羣眾意願,順應羣眾期盼,迴應羣眾關切,將知情權、決定權、管理權交給羣眾,確保主體地位精準。

5.創新建立管理機制。建立貧困村和貧困户管理系統,做到户有卡、村有冊、鄉有管理系統,確保對象管理精準;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户、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準確反映扶貧成效,確保成效評估精準。

(三)創新農村管理體制機制。

1.推進集體“三資”市場化運營。着力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民主化水平。探索農村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的有效實現形式。允許農民以出租或入股相關產業項目經營主體來獲取租金或分紅,讓農民從集體“三資”市場化運營中獲取更多收益。在不改變林地集體所有權和林地性質、用途的前提下,允許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規範流轉林地承包經營權,鼓勵農民通過入股分紅、專業合作等方式,積極開展規模經營、集約經營,促進林農實現長期增收、森林生態保持良好。鼓勵村級依託現有資源通過開發、租賃、入股、經營等多種形式發展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

2.推進農村土地和林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土地和集體林權財產權屬,支持農民從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林權的流轉中獲得財產性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積極爭取土地整理項目,穩步規範推進城鄉土地增減掛鈎,鼓勵支持農民開展土地復墾和整理,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農民收益。完善土地徵用程序和補償機制,妥善安置失地農民。繼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各項配套制度改革,進一步明確林權主體,理順經營關係。

(四)健全多元投入機制。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縣項目資金支持,廣泛吸納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主動爭取在外人員捐資援建。同時,動員受益羣眾合理出資,形成脱貧奔小康建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廣泛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通過採取民辦公助、以獎代補、項目配套、實物補助等措施,引導農民羣眾自願投資投勞,廣泛吸納民間資金。同時整合現有的各方面農村建設資金,實行統一規劃、統籌使用、性質不變、渠道不亂,充分發揮資金的聚集效應,實現羣眾參與最大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綜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堅持推行政務、財務公開,接收社會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堅持項目資金實行專户儲存,專賬、專人管理,專項撥付,增強透明度,並實行年度資金審計和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確保資金運行安全,發揮最大效益。對違規違紀行為,一經查實,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六)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將脱貧奔小康工作納入目標綜合考核和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建立脱貧奔小康工作考核獎懲制度,對先進村和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完成任務差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對8個建檔立卡貧困社制定統一的普惠政策資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幹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與單位和個人評先評優相結合。

脱貧計劃書 篇10

X縣從今年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在脱貧攻堅中實施支部引領培育100個產業示範帶,黨員創辦領辦100個致富帶富示範項目的“雙百示範引領計劃”,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黨建引領脱貧攻堅。

支部引領,黨員創辦。支部引領培育產業脱貧示範帶,採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户”等模式,鼓勵和引導村黨組織創辦聯辦各類協會或合作社,發展特色農業,提升黨組織帶領羣眾脱貧致富能力,幫助貧困户就業增收。黨員領辦創辦示範項目,採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户”“企業+股份+貧困户”等模式,發揮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支持黨員牽頭創辦領辦致富、帶富項目,組織黨員結對幫扶,為貧困户提供就業崗位、市場信息、技能培訓等,帶動貧困户參與產業發展、持續增收。目前已經培育產業脱貧示範帶38個,黨員創辦領辦示範項目43個。

整合資源、統籌推進。整合財政、扶貧、農業、林業、水利、交通、人社等部門資源,通過項目資源傾斜,選派村幹部參加各類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村幹部思想素質和精準扶貧工作能力。充分發揮“第一書記”選派單位的職能優勢和資源優勢,幫助村黨組織開展精準摸底調查、指導理清工作思路、幫助制定扶貧措施、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切實發揮幫帶作用。把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兩項工作擰為“一股繩”,“捆綁”研究部署,“組團”督查推進。通過建強支部引領扶貧、黨員創業帶動扶貧、搭建平台服務扶貧、部門幫扶包抓扶貧、幹部駐村聯户扶貧、“第一書記”助推扶貧、落實政策保障扶貧、述職評議考核扶貧,努力把組織資源轉化為精準扶貧優勢,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精準扶貧動力。

動態管理、激勵保障。建立示範帶和示範項目工作台賬,規範填示範帶、示範項目申報表和紀實卡,通過“一表一卡一台賬”規範管理,開展季度監控,實時掌握示範帶和示範項目工作推進情況。建立退出機制,對推進成效差、黨員羣眾滿意度低的項目和示範户及時進行調整退出。採取“培育+考核+命名”的方式,每年年底考核評選表彰一批一批雙百示範引鋒黨支部、脱貧攻堅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創業扶貧標兵。並分別授予獎牌和5000元,對在計劃推進實施中幫扶、培育成效顯著的鎮(街道辦)和部門單位分別授予“雙百示範引領工作先進單位”獎牌和10000元獎金。同時,對羣眾評價高的示範帶、示範項目持續加大項目、資金和政策等扶持力度;對工作消極、推動不力的、將予以通報批評,並約談相關責任人。

脱貧計劃書 篇11

在墨玉縣阿克薩拉依鄉阿魯艾日克村養鴿合作社,寬敞透風的三層鐵網鴿籠裏,3000多羽鴿子享受着中午的“美食”。村民海力力·艾則孜正在投放玉米麥仁混合的飼料,他告訴記者,因為自己有養鴿技術,在工作隊建議下他成立了養鴿合作社。海力力·艾則孜説:“工作隊給我們家進行了地面硬化,給我們放了3000多隻白羽鴿讓我來負責養殖,還將我們村10名貧困户吸納為合作社社員。因為以前我們養鴿子都是土辦法,鴿子長得不好,損失也大,工作隊又幫我參加了學習班。第一批750只鴿子我們就掙了14000塊。

除了鼓勵和幫助貧困户發展特色養殖,工作隊發揮自身優勢,組織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林業科學院和新疆農業大學等院校專家組成服務團為村民展開全方位技術服務。今年,在工作隊的組織安排下,阿魯艾日克村850畝核桃林完成提質增效技術管理。村民阿力木家有8畝核桃地,今年,通過專家的指導,他家的核桃獲得了大豐收。阿力木説:“我種了15年的核桃,剛開始請來的專家來給我們指導修剪技術的時候我還有些猶豫,害怕減產。工作隊來給我們做工作,最後我也聽了進去。沒想到今年8畝核桃地達到了過去10畝地的產量。”

工作隊隊長麥麥提敏·阿卜杜拉告訴記者,下一步工作隊除了繼續推進當地特色農業的發展外,還將通過引進企業的方式,帶動當地農民就地就近就業。麥麥提敏·阿卜杜拉説:“一個是薰衣草項目,首先從枕頭開始,把它作為我們長期就業的項目,廠房已經開始建了;第二就是我們伊犁卡瓦斯的企業,我們現在在做籌建工作,我們提供廠房,通過扶貧資金購買一些設備;還有一個木材加工,企業已經到位。如果小範圍在我們村落地,我們最起碼五十到一百人可以穩定就業。”

脱貧計劃書 篇12

整村脱貧規劃得到了我鎮領導的高度重視,黨委召開專項會議討論研究後,決定在原有對口扶貧人員的基礎上,抽調專人成立__村整村脱貧規劃設計組,分管領導親自帶隊,通過認真分析、調研,請教有關專家並經村民代表大會商議表決後,初步形成了__村整村脱貧項目規劃書,現將規劃情況彙報如下:

一、__村基本情況簡介

__村位於___鎮西北部,緊鄰江東街道天台和涼水村,與天台、涼水有兩條主幹道相連,是___鎮西北之門户。村下轄5個社,544户1718人,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35畝(田1137畝,高產穩產田500畝,人均0.3畝),林地面積4000畝,森林覆蓋率達76%,全村常年居住人口1146人,其中建卡貧困户107户242人;受限於基礎設施的薄弱和水資源的不足,我村產業發展和人畜飲水安全受到限制;20__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5463元,為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5185元)的78%,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率12.5%,貧困人口全部解決温飽問題。

二、整村脱貧規劃原則、內容及目標

(一)規劃原則

我村整村脱貧規劃原則是:結合我村實際,在合理利用資金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羣眾積極性,以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產業發展,統籌保障民生。

(二)規劃內容

根據__村的實際情況,整村脱貧項目主要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民教育培訓和民生保障等方面進行規劃。

一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發展保障

新建村級公路10公里,目前我村依託互助會資金支持,已經開始前期鋪設,需要後期擴大投入。硬化村級公路10.9公里,形成連接天台、涼水的加寬公路,並形成繞村硬化路格局。建設生產便民道8.2公里,解決羣眾出行難問題。新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鋪設管道14.5公里,解決我村人畜飲水困難和安全飲水的難題;整治山坪塘27口,約2萬立方米,為我村產業發展提供便利水源條件。

二是加快產業發展,實現農户脱貧

走“一保二擴”(在確保糧食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擴大蔬菜的栽培面積和立體間套種面積、擴大名優特新農產品種植面積)的路子,強力推進奶牛、肉牛和禽類基地建設的發展。擴大奶牛養殖規模,引導肉牛養殖興趣户變成規範户,在20__年實現年出欄500頭;增加榨菜種植面積,力爭達到1500畝;擴大家禽養殖規模,新建標準化萬隻養雞場1個;突出特色種植,發展__櫻桃350畝。建立中草藥生產大户+散户模式,發展藥材種植大户5户,增加藥材種植面積300畝。通過發展農村產業,使農民擺脱貧困,走上富裕。

三是加快社會事業建設,保障民生民計

針對__村在對口扶貧和扶貧項目中取得的成效,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規劃建成2個新村居民點,即冒火山集中居民點、石橋集中居民點,完成12户農户的生態移民建設,106户貧困户的危舊房改造。完善村級文化活動場所、農民超市垃圾存放點等便民設施,實現集經濟、文化交流、商貿為一體,發展__村經濟。

四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素質

在整村脱貧規劃中,提高農民素質是關鍵之一。成立一所農民學校,利用村級活動室,請區級機關部門和鎮農業中心的職業教師、專家、學者對農民進行理論教育和技能培訓,保證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門實用技術;保證兩後生都能接受職業教育培訓。

(三)規劃目標

整合鎮扶貧開發、“農户萬元增收工程”及全區整村脱貧開發工程等三大政策機遇,推進__村整村脱貧工程的實施。從20__年起,人均每年增加900元以上,人均純收入超過6000元;推進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兩年內實現組組通硬化公路,公路級別達到通暢標準,户户居民能喝上乾淨的自來水;安置全村地質災害户、無依無靠的弱勢羣體;到20__年,建立“三圈一帶”體系,即建起一個特色產業圈,一個公共服務圈,一個綜合統籌圈,一個生態移民產業帶。每年 提供季節性就業崗位200人以上,長期性就業崗位60人以上,新增就業200人以上;實現剩餘勞動力輸出200人以上,全面實現__村整村脱貧的目標任務。

三、__村整村脱貧項目設計

(一)基礎設施建設

__村“三圈一帶”脱貧思路如原則所述,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在整村脱貧上直接或間接影響着兩個基地的實現和發展。

1、產業道路建設。要實現“三圈一帶”的目標,必須解決產業運輸問題。一是為促使圈與圈的連通,按需構建交通網絡,建好一、二組(村公共服務中心所在地)至三組5公里的出境路,修建一組至五組的環村公路10公里。同時,結合__至天台和涼水的兩條出境路的改善,吸引區位資源的流入和增加人流量,搭建和擴大“特色產業圈”影響力和貿易平台。二是為促進生態移民產業帶的產業開發,修建各組人行生產便道8.2公里。

2、人畜飲水工程建設。__水資源歷來缺乏。所以解決和改善“三圈一帶”居民的安全飲用水和商業用水問題,是保證“三圈一帶”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計劃利用綜合統籌圈的優勢,建立涵蓋“三圈一帶”的人畜飲水工程體系,區分人畜飲水和產業用水。一是規劃實施產業圈的生產工程,整治山坪塘27口,約2萬立方米;二是規劃人畜安全飲水工程,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鋪設管道14.5公里。

(二)基礎產業發展

在現有牛場規模前提下,推進奶牛、肉牛和禽類基地建設的發展。擴大奶牛養殖規模,並加快附屬草場建設,在20__年實現年出欄500頭;增加榨菜種植面積,力爭達到1500畝;擴大家禽養殖規模,新建標準化萬隻養雞場1個;突出特色種植,發展__櫻桃350畝。建立中草藥生產大户+散户模式,發展藥材種植大户5户,增加藥材種植面積300畝。

(三)基本素質提升

依託駐社的農業服務中心和區內外專家,成立一所農民學校,利用村級活動室,請職業教師、專家、學者對農民進行理論教育和技能培訓,保證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門實用技術;保證兩後生接受職業教育培訓達90%以上。

(四)基本民生保障

就業上,“三圈一帶”的建立為周邊羣眾每年提供季節性就業崗位200人以上,長期性就業崗位60人以上,新增就業200人以上;實現剩餘勞動力輸出200人以上;居住上,規劃12户42人的生態移民,106户212人的危舊房改造,並且建立生態移民產業帶,帶動移民和改造户改善生產生活水平;社會保障上,繼續推進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進一步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

(五)基層組織建設

得益於鎮黨委、政府對我村的大力支持,我村於20__年完成了村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整個中心(含衞生室)佔地1200平方米,集活動室、會議室、遠程教育點、農家書屋、留守兒童活動中心於一體,我村將進一步根據“三圈一帶”規劃,進一步完善村公共服務中心的農民工教育培訓學校職能,為公共服務圈建設提供便利。

四、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

__村“三圈一帶”體系所涉四個大類,七個項目預計需投資699.4萬元。其中扶貧資金103萬元,用於產業發展63萬元,飲水工程40萬元。

脱貧計劃書 篇13

一、基本情況

中壩村位於楠杆鄉政府**公里,平均海撥735米。中壩村與豐樂河與務川縣豐樂鎮隔河相望,國土面積7.8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052.46畝,其中稻田295.2畝,森林面積為8647畝。轄劉家組,石門組,下壩組,中壩組,上壩組,水潮頭6個村民小組,有268户1006人,其中,享受低保89户293人,農村養老保險和新農合參合率達1 0 0%;精準扶貧户75户280人,貧困發生率為37.8%;勞動力人數752人,其中外出務工420人;有正式黨員**人;60歲以上老人**3人,其中80歲以上**人;有學生95人,其中大學生5人、高中生**人、國中25人,國小生50人。20xx年人均收入3850元。是楠杆鄉轄區內唯一三類貧困村

近年來,在省、市扶貧辦的關心、支持和大力幫助下,按照縣委“一業帶三化、三化促一業"發展戰略和楠杆鄉加快建設“二園三廣場八通道”的發展構想,結合中壩村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烤煙種植生產。20xx年,爭取整合“一事一議”項目資金,完善了四個組通組公路、串户路硬化85户改廚改廁和環境整治1處。完成通村、通組水泥路硬化6千米。外出務工和烤煙種植是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今年發展烤煙500多畝。

二、致貧原因分析

一是貧困人口分佈廣,居住條件邊遠,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二是傳統農業耕種觀念更深蒂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十分艱難;三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等因素制約。

三、幫扶計劃

中壩村“兩委"、駐村工作組緊緊圍繞“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户”、“六項行動計劃”總要求,通過貧困村、貧困户建檔立卡、致貧原因分析,結合召開黨支部會議與村民大會、逐户走訪村民瞭解的情況,為儘快解決貧困村、貧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幫扶計劃。一是烤煙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烤煙種植產業,計劃在劉家組,石門組,中壩組,水潮頭等組輪作種植烤煙烤煙種植500多畝,切實幫助9座煙農落實烤房、供電設施維修、煙區道路建設整等資金緊缺的問題,概算共需資金35萬元;二是技能培訓。針對該村種植種植户種植技術短缺的問題,計劃舉辦烤煙種植等培訓3期,概算共需資金10萬元,培訓300餘人次,讓閒置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三是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圍繞產業建設,為切實解決廣大種植户運輸、管護不便的難題,完成通村、通組水泥路硬化6千米,同時可解決劉家組,石門組,中壩組,水潮頭等4個組310户620人出行問題。四是縣直部門幫扶慰問。縣總工會幫扶解決村自來水管護4000元、電腦4000元,計8000元;5張辦公桌2200元;慰問留守兒童10人×200元=20xx元,慰問老黨員3人×300元=900元,慰問民選幹部11人×500元=5500元;慰問計生户6户共6000元;共計18600元。

四、工作要求

(一)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村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

(二)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部門支持,幫助種植户協調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三)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組要緊密配合,對照幫扶計劃,積極爭取廣大羣眾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實,並及時發現和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糾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鄉政府報告工作實施進度,對在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脱貧計劃書 篇14

今年以來,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把脱貧攻堅作為幫助結對村發展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充分發揮幫扶單位自身優勢和結對村資源環境優勢,積極與有關政府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集中精力,聚焦精準,着力精準,按照時間節點全面推進年度各項工作,紮實開展脱貧攻堅戰役。現將上半年脱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積極履行幫扶單位職責

(一)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履行工作責任。我局始終把幫扶脱貧結對工作作為全局一項中心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認真履行結對共建單位工作職責。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自倫為組長,黨組成員、副局長、總工程師陳剛為副組長,科室(支隊)負責人為成員的扶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局黨組每半年、扶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結對幫扶工作會議,分析總結結對幫扶工作開展情況,研究部署下步結對幫扶工作打算,並有針對性的制定工作措施。三月份我局領導班子人員調整,及時明確了由黨組成員、副局長、總工程師陳剛具體分管,局辦公室負責聯繫扶貧工作,把具體工作任務逐一分解到各科室(支隊),並列入局年度目標考核內容,明確了工作職責,強化了工作制度,夯實了基礎保障,進一步確保了脱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強化聯絡溝通,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市直單位部門優勢,切實推進部門聯動,加強部門協作,形成精準扶貧的合力。在聯合黨委工作機制下,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聯合黨委會議或聯合黨委擴大會議(由於幫扶單位的調整,今年二季度聯合黨委會議改由召開市安監局、市第二人民醫院、慈佛寺村幫扶工作協調會),研究部署並安排下步工作,總結結對幫扶工作,解決結對幫扶工作中所遇到的難點、棘手問題,講評選派幹部工作開展情況,確保聯合黨委工作有效運轉。加強與結對村、所屬彭塔鄉溝通交流,研究探討扶貧工作新路徑,研究如何從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上去做,如何從發揮村優勢和部門優勢上去做。加強與其他各部門的學習溝通,交流工作經驗,取長補短,改進工作,整合各種資源,互幫互惠,建立動態互聯機制,形成精準扶貧的合力。

(三)選優配強駐村幹部,為精準扶貧增添活力。20xx年8月,我們嚴格按照選派幹部的標準,選派一名科級幹部作為第六批選派幹部駐村幫扶,今年4月份我們又按照市委組織部的要求選派一名副縣級領導幹部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原選派幹部改任副隊長,加強駐村扶貧工作力量,並與單位業務工作完全脱鈎,保障其能集中精力投入到脱貧攻堅一線中去。駐村幹部到村後,嚴格遵守選派選聘制度規定,吃住在村,服從管理,廉潔自律,把自己當成結對幫扶村的一員,積極投身到村日常工作中去,團結、依靠並帶領村兩委班子及全體村民,狠抓班子建設,強化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制度,規範工作行為。同時,在鄉、村幹部的指導與協助下,走組入户,瞭解掌握貧困户家庭情況及致貧原因,根據貧困户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幫助貧困户解決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使其儘快脱貧致富。

二、實事求是,突出重點,真抓實幹幫助脱貧致富

(一)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完善規劃措施。為全面、準確掌握結對村的基本情況,局領導班子先後12次赴結對村進行調查研究,其中主要領導親自帶隊3次,與縣、鎮、村幹部和羣眾廣泛接觸,深入田間地頭、貧困户家庭瞭解村情民意,對全村自然條件、人口、土地、貧困户、勞動力構成、家庭經濟收入、精神面貌、思想觀念、熱點難點問題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並多次同鎮、村幹部座談磋商,反覆研究論證,並結合實際對《市安監局與慈佛寺村結對幫扶三年規劃》進行修改完善,進一步明確了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從種養殖產業、勞務輸出產業、鄉村旅遊業等主導產業,到村級道路建設、河堤水利設施修復、民居環境改造、道路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村級衞生室、幼兒園、社區服務中心等社會事業建設,都進行了充實完善。依據《三年規劃》制定了《市安監局20xx年度結對幫扶工作計劃》,明確具體工作內容、責任人、責任科室、完成時限,逐項落實,逐月推進,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二)落實包扶責任,確保扶貧工作實效。全局在編的24名幹部職工全部與結對村48户貧困户家庭建立了結對包扶關係,每月至少一次到户走訪,瞭解情況,探明脱貧需求,分析致貧原因,根據貧困户的實際情況,與所包扶的貧困户家庭一起研究制定幫扶措施,每户每年幫扶措施至少8條,明確記載在扶貧手冊上,接受所包扶的貧困户及村監督。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幫扶計劃,規定完成時限。指導村兩委通過加強土地流轉、幫助有意願需求的農户特別是貧困户家庭發展特色種養殖業,成立種養殖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帶領貧困户家庭發展產業,發家致富,並在聯繫技術指導、開展防疫、資金、銷路等方面給予扶持幫助。

(三)加強隊伍建設,夯實組織建設基礎。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結對村近幾年來發展較快,得益於有一個堅強的總支部班子和黨員幹部隊伍,下步要想取得更快發展,仍需抓住這個關鍵。幫助村總支部班子圍繞“抓黨建促脱貧”的工作目標,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來推動各項工作有效落實,進一步夯實黨組織建設。結合縣委組織部組織開展的黨員“創先爭優月點評日”活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努力純潔黨員隊伍,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向深入。市安監局到村開展“七一”慰問貧困老黨員,並邀請村兩委班子及部分黨員到金寨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到金寨高速公路管理公司開展迎“七一”主題黨日及共上黨課活動,幫助強化為民服務信念,堅定脱貧攻堅信心。

三、精準發力,多措並舉,助力脱貧攻堅

(一)在政策宣傳上下功夫,着力解決政策不清、獲得感不夠等問題。走訪中,我們時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這麼多年來,我沒用過共產黨一分錢”,但經過進一步交談了解,我們發現他們基本上都正享受着或享受過國家相關扶貧政策。我們感到這個問題非常嚴重,部分貧困户甚至認為他脱不脱貧是政府的事,等靠要、心理失衡等現象在一定範圍內普遍存在。為此,我們在走訪中把對國家扶貧政策的宣講作為一個工作重點,讓老百姓真正瞭解國家政策的目的與導向,理解並認同國家的扶貧政策,增強獲得感中心。

(二)在廣泛利用並爭取社會資源上下功夫,着力解決扶貧能力手段單一的問題。邀請長江精工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屠仁漢總裁到村開展扶貧調研,以貧困户劉敬成養雞場為示範點,帶動周邊養殖户的發展,再逐步向有機蔬菜、優質水稻等生態農產品及鄉村旅遊等方面發展,聯繫安徽湯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到村調研種植紅心獼猴桃項目可行性,市水產局專家馮毅到村開展水產養殖調研與培訓,為村部分水產養殖貧困户爭取水產養殖種苗及發展資金,市水利設計院專家林勝一行到村對部分擬新建改建的水利設施進行論證。市第二人民醫院到村開展健康扶貧義診,在全村範圍內進行篩選,對達到白內障指徵的患者進行免費實施手術,不定期組織因病致貧貧困户到二院就診,對需要住院治療的給予政策上優惠,併為每位住院治療的患者發放150元的餐補。

(三)在打造旅遊扶貧村上下功夫,着力解決“一村一品”不強的問題。去年慈佛寺村入選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後,在所屬鄉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領導下,堅持早着手、早謀劃,委託六安職業技術學院編制可行性分析報告,並進行了初步規劃設計。依託霍邱縣慈佛園林有限公司,圍繞打造鄉村旅遊扶貧的“八個一”工程,把發展鄉村旅遊與生態文明建設和“三農”建設有機結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提升農民素質,推動農業升級,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打造生態旅遊品牌。

(四)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上下功夫,着力解決村集體有錢辦事的問題。村成立霍邱縣慈佛寺農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每年向土地流轉承包企業和大户收取勞務派遣、解決糾紛等服務費用約6萬餘元,慈佛園林有限公司入股分紅,每年1.5萬元,村集體6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帶來約6萬元的收入。下步,我們準備把在我村地面上現歸於縣水產局管理的朱家堰水庫權屬關係爭取過來,以出租或承包的形式給企業或個人經營,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五)在引導貧困家庭利用國家扶貧政策脱貧致富上下功夫,着力解決貧困家庭有需求無門路的問題。通過走訪,切實掌握每個貧困户家庭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瞭解脱貧致富需求,幫助他們充分利用相關國家扶貧政策脱貧。引導238户貧困户家庭發展水產或畜禽養殖,並幫助享受產業補貼共62.44萬元。通過個人申請,兩公示一公開等程序,為146户貧困户家庭申請辦理小額信貸,為38户貧困户爭取危房改造。幫助所有貧困户家庭在校子女落實教育方面的優惠政策,保證貧困人口“351”綜合醫療保障制度有效落實,貧困人口患慢性病患者都能享受補充醫療保障“180”工程救助,使他們能輕裝上任儘快脱貧。

四、下步打算

今年結對村擬定整村脱貧出列,下一步工作,我們重點圍繞貧困村出列的條件: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至少有一項特色產業、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建設配套完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要大於5萬元的要求,狠抓“精準”,結合包扶對象實際,以產業發展為重點,整合多方面資源,進一步加大對貧困户的教育、引導和宣傳力度,樹立“扶持幫助為輔、自力更生為主”的意識,不斷增強村級班子和村民羣眾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深化和鞏固扶貧成果。

脱貧計劃書 篇15

天山網訊(記者趙敏 通訊員楊新遠攝影報道)這兩天,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吾庫薩克鎮託萬克吾庫薩克村村民託合提·麥麥提正在跟着技術人員學習蘑菇種植技術,打算來年繼續種植蘑菇,實現脱貧增收。

“一個大棚能裝1000個菌袋,每個菌袋能產1公斤蘑菇,按今年批發價每公斤4元計算,一個大棚收入在4000元以上,今年我嘗試着種了一些蘑菇,收益還不錯,所以我想好好學習種植技術,明年擴大種植規模。”12月27日,託合提·麥麥提滿懷信心地説。

記者瞭解到,20__年以來,喀什地區紀委監委依託該村城郊地緣優勢,多方論證,因地制宜在庭院閒置的土地上做起了文章,籌集資金5萬多元,率先為部分貧困户建設了拱棚,購買了蘑菇菌包,扶持貧困户發展庭院經濟種植蘑菇致富。

進一步調優種植業結構、增加疏菜種植面積、大力推進庭院改造亮化、美化和庭院經濟增收工程、幫助村民轉移就業……為摸清村裏貧困户家底,夯實精準扶貧基礎,喀什地區紀委監委“訪惠聚”工作隊還建立了貧困人口精準台賬,通過一系列舉措,村民脱貧增收的勁頭越來越足。

同時,工作隊還先後邀請了自治區農業、林業、畜牧業、城鄉建設等專家,研究脱貧計劃,幫助了一批村民實現脱貧增收。

“蹲着牆根曬太陽曬不出好日子,得靠自己的雙手才能創造出好生活,自從我到縣上打工後,每個月有了固定收入,生活越來越好了。”村民麥麥提·玉素甫艾則孜説。

村民吐尼沙古麗·吾甫爾今年也在工作隊的幫助下,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為了一名紡織產業工人。“我是學習了兩個月後上崗的,培訓期間每個月還有1040元的補助,培訓合格後實行計件工資,幹得多拿得多,我現在每月都能拿到20__多元工資。”她説。

喀什地區紀委監委駐託萬克吾庫薩克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朱國賓説,今年更重要的是要摸清貧困户實情,精準施策,通過庭院整治、轉移就業、調整種植結構等就業扶貧工程,幫助村民多渠道增收,帶動村民脱貧致富。

脱貧計劃書 篇16

根據漢家岔鎮黨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排,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強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態文明鄉村”為主線,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温飽、儘快實現脱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注重特色產業發展,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建設經濟強村,與全鎮全縣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二、基本原則

(一)突出重點,精準扶貧。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社和貧困户的扶持力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向建檔立卡貧困社和貧困户的發展傾斜。堅持基本政策精準到人,幫扶力量精準到户,基礎建設(產業)精準到村組。

(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鎮政府對脱貧工作負總責,把脱貧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鼓勵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充分調動廣大農民自主創業、發展生產、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農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務的能力;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

(三)齊心協力,合力推進。各社、各單位要根據本規劃,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資金、項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資金、安排項目時要向8個建檔立卡貧困社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統籌兼顧,科學發展。堅持脱貧與建設美好鄉村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相結合,與招商引資相結合。充分發揮田頭特色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提倡健康科學,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三、總體目標

按照“三年實現脱貧,五年同步小康”的總體目標,到20__年實現8個重點貧困社脱貧。基本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全縣平均水平相等,確保貧困發生率低於8%,全面擺脱貧困。

(一)農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20__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532元,到20__年達到3500元,年均增長15%。規劃期內,貧困人口由20__年的1640人下降到20__年的317人,貧困發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內。通過扶貧開發,力爭本村村民整體經濟年收益與當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長,到20__年,人均純收入3500元以上的農户達到90%以上。

(二)基礎設施不斷加強。20__年實現農村水泥公路到組率達80%;解決2106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安全率達到99%,配套完善村級供水設施;農户沼氣入户率達到60%以上。到20__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目標。

(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九年義務教育成果進一步鞏固,國中階段教育入學率達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級衞生室及配置合格村醫,鄉、村兩級醫療衞生服務網絡。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以上,確保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醫療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鄉公共文化、廣播影視服務體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實現人口均衡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四)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到20__年,村莊綠化率達到76%以上,衞生廁所使用率達到60%以上,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農民集中居住區垃圾實行統一收集處理,村社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0%,小流域治理率達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率達到75%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0%以上,綠化率達50%以上,生態區得到有效保護。預警、監測、應急、救援系統功能齊全,防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

(五)鄉風文明程度大幅提高。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民主法制建設、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農民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村民自治能力進一步提高。到20__年,政務公開、村務公開、黨務公開率達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創建面均達到95%以上。

(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紮實推進。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努力建設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本領過硬的骨幹隊伍、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到20__年實現“四有”目標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達到100%。加強村級為民服務中心建設,全面實行村幹部集中辦公和“揹包”服務、網格化服務,到20__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基層便民、為民服務體系。

四、主要建設任務

(一)着力加強特色農(林)業建設。

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實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圍繞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建設,着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1.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依託優勢,因地制宜,做大做強本村特色產業,到20__年,發展黨蔘、黃芪和柴胡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0.9萬畝。

(1)做大做強傳統產業

全膜玉米:進一步做優做強全膜玉米種植。按照環境生態化、園地清潔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大力發展高產、抗旱、優質和生態的全膜玉米產業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態觀光點為主線,大力發展村級生態旅遊文化。

馬鈴薯:着力建設標準化生態馬鈴薯產業園,加快改造低產馬鈴薯品種。到20__年,發展高產優質生態馬鈴薯3000畝。

生態養殖:到20__年,年出欄生豬200頭,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廣成熟產業

小雜糧:以蕎麥、大豆、胡麻等主要傳統品種為主,引進、開發、示範和推廣,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量和品質。到20__年,計劃發展小雜糧種植900畝。

(3)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棗樹和核桃:到20__年,發展棗樹、核桃產業園1745畝,拓展農民增收途徑,提高農民收入。

2.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着力培育、規範、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户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和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到20__年,培育規範化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發展家庭農場10家,培育各類專業大户50户。建立農業龍頭企業和規範、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名錄制和優勝劣汰機制,引導各類項目資金扶持名錄內的經營主體。

3.實施精品名牌戰略。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各類經濟實體開展“三品認證”。到20__年,中藥材等特色農業基地實現無害認證全覆蓋,有機產品認證達到1個,有機產品認證基地達到200畝。初步建立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加快形成“創建一批、提升一批、儲備一批”的農產品品牌發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藥材等產業的新興品牌。

4.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強基層農林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提升技術推廣能力,強化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積極支持基層農技部門牽頭創辦試驗、示範基地。

5.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圍繞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培育一批有技術、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農民素質,促進特色產業發展。依託職業技術培訓機構,根據區域外勞動力市場需求,採用校企聯合等方式開展訂單式定向培訓。鼓勵農村受訓勞動力參加勞動部門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鑑定。

(二)着力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1.努力改善交通條件。堅持把貧困村道路建設作為重點,加大支持村際道路和通組水泥路建設力度,提高農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務能力。修建通組道路里程41.3公里,實現組組通路的目標。

2.努力加強城鄉建設。以村址為中心,堅持內疏外拓,強化生態保護,打造鄉村景觀,完善公共設施,增強集鎮功能,加強文明創建,提升人居環境。

3.加強農村安全飲水和農田水利建設。遵循科學規劃、綜合治理、用養結合、防止污染的原則,加強農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__年,使現有農田集水工程排澇灌溉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

4.加強農村供電和通信條件建設。到20__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範的新型農村電網。加速實現無線通信信號全覆蓋,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線和旅遊景區通信盲區,實現通信全覆蓋;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鞏固發展義務教育、積極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職業教育,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與效益,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爭取國家政策,積極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建設,注重改善偏遠貧困村的教學條件,全面實施“教學點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結合對口幫扶工作,加大對特困生的幫扶力度,進一步提高羣眾對學校的滿意率。

2.積極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加快建設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文化下鄉進社區,支持興辦各類羣眾文化團體,鼓勵文化志願服務。充分挖掘本地傳統特色文化、體育項目,組織羣眾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統特色文化、體育競技活動,豐富羣眾的文化體育生活。

3.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衞生。全面落實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預防接種、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羣眾獲得的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更加均等,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衞生服務和免疫範圍,加強人畜共患疾病、結核病等傳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對村衞生室全覆蓋,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完善鄉、村兩級醫療衞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體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對村級衞生室及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加大對計劃生育扶貧對象扶持力度。

4.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原則,鞏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成果,逐步提高農村養老保險金。做到“五保户”應保盡保,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低保,鞏固提高農村醫保水平,完善農村,困難羣眾醫療救助制度。大力推進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貧搬遷和生態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設美好鄉村。

1.加強環境保護。加大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加強引用水源地保護區監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積極推進農飲工程及引用水源保護工程建設,加大對農村水質監測頻次,確保農村引用水安全。加強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工程建設,大力推行農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結合處理模式及農村垃圾分類,實現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建立“户保潔、村收集、鄉轉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和保潔制度。

2.努力實現鄉風文明。按照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要求,以“文明户”評比、文明創建等為載體,大力弘揚“三苦精神”;深入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文明創建和建立農民書屋,大力宣傳好人好事,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尚,農村賭博、迷信活動明顯減少,農民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強農村民主與法治。開展多種形式培養村幹部,努力提高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兩委”班子整體素質,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大力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不斷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一事一議”制度在民主決策中的作用;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教育;積極引導農民學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規辦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4.加快美好鄉村建設。重點選擇王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莊,採取一次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辦法,建成環境優美、產業鮮明、生活舒適、管理民主、鄰里和睦的美好村莊。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保障機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加強對全村脱貧工作的領導,統攬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驟的推進規劃實施。具體由村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村脱貧工作的組織領導,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全鄉脱貧工作日常事務。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組,村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實行單位幫扶聯繫村、幹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動員、精心組織、傾情幫扶。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落實激勵政策,把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統一起來,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來,努力形成脱貧摘帽的良好氛圍和強大合力。

(二)創新精準扶貧工作機制。

1.創新貧困人口識別機制。創新貧困人口識別方法,確保底數精準;規範貧困人口識別程序,確保流程精準;強化公示、公開,確保對象精準。

2.創新建立分類機制。緊扣貧困成因、貧困程度梳理分類,因社因人分類施策,確保成因精準、類別精準、施策精準。在尊重羣眾意願的情況下,做到“滴灌”精準、措施得力、脱貧有望。

3.創新建立規劃機制。立足村情實際,注重與減貧摘帽、同步小康指標相銜接,實事求是制定工作規劃,確保目標精準;在推動貧困户脱貧致富的同時,着力提高村級經濟發展,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質和村風文明程度,真正實現民富村強,確保思路精準;針對貧困村自然條件,尊重羣眾發展意願,力求規劃內容和舉措細化到每個項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準。

4.創新建立動力機制。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户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羣眾,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信心,確保宣傳動員精準;從羣眾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保障等方面優先排列其幫扶需求,確保需求意願精準;尊重羣眾意願,順應羣眾期盼,迴應羣眾關切,將知情權、決定權、管理權交給羣眾,確保主體地位精準。

5.創新建立管理機制。建立貧困村和貧困户管理系統,做到户有卡、村有冊、鄉有管理系統,確保對象管理精準;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户、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準確反映扶貧成效,確保成效評估精準。

(三)創新農村管理體制機制。

1.推進集體“三資”市場化運營。着力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民主化水平。探索農村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的有效實現形式。允許農民以出租或入股相關產業項目經營主體來獲取租金或分紅,讓農民從集體“三資”市場化運營中獲取更多收益。在不改變林地集體所有權和林地性質、用途的前提下,允許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規範流轉林地承包經營權,鼓勵農民通過入股分紅、專業合作等方式,積極開展規模經營、集約經營,促進林農實現長期增收、森林生態保持良好。鼓勵村級依託現有資源通過開發、租賃、入股、經營等多種形式發展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

2.推進農村土地和林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土地和集體林權財產權屬,支持農民從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林權的流轉中獲得財產性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積極爭取土地整理項目,穩步規範推進城鄉土地增減掛鈎,鼓勵支持農民開展土地復墾和整理,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農民收益。完善土地徵用程序和補償機制,妥善安置失地農民。繼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各項配套制度改革,進一步明確林權主體,理順經營關係。

(四)健全多元投入機制。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縣項目資金支持,廣泛吸納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主動爭取在外人員捐資援建。同時,動員受益羣眾合理出資,形成脱貧奔小康建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廣泛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通過採取民辦公助、以獎代補、項目配套、實物補助等措施,引導農民羣眾自願投資投勞,廣泛吸納民間資金。同時整合現有的各方面農村建設資金,實行統一規劃、統籌使用、性質不變、渠道不亂,充分發揮資金的聚集效應,實現羣眾參與最大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綜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堅持推行政務、財務公開,接收社會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堅持項目資金實行專户儲存,專賬、專人管理,專項撥付,增強透明度,並實行年度資金審計和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確保資金運行安全,發揮最大效益。對違規違紀行為,一經查實,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六)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將脱貧奔小康工作納入目標綜合考核和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建立脱貧奔小康工作考核獎懲制度,對先進村和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完成任務差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對8個建檔立卡貧困社制定統一的普惠政策資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幹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與單位和個人評先評優相結合。

脱貧計劃書 篇17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我縣貧困村脱貧致富進度,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對我中心駐村扶貧的壇城鎮祠堂村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切入點,努力加快該村脱貧致富步伐。

二、強化組織領導,確定扶貧工作重點

中心黨組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範圍,確立幫扶工作重點。根據縣委、政府對扶貧工作的要求和祠堂村實際情況,對扶貧工作分階段召開專題研究會。同時要求及時報送幫扶工作情況、總結等材料。

三、制定扶貧措施,注重扶貧實效

(一)協助加強該村精神文明建設。組織村民開展文化活動,積極收集籌措書籍報刊,增強村民學文化、用文化意識,以科學文化知識,帶動“富民興村”活動,廣泛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大力宣講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增加村民的文明素質,增強農民法律意識,村民居健康衞生水平提高,基本形成村民誠信友善,崇尚科學,文明禮貌,鄰里和睦的新風尚。

(二)加強科技培訓,開闢致富門路。中心積極協調農業、

科技等方面的專家向貧困户宣傳科技知識,引導幫助農民羣眾學習致富技術、掌握致富技能。通過種植養殖結構調整,穩定糧食產量,引導村民在農業“三棚”上多下功夫。全年培訓科技“帶頭人”不少於10個,使貧困户掌握1-2門農村實用技術。

(三)協助村委妥善抓好睏難村民生活安排,做好貧困户村民生產生活困難的調查摸底,針對有些困難村民就醫難和子女上學難等問題,組織開展各種方式的獻愛心和扶貧幫困慰問活動。積極開展結對幫扶,盡力解決一些特別困難家庭的生活困難等問題。

(四)主動協助村民組織勞務輸出,增加村民收入;積極幫助扶貧村牽線搭橋引進資金和項目,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途徑、開闢致富門路。

四、工作要求

駐村幹部在工作中重點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切實考慮村民的利益,注重激發村民的內在動力,調動羣眾的主動性、創造性,善於運用各項惠農政策,爭取使祠堂村村民逐步過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生活。

脱貧計劃書 篇18

根據漢家岔鎮黨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排,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強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態文明鄉村”為主線,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温飽、儘快實現脱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注重特色產業發展,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建設經濟強村,與全鎮全縣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二、基本原則

(一)突出重點,精準扶貧。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社和貧困户的扶持力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向建檔立卡貧困社和貧困户的發展傾斜。堅持基本政策精準到人,幫扶力量精準到户,基礎建設(產業)精準到村組。

(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鎮政府對脱貧工作負總責,把脱貧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鼓勵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充分調動廣大農民自主創業、發展生產、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農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務的能力;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

(三)齊心協力,合力推進。各社、各單位要根據本規劃,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資金、項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資金、安排項目時要向8個建檔立卡貧困社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統籌兼顧,科學發展。堅持脱貧與建設美好鄉村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相結合,與招商引資相結合。充分發揮田頭特色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提倡健康科學,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三、總體目標

按照“三年實現脱貧,五年同步小康”的總體目標,到20xx年實現8個重點貧困社脱貧。基本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全縣平均水平相等,確保貧困發生率低於8%,全面擺脱貧困。

(一)農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20xx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532元,到20xx年達到3500元,年均增長15%。規劃期內,貧困人口由20xx年的1640人下降到20xx年的317人,貧困發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內。通過扶貧開發,力爭本村村民整體經濟年收益與當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長,到20xx年,人均純收入3500元以上的農户達到90%以上。

(二)基礎設施不斷加強。20xx年實現農村水泥公路到組率達80%;解決2106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安全率達到99%,配套完善村級供水設施;農户沼氣入户率達到60%以上。到20xx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目標。

(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九年義務教育成果進一步鞏固,國中階段教育入學率達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級衞生室及配置合格村醫,鄉、村兩級醫療衞生服務網絡。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以上,確保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醫療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鄉公共文化、廣播影視服務體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實現人口均衡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四)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到20xx年,村莊綠化率達到76%以上,衞生廁所使用率達到60%以上,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農民集中居住區垃圾實行統一收集處理,村社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0%,小流域治理率達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率達到75%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0%以上,綠化率達50%以上,生態區得到有效保護。預警、監測、應急、救援系統功能齊全,防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

(五)鄉風文明程度大幅提高。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民主法制建設、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農民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村民自治能力進一步提高。到20xx年,政務公開、村務公開、黨務公開率達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創建面均達到95%以上。

(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紮實推進。認真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努力建設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本領過硬的骨幹隊伍、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到20xx年實現“四有”目標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達到100%。加強村級為民服務中心建設,全面實行村幹部集中辦公和“揹包”服務、網格化服務,到20xx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基層便民、為民服務體系。

四、主要建設任務

(一)着力加強特色農(林)業建設。

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實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圍繞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建設,着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1.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依託優勢,因地制宜,做大做強本村特色產業,到20xx年,發展黨蔘、黃芪和柴胡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0.9萬畝。

(1)做大做強傳統產業

全膜玉米:進一步做優做強全膜玉米種植。按照環境生態化、園地清潔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大力發展高產、抗旱、優質和生態的全膜玉米產業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態觀光點為主線,大力發展村級生態旅遊文化。

馬鈴薯:着力建設標準化生態馬鈴薯產業園,加快改造低產馬鈴薯品種。到20xx年,發展高產優質生態馬鈴薯3000畝。

生態養殖:到20xx年,年出欄生豬200頭,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廣成熟產業

小雜糧:以蕎麥、大豆、胡麻等主要傳統品種為主,引進、開發、示範和推廣,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量和品質。到20xx年,計劃發展小雜糧種植900畝。

(3)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棗樹和核桃:到20xx年,發展棗樹、核桃產業園1745畝,拓展農民增收途徑,提高農民收入。

2.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着力培育、規範、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户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和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到20xx年,培育規範化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發展家庭農場10家,培育各類專業大户50户。建立農業龍頭企業和規範、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名錄制和優勝劣汰機制,引導各類項目資金扶持名錄內的經營主體。

3.實施精品名牌戰略。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各類經濟實體開展“三品認證”。到20xx年,中藥材等特色農業基地實現無害認證全覆蓋,有機產品認證達到1個,有機產品認證基地達到200畝。初步建立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加快形成“創建一批、提升一批、儲備一批”的農產品品牌發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藥材等產業的新興品牌。

4.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強基層農林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提升技術推廣能力,強化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積極支持基層農技部門牽頭創辦試驗、示範基地。

5.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圍繞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培育一批有技術、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農民素質,促進特色產業發展。依託職業技術培訓機構,根據區域外勞動力市場需求,採用校企聯合等方式開展訂單式定向培訓。鼓勵農村受訓勞動力參加勞動部門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鑑定。

(二)着力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1.努力改善交通條件。堅持把貧困村道路建設作為重點,加大支持村際道路和通組水泥路建設力度,提高農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務能力。修建通組道路里程41.3公里,實現組組通路的目標。

2.努力加強城鄉建設。以村址為中心,堅持內疏外拓,強化生態保護,打造鄉村景觀,完善公共設施,增強集鎮功能,加強文明創建,提升人居環境。

3.加強農村安全飲水和農田水利建設。遵循科學規劃、綜合治理、用養結合、防止污染的原則,加強農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xx年,使現有農田集水工程排澇灌溉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

4.加強農村供電和通信條件建設。到20xx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範的新型農村電網。加速實現無線通信信號全覆蓋,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線和旅遊景區通信盲區,實現通信全覆蓋;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鞏固發展義務教育、積極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職業教育,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與效益,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爭取國家政策,積極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建設,注重改善偏遠貧困村的教學條件,全面實施“教學點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結合對口幫扶工作,加大對特困生的幫扶力度,進一步提高羣眾對學校的滿意率。

2.積極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加快建設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文化下鄉進社區,支持興辦各類羣眾文化團體,鼓勵文化志願服務。充分挖掘本地傳統特色文化、體育項目,組織羣眾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傳統特色文化、體育競技活動,豐富羣眾的文化體育生活。

3.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衞生。全面落實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預防接種、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羣眾獲得的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更加均等,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衞生服務和免疫範圍,加強人畜共患疾病、結核病等傳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對村衞生室全覆蓋,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完善鄉、村兩級醫療衞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體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對村級衞生室及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加大對計劃生育扶貧對象扶持力度。

4.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原則,鞏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成果,逐步提高農村養老保險金。做到“五保户”應保盡保,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低保,鞏固提高農村醫保水平,完善農村,困難羣眾醫療救助制度。大力推進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貧搬遷和生態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設美好鄉村。

1.加強環境保護。加大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加強引用水源地保護區監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積極推進農飲工程及引用水源保護工程建設,加大對農村水質監測頻次,確保農村引用水安全。加強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工程建設,大力推行農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結合處理模式及農村垃圾分類,實現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建立“户保潔、村收集、鄉轉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和保潔制度。

2.努力實現鄉風文明。按照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要求,以“文明户”評比、文明創建等為載體,大力弘揚“三苦精神”;深入開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文明創建和建立農民書屋,大力宣傳好人好事,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尚,農村賭博、迷信活動明顯減少,農民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強農村民主與法治。開展多種形式培養村幹部,努力提高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兩委”班子整體素質,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大力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不斷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一事一議”制度在民主決策中的作用;開展經常性的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教育;積極引導農民學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規辦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4.加快美好鄉村建設。重點選擇王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莊,採取一次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辦法,建成環境優美、產業鮮明、生活舒適、管理民主、鄰里和睦的美好村莊。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保障機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加強對全村脱貧工作的領導,統攬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驟的推進規劃實施。具體由村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村脱貧工作的組織領導,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全鄉脱貧工作日常事務。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組,村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實行單位幫扶聯繫村、幹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動員、精心組織、傾情幫扶。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落實激勵政策,把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統一起來,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來,努力形成脱貧摘帽的良好氛圍和強大合力。

(二)創新精準扶貧工作機制。

1.創新貧困人口識別機制。創新貧困人口識別方法,確保底數精準;規範貧困人口識別程序,確保流程精準;強化公示、公開,確保對象精準。

2.創新建立分類機制。緊扣貧困成因、貧困程度梳理分類,因社因人分類施策,確保成因精準、類別精準、施策精準。在尊重羣眾意願的情況下,做到“滴灌”精準、措施得力、脱貧有望。

3.創新建立規劃機制。立足村情實際,注重與減貧摘帽、同步小康指標相銜接,實事求是制定工作規劃,確保目標精準;在推動貧困户脱貧致富的同時,着力提高村級經濟發展,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質和村風文明程度,真正實現民富村強,確保思路精準;針對貧困村自然條件,尊重羣眾發展意願,力求規劃內容和舉措細化到每個項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準。

4.創新建立動力機制。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户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羣眾,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信心,確保宣傳動員精準;從羣眾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保障等方面優先排列其幫扶需求,確保需求意願精準;尊重羣眾意願,順應羣眾期盼,迴應羣眾關切,將知情權、決定權、管理權交給羣眾,確保主體地位精準。

5.創新建立管理機制。建立貧困村和貧困户管理系統,做到户有卡、村有冊、鄉有管理系統,確保對象管理精準;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户、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準確反映扶貧成效,確保成效評估精準。

(三)創新農村管理體制機制。

1.推進集體“三資”市場化運營。着力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民主化水平。探索農村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的有效實現形式。允許農民以出租或入股相關產業項目經營主體來獲取租金或分紅,讓農民從集體“三資”市場化運營中獲取更多收益。在不改變林地集體所有權和林地性質、用途的前提下,允許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規範流轉林地承包經營權,鼓勵農民通過入股分紅、專業合作等方式,積極開展規模經營、集約經營,促進林農實現長期增收、森林生態保持良好。鼓勵村級依託現有資源通過開發、租賃、入股、經營等多種形式發展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

2.推進農村土地和林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土地和集體林權財產權屬,支持農民從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林權的流轉中獲得財產性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積極爭取土地整理項目,穩步規範推進城鄉土地增減掛鈎,鼓勵支持農民開展土地復墾和整理,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農民收益。完善土地徵用程序和補償機制,妥善安置失地農民。繼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各項配套制度改革,進一步明確林權主體,理順經營關係。

(四)健全多元投入機制。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縣項目資金支持,廣泛吸納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主動爭取在外人員捐資援建。同時,動員受益羣眾合理出資,形成脱貧奔小康建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廣泛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通過採取民辦公助、以獎代補、項目配套、實物補助等措施,引導農民羣眾自願投資投勞,廣泛吸納民間資金。同時整合現有的各方面農村建設資金,實行統一規劃、統籌使用、性質不變、渠道不亂,充分發揮資金的聚集效應,實現羣眾參與最大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綜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堅持推行政務、財務公開,接收社會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堅持項目資金實行專户儲存,專賬、專人管理,專項撥付,增強透明度,並實行年度資金審計和領導經濟責任審計,確保資金運行安全,發揮最大效益。對違規違紀行為,一經查實,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六)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將脱貧奔小康工作納入目標綜合考核和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建立脱貧奔小康工作考核獎懲制度,對先進村和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完成任務差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對8個建檔立卡貧困社制定統一的普惠政策資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幹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與單位和個人評先評優相結合。

脱貧計劃書 篇19

一、基本情況

龍溪鎮位於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中部,地處遵義市、黔東南州、黔南州及銅仁市四地、州、市、五縣結合部,省道S305、S204線在此交匯,交通十分便利,有“經商歇旅陸路碼頭”之稱,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商貿優勢,是餘慶的交通要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和產業大鎮。東北與石阡縣河壩鄉交界,北我縣大烏江鎮接壤,西與我縣構皮灘鎮相鄰,南與黃平縣紙房鄉相接,西南與甕安縣草塘鎮相鄰,東南與我縣小腮鎮相鄰,平均海拔850米。全鎮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21個村民組。國土面積**1.7平方公里,城鎮區域面積2.5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3.6萬人,其中集鎮居住人口1.1萬人,城鎮化率30.6%,農民人均純收入6633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258.62萬元,經濟發展呈現強勁勢頭。有一類貧困村1個、三類貧困村1個。國土面積 **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71820萬畝,荒山5200畝。20xx年,人均純收入2**4元。龍溪鎮距縣城24公里,省道S305、S204 線在此交匯,交通十分便利,有“經商歇旅陸路碼頭”之稱,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商貿優勢,是餘慶的交通要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和產業大鎮。目前,商貿經濟十分活躍,全鎮個體工商户達1100餘户;工業經濟發展強勁,如今龍溪牛肉乾加工廠、信邦藥業等20餘户企業落户龍溪,工業園區建設面積10 平方公里,7家規模企業已建成投產,年產值達1.2億元;產業經濟已具規模,多年來,以糧油、烤煙、畜牧業為基礎的經濟得到穩步發展,以中藥材、經果林、苦丁茶為特色的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建成茶葉基地3000餘畝、茶葉生產加工廠房1家;發展核桃**00畝;發展板栗20xx畝;常年烤煙種植面積 5200畝,中藥材種植面積5000畝,果園面積5820畝,養殖大户949户。主要集中分佈在紅軍村、小河村、蘇羊村和芝州村。常規種植水稻面積 **000畝,其中優質稻**400畝,玉米麪積**000畝。

二、貧困村致貧原因分析

1、平場村。一是資金緊缺,種植技術缺乏,土地貧瘠,產出不高,嚴重製約產業發展;二是貧困人口分佈廣,居住條件邊遠,交通不便,通訊網絡覆蓋率低,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三是外出務工人員多,生產力水平落後。

2、小河村。一是貧困人口分佈廣,交通不便,居住條件邊遠,有的地方人畜飲水困難,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二是資金緊缺,缺乏先進的種植技術,土地貧瘠,產出不高,嚴重製約產業發展;三是自然災害頻發,生存環境惡劣,外出務工人員較多,返貧現象突出。

二、幫扶計劃

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户”、總要求,通過貧困村、貧困户建檔立卡、致貧原因分析,結合聽取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彙報、召開黨支部會議與村民大會、逐户走訪村民瞭解的情況,為儘快解決貧困村、貧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幫扶計劃。

1、平場村。一是加大政策宣傳技能培訓。通過召開羣眾會,向羣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同時結合平場村的規劃,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給羣眾灌輸先進、科學的理念,分析致貧原因,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加農業產出,促進農民增收;拿出切實可行的扶貧規劃,讓羣眾看到脱貧的希望,對脱貧充滿信心。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為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切實解決羣眾出行難、廣大種植户農產品運輸難的問題,計劃硬化建成2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計劃硬化上廠、下廠、吞口洞、台子田、六頭山等8個村民組通組水泥路;完成狗槽灣、王木溝、牛角田、天堂四個小山塘整治工程和狗槽灣提灌站、上水堰提灌站建設,爭取通過生態移民搬遷項目安置台子田、六頭山、上寨、大木巖、大堰溝和上下廠等村民組生產生活條件較為惡劣農户50餘户農户;計劃建設蓄水池口,解決果園灌溉;建設10公里果園便道,解決水果運輸難的問題,建一個水果加工廠。三是產業發展。針對該村羣眾缺乏資金和技術,結合土質和海撥等條件,計劃在地勢平坦的壩區建成水稻規範種植示範基地一個;在上寨與平寨相接的地方建優質桃示範基地一個,在上寨建土雞養殖基地一個,在青槓園、甕巖坪建烤煙生產示範基地一個,在甕巖坪建核桃、梨、桃建綜合水果基地一個,通過示範基地的建設推動整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整村經濟發展。

2、小河村。一是產業發展。針對該村羣眾缺乏資金和技術,結合土質和海撥等條件,計劃在馬中嶺、馬郎河種植優質桃800畝;計劃在躍進、團山種植茶葉 600畝;在團山組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00畝;在小河中壩建板栗基地一個200畝;二是技能培訓。針對各村留守人員種植技術短缺科學先進的種植技術問題,計劃每年舉辦精品水果、蔬菜、茶葉種植等培訓班4期,每年培訓600餘人次,吸引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回鄉創業,讓閒置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建1個茶葉加工廠;計劃硬化通村水泥路10公里;道路圍繞產業建設,計劃建設蓄水池10口,解決果園灌溉;建設10公里果園便道,解決水果運輸難的問題,為切實解決廣大種植户運輸困難,硬化子曹溝、學堂坳、大坡、大坪、上游、中壩、上關、下關、豐巖坪、熬鳳山、趙家土、乾田坳、平武等村民組通組水泥路,解決涉及**個組老百姓出行問題;河道治理5公里;恢復被大水沖毀農田**00畝;在人畜飲水困難的上關、下關、乾田坳、豐巖坪、大坪、學堂熬等村民組修建蓄水池10口,解決村民人畜飲水困難。

另外,在全鎮建設一箇中心水果冷藏庫,一個農產品批發市場。

三、組織保障

為加強對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黨委書記申楊任組長、鎮黨委領導班子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及各村支書、村主任為成員的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農業服務中心,田洪剛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田維成、冉茂琴同志負責日常工作。明確各部負責人、扶貧辦負責人、駐村工作組全體成員具體落實,確保推進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有序開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鎮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和督促驗收等工作,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見成效。

(二)強化資金保障。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到户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為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推進有力。

(三)加強督促檢查。班子成員、各村、各工作部門要加強協調,緊密配合,對照幫扶計劃,制定落實方案,積極爭取廣大羣眾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實,並及時發現和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糾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龍溪鎮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報告工作實施進度,經鎮領導小組彙總後向縣委、縣政府、縣扶貧辦報告工作推進情況。對在此次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脱貧計劃書 篇20

為使扶貧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和有步驟的進行,根據《市關於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和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就在冊貧困户的走訪入户調查數據分析,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户102户,貧困人口192人,為使貧困户脱貧增收,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思路

以黨的xx屆六中全會和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針,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的總體要求,瞄準貧困人口,以增加貧困户收入為核心,以改善貧困户生活條件為重點,以幫助貧困户脱貧致富為目標,充分發揮政策優勢和制度優勢,對貧困户實行有效的幫扶,20xx年底前,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標,貧困户全部脱貧摘帽。

二、幫扶原則

1、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的原則,充分發揮貧困户的主觀能動性,激活脱貧信心。

2、堅持“幫勤不扶懶”的原則,對雖貧困但不勤奮,只知伸手要錢要物,不肯吃苦實幹的貧困户,暫不列入幫扶範圍。

3、堅持“先易後難”的原則。在幫扶工作中,應先選擇脱貧決心大、具備一定條件、能扶得起的貧困户進行幫扶,為探索

途徑提升幫扶水平提供經驗。

三、目標任務

1、任務:20xx年脱貧102户192人。

2、目標:通過工作隊員結對幫扶,使該村102户192人在年內摘掉貧困帽子,被幫扶貧困户基本脱貧,貧困户家庭成員有病能及時就醫。貧困家庭學生不再面臨輟學,危房能得到改造,對有勞動能力而無處就業人員進行勞務信息服務等。總之針對不同的家庭實施不同的幫扶措施。

3、時間:20xx年10月底。

四、幫扶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村黨總支書記為組長,村“兩委”班子成員為領導小組成員。

2、對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貧困户,重在思想引導。要採取正面引導、典型激勵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幫助他們摒棄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等陳舊思想,克服思想障礙,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樹立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主動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儘快脱貧致富。

3、對“因老、因殘、因病、因災”等原因導致的貧困户,重在生活救助。一是建立貧困户幫扶制度。本着“強化管理、扶出效益”的思路,採取“扶貧資金支持一點、工作組隊員幹部捐助一點、社會募集一點”的辦法,多途徑籌措貧困户幫扶資金。二是建立貧困户子女教育救助制度。完善住村幹部對貧困户子女

幫扶制度,實行定人、定責、定標準幫扶。三是建立走訪慰問制度。堅持春節等重大節日以工作組臨時黨組織的名義上門進行走訪慰問。對家中發生突發性事件和生活一時遇到困難的貧困户,要及時上門走訪慰問。

4、對缺技術、缺資金、缺信息等原因導致的貧困户,列入重點扶持對象。一是技能培訓。按照“扶窮先扶智”的原則,切實加強貧困户家庭的農村適用技術培訓,利用集團所屬公司職工培訓場所,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貧困户進行集中培訓、上門指導,思想發動種養殖大户進行結對幫扶,提高貧困户的致富技能。二是就業扶持。對幫扶貧困户的剩餘勞動力和大中專院校畢業且專業對口子女,儘可能安置到集團所屬企業就業。同時,要多方聯繫,介紹外出務工,提高收入。三是政策扶持。對那些有脱貧願望和信心,因缺門路而無法起步的貧困户,想辦法、找門路,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幫助他們落實一些種植、養殖等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的農業產業項目。四是信息服務。按照市場需求,引導他們選準農村致富項目,搞好網絡信息、技術、銷售模式(互聯網+)服務,確保貧困户增產增收,加快脱貧步伐。

標籤: 計劃書 脱貧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0l0y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