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致辭致謝 >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精選16篇)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精選16篇)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精選16篇)

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行十三中20——屆高三畢業典禮暨成人儀式,請允許我代表高三年級全體任課教師,向圓滿完成學業的493名同學,表示誠摯的祝賀!向在大後方辛勤做好後勤工作的所有家長,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學校各位以及十三中全體教職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高三全體任課老師説聲“謝謝”,你們辛苦了。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三年來的無私關懷,幫助,理解,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是一個收穫的終點;同時,更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從今天開始,你們又將踏上人生的一個新徵程。三年中,你們一個個從當初稚氣未脱的雛鳥變成了如今展翅翱翔的雄鷹。現在,你們就要告別母校展翅高飛,去尋找更為廣闊的天空了。

此時此刻,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激動、澎湃。因為今天的畢業典禮暨成人儀式,是一次與朝夕相處、共同拼搏了三年的師生共敍友情、暢想未來的盛大典禮;是同學們向家長、向母校、向祖國交上滿意答卷,母校十三中為你們慶賀送行而舉行的一次莊嚴儀式。

三年前,為了遠大的理想,為了人生的輝煌,同學們有緣相會在十三中。想想三年前,我們頭頂烈日,在運動場的軍訓,彷彿就在昨天,今天,我們已經是一名合格的高中畢業生。

三年來,老師們用生命的激情、對待兒女的態度感染着、呵護着每一位學生,用智慧的鑰匙、辛勤的汗水啟迪着、培育着每一位學子,雕璞啄玉、用心良苦、瀝盡心血,成就着你們也昇華了我們自己!

三年來,你們矢志不渝,發奮攻讀,遨遊學海,攀登書山,在前進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步一步堅實的腳印。春華秋實,伴隨着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遠去,你們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堅強了意志。三年的刻苦有目共睹,三載的拼搏有口皆碑!你們用勤奮與智慧,真心和熱情編織着色彩斑斕的高中生活。你們完全有理由為自己充實的三年而感到驕傲,你們完全有理由為這精彩的三年而感到自豪!

同學們,小船即將揚帆啟航,雛鷹就要展翅翱翔。臨別之際,我想對你們説: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你們的航船一定能駛向理想的港灣,到達成功的彼岸。

同學們,我也想對你們説:或許你們歷盡了千辛萬苦,卻平凡依舊,普通如初,即使如此,也要抬起頭來走路,挺直腰桿做人,常思同學之情、師長之愛,忘卻煩惱,笑對人生!十三中作為母校,會像母親一樣永遠關注着你們,支持着你們,母校永遠做你們的堅強依託,十三中永遠是你們温暖的家!

同學們,我還想對你們説:因為我們有“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在起作用,有時我們可能傷害了你們,但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還請同學們理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老師盡心盡力了。所以,讓我們一起高呼“理解萬歲”吧!

同學們,朋友們,大家就要離開母校揚帆遠航了,在這即將分別的時刻,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來感謝我們全體高三老師為20——屆畢業生們付出的辛勤勞動!以熱烈的掌聲祝願20——屆畢業生鵬程萬里,前程似錦!以熱烈的掌聲祝願十三中擁有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

謝謝大家!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祝賀同學們完成了全部中學學業,成為北京四中新一屆的畢業生,同時成為北京四中最年輕的校友。

幾天前的大學聯考是你們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考驗。雖然今天還不知道結果,但我相信你們會取得優異成績。

當然,我知道,不論成績如何,你們本人還有你們的家長都不會滿意,你們心中有更高的目標,你們的努力永無止境。但我想對你們説,即使你們的成績真的不理想,也沒有什麼,就如同剛才盒子魚姐姐所説的,這只不過是人生六十四面體中的一個普通側面而已。“盒子魚姐姐”是朱琳校友在微信上的名字。

我剛才想,假如她在高三時成績沒有突飛猛進的提升,假如她大學聯考沒有那麼幸運地考入北大,假如她沒有去哈佛,假如她沒有和那兩個麻省理工的博士去,假如她沒有聽斯隆商學院的能源課……我相信,她今天依然會成為盒子魚姐姐。因為盒子魚姐姐這個名字是她對人生目標的一種表達。

決定她走到今天的,不是過去的路徑,不是上什麼樣的大學,而是她的人生目標。對於一個行進在旅途上目標堅定的人來講,他或她所選擇的路徑可能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唯有遠方的終點。

最短的捷徑未必能使人欣賞到最美的風景。道路越是崎嶇漫長,他或她所欣賞到的美景就越多,這些路途上的美景才最能使人令人感到內心的充實和滿足。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意思是説,最悲慘的人生不是遭受了多少苦難,而是在晚年時實在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東西。也許這裏所説的就是生命的意義。

作為過來人,在這樣的場合總要和你們談談未來人生。雖然這不免有些流於俗套,但也有一點兒必要性。今天的活動主題是“始終”,意思是説,中學時代的“終”正是新的人生階段的“始”。唐人魏徵説過,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我想當代尤其是這樣。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樣化的時代、多樣化的世界裏,每個人在每天都面臨着許多可以選擇或者被選擇的機會。機會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正因為機會如此多樣而豐富,才為許多人了半途而廢見異思遷的理由,輕易地放棄,又輕易地選擇。

今天是你們十二年學校生活的結束。你們的父母很早就對你們進行投資,開發你們的智力。你們之中很多人很小就開始接受各種訓練,藝術方面的,體育方面的,還有各種知識方面的。你們之中一定有人曾經輕易地選擇、又輕易地放棄過。每一個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絕頂、智力超羣,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獲得成功和幸福。但是怎樣才能成功和幸福呢?

人們常常將人生比作馬拉松。其實人生馬拉松和體育馬拉松有着本質不同。首先,人生馬拉松不是一場比誰跑的快的比賽,勝利的標誌不是你第幾個抵達終點,而是你是否抵達終點,抵達終點者不分先後,都是勝者。正因為這樣,起跑位置對每個人來講並不重要。其次,人生馬拉松不是一場相同方向和相同路線的長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都有自己的路線,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進方向和方式。

停下來充實一下內心,靜下來思考一下未來,是人生馬拉松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歸根到底,人生是漫長的過程,不是短暫的競技,一時的快慢先後對人生全程來講沒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不要總和別人爭比一時的輸贏。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人與人之間無法比較。活的充實而富有意義,這才是我們的人生目標。

上面的話題涉及到了成功和幸福。這是兩個密不可分的概念,但又並非具有百分之百的相關性。成功的要訣是什麼?今天,我越來越堅信,在諸多的影響成功的因素當中,智力不是首要的。我的回答可能會令人感到意外。

我認為,成功的要訣不是要看一個人有多聰明,而是要看一個人有多傻。就如剛才盒子魚姐姐那樣——一種傻里傻氣的執着與堅持,一種不顧世俗名利的執着與堅持,一種堅定不移始終如一外人無法理解的執着與堅持。我見到過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有學術領域的,有商業領域的,有者,也有做管理工作的成功者,他們身上都是帶有這樣的傻氣。

只有傻人才能真正懂得這樣簡單的成功要訣:不論你做什麼,哪怕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都要把它當作事業,當作信仰,甚至當作生命,堅持和堅定地做下去,自始至終不動搖,不放棄,把它做到極致,做到完美,做到世上獨一無二,做到世上無與倫比,這就是成功。簡單地説,成功的要訣就是堅持,就是始終堅持。在我看來,只有傻人才會這樣做,只有傻人才天生懂得這個要訣,也只有這樣的傻人才能取得成功。

下一個問題就是,這樣的傻人能幸福麼?幸福的要訣又是什麼呢?我的回答同樣也會令人感到意外。我相信這樣的傻人一定是幸福的。幸福的要訣不是獲得財富名利。

同學們,我相信你們的未來會温飽不愁。在温飽不愁的前提下,幸福就是一種上的充實。獲得充實的方式就是不斷學習,不斷做出對社會和他人有意義的創造。其實,獲得幸福的要訣很簡單。

當盒子魚姐姐自豪地説,他們的努力已經改變了上萬所學校的課堂,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讓你在每一天都有所創造,讓你每一天的生活充滿意義,讓你每一天都能與他人和社會交換關愛,這就是幸福。幾年前,我曾給四中的同學提出了18條建議,其中一條建議就是,“養成每天做一件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的習慣:例如幫助一下別人,或是讓別人高興。

自己要想明白為什麼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它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意義何在?”我之所有向同學們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我明白了並且希望每一個四中人也明白,幸福歸根到底不是在感官上獲得滿足,而是在上獲得意義。這與一個人是否擁有財富、名望和地位無關,他可以是一個平凡的、普通的人。

同學們!今天是你們在四中學習的最後一天。在與你們分別的時刻,我想引用古印度詩人迦梨陀娑在《沙恭達羅》中的一句詩,作為對你們説的最後的話:不論你走的多麼遠,你永遠也走不出我的心,這如同夕陽中的樹影,無論它多麼長,也永遠連着樹的根。

同學們,母校四中永遠是你們的家園。

同學們,祝願你們進步、健康、幸福!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3

尊敬的各位校,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即將結束高中生涯,驕傲而自豪地接過畢業證書。

幾天後,我們將步入大學聯考考場。我們面臨着深刻的考驗,但成功也從來沒有如此貼近我們年輕的生命。我們夢想着美好的未來,夢想着進入更深邃的知識殿堂,夢想着成為社會的棟樑,夢想着幸福而充實的生活……而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在大學聯考中取得驕人的成績,它將幫助我們實現夢想。因此,為了我們的理想,我們將用最嚴肅的態度對待大學聯考,並讓它成為我們未來成功的奠基石。這,是我們的期待。

在這三年間,我們勤奮學習,認真積累,為大學聯考做了充足的準備。如果説三年是漫長的馬拉松,那我們已進入最後的衝刺;如果説從前的付出是勤懇的耕耘,那我們即將迎來收穫的金秋。我們的目光從沒有像今天這般堅定!我們的從沒有像今天這般成熟!我們的心靈從沒有像今天這般激盪!今天我們在這裏,鄭重地面對大學聯考赫然醒目的戰書,我們堅信,新的輝煌將張開騰飛的翅膀。我們相信,我們的努力不會白費,我們不會辜負學校重託,不會辜負老師和家人的期望,更不會辜負我們自己的信仰!這,是我們的決心。

還記得老師們細緻地講解知識,幫助我們克服弱點;還記得高三這一年老師們忘我地工作,讓我們查漏補缺,不斷進步。現在,我們要向所有的老師表達我們最誠摯感謝,而再過幾天,在大學聯考中,我們也將用優秀的成績回報老師們辛勤的教導。這,是我們的承諾。

對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我想説:你們的幸福是我們所懷念的,短暫的高中,如果再過一次,我會對自己説:失去的會找回來,有夢想總會實現。請你們始終保持對生活的勇氣和熱情,相信並迎接生命中每一次踏實和穩定的進步,且行且珍惜。

對高三的夥伴們,我想説:我們的生命會經歷很多轉折,他們就像是湍急的河口,而選擇沒有正確或錯誤,只是我們的一種態度,不必追悔,只要你跟隨的是你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們唯一要做的,是積聚生命河流的能量,這些能量,是真知,是真理,是勇氣。讓我們飽漲的生命力,為自己尋找生命的河道,以確定人生的流向。

當然今天站在這裏,我還要感謝敬愛的老師們。在課堂,他們傳授知識。在課餘,他們像是我們的朋友。每一位老師,都有獨特的風格。每一位老師,都在腦海中深深刻下一段段珍貴記憶。是他們,讓我懂得了知識的寶貴。是他們,讓我堅定了理想的方向。是他們,讓我接近了夢想的殿堂。

時間總過得很快。曾以為畢業遙遙無期,轉眼間我們將各奔東西。或將奔赴飄雪之北國,或將身處温暖的南疆。我想,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撫松六中不再僅僅是個名字。它將成為一種,激勵我們在今後的歲月中自強不息,志存高遠!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鄂東高中首屆高三畢業典禮暨歡送晚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公司董事會、全校老師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即將跨入高校大門或走向社會的高三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

高中畢業對同學們來講,是人生里程的一個轉折點。歲月的磨礪使昔日的少男少女日益成熟。每個人有了新的選擇,每個人又開始了新的生活。但是,曾經那般熟悉的一張張笑臉在夢境中總也揮之不去;年輕時的點點滴滴漸漸的匯聚成一條小河,和思緒一起流向那個熟悉的地方。他們深深地知道,不管走多遠,不管有多老,他們的心永遠記的那個曾經灑過歡樂和傷心淚水的地方。從今以後,有的同學將進入高一級學校深造,儲備知識的力量。有的同學將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向建設祖國的各個崗位同學們,當現實的校園在你們眼中漸漸成為遠去的風景,我希望鄂東高中的校園在你們的心中永存,並伴隨你們的人生旅途不斷成長。

值此畢業典禮之際,作為你們的老師,作為你們的朋友;向大家提三點希望: 我們希望,你們的校園裏撒滿的陽光。哲人説,“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是是一根能的蘆葦。成就了人的偉大。”走出中學校園的象牙塔,紛紛擾擾的世界,也許會讓我們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林林總總的人生,可能會讓我們時常面對選擇,甚至是心靈的抉擇。惟有清醒的頭腦,獨立的能夠指引着我們人生正確的航向。 大海上航行的船,如果沒有明確的方向,那麼任何風對它來説,都不會是順風。我們應當根據自己的真正需要做出理性的選擇。 我們希望,你們的校園裏責任的大樹茁壯成長。人世間有各種各樣的責任,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惟有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此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才可能自覺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我們希望,你們的校園裏追求超越的鮮花處處開放。不管你們的成績是否會那麼驚天動地,但只要你們的人格是高尚的,做人的態度是真誠的,做事的態度是認真的,在平凡中始終保持着高尚的追求,我認為這也是一種令人矚目的超越。這使我想起了魯迅先生説過的一段話,他説,我每當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雖然落後而仍飛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正是將來的脊樑。我希望你們能積極爭取做“優勝者”,但更希望你們在做不了“優勝者”時,能成為這樣的“脊樑”。

同學們,十來天后,你們要離開母校,走向更高一級的學校,走向社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相信你們能夠適應環境、適應時代,學會學習、學習合作、學會生存、學會發展。期待你們無愧於社會、無愧於時代。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以後,母校希望能以你們為豪,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將你們重新辨認出來,那是由於你們對社會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本世紀初,印度大詩人泰戈爾先生來華訪問,送別時,的同行問他:“您有什麼拉下來了沒有?”泰戈爾先生沉吟了一會兒,説:“沒有了,只是我的心……” 同學們,希望你們常回家看看,因為這裏有您拉下的“心”;這裏有您心中常想的人;這裏有期待着與您繼續交流的許多顆心。

最後,祝願全體高三同學能奮拼博,爭奪首屆大學聯考的勝利!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校園流光溢彩,師生笑逐顏開。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屆畢業典禮。首先,我代表學校祝賀同學們順利畢業,祝賀大家會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向辛勤培育同學們健康成長的全體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當畢業的驪歌在校園響起時,我們一同走過的四年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此時,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朝夕相處,太多難忘的情景和片段,又重新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還記得,每天的晨曦裏,你們晨練的腳步聲踏破黎明的寂靜,多年來,這聲音已變得熟悉而親切;每節的課堂裏,你們和老師之間總有那麼的互動,你們的激情與靈感,讓老師留下幾多驚歎。教師節裏,我們欣賞同學們精彩的文藝節目,那裏面有燃燒的熱情,有對美的追求和嚮往;運動會上,我們欣賞你們為班級全力拼搏,助威吶喊,在那裏,班級營造的`團隊是最珍貴的結晶。我欣賞你們"小事彰顯品質,細節決定成敗"的自律心態,也欣賞你們"拼一載春夏秋冬,搏一生精彩紛呈"的奮鬥豪情。如果説,我們的校園文化是一幅多彩的圖畫,那上面就有太多太多你們留下的激情和美麗。 四年前你們還是小孩子,經過四年的鍛鍊,如今你們個子長高了,知識豐富了,稚嫩的臉逐漸顯得成熟了,理想也逐步樹立起來了,這就是收穫。母校也隨着你們的成長不斷髮展,特別是近年來我校圍繞"建一流隊伍、育一流學生、辦一流學校、創一流業績"的辦學目標,建校12年屢創佳績,教學質量連續11年名列全區之冠,學校連續10年獲牟平區"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稱號,被授予市安全文明校園,市規範化學校、市國中教學示範校、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市地震科普示範校、山東省科普示範校、山東省綠色學校,全國中國小品德教育先進學校,國家德育科研先進實驗學校,西部教育顧問學校等殊榮,在周邊地區有着良好的聲譽和影響。這裏面也有你們的貢獻,母校也感謝你們!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6

親,你還記得昆玉河畔的中青院嗎?

——致屆畢業生

別夢依稀中青院,離歌有盡愛無言。青樓紅樓兩不厭,夢迴此間再少年。又到了畢業的季節,首先要感謝大家,雖沒有早操課活,也不必排隊佔座,你們依然比平時更早地來到這裏,來參加畢業典禮,來見證人生又一次的轉身,由一名象牙塔中的少男少女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開啟一扇充滿可能的大門。

是的,中青院是你們的母校,是那個"你一直期待早點離開在臨別時卻又不願離去"的母校。或許你至今還為填報大學聯考志願時的一時衝動而黯然神傷。的確,過去四年,這所年輕的學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依舊不能像那些名校一樣,助你跨過求職考研路上985、211的門檻,無法賦予你令人豔羨的大學出身光環。可是當你真的要離開這裏時,你卻依舊難以割捨,因為你在這裏努力過、奮鬥過、夢想過、哭過、笑過、生活過。

是的,中青院是你們的母校,是那個"你一天罵它八次卻不許別人罵它一次"的母校。在這所學校,你抱怨過費太貴,抱怨過圖書館位置太少,抱怨過衞生間太擠。但從今時今日起,你卻再也不會容忍對於它任何的中傷與奚落,因為四年的時間已經讓你們的生命已經和中青院的名字緊緊相連,休慼相關,榮辱與共。

是的,中青院是你的母校,是那個"你從來看不順眼但現在卻怎麼也看不夠"的母校。中青院太小,雖然一塊小小的草坪都會以"園"命名,中青院太新,似乎修路施工永無盡頭。但在終於可以離開這個逼仄的校園時,你卻試圖用相機去記錄它的每一個角落,用光影捕捉你和這座校園的點點滴滴。因為這是你心靈睡過的地方,是你在午夜夢迴時總會想起的地方。

中青院是幸運的,因為它曾經有過你們這樣的學生。你們用聰慧、激情和勤奮,一次次證明着中青人的優秀,也一次次證明着中青院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社會實踐,從學科競賽到奧運服務再到六十年校慶國慶,屆畢業生出色的表現讓母校和老師們倍感光榮,是你們的璀璨光輝照亮了這座飽受誤解的校園。

中青院是幸福的,因為四年的相處也在你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當今天你們離開了,帶走的是什麼?不僅是安生立命的知識技能,不僅是刻骨銘心的歡笑淚水,更有實事求是的良心正氣,更有朝氣蓬勃的理想追求。屆畢業生,你們帶走了夢想,也給母校、給每一位老師留下了希望,當你們成為一個個堅守良知、捍衞公平、為改善這個國家和社會而不懈努力的公民時,你們便真正將這個學校的發揚光大。

必須承認,老師有時如同老媽,在把你們送入社會之前,我們總想再多嘮叨幾句,多叮囑幾句。這個社會的複雜與多變,永遠會讓我們感歎自己的想象力是何其匱乏。面對那無處不在的意外、選擇與誘惑,我希望每一位中青人懂得堅守,也要懂得妥協;學會適應,也要學會拒絕;善於避險,更要敢於試錯。

沒有人是天生的管理者和設計師,只有那些將理想放入懷中,而將雙腳踏入泥水的人們,才能一步一步踏上人生的高台,用長滿老繭的雙手將理想放入公意築起的燈塔,照亮國

家社會的前途。我也承認,家世背景關係或許是通往成功的捷徑,但是旁人的取巧絕非是你自怨自艾、放棄努力的理由。因為社會的空間足夠廣闊,沒有人可以靠父輩的能量,壟斷成功。更何況,你擁有青春、擁有時間,你有足夠的資本去找到持續地發掘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並最終將實現價值!

被現實改造,或者為理想抗爭,這都沒有問題。但請記住,在任何時刻,你都應該保持足夠的寬容與理性,只有這樣你才不會為"神馬都是浮雲"而空虛,也不會為"夢想真的傷不起"而偏執,才不會蜕變為你自己所反對的人,也不會讓歷史批判我你們是頹廢自私的一代。

最後,不管張柏芝和謝霆鋒離婚了沒有,不管川樂園會不會被拆遷,老師都衷心希望你們要相信愛情,收穫幸福。責任感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養得活自己,幹得好工作,對得起老婆,教得好孩子!

剛才,你們的名字被一個個喊出時,它們已不再是幾個簡單的漢字,而是一段歲月——是你生命裏在西三環的那幾番冬夏、幾度春秋,而是一個祝福——從現在到永遠,從此地到天涯,即便不能與你們交相輝印,即便不能為你們做得更多,老師也要永遠祝福你們,永遠牽掛你們!

最後,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那就是:衷心祝願大家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家庭好、福利好、待遇好、收入好!一切都好!

若干年後,如果有人問起:"你還記得昆玉河畔的中青院嗎?"希望你們響亮地回答:"我從不曾忘記!"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7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銘記和珍藏的日子。大家即將從北大出發,走上新的人生旅程。

今年是北大建校121週年。120xx年前,在救亡圖存的維新浪潮中,京師大學堂應運而生。從那以後,每當國家和民族遇到挫折和危難,北大和北大青年,總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去振奮一個時代,點燃一份希望。

今年還是五四運動100週年。一百年前,北大青年發起了五四愛國運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成為一代代北大青年畢生追求和踐行的信念。四十年前,北大青年學子喊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為改革開放注入了青春與活力。

去年5月2日,到北大考察,向學校師生員工祝賀建校120週年,“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再次響徹校園。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國家需要青年,青年也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魯迅先生在《我觀北大》一文中説,“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他設計的北大校徽,有一種很形象的比喻是,一個人用雙肩奮力向上託舉着兩個人,三人為眾,眾志成城。

今天的北大青年,依然需要承擔奮力向上託舉的重任。所以,臨別之際,我想送給大家的話,就是“做永遠向上的青年”。“永遠向上”是一種奮鬥者的姿態,是執着追求的境界與持續努力的方向,更是一種價值觀。

做永遠向上的青年要堅守立身處世的定力

孫中山先生説: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對國家和民族懷有赤子之心、報國之志,是實現我們人生價值的最大定力。只有具備這樣的定力,才能為國家和民族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貢獻一份力量。

西南聯大時期,辦學條件非常艱苦,學校缺少教材,著名物理學家、北大前校長周培源先生就親自刻鋼板,印製講義。今天北大校史館還保留着老校長當年親自刻印的教材。

北大人對祖國的熱愛,流淌在一百二十一年的精神傳承之中,是去不掉、斷不了的血脈,是我們最強大的精神追求和永遠向上的精神定力。

做永遠向上的青年要積蓄久久為功的動力

有人説,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浮躁,讓有的人不再相信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可以有所成就。但是在這裏,我想和各位同學説的是,要相信“始終堅持”的力量,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老校友屠呦呦是我國第一位在本土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科學家。她成功的背後充滿着艱辛。

我們的老教務長王義遒教授,在50年代各方面條件都比較艱苦的情況下,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刻苦攻關,於1965年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批原子鐘。他幾十年不懈努力,為我國正在建設的獨立自主的、國際先進水平的時間頻率體系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你們在未來的事業中,都會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只有耐得住平凡,才能收穫不平凡。只有在挫折面前堅強、堅持和堅守,才能積蓄久久為功的動力。

做永遠向上的青年要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助力

當今世界,如同一個五彩斑斕的拼圖,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一起構成了多元的人類文明。人類社會形成了越來越緊密的命運共同體,面臨着越來越複雜的困難、挑戰與不確定性。

20xx至20xx年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大會主席的經歷,讓我對這些問題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因為每一種文明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藴。不同文明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共同進步。

20xx年,北大學生中共有84人次到國際組織實習或任職,4600多人次通過各級各類項目出國學習交流,我們還有長短期留學生7000多人。大學已經成為推動各國教育合作的重要橋樑和紐帶。世界各地的優秀文化在北大相互交融,新科技、新思想、新知識在交流切磋中不斷迸發。

希望你們樹立廣闊的國際視野,開放包容、交流協作,和而不同,保護文明的多樣性,勇於面對人類社會共同的難題,培養與增強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做永遠向上的青年還要保持不斷探索新知的學習力

當前,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給這個時代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信息和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幾年來,你們在北大收穫了很多學科領域的知識,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收穫,是持續學習、終身學習和勇於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學無止境。人類對於世界以至宇宙的探索和認知才剛剛開始。現代科學誕生不過幾百年,探索航天技術不過幾十年,這和地球年齡的46億年、銀河系年齡的100多億年相比,何異於滄海一粟。

希望你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始終保持對新領域、新事物的求知慾和探索心,站在更高的高度、用整體和更廣闊的視角,認識我們所處的這個星球,思考我們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心懷敬畏,勇於探索,只爭朝夕。

一百年前,李大釗先生對青年講:“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兩個月前,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你們即將從北京大學畢業,擁抱偉大時代、走向廣闊天地。今天,國家發展,正當其時,希望你們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人和奮鬥者。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

非常高興有機會回到母校,分享師弟師妹們學業有成的喜悦。31年前的此刻,我與你們一樣,對過往的校園生活充滿眷戀,對未來的人生道路懷抱憧憬。

20xx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週年。過往30年間,我從一名普通的火箭設計師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逐漸走上運載火箭研製領導者和企業管理者崗位,深度參與了我國航天事業的建設與發展,這是30多年前的我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的。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經歷過中國航天無數個“圓滿成功”的“超燃”瞬間——“長征”升空,“神舟”飛天,“嫦娥”奔月,“東風”出鞘……每一次成功的背後,凝聚的都是航天人的集體智慧和團隊力量。

去年11月3日,我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參與指揮了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的首飛任務。作為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突破的關鍵技術將近250項,新技術比例接近100%。放眼國際,近年來研製的4型大推力火箭,有2型首飛都失敗了。這樣一次高風險的火箭發射,對我們來説是很大的挑戰。

大家可能都知道,長征五號的首飛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發射前驚心動魄的3小時排故過程,特別是臨射前數次發射流程的暫停,堪稱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個傳奇。但是我們戰勝了一個個意外挑戰,實現了長征五號首飛成功,我們研製團隊中的很多人喜極而泣。而我在想的是,歷來“勝王敗寇”,倘若失敗了,這支“拿十年青春換一朝成功”的隊伍,還會不會是人民眼中的“大英雄”?還能否堅守對發展航天的承諾?

我相信,我們的團隊不會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可大家還是幾十年如一日地默默承受着壓力,在科技創新的險峯上“一步一步往上爬”。這是因為我們不僅有幾代航天人傳承下來的航天精神和始終秉持的航天情懷,而且我們是發自內心地喜歡這份工作,否則我們無論如何是堅守不了這麼久的。因此,我特別希望同學們,在接下來的人生道路上,無論選擇什麼樣的事業或職業,都能遵從你們的內心,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併為之奮鬥一生。

中國航天的“成功”有很多,但給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通往成功路上遇到的“挫折”。1997年,我擔任長二F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發生了火箭整流罩嚴重超重問題,如果不能實現減重,將帶來總體方案重大反覆,嚴重影響載人航天工程進度。總體作為設計源頭,沒有退路可言,我和我的團隊,從質量分配、載荷計算、材料選擇、工藝優化等各個角度考慮,進行整流罩瘦身,最終成功減重。20xx年,我作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院長,領導的我國某重大航天型號出現由於關鍵技術攻關不到位而連續失利的問題,為此我和我的團隊連續幾年日夜攻關才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當時,作為院長的我,帶着問題清單回到母校請求支援,母校給予了我和中國航天最大的支持,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清華的力量。每當遇到這樣重大的問題或挫折時,我們的航天人沒有一次是繞着走的,永遠是直面痛點尋求解決方法,最終攻克難題。因為我們知道找到方法就能成功,找到藉口必然失敗。

美國宇航局前局長米切爾·格里芬曾説過:中國航天最令人羨慕的地方在於它所擁有的一大批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以我們的載人航天工程研製隊伍為例,35歲以下的年輕人已佔到80%以上。前不久實施的天舟一號飛行任務中,研製團隊的平均年齡更是隻有32歲。一大批年輕一代航天人在長征五號首飛等任務中也展現出成熟的技術能力和自信的職業風貌。正是這些年輕人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創新作為,為我國航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着不竭動力。

同學們,清華歷來推崇“人文日新”的精神。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你們有着優於以往任何時代的創新平台和國家支撐,也有着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使命和責任。希望同學們今後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能永葆創新的激情,具備敢於打破常規的精神,跳出自我限制,在各自專業領域發揮創新潛能。

作為清華人,年輕的你們從來不缺乏規劃美好未來的想法。相信畢業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糾結過,未來的路,何去何從。我研究生畢業後,有落户美國的同學給我寄來明信片,召喚我出國發展。明信片上夏威夷的陽光、沙灘、海浪,不能不説是一種誘惑,然而我還是放棄了這樣的機會。因為我很清楚,自己心之所向往的畢生事業,只能紮根腳下的這方熱土才能有所成就。

我的工作經常要與火箭打交道。我發現,在廠房裏近處看我們的火箭,會覺得它非常高大雄偉,然而等到火箭被運到發射場,在茫茫的戈壁上遠遠望去,它又是那麼的渺小。火箭尚且如此,更不用説我們個人了。於國而言,一個人就是其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盡到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的工作。每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對我來説,那種發自內心的、能讓人熱淚盈眶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不是其他能提供更加優厚待遇的職業所能帶來的,清華紅色工程師的基因在此刻得到了最大的釋放和滿足。

清華精神最重要的是清華與生俱來並不斷孕育的愛國奉獻精神。時至今日,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一個人實現個人價值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但唯有將職業選擇與國家、社會需求相結合,與時代發展相結合,才會獲得更大的成就感,而且這種結合度越高,我們的成就感就越大。

即將融入社會,也許此刻你們不免也會有對未來難以把握的小忐忑。我聽過當下一些年輕人表達過不同程度的焦慮:就業形勢不好怎麼辦?大量重複性的工作使自己喪失了對事業的激情怎麼辦?看不到上升渠道怎麼辦?……我非常能夠理解同學們的心情。優秀的年輕人無不渴望成功,然而成功之路無法複製,也沒有捷徑。每個時代都會賦予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不同的挑戰和機遇。

在我工作之初,我銘家軍工企業的任務並不飽滿。那是個“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年代,清貧、清苦、清閒,是我起初的工作寫照。當時,身邊很多人都選擇了離開,但單位老同志提醒我,“找到一個自己熱愛的工作不容易,年輕人別虛度了青春”。於是,在當時型號任務很少的日子裏,我在研究室除了一件接一件地做一些看似非常基礎、簡單、枯燥的所謂“打雜”工作,一度還設計、生產過煙草生產線,除此之外,就是埋頭於運載火箭的技術資料與歷史文獻中,也正是在這段“空閒期”,我讓大家認識了我的踏實和紮實,也讓我廣泛涉獵了火箭總體設計的方方面面,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較為紮實的基礎。後來,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們的研製任務多了起來,我被一次次地委以重任。回想起來,正是最初的“空閒”時光和“打雜”工作,為我日後應對每一個挑戰積蓄了力量,也讓我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要耐得住寂寞,只有把一件事情做好,才有可能被安排做第二件事情,個人的能力才會不斷地得到提高,能做的事情才會越來越多,工作範圍才會越來越大。

同學們,我們身處的時代,並不缺乏聰明人,但並不是聰明人都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有時候,我們要捨得花一些笨功夫來駕馭上天賜予我們的天賦,甘於從小事做起、耐得住寂寞,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從而創造出有利於自身成長的外界機遇。

校黨委書記陳旭向吳燕生校友頒發紀念證書。

師弟師妹們,以上就是我最想與你們分享的我30多年來成長過程中的感悟。我非常期待,期待20xx年、20xx年、30年後的你們,來講述屬於你們的精彩故事。你們的故事不一定開篇就是精彩的,甚至故事的主體都與世俗所定義的“成功”不盡相同。但是在那些故事裏,你們健康快樂,積極上進,富有活力,勇於創新,你們為祖國和社會作出了貢獻,你們比現在能夠想象到的樣子還要出色。到那時,我們都將以你們為榮,為你們喝彩!

謝謝大家!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9

老師們,朋友們:

下午好!

非常榮幸受錢穎一院長的邀請,來參加今天的畢業典禮,向同學們表示祝賀!榮幸之餘,我也誠惶誠恐,因為本人從事的是物理研究,並不懂經濟管理,今天到底應該説些什麼呢?後來我想,中國科大的很多畢業生,原本是物理、數學專業的,轉行經濟、金融後都很成功,這給了我不小的信心;而且,由於偶然的原因,我研究過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發現裏面用到了類似分子布朗運動的Ito積分。當時我覺得這個模型很妙,大膽斷言這一工作應該得諾貝爾獎,果不其然。既然自然科學與經濟、金融有如此緊密的聯繫,我又覺得自己的鑑賞力還不錯,所以今天我大膽地來到這裏,希望同大家交流和分享一下自己人生的感悟,談一談科學的價值。

説到科學的價值,我並不想介紹一些艱深的原理,告訴你某個定理、定律多麼厲害。在我看來,科學的首要價值,對於個人而言,在於它是賴以達到內心寧靜的最可靠途徑。為什麼這麼説?內心寧靜的最大敵人,其實就是恐懼和憂慮。人為什麼會感到恐懼、憂慮?皆源於未知,找不到自己的歸宿。所以人始以來,我們就一直在追問“我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我仍然記得,一個晚上我母親帶我到鄰村去看電影,看完電影回來的路上,天特別黑。我很害怕,因為傳説這條路上有鬼,會出來抓人。我母親就給我講,不用害怕,人死了會重新去投胎,哪怕萬一被鬼給抓了,也沒什麼關係。我當時感到特別安慰,哦,原來是這樣子,人是可以永生的!

其實,在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對於宇宙起源、人類歸宿等大問題,我們只能在宗教的範疇來解決。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希望搞清楚,為什麼基督教會得到如此廣泛的喜愛和接受,尤其在西方;我專門去讀了《聖經》,並沒有真正搞明白。後來,偶然看了一本書,美國作家房龍寫的《聖經的故事》,我開始明白了。當時的社會分“奴隸”、“平民”和“貴族”等幾個階層,奴隸就是奴隸,平民就是平民,貴族就鼠族。於是,奴隸就以為因為自己是奴隸,永遠不如貴族,被欺壓是命中註定的。可是,《聖經》卻告訴你:其實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貧賤富貴,黑人白人,我們都是兄弟,都是上帝的子民,宇宙萬物和人類都是由上帝創造的!這樣一來,你就會覺得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並不事零零的,這個世界是有秩序的,有上帝在關懷着我們;而且,因為信奉上帝,人死後還可以進入天堂,你心裏就會感到特別的平和安寧。正因為此,愛因斯坦在少年時代深深地信仰宗教。但在他12歲那年,他的這種信仰突然中止了,由於讀了通俗的科學書籍,他很快明白《聖經》裏的故事有許多不可能是真實的。

隨着科學的發展,到了上個世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終於從現實上而不僅僅是從精神上解釋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在大概一百幾十億年前,由於量子漲落,一個“奇點”發生了,“炸”出了時間、空間和構成萬物的基本粒子。最初宇宙中只有氫和氦兩種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第一代恆星。恆星在核聚變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碳、氧、鐵等各種更重的元素;當核聚變的原料耗盡後,恆星由於抵抗不了引力而坍塌,發生劇烈的,這一過程中形成了重金屬元素。有這些重元素才有了能夠形成行星和生命的物質,最終在大約45億年前形成了地球,又通過億萬年的進化才有了我們人類。所以在座諸位身上的每一個原子,都是來源於許多億年前某顆恆星的。那麼,大家是否覺得,宇宙演化出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已是殊為不易,而芸芸眾生之中大家又能相遇,該是多麼大的緣分!所以,愛護這個世界,珍惜你身邊的人和事,這也是科學能夠告訴我們的。

我們現在可以體會到,在宇宙面前,人類確實是非常的渺小;但人類又是偉大的,以人類脆弱的個體,居然還可以仰望星空,去窺探宇宙的奧祕。有人認為,科學的價值體現在現實世界,它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但對於精神的啟示,就不如宗教了。但是我覺得並非如此。面對浩瀚的宇宙,人們自當心存敬畏;但人類又並非僅僅只能敬畏。在自然界的規律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你地位的高低和財富的多寡而改變;而自然界的規律更是可以被理解和掌握的,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正是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的標誌。這種自豪感,是宗教所不能給予的。所以,愛因斯坦在放棄了宗教的天堂後,又找到了另一個“天堂”,他説:“在我們身外有一個巨大的世界,它離開我們人類而獨立存在,它在我們面前是一個永恆的謎。對這個世界的凝視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樣吸引着我們。通向這個天堂的道路,並不像通向宗教天堂那樣舒坦和誘人,但它已經證明是可以信賴的。”

同樣,大家終於能夠明白,科學已經使人類登上了萬物之靈的頂峯,所以人降生在這個世上,總要做點什麼,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但又不能強求,自然的規律無法改變,再怎麼強求,人類對於自然界而言仍然是渺小的。其實回想起來,我自己一路走來,確實是有意無意地在踐行這樣的原則。我小的時候,生活在一個非常和睦的家庭,父母的感情非常融洽。我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盞小小的煤油燈旁,父親給我釋講《聊齋》的故事,母親在一旁傾聽,一幅温馨的場景。在這種温馨的環境下,父母對我的要求也很寬容。我喜歡放學後把作業帶到山上去寫,父母也不會把我抓回家去。高中畢業後考大學,我記得當時有過猶豫,本來我是可以保送到一所著名大學學習經濟管理的——我曾有機會成為大家的同行,當然這樣的話就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被錢院長邀請來到這裏了——但我又非常喜歡物理,在跟我父母親散步的時候我説,我想報考物理專業,又怕學物理養不活家人。我父母説,沒關係,我們都有退休工資,按照你自己的興趣來就可以了。所以那時候我忽然發現,排除了功利的想法,抉擇其實很簡單,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就好。

後來我到歐洲留學,接着又繼續在歐洲搞合作研究。有一年春天,我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實驗做完了,本該儘快趕到德國海德堡去籌建自己的實驗室,可我很留戀在多瑙河邊採摘薺菜的那一份愜意,擔心到海德堡就再也採不了薺菜了,於是就在維也納多待了一段時間。結果,在海德堡的實驗計劃被延後了,後續的一個重要實驗被別人先做了出來。當時,我感到有些懊惱,尤其是後來我發現在海德堡的內卡河邊其實也有薺菜。但是,我很快就釋然了:工作是做不完的,這個實驗未能如願,下個實驗再努力就是了,沒有必要給自己施加那麼大壓力,相對悠閒一點,回到實驗室的效率反而會更高。我非常喜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一句話: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科學研究其實正是如此,你費了大把力氣,可能什麼也發現不了;有的猜想可能一輩子都驗證不了;也有可能像我剛剛講的那樣,努力了半天,結果被別人捷足先登了,但是探索和努力的過程本身,已經是科學帶來的最大樂趣.

我想説的是,從容不迫的環境,其實是更加重要的。現在中國的學生,真的很辛苦,但是辛苦的目的是什麼呢?不應該把求知變成了解難題、考高分,上好學校也不應該僅僅為了以後能夠找一個好工作。這種外在的、功利的氛圍,會讓青少年變得越來越現實,難以靜下心去鑽研。

有一次,我到阿爾卑斯山脈的一個大峽谷去旅行,在當地鄉村碰到一位80多歲、坐輪椅的老太太。她瞭解到我是從事量子隱形傳態研究的時候,脱口而出:“我知道你的研究工作,我讀過你們在《自然》上發表的論文,我盡力了,但是沒看懂。”一個坐輪椅的老太太,可能生活都無法自理,但仍然保持着對科學的興趣,這樣一種文化氛圍真是滋生大師、滋生深層次發現的極好土壤。

説了這麼多,我想表達的科學或教育的價值,其實早在將近120xx年前梁啟超先生就已經告訴我們了。他説,為什麼要上大學?他認為,教育應分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憂,意育要教到人不懼。那麼我們現在來看,其實科學正是達到不惑、不憂、不懼的最好方法。

以上我講的是科學對於個人的價值。接下來,我想談一談科學對於社會的價值。大家也許會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早就知道的。但我想説的是,科學對於社會的價值,可能更重要地是在觀念的變革上。

大家知道,人類物質文明的迅速發展始於近代,大約是在16世紀。那麼近代以前的漫長歲月裏,為什麼發展這麼緩慢呢?雖然這涉及到多個因素,但觀念的束縛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原因:面對自然界不敢甚至不願去探究其背後的根源,反而認為一切都是上天的意志。近代以來的科學發現逐漸改變了這一切,尤其是1687年牛頓發表了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將一切力學規律都統一為一個簡單的公式F=ma,再結合萬有引力定律,人們忽然發現,原來神聖星辰的運行,居然都是可以計算的!觀念的改變帶來的是思想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帶來了生產力的解放,直接導致了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產業變革,而英國在這次變革中成為了世界的頭號強國。

後來到了19世紀,在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效應等的基礎上,麥克斯維爾在1864年建立了電動力學,將一切光、電、磁的現象都統一為一個方程組。至此,人們能夠親身體會到的絕大多數現象都可以得到科學的解釋,科學終於戰勝了迷信,而隨之而來的,是以電力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產業變革,德國和美國在這次變革中相繼成為世界強國。

那麼,經典物理學已經如此的成功了,是不是一切問題都可以解釋了呢?其實經典物理學自身就藴含着一個巨大的哲學困境,只要學習了高中物理就可以想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思考過。牛頓力學告訴我們,只要確定了粒子的初始狀態,按照力學的方程一算,所有粒子未來的運動狀態原則上都是可以精確預言的。那麼,構成世界甚至人類本身的原子、分子,它們在未來的運動狀態,是否也是早已預知的呢?一切事件,包括今天的典禮,都是在宇宙大時就已經確定好的嗎?這種觀念上的衝擊顯然是巨大的:原來就算科學已經如此發達,人們努力了半天,結果還是回到宿命論。所以當時就有幾位科學家自殺了,説我不相信宿命,我今天就要自己決定一下命運。當然,後來的科學發現表明,其實他們完全沒必要自殺,人一定擁有主觀能動性,如同霍金所説:即使是相信一切都是上天註定的人,在過馬路時也會左右看,以免被車撞到。

那麼如何打破這種機械決定論?這還要歸功於量子力學。在日常生活中,一隻貓要麼是“活”,要麼是“死”,只能是這兩種狀態之一。而在在量子力學所描述的微觀世界裏,這隻貓不僅可以處於“活”或“死”兩種狀態之一,還可以同時處於“活”和“死”的疊加狀態。量子疊加告訴我們,一隻貓到底是“活”還是“死”原理上無法預先得知,而是依賴於通過何種方式去觀察它。更確切地説,量子客體的狀態會被測量所影響,因此量子力學立即帶來了一種革命性的觀念:觀測者的行為可以影響體系的演化!這種更加積極的觀念,終於使人們意識到,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完全不同於經典物體,人們大可不必糾結於是否是決定論了;而對像電子這樣的微觀粒子規律的深入認識,最終催生了現代信息技術,導致了第三次產業變革,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抓住了機會成為了工業強國。

遺憾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三次產業變革,我銘家都沒有佔到先機。我1996年在中國科大理論物理專業碩士畢業,在系統地學習了量子力學的理論之後,非常希望能夠在實驗上加以驗證。但在當時,我國在這個領域的基礎比較薄弱,尤其在實驗條件上相比發達國家差距很大,所以我選擇了出國留學。

我在德國工作時,我家樓下有個賣菜的鋪子,大概只有二十幾個平米。平時,我們買菜做飯都很方便,但是有一天忽然發現那個店鋪關了門,告示上寫着店主去旅遊度假三週。在中國,我們印象中的菜農,應該數着每天勞碌奔波的辛苦生活,但就是這樣一個很普通的德國菜農,他每年卻可以兩次雷打不動去度假,我覺得這就是因為,在德國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已經真正地惠及大眾了。所以我就想着,一定要把科學技術搞好,有一天能讓我銘家的所有勞動者,也過上這樣的生活。

很幸運,我回國開展工作時,正趕上了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隨着工作的推進,國家對量子信息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也可以有較大強度的支持;我們也不負所托,終於在量子通信領域實現了國際領先。最近大家也一定很關注,美國在限制對我國的芯片出口,影響很大。回過頭來看我們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發展歷程,之所以能夠做到領先,是因為在整個領域起步的階段、暫時還看不到實用價值的階段,我們就趕上了世界的先進水平,一步步積累下來,到今天量子通信已經進入了實用化階段,如果別人再想要限制我們,就很難了。

但是,我們也決不可以一直樂觀下去。美國作為當今最發達的科技強國,有一套非常完備的促進創新的體制,尤其是經濟金融和科學技術的結合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之處。就拿我們這個領域來説,企業的參與程度其實也非常高。像谷歌、IBM、微軟、Intel這些巨頭,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開展量子計算研發。通用量子計算機的實現還比較遙遠,我估計也許需要20到30年。這樣一來,我國的金融界和企業界對量子計算的熱情,就大不如美國。我國現在的形勢其實是很嚴峻的,因為在西方,資本一旦介入前沿研究,對創新活力的釋放要遠遠超過我們這樣主要依靠國家經費支持的模式。幾年前,我打算將一位在美國留學的校友引進回來,開展超導量子計算的研發。本來一切都談妥了,到了最後時刻他接到了谷歌的錄用通知,年薪是我們能為他提供薪水的近7倍。所以在這裏我特別呼籲,在座的諸位,今後都有可能成為國家經濟金融領域的決策者和管理者,抑或是成功的商界精英;雖然大家並不直接從事科學研究,但通過經濟金融的手段對科學進行支持,特別是對基礎科學,於國於民都將是長期的福祉。

最後,我願意引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康普頓的一句話:“科學賜予人類的最大禮物,是相信真理的力量。”大家之中,有的即將走出校園,面對更加精彩也更加複雜的社會,也有的將繼續深造。願這種力量能為大家帶來樂觀的心態、堅持的毅力,還有敏鋭的眼光。再次祝賀大家順利完成學業,邁向更加寬廣的天地!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10

老師和學生:

各位下午好!

首先,我很高興地宣佈,xx班全體同學順利完成高中學業,順利畢業。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您表示熱烈的祝賀!我建議我們向陪伴你三年併為你的成長和成功而努力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人生有無數的選擇。選擇34中是你一生中最明智的決定。34中深厚的文化底藴滋養着你,34中優秀的校風學風薰陶着你,老師們孜孜不倦的默默奉獻豐富着你。你在這裏獲得的美好品質,將是你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你未來的生活可以去做,可以去珍惜。同時30中感謝你的選擇,因為你一次又一次的創造了輝煌,34中變得更厚。三年來,你遵守紀律,愛你的學校,團結友好,充滿生機和活力。三年來,你爬上了蜀山,徜徉在學習的海洋中,努力學習,鍥而不捨。你用勤奮、智慧、青春、熱情編織了自己輝煌的高中生活,為母校贏得了榮譽,做出了貢獻。我謹代表學校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

艱難困苦讓你成功。高三那一年,你表現出了極大的實力和良好的精神。週末假期,老師和學生並肩工作,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一大早一晚上,同學們互相幫助,你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趣味跑步,全員參與,你發揚了堅定執着的作風。在大學聯考的路上,你留下了一系列汗水浸透的堅實腳步,贏得了所有師生的尊敬。你真棒!

同學們,再過一個星期,你們就要在大學聯考考場上拼搏了。此時此刻,我將代表學校為你做好一件大事。母校期待你,用智慧贏得大學聯考,用激情創造輝煌,以優異的成績為34中六月增光添彩!

同學們,母校永遠是你們的堅強後盾。今天,我會以深厚的感情為你堅強,從現在開始,我真誠地期待你的好消息。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一定要秉承三十四中的優良傳統,腳踏實地做事,以誠待人,以德為先,活得精彩,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黑鳥回饋,回饋母校。衷心希望一屆又一屆的同學們為34中的發展獻計獻策,共同讓34中的明天更加輝煌!

最後,祝你安心,從容應試,用優異的成績書寫自己精彩的人生!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1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這裏舉行20_屆高三學生畢業典禮,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因為你們三年來,能夠遵守校紀,勤奮學習,見證了母校三年的快速發展,在母校你們度過了最珍貴的青春年華。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年輕人的朝氣,也看到了農中美好的未來。今天,在這見證你們的成功與智慧,見證你們新起點的激動人心的時刻,我代表學校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順利並圓滿地完成高中三年的學業,同時,向三年來付出辛勤勞動的高三年級全體教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為了煉就一雙堅強的翅膀,我們一起奮鬥,一起追求。過去的三年,大家體驗過學習的艱辛,品嚐過失敗的苦澀,但大家挽起了彼此的雙手,築起了友誼的堡壘,留下了青春的足跡。今天,在這一個特殊的時刻,一個莊嚴而充滿希望的時刻,我們又留下了彼此的祝福。此時此刻,我為你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因為你們已經不再是懵懂的孩童,你們已經是躊躇滿志的青年,你們即將要離開這裏,在人生的道路上去開拓,去遠航。“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相信你們已經準備好了,因為你們風華正茂,因為你們從未拋棄,從未放棄。前方的號角已經吹響,五月的歌聲催人奮進,就讓我們揚起生命的風帆,讓青春在夢想中騰飛。

同學們,即將到來的大學聯考將會是人生的里程碑,它標誌着我們的人生即將翻開新的一頁,今後的路任重道遠,要靠你自己去走,自己去闖。有位詩人説過: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我衷心希望同學們自強不息,帶着母校的期望走向前方,在屬於你們的天空裏自由翱翔,

同學們,“今天桃李芬芳,明天社會棟樑”。這棟樑兩個字,不同時代有着不同的內涵。20_年,我們的祖國將迎來62華誕。回顧歷史,一代又一代錚錚的脊樑鐵骨,在幾十年的光輝歷程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為中華民族譜下了不朽的篇章。我們的學校也在縣內外享有一定的盛譽盛成,受到社會的關注,這些無上光榮已被作為一段不凡的歷史,化為感動的力量注入我們的心田,就讓我們挺起自信的胸膛,擔起時代的責任,昂首闊步在堅定的信念中。

最後,我想説,今天的匯聚不是簡單的總結,而是為了留下這三年的記憶,這裏的一切都將成為你們今生今世的證據,而母校也將會是你們永遠的後方。

祝大家大學聯考順利,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精彩無限,鵬程萬里。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12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老師,親愛的20xx屆畢業生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銘記和珍藏的日子。大家即將從北大出發,走上新的人生旅程。這裏,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大家順利完成學業並獲得學位,表示衷心的祝賀!

過去的幾年中,你們把自己的青春時光揮灑在這個校園裏,學習知識、結識好友、增長才幹。過往的校園生活和師生情誼都將成為你們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今年是北大建校121週年。120xx年前,在救亡圖存的維新浪潮中,京師大學堂應運而生。從那以後,每當國家和民族遇到挫折和危難,北大和北大青年,總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去振奮一個時代,點燃一份希望。

今年還是五四運動100週年。一百年前,北大青年發起了五四愛國運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成為一代代北大青年畢生追求和踐行的信念。四十年前,北大青年學子喊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為改革開放注入了青春與活力。

去年5月2日,到北大考察,向學校師生員工祝賀建校120週年,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的口號再次響徹校園。

同學們,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國家需要青年,青年也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魯迅先生在《我觀北大》一文中説,“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他設計的北大校徽,有一種很形象的比喻是,一個人用雙肩奮力向上託舉着兩個人,三人為眾,眾志成城。

,魯迅為北大設計校徽

今天的北大青年,依然需要承擔奮力向上託舉的重任。所以,臨別之際,我想送給大家的話,就是“做永遠向上的青年”。“永遠向上”是一種奮鬥者的姿態,是執着追求的境界與持續努力的方向,更是一種價值觀。

做永遠向上的青年要堅守立身處世的定力

孫中山先生説: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對國家和民族懷有赤子之心、報國之志,是實現我們人生價值的最大定力。只有具備這樣的定力,才能為國家和民族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貢獻一份力量。

西南聯大時期,辦學條件非常艱苦,學校缺少教材,著名物理學家、北大前校長周培源先生就親自刻鋼板,印製講義。今天北大校史館還保留着老校長當年親自刻印的教材。

1939年4月,西南聯大新校舍竣工。圖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新校舍大門

發明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王選院士,臨終前在遺囑中寫到:“我對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21世紀中葉,中國必將成為世界強國,我能夠在有生之年為此作出一點貢獻,已死而無憾了。”讀來讓我們為之動容。

1988年11月,王選與同事討論

去年,我到延安看望選調生,一位90後的北大畢業生,主動請纓到貧困村工作。初春時節,為了給剛剛開花的蘋果樹保暖,讓老鄉們有一個好收成,他在山上堅守了三天三夜,老鄉們伸出大拇指誇讚他是“好後生”。每年我們都有一批本科畢業生,到西部和邊疆地區開展支教服務,這是北大的傳統,已經堅持了20xx年。今天,你們中間又有一批同學接過了接力棒,到祖國的最基層去續寫向上的青春篇章。

北大支教團為高原國小捐贈文具

同學們,北大人對祖國的熱愛,流淌在一百二十一年的精神傳承之中,是去不掉、斷不了的血脈,是我們最強大的精神追求和永遠向上的精神定力。

做永遠向上的青年要積蓄久久為功的動力

有人説,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浮躁,讓有的人不再相信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可以有所成就。但是在這裏,我想和各位同學説的是,要相信“始終堅持”的力量,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老校友屠呦呦是我國第一位在本土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科學家。她成功的背後充滿着艱辛。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從上世紀60年代起,她帶領團隊調查了20xx多種中草藥製劑,經歷了一次次實驗失敗後,她不氣餒、不放棄,最終在第191次實驗中獲得了成功。

屠呦呦和團隊在實驗中

我們的老教務長王義遒教授,在50年代各方面條件都比較艱苦的情況下,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刻苦攻關,於1965年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批原子鐘。他幾十年不懈努力,為我國正在建設的獨立自主的、國際先進水平的時間頻率體系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同學們在未來的事業中,都會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只有耐得住平凡,才能收穫不平凡。只有在挫折面前堅強、堅持和堅守,才能積蓄久久為功的動力。

做永遠向上的青年要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助力

當今世界,如同一個五彩斑斕的拼圖,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一起構成了多元的人類文明。人類社會形成了越來越緊密的命運共同體,面臨着越來越複雜的困難、挑戰與不確定性。

20xx至20xx年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大會主席的經歷,讓我對這些問題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因為每一種文明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藴。不同文明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共同進步。

20xx年,北大學生中共有84人次到國際組織實習或任職,4600多人次通過各級各類項目出國學習交流。我們還有長短期留學生7000多人,今天,他們當中的畢業生也來到了典禮現場。大學已經成為推動各國教育合作的重要橋樑和紐帶。世界各地的優秀文化在北大相互交融,新科技、新思想、新知識在交流切磋中不斷迸發。

我希望同學們樹立廣闊的國際視野,開放包容、交流協作,和而不同,保護文明的多樣性,勇於面對人類社會共同的難題,培養與增強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做永遠向上的青年還要保持不斷探索新知的學習力

當前,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給這個時代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信息和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幾年來,同學們在北大收穫了很多學科領域的知識,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收穫,是持續學習、終身學習和勇於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季羨林先生伏案工作

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篇幅最大的一部學術著作是有關製糖歷史的專著。我曾當面問過他,為什麼會對這個問題產生興趣?他説,“糖”這個字在西方各國的語言中都是外來語,來自梵文,反映了人類文化交流的歷史。最終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季老完成了《糖史》這部著作,時年已87歲高齡。北大還有很多老教授們,雖然已到退休年齡,依然從事着科學前沿領域的研究。老教師們尚且“志在千里”,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

學無止境。人類對於世界以至宇宙的探索和認知才剛剛開始。現代科學誕生不過幾百年,探索航天技術不過幾十年,這和地球年齡的46億年、銀河系年齡的100多億年相比,何異於滄海一粟。

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始終保持對新領域、新事物的求知慾和探索心,站在更高的高度、用整體和更廣闊的視角,認識我們所處的這個星球,思考我們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心懷敬畏,勇於探索,只爭朝夕。

一百年前,李大釗先生對青年講:“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兩個月前,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你們即將從北京大學畢業,擁抱偉大時代、走向廣闊天地。今天,國家發展,正當其時,希望你們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人和奮鬥者。我衷心祝福大家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健康快樂,永遠向上,前程遠大!

謝謝大家!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13

大家晚上好!

很榮幸能代表_屆全體畢業研究生在這裏發言,在這裏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表達我們的離別之意。

書到用時方恨少,人處別離格外愁。畢業在即,憶過去,望前程,念老師,想同學,感慨蹉跎歲月,感慨前途己路,感慨師生之情,感慨同窗之誼。此時此刻,離愁別緒,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畢業了,這個曾經翹首以盼的日子,這個曾經連夢着就會笑醒的日子,當她真正來到我們面前,我們卻多了一份感傷,多了一份留戀。如果可以,我們多麼希望再到教室再聽老師上一堂課;如果可以,我們多麼希望再上運動場,為零的突破再拼殺一把;如果可以,我們多麼希望再到食堂打一盒4塊5毛的飯菜,邊侃邊吃……

畢業了,真的畢業了。縱然我們感覺有好多知識沒有學夠,有好多人沒有相處夠,有好多話沒有説夠。但是社會之門已向我們開啟,希望之火燃的正旺,理想之翼已經打開,是我們背起行囊的時候了,是我們展翅翱翔的時候了。此時此刻,我們要説的是:請母校放心,請老師放心,我們一定肩負起“民院學子”的這份責任與榮光,創造一個屬於我們的輝煌!

畢業,是一個結束;畢業,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這開啟人生新的旅程的時刻,我們_屆全體畢業研究生,要向為我們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母校鞠躬!要向諄諄教導我們的老師們鞠躬!要向精心為我們策劃這台畢業晚會的學弟學妹們鞠躬!謝謝您們,謝謝!

詩人普希金説過,“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畢業了,真的要走了。湖北民院的一草一木將成為我們親切的懷念,成為縈繞在我們心頭永遠不會散去的一個情結。曾經的那份迷茫與困惑,曾經的那份釋然與感動,都將成為我們終身的懷想與温暖。

豈無寸草心,珍重三春暉,仰看林間鳥,繞樹啞啞飛。我們畢業了,我們真的要走了,我們帶走這份責任與榮光,我們把深深的祝福留下:

祝願我們的母校碩果累累,再書華章!

祝願我們的恩師身體健康,桃李滿疆!

祝願我們的同學宏圖大展,奮發向上!

再見了,我們的母校!

再見了,我們的老師!

再見了,我們的學弟學妹!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師長,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

大家上午好!

很感謝學校給我這個機會,來見證同學們生命中這個重要的時刻。首先請允許我作為師兄,向你們表示最衷心的祝賀,祝賀你們順利完成學業,邁向人生新的征程。

我一直都不擅長做計劃或總結,不論是爭分奪秒地努力進步,還是玩遊戲到昏天黑地,都與計劃總結沒什麼關係。在接到校友總會邀請的時候,我反覆想:對於你們即將面對的事業選擇和人生道路,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些什麼?

20xx年前的今天,我也和你們一樣,剛剛結束在高性能所的研究生學業,準備進入搜狐工作。在更早的20xx年前,我就很幸運地以兼職學生的身份,登上互聯網這條大船,門户、web2.0、移動互聯網……經歷了它的全程發展。到今天,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和時間做朋友。

我經常被人問一個問題:“你有痛苦的時候嗎?”在他們看來,我的人生非常光鮮,公司做得很順,而且在學校讀書期間一直是學霸,國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到成都七中,高中是保送,大學是特招,研究生也是保送,兼職到搜狐工作,畢業後直接進入搜狐,一路沒有做出更多的選擇,所以有人説我經歷上很漂亮。

然而我也有不順的時候,經歷過很多的困難和挫折。先來説學渣的經歷。我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每到新環境就會特別不適應,全面搞不定學業,需要很長時間去努力。國中我是第一名考到成都七中的,入學後第一個學期我考了第41名,我們班大概45個人,倒數第五;高一第一次化學模擬考試就不及格;大學第一學期考到第28名,倒數第四。另一個特點是,讓我去做自己不能理解的東西,完全是無感的。我偏科,數理化很好,但是政治、歷史和英語是弱項。我記得中學會考前有七天半的時間來複習,我花了七天的時間去背政治,半天時間背歷史,實在不知道怎麼應對考試,到現在我還記得有一個題目叫“為什麼計劃經濟比市場經濟好?”那時對我來講就是天書,直到大學才慢慢弄明白。

拿這個開頭,是想告訴大家,每個人背後都有一些需要努力去克服的“痛苦”時期,重要的是你如何應對它,是堅持還是放棄,決定了你的未來。今天大家正準備邁向社會,我想分享兩段我畢業後的經歷。

第一個故事是做搜狗這個產品,這在我人生中到現在還是最艱難的一段日子。20xx年我剛研究生畢業,在搜狐從兼職轉成全職,接到了老闆的任務:“給你六個人頭咱們把百度滅掉。”搜狐的搜索業務原來是用的百度的服務,但是搜索引擎當時是互聯網的核心入口,無論如何也得抓住。這個事情很有意思,我技術很好就接了這個活。

我知道六個人不夠,就跟老闆説,我們能不能把每個人薪水降一半招十二個人,到清華招兼職的學生,變成一個新的起步。老闆同意了。於是我在宿舍裏挨家挨户地説服,在水木的BBS上發招人貼,在清華西門大設西瓜宴,20xx年很多同學畢業,我還開着自己的捷達幫他們搬家。早期我招募的12個兼職員工,都是清華計算機系國家集訓隊的隊員,是最精英的特種。

我們在辦公室裏搭了行軍牀,沒日沒夜沒有周末,除了吃飯睡覺便勝作,每天只睡四小時,常常倒在辦公室地板上就睡着了,一行行代碼都是自己寫的。十一個月後,我們的搜索引擎上線了,用不足別人二十分之一的人員和資源,做到了他們兩三年才做到的事情。

然而搜索引擎我們一直沒有什麼市場,之後的一段日子裏,我們發展的速度比百度慢,薪水很低,到了20xx年品牌急劇滑落,士氣渙散。

我後來想想,當時真的是“無知者無畏”。克萊頓·克里斯滕森在《創新者的窘境》裏説:“在破壞性技術剛剛出現時,率先進入這些新興市場的企業將贏得巨大的回報,並建立起明顯的先發優勢。”百度起步是在20xx年,20xx年就已經上市,20xx年那會已經如日中天,我們的起步落後得不是一星半點。

但是在20xx年我們扳過來了,這個突破性的產品叫搜狗輸入法。

有個叫馬佔凱的汽車機修工,他發現輸入法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因為華軍、天空這些下載站有很多人會下載輸入法,它是中國人必用的產品;此外輸入法有痛點,總有詞打不出來,當時他發現百度搜索引擎裏面敲拼音的時候一回車,這個拼音顯示出漢字或者要打的漢字,有意思,搜索引擎裏能夠發現輸入法的詞庫。因此他給百度寫了一封郵件,建議他們做輸入法,連寫了好幾封都沒下文,於是又給搜狗發了一封郵件。

我們的輸入法一上線就讓大家振奮,當時所有人用後都覺得好,我們還收到過錦旗,還有用户把自己的操作系統從Windows ME升到了Windows XP就為了用搜狗輸入法。一個打字困難的人,變成了一個打字如飛的人,就好像一個啞巴能開口説話了,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理解那種感覺。

搜狐還把輸入法放在首頁進行重點推薦。但一年後,我們的市場份額只有2%。我們也傻了。為什麼?因為當時的理念就是,產品好了你就有用户了,搜索市場份額一直上不去是因為用户覺得你產品不夠好。然而當好產品也沒有獲得市場認可的時候,這是跟被雷劈一樣震撼的一件事。所以我們開始反思,原來光有技術有產品是不夠的,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天網絡條件好很多之後口碑傳播依然還會有侷限性,而當年信息流動速度很慢,更需要渠道和市場。

我們做了新的策略,開始藉助外部渠道做推廣,把輸入法遞到需要的用户手裏,比如在華軍、天空這些下載站做推廣,比如和番茄花園進行合作。這就好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第二年我們的市場份額就達到了40%,20xx年達到了70%。

我們經歷了一年痛苦中的反思,才找到了成功的道路,這次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對渠道的理解,我們變得更強了,對產品也更懂了。

第二個故事是在20xx年的時候,我們遇到了新的困難。那時候,輸入法的量已經很大,市場份額很高,但是搜索引擎還是沒有起色。我們的輸入法比同時期其他的輸入法好很多,這樣的產品如果沒有找到直接到達用户的方式,都不會有用户。那麼即便我們的搜索引擎比百度好很多,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何況當時我們確實還不如百度。

輸入法份額到了40%的時候我忽然間懂了一個道理,這樣做搜索引擎是沒有前途的。PC時代,用户檢索信息都是在瀏覽器裏的,大家打開IE、首頁hao123,或者其他的地方,都是百度的搜索框,不是搜狗的,怎麼辦?要做自己的瀏覽器!

我很興奮,覺得找到了破冰的點。我像一個特別落魄的將軍,一開始帶6個人攻城,後來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但是我們損失慘重,沒有打下來。“我們做瀏覽器,瀏覽器成功了,搜索就成功了,瀏覽器失敗了,搜索就失敗了。”這是等價命題。我跟老闆講了這個新的想法。他説,我們在旁邊打井,這口井打成了,城就攻下來了,沒有打成城就攻不下來,這個井就像一個巫術一樣。他沒有接受這樣的想法,反問我:“IE有60%的市場份額,為什麼微軟的Bing沒有成功?”,在接下來的一年裏,我都沒有再負責搜索業務。這也可以理解,老闆覺得你在傷害他的信心,如果我下面的員工玩巫術,我也會放棄。

但是我沒有放棄,開始暗地裏做瀏覽器,將團隊放在輸入法和視頻產品那兒,特別艱苦。老闆知道這件事嗎?也知道。所以我覺得他很寬容,我想其他公司沒有這樣寬容的老闆了。一年多後,20xx年,我們上線了。堅持到20xx年的時候,有一件事發生了,Google退出了中國,包括騰訊都覺得機會來了做了搜搜,但其實Google退了之後百度更是一家獨大,用户還是不會用搜狗和搜搜。而我們的瀏覽器開始推量之後,搜狗搜索的量開始往上升,兩年拿下了10%的份額。“輸入法——瀏覽器——搜索”的三級火箭的模式,得到證明,而後在幾年後又被另一家公司360證明了。

20xx年,我們從搜狐分拆運營,搜狗開始有自己獨立的團隊,自己的市場、銷售、行政、人力資源,變成了完整的公司,搜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價值得到了認可,本身的力量也得到了釋放。

那個時間我做了很多的反思,什麼環節做的不對,跟老闆溝通有什麼不對,我的戰略構想有什麼不對,想了如果沒有一萬遍也得有一千遍,我就挖自己不對的地方。我開始有一些思考,這個世界需要更好的一種相處的方式,以及思考面對行業的割據、面對百度這樣壟斷的位置,我們是否真的還有機會做大量的反思。

這種痛苦的經歷其實是我最大的一個財富,到後來我主導了若干次的變革,包括將搜狗從一個部門變成公司,包括努力推動和騰訊的結盟,回頭想其實蠻感謝這段日子。我發現自己的意志越來越強了,也越來越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借用喬布斯的話:“你要相信,你現在所經歷的,將在你的生命中串聯起來。”你的痛苦是一幅良藥,它真的能讓你變得更加的強大:背後經歷的委屈,會讓你找到自己的差距,也才能成長;而你強勁的對手,能逼迫你飛速前進。

搜狗是經歷很多困難的公司,但我們因此成長得很快。搜狗有一個特點是能夠在最困難的時候超越大家的預期。今天搜狗的季收入已經從20xx年的800萬美元上升到超過1.5億美元,輸入法成為PC第一客户端,手機用户月活躍超過2.4億,移動搜索服務5.6億用户,並還在快速增長。一直以來的進步和突破,積累起來就是脱胎換骨般的變化,這就是堅持的意義。

這也是我所説的“和時間做朋友”,它意味着堅持、找到自身價值,不斷追求進步,從優秀走向卓越;意味着不怕犯錯,去好奇和追尋世界運行的規律和本質;意味着坦然面對成長中的成功與失敗,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我衷心祝你們在今後的人生中都能收穫各自的精彩。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15

各位老師、家長和來賓,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我是社會學系20xx級本科生袁琳。非常榮幸能夠在這個特別的時刻代表20xx級本科生分享我們的畢業感言。

相信不只是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曾經被追問過“社會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曾以為自己能夠在四年的學習中找到確切的答案,然而今天站在這裏,我發現自己的腦海裏交織着自我與他人、鄉土與城市、傳統與現代......若想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全部囊括,這勢必是一份“大而無當”的粗糙答卷。所以在今天,我想僅僅是從個體的角度,談一談這四年裏的感觸與收穫。回首短暫的四年光陰,我想,社會學系帶給我的可以用“為學做人”四個字來概括。

首先是“為學”。四年的學習使我們掌握了收集和分析數據與經驗事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賦予了我們“從實求知”的行動原則。文字和數值本沒有生命,而社會學人的“田野”賦予他們血:去觀察、去體驗、去傾聽多方言説,既要時刻保持清醒的思路,又要懂得換位思考,理解他人;去回溯、去梳理、去考證事實脈絡,既要看到陽光下的故事,又要發掘地下繁雜交錯的根。在研究的過程中,設想與現實總有差距,而自我與世界也在不斷地達成和解,我們就像是拼拼圖的孩子,每多找到一塊,對社會的審視和理解就更深一分。社會學賦予我們洞察力,也要求我們“知行合一”。四年的時間裏,我們從“憤世嫉俗”到“不只是憤世嫉俗”,我們的關注點從“發現問題”轉移到“剖析和解決問題”,從“結果”轉移到“原因”和“動機”,社會學是一門實用的、實在的學問,它教會我們的從來不是乾癟的方法,而是成熟的思考方式與處事原則。

再者是“做人”。四年最為純粹的為學生涯告一段落,在這場儀式結束後,我們不再僅僅是一名學生,首先是兒女、公民,未來還會成為妻子、丈夫和父母,肩上會有更重的責任,人生會成為更加廣闊的田野。我們在社會學系學到的理論和方法將不僅用於武裝頭腦,那些我們所崇尚的價值、信念與理想都將熔鑄在血脈中,拓寬我們的眼界、錘鍊我們的品格,使我們成長為更好的人。在信息和意見被籌謀裹挾的時代,謙卑務實是一種本領:不妄談、不虛言,不偏狹、不盲從。社會學教會我們探尋規律,也向我們原本地呈現出研究的侷限;它賦予我們宏大的胸懷氣度,也教會我們甘於樸素和坦然。未來無法預測,但無論我們是否達到他人口中“成功”的標準,做好手邊的每一件事情,保持終身學習和時刻反思的習慣都將會是社會學帶給我們的財富。在個體日益“原子化”的時代,推己及人是一種美德: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説的差序格局,尤其是在中國社會,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我們是教育體系頂層資源的受益者,這同樣意味着我們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擁有“同理心”,對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將有助於幫我們排除自身的限制和盲點,永不放棄對公平和正義的追求。

總而言之,社會學系的教育從不侷限於書本和體制,它賦予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不斷試錯的勇氣;它使我們學會消化焦慮、直面失敗,始終保持挑戰者的姿態;它使我們永葆熱情與好奇心,擁有充滿樂趣的鮮活生命......我想這些就是社會學的魅力所在吧。

四年的本科時光短暫而奢侈,為讀書報告奮戰至黎明、一·二九排練摸黑洗漱、寢室裏徹夜長談的情形仍歷歷在目,這些都會成為回憶中最深刻的烙印,是我們一生中寶貴的財富。最後,我想代表全體畢業生感謝老師們的教誨,家人們的支持。也祝願無論是繼續在學術田野上堅守,還是在職場中拼搏的每一位畢業生,在走出象牙塔摸爬滾打多年後,還能保有一份社會學人的純粹,為好學,做好人。願我們都擁有光明的前程!

高三級組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篇16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

下午好!

我是周福波,09級本科13級碩士,20xx年畢業後通過廣西黨委組織部定向選調生項目,到廣西人社廳人事處工作,20xx年3月至今,我在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南寧市馬山縣林圩鎮伏興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主要任務是抓基層黨建、脱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為民服務等工作。

畢業三週年,感謝系裏給我機會回到母校、回到這個園子,既欣喜又惶恐。欣喜之處,就像在外流浪三年才回家的遊子,當年園子裏的種種歷歷在目。惶恐在於,作為剛畢業進入社會三年的新人,站在這個台上,有什麼資格和資歷和大家分享以及分享什麼。我考慮了很久,覺得還是結合第一書記的工作,和大家分享兩個小故事以及感受。

第一個故事:家庭糾紛第一書記也要管。

去年,我剛駐村工作不久的一天晚上10點多,一位老黨員給我打電話,説有個女的在他家鬧死鬧活,威脅要拿孫子喝毒藥,讓村委去處理,不然會出人命。我先打電話給包片村幹部瞭解情況,然後趕緊趕過去。到現場後,發現一個披頭散髮的女的坐在老黨員家門口,兩個小孩坐在旁邊。進門後,家裏兩個老人氣色很不好,老黨員説門口這女的早上就來了,在門口絕食一天了不願意走,也不給小孩吃飯,大吵大鬧,聲稱不給錢就死在門口。原來這是老黨員家已經離婚了的兒媳婦,協議離婚後兩個小孩都給女方撫養,男方每個月按時打撫養費,但這兩個月遲遲沒打錢,所以帶着兩個小孩來討説法,要求一次性給20萬付清撫養費。老黨員認為這個女的就是來騙錢的,堅決不給錢,這次給了錢下次還會來,而且也拿不出這麼多錢。大家都説這女的精神有點問題,看到她披頭散髮,剛開始我還真有點擔心。但還誓足了勁,走到她旁邊坐下,自我介紹了一下,問她老家哪裏的、要不要吃點東西,從她老家聊起,她和她老公結婚、老公坐牢出事,她自己帶兩個小孩如何辛苦,到雙方協議離婚。她也看到我態度真誠,這麼詳細瞭解事情經過,表示願意協商解決,同意帶小孩離開,維持離婚協議,但男方必須保證按時打撫養費。事情順利解決。

村黨組織第一書記不僅只管基層黨建,全村所有事物都和第一書記有關,是脱貧攻堅第一責任人,也是全村第一責任人。第一書記這個身份承載的使命,一種油然而生的責任和擔當讓我成長為全村的“當家人”而不是簡單的“過客”。

第二個故事:扶貧難,扶志更難。

去年10月,村裏有人申請貧困户,我帶工作隊到家中瞭解情況,根據廣西貧困户識別標準和程序進行打分,家庭2口人,一個母親和兒子,母親61歲兒子28歲,無大病慢性病,住房簡易裝修,兒子勞動力長期外出務工,家庭無特殊困難。打分後得85分。按照廣西標準,72分及以下才可能評為貧困户。第二天晚上10點多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怒氣衝衝説,這麼困難的家庭怎麼可能得85分,自己在上面關係很硬,要帶廣西和南寧電視台記者來曝光我,讓我第一書記下台滾蛋。我一開始有點懵,沒頭沒腦地被罵了一頓,問清楚了對方的身份,原來是昨天識別打分那家的二叔,在南寧做生意。他表示,屯裏好多家裏有彩電、有冰箱的都是貧困户,那傢什麼都沒有怎麼不得貧困户。我把廣西貧困户識別的政策解釋了一遍,他還是不太滿意,最後撂下話,如果兩天內他侄子家不得貧困户,就讓我下台。我説,作為第一書記,按照政策辦事,一視同仁,歡迎你帶記者下來監督,我會對照政策解釋清楚,當然現在還是分數公示期,有人提出異議,按照規定工作隊還會入户核實,你通知你信得過的羣眾代表,明天中午在你侄子家等我們。第二天,我又帶工作隊到屯裏,對照識別打分表一一和羣眾代表核對,再次解釋政策,對方終於表示理解,對我的工作態度也表示認可。

基層工作就是羣眾工作,羣眾工作也是思想工作。扶貧的任務在於落實好上級的各項政策,真扶貧,扶真貧。真正困難在於如何扶志,讓真正貧困的羣眾奮發圖強,讓不符合條件的羣眾理解政策,不僅需要“同情心”,更需要“同理心”;不僅嚴格執行政策,有時還需要運用地方性知識。

結合這兩個故事,我給大家分享兩點體會:

第一點體會:作為北大人、社會學人,要始終銘記母校教導我“家國天下”“心繫社會”的初心。我來自貴州遵義的農村,西部養育了我,北大培養了我,回到西部工作,正是回到社會之中。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即將走向海角天涯,我相信,大家不管在什麼崗位,發揮田野調研時的風範,既上得了廳堂,也下得了田埂;不管在什麼崗位,只要用心用情,都能發光發熱。即使平平淡淡,亦不負初心。

第二點體會:坦坦蕩蕩做人,公平公正做事,自然會贏得認可。剛到村裏,大家見我是個小年輕,很多人都嘀咕這個第一書記是來鍍金的,估計做不得什麼事,越是這樣,我越是下定決心做好。駐村以來,我走遍了全村15個屯884户,加入了村裏各大微信羣,努力學習壯話,和大家成為朋友,村委“不爭第一,不做倒數第一”的心態轉變為爭先創優的氛圍,壯大3個傳統產業,開拓3個新產業,村集體經濟從空殼村到去年底收入12萬元,去年貧困户脱貧67户308人,貧困發生率從年初16.4%下降到年底7.35%,今年底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左右,達到整村脱貧摘帽標準。大家看到我吃住在村,一心一意做實事,對我的態度,也從原先的懷疑,逐漸接納,轉變為現在的認可。我相信,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你們,坦蕩做人,紮實做事,亦能成為社會的寵兒。

當我雙腳踏進田地裏,和貧困户一起插秧,雙腿沾滿泥水和爬滿螞蟥時,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麼是“田野”。“田野”是我們的專業名詞,我們把到基層去做調查研究叫做田野工作。同時,田野也抒袤的山川土地,孕育萬物。基層是最好的田野。我們下基層去工作,把青春融進祖國的山川江河,融進廣袤的鄉村田野,在田野中吸取養分,歷練成長,青春才能在基層綻放光彩。

嘮叨太久,如有不妥,還望海涵。歡迎大家到廣西工作和旅遊,來廣西一定聯繫我!

祝老師們身體健康,祝畢業生們前程順利!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zhixie/30o8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