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感言大全 >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精選13篇)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精選13篇)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1

記者節,我們的節日。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精選13篇)

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路上。作為新聞記者,活躍在人民羣眾之中,穿梭於社會萬象之間,傳播黨的聲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聞“活魚”,我們一向在路上。我們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着“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發展的每一個腳印,書寫着聊城的光榮與夢想,勾畫出永不褪色的繽紛畫面。

記者節,以職業為節,為了記者的光榮,也為了光榮之後,腳步更從容。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成長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正在發生。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在建設“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建設生態禮貌市、加快打造山東“東引”、“西拓”橋頭堡的宏偉實踐中,我們滿懷熱忱、用心記錄,共同參與了這座城市的改革發展,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

辛苦中感受職責,筆觸下守望道義。在我們的節日裏,驀然回首,多少風雨,多少汗水,多少困難與危險,都化為點點思緒出此刻腦海裏。

時政報道不僅僅是地市黨報發揮政治優勢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提升報紙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央、省領導相繼前來視察,市裏的重大活動也比較多,時政報道任務十分繁重。應對人員少、任務重、壓力大的實際,我們與市委市政府持續高度一致,及時、準確、圓滿地完成了報道任務,將黨的聲音傳到達千家萬户,得到市領導的肯定和表揚。

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新聞記者,不光要有敏鋭的目光,還要有過硬的文筆,更重要的是能把握羣眾脈搏,捕捉羣眾喜聞樂見的好新聞。我們行走在田間地頭、大街小巷,用心記錄歷史,傳遞感動。於是,一批重要人物典型:白雲、王峯、陳春龍、牧琳愛等陸續推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於是,每年都有一大批新聞佳作獲得國家、省、市新聞獎。

512汶川大地震,已成為中國人20xx年的羣眾記憶。而我們,用筆、用鏡頭永遠定格了這記憶中的聊城旋律。大地震後,本報3名記者先後奔赴北川災區採訪。

剛剛過去的第十一屆全運會,聊城賽區承擔承辦男子籃球小組賽的重要任務,這也是我市有史以來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家級正式比賽。我們的採訪進行了精心策劃。在每一天一個綜合消息的前提下,每一天撰寫一篇評論,比較賽狀況進行較為專業的分析。

關注民生民情,解決百姓疑難,搭建普通百姓與黨委政府相互溝通的平台,是開辦黨報民生熱線專欄的宗旨。我們把握欄目宗旨,關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接聽熱線,耐心解答羣眾的各種疑難。

這一天,我們為自己是一名記者感到驕傲和自豪,又為我們身負的重任而時時自省自警,告誡自己:勿忘神聖職責,勿忘鐵肩道義。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2

靜悄悄的,記者節又到了。

由於自己和然然一起感冒,今天看到“小二讀帖:中國記者也有節”才知道11月8日是連半天假也不放的“記者節”。為此,國內雲南26家媒體“宣誓承諾放棄‘灰暗新聞’”:“做負責任媒體,讓新聞更加温暖、更加陽光、更加有力量”。這當然是個好的方向,媒體、記者,一向有“社會良心、無冕”等等的稱號,他們若能更清楚的認清自身責任、勇於負起責任,而不是隨波逐流和唯利是圖,當然是社會與民眾之福。

另一方面,記者節不僅需要強調責任,更需要強調權利而不僅僅是福利。我們至今還時常聽到記者捱打、被防、被限制、被傳喚、被誣告等等的新聞。在這樣的新聞輿論環境下,如果記者的採訪權、知情權、人身權利還得不到足夠保障的話,又如何保證公眾可能得到*和陽光呢?

記者售察者,報道者,也是記錄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記者在場。此時,記者就成為見證者和記錄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角色。

伍皓:“做負責任媒體”

做負責任媒體,首先是要對新聞負責;一定要對公眾負責;歸根結底是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目的是為了重塑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建立在“負責任媒體”的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在追求公開、透明、陽光、開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記得《南方週末》上刊載過一篇文章,講述新聞與歷史的關係。文章認為,歷史逝代的新聞,而新聞是當代的歷史。這一番話,是值得反覆引用的。我一直認為,記者應該學習 歷史,以加強對事件的整體把握,加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歷史學家也應該關注時事,以便給材料注入生命 。歷史與現實,是可以相互對照的。

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今天的時事,就是明天的歷史。在中國,我們既不能夠準確地報道時事,也不善於經常地回顧昨天發生的事情。我們既沒有新聞,也沒有歷史。於是,我們沉溺在不斷進步的幻覺之中,卻走在老路上面。我們自以為不會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卻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們天天在覺悟,結果卻是被新的石頭再絆倒很多次。

劉松蘿曾説:中國的問題,特別是*問題,就是在缺乏報道,缺乏記錄並且缺乏對舊聞的回顧的社會條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積重難返。

因此,中國需要這樣一些人,他們能夠冷靜地觀察時事,把事件客觀地報道出來,準確地記錄下來。在重要的時刻,他們又能夠把歷史記錄拿出來以供社會對照之用。當社會沉淪的時候,他們的是非標準不隨着社會沉淪。當社會扭曲的時候,他們的記錄不隨着社會的改變而改變。當社會選擇遺忘的時候,當社會在娛樂中醉生夢死的時候,他們應該記住那些有可能讓自己,讓權貴,讓大眾不快樂的事情。記者和學者,當然應該是肩負這種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眾。大眾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有權利只考慮眼前的事情。同時,應該有人去考慮長遠一些的問題。這是一種社會分工,與精英和民粹沒有太大的關聯。有些人的虛名,或者因為虛名而產生的實利,就應該來自他們考慮了大眾沒有考慮的問題,承擔了大眾沒有承擔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願再承擔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可以選擇退卻,讓新來者承擔這一社會角色。但是,假如有人不願意承擔痛苦和風險,卻仍然以記者和學者自居,這就是在欺世盜名了。至於那些歪曲事實,模糊邏輯,倡導遺忘,麻痺社會,降低社會肌體的疼痛感的人,應該被稱為記者和學者中的敗類。

把事件記錄下來,這是一種無奈,是我們在有些時候能夠做的事情。同時我相信,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吶喊》的自序裏,魯迅 先生記錄了現在已經被熟知的他與錢玄同先生的對話。

魯迅:“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户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錢玄同:“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説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看似無望的時候,願意沉睡的人繼續沉睡吧。不願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們,不妨加入記錄者的行列。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社會的記錄者正在增加。以前,我們聽説過有神話般的西方記者,他們周遊世界,又能夠隨時把文字和圖片傳到報社,在報刊上發表出來。今天,這已經我們成為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了。的不同,就是大多數人只能在網上發表。可以説,每一位網上作者,都抒義上的記者。很多新聞,就是由他們提供的。

更值得慶幸的是,網上的報道和記錄已經起到了作用。周正*照事件,“躲貓貓”事件,周久耕事件,鄧玉嬌案件,經濟適用房六連號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會的關注,有些還得到了應有的處理。

劉松蘿曾在《天價和地王:我們無能為力,不過可以記錄下來》中説:“我們無能為力,不過可以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我們要記住:是誰在操縱房價,誰在放鬆監管,又有哪些專家在為財閥張目。一句話 ,是誰在*。我堅信,報應會來到的。”此外,假如我們把看到的暴力拆遷記錄下來,把市政工程中的*現象記錄下來,把正在進行的大學聯考改革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記錄下來,就可以形成威懾的力量,就可以推動中國的進步。

寫作本文的時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報》的社論,《記者:觀察者、記錄者、參與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報》致敬。

我們是社會的記錄者。我們拒絕強權,拒絕遺忘,拒絕商業霸權,拒絕泛娛樂化,力求為社會,為後人留下真實的記錄。我知道,還有很多網絡關注的事件沒有得到解決,有些事件甚至在網絡上無法討論。但我堅信,只要有人還在記錄,中國就有希望。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3

11月8日是記者節。以職業為節,為了記者的光榮,也為了光榮之後,腳步更從容。  所以,記者的光榮,並不屬於一己,而是屬於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的國度。古人有云:“躬逢其盛”,“躬”既可解為“親自”,也可解為“曲身”:面對偉大,個人怎能不心生敬意,怎能不滿懷謙卑?細數光榮後,請束之高閣,在這個幸運的時代,從容前行。

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記者肩負着“天降大任於斯人”的使命,追尋理想、拷問真相、守望良知是新聞記者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因此,新聞記者,不應該是簡單的記錄者,而應是一個善於交流的訪問者,反應敏捷的運動員,思想深邃的哲學家,温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惡如仇的俠士。

哪裏有新聞,哪裏就有我們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舉例今年的大事件)……每一個重大事件,我們的記者都戰鬥在一線。雖然這些事件現場離我們雲浮很遙遠,但是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依然“忙碌”。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採訪歸來連夜趕稿,多少次加班;為了一句話、一張圖片、一個版面、一個創意,我們採編人員反覆琢磨、反覆討論。記者堅守在現場採訪,把最感人的故事與場景記錄下來,經常忙完已經是凌晨了。這種“忙碌”是辛苦的。可當我們把最感人的事蹟寫出來刊登在報紙上,再辛苦的 “忙碌”也是幸福的。

走在新聞的路上,我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但我知道,我不會放棄。人的一生,能把職業與理想完美結合起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路上。作為新聞記者,活躍在人民羣眾之中,穿梭於社會萬象之間,傳播黨的聲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聞“活魚”,我們一直在路上。我們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着“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發展的每一個腳印,書寫着聊城的光榮與夢想,勾畫出永不褪色的繽紛畫面。

美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普利策有一句名言:“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這也讓我們“初學者”承載了超過自身年齡的沉重責任。在三年的民生社會新聞實踐中,記錄歷史、書寫真實,成為我對職業的要求;追求卓越,真誠面對,是我事業的座右銘。

作為一名學生記者,我很認真的對待每一份通訊稿。修修改改的過程中,酸甜苦辣,滋味俱全。凌晨時分,仍在挑燈夜戰,只為一份能按時發出的新聞稿。一字一句都要反覆斟酌,陪伴我的,一盞燈、一杯茶,還有心中不變的記者夢。這些,都是我所追求的生活。我很珍惜,在校網通站工作的日子,轉眼,快一年了。成為一名學生記者已經五年有餘,從高中到現在已經是一名大三學生。記者生活已經成了我平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從最初的青澀到現在逐漸成熟的文風;從最初的膽怯到現在拿起錄音筆做採訪時的遊刃有餘。我很慶幸,當年的自己做出要成為一名學生記者的決定。未來的日子,更多的歷練,我願意繼續在學生記者的崗位上揮灑我的青春和熱血、不斷前行。又是一年記者節,祝願親愛的學生記者們節日快樂,努力追尋心中的記者夢。

用汗水詮釋記者的含義,用無悔鑄就記者的奇蹟。加入記者站是我大學以來最重要的抉擇,我愛這個地方,就像愛我的家和家人。遙想去年記者節時,我剛加入記者站不久,在各位記者學長學姐的幫助和鼓勵下,抱着深深的對記者工作的熱忱,為自己的記者夢而奮鬥。

我堅信我將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和熱情,以敏鋭的發現力,深刻的思考,與眾不同的視角,繼續發揮自己作為記者的光和熱。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4

今天是第七個記者節,和護士節、教師節一樣,在中國作為行業性的節日好象只有這麼三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有幸過節,我在很忙然中度過了今天---記者節。

從業這些年,經歷了風風雨雨,苦辣酸甜……心裏一直想要説些什麼?

100多年前,馬克·吐温曾這樣評價新聞業:“這是由一羣無知、自以為是、頭腦簡單的人制造的輿論,這些連挖溝、修鞋都不夠資格的人,為了生存走上了記者之路。”

這有點像當下中國新聞記者的寫照。

曾被譽為“無冕”的這個羣體,正在尷尬地飽受聲譽危機。更可怕的是,即使是記者自身,也常常陷入自我懷疑與否定之中。

一個機會,一考就考進了新聞單位,一個本沒有多少文化的人就吃起了文化這碗飯,敢説我是盡了全力地做記者,那種痴迷,那種敬業回想起來連自己都不堪回首,參與創辦經濟台、交通台,耕耘、收穫、艱辛、汗水、鮮花、榮譽,苦樂盡在其中……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為民鼓,為民呼,為社會進步助推一把,忠於職守,我無愧地説,我做到了。

記者節只是一個尊重記者的形式和符號,記者要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更好地融入社會,褒揚正義,鞭笞*,為社會進步和文明貢獻力量。

記者節,一個雖然沒有假期但是令人心動的節日!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5

新聞工作是緊張的,新聞工作者的神經永遠緊繃着。

新聞工作是艱苦的,只要有新聞,新聞工作者總是在第一時間衝在第一線。

新聞工作是危險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非軍事職業中,礦工是最危險的,其次就是記者。

新聞工作要為別人做嫁,編輯、校對、美編等許多新聞工作者永遠工作在熱點新聞的背後。

但是,為什麼?邵飄萍三次入獄,多次被追捕,但終生無悔;為什麼?一代又一代新聞人的鮮血沒有阻擋住後來者的腳步?

我想,那是因為新聞工作苦中有樂,新聞事業的大樂遠大於新聞人個體的小苦,真正的新聞工作者總能夠體嘗那至苦至難之後的至甜,總能夠享受那汗水、淚水和血水之後的工作樂趣。

新聞工作快樂因為她職責神聖。從近代報紙開始,新聞工作就具有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早在1849年,馬克思在針對《新萊茵報》的審判法庭上,就曾明確指出:“報刊按其使命來説,是社會的捍衞者,是針對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無處不在的耳目,是熱情維護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萬應的喉舌。”中國第一位留學西方研習新聞學的徐寶璜在其《新聞學》中稱:“新聞記者,對於社會,負有重大之責任。彼以顛倒是非,博官獵賄,或專以致富為目的而辦新聞紙者,乃新聞事業之罪人”。選擇了記者,就肩負起了歷史使命,就擁有了奮鬥的航標,就承擔起了社會發展觀察者、記錄者和守望者的歷史責任。

新聞工作快樂因為她情繫大眾。從*中央第一份機關刊物《嚮導》誕生之日起,中國*人在80多年奮鬥不止的革命實踐中,始終強調新聞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對社會負責。邵飄萍有一句名言:新聞的靈魂應“冷靜活躍於理智之世界,而耕耘於世人感情之田畝。”40多年前,一位報社領導曾經向鄧拓請教怎樣辦好晚報,他毫不遲疑地説:“要站在羣眾之中辦報。人民羣眾是報紙的服務對象,是報紙的真正主人”。新聞工作者的筆是大眾交給的,新聞工作的責任是社會賦予的,新聞工作與千百萬大眾同喜同悲、密切關聯。

新聞工作快樂因為她薪火相傳。從唐玄宗時期最早發行的“開元雜報”到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從黃遠生、邵飄萍、鄒韜奮到鄧拓、穆青、郭超人,從只有報章記者到多媒體全方位記者的湧起,一代代新聞人耕耘奮鬥,一代代新聞人用鮮血和汗水鑄就了新聞事業的輝煌。今天,傳媒發展的新環境,信息傳遞的新技術,信息開放的新政策,使新聞事業走上了立體化發展的高速路,近百萬新聞工作大軍戰鬥在新聞事業的第一線,全國近600所院校開設了新聞系,我們的隊伍日益壯大,在社會發展的舞台上新聞工作不可或缺。

新聞工作快樂因為她永遠年輕。新聞工作者永遠處在進行時,我們不知道今天將要報道什麼,我們只知道要滿懷激情地關注新的、更新的新聞事件。一位記者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我感到自己選擇了一個多麼年輕的職業。就像這個時代從來沒有給我一絲蒼老的感覺。

新聞工作快樂還因為很多很多……

但是,我還想説,新聞工作快樂還因為她充滿幸福。一位希臘人對“圓滿幸福”下過這樣一個定義:在寬廣無限的人生舞台上,盡情施展才能,而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那就是幸福。如果這是幸福,那麼新聞工作者幸福的境界遠高於它。新聞工作者的幸福不僅體現在馳騁衝鋒於寬廣無垠的社會舞台上,更在於能夠整合社會力量,參與和推動社會變革。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正是新聞工作的魅力和神奇之所在。在社會發展,自有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事業以來,社會進步的重大曆程背後都離不開新聞力量的推動,遠的不説,從改革開放之初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到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從*同志視察南方重要講話到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轉變,哪一項重大事件背後沒有新聞工作者的鼓與呼?為什麼當我們以記者的身份出現時,素不相識的人們向我們敞開了心扉?為什麼我們的觸角可以上至領導的重大決策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長裏短?為什麼一個平民百姓的疾苦通過記者的報道,就能夠引起社會的關注,喚起各界的愛心?為什麼一些社會痼疾、陳腐觀念,經新聞媒體痛陳暴光後,就失去了附着的根基,並進而引起制度的變革?因為,我們不僅代表自己,更代表社會的良心,我們的一次小採訪有可能推動社會前進一大步。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6

靜悄悄的,記者節又到了。

由於自己和然然一起感冒,今天看到“小二讀帖:中國記者也有節”才知道11月8日是連半天假也不放的“記者節”。為此,國內雲南26家媒體“宣誓承諾放棄‘灰暗新聞’”:“做負責任媒體,讓新聞更加温暖、更加陽光、更加有力量”。這當然是個好的方向,媒體、記者,一向有“社會良心、無冕”等等的稱號,他們若能更清楚的認清自身責任、勇於負起責任,而不是隨波逐流和唯利是圖,當然是社會與民眾之福。

另一方面,記者節不僅需要強調責任,更需要強調權利而不僅僅是福利。我們至今還時常聽到記者捱打、被防、被限制、被傳喚、被誣告等等的新聞。在這樣的新聞輿論環境下,如果記者的採訪權、知情權、人身權利還得不到足夠保障的話,又如何保證公眾可能得到*和陽光呢?

記者是觀察者,報道者,也是記錄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記者在場。此時,記者就成為見證者和記錄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角色。

伍皓:“做負責任媒體”

做負責任媒體,首先是要對新聞負責;一定要對公眾負責;歸根結底是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目的是為了重塑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建立在“負責任媒體”的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在追求公開、透明、陽光、開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記得《南方週末》上刊載過一篇文章,講述新聞與歷史的關係。文章認為,歷史是古代的新聞,而新聞是當代的歷史。這一番話,是值得反覆引用的。我一直認為,記者應該學習 歷史,以加強對事件的整體把握,加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歷史學家也應該關注時事,以便給材料注入生命 。歷史與現實,是可以相互對照的。

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今天的時事,就是明天的歷史。在中國,我們既不能夠準確地報道時事,也不善於經常地回顧昨天發生的事情。我們既沒有新聞,也沒有歷史。於是,我們沉溺在不斷進步的幻覺之中,卻走在老路上面。我們自以為不會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卻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們天天在覺悟,結果卻是被新的石頭再絆倒很多次。

劉松蘿曾説:中國的問題,特別是*問題,就是在缺乏報道,缺乏記錄並且缺乏對舊聞的回顧的社會條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積重難返。

因此,中國需要這樣一些人,他們能夠冷靜地觀察時事,把事件客觀地報道出來,準確地記錄下來。在重要的時刻,他們又能夠把歷史記錄拿出來以供社會對照之用。當社會沉淪的時候,他們的是非標準不隨着社會沉淪。當社會扭曲的時候,他們的記錄不隨着社會的改變而改變。當社會選擇遺忘的時候,當社會在娛樂中醉生夢死的時候,他們應該記住那些有可能讓自己,讓權貴,讓大眾不快樂的事情。記者和學者,當然應該是肩負這種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眾。大眾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有權利只考慮眼前的事情。同時,應該有人去考慮長遠一些的問題。這是一種社會分工,與精英和民粹沒有太大的關聯。有些人的虛名,或者因為虛名而產生的實利,就應該來自他們考慮了大眾沒有考慮的問題,承擔了大眾沒有承擔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願再承擔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可以選擇退卻,讓新來者承擔這一社會角色。但是,假如有人不願意承擔痛苦和風險,卻仍然以記者和學者自居,這就是在欺世盜名了。至於那些歪曲事實,模糊邏輯,倡導遺忘,麻痺社會,降低社會肌體的疼痛感的人,應該被稱為記者和學者中的敗類。

把事件記錄下來,這是一種無奈,是我們在有些時候能夠做的事情。同時我相信,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吶喊》的自序裏,魯迅 先生記錄了現在已經被熟知的他與錢玄同先生的對話。

魯迅:“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户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錢玄同:“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説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看似無望的時候,願意沉睡的人繼續沉睡吧。不願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們,不妨加入記錄者的行列。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社會的記錄者正在增加。以前,我們聽説過有神話般的西方記者,他們周遊世界,又能夠隨時把文字和圖片傳到報社,在報刊上發表出來。今天,這已經我們成為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了。的不同,就是大多數人只能在網上發表。可以説,每一位網上作者,都是廣義上的記者。很多新聞,就是由他們提供的。

更值得慶幸的是,網上的報道和記錄已經起到了作用。周正*照事件,“躲貓貓”事件,周久耕事件,鄧玉嬌案件,經濟適用房六連號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會的關注,有些還得到了應有的處理。

劉松蘿曾在《天價和地王:我們無能為力,不過可以記錄下來》中説:“我們無能為力,不過可以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我們要記住:是誰在操縱房價,誰在放鬆監管,又有哪些專家在為財閥張目。一句話 ,是誰在*。我堅信,報應會來到的。”此外,假如我們把看到的暴力拆遷記錄下來,把市政工程中的*現象記錄下來,把正在進行的大學聯考改革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記錄下來,就可以形成威懾的力量,就可以推動中國的進步。

寫作本文的時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報》的社論,《記者:觀察者、記錄者、參與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報》致敬。

我們是社會的記錄者。我們拒絕強權,拒絕遺忘,拒絕商業霸權,拒絕泛娛樂化,力求為社會,為後人留下真實的記錄。我知道,還有很多網絡關注的事件沒有得到解決,有些事件甚至在網絡上無法討論。但我堅信,只要有人還在記錄,中國就有希望。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7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回首自己六年多的新聞工作,首先從腦海裏蹦出來的就是陸游這副對聯。

20xx年三月,我結束十六年的教育工作,投身新聞事業。當上記者,伴隨強烈新鮮感的是知識面狹窄的窘迫。想要幹好一項工作,務必有必須的知識儲備。沒有準備的行動必然導致手忙腳亂。我的第一次採訪雖然事後在領導幫忙下完成了這篇通訊報道,但寫作過程磕磕絆絆,苦不堪言。總結教訓,是自己採訪前案頭準備不足。那位企業家的背景、企業產品及其在全市產業中的位置、企業文化等等一概沒搞清楚,貿然採訪,只能一頭霧水。

稿件寫好了,發表了,看着報紙上那署了自己名字的一千多字,心頭湧上一絲甜、一絲苦、一絲酸。真是“事非經過不知難”啊。有時候,做足了採訪前的案頭準備,可真正採訪時卻發現準備的東西派不上用場,甚至採訪對象與資料都得臨時調整。這時候只能“急中生智”,高速開動腦筋,找準新聞點,設計問題,完成採訪。採訪完成不代表稿件構成,往往是採訪後覺得自己已經取得了充足的素材,但回來寫作時才發現還是有些問題沒搞清。即使找準了新聞點,取得了充足的素材,解決了“寫什麼”,構思成文的時候還會遇到“怎樣寫”的問題。

為拿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兩個小時,為求得一個適宜的句子、恰當的詞語推敲十多分鐘,那都是常事。“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那時候,感覺自己真的能和古人想通。《儀徵信息》的記者跟其他平面媒體的記者不一樣,我們既是文字記者又是攝影記者。這對.記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報道重要領導領導活動時,記者同時操作照相機、錄音筆、筆記本,兼顧文字與圖片而能不顧此失彼,確非易事。做記者的時候,我多負責重要領導活動的報道,其中的甘苦比別人體會得更深。此刻,我做修改,輕易不槍斃記者的稿件,稿件質量但是關,哪怕讓記者一改再改。新聞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樣,沒有幹過,真的不能深切體會其中的艱辛。

從一線記者退居幕後做修改,工作節奏放緩了,大腦神經卻繃得更緊。修改工作最可怕的敵人是“熟視無睹”。週日到週五,每一天看稿、改稿、校對,視線裏通常都是熟悉的地名、人名、職務、企業、項目熟悉的東西看多了,大腦便會抑制神經興奮,把似是而非的東西誤讀成正確的東西,一些錯誤就“莫名其妙”地產生了。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前些時候把温*總理的名字弄成了“温家室”,我想,做過修改的人恐怕都能“理解”這樣的錯誤。修改工作的每一天,除了安排好版面、處理好大是大非方面的問題,我就一向*自己始終以陌生的眼光審視稿件的每一個詞句、標點,留意翼翼地繞過一個個“熟視無睹”的陷阱。記者節到了,作為一名新聞從業人員多少有些感觸,對自己這份工作取得的成績多少有些自豪。

但是,想一想範長江、鄒韜奮這些前輩,比較當今為和平、發展、民生而奔走甚而血灑戰場的傑出同仁,我們才算什麼用“忝列其中”描述我與新聞記者行業的關係是恰當的,這絕不是謙虛。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8

11月8日,是新中國的第十個記者節,一個不放假的節日。我們向你們———所有奔波在路上的新聞記者,致敬!和很多個日子一樣,這是平凡的一天。一切都在緩緩改變,一切也都在緩緩地被改變。不變的,是我們的致敬。

這是幾名普通新聞人,他們有着各自不同的名字。他們發自肺腑的話,是我們所有新聞工作者的堅持。讓我們並肩前行!

黃葉飄飛的季節,我們迎來了第十個屬於自己的節日。

飛天週刊一個年輕的實習記者曾寫過讓我肅然起敬的一句話:喜歡這分艱辛,尊重這分使命,所以固守這分職責。

而事實證明,她的確沒有把這句話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都市新聞人就就應這樣,篤信成功的喜悦來自艱辛的採寫編,而不是低俗的炒作和無聊的文字遊戲。黨給了我們使命,不是讓我們接到一個熱線就急匆匆“打抱不平”,或帶着發稿任務滿大街找“狗咬人”,更不是讓我們居高臨下地大喊一通,亂批一頓。為了固守職責,我們務必始終持續冷靜、平和與辯證,走進都市生活,體察社會現象,傾聽市民聲音,繼而概括又生動地聚焦我們生活着的都市,讓相關部門、相關人甚至感興趣的相關羣體,有所觸動,有所思考,有所改善。

———李

在新聞這個行業中幹了這麼多年,我始終認為我乾的是一件很重要、很神聖的事情。正因如此,我覺得我始終是戰戰兢兢的,生怕有什麼遺漏或疏忽造成大錯,以至於晚上做夢都被嚇醒。做什麼事情必須得做足功課,不然我會個性不自信,怕別人小看我,更怕讀者覺得看我修改的版面、採寫的稿件是浪費時間。

———蘭

匆忙中,一天又結束了。放下手中的筆,細細回味,十多年的修改記者生涯,賦予了我吃苦耐勞、堅忍不屈的性格,造就了我恪盡職守、是非分明的品德,這是我一生的財富。

這會兒,我想説,將榮光與豪情稍稍收起,讓我們肩負職責,從容前行!

———裴

記者是現實忠實的記錄者和守望者。記者的價值,就在於把這種忠實的記錄刻錄成一段真實的印記。記者就應是現實主義者,以記錄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為己任;記者也就應是理想主義者,總要想像着讓明天的生活更完美,我們的社會更禮貌、更進步。記者這個職業永遠是一種人生狀態,你務必在一種狀態下,在一種學習的狀態下,在跑步的狀態下做這樣一份工作。

———關X

入行16年,面容已不再年輕,頭髮已不再濃密,青春已漸漸遠去。在還不到回憶的年紀回首這16年的日日夜夜,惟感自豪的是:激情仍在,動力依然,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歇!新聞是個充滿挑戰、需要激情、不怕艱辛、固守職責的行業,選取了它,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努力。16年裏,有成功、有遺憾、有歡笑、有淚水,但在一個充滿朝氣、團結如一、力求上進、感動常在的羣眾裏工作,心裏是一種別樣的温暖。節日來臨,應對暖陽,大聲説出———我無悔!!!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9

11月8日,是新中國的第十個記者節,一個不放假的節日。我們向你們———所有奔波在路上的新聞記者,致敬!和很多個日子一樣,這是平凡的一天。一切都在緩緩改變,一切也都在緩緩地被改變。不變的,是我們的致敬。

這是幾名普通新聞人,他們有着各自不同的名字。他們發自肺腑的話,是我們所有新聞工作者的堅持。讓我們並肩前行!

黃葉飄飛的季節,我們迎來了第十個屬於自己的節日。

飛天週刊一個年輕的實習記者曾寫過讓我肅然起敬的一句話:喜歡這分艱辛,尊重這分使命,所以固守這分職責。

而事實證明,她的確沒有把這句話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都市新聞人就就應這樣,篤信成功的喜悦來自艱辛的採寫編,而不是低俗的炒作和無聊的文字遊戲。黨給了我們使命,不是讓我們接到一個熱線就急匆匆“打抱不平”,或帶着發稿任務滿大街找“狗咬人”,更不是讓我們居高臨下地大喊一通,亂批一頓。為了固守職責,我們務必始終持續冷靜、平和與辯證,走進都市生活,體察社會現象,傾聽市民聲音,繼而概括又生動地聚焦我們生活着的都市,讓相關部門、相關人甚至感興趣的相關羣體,有所觸動,有所思考,有所改善。

———李

在新聞這個行業中幹了這麼多年,我始終認為我乾的是一件很重要、很神聖的事情。正因如此,我覺得我始終是戰戰兢兢的,生怕有什麼遺漏或疏忽造成大錯,以至於晚上做夢都被嚇醒。做什麼事情必須得做足功課,不然我會個性不自信,怕別人小看我,更怕讀者覺得看我修改的版面、採寫的稿件是浪費時間。

———蘭

匆忙中,一天又結束了。放下手中的筆,細細回味,十多年的修改記者生涯,賦予了我吃苦耐勞、堅忍不屈的性格,造就了我恪盡職守、是非分明的品德,這是我一生的財富。

這會兒,我想説,將榮光與豪情稍稍收起,讓我們肩負職責,從容前行!

———裴

記者是現實忠實的記錄者和守望者。記者的價值,就在於把這種忠實的記錄刻錄成一段真實的印記。記者就應是現實主義者,以記錄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為己任;記者也就應是理想主義者,總要想像着讓明天的生活更完美,我們的社會更禮貌、更進步。記者這個職業永遠是一種人生狀態,你務必在一種狀態下,在一種學習的狀態下,在跑步的狀態下做這樣一份工作。

———關X

入行20xx年,面容已不再年輕,頭髮已不再濃密,青春已漸漸遠去。在還不到回憶的年紀回首這20xx年的日日夜夜,惟感自豪的是:激情仍在,動力依然,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歇!新聞是個充滿挑戰、需要激情、不怕艱辛、固守職責的行業,選取了它,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努力。20xx年裏,有成功、有遺憾、有歡笑、有淚水,但在一個充滿朝氣、團結如一、力求上進、感動常在的羣眾裏工作,心裏是一種別樣的温暖。節日來臨,應對暖陽,大聲説出———我無悔!!!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10

靜悄悄的,記者節又到了。

由於自己和然然一起感冒,今天看到“小二讀帖:中國記者也有節”才知道11月8日是連半天假也不放的“記者節”。為此,國內雲南26家媒體“宣誓承諾放棄‘灰暗新聞’”:“做負責任媒體,讓新聞更加温暖、更加陽光、更加有力量”。這當然是個好的方向,媒體、記者,一向有“社會良心、無冕”等等的稱號,他們若能更清楚的認清自身責任、勇於負起責任,而不是隨波逐流和唯利是圖,當然是社會與民眾之福。

另一方面,記者節不僅需要強調責任,更需要強調權利而不僅僅是福利。我們至今還時常聽到記者捱打、被防、被限制、被傳喚、被誣告等等的新聞。在這樣的新聞輿論環境下,如果記者的採訪權、知情權、人身權利還得不到足夠保障的話,又如何保證公眾可能得到*和陽光呢?

記者是觀察者,報道者,也是記錄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記者在場。此時,記者就成為見證者和記錄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角色。

伍皓:“做負責任媒體”

做負責任媒體,首先是要對新聞負責;一定要對公眾負責;歸根結底是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目的是為了重塑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建立在“負責任媒體”的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在追求公開、透明、陽光、開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記得《南方週末》上刊載過一篇文章,講述新聞與歷史的關係。文章認為,歷史是古代的新聞,而新聞是當代的歷史。這一番話,是值得反覆引用的。我一直認為,記者應該學習 歷史,以加強對事件的整體把握,加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歷史學家也應該關注時事,以便給材料注入生命 。歷史與現實,是可以相互對照的。

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今天的時事,就是明天的歷史。在中國,我們既不能夠準確地報道時事,也不善於經常地回顧昨天發生的事情。我們既沒有新聞,也沒有歷史。於是,我們沉溺在不斷進步的幻覺之中,卻走在老路上面。我們自以為不會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卻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們天天在覺悟,結果卻是被新的石頭再絆倒很多次。

劉松蘿曾説:中國的問題,特別是*問題,就是在缺乏報道,缺乏記錄並且缺乏對舊聞的回顧的社會條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積重難返。

因此,中國需要這樣一些人,他們能夠冷靜地觀察時事,把事件客觀地報道出來,準確地記錄下來。在重要的時刻,他們又能夠把歷史記錄拿出來以供社會對照之用。當社會沉淪的時候,他們的是非標準不隨着社會沉淪。當社會扭曲的時候,他們的記錄不隨着社會的改變而改變。當社會選擇遺忘的時候,當社會在娛樂中醉生夢死的時候,他們應該記住那些有可能讓自己,讓權貴,讓大眾不快樂的事情。記者和學者,當然應該是肩負這種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眾。大眾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有權利只考慮眼前的事情。同時,應該有人去考慮長遠一些的問題。這是一種社會分工,與精英和民粹沒有太大的關聯。有些人的虛名,或者因為虛名而產生的實利,就應該來自他們考慮了大眾沒有考慮的問題,承擔了大眾沒有承擔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願再承擔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可以選擇退卻,讓新來者承擔這一社會角色。但是,假如有人不願意承擔痛苦和風險,卻仍然以記者和學者自居,這就是在欺世盜名了。至於那些歪曲事實,模糊邏輯,倡導遺忘,麻痺社會,降低社會肌體的疼痛感的人,應該被稱為記者和學者中的敗類。

把事件記錄下來,這是一種無奈,是我們在有些時候能夠做的事情。同時我相信,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吶喊》的自序裏,魯迅 先生記錄了現在已經被熟知的他與錢玄同先生的對話。

魯迅:“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户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錢玄同:“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説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看似無望的時候,願意沉睡的人繼續沉睡吧。不願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們,不妨加入記錄者的行列。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社會的記錄者正在增加。以前,我們聽説過有神話般的西方記者,他們周遊世界,又能夠隨時把文字和圖片傳到報社,在報刊上發表出來。今天,這已經我們成為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了。的不同,就是大多數人只能在網上發表。可以説,每一位網上作者,都是廣義上的記者。很多新聞,就是由他們提供的。

更值得慶幸的是,網上的報道和記錄已經起到了作用。周正*照事件,“躲貓貓”事件,周久耕事件,鄧玉嬌案件,經濟適用房六連號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會的關注,有些還得到了應有的處理。

劉松蘿曾在《天價和地王:我們無能為力,不過可以記錄下來》中説:“我們無能為力,不過可以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我們要記住:是誰在操縱房價,誰在放鬆監管,又有哪些專家在為財閥張目。一句話 ,是誰在*。我堅信,報應會來到的。”此外,假如我們把看到的暴力拆遷記錄下來,把市政工程中的*現象記錄下來,把正在進行的大學聯考改革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記錄下來,就可以形成威懾的力量,就可以推動中國的進步。

寫作本文的時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報》的社論,《記者:觀察者、記錄者、參與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報》致敬。

我們是社會的記錄者。我們拒絕強權,拒絕遺忘,拒絕商業霸權,拒絕泛娛樂化,力求為社會,為後人留下真實的記錄。我知道,還有很多網絡關注的事件沒有得到解決,有些事件甚至在網絡上無法討論。但我堅信,只要有人還在記錄,中國就有希望。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11

這天是第xx個記者節,汴梁晚報全體修改記者最想説的一句話是:感謝您,親愛的讀者。

《汴梁晚報》在探索中成長,如今已走過了16年的風雨歷程。16年來,我們和您水乳交融,休慼與共。是您給了我們智慧與才思,是您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是您讓我們一路向前。有您的支持,我們無懼無畏;有您的認可,我們才會成為“無冕”。

這天,我們重温使命,更堅定了新聞人關注民生、傳遞温暖、抑惡揚善、堅守正義、維護和諧、推動進步的社會擔當。我們將永遠和您一齊,為城市的發展、生活的完美而恪盡職守,為充滿正義和良知的新聞事業奉獻全力。――徐超文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和記錄者,記者不僅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職責。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記者要與社會共前進,與百姓同冷暖,做老百姓的“貼身小棉襖”。這是記者的義務。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記者要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激情是記者的職業生命。――劉陽

我們長期做夜班修改,每當萬家燈火團圓的時候,正是我們工作最忙的時候。許多次披星戴月回家的深夜,路上已空無一人。以前雪夜回家摔倒過七八次,甚至有的修改大年三十夜裏把肋骨摔裂,但我們毫無怨言。作為社會良知守望者,我們職責在肩,不求回報,只求把最精彩的新聞奉獻給親愛的讀者朋友。――史學軍

這是一個普通的日子,是365天中平常的一天;這又是一個個性的日子,是一個屬於記者的節日。在這一天,在這個個性的日子裏,我們與你一齊沐浴陽光,感受温暖。我們期望與你一齊,祝願每一個人:有愛,有詩意,有陽光,有力量,有尊嚴,有淡淡的温暖,在此刻、在將來的每一天。――盧浩然

20多年前,從抬石頭打地基一齊動手蓋修改部大樓,到下排版車間跟着師傅用一個一個的鉛字排文章,每每都搞得兩手油污滿是油墨,之後再用鋸末洗手……那時,還學會了在排好的鉛版上閲讀“反字”文章……

報社從鉛與火的排版印刷到激光照排,再到這天新聞採編平台的開通,使我親眼目睹了報社一步步地踏入了先進的行列,真是説不出的激動和感慨。――王海英

7年裏,從記者到修改,體味辛苦,感受快樂。還記得有一次要等待新華社的重要稿件,為了編好版面,懷孕6個月的我和肚子裏的小寶寶一齊堅持工作到凌晨5點,看到做好的版面新鮮“出爐”,想到讀者能夠及時讀到我們的《汴梁晚報》時,我欣慰地笑了。――馬麗

轉眼間,我已經度過了6個記者節。6年裏,我做過修改,幹過記者,與讀者打交道,與百姓常聯繫,修改部的故事有很多,工作崗位上的每一天很充實。――嚴佳

當記者6年來,古城大街小巷留下了穿梭的足跡,也結交了一些鐵桿的朋友,更多的是,也真實感受到了記者的含義,使命重大,榮譽的背後,是沉甸甸的職責!伸張正義,鞭撻*,做平民記者,用手中的筆,用新聞為讀者服務,是我永不懈怠的追求!――王篤明

做一名熱線記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百態。兩年時間裏,我跑遍了開封的大街小巷,初步瞭解了開封,也正逐步融入到這個城市之中。下一步,我期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好,能夠在跑新聞的同時學會思考,“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後其緩”,採寫出更多鮮活的、有價值的作品來。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12

靜悄悄的,記者節又到了。

由於自己和然然一齊感冒,這天看到“小二讀帖:中國記者也有節”才明白11月8日是連半天假也不放的“記者節”。為此,國內雲南26家媒體“宣誓承諾放下‘灰暗新聞’”:“做負職責媒體,讓新聞更加温暖、更加陽光、更加有力量”。這當然是個好的方向,媒體、記者,一向有“社會良心、無冕”等等的稱號,他們若能更清楚的認清自身職責、勇於負起職責,而不是隨波逐流和唯利是圖,當然是社會與民眾之福。

另一方面,記者節不僅僅需要強調職責,更需要強調權利而不僅僅僅是福利。我們至今還時常聽到記者捱打、被防、被限制、被傳喚、被誣告等等的新聞。在這樣的新聞輿論環境下,如果記者的採訪權、知情權、人身權利還得不到足夠保障的話,又如何保證公眾可能得到*和陽光呢

記者是觀察者,報道者,也是記錄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記者在場。此時,記者就成為見證者和記錄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主角。

伍皓:“做負職責媒體”

做負職責媒體,首先是要對新聞負責;必須要對公眾負責;歸根結底是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目的是為了重塑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建立在“負職責媒體”的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在追求公開、透明、陽光、開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記得《南方週末》上刊載過一篇文章,講述新聞與歷史的關係。文章認為,歷史是古代的新聞,而新聞是當代的歷史。這一番話,是值得反覆引用的。我一向認為,記者就應學習歷史,以加強對事件的整體把握,加強使命感和職責感;歷史學家也就應關注時事,以便給材料注入生命。歷史與現實,是能夠相互對照的。

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這天的時事,就是明天的歷史。在中國,我們既不能夠準確地報道時事,也不善於經常地回顧昨日發生的事情。我們既沒有新聞,也沒有歷史。於是,我們沉溺在不斷進步的幻覺之中,卻走在老路上面。我們自以為不會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卻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們天天在覺悟,結果卻是被新的石頭再絆倒很多次。

劉松蘿曾説:中國的問題,個性是*問題,就是在缺乏報道,缺乏記錄並且缺乏對舊聞的回顧的社會條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積重難返。

因此,中國需要這樣一些人,他們能夠冷靜地觀察時事,把事件客觀地報道出來,準確地記錄下來。在重要的時刻,他們又能夠把歷史記錄拿出來以供社會對照之用。當社會沉淪的時候,他們的是非標準不隨着社會沉淪。當社會扭曲的時候,他們的記錄不隨着社會的改變而改變。當社會選取遺忘的時候,當社會在娛樂中醉生夢死的時候,他們就應記住那些有可能讓自己,讓權貴,讓大眾不快樂的事情。記者和學者,當然就應是肩負這種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眾。大眾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有權利只思考眼前的事情。同時,就應有人去思考長遠一些的問題。這是一種社會分工,與精英和民粹沒有太大的關聯。有些人的虛名,或者因為虛名而產生的實利,就就應來自他們思考了大眾沒有思考的問題,承擔了大眾沒有承擔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願再承擔精神上的痛苦,他們能夠選取退卻,讓新來者承擔這一社會主角。但是,假如有人不願意承擔痛苦和風險,卻仍然以記者和學者自居,這就是在欺世盜名了。至於那些歪曲事實,模糊邏輯,倡導遺忘,麻痺社會,降低社會肌體的疼痛感的人,就應被稱為記者和學者中的敗類。

把事件記錄下來,這是一種無奈,是我們在有些時候能夠做的事情。同時我相信,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吶喊》的自序裏,魯迅先生記錄了此刻已經被熟知的他與錢玄同先生的對話。

魯迅:“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户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此刻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錢玄同:“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説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期望。”

看似無望的時候,願意沉睡的人繼續沉睡吧。不願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們,不妨加入記錄者的行列。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社會的記錄者正在增加。以前,我們聽説過有神話般的西方記者,他們周遊世界,又能夠隨時把文字和圖片傳到報社,在報刊上發表出來。這天,這已經我們成為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了。的不同,就是大多數人只能在網上發表。能夠説,每一位網上作者,都是廣義上的記者。很多新聞,就是由他們帶給的。

更值得慶幸的是,網上的報道和記錄已經起到了作用。周正*照事件,“躲貓貓”事件,周久耕事件,鄧玉嬌案件,經濟適用房六連號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會的關注,有些還得到了應有的處理。

劉松蘿曾在《天價和地王:我們無能為力,但是能夠記錄下來》中説:“我們無能為力,但是能夠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我們要記住:是誰在操縱房價,誰在放鬆監管,又有哪些專家在為財閥張目。一句話,是誰在*。我堅信,報應會來到的。”此外,假如我們把看到的暴力拆遷記錄下來,把市政工程中的*現象記錄下來,把正在進行的大學聯考改革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記錄下來,就能夠構成威懾的力量,就能夠推動中國的進步。

寫作本文的時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報》的社論,《記者:觀察者、記錄者、參與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報》致敬。

我們是社會的記錄者。我們拒絕強權,拒絕遺忘,拒絕商業霸權,拒絕泛娛樂化,力求為社會,為後人留下真實的記錄。我明白,還有很多網絡關注的事件沒有得到解決,有些事件甚至在網絡上無法討論。但我堅信,只要有人還在記錄,中國就有期望。

實用的2023記者節感言 篇13

記者節是在中國是除了“護士節”、“教師節”之外的第三個行業性節日。大凡政府或社會為一個行業設個節日,與其説這個行業十分重要,不如説這個行業十分辛苦。醫生與護士相比不重要嗎為什麼不設個醫生節為什麼不設個“公僕節”、“老闆節”

有人常説:“記者是‘無冕’!”這是受了西方歪理邪説毒害的結果,很可笑!在民主國家,媒體掌握着輿論監督權,是相對於立法、司法、行政權之外的“第四種權力”,記者能夠被認為是“無冕”,沒有問題!但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媒體只是黨的喉舌,這是比較準確的定位。喉舌,只是喉舌而已,沒有腦子,讓説什麼説什麼,讓叫幾聲叫幾聲。這算哪門子“無冕”啊

目前正值報刊徵訂之時,報刊辦得怎樣樣,讀者和市場的選取才是實實在在的檢驗標準。媒體的尷尬之處在於,説是機關吧,財政卻不撥款,需要自己在市場上覓食;説企業吧,又不能完全走市場化的路子,一派官衙作風。所以有人説,媒體是還沒有倒閉的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在市場大潮的衝擊下已經潰不成軍、所剩不多,媒體卻無法像國有企業那樣改制,又不得不應對市場,所以舉步維艱。

我向一個同學推銷某個定位一向不準的報紙,同學説:“這個報紙白送我也不要!”報紙辦到這個份上,我不明白擺成績唱高調自欺欺人究有何益!

當然,過節了,為了“鼓勁”,大家説説場面上的話,也未嘗不可。但是,我認為,如果大家都能講講實話,更為可貴。我相信“驕兵必敗”、“哀兵必勝”!認識不到不足,即使認識到了卻不敢承認、不敢正視,尤為可悲。

按説,大家無論從事哪個職業,都是靠勞動謀生,職業本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別,又何必為某個職業設個節日如果為某個職業設了節日,大概是因為這個職業既重要又辛苦,而且充滿了風險。媒體和記者遇到的風險很多,也很複雜。一是容易遭罹政治風險,如因為信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結果犯了“政治性”錯誤;二是容易遭遇人身危險,如因為揭露某黑幕而得罪某團體或個人,輕者被打,重者鋃鐺入獄;三是易犯技術性差錯,別小瞧這技術性差錯,一字之誤,輕者被降職罰款,重者會丟了飯碗……

從這一方面來看,設個“記者節”,也算是社會對這個高風險行業的一種撫慰。在第8個記者節來臨之際,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就“保障新聞採編人員合法採訪權利”發出通知指出:“新聞採編人員合法的新聞採訪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擾、阻礙新聞採編人員合法的新聞採訪活動。”似乎給了記者們一柄“尚方寶劍”。但我認為,就這麼空泛的一句話,不可能有什麼法律效應,也不會真正能夠保障記者的合法的新聞採訪活動。憲法第三十五條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呢!

儘管傳統媒體目前處境艱難,但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用不着説那些漂亮的口號,為了生存,也要將報刊辦好!畢竟,讀者才是媒體的衣食父母。都説南方的一些都市類報紙思想解放、敢説真話,與其説他們“鐵肩擔道義”,不如説他們是為生存所迫。走向市場的報紙,務必敢於報道真相、説出真話、為人民代言,才能得到讀者的認可。否則,你的報紙就訂不出去,就沒有影響力;影響力小了,商家誰還來做廣告

這天是記者節,匆匆在博客上拉雜瞎扯幾句,算是個人感言,只與二三博友交流,實不足與外人道也。

標籤: 記者節 感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daquan/d0nep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