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職業生涯規劃 >

職業規劃教育過程與專業認知方法探討

職業規劃教育過程與專業認知方法探討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專業認知與職業規劃是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提高專業認知能力是形成正確的學業認知、職業規劃、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自我認知、人生價值觀認知的良好開端,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關鍵,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未來職業的挑戰和責任。本文就以上內容,提出校內專業認知和職業規劃的有效解決方案。

職業規劃教育過程與專業認知方法探討

一、職業認知內涵

專業認知與職業規劃旨在學生走進校門之時,就開始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加強學生對專業的感性認識,瞭解與領悟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職業崗位、職業崗位內容及特點、市場用人狀況和能力要求等要素,讓學生對自己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崗位的狀況與未來發展有清楚的整體認識,明確將要從事工作需要具備的知識與技能,明確專業學習的培養目標,課程之間的關係,專業形成的崗位,系統地引導學生擇業認知、就業認知和創業認知。提高專業認知能力是形成正確的學業認知、職業規劃、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自我認知、人生價值觀認知的良好開端,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關鍵。加強職業認知,瞭解社會對大學畢業生在基本技能、專業知識、思想品德和綜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找到自身差距,明確大學階段的任務。這樣,使同學們一走進大學校門就意識到未來的挑戰和責任,從而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了明確的目標和科學的規劃,珍惜每一分鐘,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學生在校始終明確如何學習,按照哪一個崗位方向發揮特長,畢業能幹什麼、要幹什麼,這是學生順利就業,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的基礎。

二、專業認知教育的過程與方法

大學生的職業教育是大學生在校進行專業規劃的關鍵,因此,高校對於專業認知教育應該系統的、規範的納入教學計劃管理中,而且根據不同學期進行相應的專業認知、社會認知、職業認知、就業認知等教育。同時納入教學考核的範疇中,對此進行以下探討:

(一)專業認知和學習規劃相結合

在大學一年級入學教育中,專業認知教育應該分為兩個階段進行詮釋,將取得較好的效果。因為,新生入學對大學一無所知,對學校的一切都是陌生和新鮮的,所以僅利用一次專業認知教育詳細解讀專業計劃令學生掌握的效果不佳。故此,筆者建議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應該在開課的第一週進行,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次專業課就是進行專業認知教育,介紹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培養的崗位方向,市場用人狀況,上屆學生就業情況,欣賞畢業學生設計的專業作品,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崗位技能;參觀專業實驗室和畢業學生競賽成果、專業教師科研成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二階段專業介紹是在入學的5—8周之間進行,這時學生已經感受到大學生活、大學的管理方式、授課方法、學習形式都有別與高中,大一學生更適應老師天天陪伴、督促、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法,大學生活需要自理,學習需要自主,大量時間需要自己安排,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大一學生補考較多。因此,第二次專業認知教育將就如何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展開介紹。

①以養成自覺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為主題。

②對本專業開設的課程,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關係,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關係,專業課和專業的崗位關係等,限選課和公共選修課的選擇,專業證書與招聘就業關係等進行較詳細的解讀。尤其是第一學期開設的基礎課,在專業認知教育中講明第一學期開設的基礎課對後續課的影響。

③選擇在校優秀的老生介紹大學的學習方法,防止大130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懈怠,及時調整自主學習的方法,確保第一學期學習結束順利通過考核。

④這期間學校也要及時講解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校、院兩級獎學金(三好、學習優秀、品德優秀、優幹、校勵志獎等)評定條件,專科升本科、本科考研究生的要求和選取的條件。讓學生及時做好大學的學習規劃及職業生涯規劃,為之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⑤邀請優秀的高年級在校學生介紹如何參加學生的社團活動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學校活動和學習時間的比例,讓學生在大學不僅學會專業知識,同時學會做人、做事的綜合能力,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各種素質和能力,使學生樹立信心、勇氣,逐步達到自我完善。在專業介紹結束以後,要求每個學生撰寫一篇大學生活規劃,並組織討論,開展我的大學生活規劃主題演講活動等。開展演講活動既鍛鍊學生在眾人面前表達能力,同時相互交流,取長補短,調整自己大大學規劃和目標。

(二)社會認知與專業規劃相結合

大二學生經過了大學一年級的學習,同學們已經基本適應了大學的學習和生活,進入大二學生學習的內容逐步轉向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面向專業的實踐環節逐漸增加,這時利用職業規劃教育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覺強化動手能力,提高實踐能力,以及怎樣利用課餘時間自覺進入實驗室進行課內、課外實驗實訓。掌握專業主幹課程與專業的培養目標、崗位方向的關係,並充分的考取專業證書。

可以説,大學的二年級是職業準備的重要時期,對各種課外活動由盲目的嘗試發展為有目的地參與,並且對自身和社會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大二就開始進行強化職業規劃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職業規劃的概念,瞭解自身的特點和興趣,規劃專業的崗位方向。指導學生強化動手能力的意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競爭,適應嚴峻的就業形勢。大二進行社會認知教育的主要方式有:

1.課堂情景模擬:利用大二學年的實踐課程創設專業課應用情境,例如針對商務談判與溝通的課程,可由學生分組創建談判背景,並分配人員進行談判,以熟悉掌握溝通與談判的技巧。針對市場營銷等課程,仍可提出選題,由學生分組創設環境,通過情景劇的形式進行演繹。通過這種形式,促進學生能夠發現問題,以完善專業認知,真正做到理論同實踐相結合。

2.社會認知:使同學們在校就感受到未來職業的挑戰和責任,利用暑假/寒假開展社會認知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假期走訪人才市場、用人單位,訪問校友、專業前輩和自己的親友等途徑,瞭解社會對本專業的就業情況,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技術能力、綜合能力的要求,也瞭解到就業難的現實。

社會認知將要求學生按照具體內容(社會認知目的、內容、要求、體會、職業規劃等),撰寫社會認知報告,回校組織討論尋找自身不足,明確大學階段的努力方向,珍惜在校學習每一分鐘,調整在校專業學習方法、實踐能力、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和職業規劃。

3.聘請畢業後大學生回校座談、報告就業後的體會。

4.帶領學生參加專業招聘會,採訪企業對應聘學生面試要求內容有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禮儀禮貌以及他的心態、氣質和性格。通過這些社會認知活動讓學生確實認識到自己融入社會必須做到:知識和能力共進,品德和責任共存,自信和謙虛互補,合作和創新共識。由此進一步規劃好個人的職業生涯,確定好自己的多項就業目標,積極儲備就業資本和技能,保持一個低期望值的就業心態,要有吃苦耐勞與從基層開始做起的意識,能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確定好擇業、就業、創業。

(三)職業規劃和就業相結合

對於大三和大四學生強化專業方向實踐和就業的指導,做好就業前的職業方向準備工作,將職業規劃與就業緊密結合起來。首先學生充分利用在校學習機會,強化實踐能力,組織引導學生走進企業進行實習,大學生不僅重視專業知識的積累,更要重視是知識的綜合運用、提高、昇華、改造和創新。

1.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地提高實踐能力。目前,就業單位對人才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需要學生立即能適應工作環境,並且具有創新能力推動企業科技發展。這期間的職業規劃必須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特長及職業崗位方向,利用課餘時間有目標、有計劃、有題目、有專業導師指導、自主進入專業實驗室,鼓勵學生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繫。學生在實驗室自主操作過程中主動觀察、思考、發現新問題,並能獨立分析新問題和解決新問題。因為,創新精神、創新意識的形成來源於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方法。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考取專業中/高級職業131證書、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競賽、興趣小組活動等。逐步培養學生就業、創業、創新綜合素質和團隊協作及奉獻精神。

2.引導學生要有主動的心態和行為,主動獲取求職信息;主動走出去接觸用人單位;主動尋找自身與市場需要的不足;主動請教等等。利用在校實訓、畢業實習將在校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綜合運用,這是學生進行工學結合、實踐零距離就業的重要環節。通過實習使學生對工作崗位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瞭解。同時鍛鍊學生吃苦、勇於鑽研的意志,學生們的親自參與、親身實踐,對職業選擇有了更清晰的目標。為以後走向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指導學生要具備基本求職技能。其中包括:寫出令招聘者心儀的簡歷;培養個人外在的形象和氣質;在求職過程中要態度謙虛,掌握求職技巧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自身發展前景、專業優勢等諸多問題。

4.指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瞭解考研信息,聘請本考研、專升本成功的學生講解學習體會、經驗。他們在考研路上所遇的狀況和經驗毫無保留與同學們分享。

5.組織就業意識教育報告、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專業教育、校友座談會使學生掌握就業形勢和自身能力,使之正確擇業。

三、專業認知教育融入到每位教師的課堂中

學生學習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甚至是專業課都需思考為什麼要學習這門課,它對專業乃至就業有什麼關係等諸多問題。儘管在每學期的專業認知教育中,教師都會詳細的解讀教學計劃,但是學生在學習課程時難免又不清楚,學習缺少動力。因此,每位任課教師都應該掌握所教專業的教學計劃、培養目標、專業崗位方向、課程之間的關係等,特別是對所講授的課程應該掌握本課程開設的作用、目的,對後期課的影響和鋪墊的內容,專業課對職業技能的影響等。擔任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師有責任根據學生的特長指導學生進行本專業的職業規劃,教師善於發現學生潛在的天賦和才能,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引導他們走上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但是目前很多教師,上課第一節課就開始講本門課程的內容,不向學生交待為什麼開設本門課程,本門課程應該掌握到如何程度,這門課對後續課或者職業崗位的影響。

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處於迷茫狀態,這種迷茫有時在教學檢查的學生座談會上,學生會提出疑問,然後解答,關鍵是帶着疑問聽課影響部分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沒有方向和動力影響教學效果。專業認知教育應該融入到每位教師的課堂中,任課教師要讓學生時時清楚學習本門課程的目的及作用,掌握自身發展的方向,調動自覺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明確將來我能幹什麼,我該幹什麼。教師在講授專業課程和專業的實踐課程時要不斷鼓勵和引導學生堅信成功取決於個人實力信念,珍惜在校的每一分鐘。針對現在同學們普遍存在的缺乏專業知識及文化視野狹窄問題,督促同學們樹立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培養他們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規範職業認知和就業認知的第二課堂

根據當前大學生就業情況,學院對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開創第二課堂,系統開設“求職與擇業”、“職業生涯規劃”培養學生合理規劃未來發展。在職業、就業認知教育不要拘泥於呆板的理論教學,開展社交藝術活動或者由學生形成小組,模擬實戰情境,由學生對小組的表現進行打分。讓學生參與到實踐的過程中來,使得第二課堂的職業、就業認知教學能有效同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找到自身不足,考到同學的優點及自身努力的方向。教育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對職業影響的重要性。瞭解團隊合作以及職場生涯中應具備的基本原則和準則,以促使學生更好的瞭解職場禮儀,避免學生在擇業和就業途中遭遇挫折,培養和建立較成熟並具有明確“自我標識”的個性特徵,在智力、個性特徵以及抗壓、抗挫折能力上培養較高的商數,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同時有計劃舉辦面向全院學生就業形勢分析,簡歷製作與面試技巧講座,網絡瀏覽就業職位選擇方法和注意事項講座。在開設“創業學”選修課中將創業理念引入學生們的視野,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創業觀;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以及自立、自強、自信、自主的創業精神;指導學生積累創業知識,提高創新能力,為將來的崗位創業、實體創業做好準備。聘請往屆在就業和創業較成功的學生回校演講,讓學生清楚創業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以保證學生正確的看待和了解創業,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

總之,大學生的專業認知、社會認知、職業認知、就業認知都要從大學一年級新生開始進行系統化的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職業規劃的概念,初步認知社會和所學專業關係。使學生們瞭解到就業難的現實,能力和機遇相輔相承的關係,初步建立就業意識;瞭解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基本要求。目前,我校各系各專業逐漸認識專業認知對學生髮展的重要性,各專業先後開展了一系列的專業認知教育的嘗試,尤其是經濟管理系工商行政管理專業和信息工程系在此方面的探索已初見成效。

標籤: 職業規劃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zhiye/v9gx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