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精英人物 >

劉允:直線本地化

劉允:直線本地化

每位經理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是:跨國公司要在中國開闢天地,成功與否,取決於其是否儘快本地化。

劉允:直線本地化

道理很好理解。然而,一些跨國公司至今卻還沒有摸清本地化的門道:甲骨文的管理方式尚不能為中國本地員工和合作夥伴所接受;雅虎在中國一直都有水土不服的症狀,遠遠沒有取得與雅虎在全球互聯網業內相匹配的尊敬……

顯而易見,本地化是一道讓跨國公司痛苦的難題。它們在中國面臨的通病是,公司總部做生意的方式與中國員工文化的融合,確切地説是整合。這方面,跨國公司更想同化後者,並不想適應。但要在中國改造人的民族性,有點一廂情願,因為這太難了。

“所以,我執行的本土化策略是要讓員工感覺到,在中國做事情必須按中國的方式,要適合中國。”SK電訊(中國)CEO劉允似乎尋到了解除痛苦的良方,“而且,我還要讓SK電訊總部瞭解,SK電訊在中國要按中國的方式做事情。”

動真格

SK電訊在韓國和全球都早已成為享有盛名的大型移動運營商,併為韓國的電信應用發展和全球CDMA商用做出了顯著貢獻。

2002年2月,劉允進入SK電訊,在此之前,SK電訊(中國)只是一個辦事處,裏面當家作主的是一個從總部派來的韓國人,中國員工僅僅是助手,充當翻譯之類的角色。隨着劉允的進入,SK電訊總部又新來了一批韓國人,辦事處規模擴大,SK電訊(中國)隨即成立。

根據韓國企業的規矩,安排座位的時候,管理者都靠着窗户,相應的排序是,越靠近管理者越是重要的、次重要的職位。SK電訊(中國)也照搬了。

新官上任,劉允並沒有馬上燒火,動這些天規,而是採取了觀察、遵循的策略。但是,當被劉允引進的任高級管理人員的中國員工發現,在座位安排上自己跟韓國人明顯不公平時,他們並不吃這一套,直接向劉允要説法。

“目前SK電訊(中國)剛剛成立,很多工作需要跟總部溝通。但做這樣的座位安排,也希望你們能跟坐在一起的韓國人員有非常好的溝通。對你們不懂的問題,你們要拜他們為老師,向他們學習,不要計較這些小事情。”

面對被自己親自引進且此刻帶有情緒化的中國同胞,劉允知道需要給他們吃定心丸。所以他的勸導軟中帶硬,很讓他們寬心,“到了一定的時間,時機成熟了以後,要做SK電訊(中國)的改變。”

一段時間以後,融合到一定程度了,劉允動起了真格。2003年初,SK電訊(中國)從北京國貿搬到了東方廣場,借這個機會,劉允靜悄悄地做了第一個改變,即在窗户邊,僅放幾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讓高層坐。這樣佈局,一些韓國人有苦説不出,畢竟位子不夠,要想所有韓國人都坐在窗户旁邊那只是幻想。舊秩序輕易被砸破。

接着,劉允又打出重拳,開始深層次的組織變革。2003年,劉允設立了一個高級總監,由中國本地員工擔任。理所當然,這個總監就坐到了窗户邊。而且依照職務規定,部分韓國人還得要向他報告工作。除劉允之外,先前從來沒有韓國人向第二個在SK電訊的中國人作匯告的規則又被瓦解。同時,將中國員工管理層排除在外的僅由韓國員工參加的會議,經調整後,一些韓國人讓中國人給替代了。到此,韓國員工特權全被取消。

真實用意

劉允的這些動作,讓韓國員工感覺到了自己利益的損失,一開始他們理解和接受不了。

一些心懷不滿的韓國員工,總覺得個人價值沒有得到體現,工作起來很懶散。有人甚至直接來找劉允,向他質問,為什麼要這樣?並向劉允提出,即使劉允作了這樣的安排,但他們對中國員工也不會服從,也不會在工作上給予支持。甚至有個別韓國員工還反映到SK電訊韓國總部,説劉允的不是。

面對韓國員工的過激言行,劉允很冷靜。在劉允眼裏,SK電訊已經不是一個韓國的本土企業,要成功跨國經營,本地化必不可少。所以,他的種種變革的真實用意,是為了真正設定SK電訊在中國的本地化。

“換句話説,經過各種改變以後,我希望SK電訊中國所有員工都是以SK電訊(中國)的概念來思考,不再以韓國人、中國人,或者是總部派來的和本地錄取的做區別。”劉允解釋,“你在中國,必須以中國SK為基準。”

事實上,劉允的作法已得到了總部的認可。“當我對SK電訊總部説一定要本地化,中國不完全需要總部那些東西,甚至中國有些東西比他們還要好時,他們有很大的詫異:什麼東西最好?”在劉允看來,SK電訊到中國有從上往下走的感覺,實際並非這樣:“你這個東西即使再好,拿到中國可能行不通。所以,我就讓他們來到中國實地感受,不要在那兒坐着做決定,這會改變他們的觀念,讓他們能夠相信我的方式。”

韓國員工也知道劉允不只是名義上的老闆。比如在年終考評上,韓國員工的升級、調工資,在劉允就任的第一年、第二年,他是參與考評的。雖然,劉允不是最後的考評人,但他的意見還是得到總部尊重的。到了2004年的年終考評,劉允成了最終評估者,對所有中國人和韓國人的評估,他的考評最重要。

不過,劉允仍在不同的場合想方設法讓韓國員工接受、認可他的變革。比如,在公司日常的行政、公務等會議上,他以CEO的角色,強調變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日常生活中,又以同事或中國員工的身份,約韓國員工一起吃飯,一起去酒吧,跟韓國員工一起談足球,談韓流電影,談公司。特別是在公司管理上,劉允可以反映他的不滿,韓國員工也反映他們的意見。無形之中,劉允跟他們的距離拉近了,對劉允的變革,他們也默默接受。

另一條腿

SK電訊(中國)本地化運作,除從公司本身着手之外,尋找合作伙伴,實現產業本地化是另一條腿。2004年4月8日,在劉允推動下,聯通時科公司終於掛牌,SK電訊如願以償地成為殺入中國電信增值業務的第一家外商。同年,SK電訊手機牌照也拿到手。

聯通時科的產生和SK電訊手機項目的開始,自然讓劉允高興,但此前的另外一出好戲的流產,卻讓劉允“受益匪淺”。

某知名國內手機廠商發現生產製造手機的贏利逐漸下降,也想做個戰略轉變,但苦於自己不瞭解客户和業務,做不出服務,也在四處尋找先進的運營商合作,好走出另一條路。當這家公司和劉允親密接觸後,雙方都對對方產生了好感,願意牽手合作。但SK電訊(中國)只為他們做手機的銷售、捆綁,和為客户做一些代理,不做手機專賣場。

所有的手續辦得差不多,承諾、協商、溝通都已到位,並簽署了合作協議。這時候,這家公司突然出現大的人事變動,原有的高層離職。新的管理層上來以後,認為原有的公司發展方向不符合他們的戰略。儘管劉允多次與其溝通,想盡力挽回,但依然無力迴天,不得已,劉允宣佈原來的合同作廢。

合作的失敗,並沒有促使SK電訊總部向劉允收權,反而更放手和信任:“我們不怕遇到一些挫折,但是劉允你告訴我們,在中國,像SK電訊這樣的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還是不是行得通,還能不能走下去,你要回答這件事情。”

“我們還應該沿着這個方向走,但是我們要修正,應該更集中地看待我們擅長哪些業務,要跟哪些企業合作,要經過什麼樣的更多的檢查的步驟,然後真正感覺到,在我們做決策之前,這是一個合適的合作伙伴。” 劉允吃一塹,長一智,“而且,跟中國企業,特別是國企的合作,思路上要更加開闊。我們更要變成一個使者,做好各方面的溝通。不光跟董事長、總裁,恐怕與副總裁及財務部門,也要充分地溝通、瞭解,確定相關人員都能夠了解了,才能夠合作。”

求勝慾望

確實,中國市場龐大,發展潛能好。但要做成事,人的因素忽視不得。

“當你親自經歷的時候,對這個企業,特別對國外企業決策者來講,震撼是非常深的。”劉允深有感觸,“這個時候,還能堅定信念,還能做下去,那是絕對靠有本土觀念的管理者和經營人員。”

“所以本地化就是從CEO開始,而不是韓國人過來做CEO,請幾個中國人,一點一點帶起來再做。”劉允説,“這樣,我們的本地化能很好地直線式運作,就是説本地化這個事情我們是非常認真的,考慮非常周全,沒有動搖過。我們的目的非常簡單,要打造適合做中國企業的人,讓他們的思維、理解力、做事方式,逐步走向中國化。”

劉允對本地化執行的認真與執着,與他的業餘愛好——打高爾夫球關係甚密:“打球能鍛鍊我求勝的慾望,更重要的是,同樣處理一杆球,認真和不認真結果絕對不一樣。你越認真,一定會獲得更好的成績。”(黃前進)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網者:

標籤: 劉允 本地化 直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renwu/l0x8v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