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職場打拼 >

自我效能感的四大影響

自我效能感的四大影響

下面本站小編分享了自我效能感的四大影響,一起來了解吧。

自我效能感的四大影響
自我效能感的四大影響

1、影響工作與家庭

工作與家庭衝突,是很多人頭痛的事情,人們往往只注意到外在的客觀原因卻忽視了內在的主觀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自我效能感。

工作與家庭衝突,影響了很多的工作的熱情和家庭的温馨。我們都知道,時間對任何人都是一樣平等的,而是有限的。如果想要在工作上表現出色,很多人勢必會將時間更多地傾注在工作上,也就工作時間大大增多。但勢必會減少投入在家庭生活上的時間,比如加班不回家吃飯。這樣是十分危險的,由於缺少溝通和滋養情感,很多人的家庭都出現了情感問題。

從表面上看,像是工作時間特徵的原因,其實本質是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低的表現。自我效能感在這一過程中它影響着工作時間和質量,同時也影響着家庭生活。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會完成更多的任務,或是完成一項任務會消耗更少的時間。這樣有足夠的時間去擔任家庭角色。而自我效能好的人,在與家人的溝通上會更有效。

2、影響情緒

當我們認為做某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時,往往會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情緒飽滿,主動性也更高。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十有八九是因為在這一學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興趣又可以使人更加投入,獲得更好的成績,從而促進能力的增長。與此相似,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更有興趣從事某一活動。在行動的過程中他們會更加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對外界的信息會更加積極地進行加工,從而更有可能獲得好的結果,好的結果又能起到強化作用,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解決問題之前,往往會從積極的方面去考慮問題,形成正向預期;遇到問題時,也會以一個樂觀的心態看待它,較少產生焦慮。

3、影響努力和堅持

在工作和學習中,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會影響到人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決心,影響人行為的堅持性。因為其中有一種我們都經歷過一種感受就是習得性無助感。所謂習得性無助感,就是我們在從事某一活動中,屢次受到失敗和挫敗,沒有成功的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沮喪和失落,沒了信心。如果再把我們放到同樣的環境中,我們就會和之前一樣無助,不能夠很好的完成任務。分析其作用機制可以發現,只有當人把失敗歸結為不可控制的因素時,才會形成這種無助感。而這不可控制的原因意味着自我效能感的低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更容易放棄努力。結論就是高自我效能感者所付出的努力與任務難度成正比,低自我效能感者則相反。

4、影響人行為的選擇

自我效能感是一種對未知活動的估算是否能夠完成預期,如果當個體對自己完成該任務的能力評價很低時,他可能不會採取行動或者選擇一個較容易的目標。所以,人們會根據不同的任務,改變自己的自我效能,來選擇行為和任務。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與作用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它與自我能力感是同義的。這一概念是班杜拉(1977)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也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在他的動機理論中指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説的強化,但是班杜拉關於強化的看法不同於傳統的行為主義理論。他認為,在學習中沒有強化也能夠獲取有關的信息,形成新的行為模式。而強化在學習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激發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和調節人的行為。這種作用通過人的認知形成期待,成為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

早期學習理論家認為,某一行為之後的強化會提高該行為的出現概率。班杜拉認為,這是不確切的。行為出現的原因,不是隨後的強化,而是人在認知到行為與強化之間的相倚關係之後產生的對下一步強化的期待。

關於期待,班杜拉區分為“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兩種,結果期待是指人對自己的某一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強化)的推測。如果人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將會導致特定的結果(強化),那麼這一行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到選擇。例如,兒童感到上課注意聽講就會獲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績,他就有可能認真聽課。

效能期待是指人對自己能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它意味着人是否確信自己能夠成功地進行帶來某一結果的行為,當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並會去進行那一活動。例如,學生不僅知道注意聽講可以帶來理想的成績,而且還感到自己有能力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時,才會認真聽課,在這裏,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人在進行某一活動前,對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為的判斷。換句話説,是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主觀推測。

在班杜拉之前,已經有一些心理學家注意到結果期待的作用。羅特曾把人分成“內控型”和“外控型”,塞利格曼認為當人們產生“行為結果不可控制”的結果期待時,會產生“無助感”。

班杜拉不僅指出結果期待會對人的行為發生重要的影響,而且強調效能期待(即自我效能感)在調節人的行為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班杜拉指出,以往學習理論的研究集中在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過程上,以往動機理論的研究停留在提供什麼強化(誘因)才能促進行為上。但是,人在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也知道了行為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之後,並不一定去從事某種活動或做出某種行為,因為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調節。能取得好成績固然是每個學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從心之感卻會使人對學習望而生畏。所以,在有了相應的知識、技能和目標時,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為的決定因素。這也是班杜拉為什麼把期待區分為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自我效能感與成就行為是相互促進的。一些研究表明,通過下述幾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1.行為的成敗經驗。

這是學習者的親身經驗,對效能感的影響是最大的。成功的經驗會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敗的經驗會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斷成功會使人建立起穩定的自我效能感,這種效能感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降低,而且還會泛化到類似情境中去。

由於一些非能力因素會制約活動質量的高低,所以,人們在評價自我效能感時,往往要同時斟酌能力因素與非能力因素對於自己行為成敗的作用。因此,除能力因素外,一些非能力因素,如活動任務的難度、個人努力和程度、外力援助的多少等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着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如果任務很難,或者個人沒有付出多少努力,或者沒有什麼外力援助,這時的成功會增強自我效能感,而這時的失敗不會降低自我效能感。如果任務簡單,或者活動中費力很大,或者外力援助較多,這時即使成功也不會增強自我效能感,倘若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在研究中發現,人們對於行為成敗的歸因方式,會直接影響自我效能感的評價。

2.替代性經驗。

這是學習者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驗,它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響。當一個人看到與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範者取得了成功,就會增強自我效能感,認為自己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看到與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的示範者遭遇了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覺得自己也不會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這種觀察學習對於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是通過兩種認知過程實現的。一種是社會比較的過程,學習者採用與示範者比較的方式,參考其表現以判斷自身的效能。另一種是提供信息的過程,學習者可以從示範者的表現中學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或方法,瞭解解決問題的條件,這些都會對自我效能感產生一定的影響。在觀察學習過程中,影響觀察學習的諸因素,都可能對自我效能感的建立發生作用。

3.言語説服。

這是試圖憑藉説服性的建議、勸告。解釋和自我引導,來改變人們自我效能感的一種方法,由於使用簡便它成為一種極為常用的方法。然而,依靠這種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一旦面臨令人困惑或難於處理的情境時,就會迅速消失。一些研究結果表明,缺乏體驗基礎的言語説服,在形成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效果是脆弱的,人們對説服者的意見是否接受,往往要以説服者的身份和可信度為轉移。此外,如果言語説服與個人的直接經驗不一致,也不大可能產生説服效果。

舒恩克(1981)以算術成績極差的國小高年級兒童為被試,對自我效能感進行了研究。他為這些差生安排了一個星期的訓練,在每次訓練中他先讓兒童分別學習算術的自學教材,然後由榜樣演示如何解題,榜樣在解題時一面算一面大聲地説出正確的解題過程,最後再讓學生自己解題。在學生自己解題之前,他讓兒童把所有的題看一遍,並判斷一下他們能有多大把握來解每一道題,以此來了解學生解題的自我效能感。結果發現,經過訓練,兒童的自我效能感逐漸得到增強,與之相應,兒童解題的正確性和遇到難題時的堅持性也得到了提高。

標籤: 效能 四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dapin/jg39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