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辦公室交際 >

什麼條件下,告密是一種善行?

什麼條件下,告密是一種善行?


什麼條件下,告密是一種善行?

馬克·費爾特沒能堅持到和伍德沃德他們約好的時間。“我就是被稱為‘深喉’的那個人。”當這句話出現在5月31日的《名利場》雜誌上的時候,幾乎沒有人知道他是誰,這個聲音就像是從十八層地獄甚至更深遠的地心裏發出來的,整個世界都為之一震。當水門事件的祕密被揭開的時候,尼克松總統停止了他手上的工作,背上恥辱黯然離去,沒有采取任何報復行動。現在,告密者“深喉”現身了,沒有人在這一次搖晃中跌倒,但每個人的內心卻受到了更強烈的衝擊。

事實上我們都能夠體會,心裏藏有祕密通常都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中文裏就發明一個詞叫“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深埋一個祕密,想到它可能永遠不被人知,就像是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那簡直可怕。因此你最少要將它傳達給一個人。馬克·費爾特已經91歲了,對於這個年齡的人,我們應該寧願相信他是出於心理上自然而然的原因,若要再懷疑他是希望通過公佈這件事來發財、成名,那簡直就太過分了,令人不恥,令人不屑。所以,儘管我像所有普通人一樣,對於水門事件,對於“深喉”現身這件事幾近痴迷,可當我看到這些以小人之心妄加惴測的文字,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脱口而出:“呸!”

有人開始為馬克先生算賬了,説他若將這個故事賣出來的話大約可得百萬美元,於是,這成了他現身的主要動因。説他可以藉此為子女支付教育費用——他們把他想像成一個沒有尊嚴的窮鬼。有人開始從另外一個很容易想到的方面出發——這個老頭子實在受不了默默無聞的一生,尤其是和伍德沃德以及伯恩斯坦相比,這兩個靠他提供的祕密線索做報道的人都成了家喻户曉的英雄。他忌妒他們,要把自己應得的榮耀搶回來。唉!名與利,就是這麼自然而然地支配着小人物們的思維。這類低級透頂的炒作因為完全經不起推敲而令人倒胃。

馬克·費爾特1913年出生於愛達荷州。從愛達荷州立大學及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畢業後,他於1942年步入聯邦調查局,整個二戰期間都在fbi的間諜部門工作。1972年,時任fbi副局長的他將尼克松竊聽民主黨電話的祕密悄悄地告訴了《華盛頓郵報》兩個年輕的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藉此完成了記者所能完成的最偉大的壯舉,他們捅開了“水門事件”的內幕,在美國政壇引發了強烈的政治地震。1974年8月,在經歷“水門事件”之後,尼克松總統被迫宣佈辭職。

馬克·費爾特與兩個記者還有一個主編商定,除非經過他個人的同意,否則告密者的名字就必須在他死後才能告之公眾。從那以後,這些信義之人一直頑強地堅守着約定,走到今年的5月31日。

但願馬克·費爾特能夠長壽,這可以讓他更好地享受説出祕密之後的輕鬆和快活。

他在生命的最後時段終於説出了這個祕密,據説這是在他的家人們不斷地慫勇之下做的決定,他們不希望他把這個祕密帶進墳墓,希望他能在活着的時候放下這個沉重的包袱,輕輕鬆鬆走完生命最後一段路程。但是比這個重要的是,他們希望能由他親口講出那段故事,並且用事實來證明他是一個英雄,是一個為了美國的政治社會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是值得美國人民感謝的人。他不是告密者,不是背叛者,在水門事件當中,他未圖任何私利,他不是無恥小人。馬克·費爾特的家人就希望別人這樣看他。

在他生活在祕密的陰影裏的時候,“水門事件”對於人類道德的影響只是侷限在政治和新聞領域。有一些成果現在已經被記錄在法律與倫理之中了,這包括人們對祕密消息源的認識和使用,也包括政治責任承擔的形式。但是現在,人們要為如何評價“深喉”而思索了。

他在這起事件中的所作所為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公之於眾。假如一切都像馬克的家人所希望的那樣,事實可以證明馬克有一個顆勇敢而正直的心,假如這一切都是真的,問題依然存在,他仍然是一個告密者。人們必須要弄清楚的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告密是一種善行。

每一個普通人幾乎都在生活中受到過這樣的拷問。我知道了一件事,我可以利用它來達到一個目的,要不要這樣幹呢?通常,人們是以這個目的本身是否道德來做出決定,比如它有助於大眾,有助於戰勝邪惡,有助於文明的前行,那麼這樣做就是可以的,有時候我們把這叫做檢舉揭發。如果單單隻能為自己謀取私利,甚至只是為了坑害他人,這樣做就會被恥笑。然而,這個判斷本身是私人的,在決定是否將之公之於眾之前,你不可能和別人討論。所以,每一個告密者在告發之後,還需要等待公眾的判決。

馬克一家人或許正處於這種等待的焦慮之中。如果他們一家都看過《聞香識女人》這部著名的影片的話,他們會有更多的擔心。

在那部影片中,一個成長中的少年為了是否將同學不道德的惡作劇證明給校長深感痛苦。有太多的理由推動他去做這件事,但內心卻有另一種力量與之對抗,在艾爾·帕西諾扮演的失意少校的幫助下他堅持到了最後,這兩個內心中深受不同痛苦煎熬的人相互成為支撐,少年終因堅守個人原則而成為英雄。在這樣一部影片中,告密行為無論附加任何前提都是恥辱的。

在此方面,確有一個悖論。人們在告密之前需要進行一個正義與否的判斷,但是正義會倒過來審判你的行為本身是否正義。唉,到底什麼是正義呢?在馬克·費爾特這裏,人們可以承認是他成就了一樁壯舉,承認這件事的結果對於美國的文明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告密與背叛本身能否得到諒解卻依然不能肯定。有人假設,文明的腳步是不可能被阻擋的,如果沒有馬克·費爾特的告密,也一定會有其它的事件發生,政治的腐敗和陰暗都會被揭露,而且可能是會以更道德的方式來完成。

即使是對於一個好人來説,這樣的假設也實在是太苛刻了。或許它表達的只是對於告密和背叛的反感以及對於提倡這種行為的反對。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在提倡和鼓勵告密,這甚至成為一些政治運動和管理者的常用手段,它可以達成一時的目的,但危害更深,它使得人與人之間相互恐懼,使得整個民族的人格變得卑微。

馬克·費爾特的家人惟恐他被這種鄙夷所傷害,他們希望人們承認他是美國英雄。或許,他原本就是一位毫無瑕疵的英雄,但這種擔心正説明了整個社會對於告密與背叛的態度是多麼強硬。

這個難解的問題也會重新勾起對先前的一些定論的懷疑。比如,在因為泄露五角大樓機密文件而被政府告上法庭的《紐約時報》事件中,法官們最終判定給媒體一些重要的權利,其中就包括保護祕密的消息來源。法律認可了這種做法,同時也讓媒體在祕密消息源不準確、給他人帶來傷害的時候,替代提供消息的人承擔法律責任。那個著名的判決解決了這件事上的正義歸屬問題。但是,現在人們看到,這種權利正在被濫用。那些匿名的報道到處惹是生非,在很多地方它成了危害媒體信用的最大敵人。買賣消息來源成了新聞從業者的一種慣常的手段,以正義之名,以合法形式進行的骯髒交易比比皆是,遠遠多於動機純潔的檢舉和揭發。以至於人們不再相信這裏還存在正義。於是,有人高聲喊到,以正義之名告密的人,你必須勇敢地站出來,否則,我們便不給你信任。

對於政治文明的促進也會因此而再受爭議。尼克松犯下大錯,但他勇敢地承擔並且不實施任何調查與報復。這反而使他受到讚揚,馬克勇敢地揭露政治的陰暗,但人們現在卻在懷疑他是因為尼克松沒有給他晉級的機會而實施報復(當時,局長鬍佛下台之後,他存在轉正的可能性)。一正一反,一褒一貶,恰恰印證了一種粗魯的判斷,那就是政治本身即是邪惡。老百姓從來不相信政客們是好人,即使是的話,他也會經常使用醜陋的、卑劣的手段,這樣做的結果就一定使他變成一個壞人。

那麼“深喉”也會是其中之一嗎?

“深喉”現身了,你的好奇心把你吸引到這樁新聞事件中來,問題是,你打算關心其中的哪些問題呢?你願意相信哪一種判斷呢?回答這個問題有助於清楚地認識你自己。

作者:邵穎波 來源:經濟觀察報

標籤: 善行 告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bangongfanwen/l0nmm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