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勵志演講稿 >

新常態勇擔當演講稿

新常態勇擔當演講稿

演講稿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演講的效果。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新常態勇擔當的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閲讀。

新常態勇擔當演講稿
新常態勇擔當演講稿篇1

大家好!我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報道,講的是一個副鎮長辭職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副鎮長在辭職後説的一句話:“終於能在下雨天睡安穩覺了。”看是一句簡單的話,卻深深道出了廣大基層幹部的工作壓力和心酸。有時候,我也會抱怨,工作如此繁重工資卻總是中央空調。也有時候,在寂靜的夜裏,思念着我可愛的女兒,泣不成聲。更有時候,想象自己瀟灑的向領導遞上一封辭職信,上面也寫着“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然而,在看到一間間裂着口的土坯房時,看着留守兒童一雙雙期待的眼睛時,看到七八十歲的老人用皸裂的雙手端着一碗白米飯就着鹹菜吃午飯時,所有的埋怨和不甘心都拋諸腦後,感受到的只是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身上沉甸甸的責任,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事業是我們每名黨員幹部的責任。

20XX年2月,在應邀出席索契冬奧會,隨後接受俄羅斯電台專訪。當被問到執政理念是什麼時,他回答:“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5月,在河南蘭考視察時,首提“新常態”,7月29日,在和黨外人士的座談會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確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在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責任”被賦予新的內涵和意義,我們廣大基層幹部要時刻強化責任意識,不辱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始終保持勵精圖治、披堅執鋭的新狀態。

“新責任”是心裏始終裝着人民。俗話説“長工短工,臘月二十四的滿工”,可是在黨的之後,石井鋪鄉的幹部們每年到了臘月二十四仍舊在各自崗位上奮力拼搏,絲毫沒有懈怠之意。20XX年的臘月29日上午,鄉黨委政府在場鎮上開展了熱熱鬧鬧的迎新春文藝匯演,下午組織各位幹部再次深入各村、各單位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廣大羣眾安全快樂過新年。鄉黨委書記樑健生更是主動申請年三十值班,在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準備團年飯時,他卻一人深入長嶺、龍口等村查看蔬菜產業發展情況,深入農户家中送去新年的問候。“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是在他會上常給黨員幹部們講的一句話。心裏始終裝着人民,時時刻刻惦記着人民,是我們廣大幹部在新常態下的首要責任。

責任是始終保持擔當。

敢於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是領導幹部的時代責任。在全國吹響“四個全面”集結號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深化改革、依法治理和從嚴治黨的任務前所未有之重,迫切需要我們每位幹部強化擔當意識,主動把為民的責任、改革的攻堅、難題的破解真正扛起來,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有敢擔當的政治定力,有堅守才能有擔當,始終堅守正確的理想信念。要有敢擔當的理論素養,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有敢擔當的無私情懷,做到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要有敢擔當的浩然正氣,胸懷坦蕩才會有底氣和膽氣,帶頭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要有敢擔當的過硬本領,提高科學決策、履職盡責的能力。

責任是腦中始終有好辦法

責任是腳上始終沾着泥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雙腳接通“地氣”,説話幹事才更有“底氣”。各級幹部只有經常深入到平常百姓家,才能真正拉近與羣眾的距離、培養對人民的情感、感知百姓的冷暖、找準造福人民的靶子。

新常態勇擔當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叫李翠紅,我演講的題目是《抓住新常態下的新機遇》。

抓住新常態下的新機遇

英國詩人雪萊説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當前新的經濟常態下,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隻要我們勇於抓住新常態下的新機遇,深刻認識新常態,積極適應新常態,站在新的方位、開啟新的里程。相信我們的春天不會太遠!

新的經濟常態下,我們要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挑戰挑戰,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在新常態的形勢下我們會面對更多新的挑戰,可能會打破以往的經濟生活方式,面對挑戰時,我們不能總是把怨言掛在嘴邊,把別人看成巨人。卻忘了自己具備的能量。思想會決定你的行動,當然也會決定你的成就。

八年前誰會想到網購會被大眾認同,誰會知道網購代來的經濟效益這麼巨大,曾經的淘寶網站我們覺得很先進,現在的京東商城、1號店、亞馬遜,很多國外產品我們隨處都可以買到,國外遠在他方又咫尺可見,各種各樣的商品擴大我們的消費眼球。而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在隨着時代發展,被時代經濟推動着,我們總是隨波逐流,沒有反抗,沒有任何的態度去接受變化,當看到別人一個個成功的案例時,許多人就會拍大腿“唉、我當初怎麼沒有想到,如果我當初.....現在....”。很多的如果,很多的當初,都因為我們沒有做好挑戰的準備,沒有時刻備戰的思想,安逸習慣了,慢慢的機會在我們身邊一個一個的流失,我們也就順其自然。面對挑戰真正的成功者是用心去體會周圍的變化,用眼去觀察新常態下的新機遇,用腦從千絲萬縷的複雜信息中去分析、找出那些能讓你成功的信息,用行動去把這些信息變成現實。我們還年輕,我們需要挑戰,我們時刻要有不怕輸的精神,失敗了一次不要緊,失敗了多次就是經驗,用我們人生的經驗去一點點的試驗,人生的路會越走越順,走出一條屬於自已的人生路,在新常態下去開發自已,探索自已,全心全意的去奮鬥去努力,相信每一次的經濟形態都是好的形態,都是一次新的體驗與考驗。新的經濟常態下,我們要提高新能力把握新機遇。

居里夫人曾説:“機遇從不光顧沒有準備的頭腦。弱者坐待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從過去的傳統粗放轉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我們企業也從以前的單一粗狂式生產向多元化、低成本、高效轉變,這就需要我們有更高的技術水平和不斷進步的創新意識。我們每一名員工都要立足崗位,認真思考一下新常態下,我們該怎麼辦?我們不能僅僅滿足組自己的現狀,而是要不斷學習,把學習作為終身追求,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專業化知識和素養,強化學習效果。要不斷創新能力,創新是工作增強活力、發揮作用的內在動力,要找準工作創新的突破口,用創新的膽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舉措主動適應新常態,及時解決新問題。我們公司現正在試驗油品深加工、研究小顆粒煉油項目,新的項目需要新的技術性人才,我們要善於發現工作中存在的新的機遇,深度挖掘、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努力為新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的經濟常態下,我們要把握新機遇開展新作為。在新的經濟常態下,當很多人在埋怨種種的時候,已經有人做好了磨刀的準備,我認識一個朋友,六年前在北京打工,她18歲就來到了北京,幹了快8年的賓館服務員,每個月休兩天班,工資3500元錢,住着單位的地下室,吃着食堂的飯菜,每天過得也很平談,畢竟吃飯不花錢,每個月也算安穩。但她知道這樣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的一生也會無所作為,20xx年的時候網購已經家喻户曉了,然而快遞行業並不是太多,她用攢下的1萬元加盟了一家快遞公司,當時的開業條件並不是要求太高,只要在小區門口有個10平米的小屋就可以,就這樣她放棄了安穩的工作,開創一個屬於她自已的工作領域。轉眼間,六年過去了,再次見面的時候我被她的堅持感動了,僅僅的六年時間,她現在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老總,從北京到黑龍江、哈爾濱、吉林的大型物流運輸,她有的自已的運輸車隊,有了手下20多名員工,還開上了別人想都不敢想的寶馬車。有一次和她相聚,她説其實我也沒做什麼,就是看準了眼前的機遇並適時抓住實施而已。

是的,機遇永遠青睞有思想準備的人,你不但要善於從千絲萬縷中去發現機遇,還要果斷的去抓住機遇,並且有駕馭實施機遇的勇氣和能力。看準需要有足夠的知識、經驗積澱做後盾,抓住更需要有超凡的勇氣,實施則需要有豐富的管理知識、組織能力和專業水平。

親愛的同事們,其實成功並不像想象中那麼難,我們不必去羨慕別人的成功,也不必嗟歎自己的不如意,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從現在開始,從此刻開始,緊握自己的方向盤,乘着經濟新浪潮,不斷開拓進取,努力拼搏,相信成功的大門一定為你打開!

新常態勇擔當演講稿篇3

大家好!“新常態”一詞出自習總之口,看似不經意間,實則內涵豐富。11月9日,習總於北京時間11月9日出席主題為“亞太新願景:創新、互聯、融合、繁榮”的20XX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峯會並作主旨演講,首次就中國經濟“新常態”進行全面闡述,指出:“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佔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概括的説,經濟新常態也就是中高速、中高端、創新驅動。

在把“新常態”作為執政新理念關鍵詞提出6個月後,中國xx9日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峯會上首次系統闡述了“新常態”。他表示:“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觀察家認為,中國領導人“新常態”之論,向世界發出了這樣的信號:走向新常態的中國也將給處於緩慢且脆弱復甦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持久動力。

1.深化改革,推進治理現代化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沒有比“改革”更合適的了。以來,“改革”這個耳熟能詳的詞彙,被提到了更高層面、賦予了更多內涵、注入了更大動能。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一系列重大舉措,再次激發了社會的改革熱情,堅定着人們對國家未來的信心。

久推難動的公車改革,全面啟動;城鄉二元的户籍制度,打破堅冰;大量行政審批事項,被下放或取消……過去兩年,全面深化改革大潮迭起,一些多年未有進展的改革強勢推進,一些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被逐步突破,越來越多的人真切感受到了什麼叫“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什麼叫“行動最有説服力”,什麼叫“為了人民的改革”。即便是激進的觀察者也不禁感慨:新一輪改革的幅度和力度都“超出預期”。改革,化身為醒目的執政標籤,凝聚成最大的時代共識,寄託着萬眾的幸福夢想。

我們常説,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但信心的累積殊非易事。回想兩年以前,有多少人對未來充滿種種焦慮。從客觀層面來講,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從主觀方面來看,精神懈怠病、改革疲勞症在一定範圍蔓延,折射出一些人的畏難情緒。在這個意義上,如何繼續推進改革,不僅是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場關乎中國信心的重大工程,還是一場對執政能力的直接檢驗。

沒有改革,反腐就不會完全徹底;沒有改革,作風就難以根本轉變;沒有改革,發展就沒有持久動力。正因如此,反覆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總目標,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涵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將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熔鑄為改革的總目標,不僅是一個充滿歷史意義的戰略擘畫,更是當代中國最重要的頂層設計,中國的改革開放由此進入新境界。從闡述改革方法論,到細化改革總目標;從中央改革領導小組七次會議的頂層設計,到一錘一錘釘釘子的具體攻堅,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領導下,改革有響亮的口號、全面的佈局,更有真心為民的擔當、真抓實幹的行動、真真切切的收穫。

兩年以來,財税改革、户籍制度、司法體制、教育改革、科技體制、農村土地流轉……每一項改革目標,都牽涉全局、具有根本性意義,充分説明了今天的改革,不只為了應對挑戰,更是為了把握機遇;不只為了短期目標,更是為了圖之長遠;不只是時代要求,更是歷史責任。在經濟新常態下謀劃改革,在政治新生態中推進改革,激發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涵養的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動力之源。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開放的規律性,更加堅定地肩負起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責任,我們就能用責任贏得信任、以勇氣鼓舞士氣、拿實幹奠基未來,讓改革成為億萬人民的幸福之源,成為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中國的改革方興未艾,未有窮期。

2.厲行法治,跳出歷史週期律

“以律均清濁,以法定治亂。”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如果用一個詞來標註最新的刻度,一定是“法治”。從黨的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到xx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個行進在復興之路上的文明古國,正在進入全新的“法治時間”。

中華文明的古老常常被人忽略,因為她在迸發制度活力時總顯得那麼年輕。法治,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上的認識突破和手段創新,也是現代中國煥發治理智慧的標誌。今天的中國,選擇法治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依託,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抓手,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百餘年上下求索作出的最終選擇,也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路徑。

歷史常新,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間窗口已經開啟。黨的以來,從“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到“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從“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到“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一系列重大論斷和重要舉措,既有對多年來黨治國理政思想的一脈相承,又有應對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的創新發展。而一以貫之的,就是“法治”與“改革”這一推動當今中國在時代大潮中劈波斬浪的“雙引擎”。以改革破除利益藩籬、疏浚矛盾淤積,以法治減少社會震盪、緩解轉型陣痛,是適應新常態、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基本保障。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時代呼喚依法治國,羣眾期盼依法治國。實現了治理現代化的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人民權利得到充分尊重的社會必然是法治社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法治經濟。兩年來,強調依法推進改革、嚴格依法懲治腐敗、徹底廢止勞教制度、全面糾正冤假錯案……法治正在以潛移默化的力量,塑造着中國社會的新生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正在成為社會共同體有機聯繫的紐帶,塑造人們共同行為規範的教師,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衞士。

整整70年前,一部《甲申三百年祭》,表達了中國人民跳出歷史週期律的真誠希冀。也以“我們決不當李自成”警示全黨。建設法治中國,是擺脱數千年封建因襲的唯一途徑。“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偉大的民族總能在歷史中汲取經驗,而現在,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轉折點。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民主機制和法治途徑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進而推動現代國家治理的形成和鞏固,使法治生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跳出歷史週期律的唯一出路。

不久前的第一個國家憲法日,無數中小學生手執憲法文本,向國旗莊嚴行禮。許多年之後,他們還將回憶起20XX年,記得由此感受到的憲法尊嚴與法治力量。如哲人所説,我們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裏。厲行法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將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持久而恆常的動力。

標籤: 演講稿 擔當 常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lizhi/rgl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