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演講技巧 >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精選16篇)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精選16篇)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精選16篇)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

從小到大,我學會的事情就像天上的星星似的,多、亮。而最讓我記憶深處難忘的,還是那次的——學會思考。

從小到大,只要不會做的題我都會跑去問父母或老師,也許會有人説:“不懂就要問,這種方法很好。”可每當父母説我不愛思考時,我就會拿這句話當擋箭牌,久而久之,我也發現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思考。

有一次,我正在做家庭作業,突然遇到一道數字很大的題。我立刻想到了爸爸:“筆算太麻煩了,去找爸爸吧!”於是,我便飛奔出房,爸爸正在看新聞,我連忙迎上去説:“爸爸,這道題數字太大,你幫我算算吧!”可爸爸卻拂袖而去。我沮喪地回到房間,心想:“不做了吧,明天問老師吧!可我已經下定了決心呀!”這時,我的腦海裏似乎有兩個小鬼在爭吵,一個説:“明天問老師吧,別做了!”另一個卻説:“不可以的,不能什麼事情都不思考的。”經過我的再三考慮,做!我想:“這道題有可能有第二種方法,我來算算。”我認真地讀了讀題目,畫了線段,做了對比,列了方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可還是解不出。這時,我彷彿看見題目正在對我説:“切,就你?能行嗎?算了吧~哈哈。”我心中很不服氣,更加努力地想。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把這道題解了出來。第二天,老師表揚了我,我心裏高興極了,比吃了蜜還甜。昨天晚上的辛苦全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俗話説:三天不説口生,三天不練手生。只有認真思考,反覆練習,才能在人生的賽場上賽出風格和水平。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換位思考》。

生活中,人們常常忽略換位思考,而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是因為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的性格造就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以言責人甚易,以義持己實難”;從《自由論》的“只知己而不知彼者,對己亦知甚少”到《藝術與生活》的“如果我們瞭解別人也像自己一樣,那麼對最可譴責的行為,我們也會感到應該寬容”。這些都告訴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我們總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許多衝突和矛盾都可以解決。其實,換位思考並不難;可是這對於一些人來説,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換位思考需要暫時忘記自己的想法。

曾經有同學向我抱怨,説他的父母對他要求太高,總是讓他考第一。顯然,他與他的父母都沒有仔細考慮過彼此的感受。作為子女,理當體諒父母的苦心;然而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父母對子女提過高的要求並不是合理的做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讓雙方多溝通,進行換位思考,才能互相理解對方。

換位思考不僅僅能解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一些問題,還能是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我還記得國中時,老師上課有時會拖堂。這樣便引起了一些同學的不滿,他們總認為是老師佔用了他們課間休息的時間。但是,老師上課拖堂也是為了多講一些內容,讓同學們增加知識。不過有時拖堂拖得太久,影響到下節課的正常進行,也不是很好。而且讓同學們保持一定的休息時間,能使上課的效果更加理想。假如在這件事情上,老師和同學都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就不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了。

請想象一下,清晨當你緊閉雙眼站在地上時,你雖然能感覺到光,卻看不見任何東西。然而一旦你睜開雙眼,你便能將大自然的風景一覽無餘。同樣的,如果你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而不顧他人,你當然不會理解他人的想法。問問自己如果和他交換位置,我又會怎麼做。也許此時,你立刻會發現自己的失誤,從而改正。實際上對別人的寬容,就是對生活的理解,而並不是吃虧。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換位思考,而欣賞文學作品也同樣需要。在我們閲讀一篇文學作品的時候,應當進入作者所寫的場景,用心體會作者的內心想法,並且與作者所抒發的情感引起共鳴,從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才能真正理解文章。但如果閲讀文章僅僅只是通讀全文,稍作理解,而並非深入的話,是不能瞭解透徹的。因此在欣賞文學作品時,換位思考也同樣十分重要。

所以我認為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我們都應該進行換位思考來衡量自己做的是否恰當。

雖然我們無法成為他人,但我們可以站在他們的位置,進入他們的世界,體會他們的感受。從而跨過自私的門檻,成為一個擁有廣闊胸懷以及博大氣度的人。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換個角度》。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換個角度來看,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另一種美。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決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同是一朵花擺在面前,會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懷,也會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舂泥更護花”的深刻。你不能苛責寄人籬下的林妹妹的傷懷,你也不能否認落紅護花的事實。你能做的只有學會換位思考,去體會一朵花的豐富內涵。之後,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豐富。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難免會發生矛盾。怎樣才能緩解這些摩擦呢?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遇事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多替他人着想。畢竟,每一個人在其他人眼中也是“別人”。堅持換位思考,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和諧。

“換位思考”並不是什麼深刻的東西,它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伴隨在我們的左右。日常生活中需要換位思考,工作中更需要換位思考。松下公司對一位員工的重大事故並未作出開除或是降薪的處罰,而是耐心的和他分析事故的原因,因為公司領導知道,如果他是那位員工,一定會對自己的失誤造成公司巨大的經濟損失而懊悔。這樣的換位思考,使松下凝聚力大大提高。甚至在公司效益下滑——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刻,員工集體主動要求降薪。因為我們換位思考,人與人之間增進了瞭解,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因為我們換位思考,我們在交往與合作中才會變得愉快。因為有了“換位思考”,我們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充滿人情味兒。

生活是需要“換位思考”的。因為“換位思考”能幫助我們打開觀察世界的多稜鏡,讓我們更好的讀懂別人,讀懂生活,讀懂社會,此刻的我們便學會用單純而善感的心去感受世界多角度的斑斕,體味生活中別樣的美。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4

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換位思考有效溝通不可少,首先我們應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如果溝通的好,我們就能抓住事情的關鍵,就能從事情的根源解決問題,比如我與父母之間,爭吵時總是發覺自己是對的。又比如我與同學之間,討論時總是認為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其實我們就是缺乏溝通。

當我們不理解他人,與他人發生衝突時要學會換位思考,替他人想一想,瞭解他們是為了什麼,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道理。這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冷靜和理智。

‘己所不欲,勿失於人’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它其中包含的意思是;自己比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對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態度,採取什麼方法對待他人,先要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對方,是否願意受到這中對待,如果不願意那麼我們就不能以此對待他人。

我們都有別誤解的時候,如果對此耿耿於懷心中就有解不開的疙瘩,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或許能達成諒解。

換位思考的實質是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注,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多一分欣賞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就多一分愛心,因此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換位思考,理解至上,與人為善。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5

從小到大,我學會的事情就像天上的星星似的,多、亮。而最讓我記憶深處難忘的,還是那次的——學會思考。

從小到大,只要不會做的題我都會跑去問父母或老師,也許會有人説:“不懂就要問,這種方法很好。”可每當父母説我不愛思考時,我就會拿這句話當擋箭牌,久而久之,我也發現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思考。

有一次,我正在做家庭作業,突然遇到一道數字很大的題。我立刻想到了爸爸:“筆算太麻煩了,去找爸爸吧!”於是,我便飛奔出房,爸爸正在看新聞,我連忙迎上去説:“爸爸,這道題數字太大,你幫我算算吧!”可爸爸卻拂袖而去。我沮喪地回到房間,心想:“不做了吧,明天問老師吧!可我已經下定了決心呀!”這時,我的腦海裏似乎有兩個小鬼在爭吵,一個説:“明天問老師吧,別做了!”另一個卻説:“不可以的,不能什麼事情都不思考的。”經過我的再三考慮,做!我想:“這道題有可能有第二種方法,我來算算。”我認真地讀了讀題目,畫了線段,做了對比,列了方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可還是解不出。這時,我彷彿看見題目正在對我説:“切,就你?能行嗎?算了吧~哈哈。”我心中很不服氣,更加努力地想。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把這道題解了出來。第二天,老師表揚了我,我心裏高興極了,比吃了蜜還甜。昨天晚上的辛苦全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俗話説:三天不説口生,三天不練手生。只有認真思考,反覆練習,才能在人生的賽場上賽出風格和水平。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我們從換位思考出發》。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人的性格多種多樣。每天,同學們都會與自己的父母、同學、老師、家人,甚至是陌生人交流和溝通,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理解他人就顯得格外重要。

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的性格造就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同是一朵花擺在面前,會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懷,也會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春泥更護花”的深刻。同是一輪明月掛在夜空,張若虛會吟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會歎出“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鄉愁。或許我們只有學會換位思考,去體會一朵花的豐富內涵,去感受如此多情的同一輪月,才能真正理解他們此情此景的心靈寄託。

但正如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不是換位思考的全部,進行換位思考也不等於所有問題馬上就解決了。一個人即使經過了換位思考,也不一定就會給老人讓座,就算他知道老人不容易,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起來。但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許多衝突和矛盾確實可以化解。古往今來,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西方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説着大意相同的話。換位思考是基礎,我們大可以從換位思考出發!

換位思考,也就是與人處事,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全面考慮問題,這樣看問題比較客觀公正,可防止主觀片面;對人要求就不會苛求,容易產生寬容態度;對自已能將心比心,做到知足常樂。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裏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號叫,於是抱怨道:“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豬聽了迴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是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的。因此,對他人的失意、挫折和傷痛,我們應進行換位思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了解,關心他人。

換位思考是相互理解的前提,我們不應將換位思考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別人,而把被理解和憤怒的權利保留給自己。一對夫婦坐車去遊山,半途中下車。聽説後來車上其餘的乘客沒有走多遠,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結果全部喪命。女人説:咱們真幸運,下車下的及時。男人説:不,是由於咱們的下車,車子停留,耽誤了他們的行程。不然,就不會在哪個時刻恰巧經過山崩的地點了……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不同的生活經歷會造就不同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都有被“冒犯”、“誤解”的時候,如果對此耿耿於懷,心中就會有解不開的“疙瘩”。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遇到問題時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或許會發現這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世界還是那麼美麗,生活還是那麼美好,心情自然也會變得晴朗。我們的世界並非是“錯誤”和“正確”的二元世界,人和人的關係就更不應該只是去分清誰對誰錯。當我們遇到與他人意見各異,不妨也換位思考一番,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某些問題,切身處地的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以及所處的環境來處理問題,有可能某些我們眼看無法調和的衝突,在我們“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因為我們的換位思考而進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讓我們從換位思考出發吧!對待任何人或事,多以換位思考作為工具,而不是去爭誰對誰錯,誰好誰壞,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行動去感染別人,讓美德成為一種常態。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7

大家好!我叫,來自,是一名基層路政執法人員。我演講的題目是:找準定位,轉變執法理念;換位思考,真情感染人心。

假如我是服務對象,這是一個對我來説感受很深的話題。這不是一道簡單的假設命題,而是反映出現階段行政執法工作所遭遇的困境,反映出人民羣眾對行政執法工作的期待。要想做好這道題,要想走出困境,取得社會對執法工作的充分認知,我想必須思考三個問題:我是誰?為了誰?怎麼做?暫且不談我是誰,先看看行政執法到底為了誰。很多執法人員都會自信的説,我是為了執行國家的法律。這種説法當然沒錯。但是,制定法律又是為了誰?通俗的講,制定法律就是為了保障大多數人的合法權利,維護社會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作為法律的執行者,首當其衝的職責就是服務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羣眾。站在我們的角度,就是為襄陽人民創造良好的交通環境,就是為服務襄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這是我們執法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我們不能僅僅站在交通的角度上談交通執法,而要站在全市經濟發展大環境的高度,去認真思考如何搞好服務。

這裏面就存在一個定位問題,也就是我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我是誰。幹任何事情,首先就要端正思想,擺正位置,找準定位。執法者是什麼?我認為,執法者首先是服務者,因為行政執法的根本目的是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維護人民羣眾公共利益。其次才是執法者,但執法者的身份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法律為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賦予我們的。第三是受益者,良好的執法服務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社會正常發展,最終受益的也是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執法人員要在這個問題上有個清醒的認識,找準出發點,然後去思考執法工作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轉變和改進。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怎麼做。進入21世紀,服務業高度發達,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是頻繁轉換的。現實生活中,你去商店僅僅是為了買一塊香皂,卻碰到服務員苦瓜一樣的臉;你去政府部門辦事,卻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你不小心觸犯了某項規定,卻像階級敵人一樣的被呵斥。面對這種情況時,你會作何感想呢?作為一名執法人員,每天都要同服務對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要讓服務對象舒心和放心,我們當然要用誠懇和專業的態度去對待。

假如我是服務對象,我渴望得到五個服務:一是微笑服務。一張笑臉,一聲問候,往往會起到春風化雨般的效果。當我見到執法人員的微笑,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給了我應有的自尊和信心。二是“一口清”服務。執法人員對自己職責範圍內的業務,不僅要熟練、要精通,而且要一次性對我講清應該提交的所有證件和材料,避免多跑路。三是換位服務。我希望執法人員能夠設身處地的站在我的位置,想想我最希望得到一種怎樣的解答,需要一種怎樣的服務和幫助。相信執法人員這樣做了,即使我的某種願望沒有達成,我也會給予他們應有的理解和諒解。四是延伸服務。服務沒有止境,服務的延伸體現的是一種態度,一種與人民羣眾心連心的真誠。當我即將離開時,我最希望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您還需要幫助,請隨時與我們聯繫”。五是規範服務。在服務窗口,需要規範的服務程序,規範的文明用語,規範的行為準則,規範的業務術語。在我的眼裏,執法人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小處講代表着交通部門的形象,從大處講它影響着國家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

長期以來,機關單位之所以給人民羣眾留下了“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印象,關鍵還是服務不到位。要想改變這種局面,真正融管理於服務當中,作為執法人員,我們心裏要時刻牢記,並用實際行動踐行四句話:為你辦、我來辦、儘快辦、想法辦。

一聲問候相迎,一張笑臉暖心,一句平安送行。對於我們來説,從小處着眼,從細節入手,哪怕是一點一滴的提升,贏得的不僅僅是理解,還會贏得應有的尊重!讓我們用激情提升服務質量,用真情感動服務對象,用熱情感染服務對象。只有這樣,才無愧於頭頂上的國徽;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交通行政執法者!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不時看看宿舍的燈,它依舊散發出柔和的光,絲毫沒有休息的意思。我急得直跺腳:都要上課了,她怎麼還不來啊?

等待是漫長的,一陣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冷戰,在寒風中站了十多分鐘,手早已冰涼,心也漸漸失去暖意。正當我快沒有耐心繼續等她時,宿舍的燈忽然滅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震得樓裏的感應燈齊刷刷地亮起來。她一邊跑一邊向我招手,到我跟前時,她氣喘吁吁地説:“對不起!頭洗到一半水就停了,你説我總不能頂着一頭泡泡下來吧?呵呵!”

看着她凌亂而不時往下滴水的頭髮,還有那歉意的微笑,我不禁想起那件事……

我在一堆一堆的書中,尋找錄取通知書,而她在樓下焦急地喊着:“李璐瑤,快點啦,要遲到啦!”也不知過了多久,還是不見通知書的蹤影,“唉!”我長歎了一口氣,將最後一本書丟掉,垂頭喪氣地等着接受她“暴風雨”的洗禮時,她卻自己上來了,沒有預料中的責罵和埋怨,她微笑着説:“馬大哈,我幫幫你吧!”她不生氣嗎?我感到疑惑,她見我一直盯着她,有些奇怪:“怎麼了?快找啊!”

“瑤,你生氣啦!”她的聲音,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看着她的笑容,我問自己:當你在埋怨別人的一點點不足時,換個位置想想看,如果是她這樣看你,你會怎麼想呢?當你在為別人的一點點過錯而發怒時,換個角度想想,如果犯錯的是你,別人會怎麼去對你呢?

給別人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換個位置,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更多的美麗,也會收穫更多的歡樂。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9

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這是貝爾奈説的話。

首先,來講一個情景: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顯然,在丈夫開車的時候,妻子只是顧着自己的想法,而沒有考慮丈夫的感受,丈夫讓妻子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要求你遇到問題,想他人所想,以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個人主義,或許這樣,你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而導致截然不同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你自己還是別人,是否會有些不合理的事情發生。比如説,你看到車站旁的乞討者,是否會很厭煩?見到大街上的清潔工,是否會有一種輕視的目光。可如果設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位乞討者,你是那位清潔工,你又會怎麼想?學會換位思考,你就不會面若冰霜的從那雙乞求的手旁走過。學會換位思考,你就不會嘲笑路上的清潔工,你就會有“行行出狀元”、“勞動最光榮”的想法。

“一千個讀者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話真是精闢。讀書如此,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決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或許兩個人的思想會有衝突,但請設身處地的為對方想一想,湧入內心的埋怨或是憤怒便會消失。正如讀者眼中的哈姆雷特,誰能説出哪一個絕對正確?1+1=?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計算方式,而得出的結論、答案也有所不同,數學家為了證明1+1=2而窮盡了半生的精力。有人説:“1+1=3是作家。1+1=2是數學家。1+1=0是哲學家”。太對了,數學家是實事求是,那是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作家喜歡在原來的故事上進行加工,誇大事實,你能説他們其中之一是錯的嗎?當然不能!因此,我們在探討一些問題的時候,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就沒有真正的對與錯,當我們遇到與他人意見各異,不妨也換位思考一番,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某些問題,切身處地的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以及所處的環境來處理問題,有可能某些我們眼看無法調和的衝突,在我們“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因為我們的換位思考而進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換位思考在人際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當你犯了過錯時,你希望別人批評你嗎?回答當然是不希望!你希望得到原諒。當你做得不好時,你希望別人嘲笑你嗎?回答當然是不希望!你希望得到鼓勵。當你遭受挫折時,你希望別人幸災樂禍嗎?回答當然是不希望!你希望得到幫助。當你情緒低落時,你希望別人冷落你嗎?回答當然是不希望!你希望得到安慰。當你總是聽不懂時,你希望別人覺得你煩嗎?回答當然是不希望!你希望得到耐心。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既然不希望這樣,那又何必將這些強加於人呢?所以,當你要對他人這樣的時候,請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不是輕飄飄的四個字,學會它要有寬廣的胸懷,要有博大的氣度,要有體貼入微的一顆心。如果你真能學會換位思考,並能廣泛的應用於生活,那麼你肯定就是一個善良的人。

雨天,司機如果把自己設想成是路上的行人,在經過行人時,他就不會因疾馳而濺起巨大的水花,也就不會聽到後面傳來的咒罵聲;如果執法人員設想自己是一位農民,他就不會如此兇殘,與百姓大打出手,也就會與民眾談笑風生;如果老闆設想自己是一個員工,他就不會俯視員工,員工和老闆就能同心同德謀發展;如果家長能與孩子換位思考,就能互相瞭解,和睦相處;如果老師同學能換位思考,同學就不會不理解老師,老師也能夠體諒學生……如果大家都能換位思考,那麼社會就會更加和睦美好!

其實,真正的高尚品德可以不是一朝一夕學習而來,如果你真能換位思考,自然而然就會擁有。我認為,換位思考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方式。換位思考,你會發現,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麗,生活原本可以如此豐富,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實,你自然也就會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樣的方式有百利而無一弊,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0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想與大家聊一部電影。念大學時,老師播放這部電影,我們看得雲裏霧裏,不甚明瞭;前幾天再次賞析,內心卻是難言的酸楚與無盡的感懷。

該片講述的是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與好萊塢大片相比,這部電影實在普通,既無華麗恢弘的場景,也無如魔如幻的特技,似乎本應該平庸低檔,平淡無奇。可事實上,它卻是一部很有味道、發人深省、光彩奪目、星光熠熠的影片。1980年的今天,該片榮獲九項奧斯卡獎提名,最後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劇本等五項大獎。這部影片就是《克萊默夫婦》(KramersVS Kramers)。

這部影片的劇情並不複雜。如同上世紀七十年代廣大普通的美國夫婦一樣,丈夫泰德在外整天忙於工作掙錢,妻子喬安娜則在家照料6歲的兒子比利。泰德沒日沒夜勤奮的工作,後來還當上了廣告公司的美術總監,似乎更沒有時間兼顧家事,陪伴妻子。他以為事業有成,給家裏人一個好的生活就是自己最大的責任。而與此同時,喬安娜越來越不能忍受整天單調乏味、相夫教子、缺乏人生意義的生活,她最終選擇了憤然出走,留下了父子倆。

喬安娜一離開,泰德父子倆的家庭生活立馬變得雜亂無章、一片狼藉。父子二人第一次在廚房做早餐時手忙腳亂、洋相百出的鏡頭令觀眾忍俊不禁,印象深刻。父親大汗淋漓,兒子不斷歎氣,時不時會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他一會兒抱怨父親手上的汗太多,一會兒指責父親做的飯難吃,甚至在超市購物時也會提醒泰德買媽媽經常用的牌子。

克萊默先生現在一方面要忙於工作,一方面又要照顧比利,每天的生活難免疲於奔命,幸好在女鄰居的幫助下,克萊默先生逐漸適應了單身父親的生活。隨着劇情的深入,泰德的父親形象開始鮮活起來。為了孩子,他竭盡全力,在所不辭:當兒子被同學欺負,泰德便在一次重要的報告中中途離席以趕赴老師之約;因為兒子生病發燒,他寧可耽誤大西洋航空公司的截稿日期而使公司付出鉅額賠償,也要陪着兒子度過最艱難的日子;兒子比利在玩耍時不小心跌落之後,影片中描繪泰德抱着兒子一路狂奔、找尋醫院的鏡頭讓觀眾為之動容,淚水連連,深深地體會到了父愛的真實與深沉;當兒子要忍受縫10針的痛苦之時,泰德大聲叫喊“我是他父親!我要去陪他!”終於,比利認識到了父愛的偉大,感受到了精神的堅強,逐漸適應了母親缺失的生活。父子倆越來越親密無間,相互依存。泰德用自己堅守的愛,完成了一個男人的蜕變:“女人可以擁有事業,男人也可以播撒母愛”。

18個月之後,已經是紐約一名出色設計師的克萊默夫人喬安娜回來了。在外闖蕩了一番,事業上成功的喬安娜開始產生了一絲對兒子的愧疚,迴歸了些許母性的温柔。所以,她回來了,可是,她不是為了夫妻的破鏡重圓,而是為了奪回兒子的撫養權。

夫婦倆最終走上了法庭。鑑於年幼孩子通常依戀母親的常態,法庭將孩子的監護權判給了喬安娜。泰德當然不服,當即決定上訴,可令觀眾感到意外的是,當律師提醒他“上訴的話就需要孩子出庭作證並由孩子親自作出選擇”之時,泰德立刻痛苦而堅定地説“不行,我絕對不會那麼做!”在泰德心裏,讓這麼小的孩子當庭作出隨母而去或與父生活的抉擇會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他放棄了上訴。

在影片最後,編劇再次給了觀眾一個意外。當喬安娜去接孩子的時候,她卻突然哭了。她對泰德説:“一直以來我一直想讓兒子隨我回家,其實,這裏才是他真正的家。”她決定讓兒子留下來,呆在他熟悉的地方。她最終放棄了自己的撫養權。

克萊默夫婦最終是否重歸於好,我們不得而知,影片留給了觀眾這個津津樂道的懸念。

應該説,這部電影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首先,這對普通的甚至可以説是一對婚姻失敗的夫妻,卻是最為合格最愛孩子的父母,因為他們寧可自己難受,都不願意因一己私利而對兒子造成傷害;其次,從影片的對白中,我們不難發現,不管他們自己的婚姻如何失敗,在孩子面前,他們卻對對方毫無無端的指責和感性的埋怨,永遠維護着對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他們總是告訴孩子:“媽媽非常深愛着你的”“爸爸特別愛着你的”,這給孩子留下的不僅僅是陽光的心態,而且是感恩和寬容的情懷。第三,理解婚姻的真諦,營造家庭的温暖,對今天在場的每位學子而言似乎還顯得太早,但提早播下精神的種子,樂等開花結果,山花爛漫,何嘗不是一堂大有裨益的人生選修課呢?第四,在這個人們不斷疑惑於“時間都去哪兒的”社會中,在這個很多人都癲狂於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時代裏,我們是否應該捫心自問:我們可以為呵護親情、珍視緣分多做一些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温暖人心的事情嗎?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隨着年齡的增長,到了青春期,我們與父母之間產生了代溝,在青春期的叛逆時期裏,這代溝越來越大,越來越深,這時,需要我們和家長都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讓代溝變小,讓隔閡慢慢消失……

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每個人都會經歷叛逆期,那時的我們太沖動,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用父母太多關心,而父母總覺得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怕我們受欺負、吃苦頭而有時過分愛護我們。應該是三年前,讀初八年級的時候,和同學約好了明天要去圖書館寫作業,從下午兩點到晚上九點,大概九點半才到家,晚餐在外解決。和父母説了之後,沒想到媽媽説必須8點前回到家,不然不准我出去。我當時一下子就憋不住了,和媽媽吵了起來,我大聲説道:“我又不是去玩,我去學習也不行嗎?九點半也不會太晚……”

媽媽嚷着説在家學習也一樣,不准我去了。我一氣之下,隔天沒聽媽媽的,從兩點去到了九點多才回家,回家就接受媽媽的一頓臭罵,我不説什麼了,就關上門,在房間裏開着吵鬧的音樂,自由的跳舞。

之後的幾天我和媽媽也不怎麼搭理對方。在無意間聽到她和爸爸説,8點前讓我回來是因為我不懂外面的社會很複雜,怕我被帶壞了或者會發生意外……我聽完也覺得媽媽説的有些道理,隔天我就和媽媽説我那麼做不對,下次會早點回來,也請求了媽媽多體諒我。媽媽答應我了,我也答應媽媽了,就這樣,換位思考解決問題,多容易。

換位思考是解決代溝、矛盾問題的祕方,不僅適合與父母的爭端,也適合朋友之間的衝突等等,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當矛盾發生時,我們不要急着發脾氣,不要急着面紅耳赤,不要急着爭吵,而要冷靜下來,然後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也許自己對這件事就會改觀了,矛盾也會慢慢解決。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你們知道10減1等於幾嗎?9。對,可也不完全對。

生活的智慧不同於簡單的數學思維。“10減1”現象告訴我們:如果你要到羅馬去,你可以找到很多條大路,只要換一個角度就行了。

要擁有“10減1”的智慧,需要有開闊的視野,需要一個觀察事物的多角度。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看事物不僅需要看到它的一面,還要看到另一面。就如前面那道看似簡單的數學題,如果宥於純數學領域,我們就只能得出一個答案;但如果跳出這個圈子,賦於“10”不同的具體事物,那麼答案就五花八門了。如果我們有探索的興趣,就會發現,蘋果換一種切法,裏面會有五角星。如果我們能夠換位思考,還有什麼是我們辦不到的呢?

一位名人説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後,都還是隻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就都擁有了兩種思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都能有這樣的思維,那麼我們的生活肯定會變得豐富多彩了。尤其對學生來説,在這個人生的重要階段,一定要多換位思考,多與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樣既能取長補短,又能使自己心情舒暢,變得充實,又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要走出自我,看到別人。如果你換位思考,你就會想到別人也有不亞於你的美麗,別人也有不亞於你的獨特與快樂,別人更有令你驚歎的震撼的心靈歷程。走出個人的小圈子,讓你的情操在大氣磅礴的人海大潮中淬洗,讓你的性情在豪放博愛的人海大潮中鑄就,拂去你心靈的塵垢,照亮你生命的暗角。到別人那裏尋找生命的金子和高尚的品質,補充你與生俱來的生命貧乏;到別人那裏探尋生命的奧妙,讓你感動,讓你心潮澎湃。

生命的完整應該是和大家共同來創造的。換位思考了,別人就會看到你的魅力和價值,別人同樣會看清你。只有大家一起相知相惜,生命才會更精彩。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3

寬容是一種美德,但是怎樣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去寬容別人呢?我想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

當你學會換位思考的時候,就會在遇到問題時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的為別人着想,然而只有我們做到這些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更多的理解別人,寬容別人。在生活中,要學會換位思考,當與同學發生矛盾時,化干戈為玉帛,重建良好的友誼,當遭遇挫折時,不妨化消極為希望,陽光就會向你微笑。當我們學會並做到換位思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原來生活其實很美好,每一天的心情都是很好的。

“一千個讀者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話真是精闢。不錯,你也許會認為哈姆雷特是個只熱衷於胡思亂想而怯於實踐的懦夫,而我卻讀認為他那句“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深刻至極。

讀書如此,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決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或許兩個人的思想會有衝突,但請設身處地的為對方想一想,湧入內心的埋怨或是憤怒便會消失。正如讀者眼中的哈姆雷特,誰能説出哪一個絕對正確?不能,所以要容納對方的觀點,換位思考,才能獲得對方這部喜劇更透徹的認識。

同是一朵花擺在面前,會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懷,也會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舂泥更護花”的深刻。

同是一輪明月掛在夜空,張若虛會吟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會歎出“牀前明月光,已是地上霜”的鄉愁。

你能苛責寄人籬下的林妹妹的傷懷?你能否認落紅護花的事實?你能責怪張若虛是無病呻吟?你能不屑太白得鄉情?恐怕都不能吧。所以才要學會換位思考,去體會一朵花的豐富內涵,去感受原來如此多情的同一輪月。

學會換位思考,你就不會面若冰霜的從那雙乞求的手旁走過,今天會多一個果腹的乞丐。學會換位思考,你就不會嘲笑路上的清潔工,你會有一分“勞動光榮”思想的支撐。學會換位思考,就不會再見朋友反目成仇。或許,學會換位思考,天若有情天亦老!

只是,換位思考不是輕飄飄的四個字,學會它要有寬廣的胸懷,要有博大的氣度,要有體貼入微的一顆心。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請拿出虛懷若谷的胸襟,學會換位思考,你會發現,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麗,生活原本可以如此豐富,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實。

1+1=?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計算方式,而得出的結論、答案也有所不同,數學家為了證明1+1=2而窮盡了半生的精力。有人説:“1+1=3是作家。1+1=2是數學家。1+1=0是哲學家”。太對了,數學家是實事求是,那是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作家喜歡在原來的故事上進行加工,誇大事實,筆下生輝;哲學家是正反兩個方面看問題的弊和利同在,所以歸零。設想作家、數學家、哲學家們坐在一起討論1+1=?的話題時,相信他們都會拿出自己認為答案正確的依據,可是彼此之間卻互不信服。基於他們僅是處於自己所在的位置去看待同一個問題,因為位置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看法,看法不同就會得出結果的差異。放眼整個社會也是一樣,一件事因為處理的人不同,那麼使用的方式也可能有差異,得出來的結果也許更有差別。

換位思考、世事無絕對。每一件事情都是有雙面性的。當我們遇到與他人意見各異,不妨也換位思考一番,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某些問題,切身處地的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以及所處的環境來處理問題,有可能某些我們眼看無法調和的衝突,在我們“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因為我們的換位思考而進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請學會,換位思考!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換位思考,就是是將心比心。我們人類這樣高大的自尊心,對於換位思考,是不是微乎極微的存在?興許就是一場激烈的吵架,不然就是一次公然的挑釁,還是回回的挫折呢?這些不得不引發我們的萬千感慨吧!

秋天的風兒是無可挑剔的温婉。我們一家跑到鄉下去玩兒,這麼一個僻靜的鄉下,就在所有人都陶醉其中時,一個老態龍鍾的奶奶,嘴裏絮絮叨叨地嚷道:“造孽啊!掉的滿地都是,叫你爸爸回來揍你!”我循聲望去,坐在這個滿頭白髮,滿臉皺紋的老奶奶對面的只是一個小孩子,在石桌上拼命的扒飯,只是嘴上,桌上,衣服上,地上,白色的米粒像無數的珍珠一樣撒遍身上。老奶奶又在嚷了,鄰居們個個看過來,很是不滿,大概是她的聲音打攪到他們寶貴的午休時間了。這個孩子四處看看,扯扯她的衣角,小聲説:“奶奶,拜託你小聲點。”

秋天的風兒可能夾雜着一點躁動。“造孽啊!小小年紀玩心眼兒!”老奶奶瞪了瞪她的孫子,很是不滿,大聲嚷着,“再把血汗錢吃的滿地都是,叫你爸爸回來揍你,不給你吃飯了!”我感到有點詫異,悄悄問弟弟:“她説什麼啊?”弟弟撲哧的笑了,他説:“就是她們家的米啊,她心疼的是米啊。”小孫子睜着大大的眼睛,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説:“奶奶,我還要。”老奶奶“嗖”地端起碗,徑直朝裏走去,不加理會。鄰居們在議論這個孩子的可憐,這個老鄰居的蠻橫無理。小孫子也進了屋,但是不過一會兒就揣着一張皺巴巴的紙幣出來了,拐進一條小巷子裏,不見了。後來我聽人家説,他奶奶一整天的幹活,他自己一天到晚去他的朋友家玩。他是被暫時寄養在奶奶家一個月的。

旅遊時的所見所聞,我都頗有感慨,這是一對多麼不會善於換位的祖孫倆啊!他們都犯有一個毛病——不懂換位。孫子沒有節約糧食的好習慣,以瘋玩一整天來賭氣對付自己的奶奶,以肆意發泄自己的憤懣。奶奶做牛做馬一整天,深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對於孫子的行為,又急又氣,沒有考慮到直接的教育,以罵,以不為孩子添食發泄自己的情緒。退一步海闊天空,祖孫的關係即可緩解,將心比心的換位,就是最沒有詩意的語言,也可以打動人冰凍的心啊。

換位思考,就是化解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鑰匙。而這遠遠勝於罵和爭吵。親情,友情,愛情,哪一樣不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換位思考之上?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我們從換位思考出發》。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人的性格多種多樣。每天,同學們都會與自己的父母、同學、老師、家人,甚至是陌生人交流和溝通,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理解他人就顯得格外重要。

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的性格造就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同是一朵花擺在面前,會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感懷,也會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春泥更護花”的深刻。同是一輪明月掛在夜空,張若虛會吟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會歎出“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鄉愁。或許我們只有學會換位思考,去體會一朵花的豐富內涵,去感受如此多情的同一輪月,才能真正理解他們此情此景的心靈寄託。

但正如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不是換位思考的全部,進行換位思考也不等於所有問題馬上就解決了。一個人即使經過了換位思考,也不一定就會給老人讓座,就算他知道老人不容易,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起來。但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許多衝突和矛盾確實可以化解。古往今來,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西方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説着大意相同的話。換位思考是基礎,我們大可以從換位思考出發!

換位思考,也就是與人處事,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全面考慮問題,這樣看問題比較客觀公正,可防止主觀片面;對人要求就不會苛求,容易產生寬容態度;對自已能將心比心,做到知足常樂。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裏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號叫,於是抱怨道:“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豬聽了迴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是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的。因此,對他人的失意、挫折和傷痛,我們應進行換位思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了解,關心他人。

換位思考是相互理解的前提,我們不應將換位思考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別人,而把被理解和憤怒的權利保留給自己。一對夫婦坐車去遊山,半途中下車。聽説後來車上其餘的乘客沒有走多遠,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結果全部喪命。女人説:咱們真幸運,下車下的及時。男人説:不,是由於咱們的下車,車子停留,耽誤了他們的行程。不然,就不會在哪個時刻恰巧經過山崩的地點了……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不同的生活經歷會造就不同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都有被“冒犯”、“誤解”的時候,如果對此耿耿於懷,心中就會有解不開的“疙瘩”。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遇到問題時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或許會發現這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世界還是那麼美麗,生活還是那麼美好,心情自然也會變得晴朗。我們的世界並非是“錯誤”和“正確”的二元世界,人和人的關係就更不應該只是去分清誰對誰錯。當我們遇到與他人意見各異,不妨也換位思考一番,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某些問題,切身處地的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以及所處的環境來處理問題,有可能某些我們眼看無法調和的衝突,在我們“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因為我們的換位思考而進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讓我們從換位思考出發吧!對待任何人或事,多以換位思考作為工具,而不是去爭誰對誰錯,誰好誰壞,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行動去感染別人,讓美德成為一種常態。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以換位思考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媽媽帶我去書城買書。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

到了書城,我們正選着書,迎面走來媽媽的一位熟人——中學時候的同學岑阿姨。她也帶着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女兒。媽媽和這位阿姨敍了一會兒舊,阿姨便轉頭問我:“你成績肯定很好吧?這次期會考試考了多少分呀?”由於成績不差,我就大大方方地報出了自己各科的分數。我剛説完,阿姨就對站在自己身邊的女兒説:“你看人家檸檸,成績比你高出一大截!你看看你,沒有一門成績是90分以上的,可真叫我丟臉……”阿姨的話還真讓我感到幾分自豪。“誰説的?你看你女兒這麼乖,多好!我家檸檸在家就是一條懶蟲,調皮得很,一點家務活都不想幹,長大了還怎麼得了哇!”媽媽一邊説一邊用指頭點我的腦袋。真是個可惡的媽媽,人家好不容易高興一回,你競把人家的壞事全抖了出來。怎麼可以這樣啊!我氣憤地想着。

回到家,我對媽媽的行為仍感到不滿,便一句話也不和媽媽説。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着走過來,撫摸着我的肩膀,對我説:“檸檸,是不是在生媽媽的氣呢?女兒,你想想啊,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那個小姑娘聽了她媽媽當着別人的面説那樣批評她的話,會不會感到自己很沒有用呢?如果你是當時的她,是不是會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啊?會不會感到難過,很悲傷呢?所以,媽媽批評你是為了給那個小姑娘挽回面子啊!”媽媽的話讓我羞愧。我只能支支吾吾地説:“媽,如果那樣的話,我……我明白媽媽的用意了……”

我望着剛才還相當“可惡”的媽媽,覺得現在的媽媽是多麼可親可敬啊!是呀,每個人如果都能將心比心,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去想一想。不就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刻,少一份埋怨了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qiao/evm6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