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演講技巧 >

關於校園文化的演講範文

關於校園文化的演講範文

建立好的學風、好的校風,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有利於同學們的身心成長。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關於校園文化的演講範文,希望能幫到你喲。

關於校園文化的演講範文
關於校園文化的演講範文篇一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在我站在台前的這一刻,學校的校史已翻過了六十五個篇章,校園中也已留下了千萬傑出公民的腳印。學生在變,教室在變,老師在變,但不變的,是八一學子做人的準則,是言簡意賅的北京精神,是八一中學的品質文化,是時代積澱而成的精神與修養。那麼,到底什麼是北京精神,我們又該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去弘揚我們的八一傳統? 有人説,我們要具備高尚的品德,愛國、正直、恪盡職守。

我認為沒有錯,:“為了抉擇真理,為了國家民族,我要回國去!”這是留學在外的科學家的心聲;“不允許將我的遺體運回祖國,就把我的心臟帶回去。”這是浴血奮戰的士兵的心聲;是什麼讓革命先輩不惜獻出生命,是什麼讓聶榮臻元帥不惜離開自己的家人,投身到祖國的事業當中,是“重大義,輕生死”的生死觀,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精神。愛國二字,不能只是嘴上説説而已,不能只是看到幾張動人的圖片而有感而發。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刻苦讀書,鍛鍊身體,參加公益活動,都是報效祖國的基礎,真正熱愛自己祖國,要從這一刻開始。

有人説,我們要具備優良的品格,自信、創新、矢志不渝。

沒有錯,一個終日墨守成規的人,必將一事無成,而一個敢於創新的人,必將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商鞅變法是創新,愛因斯坦的研究是創新,齊白石的畫風是創新,街頭小販的叫賣亦是創新,只是換了個説法,就能將收成翻番。數年之後,只有這些人,才值得去尊敬,去學習。其實,創新,不需要多麼繁瑣的工程,不需要多麼周密的計劃,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公式,哪怕是一點小小的改變,平日裏多思考,多琢磨,樂學、善悟、篤行、拓能,都可以讓你與眾不同。

除此之外,我們要學會包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正如這句話所言,我們的心胸要寬闊,要學會包容。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過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簡單的包容,這包容如硎,磨礪着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羅丹説過:“把愛拿走,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包容也是一樣的,如果將包容拿走,這世界上不知會有多少破碎的友誼等待重組,不知有多少破碎的親情等待重温,不知有多少破碎的和平等待重補。更不知,我們將要到何處去尋覓陽光。幸運的是,這世界並未失去包容。也絕不能失去包容。世界因為有了包容才能更加精彩!

其實,北京精神和八一文化密不可分,一個優秀的人,要有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品質,更要有求是的態度,自律的行為,務實的精神和感恩的情懷。做人要名正言順,做事要光明磊落。

同學們,今天,是意義非凡的一天,是喚醒先輩品格,喚醒新時代的一天,北京精神的橫幅已紅遍大街小巷,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已日趨完善。我校將迎來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與光彩。而這一切就等着我們去行動。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我們要將北京精神不斷踐行,而作為一名八一學子,我們更要將這意韻無窮的校園文化內化在心。我們遇到的挑戰可能前所未有。但是,我們賴以走向成熟的價值觀和品質從未改變。我們有學校的支持,有自己的追求,有精神的嚮往,這就足以讓一切困難低下它不可一世的頭顱,想一想聶榮臻元帥,再想一想無數從八一校門走出去的英雄,他們的精神已經凝練在我們面前,等待着我們去踐行,去繼承,去發揚,而我們的校史亦由這些精神而推進,亙古不變。我們不會一無所有,因為我們的心中,有着對母校的熱愛。我們不會黯淡無光,因為八一人的傳統,八一人的品質與精神將永遠閃耀光芒。

關於校園文化的演講範文篇二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構建和諧校園》。

大學是人生求學路上新的起點,也是培養個人修養的最好契機。沉浸在和-諧的校園中你就會發現:原來和-諧是一種薰陶,一種感覺,一種氛圍。

我們講和-諧,那麼究竟什麼是和-諧呢?它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歌曲中唱道:家合萬事興。可見,中國人民對和-諧的殷切期待。既然如此那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校園也是眾望所歸了。

和-諧發展的理念只有在適當的外部條件下才能渲染出氛圍,尋找創建和-諧校園的途徑就要從其組成説起,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探詢和-諧就要從自然和人兩方面説了。

自然的因素即自然環境,創建優美的自然環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我們學校裏的所見、所聞、所感無不是俯拾不完的美麗,清新的空氣中盪漾着和-諧温馨的氣息,那麼心情會像陽光般燦爛,思想像雄鷹般翱翔,同時迸發出青春激昂的火花!唐人有詩云:“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歷代書院大多依山傍水,放眼現在,各高校也以環境優美為亮點,想必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茵茵綠草,鶯鶯鳥語讓我們陶醉,亭榭交錯,山水相映讓我們痴迷。沉浸在這樣的環境裏,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受到美的薰陶,放飛美的心靈。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人的因素,人是萬物之靈長,是世界的主導。和-諧的人文環境,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意藴豐贍的校園文化都屬於人文的範疇,是和-諧校園的靈魂所在,因為一定程度上精神財富遠比物質財富來的重要。

首先探討人文環境,教師們博古通今、旁徵博引、儒雅的氣質和風度時刻吸引我們以其為榜樣,提高自己的修養與內涵。人文環境是集體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校園裏充盈着優雅和-諧的氛圍,徜徉其間,薰陶漸染,人的心靈也會美化,潛意識裏的自尊自愛被喚醒,達到和-諧,豈不易哉?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體現校園的和-諧。大學裏學生之間的接觸比較頻繁,用心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會使校園融洽起來。在温暖的關懷與真切的感動裏生活,心靈與心靈之間碰撞出心之相映的清脆,難道不是很美的事嗎?

最後,一個和-諧的校園,還應有意藴豐贍的校園文化,這是極其重要的一點。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是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像春天的枝葉一樣無拘無束的伸展,濃厚的學習氛圍,讓我們如魚得水,暢遊知識的海洋,多種多樣的社團活動讓我們學會辦事學會做人。如果沒有校園文化,學生的精神世界無疑是一片荒漠,而和-諧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無聲力量,是最優秀的隱性課程。它是難得的甘露,從最微妙最深刻的方式進入靈魂深處,滋潤乾涸的心靈。

和-諧是一幅精美的畫卷,令人驚豔,令人回味,和-諧是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深藏不露,飄逸於浮雲之上。它會給空虛的心靈帶來希望,給懵懂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給卑微的靈魂帶來自信。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有一種美,令人驚豔,令人回味,令人追求,這是一種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奪目; 有一種美,飄逸在浮雲上,深埋在古壘下,這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激-情,給生命帶來温馨,這種美就是和-諧之美。

關於校園文化的演講範文篇三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受藝術魅力》。

穆爾説:“藝術是高尚情操的宣泄。”雷諾茲説:“藝術使自然更完美。”欣賞藝術美,需要知識修養;領略自然美,同樣需要知識修養。修養越深,展現在你眼前的美的疆域就越廣闊,你獲得的美感也越豐富。

生活中到處存在着藝術,音樂藝術、書法藝術、文學藝術、電影藝術、繪畫藝術、雕塑藝術、舞蹈藝術、戲劇藝術、建築藝術,它們都愉悦着我們的身心、潛移默化地提升着我們的素質。比如:一首音樂可以滋潤我們的心靈,一幅書法作品可以提升我們的內涵,一篇美文可以賦予我們高尚的品格和灑脱的靈感。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我們優雅的校園,去感受我們學校那獨特的藝術魅力。

清晨,迎着燦爛的朝霞,走進我們親愛的校園。首先你感受到的是綠樹迎賓的景象,各種樹木張着傘形的樹冠,碧綠碧綠,充滿了精神,就像一個個朝氣蓬勃的中學生。校園一角是心海湖、心怡亭,這裏溪水潺潺,芳草青青,化解了我們緊張煩躁的情緒,給我們繁忙的學習生活增添了一些閒情逸致。

踏着整潔的台階,步入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彷彿步入了一條藝術的長廊。兩邊的牆壁上懸掛着美妙絕倫的藝術作品,名人名言為我們的學習導航引路,同學們的美術作品也美輪美奐。徜徉在其中,這些剛勁有力的書法作品,光彩奪目的繪畫作品帶給我們極大的心靈震撼,使我們感受到濃濃的藝術魅力。我們就在這藝術的氛圍裏開始了一天的學習,我們尊敬師長、遵守紀律、積極學習、快樂成長。

同學,你去過我們的圖書館嗎?你欣賞過我們的集萃館嗎?你上過我們的藝術選修課嗎?這些也處處藴含着藝術的氣息,藴含着藝術的感染力,它們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滋潤了我們的心靈,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校園建築物的名稱也高雅別緻、極富藝術匠心:格致樓、相長樓、礪耘樓,全部出自古代聖賢的經典,藴含着校長、老師對我們少年學子的殷切希望。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的飯廳“簞瓢堂”和校訓:“捨我其誰”。前者出自儒家的經典《論語》。孔子表揚他的學生顏回的賢德:“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不遷怒、不貳過,情操高尚,不計較飲食的好壞,一心一意學好知識,是一個難得的好學生。“捨我其誰”出自亞聖孟子。孟子生長亂世,一生致力於實行仁政,屢次碰壁,但他也不灰心。他説:“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將“簞瓢堂”和“捨我其誰”連在一起,就是告誡我們在生活上要低標準,在學習上要高要求。同學們,請銘記我們的校訓:當今之世,捨我其誰?!讓我們因為是人民中學的一員而慶幸、自豪吧。讓我們在這一片充滿了期望、充滿了希望的熱土上,揮灑青春、揮灑汗水、茁壯成長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qiao/68rm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