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開講啦陳曉卿演講稿

開講啦陳曉卿演講稿

由CCTV-1和唯眾傳媒聯合制作的《開講啦》是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節目邀請“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作為演講嘉賓,分享他們對於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給予中國青年現實的討論和心靈的滋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開講啦陳曉卿演講稿,歡迎借鑑參考。

開講啦陳曉卿演講稿

開講啦陳曉卿演講稿:舌尖上的好奇心

小撒是我們的老同事,我們一直在一起,已經十年多了。後來,我懷疑他把我拉到這來是為了襯托他長得很帥。其實我是一個特別不會説話的人,笨嘴拙腮,到這來,真是有點特別特別的為難。如果我説得不好的話,我希望大家能夠原諒。

我是一個做紀錄片的人,我特別不喜歡一個做紀錄片的人説我其實是要告訴你什麼,紀錄片是大家能看到什麼,實際上理解的那個東西就是這個紀錄片要説的。根本不需要理這個導演,自己心裏想的是什麼。流露到最淺表層面的,恰恰是紀錄片最有魅力的地方,這個可能也是《舌尖上的中國》吸引大家的地方。我也看到了一些網上的吐槽説,舌尖2現在老説人,不説吃的,不好玩。還是希望像舌尖1一樣有更多的食物的東西在裏面,但是我們為什麼會觸碰到一些社會層面的內容?或者説是社會熱點問題?不是説我們願意去觸碰,而是你在拍攝食物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會發現。第一次調研回來,45天,大家給我報的選題,凡是農村的食物,它的主人公都是老人,我只要問家裏的孩子哪去了?進城務工去了嘛。那孩子的孩子呢?孫子呢?老人們帶着。作為一個紀錄片人,你覺得你不把它記錄下來,你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舌尖上的中國》我們希望大家看到美好的食物,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但是我們同時希望大家通過這些食物,能夠更多的認識到今天的中國是個什麼樣子,中國人如何糾結於傳統,又如何驚慌失措地面對着今天的發展。

那麼真正產生《舌尖上的中國》的這個想法是我已經在電視台工作了十幾年,20xx年底,我和蔡瀾老師和沈宏非老師做了一期演播室節目,在這個過程中,我就有一個想法,想拍一個美食的紀錄片,就真正屬於美食的,而不是説給大家介紹吃的,哪兒有好吃的,這麼簡單的紀錄片,他們也都很開心。但是真正實現這個想法,是中央電視台的紀錄頻道成立之後,因為在此之前,他們把錢都給撒貝寧買服裝了,就沒有錢去拍紀錄片。之所以有《舌尖上的中國》可能跟我從小到大一直對美食的那種不停的好奇心有關聯。我讀大學,在旁邊的北京廣播學院,每次回家我就不想回來,寒暑假都不想回來,因為想想學校的食堂,我就不想回來了。不過現在我聽説廣院的食堂,咱們有廣院的學生嗎?你看有很多,食堂已經非常非常好了。還拍過一部紀錄片叫《不是所有的肉餅都叫廣院肉餅》,好像是這樣的。看着也非常非常誘人。我們讀書的時候,還沒有那麼豐富,不管是哪的吃的,我都特別特別地喜歡。別人覺得不能吃的,我也都能吃。我的一生一直在尋找,尋找別人可以吃,我吃不了的東西,但是現在還沒有結果。我記得有一年,我和中央電視台第一代播音員李娟老師去西雙版納,第一次吃撒撇,撒撇是雲南的一種特別美好的食物,它是牛反芻出來的胃液,拌的螞蟻這個菜,勺子一挑,會拉一個很長的黏液出來,然後拌了很多的糖,當地的朋友也特別地熱情,要是最好的朋友,才會有這樣的待遇。就是説他要?一勺之後,自己先吞掉半勺,然後把剩下的半勺給你,才表示我們之間的關係很親密,我非常欣然地就把剩下的半勺吃下去了。有點苦,但是很奇妙的一種味道。但是我還在品味的時候,李老師已經在旁邊不行了,她看着已經都不行了。我説這個的意思就是説我對一切都能充滿好奇。這個可能是我想説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奇心。

第二件事呢,我想介紹一下我的職業,紀錄片是什麼呢?是三千米障礙或者是馬拉松,它是一個特別費力,特別勞其心骨的一個工作。我本來想説餓其體膚,作為一個拍攝《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我實在是説不出口,其實我們吃的還是比較多的。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説那個扣三絲,本幫菜裏面有一個刀工菜,扣三絲。扣三絲本身就是本幫菜裏邊一個非常考究功夫的菜,這道菜平時做需要4個小時,三到四個小時。實際上蒸只需要半個小時,完成它的刀工,需要這麼長時間。那我們拍用了多長時間呢?是27個小時。用27個小時拍一道菜,這個可能就是我們的工作。這個是一個不達到我們需要的目的,不把這種口水,自己口水拍出來,導演們是不會停止自己的工作的。我舉這樣的例子,實際上是説可能我們在拍攝過程當中實際上是耗費了非常非常大的精力。那麼包括我們大家看到的,可能是一個6分鐘短的故事,比方説有一對採蜂蜜的夫妻,他們搗鼓了一點四川菜,這個長度大概是6分鐘。但是我們拍攝,拍攝了多長時間呢?拍攝兩次,調研三次,其中跟着他們轉場,最長的一次,兩千公里,40個小時,導演自己是攝影師,他在什麼地方呢?車廂裏邊是沒有他的座位的,他是在蜜蜂的蜂箱上,在蜂箱上,就是在敞篷卡車的頂上,身上被蜜蜂蟄得,眼睛也蟄腫了,我可能説得不是特別形象,我們可以來看一段視頻。

我想在座的有很多學影視專業的同學,有多少人希望將來自己做一個,或者説有可能,或者有心願,將來從事紀錄片的行業,請舉一下手,你看,看了這個都嚇壞了吧,就沒幾個了,還是有幾個的。在他的片子裏,曾經有過這樣的段落,養蜂人的妻子回憶當年自己訂婚的時候,説養蜂人告訴她,養蜂就像旅遊,又好耍,又浪漫,其實風餐露宿,辛苦得很。紀錄片説起來像搞藝術的,看起來很美好,其實風餐露宿,辛苦得很,這是我給大家的一個忠告。

如果説《舌尖上的中國》可能很多地方打動了大家,那可能是我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積累我把它都掏出來了,給大家來看,那麼對於一個對美食沒有感覺,或者説之前沒有研究過美食的人來説,他可能所有的都要從頭做起,我們做紀錄片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最辛苦的一件事情叫調研,大家看到的《舌尖上的中國》可能每集只有五十分鐘,那麼可能我們每一集的平均調研時間都是一百多天。所以我有一個好朋友叫老六,他説過一句話叫“聰明人總要下笨功夫”,就是聰明人,大家都是聰明人,誰捨得下笨功夫,誰才能取得成功。

我希望大家聽了這個演講,或者説關注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之後,能做到兩點,一點是希望大家看了《舌尖上的中國》後,能夠立刻回去給自己最愛的人做一頓飯,我們的心願就完成了,這是一。第二,我説説我自己的感受,我特別羨慕大家,我看大家這麼年輕,我真是特別特別地羨慕,我希望大家如果今天聽到我説的,有什麼收穫的話,我希望大家能夠保持一個清醒的認識,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任何站在這個台上的人蠱惑,我覺得這就是我想説的。謝謝!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樹和櫟樹自然雜交林中,卓瑪尋找着一種精靈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鮮期只有短短的兩天,商人們以最快的速度對松茸的進行精緻的加工,這樣一隻松茸24小時之後就會出現在東京的市場中。

松茸產地的凌晨3點,單珍卓瑪和媽媽坐着爸爸開的摩托車出發。穿過村莊,母女倆要步行走進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讓各種野生菌瘋長,但每一個藏民都有識別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後,卓瑪立刻用地上的松針把菌坑掩蓋好,只有這樣,菌絲才可以不被破壞,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規矩。

為期兩個月的松茸季節,卓瑪和媽媽掙到了5000元,這個收入是對她們辛苦付出的回報。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裏,長出過遂昌最大的一個冬筍。冬筍藏在土層的下面,從竹林的表面上看,什麼也沒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葉子顏色,就能知道筍的準確位置,這完全有賴於他豐富的經驗。

筍的保鮮從來都是個很大的麻煩,筍只是一個芽,是整個植物機體活動最旺盛的部分。聰明的老包保護冬筍的方法很簡單,扒開鬆鬆的泥土,把筍重新埋起來,保濕,這樣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鮮兩週以上。

在中國的四大菜系裏,都能見到冬筍。廚師偏愛它,也是因為筍的材質單純,極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筍製作一道家常筍湯,醃篤鮮主角本來應該是春筍,但是老包卻使用價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筍。因為在老包眼裏,這些不過是自家毛竹林裏的一個小菜而已。

在雲南大理北部山區,醒目的紅色砂巖中間,散佈着不少天然的鹽井,這些鹽成就了雲南山裏人特殊的美味。老黃和他的兒子樹江小溪邊搭建一個爐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鹽。

雲龍縣的冬季市場,老黃和兒子趕到集市上挑選製作火腿的豬肉,火腿的醃製在老屋的院子裏開始。諾鄧火腿的醃製過程很簡單,老黃把多餘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個圓潤的火腿,灑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諾鹽均勻的抹上,不施錐針,只用揉、壓,以免破壞纖維。

即使用現代的標準來判斷,諾鄧井鹽仍然是食鹽中的極品,雖然在這個古老的產鹽地,鹽業生產已經停止,但我們仍然相信諾鄧鹽是自然賜給山裏人的一個珍貴禮物。

聖武和茂榮是兄弟倆,每年9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來採挖一種自然的美味。這種植物生長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榮挖到的植物的根莖叫做蓮藕,是一種湖泊中高產的蔬菜——藕。

作為職業挖藕人,每年茂榮和聖武要隻身出門7個月,採藕的季節,他們就從老家安徽趕到有藕的地方。較高的人工報酬使得聖武和茂榮願意從事這個艱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歡天氣寒冷,這不是因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氣冷買藕吃藕湯的人就多一些,藕的價格就會漲。

整整一湖的蓮藕還要採摘5個月的時間,在嘉魚縣的珍湖上,300個職業挖藕人,每天從日出延續到日落,在中國遍佈淡水湖的大省,這樣場面年年上演。

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國人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後的主角。

老黃的全名叫黃國盛,認識他的人都叫他老黃,從每年農曆十一月初開始,老黃每隔三天,會拉着自己家裏做的七百個饃饃,騎一個半小時的三輪車,到縣城裏去賣。

老黃賣的黃饃饃,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饅頭。是陝北人冬天最愛吃的一種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國北方乾旱地區最主要的農作物。8000多年前,中國黃河流域開始栽培黍。

在中國,五穀始終是一個變化中的概念。大約兩千年前,五穀的排序為稻、黍、稷、麥、菽。而今天,中國糧食產量的前三名已經變成稻穀、小麥和玉米。中國,從南到北,廣袤的國土,自然地理的多樣變化,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國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

丁村,這個中原最古老的村落,穀物加工的歷史已有上萬年。附近曾經出土過中國最古老的石磨,證實了這一點。

擀麪,是中原女孩子在成為女人的成長中,必須要掌握的生活技藝。按照中國人的風俗禮儀,過生日賀壽是一定要吃麪條的,中國人稱為長壽麪。為什麼中國人過生日要吃麪?麪條是怎麼成為中國人賀壽的象徵?有一個説法是面的形狀長瘦,諧音長壽。麪條成為講究討口彩的中國人最喜歡的主食。

蘭州人都説: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牛肉拉麪開始的,這個有着一千多家拉麪館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萬碗拉麪,是蘭州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主食王者。一碗麪從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兩分鐘時間,但其背後卻有着很深的門道。

土生土長的西安人曹石,計算機系碩士畢業後,利用業餘時間和朋友組了一個用西安方言演唱的説唱樂隊。身兼大學教師、樂隊的主唱作詞、多種角色的他,在這首最廣為流傳,描寫三秦大地平民美食的説唱裏,一連串列舉了陝西幾十種誘人的美食,在曹石的歌裏,被冠以經典傳統的是牛羊肉泡饃。泡饃是最土生土長的西安主食,吃泡饃最講究的是掰饃,對西安人來説,這不但是個進食的過程,還是個享受的過程,每個人根據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狀不一的饃塊,再配以熬煮了十幾個小時的老湯,一碗看似豪爽簡單的羊肉泡饃,其實內在精緻複雜。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一個概念:北方人喜歡吃麪食,而南方人則離不開米飯,這是因為一千年前形成的兩大農業佈局,一個是黃河流域以黍和麥為主的旱作農業,而另一個則是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因此出現了中國獨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

地處太湖流域的嘉興,正處於中國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區之中,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嘉興以天下糧倉而著稱。然而,以江南精緻細膩生活方式著稱的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卻是從一個熱騰騰的肉粽子開始的。

在現代化流水線上,粽子這個古老的食物,呈現出與傳統方式不一樣的生命力。劉光榮,這個從四川來嘉興打工的裹粽技師,從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4點,要完成超過3000只粽子。平均每分鐘裹7個粽子, 每一個粽子,用的時間不到十秒鐘,而份量的準確率是百分之百。在這樣的車間裏,每一個工作日,就會有大約100萬隻粽子被生產出來。

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寧波人打年糕的時候。孩子們約好都從寧波回到村裏來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這樣圍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難得的兩三次。在這個頗為豐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年糕。

做年糕是寧波人慶賀新年的一種傳統,以前的寧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幾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裏儲藏,從臘月一直吃到來年。

寧波水磨年糕用當年新產的晚粳米制作,經過浸泡、磨粉、蒸粉,搡搗的過程,分子進行重新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搗後的米粉團,在鋪板上使勁揉壓,再揉搓成長條,一條最普通的腳板年糕就成型了。

五歲的寧寧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寧寧長大的時候,也許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種柔韌筋道的口感,承載着家庭的味道,則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裏。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説,是一個屬於家庭的節日。20xx年春節,白波跟全家人一起在北京過年。作為一名職業攝影師的白波,常年在各地攝製組工作,一年中,也只有在過年這樣難得的日子裏,兒女們能回到父親身邊。

餃子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在中國人的習慣裏,無論一年過得怎樣,春節除夕夜合家團圓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如今,在幾乎所有的傳統手工食品都已經被放到了工業化流水線上被複制的今天,中國人,這個全世界最重視家庭觀念的的羣體,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複着同樣的故事。

在這個時候,中國人心裏,沒有什麼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飯更重要的事情,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關於主食的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yom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