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路》演講稿(通用24篇)

《路》演講稿(通用24篇)

《路》演講稿 篇1

個人都有理想,每個人都有目標,因為那是我們前進的動力,理想像是燃着的煙火,只有燃的更旺,才會放出耀眼的光芒,理想像是磨得鋒利的大刀,只有磨得鋒利,才能削鐵如泥,不費吹灰之力,目標像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對不敢挑戰,志向微小的人來説永遠只是“可望不可即”,但對於那些敢於挑戰、勇於挑戰的人來説,雖然道路艱辛,他們也認為只是痛並快樂着。邁進成功的殿堂。

《路》演講稿(通用24篇)

每個人都想要幸福,但是不下點小雨,哪來的彩虹,目標是遠大的,只要心大,便覺得理想也是渺小的,堅定的人生總需要理想來維持,只有樹立遠大理想,瞻望長遠目標,“好高騖遠”,才能讓未來的路顯得更加光滑平坦。

李白有詩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就教會了我們要不怕困難,樹立遠大目標;再者杜甫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我們能夠懷有理想,勇於前進,登山頂峯,退一萬步講,連孩子都會説“我的目標是考上清華、北大”,這些都是要教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

“不願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們要樹立遠大目標,要敢闖敢進,奮發拼搏,理想是人生的基石,理想的道路是充滿馨香的,是充滿綠草與鮮花的,有香氣襲人,也有五彩繽紛,有風和日麗,也有苦雨悽風,有平坦,也有坎坷,但只要努力,就永遠不會想放棄,用理想來支撐人生,從現在起,先改善自己,再改變世界。

《路》演講稿 篇2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麼不喝健力寶,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對於他們,長征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着歲月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眾多的人們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歷時兩年整,行程兩萬五千裏,途經十四個省,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閒”的長征。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裏。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 “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嚐。”老媽媽聽着戰士們自編自唱的<牛皮腰帶歌>,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衞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裏緊緊攥着一塊銀圓,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黨費。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

這就是長征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着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並非那麼艱難,那麼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絡遊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説,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着美味,喝着鮮奶,為超女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説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這關係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係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鋭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路》演講稿 篇3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我理想中的大學:廈門大學》。  

我第一次到廈門大學,大約是在十歲的時候。那時,我還是一個沒怎麼見過世面的國小生,記得剛到校門口,我就被廈門大學的雄偉壯麗給迷住了,那時,我就曾想過,今後要來這裏上學。就這樣,廈門大學開始成為我理想中的大學。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長大了,同時,我也開始明白,一個好的大學,不僅是有美麗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它有豐富的內涵。那麼,廈門大學是否具有豐富的內涵呢?我開始尋找答案,沒過多久,一頁頁的資料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廈門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距今已建校87年。87年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至今,已先後為國家培養了15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60多人……同時我還了解到廈門大學與其他省市的大學一樣,都分有各種專業。如果有一天我被入取了,那麼我的首選專業肯定是音樂系,於是我也稍微瞭解了一下關於它的信息:音樂系現有聲樂、鋼琴、民樂、器樂、理論作曲、舞蹈6個教研室,分為音樂教育專業和音樂表演專業,其中,音樂表演專業開設的課程有:理論主修課、作曲主修課、聲樂主修課、民樂主修課、西樂主修課、鍵盤樂主修課、舞台表演藝術等,其實,在音樂系之上,還有一個範圍更廣的學院,它就是藝術學院,藝術學院的辦學宗旨是:以綜合大學為依託,以藝術創作為中心,以學兼中西為基礎,以開發潛能為目標,在跨越式發展中建立交叉學科,推動素質教育,培養既具有公民意識又具有獨立人格,既繼承優秀傳統又富於創新精神的藝術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不管是在國小還是在中學,我時常會看到或聽到許多關於鄰居哥哥姐姐去報考廈門大學的消息。記得我讀五年級的一天,鄰居曉温姐姐要去廈門參加入學測試,當時,我曾問過爸爸,我以後能不能像曉温姐姐那樣也去考廈大,爸爸是這樣回答的:“孩子,你以後當然可以去考廈大,但是首先你的成績要好,你知道嗎?曉温姐姐在年段裏的名次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只要你努力學習,爸爸媽媽一定會支持你!” 

一晃,2年過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進入中學以後,我的年段名次由低漸漸的提高。其實,我心裏很明白,只要我努力學習,這個夢想是一定能實現的,我一定能考上廈門大學。 

謝謝大家!

《路》演講稿 篇4

什麼樣的人生是充實的呢?有人説,是香茶伴經典,欣然,同意之時我更想説,是當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圖書館。週末,人跡罕至。調查結果頗多,且不提時間的中年人與買不起書的個別人士,單説“不習慣”的風華正茂的和我一樣的青年。

讀書當然不一定去圖書館,但至少反映了一定程度上閲讀習慣的缺失,一些浮躁的人們難以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裏靜心打開潔白的書頁。充實的人生不該離我們遠去,閲讀的習慣便是它堅強的支撐。

把閲讀讀成“悦讀”再好不過了。這便把閲讀與快樂串聯起來,好讀者不如樂讀者。而充實的生活則必須要有快樂與豐富。

閲讀可極暢遊之樂。時間有限,閲讀之心靈空間無限,悠悠間,萬里山河踏遍。乘黃鶴一登黃鶴樓,隨歸雁悠然落江邊,徵蓬萬里出漢塞,觥籌交錯賞長安。這讀書,讓你生命的歷程陡然加寬,收穫了心靈的震撼,亦從精神層面收穫了一份富足。

閲讀能極交流之樂。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著書留其名。我們的閲讀便是一次次同偉大靈魂的碰撞,一次次同偉大精神的交談。那是“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邁;那是“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的氣度,那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責任和膽識……有這些,我會感到心靈的踏實,會感到生命的河流一下子深了,清了,靜了,彷彿到了心靈更深處。

閲讀更能極思考之樂。蘇格拉底説過:“沒有思考的人生,是失敗的人生。”而閲讀,往往是我們思考的起點。讀到圓明園的短章佚簡,不禁淚下心酸,何等的輝煌,竟一日燒,皆成廢墟,為何?讀到雨果“兩個強盜”的論斷讓我知道,這樣的珍寶對任何的都是一種招引,而之所以這樣,正是“國不強”的帶來的“國之不國”的惡果;讀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又會想,是怎樣的靈魂才會在陽光下獨自盛開,孤獨裝點世界?

風起之處,雲湧;水盈之處,泉生。正是這種滋養,讓人生充盈,就是這種滋養,讓世人覺醒。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吧,即使是在網絡閲讀也好,但重要的是真誠地用心去迎接那字裏行間飽含的睿智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

人路不平,書香引;書香盈滿,人生路。

《路》演講稿 篇5

“閒敲棋子落燈花”的時候去看過草間彌生的畫展。

“我有一個夢”是畫展的主題,陳列在畫展牆壁上的作品各式各樣,眼花繚亂,可是細細一看會很驚奇地發現草間彌生的藝術作品大多以點、線、面構造,色彩豐富刺眼,稍有無厘頭的滑稽之感,無法用正常的思維去理解。

可是當我瞭解草間的自我介紹之後,我對這個日本“古怪老太太”的怪異印象變成了感佩。

她將頭髮染成鮮紅色,穿着一件寬鬆的、佈滿大白點的紅底衣服,在鏡頭前念起一首詩:“服下抗鬱劑它便離我而去,錯覺的大門被轟然擊碎。在花的痛苦裏,此刻永不終結。在天國階梯前,我心在它的慈愛裏將息。”在詩歌聲中她訴説她對於日本侵略中國國土的深切歉意,對世界和平的深沉渴望。她為了如此,便借自己的藝術表達,借藝術傳遞。

不經意間,我想到我們的祖國。

從清末開始,朝廷政治昏庸,官員貪污不知廉恥,列強蹂躪國土。於是各路愛國人士開展了無數次的變法、革命,其中,轟轟烈烈如“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等,那些愛國子民都有一個復興中國,將侵略中國的列強趕出去的夢想。

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在發生變化,抗日戰爭一觸即發,國難當頭,無數知識分子投入到保家衞國當中,為了中國之崛起而奮鬥,並最終建立起了新中國。

天下如此之大,都有因夢想而改變的機會;那麼,個體的夢想的實現又有何難?

從那次之後我懂了,“盡志無悔,問心無愧”,有夢想是好的,能堅持到底者才可以真正成功。

雖然像我這樣個體的夢想十分渺小,但國家由一個個個體組成,如此想來,天地之間,每個人的力量可以凝結成無窮大的能量。

如果人生最終的目標是那顆靶心,就要做那支離弦的弓箭,不偏不移,勢必瞄準目標;如果夢想是那大洋彼岸,我就要成為一艘乘風破浪的船,沿着制定好的航線,穩穩地前行。

所以,為了我們國家日漸興隆的中國夢,一起信心滿滿地實現你我心中的夢吧!讓我們的每一個夢都變成一朵朵鮮豔的花,開在追夢路上,開在我們的心底。

《路》演講稿 篇6

我一直走在“追夢之路”上。在這裏,有許許多多的夢想伴我成長。

上學前班的時候,我喜歡上了玩具槍,用媽媽的話説就是:“我玩過的槍比我吃過的飯都多。”有一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了《我是特種兵》的電視劇,就立下了第一個夢想——當一名特種兵。當時我還很天真,竟把這個夢想當成了真,便每天穿着迷彩服,臉上畫一條條黑綠相間的道,懷裏抱着“湯姆森衝鋒槍”,兜裏還踹着一把手槍,包裏裝着兩塊磚頭,學着電視裏的樣子,負重五公里越野。可是別説五公里了,剛跑幾步就累得倒在地上了,半天起不來。過了很久我才明白當特種兵不是臉上畫幾條道,穿着迷彩服就可以。我感到很慚愧。

上了一年級,我逐漸打消了當特種兵的念頭,而又從書上了解到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於是我又立下了第二個夢想:當一名科學家。我不在那麼天真,告誡自己要腳踏實地。我總是讀科學家的事例,凡事總愛問為什麼。我本以為我能夠承受這個夢想的“負擔”,但是,我又錯了:當我理解到愛迪生製作電燈時先後實驗了1000多種實驗時,我又犯傻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又這樣的耐心與毅力。就這樣,第二個夢想又被我給慢慢忽略了。

轉眼間到了三、四年級,我在青少年活動中心報了“閲讀與寫作”的二課班,我又發現我喜歡上了作文。我不僅作文寫得越來越好,還取得了小小的成績。於是,我又立下了第三個夢想——當一名作家,像葉聖陶、老舍一樣的作家。

我一定不會後悔了!在這一條“追夢之路”上,我可能會不斷的碰釘子、摔跟頭,但是我不怕,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一定不會再走上別的“岔路口”了。

我的“追夢之路”不會斷,現在,我只要一個夢想伴我成長。

《路》演講稿 篇7

五年級暑假裏我們有一個為期10天的軍訓,第八天軍訓結束時教官對我們説:“明天我們要重走紅軍長征過曲靖時走的路,讓我們去小小的體驗一下紅軍長征的精神”。

第二天,我們早早的來到了學校集合,我發現同學們的揹包裏都裝得滿滿的,都是吃的。集合好隊伍就出發了,我抬頭前後看了一看,根本看不到隊伍的頭和尾。我們沿着紅軍長征過曲靖時走的路開始了“長征”。剛開始時,大家有説有笑,開開心心的走着,但是走了一個小時之後大家都變得有氣無力,無精打采了。邁着沉重的步子來到了西山敬老院,大家拿出隨身攜帶琳琅滿目的食品邊吃邊休息,這時候大家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最後我們來到了西山三元宮。在三元宮老師對我們説:“曲靖是紅軍長征經過的主要地區。1935年和1936年,紅一、二方面軍在長征途中先後兩次經過曲靖,歷時共30天,行程2300多裏,粉碎敵軍的圍追堵截,召開西山三元宮等重要會議,作出搶渡金沙江等重要戰略部署,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曲靖這片紅土地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紅軍所到之處,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攻城池,懲兇頑,打土豪,開倉濟貧,紅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言行和嚴明的紀律,深受曲靖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曲靖約兩千名熱血青年踴躍參加紅軍。在返回的路上雖然大家又渴又累,有的同學腳都被磨出了水泡,但是大家還是堅強的走回學校。

《路》演講稿 篇8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非常榮幸,能作為x職業教育中心校學生創業代表在此發言,也非常感謝學校為我提供這樣一個珍貴的機會。

提起創業,對我來説,有許多的滋味在心頭,有好多好多話想説。年6月,我們今日了頂崗實習階段,今後的路如何走?是進廠當工人,還是創立自己的事業?“打工不如當老闆”,我想起在創業課上老師的話,決定自己創業。幹什麼呢?我利用在學校學習到的“創業計劃書”知識設想了幾個方案,最終決定開個書店。現在人民非常重視教育,捨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開書店應該是個好出路。

於是,我將店址選在樂路上,這個地方靠近縣高級中學,職教中學、縣第一中學、第三中學、實驗學校和中心國小六所學校,有着很大的客源,市場前景廣闊。説做就做,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我開始經營“新康樂書店”。

萬事開頭難,再難我也要幹。店面找好後,就是店裏的裝修,書店的佈局,我都是自己設計,材料自己購買,牆壁自己粉刷,所有的書架自己組裝,開始每天都要忙到深夜12點左右才休息。為了進書,我跑遍了圖書批發市場的每家批發店,向他們諮詢瞭解各種圖書的批發、流通、經營等業務情況,花了好幾天時間,才購得第一批圖書,就這在南京和兩地之間往返奔波,來來回回多少趟。在6月28日,書店終於開門營業了。事情沒有一帆風順的,記得有段時間,生意氫彈,我急得幾宿都睡不好覺。

為了拓展業務,使經營的書籍更符合消費者的口味,我曾走訪了不少中國小生,詢問他們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進一些圖書。

創業是艱苦的,但創業的成功是令人振奮的。

現在,我的書店已初具規模:店面有100多個平方,庫存商品有20多萬,經營品種除各類教輔資料外還有中外名著、時尚雜誌、學習用品、辦公用品、體育用品、電子產品 、節日禮品等。經營兩年來,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書店在本地市場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我同時也享受到了創業的快樂。

回想起來,從執着的走上創業道路一直到今天,中間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曲折,但我一直在堅持着自己的創業夢想和創業追求,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

或許這些成績都算不上什麼,但足以令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因為我終於成功了,我的付出也終有了收穫,也離自己的創業夢想越來越接近了。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於學校的教育和培養。

正是在職中的這三年時間,讓我的人生髮生了改變,甚至可以説是巨大的變化,我是在這裏學會了發現自己,正視自己,相信自己。進入了職中,打破了原來國小和國中階段對學生的評價尺度和評價方法,不再只看學生的成績,不再以單純的分數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學校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每一位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長久發展。“一切為了學生”,學校鼓動、引導每一位學生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前策劃人生,構想人生。另外,學校始終堅持“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的教育理念,老師們教書育人,重視品德教育,重視能力培養尤其是創業方面的能力,鼓勵職校生要有創業理念,更要有創業的行動,要敢想敢做,敢為人先,要大膽創業,積極加入創業大軍。為此,學校經常開設創業講座,在第四學期,還專門開設了創業指導課程,還配備了創業老師指導我們怎樣創業,怎樣才能避開創業的陷阱,怎樣才能不走彎路,怎樣才能在創業路上走得更穩當一些。

學校的創業教育使我悟出了一些道理,漸漸地我找到了自己的奮鬥方向,忽然之間,感覺眼前的路越來越清晰了。

創業是一種追求,是一種渴望;創業更是一種榮耀,一種資格,是通向未來的通行證。在校期間,學校不斷向我們傳授創業意識,鼓動我們勇敢地踏上創業之路。於是我經常激勵自己:走出校門的那一天,就是我創業開始的那一天。我一定要做創業的先行者,一定要將學校中學到的創業理論轉化為實踐,一定要沿着創業道路腳踏實地的走下去,闖蕩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沒有學校的良好教育、正確引導,就沒有我的 。“飲水思源”,為回報母校,讓更多的學弟學妹走上創業之路,我邀請了08級的三位校友來我書店實踐創業,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經理告訴他們,希望他們也能儘早走上創業之路。另外,為了彙報社會,幫助一些困難學生,我向多位學生贈送了優惠卡,使他們永久性享受最低價。 “飲水思源”,為回報母校,讓更多的學弟學妹走上創業之路,我邀請了08級的三位校友來我書店實踐創業,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經歷告訴他們,希望他們能儘早走上創業之路。另外,為回報社會,幫助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我贈送了16張讀書卡給16位讀國中的同學,他們可以在三年期間免費閲讀書店裏的圖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今後的創業之路我都會用心用力去開闢自己的未來,開闢自己的人生。就像班主任在畢業前夕留送給我的畢業贈言所寫的那樣:

專注地走好自己的路,認真地經營好自己的每一天,趁着青春年少,奮力進取,鋭意向前,豪情壯志,滿腔熱血,努力拓展自己的事業版圖和人生疆域。只有領悟了昨天,守住了今天,開拓了明天,才能成就真正的無悔人生。

現在,我在學習建築工程方面的知識,吃住在工地。雖然省會比較艱苦,但我活得非常充實,因為我正朝着自己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奮進。不管成功與否,我都會趁着自己正年輕,努力去拼搏,開拓自己美好的未來。

謝謝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謝謝教育、關注我成長的職教中心校。

《路》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生命中,總會有些美好的事物悄然出現,來點綴你平淡如水的的生活,那便是感動。感動,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愫,它靠我們用心去體味。

在每一個雨天,走在路上,總能看到他們堅守崗位的身影。嘩嘩的大雨傾瀉而下,天地間一片水霧,站在路中央的交警,用那堅定的目光、規範的手勢,配合着紅綠燈,沉着地指揮着過往的車輛。他們身上單薄的雨衣已經不能遮擋風雨,身體也因寒冷而有些顫抖,可他們還在指揮交通。在那個堅定的身影下,我體會到了責任。那個挺拔的身影,讓我感動。

在每一場雪後,走在路上,總能看到他們緊張忙碌的身影。昨夜的雪依然白得耀眼,天地間一片銀白,大街小巷的清潔工人正在緊張地為人們清除道路上的積雪,一件件橘紅色的馬甲在白雪的映襯下,像一個個温暖的火苗,鼓舞人心。他們揮舞着掃帚、鐵鍬,臉上的汗珠順着一道道皺紋不停地落下。在那晶瑩的汗水中,我品味到了責任。那滴温熱的汗水,讓我感動。

在每一個清晨,走在路上,總能看到他們匆匆奔忙的身影。星星依然在天邊調皮地眨着眼睛,天地間一片靜謐,各個學校的學生揹着大大的書包,騎着自行車向他們的學校奔去。他們年輕的臉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他們心中定然都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或許是考入理想的學校、或許是實現自己的一個承諾,更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颳風下雪,他們在自己的理想奔波。在匆匆的奔忙中,我看到了責任。那美麗的夢想,讓我感動。

我感動於平凡的生活中每一個瞬間、每一道風景、每一次路過。更感動於普通人身上的每一份堅定、每一份執着、每一個夢想。

《路》演講稿 篇10

各位老師、前輩、設計界同事、還有未來的設計師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早晨設計的魏來,我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設計教育,也沒有上過大學。但是1997年4月我在北京西城區一條小衚衕的我的家裏,創始了早晨設計這個品牌,出乎意料的是20xx年它竟然開始在北京小有名氣了,到了今天,早晨設計已經躋身中國赫赫有名的那些設計公司的行列裏了。

兩個月以前,視覺同盟的廖翔、樊鵬兩位先生邀請我在本次論壇上,以《設計師的創業之路》為題為大家做這個演講,我想一定和我的這個創業經歷有關。其實在這十幾年中,我先後在不同的行業裏創辦過4個企業,今天它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擁有良好的企業生態,只是“早晨設計”這個企業比較特別,最大的特別就是這個企業發展得很慢,真的很慢,如果不是設計能給我帶來這麼多快樂的話,還有就是我在設計業的理想遠沒有實現,也許我早就放棄了,可能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特色和魅力。

在創意產業夢想滿天飛的今天,客觀的説,我們的整個行業還沒有找到一個非常明確的將創意產業化的好方法。

既然是未知的,這個行業就有充滿誘惑。要知道設計行業是今天唯一幾個沒有第一品牌的行業之一。去年我為一家在中國建築裝飾行業排名第76的企業做品牌規劃的時候,發現那個行業排名前五的企業,它們的年營業總額只佔整個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的百分之3到5。如果統計到那些沒有營業執照的裝修隊的營業額,肯定不到百分之一。

這就是説我們所在的設計行業仍然是一個尚未被開採的金礦,我們現在拼命加班所爭搶的業務,不過是覆蓋在這個礦山上面的浮土,我相信很多人等不及看到礦山被打開的時候,就已經被累死了。那簡直是太可憐了。

既然是一個只見森林而不見大樹的行業,在今天我們討論設計師創業之路的話題,我相信如果我們繼續討論怎樣多打造出一些設計作坊的話,很定是一些無趣的話題,這不是包括我在內今天在座的這些著名作坊的創始人們所關心的事情。既然如此,就讓我們用更大的胸懷面來對我們的行業吧。

我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現在我經常接觸一些剛剛走出校園的設計師,我感覺他們對這個行業的認識和理解,仍然不能拂去覆蓋在礦山上面的浮土。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幾年中國設計院校的畢業生展吧,是不是越來越像行為藝術沙龍呢?我認為在這樣的思潮下,我們的後繼者距離行業產業化會越來越遠。最後會把少年天才帶到一個小眾化的自娛自樂的世界裏。

下面我來朗誦一段在某一年某大設計院校的畢業生展上的一段前言,它是這樣説的:設計師是幻想着也應該是實幹家,是藝術家也應該是工程師,是創意的來源也是結果的實施人,是信息的傳譯者也是信息的主創者……我認為這樣過度誇大設計師地位的思想,不僅違背了現實,而且違背了社會專業化分工的規律,這最容易造就設計師自大而不容易合作的陋習,其實正是這樣的自我膨脹,雖然讓這個行業大師滿天飛,但大企業卻寥寥無幾。

作為一個設計企業的經營者,我平心而論設計工作只不過是社會分工的一小部分,設計業的從業人員在素質方面也並不比社會其它行業的從業人員擁有明顯的優勢,那種沒有根據的優越感,無緣無故的自大情緒,恰恰説明了我們對自己行業的膚淺認識。而恰恰相反的是,我們行業中無論是某些專家還是某些從業者,經常經常高呼這創新和創意的旗幟,經常運用聽起來千真萬確道理,卻毫無現實操作可能的理論,給社會生產,信息傳播製造麻煩,很多都是源自我們大家對經營的無知。

於是我有一種衝動對於這個演講,這個有關設計教育的演講,這個有關設計師創業之路的演講,我希望在座的前輩們能夠靜下心來聽一聽像我這樣一個晚輩誠信的呼籲,因為你們天天在培養者我們行業的後繼者。他們應該在經營理念上面強於我們,於是這個行業才有可能變為產業。

A.我的第一個觀點:設計的本質是一門服務性的生意

在唐駿先生的一次演講時他這樣解釋什麼是商業,他説商業就是賺錢,不賺錢就是慈善。那麼作為聽眾的我,馬上聯想到了我自己的行業,商業設計不就是賺錢的設計,首先能幫助客户賺錢,其次幫助設計師自己賺錢。

可是我們的行業從業者,往往是視賺錢如可恥,起碼他們在嘴上是這麼説的,雖然我深知他們可能心裏不是這麼想的。但是他們的做法真的確實如此:比如設計師在創意的時候,根本不考慮客户的現實能力;行業裏還常有這樣的事情,兩個公司互相競價到白送的地步,這無異於涸澤而漁,對行業發展是破壞。

我在一次大學裏面的演講時這樣解釋設計:設計就是有人僱傭一個人做事;僱傭一個叫設計師的人做事;僱傭一個叫設計師的人幫他做事;僱傭一個叫設計師的人幫他做他想做的事。

作為一個設計師,首先要考慮和接受的是:客户的目的,客户的能力,客户預算以及市場的現實條件。超越這些客觀條件的任何假設,可以説是紙上談兵,其中不現實的是不現實的。

我們的設計師經常會在辯論中搬出某些極端的個案來證明自己的冒險是偉大的創意,比如蘋果,比如貝納通,比如哈里戴維森……但是請大家仔細的審視一下我們的客户,他們不是喬布斯,他們不是貝納通,他們更不是哈里戴維森,我們的客户沒有能力在目前這個階段實現你的假想。而且你還要想一想,如果蘋果公司永遠失去了喬布斯,那麼這家公司公司該怎麼辦?它在紐約證券交易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將會怎樣?我認為過度的個性和反市場規律的行為對於投資人和這個企業來説都是冒險的。

而設計師對這樣的故事總是情有獨鍾,這是他們對資本市場的無知所造成的認識侷限,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説,資本都是無法補充的彈藥,如果消耗的資本不能及時得到利潤的補充,這個企業很快就會因為貧血而死去。

作為設計企業也是一樣,如果我們的設計作品不能及時換回應得的市場回報,如果我們把時間都浪費在爭論,互相猜測甚至是南轅北轍的努力之中,設計企業的發展自然就很非常緩慢,經營不善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在設計師走上創業之路之前,他們必須對商業社會的遊戲規則稍有了解,他們應該懂得設計的本質是什麼?設計能給客户產生怎樣的價值?設計創造的回報從何而來?設計企業的運營模式將是怎樣?

B.我的第二個觀點是:設計有兩個作者

成功的設計至少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作者,而排列在第一位的作者肯定不是設計師,而是客户。我想在座的諸位專家一定都參與過奧運會的設計活動,那麼請問你們的設計難道沒有接受過劉淇書記、劉敬民市長、蔣孝愚副主席的建議嗎?

客户是設計的投資人也是設計最早的創意人,很多情況下設計師只是一個專業執行人的角色,另外在大型的設計任務裏,還會有大批的市場調查專家、數據分析專家、傳播專家等等其它專業的人、幫助設計師完成工作。

因此走向創業之路的設計師應當具備良好友善的與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我認為與人合作與相反的觀念合作,是我們未來的設計教育裏尤為重要的部分。它需要具備的能力不是主觀和感性,而是邏輯和協調能力。而在現實的工作中,設計師如果想要爭取到領導地位,也是這些能力發揮的作用。

而所謂另類的、小眾的、不妥協的設計,因為缺少社會幫助,面對這個市場來説是沒有什麼商業價值的作品。

C.我的第三個觀點:設計作品不同於藝術作品

設計師總是以標榜自己為藝術家為榮,恰恰這個習慣是致命的錯誤,它阻礙了設計行業成為產業的步伐,因為設計作品永遠不同於藝術作品。

首先面對設計史我們會遺憾地發現,設計作品是擁有生命週期的,而不像藝術作品那麼永恆。設計作品與生俱來就帶有流行色彩,並且身受世俗文化的影響。我們可以認真審視前輩的經典作品,放在今天的時代,或多或少都讓人感到了不合時宜,1980年代任何偉大的工業設計,在今天都不可能重新成為商品。

而在當代,設計的生命可謂越來越短。曾經風靡全球的iphone手機,因為它的超簡約設計而讓全球的手機制造商目瞪口呆,但是短短的還不到三年,今天的年輕消費者早已經對它的設計多有微詞,在他們眼裏,iphone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玩意,甚至已經有點老土了。你看這就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一個設計命運,你不覺得它非常短命嗎?

另外藝術作品是不受外界環境制約的創作,張揚的是藝術家自我的個性,而設計作品不一樣,它深受來自成本、市場、客户、消費者、時間等等方面條件的制約,因此美國設計理論家與評論家蘇珊·耶拉維奇(Susan yelavich)曾這樣來為藝術與設計下定義:“藝術是冥想,設計是協商”。

D.我的第四個觀點是:設計的起點既是終點

Coco Chanel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讓時尚業進步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是因為我懂得怎樣解釋我所在的時代。”這位沒有接受過一天正規設計教育,在孤兒院長大的酒吧歌女,通過他的男友和情人進入了上流社會,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甚至引領了門第森嚴的法國貴族階層的審美,最終成為上個世紀絕頂偉大的設計師……這段傳奇故事對於今天抱着設計八股津津樂道的人來説,簡直是嘲弄。

其實設計行業裏有太多這樣的故事了,在世界頂尖的設計師裏,幾乎有一半是半路出家的“門外漢”。花樣滑冰運動員維拉·王能夠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晚禮服設計師,也許完全是因為她從八歲開始就經常賠母親專門到巴黎購賣時裝的經歷;軍醫阿瑪尼中士後來能夠成為時尚之王,與其在米蘭最好的百貨公司當了八年採購部主任不無關係;沒有那些聲名顯赫的明星客户的挑剔和刻薄,一貧如洗的意大利鞋匠Salvatore Ferragamo怎能蜚聲全世界……

在世界著名設計師的行列中搜尋,我們驚奇地發現沒有一個人誕生於街邊的打印店,這説明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設計的起點註釋了終點。

在今天社會裏,我們的職業生存在一個淘汰率極高的行業裏,幾乎每一個設計師都必須考慮30歲以後自己的出路,現實也是大部分人在30歲以前永遠的離開了這個行業,做過幾年設計師也成為他們人生的插曲。

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大部分設計師在離開院校進入行業之前,對這個行業極為陌生,甚至根本不瞭解這個行業。四年的專業學習,他們僅僅認識了一些軟件,認識了一些外國名字,認識了一些設計風格。僅此而已,他們對他們將要進入並且以此謀生的行業,一篇茫然。而往往是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斷送了他們的前途。

E.我的第五個觀點:設計家不要遠離生活

今天有人開始質疑:最好的設計教育是否還要回歸到漫長的耳聞目染時代?我認為這是一定的。設計家的工作是發現美的過程,可是每一個時代的審美標準千差萬別,如果想要尋找到與時代共鳴之美,設計師就要把自己浸泡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不是把自己囚禁於學院或工作室的牢籠裏,因為審美是不可能臆造出來的。

設計師的人生觀是一個入市的人生觀,而不應該是所謂的超凡脱俗,因為設計師追求的目的不是曲高和寡。設計師必須對主流大眾審美充滿敬畏和關注,在現實的生活中尋找和發現答案或者結果。

因此我認為,在設計教育階段,培養設計師高雅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培養他們簡單技巧重要得多。

感謝大家在過去得一個小時裏聆聽我的演講,設計行業是我們在座每一個人賴以生存的行業,真心地祝願大家享受我們的工作,享受我們的生活。我們今天之所以聚集在這裏,源於我們少年時代對設計的熱愛,所以我想用下面這句話結束我的演講:無論今天走得多遠,不要忘記我們出發的目的。

謝謝大家!

《路》演講稿 篇11

我的觀點是,就未來而言,並無所謂不可避免之事。相反,未來是一系列無窮盡的可能和機遇,我們的責任便是充分地利用這些可能和機遇。我把人的大腦看成是一塊海綿,經過長期的發育,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知識和技能,以及各種各樣的事物。我敢肯定,在座的某些醫生正在對我説的醫理皺眉,但我仍要説下去。我們以後步入了社會,海綿脹得鼓鼓的,於是我們開始壓擠它,就是説輪到我們把信息和向他人傳授了。

我們擠了又擠,為的是把裏面存儲的東西取出來。當某些人不停地擠,天天擠着,不停地使用裏面存儲的東西時,終有一天會擠得空空的,變成又乾又硬的一團。他們發表千篇一律的演説,寫着雷同的文章,説着老生常談的話,用萬古不變的方法解決新出現的問題。他們永遠在原地踏步,束縛在時代的侷限裏,他們的頭腦裏滿是蕭條時期、二次大戰、60年代、90年代,這就是他們的現狀。但也可能有另一種現狀。重新充實那塊海綿。在你們的一生中,要像在校讀書時一樣,不斷地選修新的課程。我不是説,要你們真的去選課,而是説要接近世界。

整個世界是一張精彩的無窮盡的課表,你們要從中吸收到新鮮而營養豐富的生命之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在大法官霍爾姆斯90壽辰時去看望他,發現老人正坐在書房的熊熊爐火之前埋首書本之中。羅斯福便問他:大法官先生,您幹什麼呢?霍爾姆斯看了看他説:我在訓練我的大腦,總統先生。其實他正在自學希臘語。現在我勸你們用不斷更新的熱情對待你們的未來。我還要向你們推薦一種價值體系。你們也許注意到了,出版物正如春潮一般充滿了論述價值觀的作品。價值觀和道德觀看來又重新時髦起來了。但我和諸位都知道,價值觀不是時髦,而是文明的基礎。我們看重的是自由、正義、責任、慈善、誠實、寬容、法制、宗教、信仰和自我這一套戒律規範着我們的行為。你們已經用了許多寶貴時間去檢驗和評價過許多思想和理想,試圖確定什麼是好的,什麼更好,要以什麼指導我們的行動。在你們整個一生中,當你們需要作出道義上的決定時,你們將繼續進行這種檢驗和評價。我勸你們,不要放棄這種責任,不要害怕作出道義上的決定,因為猶豫不定將一事無成。現在我並不勸你們去買一副望遠鏡。我勸你們要有的勇氣。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僅僅反問一句:我究竟希望有怎樣的前途?然後保持實現自己理想的熱情和道義上的信念。對即將離校的優秀兒女來説,我們生活的時代是多麼美好和精彩啊!不論你們從事什麼事業,新的事業、新的挑戰、新的機遇每天都在出現。羅賓威廉推廣的一句拉丁諺語是把握今天。

把握住今天,也就是把握住了未來的日子。親愛的畢業生們,請記住,生活不是一場彩排。生活中的成績不是我們的目的地,而是一段旅程。

願命運的風風雨雨使你們的一生充滿歡樂和希望。表現出你們的熱情吧!上帝保佑你們大家。

《路》演講稿 篇12

“咔嚓”、“咔嚓”、“咔嚓”……所有的相機對準這裏,所有的目光焦距這裏,所有的聲音讚歎這裏。這是一個“江津區特色學校現場交流會”人流蜂擁的地方,這是一個讓所有專家學者嘖嘖稱讚的時刻。一個瘦小的身材,一臉專注的神情,一隻纖細的左手,一支陳舊的毛筆,在潔白的宣紙上流動着美麗的線條,一個個剛勁有力的字體躍然紙上,一幅幅雄健灑脱的作品一氣呵成。這個讓與會者見證奇蹟的殘疾人,無疑成了現場最耀眼的明星。可是,在眾多光環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十五年前,一個風雨交加夜晚,伴隨着一聲轟隆,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滿懷欣喜的父母為他取名為劉隆。從此貧寒的農村家庭因他的降臨而其樂融融,劉隆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享受着天真浪漫的童年生活。但天意弄人,就在十二歲那年,劉隆因一場車禍而右手殘廢,父母泣不成聲,劉隆悲痛欲絕。從此,痛苦的陰影籠罩着這個曾經温馨的家庭,自卑的心理便與他如影隨形。每當他看到那支珍貴的毛筆,那些心愛的字帖時,總是呆若木雞,任憑淚水劃過瘦削的臉龐;尤其是看到同學們揮筆自如盡情抒懷時,他羨慕不已,痛不欲生,便一個人偷偷跑到偏僻的角落嚎啕大哭,但哭天天不應,因為右手已經永遠失去了。這對於一個從小酷愛書法並以此為榮的國小生來説,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打擊,幾乎粉碎了他對生活的所有信心!

《路》演講稿 篇13

人生最幸運的事莫過於能找到夢想與方向,並能永不言敗的堅持與追求。這樣你便會明白你的價值與生活的意義,並感受到世界的完美與回報。

黑人總統曼德拉,是一位讓人敬佩的反種族歧視的鬥士。他用畢生的心血,消除南非的種族歧視;用行動證明給了世界,提高了黑人地位。他創造出無數的奇蹟,他用年少的諾言來縮小了世界的差異,他如雄鷹般的翱翔,尋找目標並不斷探索,他用行動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要説到另一位黑人:馬丁·路德金,他開啟了全民追夢的時代,不管是個人夢、家庭夢、還是美國夢,我看到的是他不斷追逐夢想的影子,他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化,他也喚醒了人們埋藏已久的那顆塵封的內心,他鼓舞着我們不斷前行並也告示着我們前方路途的艱難,他影響了這個時代,也給予了我們追夢的勇氣。直到此刻,我的腦海邊總會想起:我有一個夢想……

生活中不乏有夢想和目標的人,但最怕有心之人,他們能朝着目標不斷前行,就如《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主人公一樣,雖説是對上流社會的崇拜,但促使他想改變他的一切。他執着的理念還是讓人異常佩服,電影《李米的猜想》中周迅飾演的李米是有滿臉浮動的小雀斑和堅定眼神的一位女出租車司機,她為找尋心中的摯愛,每一天風雨無阻地問車上的每個乘客是否見過他,她不灰心,也不畏懼這如大海撈針般的尋人艱難,她終究抱着堅定的信念和毅然決然的勇氣,如果不是她那單純而執着的想法,無法支撐她走完這一路。

追夢吧,少年!人生路上雖多艱難阻礙,但你堅持,終究會跨過去,到達夢想彼岸。人生不能回頭,能做的僅有勇往直前,你所付出的此刻是你得到的將來。在這人生路上,沒得什麼風雨怎可能成就你塑造人生。

還記得白巖鬆在耶魯大學發表的演講《中國夢》,無非是説中國的過去和此刻,可這尋夢的過程走得卻異常地艱難,大則一個國家的命運,小則個人的命運,它所折射的是時代的印記,更展現出一個國家頑強不屈,經歷無數風雨卻更加強大與興盛。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國家正走向繁榮強盛,追夢吧,少年!

《路》演講稿 篇14

指出,穿越歷史的滄桑鉅變,回望80年前那段苦難和輝煌,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長征在我們黨、國家、軍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偉大的意義,對中華民族歷史進程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黨和紅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於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着,始終閃耀着火熱的光芒。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確立,經過長征,黨和紅軍不是弱了,而是更強了,因為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找到了指引這條道路的正確理論。長征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征,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性質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説明了中國共產黨必須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克服困難、贏得勝利。長征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征,面對亂雲飛渡、驚濤駭浪,我們黨表現出無所畏懼的偉大實踐精神,表現出浴火重生的偉大創造精神,在血與火中趟出了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革命道路。

強調,“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長征歷時之長、規模之大、行程之遠、環境之險惡、戰鬥之慘烈,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戰爭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紅軍將士上演了世界軍事史上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蹟。

指出,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偉大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強調,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鬥;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勝利而矢志奮鬥;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鬥;必須把握方向、統攬大局、統籌全局,為實現我們的總任務、總佈局、總目標而矢志奮鬥;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奮鬥;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矢志奮鬥。

指出,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偉大長征精神,是黨和人民付出巨大代價、進行偉大斗爭獲得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世世代代都要牢記偉大長征精神、學習偉大長征精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使之成為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人民、我們軍隊、我們民族不斷走向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

強調,長征勝利8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推進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波瀾壯闊的偉大長征,奪取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我們這一代人,繼承了前人的事業,進行着今天的奮鬥,更要開闢明天的道路。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激勵和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發憤圖強、奮發有為,繼續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長征路上續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路》演講稿 篇15

歲月崢嶸,歷史常青。80年後,主席深情回望那段苦難輝煌的壯闊歷程,高度評價那場艱苦卓絕的偉大長征,為我們這一代人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指明瞭方向,提出了希望。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初心,走好改革強軍長征路。

長征的勝利,靠的是紅軍將士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艱難可以摧殘人的肉體,死亡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紅軍將士“跟黨走”的信念不可動搖!80年來,世界範圍內關於紅軍長征的報道和研究層出不窮,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紅軍長征是20世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滿理想和獻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氣譜寫的人類史詩。長征迸發出的激盪人心的強大力量,跨越時空,跨越民族,是人類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偉大史詩。

不忘初心,走好改革強軍長征路,要緊緊扭住政治建軍不放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繼承和發揚我軍政治工作的革命本色,切實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各項建設的首位。要始終如一抓住鑄牢軍魂這個根本,把黨領導軍隊各項制度貫徹到部隊建設各領域和完成任務全過程,確保部隊平時聽招呼、戰時聽指揮、關鍵時刻不含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與黨中央、和保持高度一致。

不忘初心,走好改革強軍長征路,要緊緊扭住改革強軍不放鬆。80年前的長征,是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共產黨和紅軍將一次危機四伏的被動撤退,變為一個開創革命新局面的起點;將一段險象環生的艱難跋涉,變成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今天我們正在進行的改革,同樣是一場決定前途命運的長征。如果説戰場勝負可能只是一朝一夕之間的事,但決定勝負的力量卻消長於朝朝夕夕的改革與建設之中。不斷從改革走向改革的人民軍隊,必將能從勝利走向勝利。

不忘初心,走好改革強軍長征路,要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在“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指導下,要着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明確新形勢下軍民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開創強軍新局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黨旗飄飄,軍徽熠熠。雖然80年後的我們遠離了長征的槍林彈雨,可80年前長征擎起的熊熊革命聖火,沒有隨着長征勝利而熄滅。它根植在炎黃子孫的血脈裏,烙印在華夏兒女的脊樑中,隨着歷史的發展煥發時代生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業,一輩人有一輩人的擔當。我們要做的是,探尋英雄的制勝密碼,賡續英雄的紅色基因,為實現強國強軍的偉大夢想建言獻計、出謀劃策,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路》演講稿 篇16

人生真正的歡樂是致力於一個自己認為的偉大目標。有人説:“理想是理想,未必能實現。”我認為理想經過努力就能實現。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搖籃,衝鋒的戰旗,荊棘的利劍。理想是美好的,但沒有意志,理想不過是瞬間即逝的彩虹。  火箭隊的.姚明,大家眾所周知。在他4歲生日時,他得到了第一個籃球,6歲時看美國哈里籃球隊在上海表演,知道了A。從此喜歡上了籃球。九歲那年,姚明在上海少年體校接受業餘訓練,艱苦的訓練讓9歲的姚明有些無法適應,但懷着對籃球的夢想。他努力訓練,終於在5年後,他進入上海青年隊,17歲入選國家青年隊;18歲穿上了中國隊服。一路走來,終於實現了夢想的姚明,始終不滿足現狀,因為他想帶領國家隊打入世界,於是在20__的亞洲籃球錦標賽上,姚明每場貢獻13、4分,10、1個籃板和2、8次蓋帽,投籃命中率高達72、4%,幫助中國國家隊奪得冠軍。姚明從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到現在的A球員,是什麼讓他堅持下來呢?我想是一種對理想的執著和對籃球的酷愛。 

或許我們永遠不知道在這光輝事蹟的背後,姚明付出了多少辛苦與代價。小時候,懷着對未來的憧憬,我想我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名像居里夫人一樣的科學家,用我的智慧和勞動為人民造福。上學後,我才發現,這個理想似乎離我太遙遠,可是我還是在晨曦微露時,捧着一本科學雜誌,漫步在羊腸小路,還是在午後的一抹陽光下研究着科學,依然在星光璀璨的傍晚,眺望着那遙遠的星球……當我吮吸着知識的雨露,看着那講台上的老師時,我又想當一名教師,站在光榮的講台上,培育着一批批國家的棟樑。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好好讀書,長大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要為之奮鬥!多想成為藍天中的一隻小鳥,因為那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飛翔。以為有了理想,便有了自由,可是卻發現自己已被理想“銬牢”,在我精神削弱時,理想是我前進的動力;當我走進迷茫時, 

理想是我指路的明燈。同學們,只要你選擇了理想,就要為之奮鬥,就要為之努力;即使你拋棄了它,它也會在某個地方牢牢抓住你,給你生的希望,讓你有了人生的趣味。 

同學們,奮鬥吧!為了自己的成功和理想而奮鬥吧!理想從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追求,你們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中!

《路》演講稿 篇17

我們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但前進的道路上也還有許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齊心跨越,許多新的“婁山險關”“大渡鐵索”需要奮勇征服

紅軍長征歷史上有個“信念樹”的故事:長征前夕,江西瑞金華屋村的17位入伍青年種下17棵松樹,以寄託對家鄉的眷戀。“青山依舊在,不見兒郎歸”,雖然17位青年都犧牲了,但華屋人逢年過節都會來“信念樹”下祭拜革命烈士,勉勵子孫不忘革命精神。

“現在,時代變了,條件變了,我們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在參觀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主題展時,號召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繼續在新長征路上萬眾一心、頑強拼搏、奮勇前進。走得再遠都不忘過去、堅守初心,在接續奮鬥中創造新的奇蹟,正是對革命烈士的最好紀念,對長征精神的最好弘揚。

“紅軍長征勝利,充分展現了革命理想的偉大精神力量。”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粉碎上百萬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勝利完成萬里長征的壯舉。敵人眼中的“流徙千里,四面受制”,被紅軍演繹成地球上最美麗的“紅飄帶”,創造出“20世紀人類的壯麗史詩”。這也就難怪,美國時代出版公司的《人類1020xx年》一書,會把長征列為公元1020xx年至20xx年之間,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件重要事件之一。長征,一支軍隊氣壯山河的革命征程,也成為一個民族苦難輝煌的心路見證。

鄧小平説過,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偉大旗幟,是戰勝困難、贏得勝利的力量源泉。“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長征是共產黨員和紅軍將士意志、勇氣、力量集中迸發的高光時刻。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這些長征精神的內涵,構築起共產黨人的精神殿堂,豐富了民族精神的榮耀星空,為中華民族超越自我、走向輝煌創造出強大精神動力。

“長征最重要的體現是中國革命先輩對理想信念的堅持,這也是長征在中國最大的意義”“革命成功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推動民族復興的新長征,是永不鬆懈的使命”……近日,在走訪瑞金多處紅色故址、深入感受老區鉅變之後,參加“聆聽歷史迴響,思考中國奇蹟”活動的中外青年學者紛紛發出這樣的感慨。正像他們所説的,過去革命年代,長征意味着前赴後繼、浴血戰鬥,意味着篳路藍縷、艱辛付出;今天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就是要砥礪初心、堅定理想,用實績實功託舉起歷史和人民的重託。

難走的路是上坡路。我們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但前進的道路上也還有許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齊心跨越,許多新的“婁山險關”“大渡鐵索”需要奮勇征服。引領經濟新常態、實現脱貧新目標、激發改革新動力,哪一項的難度都不亞於長征中的戰鬥拉鋸和跋山涉水。“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要想贏取六盤山下的紅旗漫卷、收穫三軍會師的笑逐顏開,我們就必須拿出排除萬難、克敵制勝的紅軍氣概,以“英雄交響”創造出新的“人間壯舉”。

“閲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在長征中播種,在長征中收穫,長征永遠在路上。

《路》演講稿 篇1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嗎?理想是一句謎語。而答案就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理想也是一顆種子,讓種子發芽是要我們用心培養。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偉大理想。“理想”一詞,在詞典中解釋是:對未來世界有根據的合理想象。只要你説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努力去實現。如果沒有做出付出,那你的理想種子就會枯萎。 

理想的成功好需要一點——克服所有困難,重拾自信。同學們,在你們實現理想的途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有可能這是一道考驗。使你失去理想,永遠一朵枯萎的種子。所以我們需要克服困難,讓我們的理想種子發芽。  

有人曾説:“登山這攀登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的理想。我寧願在自己理想的高峯上被毀沒,也不願毀滅我理想中的高峯!” 

我很贊同這句話,理想是無價的。理想比任何物品都重要,一個人如果是失去理想就等於一個廢人。而失去了一件物品卻可以再找回。 

同學們,讓我們把自己的理想之謎解開吧;讓我們把理想的種子培育成參天大樹吧! 

謝謝大家!

《路》演講稿 篇19

根據區委組織部的安排,我有幸赴井岡山參觀學習,重温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腳踏着革命先烈曾經戰鬥過的紅土地,瞻仰着一處處歷經風雨卻風采依然的革命舊址,注視着一件件樸實無華又彌足珍貴的革命文物,我被井岡山精神深深觸動和震撼,更深深認識到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井岡山精神是偉大而永恆的,必將代代相傳,源遠流長,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放射出新光芒。作為一名鎮黨委書記,井岡山之行對我意義重大,結合個人工作實際,談以下幾點啟發:

一、堅持艱苦奮鬥精神 堅定人生理想信念

艱苦奮鬥是我黨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逐步培養和建立起來的優良傳統。在物資匱乏、敵強我弱的惡劣條件下,我們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依然能夠戰勝敵人,依靠的就是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如今,我們的工作、生活條件已經是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不怕吃苦;能戰鬥,敢戰鬥,善於戰鬥的艱苦奮鬥精神依然是我們克服困難、戰勝逆境,永遠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法寶。

堅定信念在形勢順利時並非難事,而井岡山斗爭是中國革命處於最低潮的時期。朱毛會師後,紅軍人馬總共也不過千餘,堅定信念談何容易,堅定信念何其珍貴。在今天這個思想多樣化的時代,改革開放帶來的積極因素和腐朽觀念良莠不齊,只有堅定信念,才能處變不驚;只有堅定信念,才能立場堅定;只有堅定信念,才能勇往直前。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要弘揚井岡山精神,做踐行“三個代表”、“八榮八恥”的表率,就要像革命前輩那樣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信念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鬥精神不懈怠,銘記“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恪盡職守,埋頭苦幹,爭創佳績。

二、堅持實事求是作風 鼓勵勇闖善闖新路

毛澤東根據中國革命的形勢和特點,實事求是,通過井岡山的鬥爭實踐,第一個提出併成功實踐了“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以武裝割據建立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逐步奪取政權”的藍圖。這在當時,需要的不僅是敢闖的勇氣和膽量,更是實事求是智慧的結晶。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發現真理;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知錯改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正確決策;只有實事求是,才能與時俱進。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發展的科學、創新的科學,任何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畏縮不前、脱離實際的想法和做法都會給我們的事業帶來損失或倒退。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黨中央提出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仍然需要大力提倡和發揚這種“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精神。要堅決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立足工作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更新觀念、勇於創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路謀求新發展,用創新的精神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三、堅持緊密聯繫羣眾 勇於取得新的勝利

在戰爭年代我們黨能取得勝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了黨的羣眾路線。歷史證明,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是我們黨無往不勝的根本,也是井岡山精神的法寶。“羣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總結,是黨的根本路線,這是由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應該把黨的羣眾路線的精神實質,深深紮根於人民羣眾之中,努力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羣眾、政治上代表羣眾、感情上貼近羣眾、工作上為了羣眾,一切從羣眾利益出發,多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才能得到羣眾的擁護和支持,才能在建設和發展中取得新勝利。

“勇於勝利”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一種民族精神,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現代化建設時期,這種精神始終是支撐中華民族的脊樑。靠這種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這種精神中國的現代化可以實現。

井岡山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一個藴涵豐富的巨大精神寶庫。我們要深入貫徹“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要結合時代的發展,結合黨的歷史方位和歷史任務的變化,結合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實踐”的講話精神,認真學習井岡山精神,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使之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路》演講稿 篇20

不經風雨,怎麼會有彩虹;不經風霜,怎麼會有成功;不經磨練,怎麼會有堅強。人生如此,花也如此。不是所有的花總會一直開放。

春天到了,一片片草地開始發芽,小鳥唱出歡樂的歌。我家中的鳳仙花也開始了自己的成長生涯。一轉間,我家長的鳳仙花已經從幼苗成長為茁壯的成苗。彷彿我自己的人生生涯也開始了。

一天天的過去,一天天陽光的滋潤,彷彿一切像平靜的湖面,卻不知自己的人生已經開始。花一天天的成長,馬上就要開花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打破的以往的平靜。同時也差點讓它喪命,但他堅強的活了下來,靜靜站在那片屬於自己的領土上。

盛夏到了那朵鳳仙花經過暴風雨的吹襲後,堅強的活了下來,並且開放大小不一的花。花朵並不多,但卻很美麗。此時,我的人生也正是輝煌時期。從此一朵幼小的花經過無數的打擊,成長為一朵堅強的花。而我,從一名無人知道的小輩變為了一名無人不小的高幹人員。這就是他的盛世,同事也是我的身世。

秋天悄悄的來了,秋風把落葉吹到地上,一層層乾枯焦黃的葉子在地上積累着,這時,鳳仙花開始它一年中最後一個旅程;但他把自己的生命留給了自己的下一輩,猶如龔自珍的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啊!此時,我的人生道路,變得落井下石了。從一時的輝煌,變為如此的低俗。

人身就如花一樣,出芽時,是你的開始;盛開時,是你的盛世;凋謝是,是你的低谷。

《路》演講稿 篇21

俗話説:要想富多修路!在生活中人們克服重重困難把鐵路修的四通八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方便。

當我們親眼見證一根根鐵軌被建設者們牢固地鋪設祖國遼闊的大地上時,當我們看見全線鋪通慶祝大會上的熱烈場面時,當我們看見鐵路沿線人民那的燦爛笑容時,我們更能預見到鐵路建成後對沿線人民生活未來的影響。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幅宏偉藍圖,那些畫面令人激動——鐵路開通後,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將由此得到更大推動,人民生活水平將得到更大提高。將帶動當地經濟持續發展,運輸成本將大幅度降,礦產資源將得到大力開發,可以想像,鐵路的開通將使當地的經濟、文化等方面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如今,當我們看見一列列抗震救災物資運抵四川汶川,這些災區人們的生命物資,這些全國人民温暖的幫助正是經過鐵路運達的。

火車是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它的行駛速度很快,載客人數多,載貨容量大,為人們長途出行和運輸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也存在許多的危險因素,在1993年4月30日,044次貨物列車與一違章搶越無人看守道口的滿載春遊學生的大客車相撞,造成30餘名花季少年死於非命;在1998年8月5日,徐某在調車場穿越軌道時,被解體作業的流放車軋斷後腿,造成終生殘廢;在20xx年8月13日20時,王某等六名少年進入某車站3站台玩耍。21時許,王某爬上車站5道停留的客車頂部時,被機車牽引用的帶電接觸網電擊身亡。有些人,為了貪圖小便宜,而破壞鐵路,比如擰鐵路軌上的鏍絲釘,造成了交通事故,這樣造成的後果不單單是火車被毀,還會造成受傷或死亡,就為了那點小便宜而造成的傷害、死亡值得嗎?就因為那些人的一、二元錢,而造成了國家的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損失值得嗎?所以,破壞鐵路的後果是很可怕的。

火車與汽車有着很大的差異,由於火車是單線行駛 , 多輛火車共用一條線路 , 有嚴格的時間調控 , 即使鐵路邊有人也不能隨便剎車,一旦剎車會使鐵路時間安排紊亂很容易造成脱軌或兩車相撞等嚴重後果。因而,人們都儘量不要在鐵路邊停留。如果要過鐵路時,也要左右看清沒有火車再過。過鐵路路口時看清指示燈後再通過。

鐵路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們定要愛車護路,愛護交通設施,如果違反交通規則也會給人們帶來可悲下場,破壞交通設施影響鐵路正常運行的行為,最終受到經濟處罰和刑事處罰。必須遵守交通規則,橫過鐵路、馬路,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要愛護交通設施,禁止爬火車、在鐵路馬路邊嬉鬧玩耍等危險性行為。 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安寧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同學們一定要愛車護路時刻牢記於心,不但要自己懂法守法,還要積極進行宣傳,影響身邊的人,勇於制止、舉報破壞交通的壞人壞事,做一個“愛車護路”的小公民,為創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們的學校臨鐵路較近,愛車護路每天都會擺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從我做起,做一個愛車護路的小公民吧!

《路》演講稿 篇2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一片葉子,每一粒種子,雲朵投下的每一塊陰影,雨水注滿的一塊窪地。好像每一次前來,都是第一次前來。每一次離去,都是最後一次離去。

有人説,上海是夢的焚化爐,有多少夢想升起就有多少希望破滅。其實,你只要拋開那些膨脹的慾望,上海也可以那麼温情和明亮。在上海老街道上慢慢走,兩邊的居民樓破舊卻充滿人味兒。傳來大媽高嗓門的聊天聲,聽來那麼與繁華奢華的上海不符合,卻熟悉又窩心。不時,有生煎的香味瀰漫在周身,真想在這裏住下,過最平淡的生活。華燈初上,夜幕降臨之際,徒步走至外灘。這裏的金黃與明亮叫人挪不開眼睛,面對着繁華湧動的外灘,眼中滿是抹不去的夢想。

昆明在別處。早聽過遊過昆明的人描繪過昆明那一塊天有多好看。終於按捺不住,飛去了昆明,卻只為了那一片天。剛下飛機,那片天猝不及防地撞進了我的世界。昆明的天澄澈光亮,藍得攝人心魄。“梅里雪山的冰雪和西雙版納的熱浪調和而成,對自己的顏色和質地毫不珍惜,就那樣隨隨便便地找一個隨隨便便的日子鋪開來。”這是我聽過對昆明的天的最好的描述。熱與冷的融合,鋪就在慵懶裏,藍得那麼不經心,可你哪兒知啊,你的不經意早已叫我傾心。在這樣的天下,似乎任何行為都是褻瀆。你捧一束花,仰頭看天,那就好。

本以為繁華熱鬧的芝加哥是個喧鬧到天亮的地方。可我站在晚上9點的芝加哥街頭,即使整個城市燈火通明,亮如白晝,但街上除了我們這些遊人在閒逛,似乎每個人都有更好的去處。商店早早關了門,一排古老的鐵藝柔柔地映着每個人的面頰。穿城而過的河水閃着點點晃人眼的光,綿延到了遠方。馬路上,除了過路人的低語聲,那就是清脆的馬蹄聲了。如此安靜與喧鬧的碰撞,悠然與繁華的結合竟不真實得像—個夢。

我願意成為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只因為最好的時光在路上。

《路》演講稿 篇23

大家好!

今天,主要和大家講一講忠誠的問題,將我的一些認識和體會分享出來,與大家共勉。

古人説“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又説“不信不立,不誠不行”。自古以來,忠誠都是為人所稱讚的優良品質,在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德中排在首位。而忠誠這一話題,也已經談論了幾千年之久。

忠誠鑄就人格,忠誠可靠才能更好地立身做人。忠誠是一杆無形的天枰,能夠稱得出靈魂的美醜、人間的善惡。忠誠本身還是一種無形的.資源,能產生現實的生產力,轉化成有形的財富。夫妻雙方只有彼此忠誠,婚姻才能美滿,家庭才能和睦;公司和員工之間只有彼此忠誠,生意才能興隆,事業才能發達;一個團體內只有彼此忠誠,組織才能壯大,執政才能長久。因此,我認為忠誠比個人能力更為重要,忠誠是主動的,發自內心的,不是被動的、虛假的。具體來講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忠於個人,情義為重

忠誠是衡量一個人人品的基本標準。忠誠鑄就人格,忠誠可靠才能更好地立身做人。忠誠是一杆無形的天秤,能夠稱出靈魂的美醜、人間的善惡。

一個人無論什麼起因,只要失去了忠誠,就失去了人們對你最基本的信賴。忠誠可以讓平凡變成神聖,可以使生命永遠不朽,反之如果背信棄義、心懷鬼胎,則必然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甚至要背上千古罵名,被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歷史上有一個人,只要有人提起他,無一不知,無一不曉。因為在沿海地區他已經不是人,他是神。人們每天早上起來會為他上香,跪拜他,這個人就是關雲長。關雲長為什麼能成為神呢?他一不富,二不有,就是有一身的好武功和一顆忠誠的心。自關雲長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以後,人們就認識了關雲長,所以沒有劉備就沒有關雲長,沒有關雲長當然就沒有張飛了。正是關雲長對兄長的忠義之情,這種情義被人們所景仰,隨着社會的發展這種情義被人們景仰的高度越來越高了。

歷史是凝固的現實。在歷史的長廊裏我們已經看到了忠誠的神聖。現實又是流動的歷史。我們務必懂得:站在今天,其實就是站在歷史的門前,為此,一定要審慎行事,以情義為重,忠誠於個人。

二、忠於事業,永不放棄

對事業的忠誠,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愛崗敬業。在當今日益激烈近乎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我國的事業之所以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我國的企業之所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試問鐵路建設的生命與活力來自哪裏,企業領導人的決心與潛力來自哪裏,員工們的恆心與毅力來自哪裏,那就是源於我們的忠誠,源於我們的愛崗敬業,是忠誠讓我們高高的站在一起,是忠誠讓我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是忠誠讓我們牢牢地綁在一起,也是忠誠,讓我們永不言棄。

在實際工作中,持之以恆,鍥而不捨,任勞任怨,無私奉獻,這些華美之詞都以愛崗敬業作為基石。縱觀多少感動故事,原本來自愛崗敬業。因為有愛崗敬業才有責任感,因為有愛崗敬業才有緊迫感,因為有愛崗敬業才有使命感。

有句話説得好:“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當我們將愛崗敬業作為人生追求時,我們會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並抱着努力、感恩、享受的態度,將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做的盡善盡美,從而贏得別人的尊重和讚賞。

三、忠於組織,團隊致勝

忠誠意味着與團隊共濟。如果團隊是一條船,那麼我們一雙手就是一支漿,只有我們共同伸出雙手,讓千千萬萬支漿一起使勁,我們的航船才能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對於我們來説,忠誠就意味着責任,意味着對團隊的負責。有一本小書,名叫《每人只錯一點點》,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真實故事。巴西遠洋公司“環大西洋”號海輪是條性能先進的船,但在一次海難中沉沒了,21名船員全部遇難。當救援船到達出事地點時,有人從中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記載着21名船員的留言: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錯誤,每個人都沒有很好地負責,最終釀成船毀人亡的悲劇,這就是大家在死亡臨近時做出的結論。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這就是忠誠的直接體現。

講忠誠不是一種自我感覺,也沒有絕對的衡量尺子,而是一種思想境界的自覺昇華。怎樣做到忠誠?我認為,要解決好道德、信仰和信念的問題。

《路》演講稿 篇24

今天來嘛,就是説我怎麼這麼大了還在跳是吧?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劇舞台上演整本舞劇女主角年齡最高的一位。當時我從上海的孤兒院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學員班,然後又進入了北京舞蹈學校,作為一名正式的專業的舞蹈學生,開始我就想當一名優秀的舞蹈家,那麼當時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前蘇聯的一個偉大的人民演員舞蹈家——烏蘭諾娃。 

你們年輕人可能不一定知道,但是我們很多大學生如果學舞蹈,世界舞蹈歷史的話,一定應該知道烏蘭諾娃,她一直跳到五十歲還在舞台上,然後她着了一本書——《烏蘭諾娃傳》。當時我們新中國剛剛成立,我們的舞蹈隊非常年輕,我們十幾歲,比我們大一點的二十多歲,也不會超過三十歲,所以我們聽到五十歲的偉大的舞蹈家在台上活躍着,演《羅密歐與朱麗葉》裏面的朱麗葉,還演《天鵝湖》裏面的奧傑塔,我們覺得像神話一樣。所以我就把我的目標,第一個目標定在了烏蘭諾娃的身上,就像她那樣,在書上説的那樣,就是她説每個禮拜天他們舞蹈學校要放假,但是每個禮拜天的早上她還要到她的排練廳裏去練功,把她最基本、最需要練的東西練習之後,她才心裏放鬆,從此我也是這樣的,沒有禮拜天,每個禮拜天我向她學習,同樣的要到教室裏去練功。我暗暗地説要成為中國的烏蘭諾娃,我一定要跳到五十歲。那麼多年過去了,我真的演了很多很多的劇,我自己還開了新中國建國之後的第一個個人舞蹈專場,我也到了世界各地去巡演,我在國際上還拿到了四枚金獎,心中暗暗覺得我自己做得還是不錯的。 

那時候我的年齡大概是到了四十八歲的時候,經歷了我們文藝界一場比較低迷的時期,正經的單位裏邊沒有排戲,也不演出,這麼一個非常低迷的情況,甚至像我們天天練功的這樣一個舞劇團的排練廳裏,都很少見到演員在那兒練功了,我一想我也四十八、九歲的人了,目前這樣一種低迷的狀況,烏蘭諾娃五十歲,我的目標基本上要到那個地方了,真的想收了,正好在這個時候老天爺真的幫助我,它讓我到天橋劇場去看了一場排練和演出。早上看見德國的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的海蒂,他們整個劇團在那裏練功,練芭蕾,在那兒練功,練習,演的是《歐根·奧涅金》,哎呀!太棒了!真是叫我震撼!這個人物演得簡直,技術和表現力太棒太棒了!我説這個演員不年輕了,我想她比我大,結果我就很有心,去專門打聽了一下她的年齡,她好像有五十三、四歲了,比我起碼要大出四歲以上來。當時我覺得我心裏非常地慚愧,我覺得為什麼一個德國人,德國的舞蹈家能夠五十多歲在台上這麼精彩,所以我不能輸給一個外國人,對嗎?所以我的勁兒就來了,這就是我第二個目標。 

她這麼棒,她不是跳到那個時候,那個時候她還在黃金時間的,是我要重新整理自己的心理狀態,重新再刻苦地練習,要堅持下去。從那之後,五十歲一直到我六十三歲的時候,經過了十幾年的時間我又做了很多的事情。 

20__年,古巴就派了一個古巴芭蕾舞團來中國演出,團長就是着名的舞蹈藝術家艾麗西亞·阿隆索,這個人我要特別介紹一下,古巴號稱有“三寶”,第一寶古巴糖,第二古巴的雪茄,第三寶就是艾麗西亞·阿隆索,稱為古巴三寶。那麼她當團長來帶隊,她當然比我大很多很多了,古巴的大使館文化參贊非常有才,他給她寫了一篇報道文章,其中有一句話,我一看大受刺激,説她在七十二歲的時候在上演舞劇《吉賽爾》的女王,七十二歲還在芭蕾舞台上演女主角,我當時快暈過去了。當然我仍然要想到,既然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怎麼樣?要不要追上去!雖然我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把握,但是她確實是我的第三個目標,從此我就變成一個“無齡感”的人,就是説沒有年齡的問題,只要你能行,你就站在那兒。 

我相信一句話,“幹一行,愛一行”,而不是“愛一行,幹一行”。我這裏特別想跟我們年輕的朋友們分享我自己的體會,哪有這麼幸運吶,您就愛這一行就幹了這一行嗎?您在大學裏學的是什麼?你畢業之後你乾的是什麼?它有這麼如願嗎?你們老覺得我愛,所以我必須找那個我愛乾的,不見得。所以我覺得這個是誤導你們,而且你們不覺得你們的愛好會改變嗎?其實我從小並不知道什麼叫跳舞,而且我們那個年代根本不懂什麼叫舞蹈,我喜歡什麼?我喜歡電影。到現在我不怕你們笑話我,我仍然有一個電影夢,我説那也沒有辦法,人生總有很多遺憾。所以我並不是説來了就愛舞蹈,但是命運讓我走上了舞蹈這條路我就要想辦法愛它,幾十年不變,我基本上沒有極特殊的安排,我是雷打不動,每天要堅持練功倆小時左右,那是基本功,最基本的,不是説在排節目,排節目還要另外再加時間。 

我跟大家講一個小故事,1997年,我自己出資復排《紅樓夢》,為了傳承,我自己再演林黛玉的時候呢,曾經有一篇文章宣佈説,“年過半百的陳愛蓮繼續扮演林黛玉”,年過半百是多少?那就過五十了是吧,其實他説得客氣,那年我五十八歲,應該説年近六十的人演林黛玉。那篇文章一出來之後,一時間全國的小報討論陳愛蓮合不合適演林黛玉,人家説這個要是技術不行了找替身吧!要不説她演戲不錯,那臉蛋怎麼辦呢?還沒看我演就開始質疑。那麼去年我演《紅樓夢》的時候,二十多年前看我演林黛玉的人也是我們的同行,告訴我説我比八十年代演的林黛玉還要精彩!現在大家都喜歡年輕是嗎?誰不喜歡年輕,我也喜歡年輕。但還有一種對年輕的認識,德國的一個美籍人士(塞繆爾·厄爾曼)寫的一篇文章叫《年輕》,推薦你們去看一看。他説我們人往往不是由於時光的流失而衰老,往往是由於理想的毀滅而變成老人。你説年輕是什麼!年輕是我們不斷努力奮鬥的結果! 

謝謝大家!

標籤: 演講稿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wpn0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