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演講者與聽眾的關係

演講者與聽眾的關係

成功的演講者既要使演講成為聽眾的一部分,也要使聽眾成為他的演講的一部分,而其中首要的,要便是要了解和掌握聽眾的心理特點。怎麼掌握聽眾的心理特點呢?這就需要我們瞭解演講者與聽眾的關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演講者與聽眾的關係,歡迎借鑑參考。

演講者與聽眾的關係

學習如何和人説話。這聽起來不難,是嗎?你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跟人説話。但是現在你要學習的是同時跟3個或4個以上的人説話,讓他們理解你的意思,從你提供的信息中獲益,甚至被你説的話所影響。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演講。演講有着一個駭人的光環,然而實際上它不一定要頂着這個光環,它的惡名被誇大了。我們要將它分而治之,將每個部分逐個擊破,從而馴服這隻“怪物”。要了解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關係就需要知道為什麼要了解和掌握聽眾呢?

第一,聽眾是演講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演講是演講者與聽眾的雙向交流活動。演講者是信息的傳播者,聽眾是信息的接受者。演講者離開了聽眾就失去了對象,演講活動就無法進行。

第二,瞭解和掌握聽眾是實現演講目的的客觀要求。演講的目的是説服聽眾改變態度並按照演講者的意圖去行動。這就要求演講者的意圖去行動。這就要求演講者瞭解聽眾的心理、要求和希望及對你所講觀點的態度,這樣你才能有的放矢地作好演講。

第三,聽眾在演講活動中雖處於客體的地位,但也絕不是被動的“接收器”,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積極參與者。如果聽眾對演講內容有極大興趣,便會採取積極、熱情的合作態度;反之,則會採取冷漠甚至敵視的態度,演講就不會成功,因此,演講者必須在瞭解聽眾的基礎上力求觸發聽眾的興奮點和創造欲,才能實現的最終目的。

演講者行為與聽眾感知之間的關係

演講者的手在發抖,你感覺到了。演講者走入投影儀明亮的照射光線區域並瞟了一眼,你不自覺地全身回縮了一下。英國實驗中的夫婦看見對方受到電擊時,他們的鏡像神經元使其產生了先前自己受到電擊時一樣的反應。《新星》節目中羅伯特.克魯維斯手忙腳亂、緊張兮兮地拿着堆起的沉重箱子,而街上的陌生人也受到他的影響而變得緊張兮兮。鮑勃.多爾説出了充滿情感的語言,選民卻無動於衷。格雷.戴維斯在阿諾德.施瓦辛格面前黯然失色,所以他失去了州長的位置。

所有這些例子都代表了產生消極感知的消極行為。現在讓我們轉換鏡頭:如果行為是積極的,它就會產生正面感知。

讓我們回到20xx年7月27日召開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當時還默默無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42歲州議員巴拉克.奧巴馬,發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政策演講,結尾時他説道:

美國,今晚,如果你和我感受到同樣的活力,如果你和我感受到同樣的緊迫感,如果你和我感受到同樣的激情,如果你和我感受到同樣的希望,如果我們履行義不容辭的責任,那麼我堅信,整個美國,從佛羅里達到俄勒岡,從華盛頓到緬因,人們都將在十一月站起來,約翰.克里(JohnKerry)將宣誓成為總統,約翰.愛德華茲(JohnEdwards)將宣誓成為副總統。這個國家將重申她的承諾,在經歷了政治的黑暗長夜之後,光明而嶄新的一天將要來臨。

奧巴馬的語言充分表現出了活力、緊迫感和激情,而他的聲音和形象也表現出了活力、緊迫感和激情。

這套表達體系將運載物成功送上軌道,在座無虛席的波士頓艦隊中心體育館(FleetCenter)裏,大會代表們一致起身向奧巴馬報以熱烈的歡呼。此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媒體上到處都充滿了對這位充滿魅力的年輕政治家熱情的讚美之辭,他一夜之間成為一名政治明星。三個月後,他成為了一名第一任期的美國參議員。他的投票支持率達到了70%,是伊利諾伊州參議院席位角逐有史以來最高的。四年之後,他的勢頭不減,四個月後,巴拉克.奧巴馬成為了美國民主黨第44屆總統候選人——這一切僅僅源於一場時長16分25秒的演講。

演講中演講者和聽眾之間不是敵對關係

合作的狀態才能讓雙方獲得令人滿意的經驗。聽眾知道你所做的並非易事。他們中的大多數很可能像你一樣曾經面對聽眾。他們希望你能成功。他們希望聽到你的信息,理解你説的話。他們希望你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覺良好。最重要的是,他們希望理解你告訴他們的東西,並從中獲益。如果不是這樣,他們就不會來聽你演講了。當你能接受並消化這一點時,你就在克服演講的恐懼心理這條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標籤: 演講者 聽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p7v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