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如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

如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

如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與家長的溝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與家長的溝通的方法,供你閲讀參考。

如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

與家長的溝通的方法:理解

平陰縣實驗學校的劉嘉老師回想自己從事班主任工作的這幾年,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可謂是一路驚心,一路驚喜。走過每一個路口的瞬間,這些不小的驚喜,鼓足了他的信心與勇氣,也讓他不斷地在班主任這個角色中演繹着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在他看來,與家長有效的溝通,首先要理解家長,懂得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家長溝通。

劉嘉老師説畢業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初來乍到,但對自己擔任的這個角色已然胸有成竹。所以,在處理學生問題,或是在與家長溝通上,都有着自己獨特的一面。有一次放學較晚,他正跟孩子們一一道別,背後傳來一聲,“哎,你是孩子的班主任吧?”原來是班上小楠的爸爸。他以為家長無非就是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裏的表現。還沒等他説話,小楠爸爸就開口了:“放學怎麼這麼晚,沒看我都等了多長時間了!怎麼回事啊......”説實話,誰也不想與醉酒之人打交道,但當時的情景不允許他不理會。

“對不起,您看放學是晚了點,希望你能理解......”

“真的不好意思了,我也理解您的心情,下次注意,好吧。”

説完,這位家長轉身拉起孩子的手,消失在路的盡頭。

一份理解,些許驚喜。班主任做好家長的工作,就要從細處着手,想家長之所想,多一些理解,即使再堅硬的寒冰也會被你的風度所融化。

劉嘉説,“一直以來,在擔任班主任的這段時間裏,理解成了我與家長進行溝通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理解不僅僅是換位思考,更多的是讓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平衡自己的心態,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以一顆平等真誠的心與不同的家長進行交流。也許,這一過程不像西醫那樣藥到病除,療效快。但我認為,只要你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真誠、真心、真意,那麼家長回饋老師的也會是真情實意,就算有誤會,也只是滄海一粟。”

與家長的溝通的方法:威信

年輕的教師與家長溝通,很大程度上要樹立在家長心中的威信,只有讓家長們重視年輕教師,那麼教育理論才能夠被家長汲取,才會使家園共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麼年輕的教師如何才能在家長心中樹立威信?齊河縣焦廟鎮中心幼兒園的韓棚老師認為:首先要求我們教師對工作極其負責,時刻記住工作要點,才能使家長覺得我們是一位非常稱職的教師,是一位完全可以把孩子託付給我們的教師。比如,班級中非常細小的一件事情就極有可能影響家長對老師的看法。我們班有一位非常淘氣的小朋友,經常與其他小朋友吵架,有一次離園站隊時這位小朋友把其他的一位小朋友的臉撓破了,但就是因為我的粗心大意沒有觀察到,所以放學時受傷孩子的家長找到我,並“質問我”,結果我什麼都説不上來,那種情況不要説在家長心中樹立威信了,甚至喪失了一位家長對我的信任。所以,在工作中時刻保持警醒認真的態度,這樣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從而在家長心中樹立良好的威信。

其次,教師自己不清楚的事情不要隨便給家長們説,不然消息總是變動不定,會使家長們覺得教師“不靠譜”,既然“不靠譜”了,那麼威信談何而起呢?

最後,家長會由每學期一次變成一月一次甚至一週一次,組織家長們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久而有之,家長們會覺得我們年輕的教師可以把更多專業的知識帶給他們,那麼我們在家長心中的威信油然而生。

韓棚表示,教師與家長溝通其實是一門學問,年輕的教師與家長溝通更是值得探究和學習。所以年輕的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以豐厚的文化底藴來取得家長們的信任,並且時常反思,才會成長。“我們成長了,進步了,才會變得更加強大,才會有信心迎接接下來教育生涯的每一個挑戰。”韓棚説。

與家長的溝通的方法:技巧

孩子的健康成長,僅靠教師或僅靠家長都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有針對性和連貫性,因此,家校溝通是家長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與家長溝通,採用哪種溝通的方式更有效,這裏面有很多小技巧。

東阿縣牛角店鎮大李聯合校的張雷老師認為,做好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技巧有三:

因人而異,從容積極應對。由於學生家長的性格、職業、認知水平不同,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面對不同的家長,一定要有不同的態度。

抓住時機,注意交流場合。當我們有必要和家長進行溝通時,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時機和地點,還要找準話題的切入點。如果是學生自身所犯很小的問題,我們可以電話通知,耐心地加以疏導、交流;如果是有關學生的隱私問題,就絕對不能在辦公室等人較多的場合裏交流;如果學生犯的錯誤比較嚴重,可適當地選擇走廊、心靈互動室等人較少的地方。

虛心學習,理論指導實踐。“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年輕教師還要多向身邊的老教師學習家長工作經驗,注意觀察老教師與家長交流的方式方法,不斷豐富理論知識,向書本學習,熟練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用理論指導實踐。個人素質得到了提升,與家長溝通交流起來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汶上縣實驗國小的王維旺老師則認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他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很重要:

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兩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家訪最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要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教師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

傾聽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都不可能把複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隨着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

王維旺表示,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多種多樣,涉及的內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把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地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與家長的溝通的方法:分類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性格、職業、愛好等各不相同。各個家長對教育的配合程度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班主任如何講究藝術,巧妙地與不同類型的家長溝通呢?廣饒縣第一實驗國小的孫小兵、趙萌、邱濛濛老師結合他們的實際,提出以下對策。

溺愛包辦型:“溺愛型”家長對子女往往寵愛過深,看不到子女的缺點,對於孩子的要求無條件地答應,甚至“護短”。與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溝通,以一個普通父親或母親的身份跟家長聊孩子的教養經驗和困惑,用情與之共鳴是法寶。

簡單粗暴型:這類家長多由於“恨鐵不成鋼”的心理與不懂教育方法所致。對於這一類型的家長,可以讓他們嚐嚐碰壁的滋味是溝通的捷徑。

放棄型:這類家長往往在國小時就被孩子的成績傷透了心,對自己的孩子喪失了信心。和這部分家長溝通時,通過挖掘表揚孩子其他方面的閃光點來感染家長,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

質問型:質問型家長通常一上來就氣勢洶洶,指責老師的不對。班主任和家長溝通不暢的原因很多,有些問題不能指望一次性解決,尤其是面對質問型家長時,更需要一個持續的溝通過程。

對一些特別的家長,鄒平縣開元國小的趙愛華老師建議與家長達成聯盟。趙老師説他曾經遇到過一個這樣的家長,用“氣勢洶洶”或“理直氣壯”這樣的詞語形容她,一點也不過分,甚至語氣裏充滿了“質問”的因子。“老師,我要説一下,咱班裏的小孩子都太壞了,我孩子剛買的彩筆就又沒了。其實一盒彩筆我也不稀罕,但這麼多孩子偷東西,本來我不想説的,你們也得管管。”後來跟家長一起分析找到了原因,就是孩子整理物品的能力比較差,找到了原因後,通過家長跟老師還有孩子的共同努力,使得孩子的問題有了很大改觀。

試想一下,家長和老師,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最大的統一聯盟,千萬不要不小心把這條聯盟線推到對立線上去。這需要我們鼓勵家長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傾聽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傾聽老師的意見,愉快地結成聯盟。

濰坊市坊子區鳳凰街道鳳凰國小的王瑾老師説道,自己所任教的學校是城郊的農村學校,學生的家庭經濟都不錯,可是個別家長們的素質可能相對低一些,這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茫然,他們認為給他吃好、喝好、穿好就完成任務了,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就歸老師和學校了,很少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情感世界。他們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不聽話啊,我們管不了啊,老師您要多費心啊……”

為了幫助這類孩子,王老師與孩子的父母做了多次交流,從家庭生活習慣、學習策略等各方面做了引導。首先我給家長提了以下問題:1. 孩子從小就這樣不聽話嗎?2. 除了負責孩子的吃喝,你們經常陪伴孩子讀書、遊戲嗎?3. 你們經常與孩子交流嗎?顯而易見,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不。究其原因,都是父母的“疏忽”和“放任”造成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讓他們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後指導他們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交流。首先,要與孩子多交流,陪伴孩子成長。其次,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第三,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第四,經常和孩子一起遊戲、活動。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縮影,父母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快樂的童年。

標籤: 家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mnyr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