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精選8篇)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精選8篇)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篇1

1.共情的方式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精選8篇)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跟我們成人一樣需要理解。因此,表達我們對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上面看電視的實例為例,如果我們不是強行制止孩子看電視,而是先表達我們對他迫切想看動畫片的這種心情的理解,那麼事情就不會那麼糟糕了。“媽媽知道,你特別想看完這個動畫片再吃飯對不對?這麼好看的動畫片,錯過了真是太可惜了。不過,飯菜涼了,吃了肚子會痛的,肚子痛是不是也很難受呀?再説,看動畫片時間太長了,眼睛壞了,以後想看都看不了哦!你看,像媽媽這樣,如果我看不見,我就找不到我家寶寶了。我家寶寶在這邊吧?不對,我摸到的是沙發!在這邊吧?還不對,我摸到的是茶几!天啦,如果看不見,那太可怕了!呀,可別把我們的眼睛看壞了,趕緊吃飯去吧!”給他一個台階下,他自己也許就會放棄看電視,自動跑去吃飯去了。

2.順勢誘導的方式

孩子是最現實的,他只關注他當下正感興趣的事情,所以如果強心阻止他,他就會很難別過勁兒來。當我們的要求跟孩子的慾望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可以採取相對比較柔性的方式順着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後再幫助他轉彎。比如孩子特別喜歡吃糖,見到糖就邁不開步,這時候強行搶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會讓他哭鬧不休,最終不可收拾。不如干脆就把糖剝了給他,並且順着他的想法來説説這個事:“吃吧吃吧,糖多甜,多好吃啊!吃了糖,牙就壞了,然後我們就要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呢,就會拿一把大鉗子,使勁地把我們的牙拔掉,哇,天啦,拔牙可痛了。你還記得那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嗎?鱷魚去拔牙的時候是不是嚇壞了?”

3.體驗自然後果的方式

沒有比親身體驗更能説服孩子的了。很多時候,我們把不能做某個事情的道理説得明明白白的了,可孩子還是不聽。這時候,過多的説教是毫無意義的,不如干脆停止説教。他想要那麼做,沒有關係,只要沒有危險,讓他自己去體驗一下這麼做的後果好了。比如孩子一到吃飯時間就不好好吃飯,逼着他吃是沒有用的,這時候,我們不妨問問他,確認一下他是否真的不想吃了,如果他確實不想吃了,那就什麼都不要説了,徵詢過他的意見之後,直接把飯菜撤了,並且兩餐之間一定什麼都不要給他吃,堅持等到下一頓再吃。當然,下一頓吃飯的時間可以比平時略微提前一點。孩子餓一頓兩頓,不會餓出毛病來的。一旦他體驗到捱餓的感覺,以後吃飯,他就不會邊吃邊玩,或者隨便吃幾口,等着兩餐之間吃零食了。

4.靈活變通的方式

同一件事情,我們常常能找到很多別的方式來變通處理,不一定非要一根筋地堅持到底。換一種方式,孩子一直對抗的行為可能就會被消除,甚至還可能非常痴迷地愛上這種方式。於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無需“戰爭”就可以和平過渡了。比如,孩子推着他的小汽車到處跑,甚至把小汽車開到餐桌上去了,結果把餐桌上裝了調料的小碗打翻了,弄得滿手都是調料。媽媽想要他去洗手,可他就是不肯去,非要堅持開小汽車玩。如果媽媽強制他,他肯定不高興,不如就換一種方式,讓他乖乖巧巧去洗手:“帶着你的小汽車去洗手吧!看看你的小汽車能不能在水池裏浮起來好不好?”這麼一説,孩子肯定會對媽媽的這個提議感興趣,於是,為了滿足他的好奇心,他就會跑去洗手,在水池裏玩他的小汽車,而媽媽也無需呵斥他,就可以很順利地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篇2

1.仔細觀察談話是在哪裏中斷的。當家長與孩子溝通出現問題,孩子常常閉口不語或激烈反駁,使得既定談話中斷。反過來,家長可通過觀察中斷的節點,來反思哪些表達方式會激起孩子的反感,從而避免溝通中斷。比如,如果孩子一聽到父母説自己成績不好、不夠努力就十分氣憤,那很可能他努力的嘗試過,但效果不好,自己也很沮喪,家長的説法讓他更加反感,會對學習更不感興趣。

2.認真反省既往觀念,聽聽別人怎麼説。有些孩子認為父母的觀念過於陳舊,無法溝通,所以乾脆拒絕溝通,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時家長可從孩子同齡夥伴的父母、同事中瞭解他們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也許你會發現是自己太過苛刻。

3.改變原有溝通方式。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瞭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並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若孩子覺得父親説話總板着臉,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並表現的更為嚴肅,談話就升級為衝突。但若雙方瞭解對方的感受,改變溝通方式,矛盾便可避免。

4.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謹慎迴應。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孩子談判,使孩子一開始就與家長對立。正確的做法是先告訴孩子我要認真考慮一下,然後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回應。

5.與孩子商量解決矛盾的辦法。若家長自己尋找的方法難與孩子達成共識,可試着與孩子商量對策。如,孩子要和同學去較遠的地方,家長極易反射性回絕。若將自己所擔心的安全、健康等問題提出,讓孩子自己考慮讓家長放心的對策,久而久之,他也會懂得為自己考慮。

6.重新認識孩子,瞭解他的世界。家長往往過多關注和督促孩子學習,這種單一的溝通無法讓孩子開啟心扉。若要孩子接納,家長應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狀態、感興趣的事。即使孩子不願意分享,家長也應支持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從而真正瞭解他的生活狀態。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篇3

接納孩子心聲

1.表達接納的態度:當一個人能感覺到被另一個人真正的接納和溝通時,他就具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很多父母都認為如果接納孩子的行為,他就會依然故我,要幫助一個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他,你不能接納他這樣的行為,他將來才會變得更好。

因此,大多數父母都是採取“不接納”的方式來面對子女,以評估、判斷、批評、教訓、命令的方式來傳達信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不被接納的。這種“不接納”的方式使孩子不再跟父母談心,而常是自己獨自去面對問題。

若父母透過自己的語言向孩子表達“接納”的感覺時,可以使孩子接納並喜歡父母,並幫助子女成長髮揮潛能,從而協助孩子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給予支持的力量,幫助其渡過青少年期的一些痛苦與失望。而“接納”的重點是一定要表示出來,讓孩子感受到真正被接納。接納雖然是屬於被動的,所以更要藉由主動的溝通或表達才能讓孩子感受到。

2.以身體語言表達接納:是指經由姿勢、手勢、面部表情或其他動作來表達。

(1)以“不干涉”表現接納:當孩子從事自己的活動,父母不輕易干涉,會讓子女感覺到“我現在做的事是對的”、“我玩的遊戲是被允許的”、“父母接納我正在做的事”。

而一些父母常會闖入孩子的房間、檢查孩子物品等,這無形中已干涉到孩子的活動,並傳達出“我不接納你”的信息,通常會引起孩子的不安、恐懼與焦慮。

(2)以“沉默的傾聽”表示接納:有時候什麼都不説也是一種很清楚的表示接納。心理輔導專家都知道利用這個方法,因為別人肯聽你説話是一種很美妙的經驗,會使人覺得被接納。所以什麼都不説跟什麼都不做是一樣的,是表示接納的一種方式,而這種接納有助於建設性的成長與改變。

3.以語言表達接納:父母與子女在互動上當然不能全然保持沉默,語言的溝通亦十分重要,將於下文的積極傾聽、我的信息、鼓勵等親子溝通方式中進一步説明。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篇4

1、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説話時,常常會急着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説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在學會傾聽孩子的同時,家長要學會向孩子傾訴。溝通是互動的,是雙方面的。如果家長只一味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會變成一個只喜歡吐苦水、尋求別人幫助卻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幫助別人的人了。

2、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當孩子的玩具壞時,或當孩子和小夥伴鬧彆扭時,孩子會難過上好半天,如果家長認為:小孩嘛,很快就會忘記的。或者就只會一味和孩子説:“沒關係的,要堅強點。類似這樣硬邦邦的安慰,孩子會覺得你根本體會不到他的難過,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和你説,而是一個人憋在心裏了。如果父母改成説:“我也很難過,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這件事情好嘛?”相信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有不同的表現。

3、把自己變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

在和孩子進行交流時,很多家長喜歡用訓斥和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對待幼兒,孩子在家裏沒有玩伴,這會讓孩子心裏對父母產生一種距離感和恐懼感,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麼會敢和爸爸媽媽進行溝通,或對爸爸媽媽提出問題呢?

4、和孩子密切相處,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溝通最主要的一個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媽媽們要騰出時間和孩子相處,密切觀察孩子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瞭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惱的問題,然後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尋找話題進行交流,這樣會激發孩子和父母交談的興趣,促進親子關係。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篇5

一、多鼓勵少責備

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夠,因此當小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應多給予鼓勵和指導,並儘量讓孩子知道自己不對的地方在哪裏,不要用責備的辦法使幼兒承認自己的錯誤,應該督促幼兒改正錯誤,多給予他一些鼓勵,以期待他的下一次進步。

二、多尊重少強迫

尊重是溝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小孩子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大人歡用自己的方式與立場去強迫小孩與自己做相同的事情,而忽略了對方的想法。要知道小孩子同樣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僅用自己的方式去與幼兒溝通,而不考慮他們的想法,我想這樣的溝通方式最後一定會導致失敗。 尊重小孩的基礎上再與小孩溝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大人往往不準小孩看電視,但是父母在強迫小孩子離開電視機以後自己卻死守着電視台的各種節目,這樣做幼兒會感覺到不公平,是極不正確的溝通方法。

三、多期望少比較

"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 是天下父母親共同的期望, 所以父母對小孩子期望過高也是影響溝通的重要因素。雖然父母對小孩有所期望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很喜歡將自己的小孩與別人的小孩做比較,甚至於父母對子的期望多少參雜着自己自私的成份。希望借子女的成就,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樣會直接影響自己和子女的溝通。更有的父母直接指出自己子不如別人的地方對孩子進行責罵。這樣做對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會使幼兒在以後的與人溝通中產生自卑心理。如果換一種方式與幼兒交談,讓幼兒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就會使孩子思想上產生無限的動力,朝父母期望的方向發展,事半功倍。

四、多建議少命令

當與小孩進行溝通時,務必要多用建議的方式,儘可能提供幾項不同的建議來供幼兒參考,並觀察幼兒的生活習慣,從旁邊協助和指導幼兒,誘導孩子去。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小孩子也會罵人,但是如果你仔細聆聽會發現小孩子所説的話全部都是自己曾經説過的話。小孩子的思維繫統發展特點決定了模仿是們學習的最佳方法。我們的父母如果用多建議少命令的話,比較容易讓小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多傾聽少嘮叨

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當小孩子與你有不同的意見及看法時,做父母的往往就嘮叨個不停,成人一般總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如果孩子沒有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事情,那就是不應該。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要進行溝通之前我們首先要傾聽對方的意見與看法,認真地傾聽和了解孩子心中的真正想法,多方面綜合地觀察各種不同的見解後再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做不但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小孩子也容易對你的溝通方式產生好印象,接受你所説的話語,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篇6

訣竅1.仔細觀察談話是在哪裏中斷的。當家長與孩子溝通出現問題,孩子常常閉口不語或激烈反駁,使得既定談話中斷。反過來,家長可通過觀察中斷的節點,來反思哪些表達方式會激起孩子的反感,從而避免溝通中斷。比如,如果孩子一聽到父母説自己成績不好、不夠努力就十分氣憤,那很可能他努力的嘗試過,但效果不好,自己也很沮喪,家長的説法讓他更加反感,會對學習更不感興趣。

訣竅2.認真反省既往觀念,聽聽別人怎麼説。有些孩子認為父母的觀念過於陳舊,無法溝通,所以乾脆拒絕溝通,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時家長可從孩子同齡夥伴的父母、同事中瞭解他們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也許你會發現是自己太過苛刻。

訣竅3.改變原有溝通方式。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瞭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並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若孩子覺得父親説話總板着臉,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並表現的更為嚴肅,談話就升級為衝突。但若雙方瞭解對方的感受,改變溝通方式,矛盾便可避免。

訣竅4.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謹慎迴應。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孩子談判,使孩子一開始就與家長對立。正確的做法是先告訴孩子我要認真考慮一下,然後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回應。

訣竅5.與孩子商量解決矛盾的辦法。若家長自己尋找的方法難與孩子達成共識,可試着與孩子商量對策。如,孩子要和同學去較遠的地方,家長極易反射性回絕。若將自己所擔心的安全、健康等問題提出,讓孩子自己考慮讓家長放心的對策,久而久之,他也會懂得為自己考慮。

訣竅6.重新認識孩子,瞭解他的世界。家長往往過多關注和督促孩子學習,這種單一的溝通無法讓孩子開啟心扉。若要孩子接納,家長應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狀態、感興趣的事。即使孩子不願意分享,家長也應支持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從而真正瞭解他的生活狀態。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篇7

正確對待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反着幹,不聽話呢?父母的嘮叨、謾罵、發泄……只是給予了孩子一些垃圾信息,只讓孩子知道他“做錯了”但是對於孩子真正想知道的信息,如“錯在什麼地方?”“怎麼樣才能加以改進?”“到底我該做什麼?”卻一點兒也搜索不到。

久之,孩子學會了捱時辰——知道家長髮泄好之後,一切該幹嘛還幹嘛;久之,孩子對家長的教誨學會了一耳進一耳出;久之,孩子養成了師長一開口,就分心的“不聽話”不良習慣。

父母無視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智能特點,一味要求孩子追高,如考試要第一,處處不能落後與人,結果,孩子無數次的努力換來無數次失敗的體驗,最後喪失了自信心,變得消極、自卑,養成家長要求什麼,馬上就放棄不良習慣。

父母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內心需求,往往採取不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早教”、“強教”,讓孩子望而生畏。如成龍教子,看到朗朗就要房祖名彈琴,結果孩子偏偏去唱歌;看到周杰倫就要房祖名唱歌,結果孩子偏偏去跳舞;……比如,對於孩子的行為訓練,家長內心總是幻想着自己一説,孩子馬上就照做,而且結果還要使自己深感滿意。事實上,很多訓練一是需要家長榜樣示範、帶動學習的,二是需要不斷順勢引導、方法,三是需要時間來適應和加強的。

做了沒有好結果。孩子自小就喜歡聽從長輩的教導,經過肯定和鼓勵而加強自己的行為,從而學會做事和思考,直至最終形成自己的固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很多孩子在家裏受慣了寵愛、聽慣了好話,結果一到學校,沒有得到相同的禮遇——受到肯定或表揚,甚至還要得到批評。結果,孩子覺得聽家長的話讓自己吃虧了,便不再聽家長的話了。如,家長表揚孩子聰明,到學校老師沒有認可;家裏處處自主、給予自由和放縱,在學校因為橫行霸道而不受歡迎;家裏隨便插嘴、説話,到學校因為插嘴而被視為沒有禮貌。

開始學會獨立思考、開始嘗試着學習選擇。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閲歷的增加,孩子越來越多的開始學會觀察、思考和反省。特別是當孩子到國小高年級之後,對於家長的話會不自覺地進行“再加工”,進行重新認定和選用。當遇到家長説話與自己的想法相左的時候,孩子通常會採取這樣的思考方式,即“二難—權衡—抉擇”。其中二難是常常遇到的問題,權衡是一種智慧,抉擇是一種策略。

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篇8

1、順其所思,與其所需。這是按照孩子心理需求的溝通技巧,是人格自我塑造的“內化”過程,父母的責任就是激發和促進這個過程的啟動與深入。

2、同其所感,引其所動。這是以心靈感應為基礎的溝通技巧,教育孩子既是父母反思和評價孩子成長軌跡的過程,又是親子間相互學習的機遇,明智的父母能做到與孩子共同成長。

3、投其所好,揚其所長。這是尊重孩子興趣愛好,特別是尊重孩子人格的溝通技巧,把握住這個技巧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和優勢的發現,有利於孩子自然成才。

4、助其所為,促其所成。這是要求父母下功夫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中去,加入到孩子富有創造性的計劃和行動中去。要向孩子學習,要做孩子有所作為的“同行者”。

5、做一個顧問,而不是經理。

父母給孩子建議,甚至好的建議,他們也不會採納。他們需要的是顧問、支持者。當你知道孩子犯了錯,重要的並不是急切地提出批評,而是幫助他們把事情弄明白。通常孩子們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

6、建立統一戰線。

以前父母各抒已見時,孩子通常用老辦法“爸爸説我能去”來結束。現在孩子大了,不願玩這種遊戲了。辦法是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偶爾孩子會聽到,你必須保證當着孩子的面解決,標誌着危機結束,你們彼此相互支持。

7、給孩子個人空間。

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房間是十分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的領地,在那裏交談、吃、玩,雖然有許多鬧聲,但那是快樂。為了自己的隱私,他們會有不滿,簡短無禮的回答,拒絕和你去某地處。

標籤: 青春期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gregn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