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教師演講稿 >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精選18篇)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精選18篇)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

深化素質教育,要讓孩子們自己當家作主。中國少年先鋒隊是少先隊員自己的組織,應當讓少先隊員自主自動,自己的活動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幹部自己選。少先隊里人人都是小主人,人人都有資格當選,選舉隊委,應給予每一個隊員平等的權利。要選出孩子們心中的中隊委,老師決不能自己指定某些同學擔任,這樣剝奪了隊員們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中隊委的作用也不會很明顯。在本期的中隊選舉中,我充分讓孩子們"當好自己的家,作好自己的主",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精選18篇)

一、明中隊委改選要求,鼓勵人人蔘與。

開學第一週,我作為輔導員慎重向全體隊員宣佈本次中隊委改選的要求:"只要你有一顆為集體服務的火熱的心,願意把班隊工作搞好的同學,無論你自己認為過去怎樣,寫上自薦信,我們都會為你投上一票。"

孩子們一聽,熱鬧開啦!三年級的孩子表現欲極強,人人都想試一試,平時調皮的孩子也問:"老師,我也可以寫自薦信嗎?"我説:"你是我們中隊的隊員,為什麼不可以參加競選?你要相信你自己。"我主動幫助孩子們如何寫好自薦信,贏得更多的選票。有的孩子回家請家長幫忙,星期天有不少家長打電話問競選要注意哪些情況,孩子們自主參與競爭的強烈意識,也常常地感染了家長。

二、自薦中隊委演講,無計名投票選舉。

第二週少先隊活動前,我作了初步調查,全班48人,寫了自薦信的有39人,多數同學作了精心準備。根據三年級孩子不夠穩定的特性,為了讓他們的競爭意識更強,參與中隊管理的同學面更大,我和副班主任商量,最後決定選a、b兩套中隊委班子,輪流當值,互相競爭。

自薦中隊委活動在莊嚴的隊歌后開始了。孩子們一個接一個,態度誠懇,神情莊重,有的孩子的自薦信讓我們聽了非常感動,教室裏掌聲不斷響起。大個子熊俊舒,平時很調皮,常和同學為了一點小事毆打,吵架,我沒少幫助過他,看見他一步一步走上講台,沒有了往日連扭帶跳的樣子,我覺得他好像變了一個人,當他站定後,舉起右手為大家端端正正了一個隊禮,同學們愣了一下,繼而響起一片掌聲:"老師們,同學們,我個子大,跑得快,聲音特別響亮,老師表揚過我口令喊得好,現在我們做操沒廣播,我願當體育委員,為大家服務。我當上體育委員後,一定要改正平時吊兒郎當的壞習慣,把字寫好,成為同學們的好乾部。如果沒有選上,我也不氣餒,繼續努力,爭取下次選上。請大家投我珍貴的一票吧!"言語是那麼真誠,感人,全班48人,他獲得了40票,當他得知自己當選後,高興得熱淚盈眶。就這樣,由孩子們自薦演講,無計名投票選出了a、b兩套班子共14人。對沒選上的同學,隊員們主動提出希望。

選舉完後,有許多一直在外面觀看的家長讚歎:"這些娃兒好乖,好會説!""看起長大多了!"有沒上台自薦的家長問自己孩子為什麼不自薦,並指出他與別人存在的差距在哪裏,鼓勵他們下輪參加競選。連任四屆的中隊長盧璐是個優秀的孩子,這次沒競選上中隊長,我給她和她家長講:"中隊長不連任,讓更多的孩子當隊長,顯示他們的身手。"她和她家長非常贊同,説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2

如何讀懂學校辦學理念,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我是一名國小教師,自己在工作的這幾十年,我發現,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昇華我們自己內心的過程。

從事教育這個職業,我不僅承擔着教育孩子的義務,我也擔負着教育別人孩子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一份社會責任感。我從孩子們的身上,觀察着生命的進展,同時也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歷,領悟到了更多的以前並不理解的人生真諦。自己在教育別人的過程中,其實也是自己一個學的過程,對自己的成長經歷、個性品行,也有了新的認識,審視自身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問題,從而得到一個修復、改進、成長的機會。

課間,我的學生在跳跳蹦蹦,好像一羣嘰嘰喳喳的鳥兒,我看着他們活潑跳動的身影,我時常想他們上了國中高中再成熟些會是什麼樣子呢?他們長大成人了是什麼樣子呢?面對他們長大了會是什麼樣子的疑問時,其實也是在問自己,要把他們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怎樣來培養呢?榜樣的力量,想讓孩子學習,保持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作為老師和家長要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同他們一起學習,和他們站到一條戰線上去,和孩子一起去體驗這件事情,給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 我們先以身示範,以身作則,為他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非常重要。

我們學校“全天生活皆教育”的辦學理念中,最為突出的一大特色,比如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老師和孩子一起讀,午讀時間坐下來和孩子一起靜心讀書。只有成為他們的榜樣,嚴於律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學生才能信服你、才能自覺的學習進步。我們對於學生的教育才不會是蒼白空洞的。

孩子長大後,開始觸探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就會有一些磕磕碰碰,我經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跑,一下子摔倒了,放聲大哭,大人則趕緊把孩子抱起來,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拍打地面“打它,打它,把我們摔着了” 。這種場景在我的家裏也時有發生。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成長,那這樣一種保護的方式,大人是在告訴孩子:“摔倒了,不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沒有看清楚,而是因為這塊靜止不動的地的原因。”我不認同這種方式,不要因為孩子小,就以為她什麼也不懂,她就可以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要從童年開始。

班裏有個小個子男生,有一次讓我給繫鞋帶,一個二年級的學生現在還不會繫鞋帶,我當時示範給他看,並讓他自己學會繫鞋帶,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一次找我給繫鞋帶,我意識到,自己上一次對這件看似小實則不小的事情處理的過於簡單,沒有讓孩子知道,繫鞋帶這樣的事情,是他這個年紀應當學會的,是他自己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於是我就問他旁邊站得幾個男生:“誰會繫鞋帶?”好幾個孩子説:“我會。”我選了一個學生説:“交給你一項任務,請你教會他繫鞋帶。”當這個小個子男生看到在這件事情上自己卻落後於和自己的個子差不多高、年齡一般大的好友時,他自己也感到了慚愧,自己也知

道再不會繫鞋帶 ,就會讓同學笑話了,以後我看見這個男生都是自己繫鞋帶了,雖然動作很慢,但自己在努力着。

當孩子很小時,他的一切行動依賴父母,大人替他承擔,隨着年齡的增長、能力的增強,孩子則需要把擔子轉移到自己的肩上,學會自立,學會必要的自己照顧自己的事情,我們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所要承擔責任的範圍:小到日常起居,比如吃飯、穿衣、疊被子,大到 生活、學習、同學交往等。

我想,孩子之所以平心靜氣接受我的話,不僅僅因為道理,還因為我説話平和的語氣和真心的交流。但不是每一孩子都可以立即理解,馬上就做好的;也不是一種方法,用了就能馬上應驗,立即見效, 老師要用心,給孩子們耐心和時間。

當孩子遇到不順心的情況會大發雷霆、發脾氣,這是小孩子的直覺反射,我們老師應當予以理解,但要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憤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是怎樣宣泄,表達自己的憤怒,是他應該負責掌握的事情。遇到問題了,可以找老師、 找同學、找家長,靜下心來談一談,找一點有建設性的方法來解決,而不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來,用影響、打擾或傷害別人的方式來表達, 要讓孩子知道這些方式,是任何人都不喜歡的,你的同學也不能接受的,老師也不認可的,既不能起到任何效果,也不被大家允許。很多孩子在家裏或許被家人寵慣了,很容易產生一種“大家都圍着我轉” 的錯覺,而老師,需要幫助他們認識到:班級是一個團隊,所有人的需要跟自己一樣的重要。遇到問題時,不要急着發脾氣、怨恨、責怪

別人,而是首先反省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恰當。我們幫助孩子、引導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做自己的主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我想讓我的孩子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呢?他們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有健康的心身、端正的品行、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勤奮、獨立、 敢於承擔。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3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黨的xx大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做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貫徹落實xx大精神,必須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題,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重視學生鍛鍊強健的體魄。素質教育是按照社會和人的發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山東省教育廳20xx年1號文件《關於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意見》及20xx年20號文件《山東省普通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吹響了我省實施素質教育新政的號角,對於實施素質教育,推動人的能力發展全面發展,科學發展實現“科教興魯”和“人才強省”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認真學習,我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內涵發展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一個影響深遠,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增強深化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素質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關鍵環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奠定基礎。素質教育從多方面強調了以人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內外德育資源,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繫,講究實效,克服形式主義。教育是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德育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觀念、心理健康成就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四個領域開闊了學生能力發展的天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技術能力相結合,得到和諧發展。我作為一個語文課的教師,應該身體力行貫徹我省推進素質教育新政精神,努力盡自己的力量為學生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人才。

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肩負着素質教育思想與課程的具體實施,因而自然成為了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在既定的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評價體系等現實的內外條件下,該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力軍作用?筆者認為,我們首先應該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佔用時間最多、內容最廣、涉及面最大的素質教育主陣地,在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中推進素質教育。教學目標應該是知識、能力、覺悟的統一,而不只是應試的知識與能力;教學對象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照顧少數能升學的尖子;教學內容應是教給學生對明天有用、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東西,而不能只限於課本與應試的知識與技能;教學關係應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邊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唱到底”、學生被動接受的單向傳授;教學手段應是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手段的整合,而不是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戰鬥”一節課;教學方法應以啟發式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而不是“填鴨式”的一味灌輸;教學重點應着眼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考試方法與能力的反覆訓練。組織教學應注重導情入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不是威嚴的紀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知識,引導學生從紛繁複雜的生活現象中歸納、抽象出理論,而不應只是演繹推理,用有限的課本知識去解釋無限豐富和無限發展着的實際;強化學生的個體參與,不僅要調動他們動耳動腦的心智投入,還要促使學生動眼、動嘴和動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學過程目標的達成不僅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獲得知識,而且還要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審美等心理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等思想品德的成長。

要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更重要的應該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突破。

第一,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師道尊嚴”的氣氛太過厚重,培養出來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考試的“高手”,而缺乏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着眼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搶佔這個素質教育的制高點。應極力創造讓學生敢想善想、敢問善問、敢做善做、敢説善説的課堂教學環境。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淡化講台的威嚴色彩,縮短師生之間的公共距離。教師要走下講台,來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時應該鼓勵學生質疑,發表與教師或課本不同的意見,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熄滅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其次,應該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學生成為“分數奴隸”的土壤,在教學中形成學生的獨立人格意識。此外,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會學”,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嘗試。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真正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學會持久發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非智力因素在智力開發、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貫徹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其中,教師的個性、教學藝術,學生的人文修養,教學手段與課程設置的更新,教育環境的改善,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培養,都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係密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內容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徹底改變應試教育中重視學生智能提高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要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在教學中,要注意向學生提出難度適當的學習任務,用任務驅動的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藉助於教師的指點、同學的幫助和學習小組的討論,通過模仿和自己動腦動手去加以解決,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成功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等優秀品質。通過小組活動,還能培養學生與人團結、合作、盡職盡責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班級課堂的信息發佈、信息交流等課堂活動,可使學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來促進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來促進非智力水平的發展,把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智力活動水平與非智力因素水平協調發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只關注中等及以上學生的學習,忽視少數“差生”的發展。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己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了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幹篇一律,必須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講究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教師通過自己的優勢,根據學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適合於自身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長。對於特殊學生(這裏的特殊學生一般是指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較差的學生),教師和其他學生要專門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這樣做,使他們感受温暖,從而樹立信心,迎頭趕上,取得良好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材料的內容、作用以及難易程度,採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要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豐富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強調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視課堂教學應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課堂顯然無法承擔素質教育的重擔。而要提高教學藝術,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愉悦的魅力,就要求教師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具備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廣泛的審美情趣、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能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適時調整教學,使整個教學自始至終處於一種愉快、舒適的氛圍之中。要讓課堂教學散發出愉悦的魅力,教師不僅要有樂教的情趣,還要有會教的本領。教學要有目的性,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過高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失敗的體驗;過低則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產生鬆懈、懶惰情緒。教學要有獨創性,須知教學並非機械化、千篇一律地演習教材,而應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以創造性地“教”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教學要有預見性,每一門課、每個章節、每一堂課,都須經周密的思考,對整個教學過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並不只是傳經佈道,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不“授人以魚”而“授人以漁”。要重視教學效果。在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提高教學效率,及時瞭解教學效果,通過效果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的動態過程。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份厚重責任,我們沒有推脱的遁詞,也沒有迴避的理由。我一定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在研究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益,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積極研究落實的各項措施上來。樹立起實施素質教育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積極投身到當前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實施素質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其最根本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樂羣,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勞動.

一、我國素質教育的現狀

現實中以重複訓練,低效勞動為主要特徵的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得素質教育的實施變得非常困難,不少地方的現實情況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學生負擔有增無減,向前延伸到了國中,國小,幼兒園.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對非大學聯考會考的科目沒有給予應有的位置,還美其名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國小生要補課,國中生節假日沒休息,高中階段更將音樂,美術課取消,真可謂是"素質教育喊得兇,應試教育抓得實"。

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壓力下,在學校一切都以考試論英雄的今天,學校教師基本上不敢鼓勵和挖掘學生們學習以外的各種潛能.有些教師為追求升學率,不惜採用各種方法,大搞題海戰術,無度地強化考學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有些教師甚至把會考稱為"人生的轉折點",把考學當成人生是否美好的唯一出路.而學生在學校和家長壓力下,不惜一切代價為升學,老師不是學生心目中的老師,學生也不是老師心目中的學生.

另一個問題是教材的難度和知識量過大,自主時間過少.我國目前教育的特點是應試,選拔,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程起點高,難度大,知識面窄,學生要背太多的知識,要寫太多的作業,要參加太多的課外輔導班,要考太多的試,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沒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滿足自己的愛好.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時沒有考慮到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繫,忽略了教材的知識畢竟是"死"的,學生們學習還是紙上談兵的階段.

異化的教育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不客氣地講,學校生產出的產品 – 培養出來的學生 – 不合格:具備應試技巧,但學習能力欠缺;會吹拉彈唱,但缺乏審美修養;語文能力和民族文化根基衰退;此外缺乏理性,品德滑坡,意志薄弱,身體贏弱,不愛勞動,社會適應性離人的全面發展越來越遠.君不見,中國學生的想象力從國小到高中依次降低,學生心理疾患日益普遍和嚴重,有些大學生反而連國小生的文明行為規範都做不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錯綜複雜的,既有中國幾千年的科舉文化傳統,又有現實社會觀念的誤區,還有教育政策的偏差和學校治理的誤區,也有經濟社會結構不協調和發展的壓力.因此,要從多方面入手系統地塑造適宜教育的大環境,全方位推進素質教育.

二、創設實施素質教育的幾個條件

為了改變“應試教育”滯後於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局面,教育部提出了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方針,這是我國教育界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個人認為要想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最重要的是創設素質教育得以順利實施的條件。

1.思想認識條件。即讓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用什麼方法和手段來實施等等。只知道素質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形成、發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是不夠的,還要知道素質教育是用教育手段在生理層面、心理層面和社會文化層面上對人的素質的形成、發展給以積極的影響,進而提高人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為此,學校必須端正辦學的指導思想,確立素質教育的總體規劃,培養能夠適應國內國際競爭的開拓創新的一代新人,並加大投入實現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改革課程結構和內容,讓每一學科、每一活動都能落實素質教育。

2.學生個性發展的條件。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非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這就需要摒棄傳統的以統一規格去創造“標準件”的教育模式,改變在教育過程中只注意一部分成績好的學生的基本觀念。從研究學生的差異入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寬鬆、和諧、愉悦的文化環境與氛圍,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舒暢、思維活躍地得到充分發展;並能真正啟發誘導學生把學習過程當作是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探索過程,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學習。落實素質教育就是把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鼓勵他們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管理。

3.創設課業負擔的限制條件。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必須對學生的負擔做一個從數量到質量的限制。現在中國小生的書包重、補課勤等問題依然十分嚴重,這大大損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創設課業負擔限制條件就顯得尤其緊迫。首先,要廢除滿堂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其次,遏制補課風,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當堂學的知識當堂消化。再次,減少作業量,以注重學生髮展項目評價代替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分數評價,並同時淡化學生間的成績優劣等級觀念,培養學生特長。隨着課程結構的調整和改革,對文化必修課的作業量和文化選修課的實踐量,要做合理的控制和調整,保證有充足的條件和時間使學生髮展自己的特長。

以上是我對素質教育的深刻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實施素質教育的精神,推進教學上的各項工作。謝謝大家!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5

作為一名教師,我從自己的學生時代就一直與知識的傳承相關聯着。雖然在當時,我並不覺得老師的教學是多麼神聖的一件事。只是重複地完成學習任務,當時的動力就是以後能夠為自己和家人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沒有老師的棍棒,也沒有繁重的課業負擔。當時已然覺得學習是一件既枯燥又無聊的事情。作為孩子的我,也很想放下課本,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是我的堅持和執着成就了我今天的人生……

有的時候我在想,以前的我雖然沒有辦法享受到現在如此豐富地物質條件。但我那時,確實是在自主學習中度過自己求學的旅程。正如陶行知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野人教育”,細細想來,這的確符合我當時學習的外部環境。想來,現在的孩子們卻都是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下成了需要被打倒的“偽知識階層”。沒有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學習的都是一樣沒有任何針對性的死知識。我很擔憂,但是我卻無能為力。在會考的指揮棒下,我們只有通過滿堂灌的教育模式,達到我們所計算的最優結果,也許成功率是80%,但是對於那20%失敗的同學們而言,對這些孩子們的家庭而言,哪怕是隻有1%不成功,那也是100%的失敗。我不敢想象那些落榜而沒有辦法走進高中的孩子們會有怎樣的未來,更不敢想象那些家長們失落的神情。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我非常痛恨那些對孩子不負責任的教師,孩子的天性是與現行教育制度完全相反的。但是捫心自問,我們在教學之中又是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的呢?又是不是拿出了12分的耐心對孩子們的錯誤一次次的指導,父母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當然要排除個別特例),但是,老師們卻會“放棄”一些學生。不知道這些學生在自己成人以後是怎樣回憶這樣的老師們的。而他們的孩子又會不會在對老師充滿懷疑中接受教育。這樣的惡性循環是誰造成的?我想,老師們卻是有推卸不了的責任。僅僅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就是這麼難,這麼難……

猶記得第一次課改,雖然英語教材沒有換,但是數學語文等學科確是完完全全的改頭換面了。但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我們所有學科的老師都嘗試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減負,但那也是小心奕奕,很多人都説那只是有説法但是沒有實際行動的課改,是在會考這個指揮棒下繼續的偽素質教育,但是我要説,孩子們確實在課堂上得到了樂趣,那時我是4班的班主任,剛開學不久,孩子們的家校聯繫簿上都寫着“12點睡覺”我很奇怪,於是私下裏問同學們,昨天晚上都有哪些作業,他們説數學老師叫大家做了很多的模型,因為設計,剪裁,上色。所以弄了很久,當時我問他們,你們覺得上國中幸苦麼?他們的回答是,我們覺得這樣的作業很有趣,雖然有一些孩子們沒有很認真的完成這次作業,這一點,從他們的家校聯繫簿上就能夠看出來。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們還是很認真,並且充滿熱情的完成了這次作業,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到了對學習的熱情,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始終無法忘記孩子們笑着對我説的那句:“我們覺得很有趣”。我想,他們大概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那堂課上提到的模型做法,這便是從實踐得來的知識。再將他還原為理論。這便是不會忘卻的知識。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時間完成自己的模型製作?因為那時沒有這麼多的補課。也沒有這麼多的所謂“加餐”。知識是需要時間來消化的,這和吃飯的道理一樣,天天壓確實可以多講課,多做題,但是孩子們真正吸收的有多少?有的時候我們總會拿“為什麼別人能寫完?”“為什麼某某某還能找這麼多的課外練習來問?”我承認這是教師的語言暴力,我們也不能要求孩子們都像那個算得上“天才”的孩子一樣。他們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的,沒有掌握已學的知識,一味的求新,這個丟西瓜撿芝麻的小猴子有什麼區別呢?

我眼中的素質教育,是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能夠為孩子們提供自主學習時間的教育。

我眼中的素質教育,是能夠滿懷愛心,耐心對待每一次錯誤的愛心教育。

我眼中的素質教育,是能夠給孩子們帶來樂趣,哪怕一週只有一次的課上活動。

但願我眼中的素質教育不會永遠只在我的眼中出現……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6

素質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歷來都高度重視教育、特別強調要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0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學習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課程多,壓得太重,是很摧殘人的,學制、課程、教學方法、考試方法都要改。”

1978年,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學生負擔太重是不好的,今後仍然要採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和糾正。”

1999年6月,黨中央和國務院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發佈了一個綱領性文件《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迎接新世紀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把提高創新能力擺到了關係民族復興和國家興旺的重要位置。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素質教育絕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影響到學生、家長的個體利益,更重要的是它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然而,近年來素質教育建設並不理想,應試教育的局面仍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反而有變本加厲之趨勢。現實中以重複訓練、低效勞動為主要特徵的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得素質教育的實施變得非常困難。

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的指示,本報將開展“素質教育大討論”,今天召開的專家座談會就是這場大討論的開台鑼鼓。到會的7位同志都是國內知名學者或教育一線的專家,每個人都有很豐富的經驗,很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獨到的觀點。大家從人才觀、就業觀、教育體制、考試製度等宏觀角度提出了很多理論問題,也對教學、管理、青少年教育、教材編寫等實踐層面提了很多建議。有理論又有實踐,含金量很高。非常感謝各位以認真熱情的態度參加今天的討論,帶來了這麼多有價值的調查報告、考察報告和實驗總結,還有你們獨到的思想。各位學者舉的事例,振聾發聵;所提的問題,切中時弊;提出的建議,對症下藥。

素質教育是綜合工程,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完成。我們今天的座談會還主要集中在認識和輿論層面。相信今天的探討會引起家長、學生、教育管理部門以及各界人士的關注,會吸引大家都來參與這場素質教育!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7

為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迎接新挑戰的必然選擇,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現實基礎,同時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如今時代更加嚴格要求教書育人的教師們樹立起“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注重實效”的教育觀。“德高為範”,教師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學校 多次開展關於素質教育的學習活動,本人也從學習中受益匪淺,慢慢將理論知識融合與工作實踐當中。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在工作實踐中的一些做法,談談自己在本職工作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如今的教育備受重視,教育方式也由從前的應試教育慢慢轉向素質教育。所謂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摒棄應試教育的種種落後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先進教育觀念,比如在我的課堂教學中上,我會用最接近朋友的語氣和學生們一起討論問題。 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應當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意見,做到及時的更正與尊重,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個性化。

二、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吸收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成果。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用行為去教育我們的學生。托馬斯.馬爾斯貝丁説過:“沒有任何人能給我們提供人類社會遠景的終極圖畫,但有一點可以相信,人類的每一個行動都會產生影響未來的無窮無盡的後果。”是的,榜樣是最好的教員,雖然榜樣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但它卻教給人們許多書本上根本無法得到的東西。榜樣的力量在於行動,行動比語言更能説服人、教育人、啟示人。行動就是力量。因此教師的言行是孩子們學習的另一本無文字語言的書籍。我常常教育孩子們,做事情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讓他們在小事中學會禮貌待人,尊重別人。有時候我向學生借了支紅筆改作業,還給學生時,我一定會説一聲謝謝,學生們也會笑着回一句:不客氣。當我不小心踩到學生的鞋子時,我會立即説一句:I am sorry!孩子們竟然笑着説: 老師説了I am sorry。也許我的道歉會讓孩子覺得一個老師不小心踩到了學生的腳,應該不用道歉,沒想到老師還會向學生道歉。正是這些小小的事情,讓孩子們從行為上學習,身傳勝於言教吧。時間一長,我發現他們在文明禮儀上真的進步了很多。

三、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看到這羣可愛的學生我就知道他們雖然頑皮、難教,卻滿眼機靈與天真。他們就像一塊塊璞玉,未經任何的雕琢,作為當代的教育事業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這些璞玉雕琢的光芒四射,讓他們全面發展。

比如上課多讓他回答問題,犯了錯誤在辦公室和他以誠相待的交談,成績進步了在班上和同學們一起用掌聲給他祝賀。對待學業他的態度端正了;對待老師他也很有禮貌了;對待同學説話語氣也變得友善、團結了;他還找到了自己的優點, 勞動能手。我想這個讓人覺得頭疼的孩子在我們老師的用心教育下都能夠朝着燦爛的朝陽茁壯成長,那我更有信心相信我們辛勤的園丁們會在素質教育的旗幟下培育出更多朝氣蓬勃的“花朵”。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8

養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通過訓練、嚴格管理等種種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質,最終養成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和行為規範等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

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初期,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着舉世矚目的變革。在此過程中,人們的思想也被推入一個動態的發展階段,人們的行為方式呈現出一定程度的非規範性,包括重利輕義、重己輕人等等。中學生作為思想敏感、行為可塑的知識性青少年羣落,他們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沖擊。諸如愛惜糧食、打飯排隊、愛護公物、語言文明、保持良好衞生習慣等基礎性文明行為,本是中學生應當身體力行的,但是如今不少中學生在這些方面的意識和行為減弱了。這種基礎文明滯後的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究其原因有來自社會來自生活的,更多的是屬於教育自身。

多年來學校只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視了道德品質、行為規範的培養,在教育方式上課堂上的滿堂灌代替了社會實踐活動,學校、社會“兩張皮”,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脱節,致使學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生活上,睡懶覺、不疊被子、抽煙喝酒、攀木折花、隨地亂扔垃圾;物質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費等,思想空虛,意志脆弱。所有這些都是中學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實際能力的表現。

鄧小平同志提出培養“四有”新人的主張充分説明了對青少年進行道德、紀律教育的重要性。優良道德品質的培養,遵紀守法等行為規範的養成,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另一方面還要靠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等一系列環境中通過科學管理、嚴格要求來養成。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是養成教育規範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的主渠道。在操作中要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利用學生羣眾性團體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主題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積極營造一種互相關心、互相愛護、自我教育、關心集體、愛護公物、自覺遵守紀律和各種規章制度的良好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基礎文明、道德、紀律等問題的監督與管理,在參與中受到教育,杜絕一些不道德行為而培養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

校園精神文化由校園的學風、教風和校風加以體現,是師生共享價值觀、道德規範、行為規範、文化傳統、集體輿論及各種認同的文化意識。優良的校園精神文化能使學生養成優良的道德修養和學習習慣,促進他們的基礎文明教育和養成教育。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9

素質教育已經提出來多年,對學生的發展很重要。通過對相關內容的學習,對如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如何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等,同時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瞭解以及體會。素質教育是我國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要求,同時針對現有教育的弊端提出來的。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關係到民族的未來質量,綜合國力的提高,人力資源強國的建設。素質教育推行以來已有一些成效,如我們想把體育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們希望能夠統一思想,孩子願意到操場去,使家長知道孩子身體好才是第一好,把健康思想的觀念抓起來。所以我們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保證每一個孩子能夠每天鍛鍊一小時。我們提出一個口號“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像德育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課題,我們都抓起來。但是必須看到,幾年來推進素質教育雖然在幾個方面有所突破和進展,但是目前還沒有從根本上扭轉“應試教育”的傾向。當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學率,中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情況;存在着重視語數外等主科教學,忽視音、體、美等學科教育和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的教育,學生得不到全面發展的情況。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確實的推行素質教育,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在日常教學中要依法治教,自覺遵守學校安排的課程、課時、規範學生的作業量、作息時間,不能只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要全面的進行考核,把健康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

深化素質教育,就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工作中要以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依法保障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發展的基本權利,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改變那種只重視升學有望的學生的做法。促進學生以德育為核心的全面發展。克服那種只重視智育,甚至於只重視考分,而忽視德育、體育、美育的“應試教育”傾向。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使學生有時間思考問題、參加社會實踐和從事感興趣的自主學習活動。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重視發展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大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按照“遵循教育規律,運用科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的要求,認真組織施教,不但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上所説,素質教育是大的環境下的課題,要求我們打破原有的思維,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對教師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師在短時間內表達等多的信息,最大程度的給與學生啟迪,對效率要求得更高,這樣才能真正符合新的教育形式。同時,在課堂上要追求知識的真實性,讓思想從學生的頭腦中真正的產生出來,就要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親身經歷、體會知識的產生過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主要來自於課堂,課堂,也是教師展示自己水平的主陣地,好的課堂應該是寓教於樂,可以讓學生們有美的享受,樂在其中。

新形勢下在教育方法上要創素質教育是大的環境下的課題,要求我們打破原有的思維,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對教師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師在短時間內表達等多的信息,最大程度的給與學生啟迪,對效率要求得更高,這樣才能真正符合新的教育形式。同時,在課堂上要追求知識的真實性,讓思想從學生的頭腦中真正的產生出來,就要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親身經歷、體會知識的產生過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主要來自於課堂,課堂,也是教師展示自己水平的主陣地,好的課堂應該是寓教於樂,可以讓學生們有美的享受,樂在其中。新形勢下在教育方法上要創造一種寬鬆、寬容、富於活力的教學氣氛,要“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可以是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可以是家常似的口語,讓學生親切到心理,還可以是激情澎湃,震撼到學生的心靈深處,不管是哪一種教學方式,對學生而言,達到引導的效果最重要。教師不是詩人,但數學教師需要詩人的氣質,雄辯的口才,還要有捨我其誰的自信,要想讓學生佩服你,就要有讓學生佩服的地方。 激勵是一種語言方式,也是一種永恆的藝術。激勵的最大的作用就在於能夠把課堂交還給學生。

課堂上,如果教師的語言中含有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寬容、表揚、鞭策、祝願等激勵因素,常常能給學生一語三春,語半功倍的感染力量。課堂上,在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大膽歸納,大膽猜想,哪怕是回答出一點點意思,教師應當立即進行表揚。如果學生一點也回答不出來,教師也應當維護學生的尊嚴,消除學生的害羞心理,讓學生坐下繼續思考,這有利於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學生以後會在數學課上積極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做鋪墊。久而久之,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呼之欲出,樂學是我們所期待的,會把課堂教學成功的延伸到課下,言已盡而意無窮!是哪一種教學方式,對學生而言,達到引導的效果最重要。教師不是詩人,但數學教師需要詩人的氣質,雄辯的口才,還要有捨我其誰的自信,要想讓學生佩服你,就要有讓學生佩服的地方。 激勵是一種語言方式,也是一種永恆的藝術。激勵的最大的作用就在於能夠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課堂上,如果教師的語言中含有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寬容、表揚、鞭策、祝願等激勵因素,常常能給學生一語三春,語半功倍的感染力量。

課堂上,在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大膽歸納,大膽猜想,哪怕是回答出一點點意思,教師應當立即進行表揚。如果學生一點也回答不出來,教師也應當維護學生的尊嚴,消除學生的害羞心理,讓學生坐下繼續思考,這有利於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學生以後會在數學課上積極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做鋪墊。久而久之,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呼之欲出,樂學是我們所期待的,會把課堂教學成功的延伸到課下,言已盡而意無窮!

現行的中國教育體制中,素質教育的貫徹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為素質教育不是簡單地開展一些文體活動,不是單純地去鄉村體驗體驗生活,更不是不考試、不留作業。而是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敢於質疑、懂得創造,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才是素質教育的本質,才是學校教育的職責。所以作為一名教師,一名推行素質教育的工作者,要不斷的學習,不斷接受新觀念,充實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適應日益變化的教育形勢,努力做一名自覺踐行素質教育的工作者。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實施素質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其最根本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樂羣,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勞動.

一、我國素質教育的現狀

現實中以重複訓練,低效勞動為主要特徵的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得素質教育的實施變得非常困難,不少地方的現實情況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學生負擔有增無減,向前延伸到了國中,國小,幼兒園.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對非大學聯考會考的科目沒有給予應有的位置,還美其名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國小生要補課,國中生節假日沒休息,高中階段更將音樂,美術課取消,真可謂是"素質教育喊得兇,應試教育抓得實"。

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壓力下,在學校一切都以考試論英雄的今天,學校教師基本上不敢鼓勵和挖掘學生們學習以外的各種潛能.有些教師為追求升學率,不惜採用各種方法,大搞題海戰術,無度地強化考學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有些教師甚至把會考稱為"人生的轉折點",把考學當成人生是否美好的唯一出路.而學生在學校和家長壓力下,不惜一切代價為升學,老師不是學生心目中的老師,學生也不是老師心目中的學生.

另一個問題是教材的難度和知識量過大,自主時間過少.我國目前教育的特點是應試,選拔,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程起點高,難度大,知識面窄,學生要背太多的知識,要寫太多的作業,要參加太多的課外輔導班,要考太多的試,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沒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滿足自己的愛好.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時沒有考慮到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繫,忽略了教材的知識畢竟是"死"的,學生們學習還是紙上談兵的階段.

異化的教育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不客氣地講,學校生產出的產品 – 培養出來的學生 – 不合格:具備應試技巧,但學習能力欠缺;會吹拉彈唱,但缺乏審美修養;語文能力和民族文化根基衰退;此外缺乏理性,品德滑坡,意志薄弱,身體贏弱,不愛勞動,社會適應性離人的全面發展越來越遠.君不見,中國學生的想象力從國小到高中依次降低,學生心理疾患日益普遍和嚴重,有些大學生反而連國小生的文明行為規範都做不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錯綜複雜的,既有中國幾千年的科舉文化傳統,又有現實社會觀念的誤區,還有教育政策的偏差和學校治理的誤區,也有經濟社會結構不協調和發展的壓力.因此,要從多方面入手系統地塑造適宜教育的大環境,全方位推進素質教育.

二、創設實施素質教育的幾個條件

為了改變“應試教育”滯後於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局面,教育部提出了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方針,這是我國教育界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個人認為要想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最重要的是創設素質教育得以順利實施的條件。

1.思想認識條件。即讓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用什麼方法和手段來實施等等。只知道素質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形成、發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是不夠的,還要知道素質教育是用教育手段在生理層面、心理層面和社會文化層面上對人的素質的形成、發展給以積極的影響,進而提高人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為此,學校必須端正辦學的指導思想,確立素質教育的總體規劃,培養能夠適應國內國際競爭的開拓創新的一代新人,並加大投入實現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改革課程結構和內容,讓每一學科、每一活動都能落實素質教育。

2.學生個性發展的條件。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非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這就需要摒棄傳統的以統一規格去創造“標準件”的教育模式,改變在教育過程中只注意一部分成績好的學生的基本觀念。從研究學生的差異入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寬鬆、和諧、愉悦的文化環境與氛圍,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舒暢、思維活躍地得到充分發展;並能真正啟發誘導學生把學習過程當作是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探索過程,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學習。落實素質教育就是把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鼓勵他們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管理。

3.創設課業負擔的限制條件。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必須對學生的負擔做一個從數量到質量的限制。現在中國小生的書包重、補課勤等問題依然十分嚴重,這大大損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創設課業負擔限制條件就顯得尤其緊迫。首先,要廢除滿堂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其次,遏制補課風,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當堂學的知識當堂消化。再次,減少作業量,以注重學生髮展項目評價代替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分數評價,並同時淡化學生間的成績優劣等級觀念,培養學生特長。隨着課程結構的調整和改革,對文化必修課的作業量和文化選修課的實踐量,要做合理的控制和調整,保證有充足的條件和時間使學生髮展自己的特長。

以上是我對素質教育的深刻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實施素質教育的精神,推進教學上的各項工作。謝謝大家!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1

小平同志説過:“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全面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勞動者,關鍵是教師。”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不會有高素質的學生,實施素質教育,首要問題是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一、高素質的教師,首先應具有思想政治素質的高水準。

在當前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的時期,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內形形色色的思想觀念,我們要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核心地位,堅定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我們的教育事業。

二、高素質的教師,同時還應具有教育教學業務素質的高水平。

教育理論是指導我們進行教育改革的理論武器。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為了提高自身素質,我始終發揚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利用業餘時間翻閲大量的素質教育、特別是有關幼兒素質教育方面的書籍資料,並通過電視收看了各級各類教育台的素質教育專題節目,向特級教師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智能結構,開闊思路,以適應改革創新及素質教育的需求。

為了使家長更好地配合幼兒園的素質教育工作,我自費買了《美國人的家庭教育》叢書,利用課餘時間,認真閲讀的同時並逐章逐節進行了重點批註,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有針對性的同家長進行交流,用書中的故事啟發家長,更新家長的教子理念。例1,有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學習剔魚刺、繫鞋帶,這樣的事重要不重要呢?在生命時期,生活對孩子似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他們所需要的是一股拓荒者的勇氣和自信,不是恐懼與萎縮。”也就是説,生活中每一件可以對此發生影響的事都是重要無比的。例2,有報道説:一位大學畢業生獲得了國外某名牌大學的獎學金,可他最終卻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其原因,竟然是出國後沒人幫忙洗衣服、買東西。這是多麼的發人深思啊!它給我們的幼兒教育、幼兒教師,特別是當今的獨生子女家長敲響了警鐘!!!!!《美國人的家庭教育》一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對我的教育教學及保育工作和家長工作起到了很大的警示與促進作用,使我和我班的幼兒及家長受益匪淺。

教師的職業是艱苦的。我——一個普通的幼兒園教師,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時間都用在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上了;教師的職業是特殊的。它沒有上下班之分,而只有工作場所的變更。由於我住的家距離幼兒園比較遠,中午下班後我時常不回家,總是在利用中午別人在家午休的時間,整理、總結上午教、學的活動情況,並根據活動目標認真選材、認真備寫下午的活動方案。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論是在外出的火車上,還是在接送兒子上、下學的空隙裏,從未間斷過對幼兒教育業務知識的學習與探討。

在我的心目中,幼兒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它更是一項光榮而高尚的事業。因為職業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事業卻是我一生最執着的追求。幼兒教師——當我選擇了這一崇高事業時,就意味着:我毫無條件的選擇了以師德規範自己的行為;就意味着:我將要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無私奉獻給偉大的幼兒教育事業的崇高品格......

為了更好地實施幼兒素質教育,我還買了一本《學習的革命》一書。這本書激動人心!它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學習的革命帶給人類未來的巨大震盪!學習的革命,是與信息革命並行的革命,學習的變革,比技術的變革更重要!學習將伴隨人的一生!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類型,作為人民的教師,我們的天職就是:要進行教育的革命。教學生學會“怎樣學習”和學會“怎樣思考”是最主要的科目,積極鼓勵是最主要的教育信條。

這樣,既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學到了《左右手交替排球》的本領,使孩子們手、眼協調能力進一步得到了發展,還使得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守規則,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比較注重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去思考,去自己探索,自覺、主動地克服“填鴨式或滿堂灌”的舊的教學模式。比如;我在計算課上,教幼兒學習“二等分和四等分”時,我先拿出大小不同的兩張紙,問幼兒:“你們想要哪一張?”孩子們都爭着説:“想要大塊的。”問起原因時,孩子們異口同聲:“它大。”接下來,我請幼兒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把這一張長方形的紙分成兩塊一樣大時,有的孩子説:“從中間分。”哪裏是中間?怎樣找中間呢?針對我一連串的提問,王威小朋友舉起了他的小手,我便請他上前説(演示)給大家聽(看)。只見他信心十足地走上前來,雙手將這張長方形的紙對摺了一下,把紙遞給了我。我打開讓幼兒觀察:“分開的兩部分是否一樣大?”孩子們都樂了。我又乘勝追問:“那麼,要把它分成四塊一樣大,怎麼分?”......

就這樣,在老師正確引導與啟發下,孩子們充分調動自己的大腦,探索並掌握了將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平面物進行二等分、四等分的知識與技能。

老師們,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的“崗”是何其的重要,教師的“業”是何其的神聖!我們身為教師,能不愛崗敬業,首先提高自身素質,以自身的高素質教育幼兒,以自身的高素質帶動全民族的進步嗎?

謝謝大家!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2

根據上級部門的文件精神和我校的具體要求,組織全體教師進行素質教育大討論,討論題目如下:1、如何理解素質教育、黨的教育方針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結合自己崗位,談談如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我也結合自己的受教育和從事教育教學經歷淺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1.如何理解素質教育、黨的教育方針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我翻閲了漢語新詞典,是這樣詮釋素質:心理學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特點;指事物本來的性質,如身體素質;素養即平素的修養,如文學素養和軍事素養。教育指培養人才、傳授知識的過程,現主要指學校教育;指教育啟發,使人明白道理。如果把素質與教育聯繫在一起,即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百度百科)。我理解的國家反覆提素質教育,相對與應試教育,也就是要培養一個全面素養的人,不僅僅是考試型人才,應該是注重人的思想道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後在注重培養能力和發展個性。

其次,提出黨的教育方針是: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將二者結合起來,我理解的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應該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品德教育,貫徹好“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的教育,把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作為教育教學的行動指南,同時落實和實踐黨的教育方針。

2、結合自己崗位,談談如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我首先是堅決贊同和擁護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育教學中,首先是上好每一節課,做到認真備課,按時批改作業,技術和學生溝通,在上好課之餘,加強校本研修,注重教育科研,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和水平。最好在教務的崗位上,按照校領導的籌劃和安排,落實國家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下發的各種文件,積極實施組織安排有關老師和學生進行實踐,最後高質量的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做到事事落實,不謊報和虛報。

對於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我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做如下理解:第一,要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二,作為一名化學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科學的規劃自己所教授的的文化課程:立足於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着眼於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努力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選擇的空間,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人類文化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課程體系,充分體現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發揮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積極倡導學生自我評價、活動表現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關

注學生個性的發展,激勵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為化學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機會,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引導教師不斷反思,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課程標準之課程理念)。第三,作為一名教務人員,做好上傳下達,保證學校政令暢通,以教學為中心。同時做好教學校長安排的具體工作的落實,力爭為更多教師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為我校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添磚加瓦。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3

素質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歷來都高度重視教育、特別強調要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0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學習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課程多,壓得太重,是很摧殘人的,學制、課程、教學方法、考試方法都要改。”

1978年,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學生負擔太重是不好的,今後仍然要採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和糾正。”

1999年6月,黨中央和國務院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發佈了一個綱領性文件《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迎接新世紀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把提高創新能力擺到了關係民族復興和國家興旺的重要位置。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素質教育絕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影響到學生、家長的個體利益,更重要的是它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然而,近年來素質教育建設並不理想,應試教育的局面仍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反而有變本加厲之趨勢。現實中以重複訓練、低效勞動為主要特徵的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得素質教育的實施變得非常困難。

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的指示,本報將開展“素質教育大討論”,今天召開的專家座談會就是這場大討論的開台鑼鼓。到會的7位同志都是國內知名學者或教育一線的專家,每個人都有很豐富的經驗,很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獨到的觀點。大家從人才觀、就業觀、教育體制、考試製度等宏觀角度提出了很多理論問題,也對教學、管理、青少年教育、教材編寫等實踐層面提了很多建議。有理論又有實踐,含金量很高。非常感謝各位以認真熱情的態度參加今天的討論,帶來了這麼多有價值的調查報告、考察報告和實驗總結,還有你們獨到的思想。各位學者舉的事例,振聾發聵;所提的問題,切中時弊;提出的建議,對症下藥。

素質教育是綜合工程,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完成。我們今天的座談會還主要集中在認識和輿論層面。相信今天的探討會引起家長、學生、教育管理部門以及各界人士的關注,會吸引大家都來參與這場素質教育!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4

在學校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 系,師生之間的關係決定着學校的面貌。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佈《關於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 ,尊重學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較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傳統的教學中,主張“師道尊嚴”,教師至高無上,對於求知的學生來説,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的獨立性喪失了,實際是對學生智慧的扼殺,和個性的摧殘。發展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走改革創新之路。建立新型師生關係,既是素質教育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素質教育呼喚新型師生關係。

作為教師來説,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作一個學生喜歡的教師。擁有學生的愛,是為師享受不盡的財富。只有擁有學生的愛,才能笑得燦爛,才能自信,才能感受幸福。美國的卡內基工業大學曾分析過一萬名在事業上卓有成就者的檔案,結論是:知識和專門技術在這些人的成功因素中只佔百分之十五,而百分之八十五的成功因素取決於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事業成敗與否,人際關係往往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傳統觀念,無形之中疏遠了師生關係,影響了教學的效果。“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師生關係和諧,融洽,才能實現雙贏,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既要在學生中有威信,又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平等、發展的精神。 在師生共同建立的人際關係的過程中,必然受到來自各方面、多種因素的影響,姑從以下方面作些探討。

(1 )樹立威信

“人不可貌相”這一古訓雖為古今中外東西方人士所普遍接受並認可,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不 由自主的“背道而馳”。人們不得不承認,天生麗質者無論在家庭或社會上確實具有一種令常人自歎弗如的魅 力。 “美貌的心理效應 ”是客觀存在的,“以貌取人”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不足為奇,只不過是表現的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有經驗的教師都會十分注重個人的儀表形象。

其次,更要注重加強自身文化修養,提高文化素質,塑造美的氣質 ,表現出優雅的舉止、風度。再次 ,教師要注重上好第一次課,組織好第一次活動。隨着師生雙方熟識成度增強,感情加深,雙方的相互認知又 進一步趨向深刻和穩定,師生交往的態度變得更加堅定,因此易建立穩固良好的師生關係。

(2)注意完善個性

要襟懷坦蕩。“教室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對學生所犯錯誤要有寬容之心。要耐心教導,幫助他認識自身的錯誤之所在,並且有的學生可能會再犯,不要一味指責批評,而要給他多一些的機會去改正。只有這樣才會最終贏得學生的信服。就象諸葛亮七擒孟獲,一次又一次的原諒孟獲的來犯,終於感動了孟獲,使其俯首稱臣。諸葛亮的做法是理智的,值得老師們借鑑。

要熱情開朗,樂於助人。對學生的愛,有的教師很含蓄的埋在心裏,這樣學生也許並不知道,誤以為老師不愛他們,當然也不會領情。而只有大膽地表現出他們的愛,在細節中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如綿綿春雨一樣滋潤他們的心田,他們一定會以愛來回報你。美國著名教育家約弗夫調查表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成正比。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越高,越喜歡這位教師,他們對相應的學科興趣越大。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主動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加深情感,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 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既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又表現在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充分自由的表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3)採取民主的方法進行領導、管理、教學

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倫理關係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要求教師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每個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師生應該是思想上互相交流,心靈互通的同志和朋友。陶行知“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輕鬆、積極、民主平等的環境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人,主動的地位中,學生才樂於、敢於突破常規,勇於異想天開,進行創新。

(4)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

教師一定要注意增加與學生主動交流的次數。“僅僅以書本知識為目的的應試教育遺忘了師生交往中以成人為目的的真正學習,造成師生交往意義的失落。素質教育把教育過程看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的“教學”是假教學。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教師一方面要注意增加與學生交 往的時間次數,通過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倫理道德的教育感染來影響學生,但同時也從學生的言 談及目光交流中瞭解到學生對教師信任與欽佩,從而激發教師更加熱愛教育事業關心愛護學生,業務上更加精 益求精。同理學生從教師那兒體驗到關心、愛護、幫助、信任也就更加激發自己加倍努力、刻苦學習,也就更 關心自己的品格、才能、意志力的發展,達到自我實現。教師另一方面要減小與學生交往的空間,可採取一些 必要的措施,如在課堂上來回走動巡視,減小與教室後邊學生交往的空間,定期讓學生交換座位,改善因座位 在後邊的學生與教師交往頻度低的負面影響。

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及全面發展,是教師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作為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要慎重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與學生共同創造一個民主、和諧、活躍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氣氛,使“教者樂其教,學者樂其學”,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5

我是一名國小教師,自己在工作的這幾十年,我發現,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昇華我們自己內心的過程。

從事教育這個職業,我不僅承擔着教育孩子的義務,我也擔負着教育別人孩子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一份社會責任感。我從孩子們的身上,觀察着生命的進展,同時也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歷,領悟到了更多的以前並不理解的人生真諦。自己在教育別人的過程中,其實也是自己一個學的過程,對自己的成長經歷、個性品行,也有了新的認識,審視自身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問題,從而得到一個修復、改進、成長的機會。

課間,我的學生在跳跳蹦蹦,好像一羣嘰嘰喳喳的鳥兒,我看着他們活潑跳動的身影,我時常想他們上了國中高中再成熟些會是什麼樣子呢?他們長大成人了是什麼樣子呢?面對他們長大了會是什麼樣子的疑問時,其實也是在問自己,要把他們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怎樣來培養呢?

榜樣的力量,想讓孩子學習,保持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作為老師和家長要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同他們一起學習,和他們站到一條戰線上去,和孩子一起去體驗這件事情,給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我們先以身示範,以身作則,為他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非常重要。

我們學校“全天生活皆教育”的辦學理念中,最為突出的一大特色,比如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老師和孩子一起讀,午讀時間坐下來和孩子一起靜心讀書。只有成為他們的榜樣,嚴於律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學生才能信服你、才能自覺的學習進步。我們對於學生的教育才不會是蒼白空洞的。

孩子長大後,開始觸探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就會有一些磕磕碰碰,我經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跑,一下子摔倒了,放聲大哭,大人則趕緊把孩子抱起來,一邊安撫孩子,一邊拍打地面“打它,打它,把我們摔着了”。這種場景在我的家裏也時有發生。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成長,那這樣一種保護的方式,大人是在告訴孩子:摔倒了,不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沒有看清楚,而是因為這塊靜止不動的地的原因。

我不認同這種方式,不要因為孩子小,就以為她什麼也不懂,她就可以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要從童年開始。

班裏有個小個子男生,有一次讓我給繫鞋帶,一個二年級的學生現在還不會繫鞋帶,我當時示範給他看,並讓他自己學會繫鞋帶,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一次找我給繫鞋帶,我意識到,自己上一次對這件看似小實則不小的事情處理的過於簡單,沒有讓孩子知道,繫鞋帶這樣的事情,是他這個年紀應當學會的,是他自己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於是我就問他旁邊站得幾個男生:誰會繫鞋帶?好幾個孩子説:我會。我選了一個學生説:交給你一項任務,請你教會他繫鞋帶。當這個小個子男生看到在這件事情上自己卻落後於和自己的個子差不多高、年齡一般大的好友時,他自己也感到了慚愧,自己也知道再不會繫鞋帶就會讓同學笑話了,以後我看見這個男生都是自己繫鞋帶了,雖然動作很慢,但自己在努力系。

當孩子很小時,他的一切行動依賴父母,大人替他承擔,隨着年齡的增長、能力的增強,孩子則需要把擔子轉移到自己的肩上,學會自立,學會必要的自己照顧自己的事情,我們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所要承擔責任的範圍:小到日常起居,比如吃飯、穿衣、疊被子,大到生活、學習、同學交往等。

我想,孩子之所以平心靜氣接受我的話,不僅僅因為道理,還因為我説話平和的語氣和真心的交流。但不是每一孩子都可以立即理解,馬上就做好的;也不是一種方法,用了就能馬上應驗,立即見效,老師要用心,給孩子們耐心和時間。

當孩子遇到不順心的情況會大發雷霆、發脾氣,這是小孩子的直覺反射,我們老師應當予以理解,但要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憤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但是怎樣宣泄,表達自己的憤怒,是他應該負責掌握的事情。遇到問題了,可以找老師、找同學、找家長,靜下心來談一談,找一點有建設性的方法來解決,而不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來,用影響、打擾或傷害別人的方式來表達,要讓孩子知道這些方式,是任何人都不喜歡的,你的同學也不能接受的,老師也不認可的,既不能起到任何效果,也不被大家允許。很多孩子在家裏或許被家人寵慣了,很容易產生一種“大家都圍着我轉”的錯覺,而老師,需要幫助他們認識到:班級是一個團隊,所有人的需要跟自己一樣的重要。遇到問題時,不要急着發脾氣、怨恨、責怪別人,而是首先反省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恰當。我們幫助孩子、引導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做自己的主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我想讓我的孩子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呢?他們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有健康的心身、端正的品行、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勤奮、獨立、敢於承擔。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6

通過對實施素質教育中各種現象和問題的討論,大家對當前影響素質教育實施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來自家長方面的影響。有讀者認為,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的是父母,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理解素質教育的含義,在實際生活中常常剝奪了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將自己的意志和願望強加在子女身上,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家庭教育觀念的誤區,直接對學校推進素質教育形成壓力。

二是社會因素對素質教育的影響。

1、社會輿論的導向需要進一步端正,很多讀者都提到,一些媒體忽視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而把焦點對準極少數的“尖子生”。每年媒體對於大學聯考狀元的大肆炒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片面的炒作扭曲了社會對學校的評價標準,使得家長對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領情”,學校減壓家長加壓,給地方領導、教育部門相關領導造成很大壓力,形成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育政績觀也就不足為怪。

2、社會的人才觀和教育觀的偏差也對實施素質教育有着不良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鄭功成認為,當前社會存在的片面追求學歷的人才觀,扭曲了人才多元化、多層次的良性格局,這種人才觀直接影響着家長的教育觀念,並通過家長將壓力傳遞到教育系統。考大學、考重點大學,成為他們給孩子提出的最高甚至是唯一的目標,在這樣的觀念驅使下,“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難以落到實處。

3、社會用人制度的影響不可忽視。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薛瀾認為,目前社會的人才選拔機制和辦法單一,以能力為核心、多元化、差異化的人才評價機制尚未建立,而社會用人制度對於高校的人才培養和選拔、基礎教育的目標與教育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導向作用。只有改革社會用人制度,疏通“出口”,才能從根源上解開素質教育推進難的癥結。

三是教育評價誤區的影響。在討論中,大多數讀者認為,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必須改變目前“應試教育”下的以分數、升學率為核心的教育評價體系,積極穩妥地繼續推進會考、大學聯考改革,儘快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制度。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而目前的選拔性考試往往將發展性與創造性、實踐能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素質排斥在外,考試分數不僅成為評價學生,也成為評價學校、老師好壞的重要標準。“擇校現象”、“縣中現象”就是社會對教育錯誤的評價導向的直接產物。這種錯誤的教育評價觀不改變,素質教育就無法落到實處。

四是社會發展的深層次背景的影響。很多讀者從國際比較的角度提出,從國際範圍來看,任何國家的教育,都是既有“應試教育”的成分,也有“素質教育”的成分,只是所佔比重不同而已。很多國情類似的國家在經歷某一階段時,都不同程度存在應試教育過重的傾向,東亞國家尤其如此,這有其深刻的國情和歷史文化背景。歐美國家的基礎教育固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還需要結合中國的國情辨證地分析借鑑。

五是要推進教育自身的改革。比如課程改革、教育的均衡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分流問題。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但是廣東龍華中學的李雙峯認為,目前的課程改革還欠缺有效的執行力。廣東佛山二中校長王臨生認為,課程改革和大學聯考改革的推進不同步是課程改革推進難的重要原因。很多讀者提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象之所以難以扭轉,教育目標發展單一,職業教育沒有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的“分流”作用是一個重要原因。

全社會承擔起推進素質教育的責任

在這一階段的討論中,廣大讀者積極參與,各種意見都得到了同等的尊重。讀者對素質教育討論的熱切關注,體現了他們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高度關切。在討論中,讀者們普遍認為,對於目前走向極端的“應試教育”,如果不及時加以扭轉,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將為之付出慘重代價,將大大影響我國在全球發展中的競爭力。同時大家也認為,素質教育是一項全社會的、複雜的系統工程,當前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有着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積澱因素;推進素質教育是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件大事,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事情,全社會都應該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切實推進素質教育擔負起應有的責任,為素質教育的推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推進人才選拔評價機制、社會用人制度等相關改革,為學校推進素質教育消除外部壓力,各方面協同配合,努力把素質教育全面推向深入。

這個難題的求解,既需要我們編輯的努力,更需要讀者的參與,關鍵在於要有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態度,在於不説官話、不説套話、不説隔靴搔癢的話、敢説真話、敢觸及問題的作風,以及能夠説出具體的、建設性建議的態度和本領。這是我們的期待,這也是教育事業的期待,希望能夠轉化為全黨全社會的期待,特別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期待。

社會關心的是“減負”問題,這是直觀的教育問題,我們更關心不斷地提高教育質量,不斷地滿足人民羣眾不斷增長的接受教育的要求。我想説,推進素質教育要積極,然而不要急躁,更不要激進。

所謂要積極,它的反面是消極。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甚至更早,毛澤東同志就説過要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儘管從那時起,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關於減負問題的討論甚至於政策行動,可是減負問題卻是一個頑症,始終困擾着我們。學生負擔問題,不僅困擾着我們,而且困擾着同樣具有東方文化的亞洲各國。這樣看來,減負問題是一個實踐中的真問題,需要克服、必須解決,那就必須要有積極的態度。

所謂不要急躁,就是説因為這是一個頑症,急不得、惱不得,需要沉下心來,認真研究,一步一步地解決。因為,儘管我們可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儘管政府可以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從而為提高效率減輕負擔創造條件,然而很多社會問題,單靠教育是解決不了的。社會的期待,我們是很難改變的;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的許多問題,要隨着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來改變。

所謂不要激進,就是説,減負實施素質教育的任何政策和實踐要從教育實際出發,要遵循教育發展的規律,不能主觀意志甚至“長官”意志。不能等待外力去推進,要依靠教師、家長和社會內生的力量,只做對的、不做錯的,並且,只做當前是可行的、不做當前認為是最好的。有一點,學生的身心健康,包括身體發展的健康狀況和心理髮展的健康狀況,是推進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底線。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7

隨着21世紀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它的來臨,意味着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將成為經濟發展最基本的資源和生產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面臨了挑戰。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不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就會在國際競爭中處於被動、依附地位,就會受制於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戰的必然選擇,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現實基礎。

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加強與改進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則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江曾深刻指出,“要説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是的,學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會轉化為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為祖國發奮學習的強大內在動力;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對學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和提高識別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響 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學校可以採取眾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認為,在眾多環節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作為一名教師,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而高尚師德的表現,我認為首先是行為。

正如托馬斯.馬爾斯貝丁所説:“沒有任何人能給我們提供人類社會遠景的終極圖畫,但有一點可以相信,人類的每一個行動都會產生影響未來的無窮無盡的後果。”是的,榜樣是最好的教員,雖然榜樣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但它卻教給人們許多書本上根本無法得到的東西。榜樣的力量在於行動,行動比語言更能説服人、教育人、啟示人。行動就是力量。與空洞的説教不同,榜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一個人、鼓舞一個人 ,他給人一種淺移墨化的影響,久而久之,成為習慣。對於學生來講,眼睛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麼,他們都會無意識的模仿,不知不覺中,學生與他們身邊教師的行為模式就會非常接近。這正如

許多昆蟲呈現出與它們所吃樹葉一樣的顏色一樣。因此,教師的影響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細小的行為,也不能等閒視之,因為這些細小之處對於學生的品性的好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師諄諄教育的東西早已忘得一乾二淨,而教師在日常表現出來的有關情感方式、紀律觀念、勤勞風範和自我控制等具體行為仍然存留在學生心中併產生持久的影響。一位作家在晚年時曾無限感慨的説起他的一位老師對自己深深的影響:“每當他來到教室裏時,那種祥和的道德氛圍立即會感染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句話的語調都給人一種心靈空潔、渾身舒爽之感。在這種莊嚴卻寬鬆的氣氛中,心靈就象在洗澡一樣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當他在身邊時,我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良好的師德對一個人品格的養成是多麼重要啊!也許,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全部內容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改善和提高自己。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發言稿 篇18

從1985年開始,中央曾多次提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中國小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時至今日,二十多年過去了,素質教育實施的效果怎樣呢?世人皆知,不盡人意,並被戲稱為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而“應試教育”卻仍然“濤聲依舊”。去年,山東省自覺成為當今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然而,情況又怎麼樣呢?文件層層發,命令級級傳,在有些單位卻成了“耳旁風”。最後,又不得不出重拳,加設了40條“高壓線”,結果還是有30多所學校、20多名校長、3名教育局局長敢於撞線,受到處分。這種令人遺憾的事情,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這究竟是為什麼?解決問題的出路究竟在哪裏?我認為,是到了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做出回答的時候了。

最近,威海市教育學會網站一博客裏,反映一優秀女生在臨會考時刻竟然放棄了學習!當問及為什麼放棄學業時,她的回答讓我們大吃一驚:“我的壓力太大,太累了……整天不是做題就是背誦……上節課的老師還沒離開講台,下節課的老師就已經進教室了,課間連喝口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好不容易熬到放學回家,還有成堆的作業等着……去學校讀書太沒意思了,學校裏只有學習,沒有快樂;只有壓抑,沒有幸福……”這一案例再一次驗證了中央電視台的一次訪談調查結果,當主持人問到學生最討厭的地方是哪裏時,學生的回答竟然是學校!當問到在學校裏你最討厭哪裏,答案竟然是課堂!

責任重於泰山!為了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負責,這種尷尬局面必須改變!

山東省推進素質教育現已取得的成效再一次證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形勢是令人鼓舞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承認,推進的過程中阻力仍然重重,而前沿的阻力首先是全社會以及教育內部對素質教育的內涵、實施的意義和推進的措施,認識不到位、不統一造成的。所以,我倡議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一次關於素質教育的大討論活動,通過討論,正本清源,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向前走。

討論活動要堅持的原則:一是堅持理論和政策引導的原則。以學習為基礎,堅持學習先行,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用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來規範教育行為。二是堅持素質教育實踐第一、理論第二的原則。在討論問題的範圍上把素質教育首先定位為一個實踐的範疇,其次是理論的問題。提倡大家圍繞如何實踐來討論,而不是脱離實際空談理論。三是堅持全員民主參與的原則。充分發揮廣大教育工作者是改革主體、智慧源泉的作用,調動各層面人員的積極性,在羣眾中汲取營養。四是堅持討論活動的實效性原則。提倡大家開展討論時針對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最後做到切實解決問題,收到效果。

討論活動的主要內容:在理念上,素質教育應樹立什麼樣的教育觀、教學觀、價值觀、人才觀;在實踐上,一是制約素質教育實施的因素是什麼?從教育的外部和內部找,從過去歷史和發展前瞻中找,從國內和國外的教育比較中找。二是解決困難、推進改革的方略是什麼?從政府層面、教育行政層面、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去思考,從課程的實施、管理機制和隊伍建設上去思考,從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功能上去思考,從教育的時代性、全球性和前瞻性三個視野上去思考。

討論活動的思路和要實現的目標: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問政於民,問計於民,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為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思想基礎和決策依據。

愛因斯坦曾説:“世界的進步,主要是靠思想的進步。”推進素質教育不僅僅是教育自身的選擇,更是時代賦予教育的歷史使命。一旦有了這樣的使命感,通過討論,廣大教育工作者就能把先進的思想和先進的理論內化成自我的一種自覺行動。我們相信,真理越辯越明,只要大家能夠深入學習,勇於參與討論,就一定能夠為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o/vxqv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