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教導主任會議講話稿

教導主任會議講話稿

教導處是學校實施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要行政機構,學校能否順利運行,能否有很高的工作效率,關鍵在於教導主任。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教導主任會議講話稿,僅供參考。

教導主任會議講話稿
教導主任會議講話稿(一)

有位領導在會議上曾用麼一句來調侃學校的常規工作:“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當然,這僅止是一句玩笑話而已。教學常規管理可是學校管理的基礎工程。

我們學校歷來把“常規工作”當作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日日抓、月月抓、年年抓。不過,學校要實現科學有效的常規管理,一方面要重視常規管理的規範性,可操作性,可以讓教師容易落實;另一方面,要營造開放,寬容的氛圍,促進教師肯去落實,進行創造性的工作。為此,我校從校情出發,根據《福建省國小常規管理的若干意見(試行)》的精神,相應出台《X縣中心國小教學常規管理方案》,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作業佈置與批改、學習輔導、家校溝通、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以規範教師行為,規範教學行為,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質量。

1、全面落實課程計劃。

我校的課程設置,嚴格遵照閩教基[20xx]13號文,即《福建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計劃(試行)》,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均衡設置課程。同時要求每位教師必須按照學校的課程安排上課,不得隨意擠、佔、挪、用或調課式增減課時,每天安排行政進行點課,要求每課必點,同時要求教務處把當天請假條附在點課表上。

2、加強完善集體備課。

我校期初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以年段學科為單位,採用先合再分(合:指共同備課、説課研討、交流看法;分:指根據討論的意見把單元備課任務分給年段中的科任老師),然後是又一次的合而再分(將各單元課時教學設計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教案,實現資源共享,思想共享,然後由教務處組織各掛段行政人員進行審核,最後再由教務處分發到各班科任老師郵箱,再根據自己班生實際進行適當地修改增補,最後形成個性化教案)。

集體備課要有高質量,關鍵在其主體-----教師。學校要求教師利用寒暑假自己先通讀課本、教學用書、課程標準等,要求教師要研究新課標,駕馭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恰當處理教材,認真備課,體現課改精神。總的要求是:做到五有:腦中有“標”(課標),胸中有“本”(課本、教材),目中有“人”(學生),心中有“數”(差異),手中有“法”(方法——教法和學法)。

教案的內容包括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具準備、課時安排,有教學過程(包括設計的問題),有板書設計,有練習設計。

3、嚴格要求課堂常規。

嚴格上課紀律,做到上課時不遲到,不早退,不缺課,不會客,不接電話(特殊情況例外),不抽煙,不坐教,不拖堂。學校有具體要求:預備鈴一響,教師要到達教室門口,行政人員開始下班點課,教師要精神飽滿,不帶個人情緒。在課堂上教師必須使用禮貌語言,

説話注意身份,講究語言藝術,把握好分寸感。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堅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尊重學生人格。語氣可以嚴厲,但語言不應粗俗,動作不得粗魯,不得諷刺挖苦訓斥學生,不得打罵學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體罰和變相體罰。要多鼓勵,靈活評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潛移默化學生,去影響學生,去教育學生。

課堂教學,堅持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堅決廢除“填鴨式”和“注入式”的教學,能夠正確使用文本,轉變教學觀念,倡導課堂教學藝術和智慧,以學生主體,教師為主導,既重視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又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提倡教學民主,師生平等。鼓勵學生質疑,要營造氛圍,讓學生敢問;拓展渠道,讓學生會問;精心組織,讓學生善問

竭力提倡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特別要求教師儘量把一節課安排為:五分鐘內複習或導入,十五至二十分鐘內授完新課,留給學生十五至二十分鐘做練習,並以此作為學校考核教師上課成敗的重要依據。

最後,每節課前和課後都要求教師進行及時地反思。

4、扶持激勵教師成長

我校開展以年段教研為基礎,以課題研討為輔的教研思路,通過年段教研、開放周、評優課、説課比賽、青年教師風采展示、骨幹教師彙報課、培訓回來彙報課以及與附小、等兄弟校開展“手拉手”交流研討等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開展開課、聽課、評課活動,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上一節公開課,當然,要求開課教師要有明確的教研主題,並在上課前要向聽課者進行説課,以使課堂展示活動更有針對性,要求聽課教師要寫好聽課筆記、教學分析並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做好評課的準備,要求參與評課的老師要能夠無拘無束地暢談自己的見解,提出個性化的觀點,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通過這樣的活動,以利於促進學科的融合、利於教師間在教學上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互補充、相互提高,進而徹底轉變教學觀念。

我校有省級語文課題《培養國小生語文解讀能力的探究》,縣級語文課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研究》,縣級數學課題《讓數學生活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縣級綜合科課題《個性發展與和諧發展》四個課題。擺在學校面前的是這麼多的課題研討與學校的常態教學研討如何有機結合,讓更多的教師受益?又讓誰來承擔這些公開觀摩課任務呢?對此,學校班子研究討論,對教育科研工作有想法的,肯下功夫研究的,勇於探索鑽研,勇於承擔任務的優秀教師要從精神、物質和機會上給予大力獎勵。讓這些教師不是一味只承擔任務,而要他們在這些工作鍛鍊中不斷成長起來,把他們培養成為“名師”,進而享受自己進步所帶來的自信和喜悦,甚至是評優評先的優先享受。與附小等兄弟校“手拉手”,是我校教研的一大特色。在這個項目中,我校每學年都要派出教師參與各項活動,走出去就成了對那些教師的一個最大的參與優惠。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校湧現出像語文科的、等,數學有、等,綜合科有、等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教師。上學期,X老師還代表縣農村組課堂新秀參加市級教壇新秀評選活動。

教學研究需要不斷總結,不斷昇華,因此,撰寫經驗論文就擺在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案桌上,對此,學校也出台獎勵政策:凡在《教育》等縣級以上彙編的論文,每篇給予

100元的經濟獎勵,其效果真是立竿見影。09-10學年,我校就有15篇論文在《壽教育》上發表,4篇論文在市教育研究會論文評比活動中獲獎並彙編,還有兩篇參與省級論文評選。

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我校建立了中心國小網站,X教師羣論壇,課前有什麼想法,課後有什麼疑惑或發現,都可以在這上面及時進行交談,有效地發揮了平台作用。有了這樣的條件和環境,學校的教研建立了以校為本,自下而上的研究制度。學校呈現出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教學研討,勇於承擔各項教研任務的深厚氛圍。

5、量化考核提升質量

温提出:義務教育這一塊過去主要是抓普及,現在要在普及基礎上抓提高質量。過去主要是解決羣眾子女有書可讀,現在是要爭取解決學生接受高質量教育的問題。哪怕你校舍修得再好,學校行為再規範,費用花得再少,如果教育質量提不起來,最終老百姓是不會滿意的。因此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是提高教育質量。

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命脈,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的均衡與公平集中體現在教育質量。學校之間的差距主要是教育質量的差距,而教育質量的差距主要是學校管理的差距。拋棄了教育質量談學校管理是片面的、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行的。如何正確衡量一個學校辦學質量的好與壞,科學評價一個教師的優與劣,是當前我們在學校管理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要以科學評估為導向,堅定不移抓管理,大張旗鼓抓質量,繼續強化質量目標考核,不斷提高全縣基礎教育質量。

為響應“教育強縣”的號召,20xx年校長一到任後,立即召開行政班子會議,討論原來制定的教師量化考核表的有關問題,特別是對教育教學質量一塊的分值,提出將原來的20分改為35分的想法,同時提出35分按及格率70%+優秀率30%綜合算出分值後,確定在年段中的排名,然後根據“量化考核教學質量評比得分細則(詳見下表)”來計算教學質量一項的得分的方法,並在班子會上討論研究後再經教代會審議通過。此後,為鼓勵學生學習,學校設立了月考評比獎勵和半期測試、期末驗收考的大排場獎學機制,並提出對老師也進行表彰和與績效工資掛鈎的想法。此舉大大觸動了教師的神經,從而將原先無所謂教學成績好壞的思想徹底粉碎,進而迅速改變學校的教學風氣。20xx年我校畢業班驗收考取得語文第三、數學第四的好成績,當然,對綜合科目的忽視,也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20xx年我們汲取教訓後,加強對綜合科目的平時監察,終於在期末驗收考中獲得英語全縣第一,綜合得分全縣第三名,一名學生全縣總成績第一,十名學生排名進前五十名的好成績。

量化考核教學質量評比得分細則

6、檢查督導常抓不懈

平時督導、常規月查、半期抽查,期末核考相結合,作為我校對教師評價的主要方式。 平時督導:作為一名教務或者是一名行政班子,我覺得應該更要注重平時的督查。這種督查以督促教師及時落實常規要求為重點。比如,我們可以抽些許時間,到教師的辦公室多圈圈,坐坐,翻翻,看看,聊聊,説説。一味坐辦公室的行政人員反而會讓教師覺得都看不到你的人,也不知道你在幹嗎。倒不如到教師辦公室,看看他們的作業批改,讀讀他們對學生的評語和評價,翻翻他們的教學用書和編寫的教案是否都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如果不行,立馬可以私下交流,這種交流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最起碼,可以促進與教師們的情感交流。

常規月查則是交給年段長或教研組長於每月月底進行的例行檢查;期中抽查和期末核查則是以學校行政班子為督查人員對教師進行的檢查,也都是學校的例行檢查,這裏就不一一贅言。

7、溝通家校齊抓共管

家校之間搞好聯繫,對協調完善家校教育,爭取尋求社會支持,探索追求家長參與管理的新模式正在我校形成。

加強日常聯繫:原有的不定時由各班主任或科任老師到學生家中進行隨機家訪的形式,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電話成了家校聯繫的重要方式。但現在, QQ聯繫也儼然成為家校聯繫的重要鈕帶而顯得更方便快捷。

家長會:年段家長會每學期召開一次,畢業班家長會每學年召開一次。

家訪:每學期進行集體教師統一定時家訪也擺在了工作議程中。

最後,我想説一點感受:教務工作千頭萬緒,對教導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但要使我們的工作能順利開展,前提是一定要獲得校長的理解和老師的支持。

教導主任會議講話稿(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主任,上午好!

關於校本教研的研究和開展,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吳江經濟開發區實驗初級中學根據學校的具體實際,逐步探索適合我校發展的校本教研模式。

幾年來,我們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教師、學生、課堂出發,作為校本教研的切入口,開展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動。

第一,研究教師。

20xx年辦學之初的三年中,我校教師都是通過全市招聘來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和素質比較過硬。而且, 35週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佔60%以上。因此,我們的定位就是: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師德師能。

1.加強青年教師自身的理論學習和培訓。現在教師的教學和辦公,過分依賴電腦網絡,快餐消遣式的閲讀,淡化了教育教學的理論學習。為此,學校通過教研組研討活動、走出去請進來、教師自學、競賽評比等多種方式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

2.定期召開青年教師會議。學校每學期期初、期中、期末召開三次青年教師會議,由校長室、教務處、德育處、教科室等行政人員一同參與。從班級管理、課堂教學、教科研究等三個方面,以沙龍的形式讓青年教師暢談教育教學中的反思和困惑,以期獲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改善學校的管理行為,促進教師更好發展。

3.開展師徒結對活動。上崗五年內的新教師,學校為其聘請兩名指導教師,一名為班主任工作導師,一名為教學工作導師。師徒雙方相互聽課每學期不少於20節,通過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議課等活動,使青年教師開放自己,在同伴的互動中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從而達到提高教師的校本教研實踐能力的目的。同時,每學期有考評,有表彰。近三年,我校四位被評為吳江市好師徒。

4.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依靠專業引領,提升校本教研整體水平。我們充分利用市級骨幹教師比例較大的優勢的資源,主要讓青年教師多觀摩多學習。我們知道,在校本教研中,對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觀摩和分析,是一種有效的教師訓練的方法。一般是都進骨幹教師的課堂進行現場觀摩,通過觀課前的共同準備、觀課過程和觀課後的共同討論,可使上課教師與觀課教師就大家所關心的教學問題的解決情況進行交流和溝通,對設計、行動中的問題進行分析,促進上課、觀課教師的共同提高。

20xx-20xx學年的吳江市級骨幹教師評選中,我校有三位教師被評為學科帶頭人,4位教師被評為教學能手,6位教師被評為教壇新秀。第三屆2A級優質課評比中,我校又有8位教師獲得2A級優質課教師榮譽稱號。陸玉涵老師被評為第三屆蘇州市中國小教師“教壇新苗”。此外,20xx年的蘇州市青年教師解題大賽中,我校有8名教師入圍蘇州市決賽,其中,地理教師滕彩珠和數學教師蔣瑞明獲得蘇州市一等獎,蔣瑞明老師以總分149分(滿分150分)獲得蘇州大市第二名。

第二,研究學生。

我校地處開發區,整體的教育文化環境相對薄弱,人口流動性較大,學生外來民工子弟佔60%左右,受教育的基礎差異很大,特別是英語教學,有的同學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我們通過校本研究,決定從英語教學尋找突破口,在教育局領導和教研室的指導下,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從七年級新學期開始,對全體學生進行國小英語摸底測試,並對成績極差的學生進行分類、分析、調研。以今年為例,全校七年級9個班級,我們選取兩個英語薄弱班級進行分層教學。同時,成立了英語研究小組,請教研室和部分市級英語骨幹教師指導,編寫適合學生的英語校本教材,與其他七個班級的英語教學不同步,從基礎抓起,適當增加英語教學的課時量,力爭在一個學期之內達到國小英語畢業的中等水平。

此外,針對我校學生的家庭特點,走讀生回家後,沒有做作業的習慣,大都沉迷於電腦遊戲等環境中,特別是雙休日,回家作業的完成很難保證。為此,我們每個週末給學生家長髮放週末告家長書,讓學生填寫好本週末回家作業的內容,提醒家長督促子女完成作業,並簽名帶回交給班主任。任課教師根據家長反饋情況,有針對性地找學生談話,此舉有效遏制了學生不做週末作業的風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

開發區的生源差,根源不在於學生笨,是學生的成長環境、家庭環境造成其不良的學習習慣,最終導致了他們學業的落後。在全校老師的不懈努力下,每屆開發區學生三年中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建校以來學校每年都有喜人進步,在今年會考中,我校全科合格率達到93%,平均總分563分,位列全市前列。我想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我們的校本教研的成效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研究課堂。

1.聽課評課。我校的教研公開課分兩類:第一類是教研組內的公開課,教務處每月統一安排,組內教師必須全程參與聽課,並且利用聽課後的時間自行點評,形成文字以電子稿的形式發送給教研組長,然後由教研組長將開課教師的教學設計和組內所有教師的點評一起整理好,發送到教務處。

第二類是備課組內的公開課,由教研組內安排,但需報送教務處備案,以備公佈、檢查、核實、監督,評課方法同上。同時,教研組內的聽評課時間將不再佔用課程表中的兩節教研活動時間,課表中的兩節活動時間將用於教研組長佈置一週的工作任務以及集體備課工作。

三是同題異構。由於“同題異構”是同一備課組教師共同參與“同一課題”的教學與研究,大家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因此,教師會努力備課,積極思索,會在自己教學的特點和風格的基礎上,竭力在教學內容上“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在教法上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這些備課中冒出來的新鮮的東西,必定會反映在課堂實踐這一環節中,也為課後的共同討論與自我的批判性反思提供教學探究的生長點。

上述活動,均由教務處編入每月的《教研通訊》專欄。《教研通訊》是我校教務處主編的內部交流材料。一般每月一期,教師人手一冊。內容主要包括各個教研組的上月教研活動回顧,各個教研組每月的教師六認真檢查工作反饋,六認真教學工作評估成績,學生調查問卷數據,教師有效教學論壇等幾大板塊。

2.實踐反思。實踐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按過程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學中的反思具有敏感性,教學後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如我校物理組,以蘇州市課題研究為契機,探索出一種有效的教研模式:上課前檢測瞭解學情(我們稱之為前測卷),教研組集體備課,然後由一位教師根據集體備課的設計進行執教,全組教師參與聽課,上課後及時檢測學習的效果(我們稱之為前測卷),根據兩次檢測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反饋,進行教學過程的再設計。例如,為掌握學生關於“浮力”的前概念,在新課前幾個星期,我們設計好問卷,對八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利用教研活動對問卷統計分析,找準教學基點,立足問卷結論設計教學,並在長三角教育論壇活動中開展“物體的浮與沉”研討課,與會專家提出中肯建議,課後,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後測,檢驗教學效果,重新調整教學設計。這種形式,讓教師不斷走近學生的思維。

3.主題教學活動。教務處和教科室共同舉辦了一系列主題教學反思活動,例如:“關注學生課堂上的有效學習”、“探索作業改革的有效途徑”、“如何進行單元複習”、如何把握你的課堂——新教師主題沙龍“、“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案例研究”、“課堂觀察促實效——春季和金秋開放式聽課月活動”等多樣化的教研形式交替進行。通過這些活動,學校不斷引導教師以課題研究為主要突破口,用多聽課評課的方法不斷自我充電,提升課程素養。同時,學校不斷牽線搭橋,溝通家長、學生、社會與學校的聯繫,加強校際交流,為教師搭建展示平台,促進教師快速成長。

通過幾年來的有效校本教研活動,我校先後有體育組、語文組、物理組被評為吳江市先進教研組,三位教師被評為吳江市教研先進個人。

總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它將作為一種新的學校文化,使學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組織,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教師的專業提升,我們將不斷努力探索。

同時我們也懇請各位領導、同行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教導主任會議講話稿(三)

這一學期我們主要搞了兩個活動,一個是國小教學質量監控檢測;一個是課堂教學十佳和課堂改進評選活動。現在就這兩個問題分析一下。

一、 教學質量監控檢測

1、 這次質量監控檢測英語學科抽測的是國小四年級二班。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我們上學期年終考試的時候,四年級的英語成績是三、四、五、六這四個年級中最低的一個年級,在所有的學校都是這種情況。第二個原因是我們上學期年終考試我們教研室抽閲的各個學校的英語試卷也全是四年級二班的。我們有全鎮各個學校四年級二班的人數,包括名單,以避免出現有些學校在人數上和替換學生上動腦筋。

2、 從這次檢測結果上看,各個學校之間的排名基本上和年終期末統考的時侯差不多。所以説這次檢測的成績是比較可信的。

3、 就這次檢測反映出來的問題給大家反饋一下:

① 學生的基本書寫能力還需要加強,這次抽測檢測內容和抄寫有關的是30分,學生在學習了將近兩年英語的情況下,不少完小的學生仍然英語字母不會寫,不會排序。基本的書寫要求如:句子開頭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單詞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注意標點符號等仍然不注意。這些學習語言最基本的技能都沒有培養到。

各學校特別是各個完小大面積的存在這種現象,學生的問題是有的,比如學習不刻苦,學習習慣不好等等,但是老師的責任是主要的,不能把這個責任推到學生身上,很多老師不是本專業的老師,也有情可原,但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教師是否是專業教師無關。

② 教材文本的解讀和練習需要加強。試題中的單詞分類,對話連線等等,都是課文中的原話。是我從課本對話中選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全鎮只有兩個單位的平均分及格。提醒我們的教師要首先要讓學生熟悉教材。

二、對這次檢測的幾點想法和建議:

①加強字母書寫的訓練。四年級上冊的時候已經學習了26個字母、單詞、句子的書寫,但是從這次檢測來看,仍然很差,要求各個學校回去後人,讓任課教師專門拿出幾節課再重新糾正。迎接期末考試的到來。

②三年級剛剛開設英語課的時候,應該是所有的學科中學生最願意學的一科,但是教着教着,老師就把學生的興趣教沒有了,學生看見英語課就頭疼。為進入國中學習英語造成了很大的障礙,還不如不教呢!所以,以後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先調動起來。

③ 英語教學已經成了部分學校的軟肋,也制約了學校完成鎮教辦根據市縣“雙高工程”制定的“國小教學成績目標五年規劃”。可以這樣説,如果沒有英語教學成績的提高,大部分學校的完成成績規劃就説一句空談。所有各學校還要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集思廣益,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④ 今年有支教英語老師的學校,在這部分支教英語老師的辛勤勞動下,學生的英語養成習慣和學生的英語素質都起來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這一學期結束以後,這一部分老師還要回到中學去,希望有支教英語老師的學校,未雨綢繆,可以安排比較年輕的教師跟着這部分老師學學,讓他們帶一帶,或者為下學期儘早尋找替代者。

三、 教學十佳和課堂教學改進先進個人活動總結

在這次評選活動中共有7個人參評,其中6人蔘評,一人棄權,2人獲得教學十佳。

優點:“課堂教學三環節”模式已經成型。教師準備的也比較充分。

不足:①課堂教學模式國中化

大部分英語教師來自國中,對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還了解不夠。

②教師課堂角色定位不準確。新課程改革已經開展這麼多年了,部分教師人仍然是課堂的主宰者,教師講得太多,學生參與的太少,而這個參與還是僅限於所謂的優生與老師之間的問答。大部分學生是課堂的看客或者是觀眾,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我們要提倡課堂要變學堂,要變問答為對話。

建議:

1、認真研讀教材,努力改善課堂教學模式。

目前全鎮國小英語課堂分三個層次。一是講授型(滿堂灌)二是沒有過詞彙關的活動課(為活動而活動,不流暢)。三是過了詞彙關的活動課(課上的行雲流水,得心應手)。這個可以各學校回去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學校的英語教師屬於哪個層次的。國小英語課堂就是用英語表達以詞彙和句型為工具的課堂活動,一堂英語課堂要有多個活動組成,中間穿插小遊戲,小競賽等。

2、在英語課堂上提倡小組教學。

國小英語學科特點決定了在課堂上要多説多練,特別是我們農村地區的學生,放學回到家,家長不能輔導,而且大部分學生沒有條件請輔導教師,而且國小英語在三四年級每週只有兩節課,如果在這僅有的兩節課堂上,老師還在不斷的講授。其實留給孩子的説的時間就太少了,所以在課堂中開展小組活動就顯的尤為重要。老師先解決詞彙,然後根據“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分好小組,這節課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成幾個活動,讓學生充分的在小組中表達。學生能得到充分的練習機會和實踐機會,避免啞巴式英語。

3.樹立科研意識,特別是加強國小詞彙教學研究,教師潛心學習研究學科教學的特點,在實踐和理論指導辯證關係中提高業務水平。

國小英語中詞彙教學時關鍵,甚至詞彙教學的成功與否決定成敗。我們國小教學中的遇到了這個問題,就要把“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解決即成果”落到實處。通過小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促進英語學科上一個台階,擺脱在低水平上徘徊的現狀。

4.重視音標在學習英語和預習英語中的作用

在人教版6年級上冊才開始學習音標,可以在五年級下學期,教師就要有意識的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簡單的音標,因為隨着五六年級詞彙量的增多,一節課教師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去教授單詞,而且常常是老師領讀,學生跟讀,跟磁帶讀,學生自己讀,下節課又忘了。要擺脱農村的學生離開老師,英語寸步難行的狀況,提前教授音標,是一個可行之路。

5.這套人教版的英語教材在四年級的編排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三年級不要求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也當然沒有要求,但是四年級上冊的要求立刻拔的太高,不僅要會寫字母,寫單詞,還要會寫單詞,學生大多不適應,所以要增強教學的預見性,在三年級的時候,就要求學生書寫字母,和單詞。

6.學校要鼓勵教師探索適合農村國小英語教學的路子。

以上的僅僅是一家之言,可能有失偏頗,請大家辯證的聽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g9gwx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