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通用3篇)

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通用3篇)

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

同志們:

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通用3篇)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我縣民族工作跨越發展,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會議。剛才,史天龍副主席傳達了全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稍後,婁玲部長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落實。根據會議安排,我對全縣近年來的民族工作作簡要回顧,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

20xx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民族地區,並就切實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與全國一道如期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具體要求,省、市也出台了相關政策,落實了具體措施,20xx年9月30日,習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作的重要講話,指出各民族在文化上要兼收幷蓄、經濟上要相互依存、情感上要相互親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和諧共生格局。同時指出,要加大和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文化內涵和國家等九個“第一次”和“五個並存”新要求。在全市民族工作會議上,劉奇凡書記明確提出民族工作要圍繞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着眼“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同步小康為目標,以深化改革為手段,緊扣民生、產業、扶貧、開放,創造性地解決民族工作中的資金、項目、人才等問題,全面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堅持法治思維與手段,處理民族矛盾、民族糾紛,推進民族事務管理的法治化、社會化。按照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我縣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近年來,抓住落實國發〔20xx〕2號文件及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政策機遇,全力推進民族政策的貫徹落實, 實現了全縣少數民族羣眾生產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民族鄉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 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 近年來,我縣8個民族鄉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 8 個民族鄉的多項經濟指標增幅均高於全縣平均水平。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較大改善。 全縣鄉鎮通油路率和建制村通公路率達100%,建設中的德沿高速、德務高速將過境我縣5個民族鄉(錢家、沙溪、長豐、楠杆、龍泉),少數民族聚居區交通條件得到根本性改變。水利建設也着力解決少數民族聚居地羣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長豐水庫、觀音灘水庫等骨幹水利工程建成後,將極大改善我縣西邊少數民族聚居區域的工程性缺水問題。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少數民族地區全覆蓋。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在扶貧開發方面, 按照精準扶貧的總要求,重點向貧困民族地區傾斜。近三年來,8個民族鄉共減少貧困人口3.53萬人,佔全縣減少貧困人口總數9.56萬人的36.92%。除桶井外,其餘少數民族鄉已實現“減貧摘帽”。在民族教育事業方面, 全縣教育“9+3”行動計劃和“4+2”教育突破工程建設得到進一步深化,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已開始實施,啟動實施了山村幼 兒園建設行動計劃。在醫療衞生方面,從20xx年國家正式啟動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以來,我縣不斷加強民族地區衞生基礎設施和人才隊伍建設,目前8個少數民族鄉中心衞生院醫療條件都得到較大改善。在文化旅遊產業方面, 加大了對民族節慶節日文化開發保護的扶持力度,“土家炸龍節”、“土家水龍節”等民族節慶活動越辦越精彩;儺韻操、儺面雕刻、金錢杆等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有序推進。德江儺堂戲、土家炸龍先後被列入國家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朝陽、高家灣等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了民族旅遊景區景點,帶動了當地少數民族羣眾的增收致富。在民族專項資金投入方面,縣民族工作經費、民族發展專項資金、民族教育專項資金三項經費從20xx年的60萬元增加到20xx年的105萬元。在民族團結和諧方面, 先後創建省、市級示範社區、村寨、機關、學校、軍營等13個。 去年全 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啟動後,我縣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充分肯定發展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我縣民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縣雖不是少數民族自治縣,但卻是典型的少數民族人口大縣,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比例高達80%以上,全縣21個鄉(鎮、街道)中現仍有8個 民族鄉。民族地區由於基礎差、底子薄,全縣的經濟總量與全市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20xx年,全縣實現地方 生產總值73.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1.6億元、 財政總收入 7.7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14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7元,雖然增速在全市排名靠前,但在總量上還不是很理想。 貧困落後仍是我縣的主要矛盾,更是民族地區的突出矛盾,加快發展是我們的根本任務,更是我縣民族地區的艱鉅任務。 要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的目標,民族地區是短板, 沒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縣的小康,4月14日,省委書記趙克志在思南調研時強調,實現全面56個民族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全國一個地區,一個縣,一户農民都不可少,必須做到滴水穿石,全面進步,共同小康。為此,我們要認真貫徹國家的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和統籌推進各民族鄉和少數民族羣眾聚居區域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下面,就抓好今後一個時期全縣的民族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用足用活用好國家民族政策,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一) 用足民族政策, 不斷釋放改革紅利。一是 中央和省、市今年專門就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分別出台了有關文件,進一步明確了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以及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反映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特殊困難和問題,把中央和省、市明確的各項支持政策落到實處。二 是 要加大“十三五”規劃的對接力度, 力爭把加快我縣8個少數民族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列入國家和省、市“十三五”規劃盤子。

(二)用好 民族 政策,不斷夯實民族地區的發展基礎。

1. 加大民族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加大對8個民族鄉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 夯實民族地區的發展基礎,突破民族鄉“硬件”瓶頸制約。要積極爭取將楠杆、桶井、沙溪、長豐的出境路列入省公路建設“十三五”規劃。要優先安排8個民族鄉的通村水泥路和通組路建設,力爭到20xx年實現8個民族鄉村村通客運,切實解決民族地區少數民族羣眾出行難問題。

2.加快推進民族地區的民生水利建設。加快推進長豐水庫、觀音灘水庫兩大覆蓋大量少數民族地區的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儘快改善我縣西邊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工程性缺水問題。農村人畜飲水等水利項目要向8個民族鄉傾斜,力爭用3到5年時間從根本上解決全縣8個民族鄉羣眾飲水困難問題。結合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工作,優先將8個居住在生態環境脆弱、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的羣眾搬遷至集中安置區。

(三)用活 民族 政策,發揮民族地區資源優勢。

1. 加快推進特色民族村寨建設,發展旅遊經濟產業。 充分利用國家實施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保護與發展 的政策機遇, 按照統籌規劃、集中打造的理念,全方位、多渠道爭取資金和項目,加大對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設打造力度。發改、住建、文化旅遊、民宗等相關部門在作村鎮建設規劃時,要優先將我縣被省民委列為民族特色村寨的朝陽、高家彎、鐵坑、興隆、官宅、長征等村(社區)納入規劃。要充分挖掘我縣民族地區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民族文化, 打造綠色小鎮和民族村鎮, 積極助推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產業發展。

2. 深挖民族地區特色產業。工貿、市場監管、税務、金融等部門要對民族餐飲、工藝品的旅遊產品開發創新行業給予格外的關照和扶持。農牧科技、扶貧、衞生計生等部門要積極引導和扶持民間資本大力發展民族醫藥產業,充分挖掘民族民間醫藥資源,扶持民族醫藥研發、藥材開發和藥品註冊,培植新興產業鏈, 大力發展大健康醫藥產業。

二、圍繞改善民生,加快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一)落實和完善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差別化政策。 把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將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作為做好民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抓好中央、省、市民族工作會議出台的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各項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使涉及我縣的優惠政策落地生根。用足用好政策紅利,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

(二)加大民族地區精準扶貧開發力度。 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相關部門的支持,探索設立以精準扶貧為核心,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以對內對外開放平台為支撐的民族鄉試行開放式扶貧綜合改革試點。依託“3個萬元”工程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民族地區扶貧開發,推動過去輸血式的扶貧模式向造血式、參與式、整體式轉變,確保我縣8個民族鄉與全縣一道實現同步小康。

( 三) 加強民族地區教育事業 。 支持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 “全面改薄”、學前教育等項目,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保留必要的村國小或教學點,不斷改善我縣各民族鄉辦學條件,到20xx年基本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四) 提升民族地區醫療衞生保障能力。 加強民族地區醫療衞生事業發展,建立完善覆蓋城鄉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優先 實施民族鄉衞生院標準化工程,加大村衞生室和村醫隊伍建設。今年重點將對煎茶、楓溪、高山等醫療衞生工作進行提級轉型,多渠道、多方位推動發展。充分發揮中藥材資源優勢,藉助外力做大做強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着力 推進民族醫院和民族醫藥臨牀基地建設。特別是我縣天麻 “國家級地理標誌保護”“有機產品認證”“省級知名品牌”三個示範區的創建。 加大對民族鄉醫療機構對口支援力度,三年行動計劃的全面落實,提升全縣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全面推行新農合縣級大病統籌,實行新農合再保險,新農合異地報銷制度的全面落實,最大限度減少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不斷提升醫療衞生保障能力。

(五)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支持民族地區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返鄉少數民族農民工創業園和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產業,支持發展小微企業,完善並落實少數民族羣眾創業扶持政策。積極培育民族特色龍頭企業,引領帶動產業發展,促進擴大就業。

( 六)切實抓好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 整合 文化、民宗、土家學會等有關資源,加強現代科技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應用,編制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目錄和規劃,建設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庫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資源庫。申報一批具有傳統特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辦好“土家炸龍”、“水龍節”、土家“過趕年”等民族傳統節慶活動,加大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力爭建設縣級民族文化博物館 。

三、圍繞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各項目標任務,深入推進創建活動有序開展

今年是銅仁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驗收之年,市裏已給我縣下了硬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形成齊抓共創的工作活力,圍繞我市提出的十大示範,以“八進”為抓手,實現三大跨越,確保成功創建。

(一)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 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範區建設,以提高我縣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改善民生為首要任務,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扶貧攻堅為重點,以教育、醫療衞生、就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着力點,切實把發展落實到解決民族地區特殊困難問題、增進羣眾福祉、促進民族團結與和諧上來。

(二)圍繞目標任務,深入推進活動開展。 按照《中共銅仁市委銅仁市人民政府關於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意見》(銅黨發〔20xx〕20號)、 《德江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實施方案》(德創辦發〔20xx〕5號)要求,認真對照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標準和測評指標, 切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進企業、進鄉鎮、進社區、進學校、進寺觀教堂、進軍警營、進工(農)業園區“八進”活動,在已打造示範點的基礎上再樹立一批新的示範點。各級各有關部門要 上下聯動,按照市、縣、鄉三級聯創的原則,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 申報創建工作,確保在6月底之前覆蓋全縣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縣五城聯創辦、縣績效辦加大督查力度,通過抓督查推動縣級創建工作各項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三)加強宣傳引導,積極營造氛圍。 圍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要求和意義,深入廣泛的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一是充分利用全省每年10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月的平台,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二是用好固定廣告牌、網絡、手機短信平台、雲上德江、廣播電視户户通、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宣傳手段和文化惠民工程,全方位宣傳報道創建工作動態、階段性成效、先進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

(四)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為契機,切實抓好城市民族工作。加強少數民族人口信息資源整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少數民族成份的户籍管理,構建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少數民族人口和流動少數民族人口規範化、信息化服務管理的工作機制,促進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精細化。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制度,形成有利於少數民族羣眾平等進入市場、融入城市的政策導向和制度保障。

(五)儘快建立健全工作檔案。 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統一模式抓緊建立規範、全面的創建工作檔案,滿足驗收工作需要。

同志們,實現中國夢,鑄就民族魂。實現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任重道遠、前景光明。各級各部門必須深刻認識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和極端重要性,要真抓實幹、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加大我縣兩個文明建設,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開創我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

作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的省會城市,西寧的民族團結工作地位重要、特色鮮明,同時也是創城測評中的一項重要指標。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根據黨中央和省委對民族團結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針對全市民族工作的特點,採取了“創建活動引領,‘三基’建設支撐,宗教管理助力,服務扶持推動”的措施,推動了全市民族工作創新發展。尤其是去年,全市創建工作緊緊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民族工作會議和省市全委會精神,明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突出創建特色,狠抓工作落實,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工作得到穩步推進。

加強組織領導

創建任務得到全面落實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的決策部署,結合西寧實際自加壓力,將創建工作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和長遠性任務來抓。明確了兩年強基礎、四年見成效、六年創先進,西寧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力爭走在全省前列的奮鬥目標,並將創建工作作為各級黨委部門“一把手”工程,落實了創建工作責任。市委主要領導多次就創建工作作批示、提要求,促落實。僅20xx年,市委會研究和聽取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相關工作9次之多。採取黨委蹲點調研等形式,調研影響民族團結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形成了一系列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工作的經驗和成果,有力地推動工作縱深開展。

強化宣傳教育

內容和方式得到不斷拓展

堅持把宣傳教育作為基礎性工程,及時總結提煉創建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挖掘創建工作中的典型事蹟,主動聯繫各類媒體,推介和宣傳國家、省、市級創建工作先進典型,使典型引領、示範帶動、輻射推廣的作用進一步加強。進一步拓寬了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通過百姓大舞台、道德講堂、主題班會、運動會、文藝演出、知識競賽等活動,城市文化進一步豐富,尤其是少數民族羣眾較為集中的地區,以交往交流交融促進生活交融。

打造特色亮點 示範帶動效應日益凸顯

把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點作為創建及宣傳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目前,全市共有307個村、社區、寺院、機關、企事業單位掛牌命名。去年又新打造了湟中縣靜房村、大通縣新莊鎮中心學校、湟源縣波航集裝袋有限責任公司、城西區興海路街道辦事處、城東區清真巷社區、城中區河湟小鎮、城北區大堡子鎮嚴小村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示範點和湟源小高陵永久性教育示範基地。同時,對近年來獲得國家、省、市表彰的先進典型,賦予新的內容,提升、完善、推介,並集中進行了督查。為不斷鞏固提高創建成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着手製定了永久性示範點的維護管理辦法和市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命名標準。

服務與管理並舉 宗教事務管理得到全面加強

重視宗教界代表人士培養,組織宗教界代表人士參加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舉辦各類培訓的同時,舉辦了兩期全市宗教界代表人士專題培訓班。全面推進寺院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落實資金200萬元,維修屬於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宗教活動場所。市創建辦繼續安排40萬元寺院維修項目,對大通縣祁家寺、湟源縣觀音庵、湟中縣靜房寺進行維修。將軍(警)民共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與創建雙擁模範城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加大民生投入 各族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在總結“兩年強基礎”階段項目基礎上,徵集20xx年一批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項目,建立項目庫,大力實施以易地扶貧搬遷、整村推進項目、農村危房改造、環境綜合整治、村道硬化等為重點的扶貧項目,提升民族地區公共服務水平。並加大對在建項目實施情況督促檢查力度,認真落實國家扶持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搶抓時間、集中精力,狠抓項目落實。同時,鼓勵少數民族創業,積極搭建“春風行動”等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暢通就業援助渠道,開展了以民族刺繡、烹飪、唐卡等為重點的“雨露計劃”培訓,實現轉移就業。

注重教育培養 少數民族幹部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把加強對少數民族幹部和各類人才的培養,作為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來抓。通過培訓、實踐鍛鍊、掛職鍛鍊、幹部交流,着力提高少數民族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帶動少數民族地區培養技術人才,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採取組織少數民族幹部集中輪訓、赴省外培訓、出國出境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加強培訓教育,為少數民族幹部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創造了條件。選派5名縣級少數民族黨政領導幹部到中央、國家機關、省屬部門和省外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鍊,先後從市直機關和區縣選派了30名少數民族幹部在市區(縣)之間進行雙向掛職鍛鍊。加強少數民族幹部的選拔工作。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任用,為民族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保證。

以問題為導向 實現創建常態化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對照“兩年強基礎”階段工作目標任務,集中開展“回頭看”,在全面完成工作任務的基礎上,提煉亮點,總結和推廣好的工作經驗和方法,為下階段工作夯實基礎。各區縣和市直各黨委對照《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工作考核驗收辦法》進行考核驗收,對達標單位進行命名掛牌。截至目前,57%以上的鄉鎮、街道辦事處達到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建設標準。將“三基”建設與先進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根據《西寧市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實施方案》,着手謀劃“四年見成效”的工作,制定實用、管用的工作方案,確保全市創建工作的連續性、有效性。

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3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民族工作戰線的同志們,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這次會議的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分析當前民族工作面臨的形勢,總結工作成績和經驗,研究確定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開好這次會議,對於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促進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進一步開創我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從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少數民族有一億多人口,分佈在全國各地,民族自治地方佔國土面積的64%,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民族問題始終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決定了民族工作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

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始終把民族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不斷促進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繁榮發展,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今天,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鞏固,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少數民族羣眾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水平發生歷史性飛躍;民族地區社會文化事業顯著進步,各族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和各類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黨同少數民族羣眾保持着密切聯繫;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明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顯示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為我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保證。這些成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的重大成果,也是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對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更高的要求。正確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的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第一,正確處理民族問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認為,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民族問題是一種社會現象。民族問題與民族的存在相伴生,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別存在,就有民族問題存在。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國實現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具備了根本政治條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隨着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展,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幫助,共同因素會不斷增多,但民族特點和民族差異、各民族在經濟文化發展上的差距將長期存在。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對各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傳統、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心理認同等方面的差異,我們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視它們的存在,也不能用強制的方式加以改變。對各民族在發展水平上的差距,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縮小和消除。這是一個歷史過程,需要我們進行長期努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國的民族問題往往表現為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交織在一起,現實問題與歷史問題交織在一起,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國內問題與國際問題交織在一起。正確處理民族問題,涉及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各個方面。我國的民族問題必須放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中來解決,解決好民族問題又有利於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道路。只有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不懈地團結奮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不斷取得新的成就,並最終取得成功。同時,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在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斷得到實現和保障,我國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局面才能不斷形成和發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過程中,我們始終要充分認識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處理好漢族和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以及各民族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第二,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本世紀頭20xx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現階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黨的xx大提出了我國本世紀頭20xx年的奮鬥目標,這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目前,由於地理條件限制、發展基礎薄弱、市場開發條件差、自身發展能力弱等原因,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着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存在着相當大的差距。20xx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產總值只有全國平均數的67.4%,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數的71.4%。從這個情況看,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們要採取更加得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富裕。這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也是加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邊防、維護祖國統一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切實落實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任務,使民族地區的面貌更快地得到改變,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羣眾。

第三,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黨和人民事業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民族關係是多民族國家中至關重要的社會關係。正確處理民族問題,使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對於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我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慼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共同推動了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礎,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我們能夠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不斷勝利前進的重要保證。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隨着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各種利益關係更為複雜,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這一切必然會對我國民族關係產生深刻影響。隨着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的變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明顯上升,各種民族主義思潮和活動趨於活躍,引發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衝突和內亂。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在我國周邊一些地區仍然相當活躍,它們通過各種手段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在這樣錯綜複雜的形勢下,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切實做好民族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重要保證。

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就是要在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礎上,全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祖國的繁榮昌盛,維護社會主義祖國的統一安全,同心同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發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光榮職責。

總之,新世紀新階段的民族工作必須把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作為主題。共同團結奮鬥,就是要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上來,凝聚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來,凝聚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上來。共同繁榮發展,就是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羣眾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才能具有強大動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才能具有堅實基礎。抓住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個主題,就抓住了新形勢下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就能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不斷開創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二、新形勢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導原則和主要任務

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處理民族問題的豐富經驗。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都對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作出了深刻論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導我們黨形成了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於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我們黨長期形成的關於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政策,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必須始終堅持和全面貫徹,並結合新的實際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要始終堅持和貫徹以下重要指導原則。

——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認識我國多民族的國情和民族問題的長期性、複雜性,根據我國民族問題的特點和規律,着眼於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正確處理我國的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堅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觀念,促進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切實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堅持因地制宜、因族舉措、分類指導,制定並實施符合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實際的政策措施。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

——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堅持國家幫助、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自力更生相結合,不斷改善各族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高各族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

——堅持維護法律尊嚴,維護各族人民利益,依法妥善處理影響民族關係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依法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及其活動,堅決反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國家安全、社會穩定。

現階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規,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各類人才,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為實現這一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解決民族地區困難和問題的關鍵。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各族羣眾的迫切要求,也是現階段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必須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關鍵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科學確定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集中各族幹部羣眾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着力解決當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把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中央的一項基本方針,也是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首要任務。加大國家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投入,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改善各族羣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舉措。隨着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中央將繼續加強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扶持。既要支持他們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又要支持他們把文化、教育、衞生等各項社會事業搞上去,實現全面協調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物力,又要在投資、財政、税收、金融、產業、對內對外開放等方面實行更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要完善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相適應的政策性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對民族地區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要重點幫助民族地區建設一批對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礎設施項目,優先安排同各族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中小型公益性項目。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優先在民族地區安排資源開發和深加工項目,帶動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並充分考慮地方和羣眾的利益。要制定並實施少數民族事業“”規劃、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和興邊富民“”規劃。發達地區要把支援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進一步擴大支援的力度和廣度,並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支援途徑和機制。要繼續推動對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的光彩事業等活動。

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貫徹“五個統籌”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從本地實際出發,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發展的新路子,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要高度重視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加快培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要堅持按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辦事,有效配置資源和各種生產要素,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進一步把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切實搞好公有制經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着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搞好綜合治理,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區優先發展教育、科技事業,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支持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豐富各族羣眾的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各族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要加大對民族地區公共衞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加強民族地區公共衞生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農村衞生服務體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區扶貧開發工作,堅持開發式扶貧,加大國家扶貧資金對民族地區貧困縣的支持力度,切實解決好民族地區困難羣眾的生產生活問題。

民族地區各族幹部羣眾要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把各項優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扶持幫助轉化為自我發展的能力。

(二)加強民族地區人才資源開發和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建設

人才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要堅持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樹立培養人才優先的觀念,把培養各級各類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擺在重要位置,作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來落實。

要根據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和實施民族地區人才發展專項規劃,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工作機制,採取多種手段和方式幫助民族地區更多地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不斷提高人才素質、優化人才結構。要努力消除束縛人才合理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採取靈活多樣的措施,創造良好的用人機制和環境,鼓勵、支持和吸引各級各類人才到民族地區發展創業,貢獻聰明才智。

少數民族幹部,是黨和政府聯繫少數民族羣眾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幹力量。做好培養、選拔、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的工作,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善於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受各族羣眾擁護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對於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具有決定性意義。要把這項工作作為管根本、管長遠的大事,制定周密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完善政策機制,認真組織實施,持之以恆地抓下去。要堅持“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熱情關心,嚴格要求,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素質,着重幫助他們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鍊,增強帶領各族羣眾發展經濟、脱貧致富奔小康的本領。要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幹部選拔制度,注重在改革發展穩定的實踐會考察和識別幹部,把更多優秀少數民族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要大力加強少數民族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民族自治地方的領導班子,要按規定選配少數民族幹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所屬工作部門的領導班子,要儘量配備少數民族幹部。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省、市、縣、鄉(鎮)的領導班子,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幹部。中央和國家機關也要積極選拔任用少數民族幹部。要推進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幹部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及其他地區幹部的交流,加大少數民族幹部培訓的力度,做好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幹部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及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鍊的工作,改進和完善培養、選拔、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的途徑和方式,為他們儘快成長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長期以來,民族地區的各族幹部在比較艱苦的條件下為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此,黨和人民不會忘記。對民族地區各族幹部的工作生活要給予更多關心,對他們的成績要給予充分肯定。民族地區各族幹部要緊密團結,為各族羣眾起好示範帶動作用;要相互學習、彼此尊重、密切合作,齊心協力為各族羣眾謀利益。在民族地區工作的漢族幹部要努力學習少數民族語言,瞭解當地民族的歷史、文化,密切同少數民族羣眾的聯繫。

(三)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祖國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團結是祖國統一的重要保證。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我們必須進一步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要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過程,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使全社會牢固樹立民族團結的思想觀念,使各族羣眾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堅持不懈地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以及民族基本知識的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羣眾增強珍惜和維護民族團結的堅定性和自覺性。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觀念深深紮根於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繼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鼓勵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實現和諧相處、共同進步。

民族問題在一些地方往往與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如果對宗教問題處理不慎或不當,也會影響民族關係。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尊重少數民族羣眾和民族地區各族羣眾的宗教信仰,進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水平。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妥善處理影響民族團結的問題,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必須高度重視、慎重對待。在處理這類問題時,要講原則、講法制、講政策、講策略,嚴格區分矛盾性質,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不能把涉及少數民族成員的一般民事糾紛和刑事案件都歸結為民族問題。對於人民內部矛盾,要採取教育、疏導、化解的辦法來解決,同時要加強對各族羣眾的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做知法守法的公民。凡屬違法犯罪的,不論涉及哪個民族、信仰何種宗教,都要依法處理。對於極少數蓄意挑撥民族關係、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惡性事件的犯罪分子,要堅決依法打擊。要積極開展紮實有效的工作,廣泛發動各族幹部羣眾,依法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及其活動,堅決抵制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牢牢掌握鬥爭的主動權。

(四)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是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體現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原則,體現了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統一。實踐證明,這一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強大生命力。民族區域自治,作為黨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一條基本經驗不容置疑,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動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的一大政治優勢不容削弱。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必須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是國家保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各項權利的基本法律,是我國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規範化軌道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加強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學習、宣傳、教育,使各族幹部羣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進一步提高對民族區域自治法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遵守執行這部法律的自覺性。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帶頭學習貫徹、模範遵守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把遵守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作為自己必須履行的職責。要抓緊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具體措施和辦法,制定或修訂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逐步建立比較完備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要經常檢查民族區域自治法貫徹執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問題。民族自治地方既要保證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在本地區的貫徹執行,又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行使好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的各項自治權利。

三、加強和改善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證。正確處理民族問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黨委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第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經常研究民族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制定政策措施,作出工作部署,並切實抓好落實。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特殊性,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改革發展穩定的政策措施,讓各族羣眾真正得到實惠。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的工作格局。要建立民族工作的目標責任制,把民族工作作為民族地區黨政領導幹部工作情況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要關心和支持民族工作部門和民族工作幹部隊伍建設,注重選拔優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充實民族工作部門,健全機構,充實力量。要加強培養培訓,下大氣力建設一支具有很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較高理論和政策水平、豐富民族專業知識、務實工作作風的民族工作幹部隊伍。要切實幫助民族工作部門解決實際困難,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經費保障。各級統戰部門和民委要認真履行職能,搞好綜合協調,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助手。要堅持實行和進一步完善民委委員制,充分發揮各委員單位在民族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第二,加強學習,深入調研。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認真學習黨的民族政策,認真學習民族法律法規,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水平,不斷提高駕馭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能力,不斷提高凝聚人心、維護團結、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要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研究和建設。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和國內改革發展深入進行的情況下,民族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少。要堅持深入羣眾、深入基層、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瞭解真實情況,集中羣眾智慧,進一步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密切關注世界民族問題發展變化對我國民族問題、民族工作的影響,注重借鑑世界各國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豐富工作手段,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第三,夯實基礎,健全組織。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大力加強民族地區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基層組織是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基礎,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礎。基層組織直接面向各族羣眾,擔負着具體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任務。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必須落實到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上來。要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切實做到哪裏有羣眾、哪裏就有黨的工作,哪裏有黨員、哪裏就有黨的組織,哪裏有黨的組織、哪裏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鬥力。要切實抓好基層幹部隊伍建設,選準配強鄉鎮黨政領導班子和村級黨組織負責人,及時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組織,使黨的基層組織不斷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團結帶領各族羣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要注重改善民族地區基層黨員幹部的工作生活條件,特別要幫助民族地區農村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解決實際困難。

第四,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是各級幹部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帶領各族羣眾埋頭苦幹、不懈奮鬥。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進一步改進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要依據各族羣眾的利益和願望想事情、做事情,按照客觀規律作決策、幹工作。要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切實做好貫徹落實中央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各項工作,切實做好涉及各族羣眾切身利益的各項工作,切實做好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要切實關心各族羣眾的生產生活,多為各族羣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紮實工作,開拓進取,把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推向前進,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而努力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d046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