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讀書演講稿 >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精選8篇)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精選8篇)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精選8篇)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參加此次經驗交流會,與大家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

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被各種瑣事充斥着,人們不能夠靜下心來去閲讀,甚至感慨閲讀沒有意義。

教育家説,書是智慧的鑰匙.史學家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政治家説,書是時代的生命.文學家説,書是人類的營養品.學生説,書是不開口的老師.那我們這些培養人的人該説書是什麼呢?是摯友?是恩師?是燈塔?是導航儀?是友情的行囊?是心靈的港灣?説它是什麼都不為多.書是我們自己成長和幫助別人成長的扶手和階梯.因此,我們教師更要常讀書,

與書籍對話,與書中人物交談,與作者進行思維的撞擊.

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蹟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閲讀.

閲讀,使我們和孩子們的人生更加豐厚.激發孩子閲讀的興趣,指導孩子科學的閲讀,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語文需要閲讀,數學需要閲讀,英語需要閲讀,科學,思品,社會,美術,音樂,體育都要閲讀.只是有的讀文字,有的讀圖形,有的讀肢體,有的讀網音符.人在一生中要讀的書很多很多,不僅要讀有字的書,還要讀無字的書.我們只有學會閲讀才會理解.閲讀水平的高低將決定理解的對與錯,深與淺.

閲讀可以開啟我們的心智,閲讀可以展開我們聯想的翅膀,遨遊古今,暢遊中外.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升騰起一個個美好的夢想.

最是書香能致遠.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書,讓人學會思考.思考過去的得與失,對與錯,功與過.思考未來,思考未來的計劃與舉措.思考現在,思考現在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作為新時期的教育者,我們理當靜下信來讀書,潛下心來研究.從書中汲取營養來滋潤和提升自己的素養,以飽滿的精神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以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細小的工作為樂趣,從而成就學生的成長,書寫自己的人生.

最後,我想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改為"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教無涯樂作舟"送給大家.與君共勉.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感謝學校領導為我們搭建這樣一個交流的平台。我想:一次讀書交流會就是一次自我學習與成長。

曾經我一度為自己沒有特長而感到自卑,後來找到一條捷徑——讀書。因為這既不需要花費許多金錢,而且能讓自己變得優雅,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於是,閒暇時抱本閒書成了我自以為的興趣愛好!

寒假前我借了兩本書: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和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還有研訓營佈置的《西方哲學15講》,前兩本書的選擇只因他們的作者,後一本則是閲讀任務。説實話,寒假裏一是沒靜下來讀,二是這三本書以我現在的閲讀水平讀起來還是有點吃力的。所以我便草草讀完了事。直到接到通知要求製作ppt我才又把《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拾起來認真讀了一遍。讀完收穫有一些,解讀卻談不上。今天我只是把自己在閲讀過程中關注的句段向大家彙報一下。借用肖川的話説就是“附庸而後風雅”,於是我把它改一下作為自己彙報的標題,也是我的讀書觀吧!

下面我借用朱xx教授的兩句話開始我今天的閲讀彙報

“閲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

閲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

閲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

閲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的彙報分為三部分:走進《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我的收穫和拾貝。先來看一下《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這本書(點幻燈片)簡介封面設計。

作者簡介:肖川,原名肖貴祥,1963年1月3日出生,湖南望城人,教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英國教育哲學協會會員;是我國生命教育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特邀作者。出版《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等20多部著作。

內容簡介:《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是作者歷時20xx年寫就的一本教育隨筆.書中收錄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學眾多的重要領域和主題,其獨特之處在於:對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象,給與學理上的闡釋,併發掘出其中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底藴,從而收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以孔窺豹、洞幽查微的效果。

整體收穫:與其他的教育理論著作不同,這本書多了一些感悟、率真和靈性,在愉快的閲讀中,你不時會有一種悠然心會的美妙感覺…

整本書中洋溢着濃濃的人間情懷,在字裏行間你能感受到作者對於教育、人生與社會獨到而細膩的洞察與體認。

如果您用心閲讀本書,不知不覺地您的語言會受到影響——不僅是詞彙的豐富,還有表達方式的獨特

教育首先應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識、文化或政治、法律的傳授和灌輸。(勞凱聲)

在他的追問中,始終懷有一種正當的力量。在肖川美好文字的背後,是人性的多姿多彩,是無數驀然回首之後的動情時刻。(張文質)

文字的奇蹟也可能變為生活的奇蹟——我們的認識、闡釋、命名和書寫能夠將人性的尊嚴以及優美的光輝賦予我們的生活。(肖川)

拾貝:(依次點幻燈片)

1. 教育隨筆作為一種教育思想的表達方式,親切、隨意卻不隨便。在輕鬆、輕盈之中,它透着一種內在的嚴肅與莊重。它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的大實話。它力圖用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

2.教育給了我們什麼

什麼是教育?西方有位才子作了意味深長的詮釋:“把所學的東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

3.什麼是良好的教育

在教育中,如果我們能用心去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實的保障。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啟發智慧和鼓舞人心的書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前途。學校首先是書籍。”

感悟:感同身受!給孩子們提供更多閲讀好書的機會是孩子的一種內在需求,應予以充分的重視,而非一味地佈置作業,默寫抄詞。

4.一個受過情感教育的人,一定會是一個温順、謙和、善於溝通且能喚起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和柔情的人,而不會是一個專橫、霸道、粗野、暴戾之人。

感悟:給學生良好的教育,既要讓學生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化與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機使學生獲得高峯體驗,使學生獲致“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情性修養,朝着最終達到“得失在所不計,譭譽無動於衷”的生命境界而努力。

5.與經典為友

既然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那麼,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守經答變,返本開新”。所謂“守經答變”,即堅守、守護那些永恆的真理、古老的智慧、不變的“倫常”,並以此對時代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給予迴應;如果不能“守經”,也就缺乏了根基,“守經”是為了“答變”。

感悟:的確,現在的孩子對於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的接觸實在太少,包括老師也是如此,文化底藴淺薄。所以今後在班級中推進經典閲讀,培養學生的語文底藴還是很有必要的。(經典閲讀、讀寫大賽)

6.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心存感激,是一種朗朗的心境,一種人性的光輝,天空因此而變得湛藍,空氣因此而變得濕潤,美好的事物因此而變得離我們很近很近。

感悟:感恩教育應該貫穿於我們教育活動的始終。

7.教師的“六個學會”

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感悟:“等待”排在第一位,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不言而喻。“教育是一個慢的過程”,任何急功近利的教學行為都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取的。

8.閒 適

別將生命之弦繃得太緊,留一份閒適給自己。

閒適不是慵懶,不是無所事事的光陰虛擲,它是生命積極的存在狀態,是生活意趣的盡情揮灑。

急功近利不會有閒適,慾壑難填的人,也不會有閒適。

理性的頓悟,靈性的升發,需要閒適;心靈的舒展,視界的敞亮,也需要閒適。情趣,每每在閒適從容中一展風采。

留一份閒適給自己,享受生命的從容與美好。

9. 後 記

我力圖創造出一種融哲學的理趣、散文的韻致和宗教的情懷於一體的表述風格。因此,我更願意用“心”來寫一點文字,讓讀者讀出啟迪之外的一點激動,一點推動,一點感動;讀出一種情懷,一種心境,一種胸襟,一種器局,讀出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來。

感悟:我們閲讀這本書也是要走心的。延伸開來説我們是需要用心靈去工作的。

10. 最後我想説的是:我讀這本書只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當然我的解讀就更是淺嘗輒止。這與我閲讀態度不夠端正有關,更因為我的底藴不足以駕馭這些深奧的專業語言。如果你有興趣或者產生了一些閲讀的願望,就去啃啃這些營養豐富的教育滋養品吧!

因為: 心與書的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內省與自察。伴隨着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悦在心頭升起.當我們以古典的心情對待閲讀時,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殘陽,都將以更為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日臻完滿的生活!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3

既然今天是讀書交流,那麼我想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和大家聊聊讀書。

一:為什麼讀?(讀書的益處)

一個愛讀書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民族;一個愛讀書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人。作為一名教師,讀書對於我們成長的意義顯而易見。

首先,讀書可以開拓我們的知識視野,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並且在今天,隨着課堂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已逐漸認識到讀書的好處。身為教師,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們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書海之間。由此可見,讀書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是最基本的素養。修煉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教育智慧;能使獨創的方法閃耀睿智的光芒,充滿創造的快樂;讀書能實現教師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昇華。也許有人説:“我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不可能讀書。”特級教師高萬祥説得好:“書籍是學校的學校,對於一個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至少可以這樣説:讀書與備課,上課同等重要。

讀書能提升心靈脩養;滋養我們的人生底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教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細膩而平靜,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讀書能讓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工作累了,讀上一段,在浮躁的現實中尋得一份寧靜平淡,這種感覺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難以比擬的。當你對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話產生深深共鳴時,你會覺得讀書竟有如此魅力!竟能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還記得,很早以前讀余光中的《我的四個假想敵》,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同一個人,過街時,討厭汽車;開車時,卻討厭行人。”就是這樣一句樸素的近乎真理的話就可以帶給我們更平和的心境,至少不管自己是行人還是司機都能更平和的對待人世萬物。在劉墉的《知新而温故》一文中這樣説:“今天不是昨天,昨天也不能代表今天。我們常説‘温故而知新’,其實也當‘知新而温故’。因為前者重在發現,後者重在省察。”這可不可以算是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自我反省所作的最好詮釋呢?

除此以外,我很贊同中國台灣作家朱天文的那句話:“生活這麼重,而閲讀讓我們變得輕盈。”她還説:“生活原本就很沉重,人也並不自由,但閲讀可以讓人脱離地心引力,盡情飛翔、”打開書,就像機器貓打開任意門,立時就可以置身幾百年幾千年前的現場,詩經時代的山河人世,楚辭日月的香花葯草,荷馬史詩裏神祗們遊蕩割據的地中海,都鮮活在眼前。

是啊,文字,像童話裏會飛的魔毯,帶着我們穿越時空,欣賞世界的光鮮和美麗。在文字的點撥下,雲影鐘聲,都含妙理;溪光山色,自契玄機。文字,給心靈打開一扇神奇有趣的窗。

並且,我們知道人之競爭,初拼技巧,再拼學養,最後拼的還是一眼看不見的人格。而人格魅力的積澱和提升很大程度來自於不斷地學習和閲讀,不斷地反省和體悟,不斷地提純和內化。

不管怎樣,哪怕僅僅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和心靈變得輕盈些,我們也需要閲讀,不是嗎?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參加此次經驗交流會,與大家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

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被各種瑣事充斥着,人們不能夠靜下心來去閲讀,甚至感慨閲讀沒有意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閲讀對於很多人來説,都變得十分陌生,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當代大學生只知道看自己的教材,很少有人會去閲讀,去思考。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接觸到一些不同的觀點,思考這些觀點哪一個更合理,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這樣遇到事情時就能夠自主地去思考,去解決;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提升自身的修養,與周圍的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淨化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身心在這個浮躁的世界中得到一絲的安寧。

我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書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戴爾〃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點》。20世紀早期,美國經濟陷入蕭條,戰爭和貧困導致人們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而卡耐基獨闢蹊徑地開創了一套融演講、推銷、為人處世和智能開發於一體的教育方式,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和分析。他講述的許多普通人通過奮鬥獲得成功的真實故事,激勵了無數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幫助他們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大家都説進入大學就等於是進入了一個小型的社會,大學也是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段。在大學裏我們需要不斷地鍛鍊自己的能力,擴大自己的交際範圍等等。然而我們到底該如何去做呢?很多人都處於迷茫中。而《人性的弱點》就像一面鏡子,幫助我們認識自我,瞭解自我,從而完善自我,駕馭自我,成為一個善於經營自己生活的人。正如作者所言:“如果你想從本書中獲益就必須具備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否則再多的方法也幫不了你的忙。這個神奇的條件就是:迫切改變自己和學習的意願。一旦你具備此條件,不需要其他建議,就能從本書中獲最大利益,並享受快樂的人生。”

在卡耐基看來,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他的人際關係和處事方式,我們更應在細節處注重禮節和人際交往。同時,他教會我們處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兩個字:真誠。真誠的對待別人,你就會是擁有最多朋友和最好人際關係的人。正如在平常的社聯工作中,只有真誠地與他人交流,儘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去抱怨別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美文如飲醇酒。酒,越釀越純;文,愈久愈香。” 世紀老人冰心曾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從閲讀中找尋生活的真諦,從閲讀中發現生活的樂趣,學會閲讀,善於閲讀,不要讓閲讀僅僅是閲讀,要學會思考,發現書中那些對我們生活有益的東西,並認真體會,讓它們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去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祝願在座的老師同學們在閲讀中獲得心靈的啟迪,體悟生活的樂趣。

謝謝大家!!!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家長、老師:

你們好!

首先感謝大家給我在這裏演講的機會,也感謝各位家長的聆聽。説實話,讓我演講,我內心是誠惶誠恐的,因為我們這裏坐着的都是一些非常優秀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比我更有經驗也做得更到位,這個班的孩子也都是一些非常優秀的孩子,在他們身上表現出某些方面非凡的才能與獨一無二的特質,而這些也正體現了我們班各位家長的優秀。因此我很擔心我的演講是班門弄斧,不過,今天是家長經驗交流會,我也認真地總結了一下我自認為做得還比較成功的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我先對我家孩子做個自我評價。在學習方面,孩子在國中考試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50名,我認為學習就算很不錯了,不論是當着孩子還是揹着孩子如果別人説起學習成績來我都會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感到驕傲,這算是孩子的第一大優點了;在心理健康方面,我覺得孩子很陽光,一直就是個開朗愉快的孩子,在他身上看不到憂鬱、悲傷、壓抑等負面情緒,每天面對我們的是他的一張可愛稚氣的笑臉,令我和他爸爸很欣慰,為有這樣的孩子感到無比幸福;在道德品質方面,孩子能做到與人為善、表裏如一、講社會公德、遵守社會秩序。總之,我對孩子一直是很滿意的。當然孩子也有讓我頭痛的缺點,比如懶惰、懶散。但瑕不掩玉,孩子還是一個公認的好孩子。當然,我也希望各位家長象我一樣對自己的孩子這麼欣賞和滿意,我認為這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認同自己的孩子,喜歡自己的孩子,為自己的孩子的優點驕傲!下面我針對我孩子優點方面我所做的努力。

首先,我認為讓孩子愉快成長是家庭教育要邁的最重要的一步棋。第一,要讓孩子身心愉快、心無塊壘,父母要做到相親相愛,孩子最希望自己的父母彼此相愛,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怎樣的親暱都不過分。比如我們一家出去散步,我和他爸爸勾肩搭背,他自己跟在我們前後,象小狗一樣撒歡。我覺得孩子的愉快就是建立在父母的和睦關係上,這一點很重要,給孩子幸福温暖的家。第二,就是時刻表現出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愛不能只放在心裏,要表現出來。孩子放學回家,我經常在他進門時給他一個擁抱或親吻,孩子也着實可愛,在家經常就想抱抱他,不時親親他細嫩柔滑的臉蛋。孩子也不時抱抱媽媽,特別是有求媽媽時,總是抱一抱親一親。

稱呼上我叫他“寶貝貝”,他回叫我“寶媽媽”。這種肌膚和言語的親暱,自然拉近着母子之前的關係,即使我有時對他發脾氣或氣急打他,他也知道媽媽是最愛他的,不會有恨,他眼淚還沒幹,就笑臉來貼我的冷臉。第三,經常聽孩子説話。孩子在家沒有兄弟姐妹,心裏又藏不住事兒,班上的事回家就張三李四地倒個沒完。我不管有沒有興趣聽,都得裝出在認真聽的樣子,有時也確實需要聽聽,瞭解孩子們都在做什麼想什麼。而且在聽的同時就當自己和他一樣大,將自己放在和他一樣的年齡去看問題,不能拿出家長的理論來教育他。

比如,今天又套出誰誰的祕密了,誰在他們的引誘下對某某女同學説“我愛你!”了,女同學是什麼表現,有多搞笑。他回到家經常説些男孩女孩方面的事,我在內心告戒自己,不要上綱上線,更不能對他説“不要老是將心思放在男生女生問題上”諸如此類的話,因為關注異性是他這個年齡階段生理心理髮展的特點,他能與家長説是一種很健康的表現,不説出來並不代表不關注異性。有父母的傾聽和無條件接納,孩子一般不會出現心理問題,不需要到外面或者網上去尋找傾聽自己接納自己的人。孩子還感覺父母理解自己就象自己的知己朋友一樣,孩子遇到問題也會和父母説。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6

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的滋養,就像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有效地教書,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都説“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在告誡我們平時只有多讀書,用時才會得心應手。可我卻在讀書的過程中有這樣的體會:

(1) 越是讀的書多了,越是發現自己懂得太少了。

(2) 讀書時和作者有共鳴之處(謝老師説的那樣),覺着這點説的有道理,那點寫的也很好,為什麼我自己就表達不出來呢?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那就趕快記錄下來,如果不及時記錄,過後很快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等到哪天想用道時卻不知他在何處,所以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3) 作為一名老師,每天要面對幾十個學生,每天的工作排得滿滿的,要上課,備課,改作業,輔導,談話,寫各種資料,整天有忙不完的事追着自己,哪有時間去讀書?這個問題我也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條中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就像我們得到一件稱心如意的衣服後那種興奮。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我們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我們具備的知識海洋中的滄海一粟,這樣在教學工作中就可以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也就不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

(4)教師閲讀的意義

我們的學生,在一本書上痛苦奮鬥多年,除了錯過書本外的很多知識,而且一直很難與書本建立聯繫,這種與書疏離的狀況將伴隨其一生。培養學生閲讀習慣很重要。每天朗讀15分鐘是美國教育的祕訣。我們教孩子去熱愛與渴望讀書,遠比我們光告訴孩子去讀書重要得多。事實也證明,學生對閲讀的喜好程度,關鍵取決於他的父母和老師對書的愛好程度,試想想如果一個老師除了課本,在課堂上從來不討論其他書裏的內容,那他的學生對其他書又會愛好到什麼程度呢?自然也有例外,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是“最後的希望”,是孩子“在步入成年之前的最後一個加油站”。如果老師能找到方法讓孩子享受閲讀的樂趣,養成終身閲讀的習慣,那麼孩子就有較大的機會健康成長,並能用正確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這樣也就為未來的老師減輕了負擔。

我們實驗國小正努力以“書香”營造校園特色,打造“書香校園”文化。學校為我們創設了這麼好的條件,我們沒理由不去讀書活動。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閲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最後,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以此共勉。“閲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閲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閲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閲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7

茗、書、音樂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來的我,不同階段的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道具,便是書了。

因為讀書,我視野大開,我的思想便不再侷限於狹小一隅。因為讀書,一向豪爽的我,也變的更為大氣了。書山有路勤為徑,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我也深為自己這一點而慚愧,卻本性難移。但是書山這條路,我雖然談不上勤,但委實也是一路走着,還將走下去吧。這麼些年,身旁的人用種種稱號説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實與名俱。起初我還極力反駁着。後來説的多了,也懶得反駁了。人性的虛榮也會讓我有些許的自得,但那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過如此罷了。

我也不知從何時起,腦中一直有個信念固執的佔據着。那就是:我們怎麼活都只有一輩子,多知道點總是好的。因了這個執念,我讀書,各個方面的,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來不曾厭煩。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於是也就————因為固執佔據,變成了一種性格,怕是這輩子也改不了了吧。不過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現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麼多的書,似乎變的越發讀不完了。彷彿間時間少了許多,書卻多了。我也深為遺憾呢。只有盡力了。這也是我為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原因吧。總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腦子裏的存貨還是需要不斷補充的啊。所以反思後,還是得繼續讀下去啊,自勉吧。

時有人問我關於書的事,有些我委實回答不了。因為我瞭解的也不過是我自己較喜歡的那些罷了。別人喜歡的,我卻未必關注吧。有人讓我推薦幾本書,我頗為難。每個人的閲讀傾向不同,我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每每這時我頗為糾結。有人借我的書讀,我十分高興樂於相借,但是卻不知道該借什麼。讀書啊,真是因人而異的事啊。

因為讀的積累,因為讀的輸入,自然會有源源不絕的寫,不絕的輸出。於是,我寫了頗有幾本集子。而且從xx年到而今的20xx年,長達17年的23本日記。這些都是我千金不換的財富。大家總是説我愛讀書,我委實妄擔虛名了。讀書從來不是我的愛好,只是我再普通不過的習慣罷了,一種改不掉也不會改的習慣罷了。

平凡的我將慢數着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讀過的書。勾勒那個我,真實的我。從中也許你會發現有許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實,也許你會重新認識我,那個爬書山的女子,雖然她不夠勤奮,有時還懶得很。雖然她有時讀的散漫不踏實,腳步虛浮塵上。但是有時也有着你難以想象的執着。至少她一直在,沒有放棄。儘管她脾氣有夠暴劣,不是個淑女。但是至少她會是個書女。這就夠了,不是麼?

最後,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上,對我影響很深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那是小時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寫完作業。便玩了起來,姥姥問我,怎麼光玩?我説我寫完作業了。都會了。嘮叨的姥姥卻説,學問可是沒有完,沒有深啊!她的話我當時不是太懂。

第二個故事:我高中時,那個時候語文、歷史老師都很寵我。我自然也有點驕傲吧。一天,我把寫好的作文拿給語文老師看,自我感覺很好。卻不成想他並沒有如往常表揚我。居然只説了句: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我當時雖然不敢説什麼,但是心裏還是很生氣的。他的話當時我雖然懂,卻不以為意。

那時候還小,那時候年輕。那時候他們的話卻從那時候放在了我心上。儘管當時不在意。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讀書的增多。我卻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們的話。於是,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當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們的教誨打心底裏的感激。在這次演講的最後。讓我把他們曾教育我的話分享給大家。我姥姥説:“學問哪有完?學問沒有深啊!”我的語文老師説:“書是讀不完的,你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

這就是我的演講。謝謝大家!

讀書交流會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8

我的孩子在這次期會考試中,由原來的十幾名一躍前進到第二名,老師讓我介紹我們的教育經驗,經驗我談不上,在這裏只是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平常的一些教育方法。還請老師和家長們多指教。我覺得要培養孩子就要對孩子的各方面有一個正確的評價,然後根據孩子的特點去引導他。我的孩子雖然智商不低,但他在其它方面還有許多弱點,如:怕吃苦、貪玩,性格比較內向。通過對他的綜合評價後,我認為這孩子的有些弱點是由於孩子在特定的生長期所決定的,也是一種天性,但有的就是環境因素造成的。總的基本素質是好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去幫助他,發揮他的長處、彌補他的短處。

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是:

一、身教重於言教

因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只有這樣在孩子的心目中,你才是一個可聽、可信、又可敬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件小事,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不拘小節。如:在馬路上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保護環境衞生,在家裏要文明用語、和睦相處、對朋友要相互寬容。讓孩子感覺到我家是一個新型的家庭。

二、要教育孩子有愛心,能為別人着想

孩子往往是被別人關心多,很容易形成自私的心理。我經常用電視或報紙上宣傳送愛心的事蹟,去引導孩子能關心他人。平時我們自己也會從實際行動去教育他。

三、我很愛孩子,但我不寵孩子

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數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隨着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日常生活中有些家務小事也要放手讓他自己做。另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錯事,會有錯誤,遇到這種情況,我就先問清原因,然後再分析道理。。

四,在學習成績方面,我很重視學習成績,但我並不一味追求成績

學習成績確實是反映一個學生學習成果的標誌,但關鍵還要看他是否是真正掌握了知識,所以在他學習成績很優秀的時候,我會告誡他不要驕傲,在她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會幫他找原因,然後再用類似的題目讓他練習,直到他真懂為止。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興趣,我彷彿也在跟着他從頭學起,經常利用空隙時間和他一起玩詞語接龍,比誰的詞語講得多,比誰的心算快等等。為了他晚上做功課能保持安靜,我放棄看電視,總之讓孩子感覺到全家人都在與他一起努力學習。

五、加強與學校的聯繫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對教育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發現問題馬上對症下藥,讓一些不良習慣抹殺在萌芽中,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不讓孩子感到家庭是他的保護傘和避風港,從小培養他做一個表裏如一的好學生。

其實我今天所講的只能是拋磚引玉,也希望能學習一些在座各位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好經驗,使我今後在培養孩子方面有更好的方法。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dushu/jl3w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