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讀書演講稿 >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精選7篇)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精選7篇)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精選7篇)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 篇1

先説讀書。學生,以學為生。書生,以書為生。坐在這裏,我有很多話要説,但我又無話可説,因為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已把該説的話都説了。《論語》被譽為心靈的經典。生而為人,先要學做人。因為在來到人世之前,我們從來沒有做過人,雖説佛教有前生、今生、來生之説,但我們實實在在作為人來到來到世上,此生確是第一次。所以人生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論語》以“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開篇,大有深意。我們都是第一次做人,所以要學會做人。我們能成為一個人不容易,這是我們唯一的一次做人,唯一的一次人生。做人的過程就是學做人。《論語》開篇,對天地宏大悠久都沒有説,先説怎樣做人,講做人的方法和理念,講人生的價值觀。你看,前人把他們的思想都留在典籍中了。開章第一句説做人,我們讀的是前人的遺訓,要把我們的心靈陶冶好。以文來化人,從而成為有學問的人。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 篇2

提到讀書的話題,我們就會想起這樣一些名言: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猶如藥也,可以醫愚……,從這些耳熟悉能詳的名言中,我們不難看出書對於我們人類有多麼重要。是的,書是知識的載體,書是前進道路上的指南針,書是我們探索未知領域的一把鑰匙。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書呢?不言而喻,我們應該認真刻苦,一絲不苟地去仔細閲讀,就像飢餓的人爬在麪包上一樣。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這是著名作家高爾基對讀一本好書的形象寫照。對於我們新世紀的青年來説,也要像他那樣,要選擇那些對我們有益的書來讀。如我國的四大古典小説,《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等等。通過讀這些好書,可以促使我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讀書既然有這樣多的好處,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讓我們充分利用起分分秒秒的時間,去讀書吧。讀魯迅,我們就要做一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讀李白,我們就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讀蘇東坡,我們就要有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那份從容;讀杜甫,我們就要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愛心;讀孟子,我們就要有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氣節;讀范仲淹,我們就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

老師們,同學們,周恩來在他的少年時代,就提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邁誓言,今天的我們更應該為中華的騰飛而讀書。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時代,改革開放的潮流勢不可擋,世界已進入由知識經濟取代傳統經濟的關鍵時刻。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一定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書中自有智慧屋,書中自有靈感出,書中自有好前途。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在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讀好書,做好人,立長志,把自己塑造成國家的棟樑之才。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 篇3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綠化精神荒園的綠草,是陶冶人格情操的花香。

讀書使人明智,使人明理,更能讓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昇華。縱觀古之聖賢,近之偉人學者,都已在讀書方面給我們做出了光輝典範,自孔子汗牛充棟、韋編三絕的故事,到馬克思與大英圖書館的不解情緣,再到毛澤東與圖書館的崢嶸歲月。這無不是在用鋼鐵般的事實説明,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就相當於我們長了一雙飛向成功聖地的翅膀,受益無窮。

近期,學校為我們辦了借書證,還為我們各班設置了“漂流書屋”其目的在於培養大家讀書的好習慣。對此願大家都能積極主動起來,將自己的課外書奉獻出來,這本書是一次愛心的傳遞,一份智慧的灑脱,更是一次信任的流傳。一股溪流,終將難越大漠,但若千萬條溪流彙集,便無可阻擋。你的一本書,我的一本書,加起來便是無數本書。

“漂流書屋”的設置更能促進我們養成環保節約的好習慣。身為中學生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對人類環保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活動的開展就是我們奉獻出微薄之力的絕佳機會。

那麼如何健康、科學地讀書,這是我們必然要提及的問題,當今的社會上各種書籍、刊物層出不窮,合理地選擇書籍十分重要。培根曾説: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只要讀讀他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於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一本好書,可以慧智;一本好書,可以明心。健康向上的書籍能讓我們明辨是非,懂得禮儀廉恥,在益書的引導下調整我們奮進的方向,用準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用信條來支配自己的行動,用事蹟來引導我們的思想,在精神的世界裏為自己建造一座無與倫比的心靈花園。此後,你不會再為自己的困難而擔心,你將獲得的是享受、是信心、是勇氣、是成功。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一起創造一個温馨、和諧的讀書環境,讓書籍幫助我們越過重重困難,勇往直前。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和大家一樣,我平時也讀書。這幾年來,每每吃好早飯,就回到辦公室,大聲讀書,放開聲音讀,神清氣爽,好愜意的!近段時間讀毛澤東詩詞,好多已經會背了。到雙休日,女兒回家來,吃好飯,我就背詩詞給孩子聽。孩子學過的詩詞,我有時就故意背錯,女兒就給我糾正。女兒的普通話比我標準,我老是鬧出笑話。哈哈哈,歡聲笑語充滿家。讀書是多麼快樂!

我們平時都看電影電視,看過抗日題材的吧,裏面的日寇是多麼不堪一擊,如、。就是笨蛋白痴大傻瓜,被英雄人物玩得是團團轉。事實是這樣的嗎?no!事實是中國的大部分國土被淪陷,人民被欺凌,而編導們還在意淫!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事例。

大家看過一個電視連續劇嗎?前幾年很熱播的,她講的是抗日當中的一次很有名的戰役——戰役。電視裏講我們是如何以少勝多,殺得敵人鬼哭狼嚎。事實呢?

時間:1944年6月4日,地點:(位於中緬邊境,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情況:已經節節敗退,我們已經進入反攻;我方已經絕對掌握制空權,經過盟軍的飛機轟炸。我方兵力:近3萬人,兵力:2千人,打到9月7日,歷時3個月零3天,才攻克。軍戰死1250人,我方戰死4000多人,傷3000多人。x方的單兵作戰能力,陣地的佈防,火力點的設計,意志的堅強等等,向這樣的人表示,應該不是恥辱!

戰後有十幾個兵逃回,前些年,他們借來中國旅遊的名義,給戰死的戰友立了碑,甚至給戰馬也立了碑。每年都派人祭掃。而我們呢,據説以前也立了碑,可如今是殘垣斷壁,沒人管理了。

這真實的事例有些使人難過,殘酷的戰爭是不能拿來娛樂的。所以説讀書使人明事理。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 篇5

真實的孔子是怎樣一個人?

對於每個人來説,孔子非常有名。但在我看來,在不同時期,人們對孔子的認識也是不同的。在封建帝王時代,孔子被歷朝歷代的帝王奉為神聖,被捧為“教主”式的人物,他們均把孔子當作維護自己封建王朝統治的政治工具。漢武帝最先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後唐玄宗首封孔子為“文宣王”,後宋真宗封為“至聖文宣王”,元朝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明朝嘉靖皇帝封為“至聖先師”,最後清朝順治皇帝集歷朝之大成,封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

而我今天所講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後人尊稱為“孔子、孔夫子”,簡單歸納起來:孔子首先是個哲人,是個有思想的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次,孔子是個政治家,但卻很失敗,思想直到死後才為後來的統治者所接受;再者,孔子是個偉大的、完美的、超越任何時代的教育家,中國的教育史首先應該從孔子寫起;最後,孔子是個人格高尚的好先生、好老師。

孔子出生於公元前6世紀,大約距今2500多年,這個時期世界上幾個偉大的哲人幾乎同時誕生,他們促成了世界文明最早的起源。比如古希臘蘇格拉底,以及印度的釋迦牟尼。

孔子一生做了些什麼?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説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孔子從小就喜歡研究禮節,並且特別感興趣。

孔子生活的魯國,首都曲阜地處泰山之南,是當時周文王之子周公的子孫的封地。孔子生活在春秋時代,當時的情況是周天子手下雖然擁有眾多諸侯國,但本身並無實權;各諸侯國下面封大夫,其下為家臣。當時孔子生活的魯國,最有勢力的不是諸侯,也不是大夫,而是底下的一個家臣,這讓孔子感覺到禮節出現了問題。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連魯大夫孟僖子的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都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了知識,並且進行了運用,這不是很高興的嗎?你們從各地方來到這裏共同學習,這不是很快樂的嗎?人們對我們不瞭解,我們也不要不高興、不生氣,這才是君子。經過幾十年的揣摩,我猜測這是孔子在開學典禮上説的話,當時孔子肯定不止説了三句,但鑑於當時沒有紙和筆的侷限,弟-子們可能只記錄下這最重要的三句。

而《論語》就是孔子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生們記載下來的孔子的言論。我曾做過一個實驗,整本《論語》連正文、加註解還有翻譯,如果每天看8小時,一個人兩天就可以看完。但是我提倡在弄懂大概意思的前提下再讀《論語》,否則只會死記硬背。

孔子在出使齊國時,曾聽過一次音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我們今天的“超級女聲”也不過如此,孔子説他想不到音樂會迷惑人到這個程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孔子特別強調音樂。“禮、樂、射、御、書、數”是孔子教學科目中的“六藝”,孔子在上課時,甚至允許學生在下面隨便擺弄樂器。由此聯繫到目前不少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輕視音樂,這是十分不好的。

孔子四十而不惑,在孔子的子弟中,有兩個人比較重要。一個是季路,此人比孔子小8歲,身強力壯,是個俠客,負責保衞孔夫子;另一個是顏淵,雖然年輕但十分謙虛、好學也十分聰明。

一次,三人談論起志向的問題。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兩個學生的志向,子路願意把好東西如車馬輕裘與朋友共享,即便壞了也不遺憾;顏淵説自己做了好事,不驕傲,不到處宣揚,自己該做的勞累的事,不會推到別人身上。子路進而反問孔子的志向,孔子希望“年紀大的,平平安安;朋友能夠信任我;年輕的人,能夠想念我,願意到我這裏來讀書。”由此可見,孔子教書時,十分注重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但老師可以問學生,學生也可以問老師,這一點十分難得。

50歲時,孔子開始做官,但從政基本失敗,在外流浪了20xx年,有一次孔子與學生走散,人們形容其“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68歲時,孔子回到自己的祖國,開始專心從事教育事業,學生也逐漸增加,5年後(72歲)去世。孔子一生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

首先,“仁”是孔子一個重要的思想。《論語》裏曾出現過幾十次。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是“仁者愛人”———非但愛你自己,還愛別人。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在家孝敬父母,兄弟之間關係融洽,廣泛地愛許多人,這樣才算仁。但孔子思想也有侷限性,那就是孔子往往從家庭關係出發,把父子關係擴展到國家必須遵循的原則———“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

一次,孔子游學行至泰山,看到一個婦人在哭自己的兒子,婦人説自己公公被老虎咬死了,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現在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問婦人為什麼不離開此地,婦女説:“這裏雖然有老虎,但是這個地方沒有苛政。”於是孔子感慨地説:“苛政猛於虎。”

孔子認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你自己要想站起來,也應該讓別人站起來,你自己要想發達,也應該讓別人發達起來。

其次,在孔子的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重要、最精華的思想。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痛苦和不平等都是因為“己所不欲,施於人”而造成的,現在這樣的人很多,尤其是很多家長,把自己當年不願做的事情,強加在子女的身上,這很不公平。實際上“己所欲,也不應施於人”,因為別人不一定認同你的觀點和想法。

第三,“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最有哲理的思想。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人與人之間因為不同而產生和-諧。這就像交響樂,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大提琴跟長號不同,雖然每個人的樂器各不相同,但合在一起就十分動聽。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多元化”。孔子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別人和我們不同,但我們仍然能和睦相處。要説孔子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他過分地講究禮儀,過分地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等級觀念,以至卑己而尊人。

最後,我們強調講座只是將孔子迴歸到原來的面目。同時我提醒廣大小聽眾,讀《論語》要讀好的地方,而不要把它當。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 篇6

同學們!在祖國和平的藍天下,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我們比先輩擁有了更優越的學習條件,能心無旁騖,日以繼夜地遨遊學海,向書山攀登。我們成了新一代讀書人,志存高遠,只爭朝夕,我們要在學好課本知識後,博覽羣書,在書中讀李白的瀟灑,讀蘇軾的豪放,思索魯迅的冷峻深邃,感味冰心的意切情長。歷經苦難的高爾基説:“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我們又何嘗不是呢?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恆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靈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離去,書卻是最忠誠的夥伴,時光不斷流逝,閲讀卻讓我們永葆青春!不僅如此,讀書使我們逐步建立起和古今中外偉大作家之間的交流,依他們的指引,歷史的大門為我們洞開,未來為我們展現理想的藍圖。

有人説:“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所以,熱愛讀書吧!像飢餓的人撲到麪包上那樣,熱愛讀書,閲讀撼人心絃的高貴作品,親灸偉大性靈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華,讓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時空,讓心靈溝通過去和未來,已知和未知。

世紀老人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心靈充實,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愛心和文明行為、禮儀規範;而讀一本壞書,則使人心胸狹窄,使人不知羞恥,使人自私殘暴。

有這樣一個故事,俄國的羅蒙諾索夫小的時候,最希望得到一本書,他是漁民的兒子。白天,他跟父親打魚,晚上,躲在板棚裏看書。有一天,羅蒙諾索夫和父親在海上打魚,忽然,一陣狂風,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況十分緊急。他不顧一切,沿着搖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紮結實了,漁船恢復了平穩。狂風過去後,父親把他拉到身邊,笑眯眯地説:“孩子,我要獎賞你的勇敢,給你買件鹿皮上衣,好嗎?”羅蒙諾索夫搖搖頭。“那你要什麼呢?”“我要買一本書,爸爸,其它我什麼都不要。”“難道一件鹿皮上衣還比不上一本書?”

讀書與做人演講稿 篇7

提到讀書的話題,我們就會想起這樣一些名言: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猶如藥也,可以醫愚……,從這些耳熟悉能詳的名言中,我們不難看出書對於我們人類有多麼重要。是的,書是知識的載體,書是前進道路上的指南針,書是我們探索未知領域的一把鑰匙。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書呢?不言而喻,我們應該認真刻苦,一絲不苟地去仔細閲讀,就像飢餓的人爬在麪包上一樣。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這是著名作家高爾基對讀一本好書的形象寫照。對於我們新世紀的青年來説,也要像他那樣,要選擇那些對我們有益的書來讀。如我國的四大古典小説,《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等等。通過讀這些好書,可以促使我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讀書既然有這樣多的好處,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讓我們充分利用起分分秒秒的時間,去讀書吧。讀魯迅,我們就要做一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讀李白,我們就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讀蘇東坡,我們就要有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那份從容;讀杜甫,我們就要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愛心;讀孟子,我們就要有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氣節;讀范仲淹,我們就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

老師們,同學們,周恩來在他的少年時代,就提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邁誓言,今天的我們更應該為中華的騰飛而讀書。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時代,改革開放的潮流勢不可擋,世界已進入由知識經濟取代傳統經濟的關鍵時刻。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一定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書中自有智慧屋,書中自有靈感出,書中自有好前途。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在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讀好書,做好人,立長志,把自己塑造成國家的棟樑之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dushu/3k34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