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議案 >

關於脱貧的議案(精選15篇)

關於脱貧的議案(精選15篇)

關於脱貧的議案(精選15篇)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1

主任、各位副主任、祕書長、各位委員:

受市人大會主任會議委託,根據樊國璽等十位市人大代表在今年3月召開的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聯名提出的“關於重視貧困山區發展加快羣眾脱貧步伐的議案”,3月23日在市人大會副主任石海欽的帶領下,由市人大會農工委、市委農工委、市政府七科、市民政局、市扶貧辦、市水務局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組成的調研組,深入欒川縣的潭頭鎮張村謝凹自然村、獅子廟鄉的許溝村東溝自然村等地,就議案涉及的內容進行了實地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欒川縣的專題彙報,並與提議案的部分代表進行了座談了解。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關於議案的基本情況

關於“重視貧困山區發展加快羣眾脱貧步伐的議案”涉及4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20xx年7月24日欒川縣遭遇特大洪災加大救災支持力度問題;二是繼續確保欒川縣為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問題;三是加大產業扶持,變輸血為造血,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四是爭取全市50強企業盡力幫扶伏牛山區貧困縣的縣域經濟發展問題。

一、關於加大救災支持力度的有關情況

去年7月24日的特大洪災,導致欒川縣14個鄉鎮、213個村1953個村(居)民組受到不同程度的災害,受災羣眾達3.8萬户15.7萬人,因災返貧1.18萬户4.3萬人。倒塌房屋5240間,形成危房19917間。全縣農作物受災50586畝、絕收17987畝、沖毀農田13896畝; 橋樑有98座損壞;村村通公路、鄉公路及幹線公路多處損壞嚴重;吃水工程360處被水沖毀,飲水管道5.8萬米遭到毀壞,造成12萬人飲水困難;通訊和光纜及多個變電站也受到嚴重損壞。此次洪災造成直接財產損失達19.8億元。面對洪災,欒川縣委、縣政府積極應對,採取強有力措施,爭取各項救災資金,科學劃分災民類型,及時發放救災物資,做好災區羣眾生活安排。市民政局共下撥救災及災民生活補助資金820萬元,倒房重建資金1657.2萬元。欒川縣已下撥全縣14個鄉鎮生活補助資金和租房補貼資金893.9萬元。下撥各類救災物資折款161.52餘萬元。撥付受災羣眾醫療救助資金11萬元。為了加快倒房重建工作,欒川縣充分利用中央和省、市補助資金1657.2萬元,縣級匹配資金2493.3萬元,圓滿完成了1494户倒房重建任務。但從實地調研情況看,欒川縣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自然災害,基礎設施損壞嚴重,特別是公路、水利、通訊等關係到羣眾生產、生活的必需設施急需修復,以上撥款只是杯水車薪。恢復重建工作僅憑欒川的財政,難度很大,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二、關於繼續確立欒川縣為“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有關情況

欒川縣屬深山區縣,由於山區氣候條件惡劣,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嚴重製約着區域經濟的發展。新世紀扶貧開發20xx年來,國家加大了扶貧開發力度,貧困鄉村面貌有了較大改變,各項社會事業也有了較快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xx年的1690元增長到20xx年的4090元。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為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欒川縣山多地少,貧富發展不平衡,加上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貧困人口占多數,以農業為主的農民收入還很低,全縣人均純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還有3.2萬户11.77萬人,佔總農業人口的41%。 96個自然村不通機動車,道路等級低,路況差,往往是晴通雨阻,通行不便。用上自來水的農户不到50%;仍有約11萬農户靠擔水吃,人畜用水條件非常困難;醫療衞生條件差,特別是深山區缺醫少藥,農民就醫困難;有61個深山村民組缺乏基本的生存條件,需要搬遷才能改變貧困現狀。從整體情況看,目前,欒川縣仍處於比較貧困的狀況。

三、關於重視產業扶持,變輸血為造血的有關情況

近幾年,欒川縣充分利用自身礦產、旅遊、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采礦規模,開發旅遊項目,加大農副產品深加工力度,有效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僅礦業產值已佔全縣GDP80%,上繳税金佔全縣財政收入的70%以上。旅遊業也成為欒川縣域經濟發展中最具潛力和活力的產業。同時,建立了經濟林、藥用林基地,食用菌小區以及各類種植、養殖專業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產業化發展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但產業化發展投入不足,農、貿、工一體化經營體系不盡完善,龍頭企業和專業市場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使農副產品不能快速進入市場,農副產品難賣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產業化的發展進程。

四、關於將伏牛山區貧困縣作為全市前50強企業幫扶對象的有關情況

近年來,欒川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旅遊強縣、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保持了經濟平穩發展,以單一的礦業經濟發展帶動了財政收入較高。但是貧富差距較大,佔農業人口32%的低收入農户,抵抗自然災害能力還相當脆弱。代表們希望市大企業能在資金、專業技術等方面給予幫扶支持,推進縣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幾點建議

通過調研,我們認為,議案內容關乎民生,關乎發展。議案的切實落實,對於加快恢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羣眾生活,發展農業生產,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加大救災支持力度。針對欒川縣發生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單憑欒川縣財力恢復重建工作難度很大,市政府應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加大扶持力度,在資金上給予傾斜。

二、扶持產業做大做強。欒川縣的各類產業化發展已初具規模,為促使產業化儘快發展,帶動縣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市政府應加大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動產業做大做強。

三、重點扶持貧困農户。市政府應在政策範圍內儘量協調好的企業幫扶貧困山區經濟發展,扶持貧困山區羣眾生產生活,安置就業崗位,帶動羣眾脱貧致富。

四、鑑於該議案涉及面廣,且有些內容超出會職權範圍,根據洛陽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議案處理的有關規定,我們建議,將該議案作為重點代表建議、批評、意見轉交市政府逐步落實。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2

秦和:關於發揮教育優勢助力脱貧攻堅的議案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義所在。20xx年11月下旬,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了到20xx年扶貧開發的總目標,即“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脱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最為重要的渠道。通過發展教育,提升貧困人口受教育水平,增長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對於促進貧困人口就業、提高貧困家庭收入水平、從源頭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具有重大意義。多次指出,“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在這次中央扶貧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實現7000多萬貧困人口脱貧,其中就包括“發展教育脱貧一批”。落實中央脱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教育肩負着重大使命。

近年來,雖然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總體而言,我國教育公共服務的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和羣體差距仍十分顯著。許多貧困地區,同時也是教育公共服務供給最為薄弱的地區。不少貧困家庭的子女,既難以接受公平且有一定質量保障的基礎教育,也較少機會獲得有效的職業技能培訓。對這一貧困羣體而言,由於教育的差距,直接導致思想觀念保守陳舊和就業創業能力嚴重不足,在人生的起點上就種下了貧困的“種子”,完全依靠自身努力難以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的面貌。為確保如期完成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十三五”脱貧攻堅任務,建議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將治愚、扶智作為扶貧開發的長遠之策和根本大計,對各地教育扶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系統部署,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教育扶持力度,着力從源頭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一、全面完成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基本實現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標準化。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主要分佈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特別在一些邊遠山區,有的學校連課桌椅等最基本的辦學條件都難以保障,大班額、超大班額現象普遍存在,當地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仍面臨諸多困難,失學輟學現象十分突出。有調查顯示,一些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的國中輟學率超過20%。大量貧困家庭子女,在尚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情況下就在家待業或進入廉價勞動力市場。“十三五”期間,應加強教育資源統籌和項目整合,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完成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任務,確保貧困地區每一名適齡兒童少年都有機會接受有一定質量保障的義務教育。

二、大力支持貧困地區鄉村幼兒園建設,加快構建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體系。“”期間,我國學前教育發展迅速,鄉村學前教育普及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總體上看,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發展嚴重滯後,絕大多數貧困地區鄉村都沒有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嚴重緊缺。國際國內的大量研究顯示,接受學前教育對於兒童智力開發和一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地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代際傳遞的問題,必須從學前教育抓起,為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學前教育機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應大力支持鄉村幼兒園建設,從最貧困地區、最貧困人口做起,逐步建立和完善學前教育資助政策體系,切實減輕貧困家庭學前教育負擔。

三、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加大對貧困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支持力度。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十三五”期間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任務。目前,我國城鎮地區和東部發達地區已基本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落實五中全會關於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要求和部署,關鍵是普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也是一項具有歷史深遠意義的扶貧舉措。普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一方面中央財政要加大支持力度,支持貧困地區擴大高中教育資源,完善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健全學生資助體系,着力化解普通高中債務問題。另一方面,要結合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突出就業導向,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避免將高中階段教育完全辦成升學教育。

四、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升貧困地區貧困人羣就業創業能力。在各類教育中,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與勞動力市場的關係最近,直接面向就業特別是青年人就業,在扶貧脱貧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接受職業教育是貧困家庭子女獲得勞動技能、提升勞動力價值的最便捷途徑。做好“十三五”時期扶貧工作,應當格外重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方面的特殊作用,支持貧困地區辦好一批職業院校。要指導貧困地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重點建設一批特殊優勢專業。要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大力發展面向農村勞動力的技術技能培訓,支持貧困地區學生到東部地區接受職業教育,努力使貧困地區每個適齡青少年都能學會一項實用技能、每個勞動者都有機會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

五、進一步調整完善保障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政策措施,拓展貧困家庭子女縱向流動的通道。長期以來,接受高等教育是貧困家庭子女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從根本上實現脱貧的主要渠道。近年來,針對農村寒門子弟上重點大學機會減少的現象,國家實施了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計劃,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機會明顯增多,促進農村貧困地區學子縱向流動效應已初步顯現,得到全社會普遍讚譽。但這項政策還不夠完善,在一些貧困地區,存在非貧困家庭子女也享受了這一政策的現象。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在貧困學生精準識別、完善監督機制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採取政策措施,確保這項政策真正惠及貧困家庭子女。

六、加強貧困學生信息與貧困家庭人口信息的對接,實現精準資助。學生資助是教育扶貧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已建立從學前到研究生階段的學生資助體系,從制度上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再因貧失學、輟學。下一步,在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資助政策的同時,要在精準資助上多下功夫,貧困學生信息要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有效銜接,精準識別貧困學生。既要做到“應補盡補”,又要儘可能避免資助非貧困家庭的學生,將有限的資助經費用在“刀刃上”,提高資助經費的效益。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3

脱貧攻堅是“十三五”期間的國家重要戰略舉措,是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的客觀要求,是實現“四個全面”的首要任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地各部門正根據中央統一部署,有力、有效和深入地開展一系列精準扶貧、精準脱貧行動。

其中,社會力量是脱貧攻堅的重要生力軍,尤其民營企業作為國家社會和經濟建設中的一分子,也有充足的理由與責任參與到國家的脱貧攻堅中。民營企業參與脱貧攻堅的最大特色是能夠有效導入特色產業。產業扶貧是造血式、可持續的扶貧,是可以扶到“點子上”和“根子上”的精準扶貧,也是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的優勢所在。

故建議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脱貧攻堅、產業扶貧中,希望國家層面充分調研並出台相關政策,引導和調動民營企業積極性,因地制宜導入核心產業參與精準扶貧;建議各級黨委和政府為民企參與脱貧攻堅的幫扶工作給予全方位指導。

【提案依據】

為實現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脱貧工作已到了衝刺階段。

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隨隨着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扶貧工作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脱貧,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但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的看到當前我國脱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據統計,我國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絕大多數分佈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連片特困地區,往往都存在交通閉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等一系列問題。

幫助他們擺脱貧困,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按照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貧困人口數量降至為零的目標,可以説當前扶貧工作已進入了最後的攻堅、衝刺階段。

二、脱貧攻堅,更需摸清病因、對症下藥,注入核心產業,精準幫扶。

如何脱貧攻堅?核心還在於摸清病因、對症下藥,即精準扶貧。

針對貧困形成的原因進行專項調研,發現在貧困人口聚集地區往往存在缺少符合當地特點、能持續發展的產業基礎,“一窮連一片”現象突出。俗話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離不開龍頭帶動,沒有龍頭就沒有市場,就沒有價值鏈,因地制宜地向貧困地區注入核心產業顯得尤為重要。

如調研秦巴山片區扶貧任務最大的安康市情況:

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涉及陝西、重慶、四川、河南、湖北、甘肅六省(市)的17個市、80個縣(市、區),國土總面積為22.5萬平方公里,集革命老區、大型水庫庫區、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及涵養區、汶川地震災區、自然災害易發多發區於一體,在全國14個連片扶貧特困區中涉及的省份最多、國土面積最大、內部差異最大、產業基礎差、貧困程度深、扶貧任務重難度大。陝西省安康市又是秦巴山片區扶貧區域面積最大、扶貧任務最重的地區,位於陝西南部,北靠秦嶺,南依巴山,與四川、重慶、湖北接壤,轄一區九縣(9個國家扶貧重點縣國定貧困縣,1個全省扶貧重點縣),總人口306萬,其中農業人口247萬,貧困人口58.17萬人,貧困發生率23.6%。

但在貧困人口集中的同時,安康市又有明顯的生態資源優勢。境內漢江水資源豐沛,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主要涵養區,雖然這導致其92%以上國土面積為限制和禁止開發區,產業選擇限制條件較多,但優異的自然條件和富硒土壤特別適合天然富硒農產品種植。近年來安康市富硒食品產業增速連年超過30%,已成為帶動農民脱貧致富的重點產業。但受交通條件制約,安康市乃至秦巴山區很多特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同時外來的產品由於流通成本高,長期形成的價格“剪刀差”,加劇了該地區的貧困程度。

因此,安康市的核心癥結正是急需打開“買秦巴、賣全國,買全國,賣秦巴”的商貿物流新局面。尤其現在安康市境內已建成西康、襄渝、陽安等3條“十”字型鐵路網,以及G65(京昆)、G70(包茂)、G4213(安康至湖北麻城)G7011(十堰至天水)等4條高速公路,連接中國西北、西南和東南的區域交通樞紐正在形成,快速的物流運輸成為可能。因此特別需要在此佈局大型商貿物流項目,使其成為背靠秦巴、連接川陝鄂渝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特別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環境中,將原產地經營商户通過電子商務、智能物流網等現代經營方式,依託互聯網+模式,通過線上線下交易,把秦巴片區的特產推向全國,既符合循環發展的要求,將有力地帶動當地羣眾實現特色產業致富。

三、發揮民營企業積極作用,推進核心產業+脱貧攻堅。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市場經濟新興主體的民營企業蓬勃發展,並提供新增就業崗位達到90%左右,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税收的貢獻超過50%,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與此同時,民營企業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也一直是扶貧開發的重要力量之一。尤其現階段脱貧攻堅需要核心產業、龍頭產業嫁接,民營企業正可以成為產業在當地發展的引路人。在這個過程中,民營企業將可充分發揮其產業積累,因地制宜地精準導入產業,並將產業打造成為當地脱貧致富的帶動龍頭,不僅直接解決當地就業創收,更可以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以解決實際情況中產業長期、持續發展的問題。

比如在安康市案例中,如發揮民營企業優勢,有針對性的導入專業商貿物流項目,形成帶動作用實現安康市向區域商貿物流中心轉型,將非常利於當地老百姓實現脱貧致富夢。

【辦法建議】

綜上所述,建議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脱貧攻堅”中。

具體來説:

(一)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儘快就民企營業參與產業精準扶貧的案例進行調研,並在調研基礎上形成對發揮民營企業參與產業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

(二)建議在國家層面出台相關政策,引導和調動民營企業積極投入到精準產業扶貧。比如:對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脱貧的民營企業,要給予如扶貧再貸款等金融政策支持;協調財政、税務等有關部門,落實企業參與扶貧相關優惠政策。

(三)建議各級黨委和政府加大對民營企業參與產業精準扶貧的關注,以綠色經濟為底線,不能將民企這一行為只視為招商引資,而要為民企參與脱貧攻堅的幫扶工作給予全方位指導。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4

温州市委、市政府對城鄉統籌工作非常重視,農民收入逐年增長,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對農村環境整治的力度也逐步加大。但農村環境局部改善與整體惡化的趨勢還沒有根本性得到遏制,農村的髒、亂、差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可以説農村平原的河流沒有一條河的水可以洗菜、淘米了,有些地方甚至連農業灌溉用水也成問題。

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成因有:一是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由於農民用肥觀念的改變,農村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污水沒有利用,只經過簡單處理或沒有處理直接排放(據統計,全市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約92.4萬噸)。二是鄉村中小企業及家庭作坊污水排放。雖然這些企業為農民就業增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污染嚴重,特別是一些漂洗造粒、小化工企業的污染,往往是農村鄰里糾紛的主要原因。三是農業面源污染。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的過多使用以及養殖過程中的污水排放。四是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大量地建築垃圾向農村轉移,農村成了城市廢棄物的消納地。

為了加快推進城鄉統籌步伐,積極響應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中所提出將農村環境整治作為環保工作重點的精神,加快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村污水、垃圾處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我市“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設,建議如下:

1.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把農村環境整治項目象城市一樣

作為基礎設施工程來抓,加大各級財政資金的投入,解決農村環境整治資金投入不穩定以及基本靠自籌的尷尬局面。

2.加強巡查、督查力度。各級環保、農業執法部門要加強對農村污染的督查和整治力度,制訂日常的巡查制度,被動服務變主動服務,及時解決,不能讓污染擴大化。

3.加快對農村污染治理技術研發。有關科研部門及推廣機構要加強對農村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究,引進消化國內外先進技術,探索一條符合温州實際的治理模式。

4.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5

關於收回公交經營權由政府統一管理的建議

提案人:劉景愛

內容:

城市公交汽車是與人民羣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交通工具,它是最大民生問題之一。我縣現有城市公交車22輛,全由私人出資購買,產權屬於車主私人所有,分別掛靠在3家公司管理,其中城市公交公司10輛,茂源公司10輛,泰源公司2輛,掛靠公司只收取管理費及其它代收税費。現在縣城只有三條公交線路,分別是1路從塔山下--西門大橋--火車站往返;2路從塔山下——新大街——太鶴大橋——火車站往返;3路從平演村——臨江東路——湖口頭村往返。

隨着我縣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僅此三條公交線路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羣眾出行的需要,原定20xx年8月要開通公交環城路線,但至今仍未能開通。隨着塔山大橋橋頭、石郭苑、新人民醫院等工程的竣工,開通環需公交線路已迫在眉睫。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遲遲不能開通環城路線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開通環城路線必定要增加公交數量,增加公交數量要影響私有化產權車主的利潤最大化,他們就要減少利潤空間,同時也影響着茂源公司開往油竹山口方向的客源。在現有利益的驅使下,一部分車主堅決反對環城線路的開通,他們到處上訪,要求自己成立公交公司,以達到公交完全私有化的目的。

我縣道路狹窄、縣城人口密集,私家車日益增多,縣城交通嚴重堵塞,發展城市公交事業可以緩解交通壓力,合理利用資源,給老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為此,我們建議:

一、請縣政府利用公共財政,收回公交工具經營權,由政府統一管理。公交應作為政府行為為廣大人民羣眾服務,真正體現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二、城市道路是公共資源,不能作為一部分人謀取利益的工具,改革現有的體制,由私有化轉變為公有化,才能為老百姓謀取利益。

借鑑其它城市轉變經營模式,如麗水市、江山市等地方的成功經驗。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6

建議人: 胡

附議人:

承辦單位:

主辦:住建設局,會辦:秭歸縣環境保護局

正文: 內 容:

去年3月,縣委、縣人民政府出台了《關於加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治理工作的意見》,提出經過幾年努力,全縣鄉鎮集鎮及其周邊村、縣鄉主幹道及居住相對集中居民點垃圾處理率達到100%,偏遠分散農户垃圾處理率達95%以上。

問題和困難:一是垃圾處理基礎設施設難滿足。大部分農户垃圾無地方歸集,只能向路邊、溝邊堆集,有垃圾池的地方沒有車輛及時清運,而且不可能全部拉到鄉填埋場處理。二是羣眾的環保意識難轉變。農村長期以來形成的亂倒垃圾的習慣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垃圾分類處理知識還沒有普及,導致農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三是投入保障機制難建立。縣財政雖然按每村5000,户平5元安排了專項經費,鄉、村兩級無資金用於垃圾處理,企業及社會投入垃圾處理資金也沒有,同時向農户徵收垃圾處理費也需要一個過程。四是村組保潔人員難到位,根據經費投入情況,各村只能聘用了一名保潔人員,而且待遇還相當低。要把垃圾處理工作全部抓到位,每個村落需配備一名保潔員。五是可利用垃圾難回收。目前沒有專門的隊伍開展可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一些能利用的垃圾與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增加了垃圾量。

建議:

1、加大環保法律法規和生活垃圾處理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多形式宣傳垃圾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知識,提升了全民的環保意識,引導農户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開展垃圾分類減少需要集中處理的垃圾量,營造“人人關心環保、人人支持環保”的工作氛圍。

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把農村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捆綁建設、環保、移民、扶貧、交通、國土、水利等各方面資金,建設一批鄉村垃圾處理設施,添置一批清運設備,滿足農村垃圾收集、清運、處理的需要。

3、建立投入、清運機制的工作力度。各村單獨或聯合成立環衞協會,負責農村垃圾清運處理、費用收取工作,政府給予補助,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村環保領域。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資為導向、羣眾和企業投資為主體的農村環保投入新機制。

4、建立生產企業回收商品包裝的政策制度。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7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4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國有鄉鎮45400多個,農村人口達920xx多萬人,改革開放以來,不但鄉鎮企業得到飛速發展,其總產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30%以上,而且無規劃的城鎮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大量的工業廢物、生活廢物、畜禽養殖排放廢物和農村面源污染等造成了農村水環境的嚴重污染,污染事故時有發生,據統計,全國信訪辦平均每天收到水環境污染糾紛羣眾來信60多封,全國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類水質佔41%,城市河段90%以上遭受嚴重污染。加劇了我國的水資源短缺。全國有3.6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飲用水質標準的水,特別是,我國環境惡化和水污染迅速發展,到了極為嚴重的地步。因為水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在所有環境污染事故中最大,這直接影響到廣大農村的生態、生產和生活安全,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狀況

農村水環境是分佈在農村的河流、湖沼、溝渠、池塘、水庫等地表水體、土壤水和地下水體的總稱。水環境既是農村大地的脈管系統,對雨洪旱澇起着調節作用,又是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飲用的生命之源。

然而,近20xx年來,我國農村水資源污染越來越嚴重,水環境狀況越來越惡化,大部分農村的水源中重金屬、氨氮、總磷、化學耗氧量、大腸桿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等指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在農村大部分集鎮均可見到周邊河流被污染的現象,這不僅對糧食造成減產,而且使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3億多農村人口的基本飲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據調查,我國人羣患病的88%、死亡的33%都與生活用水不潔直接相關。農村水環境的惡化,不但直接影響到工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同時也不利於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穩定。

二、農村水環境惡化的原因

(一)鄉鎮企業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水環境污染

由於鄉鎮企業具有佈局分散、規模小和經營粗放等特徵,鄉鎮企業每年有大量污染物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其中,廢水排放達30億噸,化學需氧量排放300萬噸,固體廢物排放量達3000萬噸,嚴重污染了農村的水環境。 許多鄉鎮企業(主要集中在造紙、印染、電鍍、化工、冶煉、礦產、機械加工、建材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向河溝、水庫和農田,大量雜亂堆放的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又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產生了二次污染。特別是近年來,城市實行對環境污染的嚴厲制裁後,許多污染嚴重的企業轉移到郊區或小城鎮,一些電子、機械廢舊垃圾性物品也轉移到農村,目前,農村工業污染已使全國20萬平方公里的耕地遭到嚴重破壞,進一步加劇了農村水環境的污染。

(二)化肥、農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水環境污染

近年來,一是由於農業生產中有機肥料施用的大幅度減少,氮、磷、鉀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化肥使用的快速增長造成的水環境污染。二是由於每年農村不僅農藥使用量達23萬噸,而且絕大部分直接向水體施藥,再加上農藥生產和加工企業的廢水排放,致使這些農藥80%流失在土壤、水體和大氣中。而大量的殘留農藥隨降雨進入水體以及水土流失過程中土壤養分和有機質隨泥沙一起被帶入水環境,造成水環境污染。農村面源污染的特點是污染物種類多、數量大、分佈廣,面源的監測、管理及污染控制比較複雜。

(三)集約化養殖場和畜禽對水環境造成污染

隨着城鄉居民對肉類消費需求的大增,農村畜禽養殖業規模擴大、發展迅速,集中養殖業漸成規模,由此帶來了每年數千萬噸畜禽類糞便、廢棄物和畜禽宰殺廢水、廢棄物等的排放處理和污染問題。據統計,養殖一頭牛產生並排放的污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殖一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於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

(四)城鎮居民生活污水和廢棄物對水環境造成污染

近年來,隨着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鎮建設迅猛發展。農村旅遊資源的迅猛開發,農家樂服務業發展迅速。由此而產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對水環境產生了十分嚴重的污染。與此同時,由於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滯後,每年農村、鄉鎮產生的多達3億噸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其滲濾液、病毒細菌等直接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致使我國農村不少地區的小溪和河流變成了黑河。不少地方的飲用水源也都受到了污染。不少景區、景點周邊的水庫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解決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對策建議和措施目前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日益嚴峻的現狀,已嚴重危及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從而危及我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安全。對此,提出以下對策建議和措施。

(一)儘快制定出台我國農村水污染防治規劃。組織專家就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情況開展調查研究,並根據目前農村各流域內主要河流的自淨能力和污染臨界負荷,制定"我國農村水污染防治規劃",並納入我國""規劃的重要內容。防止農村水環境污染的擴展。目前,國家環保總局會同有關部委,正在開展《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和《全國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我國農村水污染防治規劃應成為編制這兩個規劃的重要基礎。

(二)對鄉鎮企業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和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制定和實施各項環境管理制度和政策。加大對各省市城郊和各類鄉鎮企業的執法和監管力度。實行排污登記、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推行清潔生產製度。對污染嚴重的企業進行限期治理,對不能達標的工廠和違法排污行為,堅決實行關停並轉和嚴處。

(三)建立示範工程,加強對畜禽排泄污染物的有效處理。進一步合理佈局和控制我國集約化養殖業發展規模,加強和改進對畜禽排泄物的綜合利用和各種宰殺場、食品加工廠的環境管理,建立示範工程,積累經驗逐步推廣。

(四)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簡易集中處理污水設施。加強鄉鎮生活污水的有效處理,高度重視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下水道系統,並制定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首先對居住人口5萬以上的農業縣城和2萬人口以上的村鎮嚴格執行。

(五)防治結合,對各類資源開發建設活動進行生態環境監督。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教育的手段,對水資源、水生態環境加強保護和對各類資源開發建設活動進行生態環境監督,防止造成新的生態破壞。貫徹落實"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的方針,明確開發建設單位保護生態的責任。加強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建議同時對城鎮發展規劃、產業政策進行評價。對危害環境與資源的項目,通過科學的論證和評估,嚴格限制。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避免因重大決策失誤造成新的生態破壞。

(六)教育農民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在化肥污染防治對策上,可以採取改善施肥方式,調整化肥品種結構,採用高效、複合、緩效新化肥品種,增加有機複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廣生物肥料的使用,以減少化肥對農村水環境的污染。在農藥污染防治對策上,應開發、推廣和應用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限制銷售高毒性、高殘留農藥,減少有機農藥的使用量,發展低毒、高效、低殘留量新農藥,提高施藥技術,合理施用農藥,減少農藥造成的水環境污染。

(七)加大投資力度,加強農村水污染治理的科研和設施建設。初步估計,用於水污染防治的投資與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建議各級政府痛下決心,加大投入。否則,長此下去,水污染造成的嚴重後果將無法收拾。

(八)儘快出台《加強農村水環境保護的實施意見》。加快農村水環境保護政策法規的完善和制定,從政策上強化農村水環境污染的防治。同時編髮《農村環境保護知識讀本》,廣泛開展農村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幹部和農民羣眾的環境和水資源保護意識。

(九)改傳統的水供給管理模式為競爭型水需求管理模式,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倡導節約灌溉用水,發展節水型農業不僅可以減少農業用水量、減少化肥和農藥隨排灌水的流失,從而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具體措施是大力推行噴灌、滴灌等各種節水灌溉技術,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定額、實行科學灌溉,減少輸水損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制定開發利用水資源長期規劃,包括水資源補償性使用,以許可交易的節水型產業,鼓勵節水技術,方法的應用和創新。

(十)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對工業污染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強調對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不是着眼於廢水濃度的達標排放。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方式上,由單一的濃度和污染指標的控制轉向污染總量控制和各項污染指標嚴格控制相結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還處於較落後的水平,但我們不能按照發達國家以往發展經濟的方式來發展,而是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一場新的農村產業革命,走出一條以保護資源與環境為目標的全新的發展道路來。

(十一)鼓勵有條件省市在鄉鎮設立環保工作機構。建立農村環保機構,有利於加強環保執法檢查。同時,將環保工作的實績納入對農村各級幹部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努力推進農村的環境管理和生態建設工作。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8

××省人民政府

關於加強漁港建設的議案

×府[]××號

省人大常委會:

我省共有漁港117個,其中國營漁業基地3個,一級漁港13個,二級漁港16個,三級漁港85個。到目前為止,經縣(區)人民政府認定,由國家農業部批准頒佈為漁港的有96個,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漁港建設在各級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認真貫徹“民粉公助”的方針,多方籌措資金,整治建設漁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略)

但是,由於對漁港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資金的投入少,各項管理工作跟不上等原因,我省漁港建設仍然跟不上漁業生產的發展需要,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漁業碼頭泊位不足,漁船裝卸困難。有的漁港生產回港靠不了岸,只好停泊在離岸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港池或航道上,魚貨和其它物質裝卸非常困難。有的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二、港池航道淤淺嚴重。全省有45個漁港的航道、口門及港池嚴重淤淺,漁船往往要候潮進出港,一般情況下要用小船到口門駁運魚貨返港,經常發生擱淺或沉沒事故。

三、避風塘少,避風設施差,漁民生命財產安全缺乏必要的保證。全省有三分之二的漁港未建避風塘,有的市縣漁港連一個避風塘也沒有,目前全省真正能抗禦十二級以上台風的避風塘為數很少。

四、漁港設施不配套,社會化服務水平很低,不少漁港仍然處於自然港灣的原始狀態,連基本的供水、供油、供冰和修船設施都沒有。

五、漁港管理不善,港區、岸線和後勤用地被蠶食、侵佔的現象日益嚴重。

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省政府決定採取如下措施:

一、要高度重視漁港建設。省政府認為,我省漁港建設滯後,日益嚴重地制約了我省海洋產業的發展和海洋優勢的發揮,已經到了非徹底整治不可的時刻。因此,要求沿海各級人民政府一起動手,共同加強對漁港建設的領導,把漁港建設納入省和各地國民發展計劃,在資金、項目、技術以及其它方面,給予優先安排支持,加快漁港建設的步伐。

二、堅持“民辦公助”的方針,增加漁港建設的資金投入。根據全省漁港建設的現狀和漁業生產發展的需要,省政府擬從1994年至x年,每年省、市、縣、鎮財政安排漁港建設專項資金8000萬元左右,10年共投入8億元左右,對全省29個一、二級漁港和一批有影響的三級漁港進行全面整治和建設。在每年投入中,省財政負責25%,漁港所在地的市縣財政負責25%,鄉鎮級和漁民負責50%。按比例省每年投入20xx萬元。市縣兩級負責的資金也要求各市、縣列入同級財政計劃安排,保證資金的落實。對省政府審查同意的整治建設漁港及其配套項目,經論證評估後,省、市、縣各級建設銀行要給予優先貸款支持。

三、制定和落實各種政策,逐步建立漁港建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的新機制。

(一)引進市場機制,實行漁港建設和開發相結合的方針。

(二)國家建設需要使用漁港水域、岸線和漁港區後勤基地的,必須事先徵得當地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並實行徵收漁港建設補償費。

(三)鼓勵外商投資建設開發漁港。

(四)國家對我省漁港建設基金從x年至x年,給予免徵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預算調節基金,考慮到漁港建設基金是漁民集資的,不屬於國家行政事業性收費,期滿後,省政府將積極爭取國家予以繼續免徵。

四、認真搞好漁港規劃、加強漁港管理。

(一)抓緊制定我省漁港建設總體規劃。

(二)加強漁港的管理。

(三)健全漁港管理機構。

(四)制定漁港管理法規,實行以法治港。

以上意見妥否,請審議。

××省人民政府(印章)

x年×月×日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9

聯名代表:

至公路湖溪中洲段在修建龍安大道期間由於大貨車太多,導致路段受到了嚴重破壞,路面坑坑窪窪,破爛不堪。不但電動車、摩托車不好行走,就連不行也十分困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目前這些道理最真實的寫照,村民對此叫苦連天,曾8次分別到縣公路局、信訪局、縣政府找有關領導協調解決。至現在已四年時間了,路還是原來那樣破敗不堪,現強烈建議有關部門重修安石公路湖溪、中洲段,切實解決村民出行問題。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10

越南交通運輸部日前向政府提案,至20xx年投資229.829萬億越盾(約合109億美元)建設東部北南高速公路(河內-胡志市段)。

根據越交通運輸部提案,新建北南高速公路長1372公里,設計時速100-120公里(部分複雜地形路段60-80公里/小時),分為20個獨立項目建設。越交通運輸部為此已向政府提出在20xx-20xx年中期公共投資計劃中追加93.534萬億越盾(約45億美元)國家預算資金。

據報道,北南高速公路全長約1800公里,目前已建成171公里,在建299公里。

目前,全國各地推行高速公路清潔能源工作並不令人滿意,主要存在以下困難:一是高速公路加氣站數量少,原來規劃的多為加油站,而作為清潔能源的液化天然氣(LNG)是新生的產物,需要重新規劃;二是主管部門多,建設審批程序複雜;三是缺乏行業標準,監管難度大;四是缺乏政策引導,宣傳不到位,發展緩慢。

目前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氣站屈指可數,據中國LNG汽車網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高速公路加氣站大概分佈情況是江蘇協鑫集團在滬寧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4座LNG站,山東崑崙勝利公司在山東高速公路境內開設LNG加氣站在全國排名靠前,14座LNG加氣站,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在廣西服務區開設有一對LNG加氣站,中國石油崑崙能源在湖南省服務區開設一對加氣站等等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11

袁某於20xx年9月份進入廈門某公司工作,用人單位為其繳納工傷保險。20xx年1月4日,袁某在工作期間,右手臂不慎骨折,經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並鑑定為傷殘拾級。袁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請。

經裁決,用人單位須向袁某一次性支付傷殘就業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共計26155元。此外,袁某還享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等待遇。

許多企業在勞動者還未發生工傷前,都認為只要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就可以高枕無憂。但是,本案中用人單位即使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屬於企業社會責任應支付的部分,即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給袁某傷殘就業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等待遇,仍然還須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今,許多企業通過購買團體意外福利保險來規避此類風險。在此特別提醒用人單位,團體意外險是給職工家屬的“意外福利保險”,不能將企業的工傷責任風險進行轉移。建議用人單位聘請專業的勞資顧問師量身定製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用工的工傷保險,方是源頭化解工傷糾紛的根本要務。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12

一、和沙漠的現狀及治理的必要性。

和沙漠總面積1500萬畝,沙化土地總面積1341.42萬畝,其中絕大部分在阿拉善盟的阿左旗境內。(阿盟彙報面積有1056.14萬畝,佔78.7%,巴彥淖爾市講境內有506萬畝,再加烏海的面積就超出了總面積,需核實)和沙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間,分為高低不等3—10米的流動,半固定、固定沙丘和平緩沙地及丘間低地交錯分佈的地貌類型。氣候屬於乾旱、高温、多風、少雨的典型大陸性氣候。沙區年降雨由東向西從144.6毫米降到116毫米,年蒸發量從東向西由2380毫米逐漸增高到3005毫米,年平均氣温由7.6℃增高到8.6℃,無霜期最高達168天。主要風害為西北風,年均風速4.1米/秒。

調研中,我們看到和了解到和沙漠已經嚴重威脅到黃河及國家的重點工程京藏高速、包蘭鐵路和賀蘭山保護區。黃河沿和沙漠東緣繞流183公里,據近期觀察,和沙漠每年以5—7米的速度南擴東移,沙粒直接侵入黃河,使泥沙流量急劇增多。據統計,和沙漠每年向黃河輸沙量近億噸,並使磴口段黃河干流河牀高出地面兩米,部分河牀已高出河牀平原地區十米左右,形成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有引發洪水的危險。同時造成下游主流擺動,引起河岸崩塌,沖毀農田和林地,每年護岸工程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阿拉善境內的賀蘭山北麓,黃沙已經向賀蘭山內侵入。在磴口縣境內的劉拐沙頭地區,黃沙已經侵入黃河,並吹向對岸,在烏海市境內形成不少沙丘。在阿左旗,和沙漠與騰格裏沙漠、雅馬雷克沙漠有的地方已經“握手”,在巴盟和沙漠與巴音温都爾沙漠也有相連的現象。總之和沙漠邊緣已經活化,向外擴張的趨勢增強,不如期治理,危害十分嚴重。

在調研中我們瞭解到,和沙漠雖然氣候惡劣,乾旱少雨,但在治沙造林工程中,無論是飛播或人工造林,只要措施得當,季節選準,樹種選好造林成活率很高。如阿拉善左旗宗別立鎮阿日善嘎查的本井造林區,x年飛播4.1萬畝,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花棒、沙拐棗、粒蒿等植物,抓住雨季飛播。造林成活率40%以上,幾年後,植被覆蓋度達到60%以上。20xx年、20xx年又完成飛播9.1萬畝,現已成林。、x年相繼又在本井區周邊飛播共15.2萬畝。我們看到飛播的花棒、粒蒿等長勢非常好,植被的覆蓋度也較好。從而在和西南緣初步建成一條保護巴吉公路、烏吉鐵路和賀蘭山的重要生態防線。巴盟磴口縣治沙林場通過多年的建設,25萬畝沙漠已被灌草覆蓋,植被鬱鬱葱葱,灌、草、喬等植物長勢良好。在劉拐沙頭儘管全是明沙,但今年縣內實施1萬畝的治理任務,新栽的梭梭樹苗成活率很高,長勢也好,主要是植樹前做沙障,當年澆兩次水,栽種的梭梭能長到50釐米以上。因此我們感到,只要投入到位、措施得當,和沙漠治理是有辦法、有成效的。

二、和沙漠重點治理區域

我們認為,和沙漠治理,應以生物鎖邊工程為主,防止沙漠南擴東移,防止西、北面與其它沙漠“握手”,沙漠腹地以退牧禁牧、遷移人口、封育自然修復為主。具體意見是:

1、和沙漠東緣及黃河西岸沿河治理區域。

這個區域包括巴彥淖爾市的杭錦後旗、磴口縣、烏海市的烏達區、阿拉善盟的阿左旗。和沙漠經過多年的建設,已經在這一地區形成一條寬200米,長161公里的防風固沙林帶,但由於多年來林木老化枯死,防護功能降低;有的地區已經斷裂形成缺口,據測算防護林帶斷缺179處,長達46.2公里,失去防護功能。目前和沙漠東侵是主要危害,它嚴重地威脅着黃河及包蘭鐵路、京藏高速公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北段也威脅着河套平原地區。因此該區域急需治理。

2、阿拉善盟阿左旗境內和沙漠的西南及西緣賀蘭山北麓至吉蘭泰鹽湖區域。

因為這個區域的和沙漠繼續向外擴展,有些地方已與阿盟境內騰格裏沙漠“握手”,嚴重威脅着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吉蘭泰鹽湖及盟內交通幹線,威脅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農牧民生存條件,據測算,吉蘭泰鹽湖平均積沙厚度0.5米,沙丘每年以33米的速度向鹽湖採鹽區推進,使鹽湖因沙抬高約60釐米。沙漠的前緣已從三處爬上了賀蘭山,寬度達到5公里。因此該區域急需治理。

3、和沙漠腹地治理區域。

這個地區包括阿拉善盟阿左旗和巴彥淖爾市的磴口縣。因為該區域位於和沙漠腹地,分佈面積大、立地條件差,冬春季節每遇大風,極易揚沙或形成沙塵暴,對我區及京津地區、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形成威脅,為了有效地保護京津地區及整個華北的生態安全,該地區急需治理。

4、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杭錦後旗、烏拉特後旗、及阿拉善盟阿左旗境內和沙漠區域內的沙漠綠洲區。因為該區域雖位於和沙漠,但是土地條件較好的地區,60年代已進行開發,在土地開發過程中就注重營造農田防護林帶,但由於開發時投資不足及林帶建設的年代已久,有些農田缺少防護林帶或防護林帶老化,防風固沙能力降低,每年春季黃沙侵蝕農田,打壓青苗,造成農作物減產,給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危害,因此該區域也應列入急需治理地區。

5、建議增加的治理區域。

阿拉善盟阿左旗境內和沙漠與雅瑪雷克沙漠連接交匯區。因為雅瑪雷克沙漠已翻越巴彥烏拉山與和沙漠形成兩處交匯區,總面積達到311.86萬畝,應該及早治理;再就是巴彥淖爾市境內和沙漠和巴音温都爾沙漠交匯區。該區域主要位於巴彥淖爾市的烏拉特後旗,巴音温都爾沙漠已經翻越狼山和和沙漠形成交匯,如不治理,將會形成一片沙漠景象,再治理難度將會加大。實際上這兩處也是和沙漠北邊的鎖邊工程,因此建議一併列入和沙漠綜合治理範圍內加以治理。

三、重點治理工程。

1、和沙漠東緣及黃河沿岸區域固沙防風護岸林帶的補充完善、更新改造工程。

針對該區域和沙漠繼續東移和黃河西淘的嚴峻現實,治理保護規劃應是防治治沙、阻止沙漠東移,同時在局部地區建設黃河西岸的護灘和護岸林。建設內容主要是在原有林帶的基礎上,向烏海市、阿拉善左旗黃河流經地區延伸,形成完整的防護林帶體系;修復斷裂缺口;一些地區更新老化枯死林木。在此基礎上根據需要適當加寬林帶。通過採取機械沙障、飛播造林、人工造林、封沙育林等綜合治理措施,選擇適宜當地生長髮育的樹種和草種,建成灌、草、喬結合,樹種多樣、結構穩定、功能齊全的大型鎖邊防護林帶,將流沙鎖在黃河以西,實現保護黃河及黃河水利樞紐、河套平原、包蘭鐵路、京藏高速、110國道的目標。

2、阿拉善盟阿左旗境內賀蘭山北麓至吉蘭泰鹽湖防沙治沙鎖邊林帶工程。針對該區域和沙漠西擴南移向賀蘭山和吉蘭泰鹽湖揚沙的實際情況,沿賀蘭山北麓至吉蘭泰鹽湖建一條防沙治沙鎖邊林帶,阻止和沙漠向外擴張前移,同時還可阻止和沙漠和騰格裏沙漠“握手”,保護烏吉鐵路、烏吉公路、巴吉公路的安全。主要建設內容是在已有建設的防風治沙林的基礎上,繼續造林種草治沙,利用飛播、機械沙障、人工造林、封沙育林等綜合措施建成一條功能完整的防沙治沙林帶。林木、草種的選擇以適應當地的梭梭、花棒、粒蒿等本地品種為主。要適當兼顧將來沙產業發展的需求。目標是和沙漠不在擴展,保護賀蘭山和吉蘭泰鹽湖。

3、和沙漠腹地封禁移民工程。該工程主要針對阿拉善盟阿左旗和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和沙漠腹地,目前該區沙丘多為固定、半固定狀態,流動沙丘較少,只要不再進行人為的擾動,靠自然就可以修復。因此在該地區要全面退牧禁牧,把目前散居在其間的牧民全部移出來,使之成為無人區,把沙區封禁起來,幾年後沙區的植被就可自然恢復。如果今後條件允許,在該區域實施飛播更有利於加快植被恢復和提高覆蓋度。

4、農田林網化工程。主要解決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巴彥高勒鎮補隆淖爾辦事處,隆勝合鎮、沙金套海蘇木、防沙林場、林科院沙漠實驗研究中心)杭錦後旗(雙廟鎮)、烏拉特後旗(呼和温都爾鎮)、農墾局(和農場、哈登套海農場、巴彥套海農場、包爾蓋農場、納林套海農場)、阿左旗(巴音毛道農場)境內和沙漠中已開墾種植的農田保護問題。建設內容主要是補充完善、更新改造農田、渠、路的防護林體體系建設,加強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人居環境。該地區能引黃灌溉,造林以喬木、經濟果木林和發展沙產業所需的林本為主。

5、作業道路建設工程。以上治理區都需在治理過程中修建作業道路,同時依託公路和作業道路兩旁種樹種草,有利於對沙漠分割治理,也可以為以後建設護林、防火通道打下基礎。因此和沙漠綜合治理規劃應把道路建設納入規劃中。

6、小型節水灌溉水利建設工程。

在和沙漠東緣及黃河西岸沿河治理區域,阿拉善盟阿左旗境內和沙漠西南、西緣賀蘭山北麓及吉蘭泰鹽湖治理區域,他們的共同經驗是帶水栽樹,當年澆兩水,以後就可靠降雨自然生長。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需適當打些井、配備必要的灌溉設備。因此建議在和沙漠綜合治理規劃中要納入小型節水灌溉水利建設工程內容。

四、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實行項目建設管理的責任制。

和沙漠治理是一項龐大的綜合工程,涉及許多部門和方方面面的協調配合。因此和沙漠治理成績如何,組織領導是關鍵。從自治區、盟市到所涉及的旗、縣、區均應成立精幹的領導機構,在和沙漠治理規劃期內專司其職,統籌協調和沙漠治理的有關事宜。要在各項目區域和各項工程中確定項目責任人,建立相應的項目責任制度,工程檢查驗收制度和相應的獎懲制度,以利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保證和沙漠治理高標準、高質量、按預定時間完成。

2、科技先行,充分發揮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支撐作用。

和沙漠治理是一項系統的生態工程,因此要在各項目旗縣區成立專家組,統籌和沙漠治理的實用技術推廣和生態的觀測、研究。要把防沙治沙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系列實用技術和治理模式傳授給幹部羣眾,提高廣大幹部羣眾的治沙知識和技能水平。而適用技術的集成配套和農牧民的培訓都要靠科技人員去完成,因此治理區內農牧林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是重要的一環。建議對治沙有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重獎。鼓勵大家探索研究防治和沙漠的規律、模式和技術,做到科學防治,併為今後防沙治沙、資源利用和提高農牧民收入探索新的途徑。

3、要制定完善相應的政策支持體系,創新防沙治沙的運營機制。

政策是調動羣眾治沙積極性的有力武器。在和沙漠治理中要十分注意制定完善相應的政策支持體系。

(1)、承包經營政策。在和沙漠治理中,對能承包到户、到人、到企業的都要以合同形式承包經營,確定責、權、利。要目標明確、責任清楚、獎懲兑現,嚴格檢查驗收,用承包經營政策調動牧民和企業、專業造林公司治沙造林、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林木資源的積極性。

(2)生態移民政策。

實施退牧禁牧、生態移民是治理和沙漠的一項省工、省錢而成效卓著的措施。只要人遷出去,生態就能自然修復。但要使移出去的農牧民移得出、穩得住、就業有道,生活有提高,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要提高移民補助標準,解決移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創業資金的政策,建立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只要有相應的政策支持,當地政府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把移民安置好。

(3)、建立治沙造林的補償政策。

為了調動社會防沙治沙的積極性,政府應制定造林補償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有能力的造林大户承包和沙漠進行治理。現在已經有一些企業和大户在從事防沙治沙,但補償等優惠政策不明確,比如在和沙漠佔地15萬畝的金沙苑公司,擬把這15萬畝沙漠建成種植葡萄造酒、養殖一體化的立體農業,但政府沒有任何扶持資金投入。影響了工程進展。再就是造林大户、成林驗收公益林後,只給補貼5年。今後的管護費用就沒有了着落。因此建議國家應建立治沙造林的補償機制,形成政府引導、資源拉動,市場推動的格局,吸引企業個人積極參與,加大和沙漠的治理力度、加快治理進度。在調查中,各地反應國家支持治沙資金投入要提高標準、給足給夠,不要在資金投入上留下缺口。比如飛播造林標準,連同沙障成本,一畝需提高到400元才行,目前標準太低。

4、治沙和用沙相結合,為沙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和沙漠綜合治理中,要把治沙和用沙有機的結合。在不同治理區域,要因地制宜地發展一些能形成沙產業的灌木品種,如能接種肉蓯蓉的梭梭,能接種鎖陽的白刺等品種。為發展沙產業奠定基礎,只有形成產業,羣眾有了利益,才能進一步提高他們治沙防沙、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5、建設保護並重,保護優先。

一定要克服和糾正過去重建設輕保護的觀念和作法,應該建立管護隊伍、管護經費及獎懲責任制,有的地區應有必要的防火隊伍和設施。加大對和沙漠原生植被的保護力度,嚴格限制營造速生豐產林、禁止農業開發,對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從嚴審批,禁止超採超用。切實建設好、保護好和沙漠的生態環境。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13

股權收購合同 甲方:##有限公司 乙方:##集團有限公司 鑑於: 1、甲方系一家依據中國法律組建並有效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乙方為註冊在上海的一家大型企業集團,持有A公司85%股權。 2、甲方擬向乙方收購乙方合法持有的A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85%股權(以下簡 股權收購合同 甲方:##有限公司 乙方:##集團有限公司 鑑於: 1、甲方系一家依據中國法律組建並有效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乙方為註冊在上海的一家大型企業集團,持有A公司85%股權。 2、甲方擬向乙方收購乙方合法持有的A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85%股權(以下簡稱“目標股權”),甲方擬受讓該等目標股權併成為A公司新的第一大股東(以下稱“股權轉讓”)。 故此,本協議的各方經過友好協商,就目標股權轉讓事宜作出如下初步約定,以資共同遵守。 第一條 本協議宗旨及地位 1.1 本協議旨在對截至本協議簽署之日,甲、乙雙方就股權轉讓事宜業已達成的全部意向作出概括性表述,及對有關交易原則和條件進行初步約定,同時,明確相關工作程序和步驟,以積極推動股權轉讓的實施。 第二條 股權轉讓 2.1 目標股權數量:A公司85%股權。 2.2 目標股權收購價格確定:以200 年 月 日經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資產評估事務所評估後的目標股權淨資產為基礎確定。 第三條 盡職調查 3.1 在本協議簽署後,甲方安排其工作人員對A公司的資產、負債、或有負債、重大合同、訴訟、仲裁事項等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對此,乙方應予以充分的配合與協助,並促使目標公司亦予以充分的配合與協助。 3.2 如果在盡職調查中,甲方發現存在對本協議項下的交易有任何實質影響的任何事實(包括但不限於目標公司未披露之對外擔保、訴訟、不實資產、重大經營風險等),甲方應書面通知乙方,列明具體事項及其性質,甲、乙雙方應當開會討論並盡其努力善意地解決該事項。若在甲方上述書面通知發出之日起十(10)日內,乙方和/或目標公司不能解決該事項至甲方(合理)滿意的程度,甲方可於上述書面通知發出滿十(10)日後,以給予乙方書面通知的方式終止本協議。 第四條 股權轉讓協議 4.1 於下列先決條件全部獲得滿足之日起五日內,雙方應正式簽署股權轉讓協議: (1)甲方已完成對A公司的盡職調查工作,未發現存在對本次交易有實質性影響的重大事實(或發現該等重大事實但經雙方友好協商得以解決); (2)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包括其附件)的內容與格式為雙方所滿意。 (3)甲方董事會和臨時股東大會表決通過收購目標股權議案。 4.2 除非雙方協商同意修訂或調整,股權轉讓協議的主要條款和條件應與本協議初步約定一致,並不得與本協議相關內容相牴觸。 第五條 本協議終止 5.1 協商終止:本協議簽署後,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本協議得終止。 5.2 違約終止:本協議簽署後,一方發生違約情形,另一方可依本協議規定單方終止本協議。 5.3 自動終止:本協議簽署後,得依第3.2款之規定自動終止。 第六條 批准、授權和生效 6.1 本協議簽署時應取得各方有權決策機構的批准和授權。 6.2 本協議在甲方、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簽字且加蓋公章後始生效。 第七條 保密 7.1 本協議雙方同意,本協議所有條款、從本協議雙方所獲得的全部信息均屬保密資料,惟如有關披露為法律所要求的義務與責任時則除外。 7.2 本協議各方同意,不將保密資料用於下述情況以外的任何目的:法律所要求、本協議有明確規定、或任何就本協議所遭至之訴訟、仲裁、行政處罰;惟在該等情況下,也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程序使用保密資料。 第八條 其他 本協議正本一式四(4)份,各方各執二(2)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茲此為證,本協議當事方於文首書寫的日期簽署本協議。 分享到: 上一篇:連帶責任的承擔 下一篇:掛名股東權利 特別推薦· 合作協議書樣本· 股東貸款協議· 股東出資轉讓協議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14

xx縣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議案審查委員會在大會截止時間內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聯名提出的議案6件,其內容為:涉及交通方面的5件,村幹部離退休養老保險1件。經大會議案審查委員會初步審定,確定將“慄鹹”公路修建作議案提出,其它5件轉為建議、批評和意見。

“慄鹹”公路所轄燕子鄉的三個村,鄔陽鄉的兩個村,共計42個村民小組,1200多户,5380人。建成“慄鹹”公路有利於解決5000多人行路難的問題,優化公路格局,縮短鄔陽通往縣城的公路里程和出境里程,打通南北通道,連通相鄰鄉鎮,形成網絡通道。

年月日

關於脱貧的議案 篇15

為切實加強社區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促進中心城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健康、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中辦發〔〕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意見。?

一、社區居委會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針,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加強城市基層組織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以發展社區經濟為中心,以街居組織建設為核心,以繁榮社區文化為載體,以強化社區服務為切入點,緊緊圍繞居民的生活需求,規範建設,發揮職能,加強管理,為居民羣眾創造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促進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發展。?

(二)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原則。以不斷滿足社區居民的社會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為宗旨,做到“民需我做、民困我幫、民憂我解”。二是堅持“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的原則。充分調動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廣大居民的力量廣泛參與社區建設,營造“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良好氛圍。同時,使社區內的單位和居民最大限度地共享社區資源,形成歸屬感和認同感。三是堅持“完善體制,有序管理”的原則。建設按照責、權、利一致的要求,着力改革城市基層社會管理模式,完善“一級政府、三級管理”的管理體制,明確社區居委會職能,理順社區居委會與政府及聽取和審議社區年度工作計劃及工作情況報告,選舉產生社區居民委員會,討論決定社區居委會重大事項,評議物業公司工作,聽取和反饋居民、單位意見、建議,責成社區居委會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居民所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社區居委會是社區工作的執行層,是居民代表會議的辦事機構,成員至人,具體職數由街道確定。社區居委會選舉產生後,報街道辦事處備案。社區居委會下設社保民政、婦女、計劃生育、文化體育、治保調解、環保衞生六個專門工作委員會,分別由居委會成員兼任主任,建立居民小組、樓長、單元組長、居民代表為骨幹的縱向工作網絡,在實行物業管理的社區,成立在社區居委會領導下的業主委員會,對物業公司及其經營者進行選擇、聘用、監督。?

(三)大力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加強社區轄區內的黨員管理工作,特別要加強流動人口、無業居民、下崗職工中的黨員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內黨員的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政治領導核心作用,通過開展“黨員聯繫居民”、“黨員奉獻社區”等活動,將社區內的黨組織和黨員組織起來,共同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強化和提高街道黨組織的綜合協調職能,建立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同時,大力加強社區羣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在社區建設、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四)配齊配強社區居委會幹部隊伍。總的要求是,社區居委會幹部的配備,本着年輕化、知識化、職業化的原則,經社區居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或招聘。具體由組織部門牽頭,人事、民政部門參與,制定專門辦法並組織實施。“村改居”的社區居委會可暫時沿用原村委會班子,待換屆時再做調整安排;“市場型”社區居委會班子組成由街道和業務主管部門共同商定,承擔市場管理工作的人員,可優先聘用;“企業型”社區居委會班子組成由街道和企業負責推薦、確定,可先由企業推薦組成人員名單,並上報街道備案;“小區型”社區居委會班子組成由街道負責,居委會主任可直接由街道下派。除“村改居”的居委會外,其他類型的新設社區居委會組成人員,未經民主選舉前,可組成社區居委會籌建委員會開展工作。新設立的社區居委會,社區黨支部書記和居委會主任採取“一人兼”的形式。為了便於工作,社區居委會幹部中至少有一名女同志。?

(五)加大社區居委會建設的投入。一是建好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要按照每個社區居委會總的辦公面積(不含商業網點)不低於平方米的標準建設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使每個社區居委會都擁有“五室、兩站、一校、一場所”,即黨支部居委會辦公室、警務室、閲覽室、文體活動室、計劃生育服務室,社區服務站、衞生保健服務站,社區人口學校,羣眾文體活動場所。“村改居”的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原則上在原有村委會的基礎上建設,對達不到要求的辦公場所進行改建擴建,確需新建的,由街道辦事處選定地點並把關落實。二是配齊社區居委會辦公設備。每個社區居委會都要配備辦公桌椅、辦公電話、檔案櫃、電腦等必要的辦公設備。三是落實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改善社區居委會幹部待遇。“村改居”的社區居委會幹部的工資,原則上由原經費渠道解決。新設立的社區居委會(“企業型”除外)專職幹部,工資和辦公經費由市、街兩級負責,市財政每年每人撥款元,不足部分由各街道、有關部門和單位解決。街道下派幹部如參加所在社區的居委會選舉,當選後幹部身份不變,原工資、獎金、福利待遇發放渠道不變,落選後另行安置。其他招聘的社區居委會幹部由街道統一落實勞動人事關係及各項社會保險,落選或解聘後,安置和一切待遇同時取消。?

(六)明確社區居委會職能。社區居委會是社區建設的主體,主要依法行使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為轄區居民服務。其主要職責是:

(1)向居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教育居民遵紀守法,履行法定義務。

(2)召集和主持社區居民代表會議(或居民會議),向會議負責並報告工作,執行會議的決定、決議,監督執行居民公約或自治章程。

(3)加強本居住區居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理想道德、科學教育和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教育居民尊老愛幼、扶困助殘、擁軍優屬、團結互助、移風易俗,養成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

(4)發展居辦經濟,管理本社區居委會的財產,辦理本居住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根據自願原則籌集本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所需經費。

(5)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便民利民的服務活動(包括志願者服務、網點服務、家政服務、保潔服務、醫療服務、信息服務),為居民排憂解難

標籤: 脱貧 議案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yian/ylyo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