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會議紀要 >

校園文化“頭腦風暴”會議紀要

校園文化“頭腦風暴”會議紀要

xx學校自xx年建校發展至今已十年有餘,校園文化建設在省內也小有名氣,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品味,擴大學校影響力,實現可持續高品質精品化發展, xx年5月5日星期二下午,xx省民辦教育共同體的兩位專家組織學校行政領導班子就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一場激烈的“頭腦風暴”,現就會議研究事項紀要如下。

校園文化“頭腦風暴”會議紀要

一、王紅順校長談“校園文化的分類”

(一)校園文化具有地域性,要從地理位置上來把握學校所處xx區、中方園小區有什麼特徵,從而歸納出來xx學校是什麼特徵,是中方園小區的子集。

(二)學校文化分類:

1、學校的理念文化,或者叫精神文化,就是學校的校訓、校風、校徽、辦學目標這一類的學校精神符號。

2、學校的制度文化。

3、學校行為文化,有什麼制度就有什麼樣的行為。

4、學校的環境文化。歸結起來就像是一個同心圓,最核心的就是理念文化,第二層就是制度文化,第三層就是行為文化,第四層就是環境文化。理念文化是學校的魂。

(三)思考:學校的文化就像一本書,這本書必須有一個題目,分幾個篇章,分別是什麼?你的主題是什麼?用一個詞説出來我們學校做的是什麼文化?用一句話説出來我們學校做的事什麼文化,起解釋説明作用。校訓、校風都是由這句話推演出來的。一步一步推演出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不能有拼湊的痕跡。要求語言風格上的統一,具有一定的邏輯關係,這叫有系統的文化。

(四)環境文化和理念文化的匹配。

怎樣使理念文化這個抽象的文化利用環境文化表現出來。比如説,有一句話:六年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個是很抽象的,屬於理念文化。如何用形象的物表現出來,比如六棵大的茂盛的梧桐樹。通過梧桐樹,表現這句話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

(五)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以文化人。通過文化來影響人,改變人。文化就是一個學校的生活方式,共同的價值觀,核心的理念。

二、崔煒瑋老師談“班級文化”建設

1、學校校園文化“四園一館”中的主題文化館建設:定目標、定主題,有方案、過程性資料、反思、提高。舉例:班花之知花性—悟花品—養習慣—學做人。

2、主題文化館之“班班有主題,人人都參與”。舉例:“走進三國演義”

3、開放式交流,打破學科界限,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形成“大語文觀”。

4、王校長解讀:

彭校長提出的觀點中,有一箇中心詞為“閲文化”。屬於行為文化,就是在班級中怎麼做的。如果在次提升就是:閲自然、閲社會、閲自我、閲世界。從“閲”到“悦”的轉變,最後到“越”的轉變。由閲讀到快樂,最後到超越。使閲讀成為人生的一部分。這就是有理念轉變為行為的過程。

小組文化、班級文化、年級文化、學校文化四者之間的關係。比如説,班級可以用植物中的“竹子”做名字,班級中的小組可以用竹子的組成部分無名字,如竹葉、竹竿等。這樣就構成系統。照這樣,班級和年級、年級和學校這樣都成為了一個整體的系統。

三、侯主任談“校園環境文化”。

1、指導思想:步步有景,處處育人,營造和諧的育人環境。舉例:校園三字經;百米文化院牆;主題標識;文化走廊:層層有主題;綠地文化:讓每塊地説話,每處景傳情。

2、王校長解讀:

(1)學校建築的主色調是什麼?如果學校的主色調為綠色,那麼將來學校樓房的色調可以為綠色。

(2)學校的味道是什麼?如果學校是書香的味道,那麼學校處處應該能看到處處是書,例如書的雕塑。

(3)學校的校花是什麼、校樹是什麼、卡通形象是什麼?每一項裏面要那些可以傳承的故事、美麗的傳説。這是需要挖掘的,需要有理由,要和學校的核心文化有關係。

(4)讓牆壁説話:説什麼話?讓誰説話?説給誰聽?

(5)學校環境文化的三個主題詞:兒童的、生命的、童話的。

(6)學校環境的三個層次:綠化、美化、課程化。

四、閆主任談“學生文化”

1、禮儀文化:禮儀崗、國旗班、禮儀操

2、體驗式課程:科學啟蒙、科學社團

3、少先隊組織:校級隊幹部(紅、藍雙方,相互監督);班級內人人有崗位,培養責任感。

4、王校長解讀:

行為文化與行為活動的區別:做這項活動是在落實文化的,主題是什麼?圍繞“立德樹人,靜待花開”,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成長,超越自己——“越”文化。

五、翟老師談“課程文化”

1、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中,校本課程最能體現一個學校的特色。我校就文化傳承方面開了很多課程:誦讀、臉譜製作、廢品製作、校本教材的編寫等。下一步要開展圖書館課程,走班制,經學校評估後由教師認領課程,如課本劇、心理劇、烹飪、繪本等

2、本校綜合實踐活動課:茶文化

3、做成圖書館式的學校: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六、趙主任談“教研文化”

1、有主題:圍繞高效課堂,積極申報成果等

2、有制度,有規定,有檢查,有反饋

3、定期:時間上有保證

4、主題性活動:讀書交流、高效課堂抽檢、導學案培訓、成果展示及現場教研等

5、成果總結:提供展示的平台,落實到課堂中來。

6、王校長解讀:

(1)文化的第二種分類:組織文化、載體文化、環境文化。一個學校的文化一定具有獨立性,就是其他學校都沒有的個性的東西。

(2)從學校的核心理念出發,用這個“魂”將學校各個部分穿起來。一種是從學校的校名引發出來。“中方園”三個字很有價值:中:做事適度為中,不偏不倚。方:方方正正。做人要方方正正。園:圓滿成功。

可以做為學校的核心理念:方中做人、圓中歸真。

(3)我們現在做的只是文化的符號和載體,真正的文化是落實在師生的行為上的,寫在師生們的臉上的。

(4)教師文化、學生文化 用一句話解讀。

七、鄭校長:

通過對校園的參觀、聽課和聽取各位領導的報告,我個人感覺學校的文化已經具備了模式化、專題化、系統化、精緻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下一步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和學校課程更好了結合起來。一是拉框架,二是把高度,三是定品味,四是出個性。

1、校名文化:站在理論的高度對“中方園“這三個字要通過查閲字典,找出適合學校的解讀。形成學校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個學校魂。

2、中方園的解釋。

(1)中:中心、中庸、適中、中的

(2)方園要圍繞“中”字,使學校健康和諧的發展。 要有方有圓,有剛有柔。要“方”和“園”對“中”有效的支撐。“方”就是制度、就是職責是不可動搖的。 “園”就是人員關懷,就是師生情懷,就是敬業精神,就是美好的環境。“中”是魂,“方”是骨架,“園”是血肉。利用“中”形成學校的體系。圍繞“方”形成學校的制度運作體系,利用“園”形成學校的情感,職業道德教育,精神世界的序列。中論、方論、園論三位一體的校本理論體系。

3、理論形成後如何做:

(1)十書:書寫、書畫、書壇、書道、書館、書風、書語、書作、書典、書人、書景,通過“十書”形成有效的閲讀序列。

(2)通過“中方園”三個字形成系列:

①校訓: 做人求方正 做人求圓滿;人格方中性格圓潤; 中和自然 方園有度

②核心理念: 讓生命和閲讀與生命同行; 閲世做人 讀書塑品; 樂在書中 方園有度;閲透世上字 讀遍世間書; 閲讀求真 方中做人

(3)校園文化的圍牆三種功能:教育:教師教的 ;學育:學生學得

化育:需要薰陶的,需要拔高的。

(4)辦學定位:學校就是圖書館,把學校辦成圖書館,科技館 ……

小結:閲是用眼睛看,讀是發聲,從心中發出來的。學校的文化要提煉理論,形成序列,然後一個一個的模塊去編組,分頭實施。

八:學校的理念如何通過環境來呈現?

1、 環境文化人文與科學的合理分配(有雕塑);圍牆文化圍繞“書”做文章(碑林);各樓層定義讀什麼……

2、 學校的文化元素豐富起來:

校旗、校花、校樹、校徽、校歌

3、 本校的文化定義:

教師文化是什麼?學生文化是什麼?課堂文化是什麼?

4、終極目標:閲讀、悦心、越自己

xx市xx區xx學校

xx年5月5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huiyi/76zww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