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心得(精選5篇)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心得(精選5篇)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心得 篇1

中國近代的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和國內封建王朝的統治,原來的封建社會開始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爭起,中國的獨立和領土主權不斷喪失,外國侵略者接踵而來,將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以攫取越來越多的侵略權益,中華民族面臨生存危機。面對中外反動勢力的雙重壓迫,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折不撓的英勇鬥爭,經過不少曲折,付出極大犧牲,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選擇了社會主義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心得(精選5篇)

歷史表明,在西方發展到資本主義時代之後,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中國已經落後,因此飽受欺凌宰割。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為了救亡圖存、重新振興,其道路極其艱難坎坷。無數中華優秀兒女,甘願犧牲一切,為了這個崇高目標,前仆後繼,英勇奮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他們的鬥爭精神,永遠激勵後人奮發向上。

中國近現代史是區別於世界近現代史,專以中國為近現代歷史發展的敍述主體的一門學科。不同於世界近現代史的歷史分期,中國近現代史的分期有多種看法,但被普遍接受的觀點是起於1840年鴉片戰爭,終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近現代史分為三個階段,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1840-1920xx年)、從五四運動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1919-1949年)、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至今)。

開端

中國近代史起始於1840年鴉片戰爭,到1920xx年“五四”運動前夕為止,是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

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清朝統治下一個主權獨立的封建國家。

鴉片戰爭

當清朝走向衰落的時候,世界資本主義正處在上升階段。資本主義發達的英、法等國對外積極進行侵略,尋找殖民地,英國是侵略活動的急先鋒。由於英國工業品很難在中國市場上傾銷,於是在正當的中英貿易中中國始終處於出超地位。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英國把大量的鴉片偷運到中國來。鴉片大量輸入,白銀大量外流,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也加深了清朝的統治危機。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人民強烈要求禁煙。道光皇帝看到銀荒兵弱對他的統治不利,就派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這是中國人民禁煙鬥爭的偉大勝利。1840年6月,蓄謀已久的英國政府以鴉片問題作藉口,發動了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和清軍的愛國將領對英國侵略軍進行了英勇抵抗。但是,腐敗的清政府最終屈膝投降,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國開始喪失領土和主權,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演變為外國資本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而資本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國人民開始肩負反帝反封建的雙重革命任務。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

五四運動

鴉片戰爭以後,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相繼侵略中國。清政府為了支付賠款,加緊搜刮人民,中國的小農經濟逐漸破產,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生計陷入困境,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1851年,洪秀全領導了金田起義,建立了太平天國。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和鼓舞下,中國各地人民不斷髮動起義,掀起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潮。正當太平天國在軍事上取得很大勝利的時候,1856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戰爭持續了四年之久。英法聯軍先後攻佔天津、北京,清政府被迫簽訂了《愛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喪失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和更多的主權,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戰爭剛結束,中外反動勢力就勾結起來,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1856年秋,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領導力量大大削弱,太平軍從此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到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但是,它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揭開了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序幕。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統治者為了防範外國侵略和鎮壓國內革命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名,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掀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前一階段舉辦近代軍事工業,後一階段還兼辦些與民用有關的工業。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中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資於新式工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出現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也產主了。中國無產階級早在四十年代就產生了,隨着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產業工人隊伍逐漸壯大起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出現,標誌着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新變化。中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產生,加強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力量。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世界資本主義逐漸向帝國主義過渡。日、俄、英、法、美等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中國的邊疆和中國的鄰國。十九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美、日侵略中國台灣,俄、英夥同阿古柏侵略新疆,英國侵略雲南和西藏。同時,帝國主義國家還加緊侵略中國的鄰國,企圖把它們變為殖民地,作為侵略中國的基地。1884年,法國在侵佔越南後,進而侵略中國。中越人民互相支援,共同抗敵,屢敗法軍。可是在中國軍隊打了大勝仗的情況下,清政府卻同法國侵略者簽訂了《中法新約》,中國西南門户被打開了。清政府的昏庸腐朽,更助長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日本經過明治維新,竭力向外擴張,企國侵佔朝鮮,進而侵略中國,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出現了許多愛國的將領和士兵,他們奮不顧身,英勇殺敵,表現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但腐朽的清政府沒有抵抗侵略者的決心,而幻想依靠外國調停以求和,最終導致慘敗。1895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國家向中國大量傾銷工業品,中國變成它們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城市工業和農村手工業遭到嚴重的破壞,同時,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大量輸出資本,在中國開設銀行,開辦工廠,開採礦山,修築鐵路,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嚴重地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帝國主義在對中國輸出資本的同時,爭先恐後地在中國強佔“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機,人們逐步覺醒。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主張維新變法。他們以著書、講學、辦報、組織學會等活動宣傳變法,並多次上書要求光緒帝變法。1898年6月至9月,光緒帝先後頒佈了一系列變法法令。1898年是舊曆戊戌年,史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這次變法是在維護清朝統治的前提下,實行一些自上而下的改革。資產階級改良派希望通過變法改革現狀,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愛國的和進步的。他們在變法活動中宣傳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説和自然科學,在中國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但由於中國資本主義力量弱小,資產階級改良派沒有發動人民羣眾,結果戊戌變法被以那拉氏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鎮壓下去。

隨着帝國主義政治和經濟侵略的深入,外國傳教士欺壓中國人民越來越猖狂,清政府袒護教會和教徒,人民羣眾不能忍受;清政府為了支付賠款,大借外債,增加捐税,人民負擔大大加重;加上黃河連年決口,北方災荒嚴重,千百萬農民在飢寒交迫的死亡線上掙扎。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1899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了。這是農民階級發動的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帝國主義為了鎮壓義和團,英、俄、日、法、德、美、意、奧組成八國聯軍進犯天津、北京,遭到義和團的沉重打擊。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妄圖瓜分中國的迷夢,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於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頑強反抗精神。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農民小生產者的落後和愚昧,加上在鬥爭中沒有統一的領導,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了。1920xx年,帝國主義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清政府完全變成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在革命實踐中,中國人民逐步認識到,要救亡必須推翻清政府,於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廣泛地開展起來。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他創立興中會,接着就準備在廣州起義。

廣州起義雖然失敗,但説明了他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一開始就注重於武裝鬥爭。義和團運動失敗以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中國社會思潮的主流。章炳麟寫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寫了《革命軍》,陳天華寫了《猛回頭》和《警世鐘》,熱情地歌頌革命,無情地抨擊封建制度,鼓舞了人民羣眾的革命鬥志。在宣傳革命的同時,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知識分子展開了建立和鞏固革命組織的活動。華興會、光復會、日知會等革命團體相繼建立。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歷史潮流。革命形勢的發展要求革命團體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革命政黨。1920xx年,在孫中山的積極推動下,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提出了政治綱領,選舉孫中山為,創辦了《民報》。同盟會是第一個中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對推動中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以鮮明的民主革命派立場宣傳民主革命。他領導革命派以《民報》為主要陣地,同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君主立憲派展開激烈論戰。經過論戰,傳播了革命思想,使許多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站到了革命派方面來。同時,在同盟會的領導和影響下,中國各地不斷髮生武裝起義。

19世紀末20世紀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人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諸多幹擾,成功引入西學(美式教育),創辦新式學校,將平民教育納入滿清朝廷的視野,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對教育革新網開一面,於1920xx年末頒佈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雖然直到宣統元年(1920xx年),沿襲中國1300多年的“八股取士”制度才真正廢除,地方科舉考試才真正停止,但是,教育方式的這一根本性變革,從思想體系上動搖了滿清皇權的根基,大批思想進步鋭意創新的社會精英以及血氣方剛的年輕新鋭隨即脱穎而出,為後來風起雲湧的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首先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1920xx年是舊曆辛亥年,這次革命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三次革命高潮。它推翻了持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頒佈了《臨時約法》,

林則徐

使中國人民獲得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權利,中國的資本主義也繼續向前發展。但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缺乏反帝反封建的決心,沒有廣泛發動羣眾參加鬥爭,革命力量十分薄弱,因此,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它的勝利果實被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袁世凱竊取。袁世凱在北京建立北洋軍閥政府,實行獨裁專制,大量出賣國家主權,復辟帝制,激起中國人民的反對。袁世凱死後,中國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段祺瑞操縱北京政府,實行專制統治,出賣國家主權。中華民族的災難更加深重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德、俄等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就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有利條件。日、美帝國主義乘機對中國增加投資,擴大了在中國的經濟侵略勢力。這樣,隨着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日、美在華企業的擴張,中國工人階級的隊伍迅速壯大起來,並在鬥爭中不斷提高覺悟,這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向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轉變的階級基礎。1920xx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分子李大釗等人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他們熱情歌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革命人民,將革命推到一個新的階段,揭開了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新篇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國現代史分為兩個歷史時期: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孫中山

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黑暗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影響下,1920xx年,中國發生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它使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它促成了中國工人運動同馬克思主義的結合,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黨的第一次中國代表大會,奠定了正確的組織原則,使黨成為真正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1920xx年,黨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隨之,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1920xx年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加速了中國革命的步伐。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0xx年,中國國民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兩黨和各革命階級的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了,中國革命進入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統一戰線建立以後,工農運動迅速高漲起來。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把革命推向中國,1920xx年開始了北伐戰爭,擊潰了帝國主義走狗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的主力軍,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

新中國成立

長江流域。隨着革命形勢的發展,統一戰線內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鬥爭日益激烈。由於國民黨反動集團叛變革命,由於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集團的聯合力量過於強大,特別是由於黨內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領導的錯誤,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了慘重的失敗。從1920xx年“五四”運動到1920xx年7月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第一個階段。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蔣介石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建立起一個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利益的國民黨政權,實行了反共反人民、投降帝國主義的政策。

面臨新的嚴重的政治局面,中國共產黨仍然頑強地繼續戰鬥。1920xx年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中國革命進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南昌起義後不久召開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總方針,會後舉行了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和其它許多地區的起義。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區秋收起義,創建了工農革命軍一個師,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後發展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多次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毛澤東總結了這一偉大革命實踐,從理論上闡明瞭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必由之路。

1931年,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民族矛盾開始上升,革命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但是,黨內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的領導,使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敗,紅軍只有實行戰略轉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1935年1月,黨中央政治局在遵義舉行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得以保存下來,並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勝利地完成了長征。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民族危機空前深重的關頭,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制定並實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黨領導了“一二•九”學生運動,掀起了要求停止內戰、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

1936年12月,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感召下,發動了西安事變。我黨促成這次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勝利地實現了從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轉變。從1920xx年“八一”南昌起義到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前夕,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第二個階段。

蘆溝橋事變爆發後,中國革命進入抗日戰爭時期。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了。但是兩條對立的抗戰路線的鬥爭卻貫穿整個歷史時期。1937年8月,黨的洛川會議決定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會後,八路軍和新四軍挺進敵後,進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開闢敵後戰場,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牽制了敵人半數以上的兵力,解放區戰場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這時,毛澤東《論持久戰》的發表,給中國人民指出抗日戰爭發展的正確道路和光明前途。1938年10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先後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共產黨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打退了國民黨的反共高潮。1941年和1942年,是人民抗日戰爭最困難的年頭,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軍民,克服困難,堅持抗戰。在政治上,實行“三三制”和“精兵簡政”的方針,加強解放區的政權建設;在經濟上,實行減租減息政策和開展大生產運動;在思想上,開展整風運動;在軍事上,開展反“掃蕩”、反“蠶食”、反“清鄉”的鬥爭。這些措施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194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軍民開始發動局部反攻。

1945年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總結了歷史經驗,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制定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達到空前的統一和團結。“七大”以後,人民抗日武裝繼續加強反攻,並得到蘇聯紅軍的支援,給日本侵略軍以致命打擊。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八年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第三個階段。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中國共產黨採取“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革命方針。

一面盡力爭取和平民主,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一面加緊自衞戰爭的準備,以便隨時打退國民黨反動抗美援朝派的軍事進攻。1946年7月,全面內戰爆發,中國革命進入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了打敗國民黨反動派,我黨決定:在政治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建立廣泛的民族民主革命統一戰線;在軍事上,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人民解放軍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法,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作戰目標。在解放區經過土改翻身的人民羣眾的支持下,在國民黨統治區人民民主運動的配合下,經過一年時間,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1947年6月底,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區,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其他野戰軍也都展開了攻勢。經過一年多的戰鬥,殲滅了敵人有生力量,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

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抓住有利戰機,1948年9月起,先後組織了舉世聞名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反動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中國的勝利。為了確定奪取革命在中國的勝刊和建設新中國的基本政策,1949年3月,黨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解決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問題。會後,黨中央發動了渡江戰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國民黨反動政權垮台。接着,人民解放軍追殲殘敵,到年底,基本上解放中國大陸。隨着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中國範圍內的基本勝利,1949年6月,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對即將成立的人民共和國的性質,國家的前途,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作了説明。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着中國民主革命的終結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心得 篇2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一門以歷史為載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因此,它既是歷史課,更是政治理論課。所以,本課程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應當是在學習者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總體面貌和基本線索有一個大體瞭解的基礎上,着重做到“兩個瞭解”,懂得“三個選擇”。

同學們由於在中學階段都已經系統學過中國近現歷史,對有關的歷史事實、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但對歷史發展的脈絡,還不能完整地把握,對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主要經驗,還不能準確地理解,對與“三個選擇”有關的歷史情況,也還缺少深入的瞭解,並存在着若干困惑。根據這些情況,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中,同學們應在補充歷史基本知識的同時,要着力注意彌補對近現代史把握方面的不足之處,以期能在原來所學近現代史知識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一步。

中國近現代史的主線

中國近現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來説:

就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羣眾和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而英勇奮鬥、艱苦探索的歷史;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艱苦的鬥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下,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這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主線。緊緊抓住這一主線,是學好這一課程的前提。

點、線、面的結合

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在學習中,同學們要開闊歷史視野,注意點、線、面的結合,加強對各種政治方案的比較。比如要以世界歷史的眼光審視中國近現代史,注意聯繫時代特徵、國際格局和世界大勢論説中國問題;除政治史外,要注意加強對各個時期經濟、文化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情況的瞭解;進一步通過比較研究(包括各種社會力量的政治主張、建國方案的比較,各種社會思潮的比較等),來認識與“三個選擇”有關的問題。

歷史觀和方法論

在學習中,還要注意各種歷史觀點和政治觀點的表述,以歷史事實為根據對某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分析,得出符合歷史實際的結論,從而鍛鍊自己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歷史是非的能力。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心得 篇3

黨的建設是一個持之以恆的話題,關係到黨的健康發展,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而強化幹部責任擔當是黨建工作的重要一環,無數個黨員幹部匯聚成一股服務人民,引領發展的潮流,在推進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起着決定性作用。

一要敢去做,要有“捨我其誰,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決心。如今的網絡時代將形形色色的“庸官”“懶官”“太平官”暴露在烈日之下,將許許多多的“不作為”擺在羣眾眼前,這些蒼蠅蛀蟲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光輝形象,割裂了黨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究其原因,是部分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化,不願奉獻、不敢擔當,沒有身先士卒、攻堅克難的勇氣,“多做不如少做,不做不出錯”的錯誤思想作祟。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幹部,繼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黨性教育後,應該拔高思想認識水平,學習以責任促發展,切實轉變作風。

二要敢認錯,要以失敗為契機,認真查擺,總結經驗,不斷提升。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會出現一時失誤,有的同志被暫時的失敗打倒了,有的人因為害怕罪責,惶惶不可終日,追趕超越的勁頭被澆滅。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黨和人民對於“真奉獻、敢擔當”的好乾部也是很寬容的。“三項機制”出台,明確界定了可以免責的種種情況,目的就是讓廣大幹部放手施為。所以説,分清公罪死罪,把握容錯底線,不要因為怕擔責就束縛手腳,淪為黨和羣眾蔑視的蒼蠅蛀蟲。

三是敢“較勁”,作風建設需要一種人人蔘與,人人監督的氛圍。學會和自己“較勁”,不斷強化學習,不斷吸強補弱,提升自身綜合水平,培養紮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學會和他人“較勁”,面對歪風邪氣,要發揮作風建設監督主體作用,勇敢説不,堅決抵制。面對羣眾,要細緻做好服務工作,對羣眾的誤解及時解釋説明,確保良好形象。

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這及時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黨員幹部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做到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心中有責,敢於擔責,以一個嶄新的風貌迎接挑戰。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心得 篇4

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以前開會騎毛驢、步行、倒車輾轉4天進京到如今乘高鐵半日內往返北京與西溝之間……”申紀蘭認為,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是交通,説到這老人豎起大拇指由衷地感歎道:“修通路邁大步,大修大富、小修小富、不修不富,共產黨偉大!”申紀蘭目睹了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親歷了改革開放帶給我們國家的巨大飛躍,她用樸實的語言向大家講述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滄桑鉅變,並告誡大家,要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好好工作。

在談到參加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時,申紀蘭説:“大會現場,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時我聽得格外認真,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不僅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而且展望了改革開放的未來,鼓舞人心。”她説,改革先鋒這個獎章是黨和人民給予自己的最高榮譽,是壓力更是責任和擔當。申紀蘭深情地説:現在祖國能發展得這麼好,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這都是黨和政府的功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好生活,我們一定要懂得感恩,初心不變、繼續努力。

中國近現代史學習心得 篇5

20__年,正值迎新春佳節之日,一位訪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悄然來臨,它揮一揮手,帶走了人們的健康,留下了疫病的種子。它肆無忌憚的蔓延着,最終迫使武漢封城。

瞧,躲在那陰暗角落裏的他高興壞了。但它又怎知,封城能鎖住的只是病疫,卻永遠也鎖不住人們之間互相關愛的心,為解決病疫無私奉獻的心。

一座封鎖的城市,城內身着白色衣裳的人們堅守在他們的崗位,他們無私的奉獻着自已的時光,他們堅信武漢一定可以挺過此次難關。他們申請了一封又一封請戰書,一個又一個血紅色的手印在白色的紙張中展現。無數感人的故事時刻感動着每一個人

王源媛,一名正在待命的神經內科護士,當她得知需要自已上“戰場”時,她毫不猶豫的接下這份工作,以120%的工作狀態堅守着,照顧着每一位病人。像這樣的白衣天使不計其數,年老的院士始終堅守在第一戰線;年輕的護士累了困了,也不過是靠着牆壁稍微緩一緩;剛剛康復的醫生,第一個想到的卻是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工作。他們這樣的無私奉獻,是拿着自已的生命安全同病魔作鬥爭。這一刻無數的人們祝願,感謝着這羣聖潔的天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y7rxe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