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參觀永威學校心得體會(精選3篇)

學習參觀永威學校心得體會(精選3篇)

學習參觀永威學校心得體會 篇1

5月15日至17日,我們陝縣第五國小的老師參觀了沁陽市永威學校,該校是一所包含幼兒園、國小、中學、高中的封閉式學校,校長蔡林森是洋思經驗的締造者,他創造了第二個“洋思神話”。他把一個生源基礎、師資水平並不理想的民辦學校辦成了當地的名校,把國中部的綜合考試成績從全市第九提高到了全市第二(英語單科第一)。我們先後參觀了該校校院建設,學習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感觸頗深,現把自己的體會小結如下:

學習參觀永威學校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走進永威學校,一條條關於教學、求知、為人、衞生、節約等方面的醒目標語不時地感動着我們。如有關教育理念方面的標語:學習的提高在於勤勤懇懇,知識的積累在於點點滴滴;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上課集中精力,積極動腦筋,像考試那樣緊張地學習.有關衞生方面的標語:弄髒的是牆壁,丟掉的是美德;哪個班的牆壁最乾淨,哪個班的同學最光榮.有關安全教育方面的標語:我一定要珍愛生命,注意安全.有關班級管理方面的標語:節節有收穫,步步有提高;以競爭促發展,向效率要質量,憑勤奮出成果。

有很多標語都鑲到了鏡子裏,正如校長蔡林森説的,這是為了全校師生走到哪裏都能看見自己的形象。這一面面鏡子,一條條標語,具體、親切、實在。它啟示着、薰陶着、激勵着永威的每一個師生,他們一進入校園就開始接受了無聲的教育。

二、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永威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模式也就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是一種前瞻的教學思想。它拋棄了課堂上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練”壓到課外的傳統做法,普遍靈活地運用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發言積極,大部分作業當堂完成,老師講得很少,只是對學生的自學進行點拔,指導,釋疑。凡學生通過自己學會的內容就大膽地不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學情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策略。他們抓住了課堂教學改革這個中心環節,通過優化課堂目標、優化課堂結構、優化課堂作業,做到了課堂教學的素質化。洋思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研究,聯繫我們的教學實際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説到教學模式,我覺得“兵教兵”這一模式就值得借鑑。“兵教兵”,是 “後教”這個環節上通過長期實踐摸索出來的一種有效的“教法”:針對學生在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做評定、補充、更正。如以四人組成的學習小組,基本上是好中差搭配好的,避免了以前編座位,好學生與好學生同桌,差生與差生同桌這一現象,這一搭配形式給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了較好的學習交流平台。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較差的學生可以減輕自卑心理,而變得更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每位永威人堅定不移的信念。他們把信念變成信心和行動,從校長到教師、到學生,都堅信這八個大字,在永威,教師講課的起點是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提問重點也是基礎差的學生。排座時,他們把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與優等生同桌,便於兵教兵。教師定時對他們進行輔導。力求“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這樣不但提高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也提高優等生自己,同時還密切了同學之間的關係。

在學習永威經驗及實施新課程中,我必須不斷地反思,及時地總結,適時地改進,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我的教學水平!

學習參觀永威學校心得體會 篇2

在教育局鄭主任的帶領下,20xx年12月14日,我隨淮上區五所中學部分教師及國小4位校領導一行53人,赴河南省沁陽市永威學校參觀學習。大巴車經過七個多小時的飛馳,在夜幕降臨時分來到這所神話般的學校。

晚上,正是學生上自習的時間,校園內一片寂靜。一個擁有五千人的學校,校園內看不到一個學生,如此嚴格的管理讓我驚歎。漫步校園,就被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所包圍,舉手投足之間,看到的全是精心設計的標語:“請、您好、謝謝、再見”,“踏着夕陽問一問,今天有多少長進?”,“迎着晨風想一想,今天該怎樣努力?”,“不以大欺小,不欺辱同學”,“把飯吃飽,不浪費糧食。”,“你能行。”,“抬起頭來走路”等等。標語具體、親切、實在,是暗示、是激勵、是安慰,更是信任。學校從行為習慣、文明用語、德育教育,從點滴做起,使學生一走進校門接受教育。

匆匆吃過晚飯,我便急不可耐的走入教學樓,一睹學生晚自習。在教室走廊,每一個方便看到的地方,都印有與學習相關的文字,中學生古詩詞名篇、各年級分單元英語詞彙及常用句子應有盡有。教室裏面的牆壁貼有標語:上課集中精力,積極動腦筋,像考試那樣緊張地學習;我一定能學得好,只要狠下功夫,堅持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相待,不以大欺小,不欺辱同學,不戲弄他人,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嚴守行為規範,養成良好習慣,全面提高素質。每個教室後面的黑板上方,均印着相同的一句話:“誰先進?誰能幹?過關表上比比看!”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堅持知識點——過關。上面用透明膠帶貼有各學科日日清自查和互查表。

教室很安靜,每個學生都在學習。他們有的做作業,有的相互小聲討論,有的互批作業,有的進行小組檢查。教師坐在講台前或批作業或抽查學生或個別指導,但沒有一個講課的。我從沒見過像永威這樣自主學習的學生,也可見教師安排的精細。

每天上午,學校安排3節公開課,他們稱之為賽課,一般由年輕教師參加,第節課蔡林森校長必作點評,他對年輕教師培養的重視可見一斑。通過一天的聽課(公開課、常態課、輔導課),給我的總體感覺是高效、實在,沒有一絲做秀。課堂模式是統一的,簡單導入、明確目標、自學指導展示、學生獨立自學、展示學習成果、學習競賽、課堂作業等環節。教師的“教”更多體現在“導”,語言精練,沒有一句多餘的話;教學過程體現一個“清”字,步步清、題題清、人人清,細到讓人想不到的步驟。自學指導設計緊扣目標,皆從課本知識點出發,務實高效。每個課堂無不體現蔡林森校長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育理念,我個人認為,永威學校課堂教學有以下幾個優點:

1、學生自學能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先自學,再檢測,就促使學生不得不深入地動腦去學,仔細得自己去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辦法找到了,知識也學會了。

2、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意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於老師規定學生自學幾分鐘之後就要考一考,學生就有一種緊迫感,如果不努力看書自學就會落後,只有爭先恐後的動腦學習。

3、有利於轉化落後生,培養優等生,縮短差距。由於教師不講,學生自學,教師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去了解落後生,針對個別情況個別輔導。而優等生本身知識就學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給別人做講解,作別人的老師,更激發了他們的成就感、積極性,會更願意努力學習,水平也就越來越高。

4、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課堂上學生由於自主學習,理解深刻,就能當堂完成作業,課下不需要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就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自如。

結合我校的教學改革,我認為有如下可鑑之處:

1、導學案設計力求“精”:目標要明確具體,學習指導緊扣課本知識,精選習題(以課本為主)。

2、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給足自學時間。

3、知識點要做到人人清,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4、對學生管理精細化,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總之,永威之行,對我是一種觸動,一種啟迪,更是一種鞭策,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取其精髓,不斷實踐,大膽創新,形成符合本校學情的教學風格,為推動課堂改革再上一個新台階而努力。

學習參觀永威學校心得體會 篇3

永威學校,不是神話,但絕對是奇蹟。雖然在永威學校考察學習只有半天,但收穫良多,使我有了諸多思考。

1、“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永威學校辦學的根本理念,蔡林森校長把它寫進了校歌。永威學校對後進生的做法是幫其樹立信心,教師簽訂承包責任書,不放棄任何一個基礎差的學生。後進生問題是我們面臨的嚴峻的考驗,控輟保學工作更是困擾我們農村中學的麻煩問題。事實證明:今天的後進生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輟學生。而事實也證明:與其控輟不如轉差,做好“轉差”工作要靠教師紮紮實實地去做。在這一點上,我以及身邊的老師們做得還不夠。我們有意無意的放縱或者是放棄了一些學生,我們教師應該讓學生慢慢進步,而不是讓學生慢慢掉隊。“轉差”工作絕不是某一位或某幾位老師的任務,應該是教師齊抓共管、齊心協力的工作,要打持久戰,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才會收到良好效果。

2、“先學後教”的課堂不精彩但是實在。此次永威之行我聽了兩節文言文新授課:《狼》和《小石潭記》,還聽了一節複習課,可惜沒聽到其現代文新授課。感覺“先學後教”教學法簡單易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這種課堂注重的是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沒有過多的拓展與延伸,課堂氣氛也不是很活躍,可是這並不精彩的課堂使他們的語文考試平均分高達110分以上,是全市第一。我的理解是:如果把我們的語文課堂分為精品課和常規課的話,這種“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對於我們的常規課教學更具有積極借鑑意義。我們實際的教學現狀是教師可以為準備一節精品公開課殫精竭慮、費時數日,卻往往對日常教學隨意對待,可真正決定最終教學質量的正是這一節節常規課。如何借鑑“先學後教” 教學法上好常規課是我們現在要思考的問題——課不一定上的多麼精彩,但是課一定要上的實實在在,有效甚至高效。

3、“先學後教” 教學法教學目標非常具體、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讓學生一目瞭然。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往往形同虛設,甚至目標與教學內容脱節。一節課講什麼、學到哪,教師心中有數,學生卻一片茫然。也這因為教師上課隨意,這節課講不完,下節課接着講,這節課學不會,下節課接着學,也就談不上“堂堂清”,學生課上沒學會,作業完不成,也就談不上“日日清”。如果每節課目標明確而簡潔,讓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學有方向,學有動力,其結果不單單是讓學生知道學什麼,知道學會了沒有,更重要的是這樣可以使學生越學越有信心。這也使我想到: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下一週或下一天的學習內容,以使學生早做學習準備。

4、“先學後教” 教學法在新授前的輔助環節要求導入簡潔,直奔主題,強調開門見山直接開講,而我更傾向於精心設計導入,吸引學生。特別是對於語文課而言,導入精彩,可以達到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創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方可更好的體現語文教學之美。

5、先學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而這種先學,不是盲無目的的瞎學,不是教師放手不管,而是學生在教師自學指導下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設計恰當的自學指導,要求問題不能太多,太雜,太瑣碎,在備課時一定要充分分析分析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預設自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準備好相應的解決方案。我認為讓學生先學,關鍵是要保證學生參與學習,此次永威聽課我不幸的聽到了一位老師失敗的課堂教學,有幾個學生不參與老師的問題,偷偷聊無關話題。這使我想到:教師就是課堂的管理者,教師要更加關注班裏的學習困難生和學習懶惰者。從這一點上講,運用這種教學法教師並不輕鬆,而班主任明顯比科任老師更有管理的優勢。

6、後教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學生在自學時,教師要巡視,準確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在學生自學結束之後,教師要發動學生討論、質疑、交流,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在“兵教兵”之後“師教兵”。而老師一定要努力管住自己習慣於滔滔不絕的講授的嘴,“教師少講精講,只作點撥性的引導”。我的體會是,這樣的課堂,教師其實是在和時間“打仗”,爭分奪秒,需要教師對課堂有更高的駕馭能力。永威學校每個教室後方都有一塊鐘錶,其實我的教室後方也掛有一塊鐘錶,感覺這樣非常有利於教師調控教學時間。

7、“當堂訓練”是在“先學”、“後教”之後進行的。我感覺對於語文學科而言,當堂訓練可以更靈活。講現代文可以是文段訓練,講文言文可以是當堂提問。我和老師們過去的做法是一節課講,一節課練,甚至是講完一單元才回頭作練習,有時候學生交了練習捲來不及講就等到以後有了時間再説,結果是大大降低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今後要有意識的改變課堂結構,安排好講與練的時間。

8、永威學校的“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檢測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我們的做法是複習不及時,教學隨意性大,而且對學生輔導不及時不到位。沒有日日清,也就造成了後來學習和複習的困難。而我們面臨的客觀困難是輔導時間不如永威學校充分,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嘗試利用自己的正課來做相關的複習與輔導,改變過去平時不復習,期末總複習的低效做法,要做到每日總結、每週複習,温故知新。

9、永威學校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的還不夠,我認為恰當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會更利於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在這一點上,我校教師更有實踐經驗。

10、永威學校稱作業當堂完成,其實就算當堂不能完成,作為私立學校,學生在教師輔導監控下完成作業也有便利條件。我翻看了永威學校學生的作業本和作文本,發現作業批改及時而精細,這就大大確保了對於所學內容的鞏固。我校教師的做法是把作業讓學生課下完成,於是學生的作業質量就有了差距,有認真做的,但是更有應付作業的,有補作業的還有抄作業的。就我們的教學實際而言,當堂完成作業肯定不現實。那麼課下留什麼樣的作業,留多少才合適,又如何讓學生保質保量的完成,這些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11、我們使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還要不要預習?要。我認為課前預習更利於學生掌握知識,關鍵是佈置什麼樣的預習,又如何保證學生的預習,如何對預習進行檢測?更要解決好課前預習和課上先學的關係。我想在這一點上可以借鑑導學案,使學生的預習可查可控,而不是流於形式。

12、簡單談一下小組合作學習。先學是每位學生的自學,獨立思考,必須保證。在學生先學的基礎上才可以適當安排小組合作,所以自學與合作並不矛盾,二者是互補的關係。

13、在去永威學校之前,我看到了網上許多文章稱讚其校園文化,在我看來,其校園文化重在突出量化與評比,這是一個講競爭、重分數的校園,其班級文化更是如此,其教室後黑板上的“誰優秀,誰能幹,過關表上比比看”讓我歡喜也讓我憂,説實話,我更欣賞我的“書香教室”。

14、永威學校很關注教師素質的水平與提高,開展教師的評比:演講比賽、鋼筆字、粉筆字書寫比賽,比教師的學生滿意率、家長滿意率。反思我們教師自己,有時真的是不重視自己素質的提升,我們敢不敢測測自己的學生滿意率、家長滿意率?

15、教學改革非一人一時之功,對於一個學科而言,充分發揮好集體備課的力量,人人蔘與,羣策羣力,才會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我們的集體教研還好一些,而集體備課顯然是空架子。集體備課如何深入開展、如何分工,如何更有實效?這都要從長計議。

正所謂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對於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我要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運用,從而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以達到讓學生會學、學會、愛學、樂學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o9yy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