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心得

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心得

當今時代,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着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面臨着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脱離羣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越是這樣,就越需要堅守羣眾路線這條“生命線”。新形勢下,作為“中國號”巨輪的掌舵者,我們黨再次亮出羣眾路線法寶,重申、重敍、重塑黨羣幹羣之間的舟水之喻、魚水之誼、血肉之情。“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這場自上而下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黨如火如荼地開展。

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心得

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是我們黨強體健身、強基固本、夯實執政之基、提升執政能力的必要途徑。近期,通過認真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論羣眾路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論黨的羣眾工作》等輔導材料,在系統學、認真思、對照查的基礎上,我深刻認識到開展黨的羣眾教育實踐活動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大決策,是增強黨自身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黨正視和解決自身問題的政治勇氣,羣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的傳家寶、生命線、勝利線。

認真開展學習教育,切實實踐羣眾路線,就必須在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理論武裝,推動工作實踐上見成效,具體要解決好以下四個問題:

一、要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缺乏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一名黨員,縱使有學識、有能耐,但如果理想信念動搖,思想觀念跑偏,就會經不起誘惑、抵不住干擾,就容易滑向以權謀私、損公肥私的危險境地。“總開關”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卻實實在在、時時刻刻地影響決定着我們的意識和行為。對人民的歷史作用和主體地位認識不清,對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人生信念堅持不夠,對公與私的界限混淆不清,不知不覺間,自以為是、妄自尊大的主觀感覺就會萌芽,急功近利、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就會滋長。深挖“四風”之根,細察行為之垢,我們總能發現是理想信念出了狀況,“總開關”有了病灶。我們要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的精神,像他那樣有着“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凡事探求就裏、“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二、要切實解決好作風“籬笆”扎得嚴不嚴的問題。我們共產黨人一定要牢記“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的古訓,對自身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切實解決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習總書記強調,作風問題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執政基礎。目前,一些黨員幹部謙虛謹慎的意識有所淡薄,驕傲自滿的情緒有所抬頭,追求享樂的風氣有所滋生,和人民羣眾一起吃苦、一起奮鬥的意志有所薄弱。如果對作風問題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則會積小成大,積重難返。我們要切實按照省局和市局黨組要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市委“十項規定”、國家局“九條要求”和省局“32條規定”,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始終與黨中央、省市委、國家局和省局保持高度一致,嚴格做到“三個過得硬”、“三個不發生”,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見微知著,防患於未然;自覺對思想和行為做仔細檢查,發現問題早吃藥、早治病,爭取早改善、早治癒,通過革除“四風”之害,夯實作風之基。

三、要切實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談起。“大樹紮根於沃土,高樓立足於基石。”人民羣眾是事業發展的根基,也是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力量,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做羣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心繫羣眾、融入羣眾、服務羣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羣眾的信任,才能獲得羣眾的支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四、要切實解決好羣眾利益的問題。習總書記關於羣眾路線的系列重要講話,明確要求黨員幹部要對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和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三嚴三實”的要求,在對標立規中查找差距,在攻堅克難中提振信心,在上下互動中解決問題。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僅要解決思想上的問題,更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到“三入三出”,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羣眾利益。

一是要心入羣眾,走出“舊觀念”,關注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不能有員工或服務對象是“僕”、我們是“主”的觀念。一味強調羣眾素質低的觀點,本身就表現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思想。如果還按照過去那種“提要求”、“發號施令”的工作方式,不可能得到職工羣眾和服務對象的認可和支持。只有變“管制思維”為“服務理念”,少一點對別人的求全責備,多一點對自己的一日三省,才能在改作風、革弊病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探索出一條順應企業發展、順應時代發展的黨羣幹羣關係“共振”之路。平遙古城縣衙有一副對聯道: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説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必須樹立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要摘下“官帽子”,丟下“官架子”,帶着感情下到基層去,與基層員工和零售户面對面交流,以真誠的態度與大家一起掏心窩子講真話、講實話,説説自家事,談談身邊事,講講企業事,論論國家事,通過這種平等商量式的工作方式不斷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要讓基層員工和客户感受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地體現在了每一個黨員的一言一行中。

二是要身入羣眾,走出“文件櫃”,關注民利。馬克思指出,人為之奮鬥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羣眾工作必須以維護羣眾利益為出發點。我們要秉着羣眾利益無小事、幹羣一家親的理念,把客户和員工當做家人,把他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家事,把羣眾工作當做家業,設身處地為他們着想,真心實意為他們謀利。踐行羣眾路線不是嘴上説説,不是“稿來稿去”的空洞理論材料,而是要求我們要走出文山會海,走出文件櫃,走入基層,深入羣眾中。毛主席曾經指出,“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必須明白,羣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瞭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羣眾生活在最基層,對我們的方針政策落實情況的感受最真切,也最有發言權。我們的銷售策略好不好?我們的服務做得到不到位?我們的員工中有沒有違法亂紀的行為?我們的企業有沒有真正把他們放在心上?這些基層員工和客户的心裏是最明白的。要想為羣眾謀利,首先要關注羣眾在想什麼?這就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通過聽基層員工和客户“上課”,開設“家庭黨課”,與基層羣眾一起擺“龍門陣”,摸清一線的基本情況,把準基層問題脈搏,發現癥結點、抓住結合點,找準解決問題的“穴位”。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對關乎羣眾利益的“硬骨頭”問題、“險灘”問題知其深淺、知其寬窄、究其難度,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關注的熱點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從而找到啃掉“硬骨頭”、越過“險灘”的具體路徑。

三是要深入羣眾,走出“辦公室”,關注民困。走羣眾路線沒有捷徑,沒有技巧,唯有“實”在當頭,深“思”後“行”。黨員幹部是羣眾的嚮導,幹部之“領”就是要“率之以行”,真正把自己擺進去,不僅要身先士卒行動起來,還要敢動真格、擊中痛處、打在點上。要敢接“燙手山芋”,從羣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羣眾最困難的地方幫起。要幹好服務羣眾的“要事”。以點帶面、典型示範,在“零售店堂”交流經營心得,在“稽查現場”傳授打假經驗,在“廉政基地”做好警示工作。要以腳投票、關注民訴,通過建立社情民意反饋機制和羣眾評議評價機制,讓羣眾反映的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應”,讓我們的工作“次次有改善,回回有進步”。要解決好羣眾關切的“難事”。根據羣眾的需求制定“節氣表”,為基層工作提供信息、資金、技術等支持,幫扶“全天候”,多下“及時雨”。當羣眾有急事時可以隨時聯繫和求助,加強幹羣溝通,交流出現誤會、工作出現紕漏時,能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及時化解和消除,打造幹羣互聯的“主幹道”和“高速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nx3j8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