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有關地理學科的學習體會(通用3篇)

有關地理學科的學習體會(通用3篇)

有關地理學科的學習體會 篇1

1.總的看法與印象:失望,歷史的錯位

有關地理學科的學習體會(通用3篇)

仔細讀完這本高教社的《人文地理學》,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失望”。這是真實的感受。下面我就把這一感受逐一寫出。

文化地理

歸於文化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地理學在這裏沒有優勢;

在書中,沒有稱“文化地理學”,而是“文化與人文地理學”。在導言中,作者談及在20世紀50年代的北美出現的文化地理熱以及二戰後文化地理滲入到人文地理裏邊的一些情況,而且就此,本書就從文化開始。

等翻開具體內容時,我看到的是滿紙文化學的內容,談及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這部分內容時,介紹了Terry G. 喬丹的《Human mosaic》一書的分析框架:人文的空間現象——文化區(形式文化區、功能文化區、鄉土文化區);文化的時間現象——文化的擴散(擴展擴散、遷移擴散);文化生態學——文化與環境的關係(人地關係)。在這裏邊,我個人感覺地理學家沒有天然的優勢,我們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關於空間的人文事象的分佈都理所當然地成為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當社會學或文化學學者,沒有或較少的考慮空間和時間對其研究對象的影響而導致對自己的研究主題理解模糊或難以深入時,必然會加入地理環境及其歷史的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地理學家對文化學或社會學的具體內容的卻知之甚少,就像物理學與數學的關係一樣。

由此我得出我的結論,那就是把文化地理學歸於文化學、人類學和社會學。

人口地理

歷史上的戰亂,政權的更迭,資料欠缺,很難研究深入。作為經濟地理、城市地理和旅遊地理的輔助性角色,前途一般;

聚落地理:城市地理,鄉村地理。鄉村地理由於當前市場的拒斥,原本很有意義,卻發育不良。城市地理學卻蓬勃發展;關於聚落地理的思考將另闢《城市地理》的讀書筆記,深入探討。

歷史地理

歸還給歷史學,歷史,時間。地理,空間;

歷史與地理的關係是一個很有意味的話題,這個話題的淵源可以上溯至康德,這位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與歷史和地理相對應。歷史地理的興盛很大一部分原因歸於一些老地理學家,他們在歷史學領域的造詣非同一般,由於他們的優勢,發展了歷史與地理結合的新領域。在史學界頗有影響。但現在的大學培養模式很難再出現這樣的學者,所以這一分支會隨着老一代歷史地理學家的故去,逐漸喪失陣地。相反,這一現象如果引起了歷史學家的注意,可能會促進史學裏的地理學派。

基於此我認為,把歷史地理對還給史學吧,可能很殘酷,但很現實。

政治地理

歸還給政治學。地緣學,很有希望與發展的前途新興學科;

我對政治地理的理解和歷史地理相向,不再説明。

關於地緣學,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興方向,即於地緣學這種根基,只有把地緣學建成一級學科,其下的眾多二三級學科在不同的領域做實際的工作。這是一個新的綜合方向。

行為地理

趕時髦的產物,由於人類個體的複雜性,拒斥模型,很難有切實的成果;

產業(農業、工業)地理:教學時的尷尬,可以從理論上講述得很完美,富於啟發性,面對實踐卻是莫大的諷刺;

2.失望之餘的反思:感到欣慰,希望與危機、挑戰並存

時間很短:人文地理,起步才二十年,引入西方的人文地理才不過七、八年的時間,“新生兒”的狀態。“新生兒”的狀態孕育的很大的生機,前途看好。

個別學科的興旺:

經濟地理,歷史原因加之本學科具有其特有的優勢;

城市地理,強勢學科;

旅遊地理:社會、市場需要,錢途很好;

3.我自己的看法:

理論一些的看法:對自己負責就是對學科負責;

實際一些的看法:我們生在人文地理的繁榮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自有我輩的天地。

有關地理學科的學習體會 篇2

初入大學,以為自己選的歷史學專業只學通史,沒想到還有《歷史地理學》這門課,雖然是專業選修課,但是我還是蠻興奮的。我喜歡地理學,偏愛於人文地理學。恰好,歷史地理學這門課更多的是講人文地理的。

初、高中的地理課本都有穿插一點歷史地理學方面的知識,只是當時不知道這就是歷史地理學。雖有接觸,但是進入大學,這門課還是讓我費勁、捉摸不透。甚至很苦惱和困惑,不知道如何學這門課。此時,老師推薦我們去閲讀三本書,北大教授唐曉峯的《人文地理隨筆》就是其中一本。只是我粗心大意,買了他另一本——《閲讀與感知人文地理筆記》。歪打正着,看完這本書,我對學習這門課的困惑漸少,也大大增加了我對這門課的興趣。

《閲讀與感知人文地理筆記》是北大教授唐曉峯的新作品,書中有作者讀書的隨感,有記述學界大師及著作的文章,書末還有四篇懷念師友的文章。對於我們這些初涉人文地理的同學來説,這本書是蠻基礎的。書中內容既有可讀性又有學術性。而且,書中很多內容也是作者的讀書報告,這樣,我們可以從作者讀一本書的感悟中瞭解更多,把一些學術性比較強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這也是唐曉峯先生隨筆作品的風格。除此之外,讀完整本書下來,我覺得這書“人味兒”特足,這也是我可以看下來的原因之一。如果太多理論性學術性的東西,估計硬着頭皮也看不下去!

我對書中映像最深的是作者的前言和“時尚地理”這一篇。

前言教會我,在今後讀書學習中要把一些心得寫下來,可以是小論文,也可以是像作者書中的隨筆一樣——記載讀書過程的小感想小領悟。生活中,我們先感知,後歸納,再表述。這樣子,既提高了我們的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也要求了我們的解釋能力。除此,前言還教會我怎麼學這門學科——要有自己的一套思維和一套概念。自己的一套思維和一套概念是我們學習地理學的“槍”,當然,這支槍是很靈活的,絕對不是死的,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思維。我們現在就是要通過大量閲讀來增強對這一學科的瞭解,然後初步形成自己思維和概念,在日後學習和感知中,吸納被人的思想來逐漸完善自己的思想。即,現在我只要把基礎打紮實,走穩每一步,等待厚積薄發。

我對“時尚地理”這一篇的感悟來源於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古人崇敬自然,一些詩人散文家還在寫一些自然風光的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我自小就認為古人沒有描寫純自然風光的作品,都會加入一些人的思想感悟,讓景裏含有情,讓讀者在自然中的感受濃濃的人味兒。近代,受西方的影響,人們對自然更追求科學性的研究。科學性帶來了準確性,現代科技很好地滿足了人們對準確性的追求。地理經過現代技術的包裝搖身變得時尚了,時尚的東西總會有那麼一羣追捧的大軍。旅遊熱的出現就是很好的證明。時尚旅遊大軍,一方面把地理學的知識以新穎方式傳播了,使更多人關注地理學,也使很多人學習到地理知識。這對地理學的加速發展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種時尚地理還吸引了各地政府和商人的眼光。這幾年,各地政府爭搶“名人故居”的現象屢見不鮮,誰也不肯放手,這無疑是市場經濟追求利益而不擇手段毫無底線的缺陷所帶來的影響。還有,時尚地理給各大景點引來的不僅僅是更多莫名而來的友人,還有商人,他們活躍在各大旅遊區。有些歷史遺蹟、名人故居或者自然風光,一旦加入了商業,什麼“歷史味”“人文味”都沒了。去過好幾個地方,卻沒有讓我留下很深刻印像的。古人沒到一個景點,都有感而發,篇篇大作。而今,每一次旅遊,景色景觀回來全忘了,記下來的只是和同行的人在旅途中發生的故事。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對於情,總是那麼敏感。也許那山那水太無情,那些景點在現代變得太理性、太直白通透,政府包裝以及商業氣息的籠罩掩蓋了它們的柔情——能夠觸動我的柔情。也許,我們這羣旅遊大軍也需要反思,給景點景區帶去的不要僅僅是物質消費,更多的是文化精神消費。讓那些在時尚地理前競折腰的商家、政府、科學家和藝術家,歇一歇,停下來。我知道,地理知識的時尚發展表明了大眾對山川自然和自然風光的熱忱。我很高興人們有這份熱忱,但是,也很想大家明白,在欣賞自然的同時,給自然多一點關愛。值得開心的是,在國內,一種綠色旅遊的觀念和政府對景區的保護意識漸流行。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國人們將上下而求索啊!

讀一本好書,得一份感悟。在此,感謝書作者帶給我視野和心靈上的享受和閲讀的快感。

有關地理學科的學習體會 篇3

《地理學思想史》這本書在全息地展示地理學思想史的這樣一個辯證的過程,十九世紀以前,地理學的發展無疑是十分緩慢的,地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建立標誌出現在1874年的德國——地理學作為一門由專業教師們講授的高級課在大學設置,自此也開啟了地理思想史的近代時期。在這以前人們對問題的討論,或者説是這種“辯證”式的發展,表現得還不明顯,由於地理學在此前處於萌芽階段,已取得的成果還無法形成較為深入的對立,加之大學還沒有出現,使得這些學者在空間上還無法集聚,討論還無法經常進行。但通過洪堡和李特爾的努力,地理學已經為走進大學課堂奠定了知識基礎並初步獲得成功,特別是為地理學的專門化做好了開啟的準備。他們同在柏林1859年去世後,沒有人能夠接替他們,再也沒有一個學者能夠掌握關於地球的全部知識了,古典地理學就此終結。

十九世紀,隨着德國學術界的革新,大學作為一個學術機構,在中世紀的歐洲首先創辦,大學的創立意義十分深遠,不僅通過教育的方式為普及專門知識提供了固定的場所,使得關於學科知識的討論經常發生,而且還通過他自己的獨特方式把學術成果保存並傳承下來。在這裏我要説明的是在這個時候,真正意義的地理學的“辯證”的發展階段才正式開始。直到二戰以前,是地理學發展的近代時期,這一時期的發展,地理學的發展更多地歸功於個人的才能,地理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應用,基於如下五個問題:(弗雷德·勒克曼)①人類應該選擇宇宙間的什麼事物來觀察並記載?②觀察它們的最好辦法是什麼?③對觀察到的事物如何進行概括來解釋他們在地球上的某種重要幾何佈局?④如何來解釋這些佈局模式或言之成理?⑤怎樣來交流這些成就?近代地理學叢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開始發軔。這期間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並不是很頻繁,所以形成了一國別為基礎的各種流派:德國的新地理學,法國和英國的新地理學,蘇聯的新地理學,美國的新地理學。

在這一近代時期最富於“辯證”意味的地理學內部的辯論,當屬蘇聯地理學中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方面的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的分合問題,主張二者結合的一方以巴朗斯基和薩烏什金為代表,他們堅持人地關係在地區上的統一性;另一方面則以康斯坦丁諾夫為代表,認為“統治物質世界的規律和統治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是完全不相同的”,“這兩門學科無論在邏輯上甚至在實用上都不能合成一門學科”;並且認為“經濟地理學是一門純粹的經濟學科,應當和地理學決裂,徹底拋棄地理觀點”。全國人民委員會和聯共(布)小央於1934年5月16發佈的法令中,肯定了巴朗斯基的觀點,規定經濟地理助教學應以自然地理為基矗但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的各自獨立發展一直是蘇聯地理學的特點。到了六十年代V.A.阿努欽又掀起了一場新的論戰。阿努欽既抨擊了“非人文”的自然地理學,也抨擊了的“非自然”的經濟地理學。他認為地理方法在地區綜合體的研究上表現得最完美,只有在區域研究中,自然特徵、居民、歷史和人口、經濟才是平衡的。

現在回顧這段歷史,如果從上述的“辯證”的角度來看,可以稱其為一個非常好的例證。阿努欽選擇了一條理論上的中庸之道,他的著作對這個問題的論述無疑是翔實而又紮實的。但就我國目前的地理學及“大人文地理學”的分科現實來看,在實踐過程中,他們誰也沒有錯。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在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日益分離。我們把“城市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從大的“人文地理學”中分離出來,一方面是因為這兩門學科是同級別學科中發展勢頭最強勢的,另一方面,他們在研究的方法-論和認識論方面也不存在必然的共同理論基礎,或者是直到目前人文地理學也還沒有找到本學科獨特的理論基矗人地關係學説也不夠強勢。這也在表明人文地理學在基礎理論方面發展偏於薄弱的現實。現在也沒有誰一定要去爭辯,到底地理學是應該怎樣分科,為什麼?我認為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踐,學者們糾纏於理論,苦於抽象論辯,可能是當時地理學實踐所引發的,可能又是當時的實踐無法清晰解釋的。由上述辯證法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不簡單是理論上的所謂“正、反、合”的問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評判作用。如果當時的實踐無法解決爭端,就交給未來的實踐,經過若干年的發展,或許實踐不僅能告訴你誰是正確的,還能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你們都沒錯或你們的討論已然失去意義了。所以我建議,在運用辯證法解釋學科發展過程中,不要忽略實踐的重要作用,不然很可能陷入形而上學的境地。交由實踐,不是不負責任的推卸,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

二戰是使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劇烈轉變的重要觸動劑,同時也成為現代地理學與近代地理學分野的標誌。二戰後,人類社會迎來了少有的黃金髮展時期,技術革新的浪潮席捲全世界,學術界,包括地理學界也被席捲其中。二戰後至現在,世界地理學的發展開始進入了全面的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大洲之間的頻繁對話階段,詹姆斯的這本著作對此論述很少,對這段時期的學科發展史的辯證審視,將留待閲讀《地理學和地理學家——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時在下一份讀書筆記中詳述。

我對辯證法的認識

其實從辯證法的原初論述中可以看出,它只是用於解釋社會、經濟、歷史的發展過程。不用太費心思,你便可以發現,辯證法在解釋事物發展過程中是無往而不勝的,這裏有陷於“詭辯”的嫌疑。在預測方面,我覺得它是基本上沒有什麼功用的。愛因斯坦當年看過辯證法後就説,這玩意對科學研究沒有任何作用。這種説法,是否屬實,有待考證,但很少發現辯證法在預測科學發展時的有用成果卻是一個現實。事實上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一個命題的否命題特別是否定之否定的命題是什麼。在學科辯證發展過程中,辯證法也無法告訴我們這些。相反我們卻常能見到辯證法的濫用和誤用。這可能是很殘酷的現實。或者我説,辯證法是一隻不會生蛋的雞。比如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個學生,在臨考前一個月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設定考試只考語文和數學兩科,那麼第一種説法是,只學語文,第二種説法是隻學數學,這可以看成是“正”和“反”,那麼“合”呢?是既學語文又學數學麼,這有什麼意義。事實上不太會有人愚蠢到在分析這樣的問題時,搬出辯證法如此思考。在網絡上的bbs論壇上我們可以看到問題討論的這種辯證的進步方式,大家以某一問題為中心陸續發言,發言給我們以不同程度的啟發,如果非得要用辯證法的路子去歸納,你會發現其中的複雜性會大打折扣。一個見解的精彩,往往不一定產生於所謂的表面上的“否定之否定”或“合題”,有時還會出現更為複雜的情況,在不同的人眼中,同一論述的精彩程度會大相徑庭,甚至會恰恰相反。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洞察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也就是徹底弄清了人之為人的本質。人類認識自身,最終能否徹查之,還是交給未來的實踐吧!

自此基於我上述對辯證法的認識,便水到渠成地產生了這樣一種讀學科史的方法,那就是特別關注學科發展到危機重重,爭論到白熱化時的後續發展,看廣大學者如何解決危機的,爭論是如何產生的,分歧在那裏,又是怎樣化解的,還要特別觀察實踐在這其中的作用。觀史鑑今,弄清我們的學科從哪裏來,思考我們學科的本質,雖然無法完全解決現在的問題,但至少會堅定我們走向未來的信念。

後續的思考

如下想法將在另一本書《地理學和地理學家》的讀書筆記中展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和“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從歷史學理論角度審視學科的發展、延續;個體的主觀與客觀:從主觀與客觀的角度看地理學史;關於因果律:從康德的哲學看地理學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gwv3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