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1

子路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一天,子路與老師孔子閒聊,子路説,老師啊,我看衞靈公有把您留在衞國從政的意思,假如這是真的,您將怎樣做呢?孔子回答説,我會先正名。子路表示驚訝,他説,有這樣的事啊,正名這麼重要嗎?請老師指教。孔子説,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嗎。什麼事情不懂就説不懂好了。

孔子對名正言順重要性的解釋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裏的名,不等同於名字,而是指名分。什麼是名分?在《論語·泰伯》篇中孔子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權,該你負的責任,該你挑的擔子。名分是權利的來源,與利益緊密相聯繫。作為從政來説當然是名分第一,授權第一,然後是利益。授給你名分的同時,也就授給了你權利,並獲得相應的利益。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名分,“守慎正名,偽詐自止。”[1]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該幹什麼幹什麼,該得什麼得什麼,虛偽詐騙的事情就不會有了。現在看這些話,過於理想化了。從理想的角度看該你得的,你得;不該你得的,你不得,“偽詐自止”,但,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個水平上而言的,關鍵的是,人的思想覺悟不在一個水平上。因此“名分”是無法束縛人的思想行為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軌,就叫貪婪,貪慾。

孔子講正名,還是就從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着説,“名不正,則言不順。”道理很淺顯,你是一名後勤人員,你偏要管作戰部門的事情,誰聽你的?讓你去某某處擔負責任,你卻不是該處的處長、副處長,誰聽你的?説話沒人聽,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你的才幹就不能發揮,你再宏偉計劃,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話是“事不成,禮樂不興”,這裏説的“禮樂”,當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説:“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也就是説,你對合理社會的構想,不能落實,也就無法建立健全的社會體系,法律制度,就會賞罰不明,就會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約束別人,不知道如何處事,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會上。因此作為君子,你必須把你的名分告訴大家,公佈於眾,把你該負的責任説出來,該挑的擔子擔起來,而且説了就要做,承諾了就要兑現,不説假話,兢兢業業。

名分不僅對於權利、利益而言,也是對於物質的性質而言,正名的重要性還在於“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2]。什麼東西,什麼特性;什麼特性,該有什麼名字,給予分門別類,已備其“別物致用”,否則就亂套了。“正名”當然還包括思想認識,與對相對真理的把握上。南懷瑾先生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論。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會成功的。”[3]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卻乾的很帶勁,做得很帶勁,實在是司空見慣了,“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説人認識的偏差,與具體行動,與認識的準確與否,總是有距離,有偏差的。是不是聰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實把握的尺度上。你説你是唯物主義者,你講的話,你寫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義為圭杲,才能叫名實相符。中國文化重視名正言順,更重視名實相當,名實相符,名實一致,否則就是名不副實。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2

《論語》是一部古代教育學,中心思想是教育廣大學子達到“仁、義、禮、智、信”。其中有些論述對怎樣做好教師也有很大的教義。比如:

一、教師的形象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我們可以理解為:作為教師要莊重嚴肅,否則在學生面前沒有威嚴,學生學東西也不牢固。有很多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注意保持距離,和學生沒大沒小,無話不説,雖然一時受到學生的親近,時間一長,學生就對他失去應有的敬畏,把他的話也視為兒戲,其教育力度就打打折折扣。如果老師在學生面前保持嚴肅認真的教態,學生就不敢輕視,老師對於自己的每項指令都説一不二,要求一絲不苟。學生就沒有了討價還價的念頭,執行力會大大提高。

“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孔子温和而又嚴肅,威武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詳。孔子是老師的鼻祖,在學生面前保持嚴肅而温和,威武而不兇猛,莊重而安詳。這給我們做老師的形象上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不是一味的兇猛,也不是一味的一團和氣,而是一位長者,又是一位朋友的角色。

二、治學態度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老師的要求。樊遲請教孔子種莊稼。孔子説:“我不如老農。”請教種蔬菜。説:“我不如菜農。”這要比有些老師,不懂裝懂,生怕在學生面前丟面子,生搬硬套糊弄學生好。老師嚴謹的態度,給學生樹立起實事求是的榜樣,鼓勵學生在學習上也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意思是,見到比自己好的人就向他看齊,向他學習;見到比自己差的就反省自己,防微杜漸。作為老師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精神,哪怕是不如自己的人,只要有值得自己學習的東西,也可以做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意思是:自己靈敏又好學,還要善於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作為教師,要有旺盛的學習慾望,善於從自己的周圍找到值得自己學習的東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別人的優點值得自己學習,別人的錯誤,也值得自己引以為戒。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作為老師要教育學生,要不唯書、不唯上,只要自己的認識正確,可以向老師直面提出,老師也要本着嚴謹的治學態度面對學生,不必唯我獨尊。

三、教育方針

子曰:“有教無類。”人人都有享受受教育的權利。作為老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應該教而不厭,“誨人不倦”。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孔子的意思是,只要交一定量的學費,都可以享受教育的權利。老師無法選擇學生,只能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內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就是説:孔子的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拿現在的話説就是,教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細想品德,培養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對事業、對長者、對朋友忠誠的態度,做一個誠實守信的社會公民。

五、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對於中等以上的學生要適當地拔高一些,將一些稍有難度、有一定靈活性的題目;對於中等一下的學生可以降低一些要求,可以實行分層教學。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意思是説:特別聰明和特別智力低下的學生是無法改變的,對於學習語數外、數理化困難的學生,可以根據孩子的智力特點,該學其他的專業。現在很多老師在總結自己的教學成績時,總是拿班裏培養出了多少大學生,競賽時有多少人獲獎作為自己炫耀的業績,其實這裏面有老師的成分,但與學生的聰明才智有很大關係,老師不能貪天下之功為己有。在教學中,老師只能根據學生不同的智力水平,適時疏導,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良好的教育。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説:“不到苦思冥想時,不去提醒;不到欲説無語時,不去引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教他了。”而我們先在的教育,老師代辦的較多,在課堂上還沒等學生思考,就急於給學生説出答案。學生問題時,不讓學生思考,而是把解題過程給學生和盤托出。還有些老師,唯恐學生不會,把一些問題的標準答案給學生貼在教室的牆上,讓學生比對。還有些老師在不給學生批改作業的情況下,在課堂上給學生對答案,等等。這都有悖於孔子倡導的啟發式教學。

六、學風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在學習中要多做少説,勤於行動。培養學生一種務實的學風。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習是一種交互性活動,不但要靈敏好學,還要向周圍的同學學習,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向不如自己的同學學習。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對重要的知識點要認真識記,默默背誦,學習要耐得住寂寞,若有餘力,則以學文。要不恥下問,還要誨人不倦。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意思説: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別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後自己跟着唱。其實,學生的學習也是一樣,要保持謙遜的學風,只要別人做得好,就要認真向他學習,直到自己掌握為止。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意思説:有錯誤不改,是真正的錯誤。很多學生不注意改正自己的錯誤,有些錯誤犯了很多次都改不掉。對錯誤不重視,以後還會犯更大的錯誤。

以上是對《論語》中的部分論述的理解,錯誤和偏頗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指正。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3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傳承生命之火的人,他也應該經常考慮“人為什麼活着?”,然後明白“人是為追求幸福活着”。如果此生註定不幸,而又有一種生前前知的可能性,我想人人都會拒絕出生。筆者認為,《論語》開篇《學而第一》的第一段話就講什麼是幸福。而且對於教師的幸福觀啟示尤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告訴我們人生有三種幸福:學習的幸福,朋友講習的幸福,心胸開闊的幸福。在這三種幸福中,第一位的是學習的幸福,因為它在生命成長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筆者讀論語的第一句話,首先悟出“人生幸福學習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論語》中的第一句話。《論語》第一句話就講學習,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着儒家對學習型人生的嚮往,告訴我們學習是出於生命成長的需要,生命成長就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造物主給了我們什麼,二是我們努力到什麼水平。因此,所謂命運是先天條件和後天努力互動的結果。先天條件是不能選擇的,只好把它叫做命,我們要尊重它,因為它是後天發展的物質條件,它決定着我們可以往哪些方向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因此儒家認為,做人首先要“知命”,“子曰:不知命不足以為君子”。“知命”就是對人生的一種科學態度,就是尊重事實,就是接受自己,就是給自己的發展科學定位。這是科學發展觀。“知命”才會“安命”,“安命”的人會把人生的寶貴精力從怨天尤人中解放出來,從而專心致志謀發展。安命以後,心有所止,氣定神閒,所以張海迪、奧斯特洛夫斯基、桑蘭坐在輪椅上笑對人生。安命之後,一個人才能積極從現有起點出發,創造自己的未來。所以知命、安命是人生成長的第一步。知命、安命就是接受、承擔今天所不能改變的現實。但是生命狀態中不僅包括不能改變的現實,還包括可以改變的元素。對於這些元素,應盡到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感謝造物主,他只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給了人類自己。因此,當我們失意的時候,不要忘了造物主還給了我們一半的生命自主權,因此一個人永遠都不可消沉。當我們得意忘形的時候,也別忘了,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人是有命管着的,必須量力而為。所謂成長,專指對於自己能把握的那部分的充分發展。而充分發展唯一手段就是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就是漢語中學習這個詞的詞源。這句話首先告訴我們學習是“學而時習之”,然後告訴我們學習是是快樂的事情。可是今天很多中國的學習者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了。這跟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的誤讀關係極大。長期以來,語文老師把它翻譯成“學習完了之後及時温習、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我上國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是這麼翻譯的。那時感到很奇怪:學習完了及時温習、複習有什麼可樂的?問同桌“你學完了及時温習、複習,很快樂嗎?”他説“我從來不復習”,我笑了,難怪他學習不好!如果學完了及時温習、複習是很快樂的事情,那麼中國還會有學不好的學生嗎?尤其是還會有厭學的學生嗎?因此,那時覺得孔子很淺,説的話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現在明白了,孔子被現代人誤讀了。我們怎麼能把“學而時習之”中那個“習”翻譯成温習、複習呢!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羽”,下面是“日”,習的本意是小鳥學飛,小鳥學飛得一遍一遍地練,因此習的本意是練習、實踐的意思。這樣一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不就可以理解了嗎?學完了之後就時不時地把自己學到的用於生活、用於工作,那麼學習到的都是有益於生活、工作的事情,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啊!原來《論語》中的第一句話就包含着我們中國哲學的一個偉大的命題“知行合一”!

這句話可以破解中國當代教育中的很多難題——為什麼中國的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贏在起跑線上輸在終點?為什麼我們今天的教育培養不出一流的科學家?為什麼很多大學生人格萎縮?因為我們的教育與生活、社會實踐嚴重地脱節。學習應是學而時習之,結果成了學而不習,成了僅僅掌握書本知識,只備考試之需,學習者意識不到考試之外它還有什麼價值!因此,學起來索然寡味,學習就成了只有硬着頭皮才能堅持下去的事情!學習不是為了生命的成長,只是為了考試,因此,在考試之前還有動力,考試之後,動力全無。學習與生命成長脱節,這正是中國人感覺到學習是苦差事,而外國人不以學習為苦的原因。

然而,更可怕的是,中國很多的教師都不喜歡學習。中國的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低效的。有課程和培訓者水平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很多的中國小教師職業倦殆,沒精打采,甚至混日子,敷衍學生。很多教師除了教科書、參考書之外,有益文化水平提高的書一概不看,幾年不讀一本正經書,看書看的都是《女友》、《故事會》、市井小説一類的東西。學生課代表給老師往辦公室裏抱作業,總是看到老師在打無聊的網絡遊戲。“師者,人之模範也”。老師如此,學生怎麼能在學習方面歡欣鼓舞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樣,有其師,必有其學生。老師怎麼能給學生髮揮這種教師影響呢!因此,老師不學習就是誤人子弟。

筆者因為在河南省的中國小校長培訓中教學效果好的緣故,因此,經常受到河南省各地教育局、中國小校、教師進修校邀請,給中國小教師講學,深感中國小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很多中國小教師不學習。為什麼?學習觀不端正。把學習僅僅與狹窄的功利目的聯繫起來,只要不考試,就不學習。把學習僅僅理解為學,而不把學到的東西想辦法用於生活、工作,結果生活、工作無起色,也就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因此,今天學《論語》,目的就是重樹正確的學習觀。《論語》中的學生觀告訴我們,學習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學習,我快樂;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需要;因此應該學到老,活到老;學習是人生快樂、幸福的源泉;學習使我們青春常在。

因此,教師節來臨之際,我要對親愛的同行們談談我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想當一個好老師,尤其是想當一個擁有快樂心情從而享受幸福生活的老師,此生必須與學習相半。在古代,秀才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我認為是有道理的,不僅如此,“書中還有不老藥,讓我們將來免得老年痴呆症;書中自有金鑰匙,讓我們一生更理性;書中自有好朋友,讓我們一生不感孤寂;書中自有好氣質,讓我們超羣絕俗。”教師只要喜歡學習,善於學習,不管他長得是否漂亮帥氣,站在講台上,就會光彩照人。好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就是站在講台上就顯得比一般人更美麗的人!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4

人人都想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如何使自己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呢?《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用簡單樸素的語言,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每一個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滿懷理想和憧憬,希望能有所作為,但在現實中往往事與願違。要使自己的理想變為現實,工作並快樂着,必須有良好的工作心態和自信心。孔子説:“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要勇敢挑起工作重擔,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迴歸於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學習的心態,把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經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抱怨工作的勞動強度、收入的不公,產生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心理,從而喪失工作的信心,偏離人生的目標方向。

快樂工作,不能僅僅把工作視為謀生的手段,而要當作一項事業來做,當作生命和精神的需要來做。這樣才會給你帶來成功的喜悦。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讓每個人都能夠從內心深處承認並接受: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在競爭激烈的現實面前,應調整好與同事,取長補短。當然,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待工作,也需要把握好分寸。

在快樂工作的同時,更要快樂的學習,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社會中、工作中學習,從國小到老,無非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要把學好的工作,取得好的成績和收益。人人都要面臨新時代、新發展、新變化、新要求、新環境和新崗位,必須堅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高效工作。向領導、同事、老師及身邊的人學習,要認識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當你學到的東西越多,工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就會感覺到快樂和幸福!

讓我們一起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去工作、學習,使自己使他人都成為快樂和幸福的人。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5

《論語》是一部古代教育學,中心思想是教育廣大學子達到“仁、義、禮、智、信”。其中有些論述對怎樣做好教師也有很大的教義。比如:

一、教師的形象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我們可以理解為:作為教師要莊重嚴肅,否則在學生面前沒有威嚴,學生學東西也不牢固。有很多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注意保持距離,和學生沒大沒小,無話不説,雖然一時受到學生的親近,時間一長,學生就對他失去應有的敬畏,把他的話也視為兒戲,其教育力度就打打折折扣。如果老師在學生面前保持嚴肅認真的教態,學生就不敢輕視,老師對於自己的每項指令都説一不二,要求一絲不苟。學生就沒有了討價還價的念頭,執行力會大大提高。

“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孔子温和而又嚴肅,威武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詳。孔子是老師的鼻祖,在學生面前保持嚴肅而温和,威武而不兇猛,莊重而安詳。這給我們做老師的形象上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不是一味的兇猛,也不是一味的一團和氣,而是一位長者,又是一位朋友的角色。

二、治學態度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老師的要求。樊遲請教孔子種莊稼。孔子説:“我不如老農。”請教種蔬菜。説:“我不如菜農。”這要比有些老師,不懂裝懂,生怕在學生面前丟面子,生搬硬套糊弄學生好。老師嚴謹的態度,給學生樹立起實事求是的榜樣,鼓勵學生在學習上也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意思是,見到比自己好的人就向他看齊,向他學習;見到比自己差的就反省自己,防微杜漸。作為老師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精神,哪怕是不如自己的人,只要有值得自己學習的東西,也可以做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意思是:自己靈敏又好學,還要善於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作為教師,要有旺盛的學習慾望,善於從自己的周圍找到值得自己學習的東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別人的優點值得自己學習,別人的錯誤,也值得自己引以為戒。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作為老師要教育學生,要不唯書、不唯上,只要自己的認識正確,可以向老師直面提出,老師也要本着嚴謹的治學態度面對學生,不必唯我獨尊。

三、教育方針

子曰:“有教無類。”人人都有享受受教育的權利。作為老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應該教而不厭,“誨人不倦”。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孔子的意思是,只要交一定量的學費,都可以享受教育的權利。老師無法選擇學生,只能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內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就是説:孔子的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拿現在的話説就是,教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細想品德,培養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對事業、對長者、對朋友忠誠的態度,做一個誠實守信的社會公民。

五、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對於中等以上的學生要適當地拔高一些,將一些稍有難度、有一定靈活性的題目;對於中等一下的學生可以降低一些要求,可以實行分層教學。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意思是説:特別聰明和特別智力低下的學生是無法改變的,對於學習語數外、數理化困難的學生,可以根據孩子的智力特點,該學其他的專業。現在很多老師在總結自己的教學成績時,總是拿班裏培養出了多少大學生,競賽時有多少人獲獎作為自己炫耀的業績,其實這裏面有老師的成分,但與學生的聰明才智有很大關係,老師不能貪天下之功為己有。在教學中,老師只能根據學生不同的智力水平,適時疏導,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良好的教育。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説:“不到苦思冥想時,不去提醒;不到欲説無語時,不去引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教他了。”而我們先在的教育,老師代辦的較多,在課堂上還沒等學生思考,就急於給學生説出答案。學生問題時,不讓學生思考,而是把解題過程給學生和盤托出。還有些老師,唯恐學生不會,把一些問題的標準答案給學生貼在教室的牆上,讓學生比對。還有些老師在不給學生批改作業的情況下,在課堂上給學生對答案,等等。這都有悖於孔子倡導的啟發式教學。

六、學風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在學習中要多做少説,勤於行動。培養學生一種務實的學風。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習是一種交互性活動,不但要靈敏好學,還要向周圍的同學學習,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向不如自己的同學學習。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對重要的知識點要認真識記,默默背誦,學習要耐得住寂寞,若有餘力,則以學文。要不恥下問,還要誨人不倦。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意思説: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別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後自己跟着唱。其實,學生的學習也是一樣,要保持謙遜的學風,只要別人做得好,就要認真向他學習,直到自己掌握為止。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意思説:有錯誤不改,是真正的錯誤。很多學生不注意改正自己的錯誤,有些錯誤犯了很多次都改不掉。對錯誤不重視,以後還會犯更大的錯誤。

以上是對《論語》中的部分論述的理解,錯誤和偏頗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指正。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6

子路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一天,子路與老師孔子閒聊,子路説,老師啊,我看衞靈公有把您留在衞國從政的意思,假如這是真的,您將怎樣做呢?孔子回答説,我會先正名。子路表示驚訝,他説,有這樣的事啊,正名這麼重要嗎?請老師指教。孔子説,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嗎。什麼事情不懂就説不懂好了。

孔子對名正言順重要性的解釋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裏的名,不等同於名字,而是指名分。什麼是名分?在《論語·泰伯》篇中孔子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權,該你負的責任,該你挑的擔子。名分是權利的來源,與利益緊密相聯繫。作為從政來説當然是名分第一,授權第一,然後是利益。授給你名分的同時,也就授給了你權利,並獲得相應的利益。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名分,“守慎正名,偽詐自止。”[1]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該幹什麼幹什麼,該得什麼得什麼,虛偽詐騙的事情就不會有了。現在看這些話,過於理想化了。從理想的角度看該你得的,你得;不該你得的,你不得,“偽詐自止”,但,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個水平上而言的,關鍵的是,人的思想覺悟不在一個水平上。因此“名分”是無法束縛人的思想行為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軌,就叫貪婪,貪慾。

孔子講正名,還是就從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着説,“名不正,則言不順。”道理很淺顯,你是一名後勤人員,你偏要管作戰部門的事情,誰聽你的?讓你去某某處擔負責任,你卻不是該處的處長、副處長,誰聽你的?説話沒人聽,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你的才幹就不能發揮,你再宏偉計劃,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話是“事不成,禮樂不興”,這裏説的“禮樂”,當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説:“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也就是説,你對合理社會的構想,不能落實,也就無法建立健全的社會體系,法律制度,就會賞罰不明,就會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約束別人,不知道如何處事,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會上。因此作為君子,你必須把你的名分告訴大家,公佈於眾,把你該負的責任説出來,該挑的擔子擔起來,而且説了就要做,承諾了就要兑現,不説假話,兢兢業業。

名分不僅對於權利、利益而言,也是對於物質的性質而言,正名的重要性還在於“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2]。什麼東西,什麼特性;什麼特性,該有什麼名字,給予分門別類,已備其“別物致用”,否則就亂套了。“正名”當然還包括思想認識,與對相對真理的把握上。南懷瑾先生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論。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會成功的。”[3]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卻乾的很帶勁,做得很帶勁,實在是司空見慣了,“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説人認識的偏差,與具體行動,與認識的準確與否,總是有距離,有偏差的。是不是聰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實把握的尺度上。你説你是唯物主義者,你講的話,你寫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義為圭杲,才能叫名實相符。中國文化重視名正言順,更重視名實相當,名實相符,名實一致,否則就是名不副實。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7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傳承生命之火的人,他也應該經常考慮“人為什麼活着?”,然後明白“人是為追求幸福活着”。如果此生註定不幸,而又有一種生前前知的可能性,我想人人都會拒絕出生。筆者認為,《論語》開篇《學而第一》的第一段話就講什麼是幸福。而且對於教師的幸福觀啟示尤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告訴我們人生有三種幸福:學習的幸福,朋友講習的幸福,心胸開闊的幸福。在這三種幸福中,第一位的是學習的幸福,因為它在生命成長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筆者讀論語的第一句話,首先悟出“人生幸福學習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論語》中的第一句話。《論語》第一句話就講學習,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着儒家對學習型人生的嚮往,告訴我們學習是出於生命成長的需要,生命成長就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造物主給了我們什麼,二是我們努力到什麼水平。因此,所謂命運是先天條件和後天努力互動的結果。先天條件是不能選擇的,只好把它叫做命,我們要尊重它,因為它是後天發展的物質條件,它決定着我們可以往哪些方向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因此儒家認為,做人首先要“知命”,“子曰:不知命不足以為君子”。“知命”就是對人生的一種科學態度,就是尊重事實,就是接受自己,就是給自己的發展科學定位。這是科學發展觀。“知命”才會“安命”,“安命”的人會把人生的寶貴精力從怨天尤人中解放出來,從而專心致志謀發展。安命以後,心有所止,氣定神閒,所以張海迪、奧斯特洛夫斯基、桑蘭坐在輪椅上笑對人生。安命之後,一個人才能積極從現有起點出發,創造自己的未來。所以知命、安命是人生成長的第一步。知命、安命就是接受、承擔今天所不能改變的現實。但是生命狀態中不僅包括不能改變的現實,還包括可以改變的元素。對於這些元素,應盡到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感謝造物主,他只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給了人類自己。因此,當我們失意的時候,不要忘了造物主還給了我們一半的生命自主權,因此一個人永遠都不可消沉。當我們得意忘形的時候,也別忘了,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人是有命管着的,必須量力而為。所謂成長,專指對於自己能把握的那部分的充分發展。而充分發展唯一手段就是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就是漢語中學習這個詞的詞源。這句話首先告訴我們學習是“學而時習之”,然後告訴我們學習是是快樂的事情。可是今天很多中國的學習者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了。這跟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的誤讀關係極大。長期以來,語文老師把它翻譯成“學習完了之後及時温習、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我上國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是這麼翻譯的。那時感到很奇怪:學習完了及時温習、複習有什麼可樂的?問同桌“你學完了及時温習、複習,很快樂嗎?”他説“我從來不復習”,我笑了,難怪他學習不好!如果學完了及時温習、複習是很快樂的事情,那麼中國還會有學不好的學生嗎?尤其是還會有厭學的學生嗎?因此,那時覺得孔子很淺,説的話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現在明白了,孔子被現代人誤讀了。我們怎麼能把“學而時習之”中那個“習”翻譯成温習、複習呢!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羽”,下面是“日”,習的本意是小鳥學飛,小鳥學飛得一遍一遍地練,因此習的本意是練習、實踐的意思。這樣一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不就可以理解了嗎?學完了之後就時不時地把自己學到的用於生活、用於工作,那麼學習到的都是有益於生活、工作的事情,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啊!原來《論語》中的第一句話就包含着我們中國哲學的一個偉大的命題“知行合一”!

這句話可以解決中國當代教育中的很多難題——為什麼中國的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贏在起跑線上輸在終點?為什麼我們今天的教育培養不出一流的科學家?為什麼很多大學生人格萎縮?因為我們的教育與生活、社會實踐嚴重地脱節。學習應是學而時習之,結果成了學而不習,成了僅僅掌握書本知識,只備考試之需,學習者意識不到考試之外它還有什麼價值!因此,學起來索然寡味,學習就成了只有硬着頭皮才能堅持下去的事情!學習不是為了生命的成長,只是為了考試,因此,在考試之前還有動力,考試之後,動力全無。學習與生命成長脱節,這正是中國人感覺到學習是苦差事,而外國人不以學習為苦的原因。

然而,更可怕的是,中國很多的教師都不喜歡學習。中國的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低效的。有課程和培訓者水平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很多的中國小教師職業倦殆,沒精打采,甚至混日子,敷衍學生。很多教師除了教科書、參考書之外,有益文化水平提高的書一概不看,幾年不讀一本正經書,看書看的都是《女友》、《故事會》、市井小説一類的東西。學生課代表給老師往辦公室裏抱作業,總是看到老師在打無聊的網絡遊戲。“師者,人之模範也”。老師如此,學生怎麼能在學習方面歡欣鼓舞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樣,有其師,必有其學生。老師怎麼能給學生髮揮這種教師影響呢!因此,老師不學習就是誤人子弟。

筆者因為在河南省的中國小校長培訓中教學效果好的緣故,因此,經常受到河南省各地教育局、中國小校、教師進修校邀請,給中國小教師講學,深感中國小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很多中國小教師不學習。為什麼?學習觀不端正。把學習僅僅與狹窄的功利目的聯繫起來,只要不考試,就不學習。把學習僅僅理解為學,而不把學到的東西想辦法用於生活、工作,結果生活、工作無起色,也就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因此,今天學《論語》,目的就是重樹正確的學習觀。《論語》中的學生觀告訴我們,學習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學習,我快樂;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需要;因此應該學到老,活到老;學習是人生快樂、幸福的源泉;學習使我們青春常在。

因此,教師節來臨之際,我要對親愛的同行們談談我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想當一個好老師,尤其是想當一個擁有快樂心情從而享受幸福生活的老師,此生必須與學習相半。在古代,秀才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我認為是有道理的,不僅如此,“書中還有不老藥,讓我們將來免得老年痴呆症;書中自有金鑰匙,讓我們一生更理性;書中自有好朋友,讓我們一生不感孤寂;書中自有好氣質,讓我們超羣絕俗。”教師只要喜歡學習,善於學習,不管他長得是否漂亮帥氣,站在講台上,就會光彩照人。好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就是站在講台上就顯得比一般人更美麗的人!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8

一.教學工作需要謹言、慎行

在《處世之道》中有這樣一句“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能做到多聽取師傅的意見,多用心觀察身邊有經驗老師的言行,多進行教學思考必定能幫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此謂“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而對於“謹言與慎行”我覺得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在與身邊同事相處時做到“謹言”和“慎行”非常地重要。俗話説“三思而後行”,無論是言語還是行動都需要經過細緻的考慮之後再去實踐,在整個團隊中我更多地是需要學習、傾聽前輩們的經驗之談,積極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幹實事而不是誇誇其談。融入團隊,獲得更多老師的指導與幫助。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更應注重“謹言、慎行”。教師的言行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學設計中,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都應該經過縝密的思考,要注重課堂提問的設計,問題要有明確的切入點,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也即“謹言”。一個鼓勵的眼、一次輕輕的撫摸、一個善解人意的手勢都會帶給學生無限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同樣值得謹慎考慮。

為此,我將把“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作為我為人、為師之道,相信它能讓我不斷提升自身的內在修養、增強為人師表的人格魅力。

二.教師應是“仁者”與“智者”的結合體

在於丹看來,《論語》中的“仁”指的是關愛別人;而瞭解別人就叫做“智”。她指出在現代社會中的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我想在我們教學實踐中更應該提倡“仁”與“智”,通俗的説就是教師要懂得了解學生、關愛學生。教師要了解、關愛學生就應該站到學生中間來,善於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也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解讀學生,關愛學生。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提倡教師應該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充分體現民主與平等。教師在課堂中應尊重學生,多鼓勵孩子思考,使每個孩子在老師的期待中、鼓勵中去求知,去創新。

其次,教師在課下要做到“走近一點、蹲下一點、微笑一點”,用心的去了解、愛護學生。多參與孩子們的活動,多和他們談心,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評説自己,給自己的教學提出意見,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我想了解和關愛學生將是做一名教師永恆不變主旋律,就看你是如何用心去做課上和課下的“仁者”與“智者”。

應該説閲讀本書自己的感觸是比較深的,給我的啟示也很多。我想一本好書需反覆研讀,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精髓,有時間我將再次細心研讀一番,希望與讀過此書的朋友們可以一起來品味。

本期,我教高一語文,使用的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這本教科書第4部分是“名著導讀”,導讀的內容是《論語》。教師要求學生讀《論語》,必須首先自己讀《論語》。為了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提高學生思考能力與欣賞水平,我在網上瀏覽了有關孔子的一些專著,如《孔子評傳》、《孔子智慧》等,並且找出了一本《論語通譯》重新讀了一遍。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9

一部論語,兩萬餘字,卻可進入中國思想史上最燦爛的文章之列。它影響歷朝士子書生乃至普通百姓兩千餘年,國人的性格,也受到無聲薰教。封建王朝瓦解了,四書五經不能上講堂了,儒學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論語和其他儒家經典一樣,在書架上蒙塵。然而論語的光輝並不會因一時不被理解而消淡,儒學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部分,必然會和經濟一起復興,論語的精彩,必然會被更多的人體會。果然,于丹教授做客百家講壇,講《論語心得》,提醒了國人還有這麼一部經典等待着我們翻閲。

宋代有位大儒程子這樣説論語的都後感:“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讀了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可以説是深得其趣了。我讀完論語,時常心中有幾多惶恐,幾多自責,並且為孔子折服。讀論語,我以為有必要把孔子請下聖人的高台,而想像自己也是孔門弟子,追隨老師左右,聽其言觀其行,才利於得其樂趣。孔子是可愛而可敬的好先生,我的師兄顏回子路子貢等等也是個個稜角分明。粗看于丹教授講《論語心得》,分成幾個方面來論述。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部論語,我讀論語,只看得君子二字。不錯,我心中的論語,乃是一本學生的聽課筆記,所記錄的內容,是老師教學生如何做一位君子。

且看開篇學而第一講的是什麼。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述三條,第一為學道以長才幹,第二為交友以輔仁,第三條乃是修德,此三條者,不過都是為了做一個君子。孔子之敍君子,是從多方面多角度的,一部論語,正是為了告訴弟子們,何為君子,君子有怎樣的責任,君子有怎樣的才能,君子有怎樣的德行,君子怎樣為政,怎樣修身而成為君子……如此種種,都是自君子二字鋪展開來。論語當是一本給想成為君子的人看的書,不同的人可能看出不同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和君子是相關的,或者只是算君子的一部分,豹之一斑而已。

孔子的眼中的君子,是怎樣的人呢?讓我們去論語中看。想要直接給君子下一個定義是有難度的,君子內涵很廣。先説君子的責任。孔夫子自己就是位君子,他的志向,最能表明君子的責任。顏回和子路與孔子各談自己的理想。直率的子路説他想要車馬輕裘,與朋友分享,用壞了也不可惜;顏回説得自己要不誇耀自己的長處和功勞;而孔子説的是什麼?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這分明就是施於天下的政治理想啊。君子生於世,“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君子之出仕,並非為自己謀利益,而是實實在在要為了天下人。後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説法,與此類似。真的君子,是胸懷天下的,後世借救天下名行自私之實的豎子固然不少,真正的君子,還是有的。此一條,可以説是檢驗君子最根本的一條了,舍此餘不足觀。孔子多次感歎世道日下,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語氣中那份無奈的悲哀,正是君子的悲哀啊。

知道了君子的職責所在,是根本。要為天下人謀利,當有手段。儒家君子的手段,前人之述備焉。儒家治國的方法,以仁為本,推行仁政。然而在論語中,孔子多次被問道為政的辦法,孔子每次回答得都不一樣。孔子講仁,兼講禮,義,孝,忠,德,這些都可以作為為政的手段。子路問衞國之政,孔子説:“必也正名乎”,根本而言講的是禮;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這裏明瞭講的是德;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 :“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裏講的是仁和德;子貢問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這裏只講了三個具體的標準。至於其他弟子治理具體地方來問政,孔子給出的答案盡不不同。用孔子自己的話説,為政大概沒有什麼是非做不可的,沒有什麼是一定不能做的。只要合乎道義,都是可以的。因此可以綜合一點説,論語告訴我們,儒家之為政,只須着力於幾個基本原則之下,如仁,義,禮,等等。

知道了君子的職責、君子為政的辦法,要做一個君子,還須提高自己的修養。論語在這方面講了很多,當今國中高中課本讀本介紹論語,也往往從這些角度開始。孔子在論語裏面教授給人的知識是多方面的,有説立志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有説學習態度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説學習方法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説堅持的,“吾道一以貫之”。還有許多激勵人學習的句子,“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等等,讀論語總能被這些話語所感動。孔子要弟子所學的,就是要達到能為政的標準。孔子以為要推行仁政的人必須自己懷仁,治國以德的人必須自己立德,因此君子如果要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首先自己要有高的道德修養和才能。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概括起來就是要好學。孔子眼中的君子,重德行,輕言語,反對武力,好學。後世儒家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想必從孔子這裏得到不少啟示。修成了君子,便可以出仕來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政治願望了。

論語中展現了孔子多種多樣的教育方法,在今天看來,依然是很有意思的。然而這些只是孔子教導學生的手段而已。一部論語,記錄的是孔子和其主要弟子的言行,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理想。或許我看到的並不全面,然而君子一定是每一個讀論語的人無法迴避的,孔子的道,就是君子之道。對於孔子,真覺得顏回説得好,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循循然善誘人;對於孔子,顏回沒説到的一點,後代也時常忽略的一點,而很吸引我的一點是,論語中的孔子,生動而感人。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10

作為一名教師已不是第一次與《論語》打交道了,《論語》在我看來像是一位變幻莫測的朋友,每次接觸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發現。這個假期在校領導的建議下,我再次走進《論語》,與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交給了我們很多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講原則,更應該把握原則裏的分寸。我們今天總是在説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是好什麼事是壞,其實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斷不單單是好壞之分,只是看你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只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就不會出現問題的。孔子的一個學生曾經問過他,有一個人説:以德報怨何如。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經常説生活裏頭有這樣的人,無論別人怎樣對不起他,他還是對別人那麼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該在孔子那裏是得到讚賞的,可沒想到,孔子反問他了一句,“何以報德?”孔子的意思是説一個人他已經用德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麼去報人家的恩德呢?

讀到這,我猶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以德報怨是大度是豁達的表現,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這裏孔子又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就是説一個人,如果他有負於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他,去處理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饋那些真正有恩於你的人!

孔子説:“天人合一”。于丹老師解釋説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身為一名教師,那麼我的和諧是什麼?我想最根本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和學生在我看來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

孔子教育學生時態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張張稚嫩渴望知識的小臉,他們年齡還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識的能力比較慢,這就要求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平和,而且要對他們有信心,能夠發自內心的肯定他們。在我的職業道路上,我也會抱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與同事和平相處,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一個教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老師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説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因此我在與學生接觸的時候即使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降臨,我也要儘量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因為我堅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儘快的過去,這樣我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我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是多麼的重要。要使他們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無論對朋友領導還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最美的境界。

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説?哪個人前不説人?”人活一世,毀與譽,從來都是如影隨形的。名氣越大,越是難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將你狠狠地踩在腳下。豈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蓋棺之人,也難以定論。孔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別人的攻訐也好,吹捧也罷,全不必當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厲害了,其背後一定隱藏着某種目的。就拿孔子本人來説吧,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們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過是利用他的學説,用以禁錮民眾思想,作為鞏固其階級統治的工具罷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腳踏實地,做事一定要問心無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要認清糖衣裹着的往往是炮彈。贊也好,貶也罷,嘴巴是生在別人身上的,誰都有説話的權利,豈是誰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這樣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説別人不瞭解你,嫉妒你、攻擊你,你也不惱怒,而是時常反省自己,我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與其浪費時間去反擊別人的指責,倒不如埋頭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堅信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孔子曾説過,看一個射箭手技術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沒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後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沒有。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對他人不能太苛刻,寬容別人其實更是寬容自己。

人生在世,總是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總會產生各種不快與摩擦,在處理問題上,有的人會三思而後行,而有的人卻採取了極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時候我們寬容了別人,別人就會寬容我們,善待我們;而我們對別人苛刻,別人也會反過來以更加惡劣的態度來回擊我們。讓我們用寬容對待身邊的人吧,這不是消極或懦弱的表現,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風。

是《論語》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對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會我最多的就是寬容。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需要理解。寬容是催化劑,可以消除隔閡,化解矛盾;寬容是潤滑劑,可以調節關係,避免碰撞;寬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範,更是一種幸福。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選擇了寬容,便選擇了財富!讀懂了《論語》,便讀懂了人生!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11

子路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一天,子路與老師孔子閒聊,子路説,老師啊,我看衞靈公有把您留在衞國從政的意思,假如這是真的,您將怎樣做呢?孔子回答説,我會先正名。子路表示驚訝,他説,有這樣的事啊,正名這麼重要嗎?請老師指教。孔子説,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嗎。什麼事情不懂就説不懂好了。

孔子對名正言順重要性的解釋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裏的名,不等同於名字,而是指名分。什麼是名分?在《論語·泰伯》篇中孔子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權,該你負的責任,該你挑的擔子。名分是權利的來源,與利益緊密相聯繫。作為從政來説當然是名分第一,授權第一,然後是利益。授給你名分的同時,也就授給了你權利,並獲得相應的利益。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名分,“守慎正名,偽詐自止。”[1]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該幹什麼幹什麼,該得什麼得什麼,虛偽詐騙的事情就不會有了。現在看這些話,過於理想化了。從理想的角度看該你得的,你得;不該你得的,你不得,“偽詐自止”,但,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個水平上而言的,關鍵的是,人的思想覺悟不在一個水平上。因此“名分”是無法束縛人的思想行為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軌,就叫貪婪,貪慾。

孔子講正名,還是就從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着説,“名不正,則言不順。”道理很淺顯,你是一名後勤人員,你偏要管作戰部門的事情,誰聽你的?讓你去某某處擔負責任,你卻不是該處的處長、副處長,誰聽你的?説話沒人聽,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你的才幹就不能發揮,你再宏偉計劃,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話是“事不成,禮樂不興”,這裏説的“禮樂”,當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説:“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也就是説,你對合理社會的構想,不能落實,也就無法建立健全的社會體系,法律制度,就會賞罰不明,就會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約束別人,不知道如何處事,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會上。因此作為君子,你必須把你的名分告訴大家,公佈於眾,把你該負的責任説出來,該挑的擔子擔起來,而且説了就要做,承諾了就要兑現,不説假話,兢兢業業。

名分不僅對於權利、利益而言,也是對於物質的性質而言,正名的重要性還在於“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2]。什麼東西,什麼特性;什麼特性,該有什麼名字,給予分門別類,已備其“別物致用”,否則就亂套了。“正名”當然還包括思想認識,與對相對真理的把握上。南懷瑾先生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論。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會成功的。”[3]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卻乾的很帶勁,做得很帶勁,實在是司空見慣了,“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説人認識的偏差,與具體行動,與認識的準確與否,總是有距離,有偏差的。是不是聰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實把握的尺度上。你説你是唯物主義者,你講的話,你寫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義為圭杲,才能叫名實相符。中國文化重視名正言順,更重視名實相當,名實相符,名實一致,否則就是名不副實。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12

《論語》所反應的是孔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為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經過兩千多年曆史淬鍊的經典著作值得一代代人去重温,為一代代人去閲讀賞鑑。這就是: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説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説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説,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説,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説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而今我們提倡的“和諧社會”是以“八榮八恥”為基本內容、以公民道德建設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而儒家文化所倡導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道德精髓,成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基石。當然,儒家在做人修養上注重“仁”、“愛”的品德,“無同情之心者,無羞恥之心者,無恭敬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孟子·公孫丑》),孟子認為,人之性有四端,即惻隱之心、羞恥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有此四心,萌發人的仁、義、禮、智。“君子居心於仁,居心於禮。仁者愛人,有禮者恭敬人”(《孟子·離婁》)。孟子講仁,以仁律己,就是把自己當人看,守仁就是守住自己,“不失赤子之心”。顯而易見,孟子的“仁”與孔子的“仁”是相一致的,素有“孔孟之道”之説。因此,儒家提倡做人的良知、正氣、節操和胸懷:不泯良知,讓社會行於正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自信人生二百年,自當擊水三千里”,把壯氣、豪氣匯成一腔正氣;“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教人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行仁仗義,守身如玉,做大丈夫;“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讓人有博大的胸懷與境界。“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不苟》),儒家認為道德是人內心信念的提升。孔子強調正確立志,要求“為己”;孟子強調“思誠”。《大學》和《中庸》中“慎獨”,強調即使獨處無人監督之時,也要堅決履行道德規範,更是道德自律的體現,通過修身完善自己,通過自省來督促自己。孔子重視修己,“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自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之憂也。”(《論語·述而》)“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温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裏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説:“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説,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顯然,學習《論語》,就是盪滌我們的思想浮塵,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做事先做人”,一切從修身立德開始。誠然,誠以為人,誠以立業,誠以威國。誠實守信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道德規範,也是社會行為導向和價值取向的重要體現。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加強學習是現在的首要的任務;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領會學習與思考的辯證法很重要,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幹,必須認真讀書並進行思考,兩者不可偏廢,即“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我對學習方法的理解,核心在一個“悟”字,自我修煉、自我思考、自我循環、自我完善過程求的就是一個“悟”。能“悟”,才能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於新問題就會有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當然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要使自己學習後的藍天更加遼闊,還要及時總結,總結是提高的基礎。我在學習和工作當中,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包括關聯性的思考,才能使自己不斷温故舊學、收穫新知識。總之,這次學習讓我體味人生要“言寡尤,行寡悔”般淡定從容,要做到心靈的勇敢,要讓生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手捧一顆心來,無愧於人、無愧於崗位,永遠保持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牢記使命,不負重託,奮力拼搏,演繹精彩。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13

在讀罷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後,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南懷瑾先生對於《論語》獨到的見解,在學習上,南懷瑾先生對人們關於《論語》以往的見解進行了論述,並從另一角度來分析,不再是是以往的論述,墨守成規。就例如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的解釋,就匠心獨運,很直接的披露了學習其實是“不亦苦乎”,孔子的這句話實際上重點在於“時習”,講求的是學習的方法,而不是違心的高呼“學習萬歲”。對於我們所學的,南懷瑾先生也不是附庸以往的那些所謂的“聖賢書”,而是講求書的實際效益,身處在當下,只有那些搞學術研究的學者才會奮力於古典的著作,我們平常人所求的只是能夠生活的一種技藝,一項本領。因此學習不在於書籍,而在於生活。

教育應該是傳授真本領,而不是傳授應試技巧,南懷瑾先生對於這點也有很深刻的見解。他在論述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時,就曾提到文化道德不實的問題,當一個學生需要老師的幫助時,如寫論文,便畢恭畢敬,誇張一點可謂是點頭哈腰,結果畢業時,連影子也找不到,當然,這也可以看出現在大學教育的一個失敗,學生與老師之間不再是中學時的親密,彼此互無交流,你可曾試想大學畢業後你能記住幾個老師,乃至又有幾個老師能知道你。

孔子教育門人是根據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我們如今的教育也應該符合當前的國情。讀《論語》,學習的是有用的方法,從中找出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融會貫通方能學有所成。《論語別裁》就是希望我們能走出聖賢經典的誤區,看到當下,把握未來。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14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它的內容很廣泛,記載了孔子關於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各方面的言論。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創建的儒家思想不僅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思想和文化傳統有着深刻的影響,對世界也有很大的影響。在以儒家思想為特徵形成的儒學文化圈裏,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以及香港、中國台灣等地區,無論在經濟還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記載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反映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基本面貌,從中我們不僅可以充分了解孔子和早期儒家的自然觀,社會道德理想,以及教育、藝術等方面的主張,而且可以真切感受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智慧與生存智慧。孔子以一種無與倫比的洞察力,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看的格外分明,對人心、人性的善與惡有着透徹的理解,而對於為人處世、治國安邦,孔子更是滿腹經綸。

讀完論語之後,腦子裏都是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關於學習方面論述,下面我就學習從四個方面來淺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其一,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很重視學習態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學”,而且謙虛地説自己都沒有做到“學而不厭”。他還特別提倡互相學習的態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種“樂”,是與朋友相互學習,研討之樂,是增長學識之樂。最可貴的是孔子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他肯定了學生孔圉“不恥下問”的精神,其實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於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從之”,對於“不善者”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裏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傳説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學習,他就是一個虛心求教善於學習的人,所以才成為古今聞名的大教育家。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則都談到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強調温習的重要。孔子的時代,教的功課有禮、樂、射、御,所以不僅有温習,還有實習,要實際操作。“默而識之”,強調了“識”,即記住,只有記住才談得上掌握鞏固。“温故而知新”,温習的目的是什麼呢?固然為了“識”,為了掌握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但不要忘記“知新”,只有有了新體會,新發現,才達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識的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只有不斷地繼承、創新、再繼承、再創新,才能使知識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温故知新”閃爍着辯論思想的火花。孔子還特別強調“學”與“思”的結合,不可偏廢一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為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其三,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裏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説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説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裏孔子間接地説明了博與精的關係,值得借鑑。

其四,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説,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説:“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説,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於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也就是説當官時有餘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後有餘力就可以做官 。這一思想實質上也體現了學與用的關係,要想當好官必須學習,學習的目的應是更好地當官,體現了學習與應用的關係,也體現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師培養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於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是大學問家,一生勤奮治學。他總結出豐富的治學經驗,傳延百世。做學問自然以“學”為中心,然而不能忽略“習”“温故”“問”“思”等。他指出“温故”與“知新”,“學”與“思”的相互依存關係,非常可貴。他認為學無止境,所以要“學而不厭”。越是大學問家越能感受到知識汪洋無際,孔子就是這樣的大家。

總結一下,其實學習《論語》的過程,也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自己的毛病習氣作鬥爭的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比如懶惰、貪吃貪睡等,老師説,君子見得思義,不佔別人便宜,即使是隨手可得,也決不沾染。在學習後常常感到非常的慚愧,當後不再造,作一個安分守己、精進好學的人。

教師學習論語心得體會 篇15

7月5日,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論語講座,通過學習,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

《論語》告訴我們學習要“温故知新”、“學而時習之”、“學而思”,這樣才能“為師矣”,而現在我因各種原因疏於學習新知識,對以前學過的舊知識更是很難做到“傳而習”, 所以常常會感到非常的慚愧,作為一個老師,更應當做一個精進好學的人。學習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學習,一種是被動學習。只有知道自己不知的人才會主動去學習,而自我感到什麼都知的人往往會放棄學習,或採取一種在某種壓力之下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時學習的知識會博學,被動學習時學習內容會有侷限性。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尤其是在當今發達社會,網絡、傳統教育、自學等,不管採取何種方式,總是或多或少地瞭解了不少未知領域或温故了舊的知識。

蘇格拉底曾説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真正的哲學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意義,他們把這種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還重要。在對人生的不斷反省中,他們認識了生命的價值。在教學中我們要常常這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正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得以及時學習,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行為。生活也是如此。反思後則奮進,發現問題則深思,存在問題就修改,找到經驗就昇華。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我們要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恕”這個字。 “恕”,即為“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該儘量寬容。” 在教育和管理學生時,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孔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語,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利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教學態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學生的錯誤行為,教師不能只是嚴厲斥責,而是從學生長遠發展角度,採取了寬容的態度,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也給學生留下了自省的空間和主動改過的機會,為學生的未來撐起了一片晴空。

寬容作為一種處世智慧是一種教育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地開闊眼界與胸懷提高自身修養。要尊重理解學生,並給以台階,既要讓學生下得了台,又要讓學生登得更高。這樣學生還會還老師一個驚喜,師生間更多了一種默契,達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因為寬容,老師給了學生足夠的理解和 尊重,給了學生一個改過的機會 與過程,也贏得學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寬容能驅走怨恨,寬容能帶來親情,能創造輕鬆、和諧、融洽的氛圍。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們的想象。

任何偉大的事業,成於堅持不懈,毀於半途而廢。做為教師要讓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志向,就要因材施教,敢於坦露自己的心聲。無論是“率而對曰”的子路,還是“春服即成,浴於沂,詠而歸”的曾皙,都敢於真誠地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生年齡小可能沒有很深的體會,而做教師的是有這種體會的。那麼,做教師的有責任領好學生的每一步。讓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從初級到高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e8gr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