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物理的學習心得(通用7篇)

物理的學習心得(通用7篇)

物理的學習心得 篇1

學習大學物理,是鍛鍊我個人思維運用的一個重要方式,物理這門課在大學的學習已經不同於你高中和國中的物理學習,很多大學物理的內容在以前看起來也許就是天方夜譚,這要求我們以一種新的學習姿態來對待,比如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章節學習,我們就不能按照以前的舊觀點來強制自己來接受,這樣對於學習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反而會使那部分的內容更難理解,也會使得學習的過程枯燥無味,這不是老師和同學們所希望看到的。所以説,學習大學物理對我們的思維來説是一種鍛鍊,這對於我們學習經濟專業的大學生來説是彌足珍貴的。

物理的學習心得(通用7篇)

大學物理帶給了我什麼?我覺得首先是嚴謹踏實的素養,思維的辯證性,邏輯理解能力的培養!當然這所有的一些都是基於踏實的學習物理而不是為了在考試中拿高分的基礎上的,能在考試中拿高分並不能説明他的物理素養就好,要不然以中國學生這種在國際物理競賽中無敵的姿態,我們國家該有多少諾貝爾獎了啊?!其次是思維的廣度得到了質的飛躍!學物理的人會有非常非常廣的思維,他考慮的小到粒子,大到宇宙,思維空間非常廣闊,這樣,他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很有深度。最後物理學的問題體現出很多思想內涵的!這也是愛因斯坦如此偉大的一個原因吧!他也許比牛頓更偉大,因為他對於科學的貢獻,更加深刻地進入了人類思想基本概念的結構中。

大學物理跟中學物理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基本上來説,大學物理是中學物理的延伸。學習大學物理會有助於你更好的理解物理學一些原理和本質的東西。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及物質運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它是一門嚴格的、精密的基礎課學。使我們通過努力能夠順利地解決物理實驗呈現的問題,考驗了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加深了我們對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體的印象,即大學物理更多地依賴於高等數學,因此對於一年級的新生來説,在第一學期的高等數學的學習中,不僅要會計算微分與積分,更要理解微分與積分的物理意義,為第二學期的大學物理的學習打下厚實的數學基礎,另外,在學習大學物理過程中,對於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要有清晰的認識,充分認識這些概念、定理與中學物理的異同,在充分理解概念和定理的基礎上要做一定量的習題,做題過程中充分體現題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許多科學大師都曾津津樂道於他們早年在習題中的受益,雖然做習題本身不是科學研究,但對研究能力的`培養卻有重要的作用,索末菲曾寫信給他的學生海森堡,告誡他:“要勤奮地去做練習,只有這樣,你才會發現,哪些你已理解,哪些你還沒有理解。”

關於學習大學物理的建議,我認為一是要認真聽講.不僅要聽老師對物理概念,物理內容的講解,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技巧.二是及時複習,勤思多練.還要學會保持對物理的興趣,介紹幾種保持興趣的方法:你可以去看一些科普類的電視節目(中央十台),看科普類的書籍知識.也可以主動接觸一些科學幻想類小説,科幻小説,這些都是提升我們物理學習能力和興趣非常有用的方法.三是要保持充沛的想象力,很多物理現象,物理結論都是很出乎人意料的,有了充沛的想象力,就不難理解這些千奇百怪的物理特例了。要獲取高分,考前應把老師給的材料做一遍,也要把書認真的看一遍,,我相信不用一個星期就可以看完,會不會沒關係,重要的是你入門了,然後做練習,看例題,再做練習,有空去圖書館借一借關於物理的書,拓展一下知識面,發散一下思維學的是原理,你書看多了,慢慢就會有自己的理解從最基本的原理理解,讓一切還璞歸真。

摘要:物理這門課在大學的學習已經不同於你高中和國中的物理學習,而且我們在這裏學到的也要遠遠比高中學到的要多,它鍛鍊我們的思維,培養我們的嚴謹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受益匪淺。

物理的學習心得 篇2

我覺得,科學的目的除了應用以外,還有發現世界的美,滿足人類的好奇心。物理化學自然也是科學,所以同樣適用。

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電化學,表面化學……物理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大致如此。

物理化學當然是有用的,這一點只要平時請教一下盧峯老師,與他交流一下就很清楚了,事實上,他的工廠離不開物理化學的知識。而像甲醛,氨等的生產也必須綜合考慮反應的自發性,反應速率及生產成本等因素,以尋求可以帶來足夠經濟效益的生產條件(温度,壓力等)。

物化是有用的,也是好玩的,這些是學習物化的動力,那麼,怎樣才可以學好物化呢?

對我來説,主要就是理解-記憶-應用,而串起這一切的線索則為做題。理解是基礎,理解各個知識點,理解每一條重要公式的推導過程,使用範圍等等。我的記性不太好,所以很多知識都要理解了之後才能記得住,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對某些部分的知識點或公式等的理解可能比別人要好一點,不過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好像有一些公式的推導過程比較複雜,那或許可以放棄對推導過程的理解,畢竟最重要的是記住這條公式的寫法及在何種情況下如何使用該公式,這樣也就可以了,説到底,對知識的記憶及其應用才是理解的基礎。只是,在記憶的過程中有些細節是不得不注意的,如上下標等,標準摩爾吉布斯自由能變如果少了上標就失去了“標準”的含義而變為一般的摩爾吉布斯自由能變。

盧峯老師説過“物理化學不在於繁雜的計算,而是idea”。我很贊同這個觀點。我覺得學習物化時應該逐漸的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物理化學的理論框架,要培養出物理化學的思維方式,而且應該有自己的看法,要創新。就像在學電化學的時候,我研究過原電池的設計,而且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所以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05ac的班刊上,我希望可以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物化離不開做題。認真地去做題,認真地歸納總結,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這樣才能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框架,而且做題也是一個把別人的框架納入自己的框架的過程。從另一個方面來説,現階段我們對物理化學的應用主要還是體現在做題以及稍後的物理化學實驗中,當然把它們應用於生活中也是可以的,至於更大的應用,如工業生產上,還是得等畢業之後才有機會吧。

熱力學基礎的重點應該在於各種狀態函數的計算,這部分的常見題目就是計算w,q,△u, △h, △a, △g,△s這七個物理量,其中w與q是過程函數而△u, △h, △a, △g和△s為狀態函數變,這是在計算時不可忽略的。例如,有這樣一道題:水在一個大氣壓下及373k下轉化為同温同壓下的水蒸氣,要計算上述七個函數,第一道小題是經由真空膨脹過程,第二道小題是等温等壓可逆相變。經由不同途徑,系統所作的功及所吸收的熱當然不同,但是難道△g等狀態函數變也不同嗎?如果從頭計算一遍不就做了無用功嗎?熱力學基本方程式也是很重要的,在計算中要用,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也要用。不過我一直都沒有把他們記得很牢,但是我理解了它們的推導過程,所以可以隨時推導出來,而這也就有利於我對物理化學的一些章節的理解與掌握。就像為什麼偏摩爾吉布斯自由能同時又是化學勢(chemicalpotential),因為dg=-sdt+vdp,g的特徵變量就是温度t與壓強p,所以偏摩爾吉布斯自由能的下標即為t,p,nc(c≠b),而化學勢的.下標必然為t,p,nc(c≠b),所以gb=

μb。而其它的狀態函數的特徵變量都不是t,p因而它們的化學勢與偏摩爾量都是不同的。

至於動力學,不同反應級數的動力學方程自然是很重要的,而且對於反應級數的判斷也是重要的,速率方程,速率常數或者半衰期,只要告訴我其中之一我就知道這個反應的級數。舉個例子,一級反應的速率常數的單位必為(時間)-1,而且一級反應的半衰期為k,與初始濃度無關。而動力學方程的推導也是重要的,考試時出現這樣一道動力學的大題,給你反應機理要你推導出速率方程也是很正常的,順帶説一句,高分子化學的考試也很可能出現這樣的題型。

實際上,有時候我覺得物化還是挺好玩的,然而,它的難度一點不小。在學習物化的過程中,我儘量讓它更系統化,注意不同章節之間的聯繫,例如根據△g=-nef,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用電極電勢e計算△g,這樣也就把熱力學與電化學關聯起來。

儘量培養自己對物化的興趣,多看書,多做題,總結自己的經驗,最終建立起屬於自己物理化學理論框架,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學習物化的方法。我又記起高中教我數學的老師説過的“知識要收斂,題目要發散”,其實這也適用與對物理化學的學習。所謂以不變應萬變。在做題過程中不斷總結歸納,不斷增進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持之以恆,最終就有可能讀通物化,面對什麼題目都不用怕了。這一點尤其是對有志考化學專業研究生的同學來説很重要。最後,加油吧,各位。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物理的學習心得 篇3

1、學會使用物理課本。對於才開始接觸物理的八年級的同學,從課本瞭解國中物理課要學習的全部內容是什麼?物理課上老師會先講些什麼、後講些什麼?作為學生,是被動地等待答案,還是主動地探求去尋找答案,當然是做後者。

2、物理學中的概念和規律很重要,在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學習是重要的,這在學習過程中是非一日能掌握的。同學們在學習每一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時,要使自己由“機械記憶”轉為“意義記憶”,最終上升為“邏輯記憶”也就是需要理解記憶。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探尋好的學習方法。第一要學會“預習”,第二要學會“有目標、有重點的聽課”,第三要學會獨立完成作業,這裏所講的獨立完成作業,不單純指不抄他人的作業,而且是指做作業時不對照課本、不對照課堂筆記寫作業。是指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是要在同學們在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信。基本原則是:學會有意識、有目標地觀察,豐富個人的感性認知;把握好學習過的“預習、聽課、作業”的三個環節;定期進行所學習知識的小結或總結。

4、加強訓練,需掌握兩方面的能力,一是用物理用語表述問題和規範書寫物理公式、解題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實驗基本操作能力。物理用語是學習物理的語言工具,必須學好。物理用語中專用詞、專用符號需要一定的記憶,例如,每個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稱和表示字母;每一個物理規律或定律所有它的陳述原則。但是這些內容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每個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數都是用物理名稱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範和熟練。它們是學好物理的基礎。

5、善記憶,會記憶,提高記憶效益

為了使學到的知識牢固地銘刻,必須加強記憶。如圖表記憶,順口溜記憶,理解記憶,類比記憶,系統記憶,形象記憶等,這些巧記、妙記,都能縮短記憶週期,使知識信息貯存得牢固。如果能做到科學記憶,就可以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智慧的倉庫”。在新的學習活動中,當需要某些知識時,則可隨時取用,從而保證了新知識的學習和思考的迅速進行。

物理的學習心得 篇4

1、 記好提綱

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那麼多,全部記下來沒有必要,上課時又疲勞又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老師講的問題,其實提綱是一堂課的骨架和脈絡,它反映了課堂教學內容的結構、系統和要點,老師一般都要板書出來,記提綱可以條理知識,鞏固記憶、筆記時要邊記邊體會,力爭不重不漏。

2、 記錄實驗現象及其本質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材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這些實驗能直觀地反映物理規律,因此,觀察並認真記錄實驗中的正常現象,有助於迅速正確地理解物理規律。當然,實驗中的意外現象也不可忽視,它或許是你迸發靈感的基點。同時,力求認識現象的發生本質,溝通和理順各現象間的聯繫,明確記錄其實驗結論。

3、 記錄重點、難點和疑點

每節物理課都有學習的側重點、難點和疑點。因此,應注意老師的啟發誘導、分散講解和設疑討論,根據教師的闡釋和板書,有條理、有針對性地整理在課堂筆記中,同時,要把課堂上一時沒聽清或沒聽懂的內容記下來,課後和老師商榷,這將有利於拓寬自己的思維空間。

4、 記錄注意、説明和要思考的內容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老師常會説“注意”,提醒學生易上當、易錯、易誤解和易產生錯覺的問題,通常用“説明”二字交待特殊形式和現象、特定條件和結果、特別問題及原因,以及以課外作業的形式留給學生討論、思考、觀察的問題,這些都是透徹理解和全面掌握物理規律的關鍵點。

5、 記錄思路、方法、小結和內容之間的'聯繫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會不斷地介紹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技巧。筆記時要側重記下分析的關鍵依據和思路、解答的步驟,並歸類掌握,使解題有“規”可循,有“法”可依,便於總結各知識點、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繫,使知識、思維網絡化,這對綜合複習、提高解題能力大有益處。

物理的學習心得 篇5

在教研室舉辦的20xx年8月基礎教育教材培訓學習,使我得到了向專家和各學校學習交流的機會,慢慢體會到新教材編寫過程中所藴含的理念,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的體會。具體如下:

一、教材的編寫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物理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與物理學的進步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着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因此我們物理的新教材就是凸顯了這樣的一個指導思想。引言部分就着重介紹了近三百年來每一次物理學的突破都帶來了社會的巨大變革,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現就北師大版新教材的編寫分析如下:

(一)教材編寫意圖:以《綱要》為指導,落實《課標》

1.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從好奇式興趣(有趣)→喜愛式興趣(樂趣)

2.強調“做”科學的思想,重在學習方法的培養:學會多少知識並不是關鍵,關鍵是學會學習。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親身經歷和體驗知識和運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信息意識、研究意識、交流意識、應用意識,以及創新意識

科學家創建的三大科學工作方法:

觀察:瞭解現象,收集資料,發現問題;

實驗:具有可控性、可重複性;

理論:知道過去,預見未來

3.立足於學生的發展:把物理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把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與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結合起來,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的結構體系:遵循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從宏觀到微觀,從簡單到複雜的思路,安排教學內容。適當增加實踐活動及教學內容的彈性。如做一做,閲讀材料,科學窗,觀察與思考,討論與交流,實踐活動,實驗探究,作業,想想議議等欄目

二、新課程標準符合時代的要求,與以前的中學物理大綱相比,更加完善,更加細化,更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精神。

新的教學理念不是對原有的傳統教學全盤否定,而是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同時養成學會學習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偏重書本知識,而是注重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使學生了解:知識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從而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不再只是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而應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因此新的課程標準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三)教材的主要特點

1.體現物理學的思想、方法,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密切聯繫生活、社會,突出觀察、實驗→思維方法→實際應用

(1)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顯性的,如“問題與思考”;隱性的,如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等

(2)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分析得出結論

(3)知識運用於實踐

2.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倡導科學探究

學習方式有三種:接受式學習方式、討論式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方式。新課程倡導科學探究。探究學習的實質是學生主動參與,親身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技能,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體驗探究的樂趣。本書設計有“小探究”、“大探究”。儘量在每節都有“小探究”(時間在十分鐘以內),每章至少有一節“大探究”(時間在25分鐘以上),冠以“探究”字樣。“小探究”可以將教師的演示實驗變成學生的隨堂實驗;“大探究”的七大要素可以逐步完善

3.適當增加新題材、新科技成果及有關圖片(含照片)反映時代感,同時增加聯繫生活、技術、社會的實際內容,以擴展學生的視野。如八年級第一章“生活和技術中的物態變化”、第二章“新材料及其應用”等

4.適當增加了一些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訪問、小製作、小實驗等,作業中也安排了上網查資料,鼓勵學生選做和相互交流;適當增大彈性,設立了“科學窗”、“閲讀材料”等欄目。“科學窗”要求大家都學,“閲讀材料”是由學生根據興趣選學的。

三、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程標準

1、組織有效地課堂教學。有效(理想)的課堂教學應該是能充分體現教學實質的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真正關注人的發展。表現在,一是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二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三是對課堂中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與反饋能及時作出反應。

2、知道如何使課堂教學要達到理想境界,以便更好的開展教學。

(1)課堂教學是由課前、課中、課後三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的動態系統,因此,課堂教學達到理想境界取決於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的活動的有效性

(2)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問題生成與解決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達到理想境界主要取決於問題的發現、生成與通過活動對問題解決的有效性

(3)從課程的角度看,課堂教學達到理想境界取決於對靜態課程的研發程度及將靜態課程轉化為動態課程過程的有效性,取決於教師、學生對課程的領悟程度

3、創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活動

(1)課前的教學準備活動

①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如預習、閲讀、討論、實驗等)獨立學習方式,走進文本、走進生活,作好學疑筆記和練習,總結收穫,發現問題,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②教師認真研修課程標準、研讀教材,研究學生,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及自身的優勢、學校的教學環境與條件進行教學設計。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選擇組織教學內容、開發可利用的教學資源、策劃可操作的教學流程;關注學生的課前準備活動,檢查學生獨立學習的效果並做出評價,為學生學習提供有效地指導

(2)課中的教學實施活動

①學生通過同伴互動、合作交流、展示獨立學習成果、探究新生成的問題,達到問題解決;在經歷真實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獲得情感的體驗,能力及科學態度與價值觀的提升

②教師為學生構建一個互動的平台;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真實地研修活動;指導學生提煉問題、解決問題;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基本語言的掌握情況

(3)課後的教學評價活動

①學生對獲得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進行反思、探究、拓展、訓練,提升對問題的認識;運用獲取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去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處理的過程中發現並提出新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學會學習

②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並做出評價,通過對效果的分析,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行為進行反思,提出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改進意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間斷地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實現“學會”向“會學”的轉變

4、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判斷

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通過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行動、生成方面的表現的觀察,通過對學生所獲得的在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識與技能、思想、方法等方面具體目標達成的程度的評價來判斷的

②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髮展與進步的教學,體現了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實性、科學性,體現了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性,是學生髮展的真實過程,是體現課程價值的過程,是展示教師教育智慧的過程

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是教化,教學是“診斷”,教學是探究,教學是發問,教學是求異,教學是交往)

2、樹立新的教學觀

①教學不只是課程的傳遞和執行,更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的過程;②教學不只是教師教,學生學,更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③教學不只是注重結論,更要注重過程;④教學不只是關注學科,更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個成長的生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3、樹立“三個意識”

①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意識;②整合意識;③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4、處理好“五個關係”

①借鑑與創新的關係;②繼承與發展的關係;③理想與實現的關係;④改革與常規的關係;⑤學習、研究與實踐的關係

5、制定一個有效的教學目標。這個目標是明確、清晰、具體、可測量、可完成的。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6、開發、利用、重組教學資源,不照本宣科。

①研究學科課程標準:明確課程的價值、理念、目標、內容、實施、評價。

②研究教材,合理利用和處理教材。

7、加強科學探究,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

①關注問題情景的創設 ②關注活動情景的創設

8、合理使用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多種教學方法、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①充分認識教學方法、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地位及橋樑作用

②教學方法、手段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才能使更多的學生受益

③課件不能代替科學探究活動,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做實驗。

物理的學習心得 篇6

8月9日上午,我有幸聆聽了濰坊教科院劉守良主任的“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流程”的報告,受益匪淺,收穫甚多。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推進課程改革,課堂是關鍵和核心。以前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堂安靜,學生聽講聚精會神,每堂課有着固定的模式:複習舊知,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小結。而現在我們通過“345優質高效課堂”,把課堂分為課前、課內、課後三步;課內探究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基本環節來完成。課堂上改以往的教師“一言堂”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起到組織、示範、引導作用,且上課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據新知探索課、習題訓練課、檢測點評課、知識梳理課、實驗探究課五個不同課型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採取靈活多樣、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激發靈感思維,把課堂變成學生的舞台,使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通過聽取報告,我個人對“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流程”研究認識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三講三不講”。“三講三不講”是對“滿堂灌”的終結,是實施探究性學習的起點,使課堂教學變“一人講”為“大家談”,變“一人做”為“大家探”。劉守良主任在報告中提出的三類必須講的問題:一是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班內交流後,全班同學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生成的新問題;三是老師明白這是學習中的重點問題但學生始終沒有提出來的問題。“學生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

“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在相互合作中通過彼此進行交談、傾聽,在分享想法的過程中,其他的學生往往會產生自主探索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在經歷過程中體驗到了合作的價值,並發現到了自己的價值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

2.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這是“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順序的總要求。當學生已經能夠自己閲讀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時候,就要先讓他們自己去閲讀和思考,然後根據學生在閲讀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這就是以學定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做到了課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主動自覺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主動接受和探索知識,而不是傳統的被動的填塞式的學習,這是實現高效教學的一種途徑。

3.三佈置三不佈置。三不佈置:不佈置重複性的作業,不佈置懲罰性的作業,不佈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三佈置:佈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佈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佈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

4.刪除無效教學環節。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過程中,有效教學雖然愈來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追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還有很多的”低效“、”無效“的現象和環節。只有發現無效,刪除無效,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

通過培訓,我明確了”345優質高效課堂“的理念,學到了方法,也切身體會到了”345優質高效課堂“研究的必要性,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放開手腳,大膽探索,不斷體會、不斷反思、不斷感悟,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自主、互助、優質、高效“的旋律。

物理的學習心得 篇7

曾記得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腦海中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物理這門學科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老師在傳播着什麼?如何傳播?説實話學了很多年的物理,從來沒有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後來在物理的課程標準上我找到了答案。

物理科學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乃至人類社會的物質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科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

什麼是義務教育?我想狹隘的講就是讓學生掌握以後生活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   學生今後的人生中能夠專業的從事物理的人不多,但學習物理對於讓學生掌握一些生活中基本的規律,也算是掌握了一個基本的生活技能吧!

國中生的年齡是很難理解懂什麼是物理的,這種理解必須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和薰陶產生的,學習物理的關鍵還是要到實踐中去。

這也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重視物理課程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標體現了更關注社會,更帖近學生的生活。

根據不同的學情,採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前言部分對整個國中物理教育起到一個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也提高了物理教師對把握物理學科教學方向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8944p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