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3“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學習心得觀後感作文(精選4篇)

2023“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學習心得觀後感作文(精選4篇)

2023“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學習心得觀後感作文 篇1

20__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週年,1951年,黨中央決定將兩水洞戰鬥的1950年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志願軍首批作戰部隊1950年10月19日入朝。志願軍赴朝後的首戰,是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在兩水洞、豐下洞地區與由温井向北鎮進犯的李承晚軍步兵第6師第2團前衞加強第3營進行的一次遭遇戰。

2023“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學習心得觀後感作文(精選4篇)

此戰經約1小時,全殲敵軍一個營及一個炮兵中隊,共斃傷俘敵470多人,俘美軍顧問1人,繳獲各種槍16枝、火炮12門、汽車38輛、戰馬3匹、報話機2部。戰後領導人致電:“慶祝你們初戰勝利。”此戰役之後,我第118師、120師乘勝進攻温井之敵,並於26日凌晨佔領温井。

20__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69週年紀念日。當天上午,中國駐朝鮮大使館臨時代辦張承剛等中國使館外交官,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太亨徹等朝鮮黨政軍幹部和平壤市民在平壤牡丹峯山麓的友誼塔前敬獻花圈,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併吞全朝鮮的企圖,保衞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捍衞了新中國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國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衞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面目,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衞世界和平反對侵略的意志和決心;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軍隊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裝備的敵人的寶貴經驗,加速了人民軍隊的建設。

在抗美援朝期間,在中國國內開展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大批青年踴躍參加志願軍,全國人民掀起了增產節約運動和捐獻運動,這不僅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了各項社會改革運動的進行。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有力地向世人證明了一個真理,就是偉大領導人所説的:“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2023“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學習心得觀後感作文 篇2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烈士陵園的紀念牆上,刻錄着574位革命先烈的英名。常德市抗美援朝期間唯一的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年僅26歲的劉維漢名列其中。

劉維漢,1925年出生於湖南省桃源縣靈巖鄉送子坡村(今理公港鎮觀音埡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43年,他被國民黨抓壯丁,在國民革命軍第20集團軍53軍116師當兵3年。劉維漢在滇緬戰場上對日作戰奮勇殺敵,抗戰勝利後隨部隊前往越南接受日軍投降,1946年6月,隨部隊調往東北。

1947年8月,劉維漢在遼寧威遠堡解放後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被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歷任戰士、副班長。194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他先後參加遼瀋戰役、渡江戰役、廣西剿匪和解放海南島等戰役,榮立二等功。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劉維漢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20師358團1營3連,赴抗美援朝前線作戰。

1951年4月初,劉維漢所在連奉命駐守朝鮮洪川江北岸鷹峯山(今在韓國境內),阻擊敵人進犯。從4月5日上午11時至下午5時,他帶領一個戰鬥小組,與近百倍之敵奮戰7個小時,打退敵人6次進攻,斃敵100餘人。最後,陣地上只剩下劉維漢和姚樹清兩人。劉維漢説:“我倆是共產黨員,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沒有上級指示,決不離開陣地。”當戰友犧牲後,劉維漢仍堅守陣地。時至黃昏,敵人包圍上來,劉維漢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壯烈犧牲,年僅26歲。

1951年4月29日,第120師黨委決定,追認劉維漢為“模範共產黨員”,給劉維漢戰鬥小組追記集體一等功,劉維漢追記二等功。同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授予劉維漢“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記特等功,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記者從常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瞭解到,在當地,有關部門至今都沒能找到劉維漢的親人或後人,而他留下的遺物僅有空白的日記本1本和照片兩張、解放軍符號兩個。其中一張照片是着軍裝的2寸彩色照片,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及各種紀念章。另一張照片是着便服的1寸黑白照片,胸前印有“解放瓊崖紀念”的字樣。如今,這些遺物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每年清明節前後,總有青年學生和市民自發到桃源縣烈士陵園來為劉維漢等革命先烈掃墓。

2023“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學習心得觀後感作文 篇3

偉大的領導人在彭德懷臨危受命、擔任抗美援朝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感慨地説:得良將者,兵強國昌。打仗就是打將,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離不開像彭德懷、鄧華、洪學智、韓先楚、宋時輪、楊得志、楊勇、樑興初等一大批優秀指揮員勝敵一籌的指揮藝術和全面過硬的軍政素質。

存亡之道,命在於將。每一場戰爭,都是戰將角逐的舞台。我軍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是擁有一大批敢於受命出征、能夠決勝疆場的指揮員。70年前,黨中央和領導人決策出兵時,全面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優劣條件,認為美國雖強也有弱點,中國雖弱也具備有利條件;儘管美國在綜合國力和軍隊武器裝備上佔有絕對優勢,但是我國在軍隊數量上佔有優勢。我軍經受了20多年革命戰爭的錘鍊,擁有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經驗,特別是培養出了一批敢於橫刀立馬、勇於為國擔當、善於決戰決勝的優秀指揮員。

作為訓練演練的組織者、指揮打仗的決策者,指揮員身上有千鈞重擔,身後有千軍萬馬,其訓練水平、軍事素養、指揮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戰場勝負。領導人指出,軍隊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勝仗,指揮是一個決定性因素。志願軍赴朝作戰,面對的是新的對手、新的環境、新的戰爭。在發揮近戰、夜戰、速決戰等傳統優勢的同時,志願軍採取了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己之長,擊敵之短。當時志願軍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敵人和我們打機械化,我們和敵人打巧妙化。”這個“巧妙化”就“巧”在指揮藝術、“妙”在戰略戰術。

劉伯承元帥曾指出:“軍官的培養,是最艱鉅的戰爭準備。”現代戰爭對指揮員的軍事素質和指揮藝術提出更高的要求。培養一名合格指揮員的週期越來越長,難度越來越大。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15軍軍長秦基偉不僅表態“打到最後一個人,我秦基偉上去守陣地”,而且專門安排人員編寫軍情摘報,目的是使部隊瞭解敵情變化,掌握戰場動態。在朝鮮戰場上,我軍實行輪換作戰制度,使更多的部隊和指揮員經受了現代戰爭的錘鍊,積累了寶貴的作戰和指揮經驗。

未聞鼙鼓,先育良將。各級指揮員應強化勝戰之憂,扛起勝戰之責,提升勝戰之能,集中精力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下功夫補足“兩個能力不夠”“五個不會”等短板弱項;着力提高戰略素養、聯合素養、指揮素養和科技素養,帶頭在重大軍事鬥爭實踐、重大軍事演訓活動中磨礪自己,把練兵備戰、指揮打仗的本領搞過硬。

2023“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團課學習心得觀後感作文 篇4

我問父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與美軍在戰法上相比,誰更佔優勢?父親聽後非常自豪地説:當然是志願軍的戰略戰術更有優勢。我軍經歷了28年的革命淬鍊,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形成了獨特的戰略戰術。那個時期,紅軍因常年處於劣勢,主要以打游擊戰、運動戰以及近戰、夜戰等為主。抗日戰爭時期,發展到了着眼長遠的持久戰,取得了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日戰爭的勝利。進入到解放戰爭時期,更是以優勢兵力攻堅戰奪取了三大戰役的勝利,最終打敗了蔣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國,建立起新政權,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把這些戰法運用得淋漓盡致,最終打敗了美軍,迫使他們簽下停戰協定。

説到這裏時,父親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也深深地感受到父親對我軍戰略戰術發展變化的熟悉與瞭解,從心裏敬佩父親。

父親不僅給我講述了我軍戰略戰術的發展變化,還給我講了朝鮮戰場上的一些戰鬥實例。比如,我志願軍利用地形地貌,巧妙偽裝,經常利用“口袋”戰術,對美軍實施突然襲擊。特別是在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第38軍殲滅南朝鮮第7師後不休整,採取運動戰術,用14個小時強行軍140餘里抵達三所裏,阻止了南逃的美第9軍與北援的美騎兵第1師會合,堪稱世界軍事的經典傳奇。

父親對我強調説: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志願軍不僅勝在戰略戰術上,更是勝在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和不怕犧牲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上。

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軍橫掃天下,打敗日德法西斯;二戰結束,在與蘇聯的超級大國軍力角逐中,美國也處處佔據“先出牌”的主動和上風。當時之世界,唯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懼美、不怕美。志願軍第39軍一入朝,就碰上美國精鋭部隊騎兵第1師,他們毫不畏懼,聚殲其一個營;第15軍和第12軍扼守上甘嶺,戰況異常慘烈,他們寧死不退,迫使美軍接受談判。

在聽父親的講述中,我也不時地向父親問一些心中的疑惑。當我問到38軍為什麼沒有參加第五次戰役這個問題時,父親沉默了一會,語氣凝重地對我説:“因為戰士們都打沒了,死了……”父親説完後用手擦了擦眼睛,我看到他的眼眶濕了。

38軍入朝時4.5萬人,回國時一半人員傷亡了。龍源裏紅三連僅剩8人,鬆骨峯三連僅存7人,後來,38軍撤到後方休整補充。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和不怕犧牲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讓美國遭遇了自建國以來陸戰的敗績。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和不怕犧牲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讓中華人民共和國繼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之後,又在1953年7月27日迫使美國簽下停戰協定,從而使新中國站得更穩、更強、更堅定。

今天,這場戰爭早已硝煙散盡,已經過去了70年。我的父親,一位親歷過那場戰爭的老兵,始終懷念着那些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戰友,他對那場戰爭的記憶始終揮之不去。

在那場戰爭中,父親留下了一張在朝鮮沙峴裏拍攝的頭戴綿帽,上穿綿衣、下穿馬褲、打着綁腿、挎着手槍站在坑道前的黑白照片。這張照片是他最喜歡也是最珍貴的一張照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3jjz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