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十二篇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十二篇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在“教師專業發展”不斷推進的今天,進行課題研究是教師成為真正研究者的必經之路。因此,提高對課題研究的認識,不斷提升課題研究的能力,成為一個懂課題、會申報課題、會研究課題的教師,應該是每一位教師不懈努力的方向。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十二篇

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學無止境,讀書似耕耘,通過讀書學習收穫更豐碩。我想此次遠程培訓也是因為這個初衷,讓我們教師利用網絡學習為自己充電,讓我們收穫並與成長。靜下心來聽講座的收穫不言可知,對我教育教學思想有了新的認識和提升;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了科研素養,在以後論文、課題寫作時,就可以學習和借鑑,取長補短。

假期認真聆聽了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王巍教授的一系列有關課題研究的講座,這些講座從課題研究的價值、如何選擇課題、如何撰寫課題申報書、如何撰寫開題報告、如何進行開題論證、如何進行課題實施、如何完美收官等方面方面進行了全面闡釋,條分縷析地做出實戰指導與疑難解析。力圖幫助我們這些因為教學工作繁忙,面對課題不知如何入手的教師理清思路,順利走上課題研究之路。實用性強,尤其是典型案例的介紹具有很好的釋疑與指導作用,能幫助我們一步步理清課題研究的思路,逐漸改變我們之前對課題研究的畏懼心理,猶如課題研究的指導手冊,慢慢翻閲、慢慢學習、慢慢理解。

我的收穫:

選擇恰當課題。這一部分感觸最深的就是選題。選題決定課題研究的方向、內容、價值和質量等,故選題不可不慎。選好題,起好步,課題研究就會順利很多。當時選擇的課題就《基於STEM理念的國中校本教材研究》是基於學校一體兩翼的發展思路,將STEM作為學生關鍵能力提出來,如何推進就成了教研室的重要任務,教師理念的培訓、實驗室硬件的改造、課例的選擇等等就值得研究,而且可以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展開研究,教學過程與研究過程可以合二為一,不必另闢蹊徑,專門研究,在研究時間、研究精力等方面都更有保障,從而使研究更具可行性。

相關理論掌握越多課題研究運用越好。課題設計主要圍繞“為什麼做課題”、“該課題做什麼”、“該課題如何做”這三個方面。“為什麼做該課題”的問題,主要從研究背景、課題依據、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現狀述評、選題意義等方面闡述。研究背景主要回答“為什麼要進行該課題的研究”,一般可從三個方面來回答這一問題,即時代背景、理論背景和實踐背景。課題依據主要解決“依據什麼進行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依據通常包括政策依據、理論依據、實踐依據三個方面。研究者對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的越紮實,在課題研究中運用的越好,這些理論知識就越能夠促進課題的研究。

課題研究目標要清晰。開題論證很必要。“課題做什麼”的問題主要包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假設、擬創新點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明確的研究目標,對課題研究具有定向和指導作用。我們課題研究目標當時不是很清晰,目標之間有交叉和重疊。研究內容有些籠統、模糊,在寫研究內容時,只是把內容一條條地羅列出來,而對每條的內容沒有做簡明扼要的介紹,在開題論證時釐清了許多概念和問題。

以行動研究為主。行動研究是改善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特點是:為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由行動者研究,對行動進行研究。將行動研究運用於教師的課題研究就是:教師要為改善教育教學的實踐而研究,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展開研究,由教師自己來研究,對教師自己的教育教學行動展開研究。行動研究特別適合於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同時輔之以其他研究方法,這樣不僅有助於課題的順利研究,而且有助於教師的提高。

我的啟示:

一、要多想

1.“問題意識”很重要。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日復一日,重複別人的路,別人的話,對一些教學現象已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缺少主動探究的習慣,缺乏提出問題的勇氣。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經常帶着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哪怕是小問題,多去和別人交流,去聽課,然後結合自己的教學,從中不斷對比、思考。

2.用心思考很重要。給我感觸很深的是這些專家之所以能夠走向成功,引領卓越,和他們有心、多想,用心去想事情,用執着去做事情是分不開的。“教師成為研究者”不再是口號,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思想就不會有行動,更談不上成功,所以作為老師要多想,要不斷思考與學習,當然也要把想轉變為經過努力的做,才有可能成功。教師的教學科研逐步走向課題研究。

二、要多讀

看着大標題和文章小標題,絕不僅僅是學科知識過硬,我想教授肯定是閲覽羣書,向他們學習,讀書,堅持讀書。

閲讀的意義在於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而專業閲讀是教師自我成長必不可少的。很多優秀的教師都有着長期閲讀的習慣,其中一條就是閲讀教育教學專著,從閲讀到悦讀,當閲讀書籍變成一種習慣後,它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生活中的巨大享受時光。在閲讀中汲取前人、同行的優秀教育教學經驗,獲取名師、大家的精心研究成果,瞭解教育行業前沿的思想和教育方法。

三、要多借

邊看邊勾畫,一些好的句子、一些好的思想、一些好的做法我想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研究都是可以學習、借用的。將在專業閲讀中獲取的知識、方法適當的放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實踐,實踐的過程就是向優秀學習的過程,也是內化的過程。學習案例並在實踐中會發現哪些理論、方法適合自己,哪些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反思,最終能形成自己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卓越的教師的成長,底層邏輯仍然是建立在對優秀的模仿、傳承和創新上。一線教師常常覺得無事可寫,其實可寫的內容有很多,關鍵在於平時的時候要有記錄的習慣,建立成長檔案,讓自己的成長有痕跡。一是,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解決某一個具體的問題,提出一點不同看法形成一篇文章。二是,在一個研修共同體裏,可以聚焦課題進行研究。因為有課題的存在,可以引領學員進行自主研究、探索,分解任務、攻克難點。三是,聚焦課堂案例,聽課、評課,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聽講座,如同聽一位富有思想、方法和深度的演講,陶冶人的心靈,感受到教師的成長永無止境,要勇敢地、不斷地學習、探索與反思,這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在學習中沉澱,在研究中成長,在磨礪中堅持,在引領中提升。每一個卓越的背後都揮灑着辛勤的汗水,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工匠精神,教師也需要工匠精神。不負時光,茁壯成長,堅韌與執着是成就教育的無字教材。但是要想成為有代表性的卓越教師有一些內涵、特質確是相通的,樂於實踐、善於反思、勤於筆耕。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2

近日,我校邀請了石明晶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在課題研究中如何選題與立項。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有價值。

課題追求有實用價值,這是第一原則。也就是解決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為教學中的某個現象尋找答案。這種課題的針對性、時效性都比較強。往往隨問題而來,問題解決了,課題也就結束了。

2、有能力。

有價值的課題,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研究就會落空,結果就會華而不實,研究課題應該從生活現象入手,從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入手,從學生學習的思考入手,使選題與自己的能力相適應,不貪大求遠。

3、有興趣。

這是課題研究的動力,感興趣,會信心十足,樂此不疲。

4、可操作。

小課題側重於行動研究,強調立足於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所設計的方案應當是可控的,這樣最終才能破解問題。

通過以上幾點我很快確定了課題的方向,積極準備立項,,努力使自己由一個經驗型的教師向科研型的教師轉變!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的要求不僅僅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的是獲取信息的能力。

顯然,數學教育的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對學習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學生質疑和解決問題能力、探索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科學探究學習是教育所應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學習方式,它不只是讓學生單純的接受科學結論,而是讓學生在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理解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科學思維,培養科學精神。

因此,科學探究學習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今年,我們在學校領導和專家指導下,在課題主持人的帶領下,開始逐漸深入《中學數學科學探究學習課堂教學研究》這一課題研究領域。

從剛開始的概念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

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統的做課題,缺乏經驗,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走了不少的彎路。

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

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的一些體會:

一、用心做課題

用心做課題,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太容易辦到了,其實不然,對於老師來説,正常的教學及各項教育工作已經令老師很費心了,還要再

用心做好課題並非易事,由於需要多方面專業理論知識,前期,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閲讀相關書籍資料上,以補充我們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如鄭長龍教授對科學探究本質解釋,趙小琴、李洪俊老師的觀點等等。

同時課題主持人夏老師也多次對我們進行了課題方面的培訓與講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無法深入的理解課題的主旨,更無法做到有效有質。

二、學習理論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對知識本身發生興趣,產生認知需要,產生一種需要學習的心理傾向,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適合學生學習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

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讓學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誰用”。

三、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巴班斯基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最優化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最優化和學生的學習過程最優化統一起來。

教學過程包括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效果五個基本成分,要使教學過程最優化必須選擇每個過程的最優化方案,發揮整個教學系統的最大可能性。

四、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

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五、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時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受益良多。

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閲了一些關於科學探究性學習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通過在實踐階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學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

如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數量研究法等等,同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更多的瞭解,這一點給我在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改善了我在教學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樂於去深入瞭解學生。

今天我們的課題還在探索之中,今後的工作還很艱鉅,但我堅信只要共同努力,紮實工作,不斷探索,不斷進步,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會取得成績。

感言:進行課題研究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參加了省“十二五”20xx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立項培訓會,感覺受益匪淺。幾位教授對教研課題如何選題,選題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解讀,特別是劉永和教授的講座,讓我對課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從懼怕研究課題到覺得研究課題是非常有意義的,從剛開始對課題的迷惑到現在對課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脈絡認識,這其中的變化和談處的精彩講座是密不可分的,談處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案例為我們解讀了一個個“深奧”的課題方面的有關知識,使我對課題研究方面有了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今後我們進行教研課題的研究、選題等有了很大的幫助,為我們以後研究課題提供了一盞盞明亮的指示燈。

下面將我的學習心得小結如下:

1.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用各種教學手段。

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寬鬆、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新教材中例題,習題的安排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許多情境圖完全可以通過學生實際活動,親身體驗來表現。因為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得到的知識,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得更加牢固。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一定用同一種模式,同一種方法,一定非得讓學生看明圖意來理解知識,學懂知識,而是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遊戲、表演等實際活動將情景圖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景化,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於真實的數學活動情境中,增加實際體驗,親身感受數學。

2.要懂得欣賞與愛的藝術。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會欣賞孩子、愛孩子,才會贏得孩子們的愛與尊敬,“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生動、幽默的講解,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孩子們那發自內心的笑聲,亮晶晶閃爍着求知慾的眼睛,下課後意猶未盡、戀戀不捨的表情,就是對教學最好的評價。

3.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

這樣才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利於學習能力的提高。每節課的教學力求做到:先嚐試後講解,先猜想後驗證,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去傾聽、交流、歸納,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動力展。數學老師應着眼於方法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等各方面的訓練,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學中關注了、注重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性,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於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

反思是教師的一塊“自留地”,只有不斷耕耘,才能檢討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不斷追問“我的教學有效嗎?”“我的教學能更有效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斷深化自己的認識,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從而獲得持續的專業成長。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有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識和實踐智慧,只有靠教師自己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和創造才能獲得。

總之,通過培訓學習,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5

提筆躊躇,我深知自己的心得體會與本次的培訓專題風牛馬不相及。20xx年x月x日——17日,在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邵美萍主持下舉行雲南省國小美術名師工作室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和小組年度工作考評活動。活動包括楚雄州教科所所長鄧建民作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各小組課題研究情況、小組年度工作彙報及專家指導、考評,工作室顧問張興義校長作《情緒的科學管理》的專題講座等。説實在的,至於講些什麼我懵懵懂懂,觸動最深的是鄧所長聲情並茂朗誦的一段散文:“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下課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通過網絡我找到了原文細讀:“小男孩走出大門,返身向四樓陽台上的我招手,説:‘再見!’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個早晨是他開始上國小的第二天。 我其實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樣,再陪他一次,但我卻狠下心來,看他自己單獨去了。他有屬於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場,只能看做一把借來的琴絃,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其歸還期限的。

他歡然地走出長巷,很聽話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規蹈矩的模樣。我一個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細細的朝陽而落淚。

想大聲地告訴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給你們一個小男孩,他還不知恐懼為何物,我卻是知道的,我開始恐懼自己有沒有交錯?

我把他交給馬路,我要他遵守規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們能夠小心一點嗎?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愛交給了縱橫的道路,容許我看見他平平安安地回來。

我不曾搬遷户口,我們不要越區就讀,我們讓孩子讀本區內的國民國小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國小,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當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兒女為賭注來信任———但是,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他開始識字,開始讀書。當然,他也要讀報紙、聽音樂或看電視、電影。古往今來的撰述者啊,各種方式的知識傳遞者啊,我的孩子會因你們得到什麼呢?你們將飲之以瓊漿,灌之以醍醐,還是哺之以糟粕?他會因而變得正直、忠信,還是學會奸滑、詭詐?當我把我的孩子交出來,當他向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給他的會是什麼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張曉風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這篇散文從字裏行間透出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對社會的囑託,更是對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那感人而樸實的話語陣陣敲擊着我的心靈,作為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和教育工作者的我,從不同的角度來感悟這篇文章,內心感觸頗深,久久不能平靜。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父母的命啊!

兒子雖然還未入學,看着他清澈的眼神和異乎尋常的調皮我甚為惶恐:入學會怎麼樣?在新的環境裏適應嗎?中午自己會吃飯

嗎?這些感受都是作為父親的親身體驗。讀了這篇散文,我才真正理解了那些年輕的父母望着孩子依依不捨的眼神,對老師千叮嚀萬囑咐的託付。作為一名教師,肩上的責任真是任重道遠啊!他們父親母親把孩子交給了我們,就是對我們的信任。從這一刻起,我發誓我要用我全部的愛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因為我是一名教師,同時我也是一位父親,我能理解千千萬萬做父母親的心情。

我們應當成為家長心目中企盼遇到的好老師,當一名好老師一點都不難——愛孩子,愛自己的事業。只要心中有愛就能做到!我們將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如果我們不對太陽傾注殷切的期望和愛心,那麼太陽也將不會放射絢麗奪目的光芒。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我校研究的課題名稱是“農村國小生閲讀習慣與其口語表達能力關係研究”,作為國家課題“閲讀習慣的養成”的子課題,學校領導和參研教師十分重視,從課題組組建到現在,課題負責領導已組織參研教師多次培訓學習。通過培訓學習,我對課題實驗研究有了一定的認識。

一、學會自己選題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就存在於實際的教育教學情境之中,教師要時時關注教育教學情境,尋找具體問題。

1.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問題。我們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特長愛好和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獲取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作為課題研究的來源。

2.在反思中提煉問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可以為自己提供研究材料的有效途徑,反思每天中自己遇到問題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等。

3.在與教師的交流中解決問題。在教師間的相互交流中,可以發現自己未曾注意的問題,進一步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激發自己的研究意識,將有價值的問題作為課題研究的來源。

二、教師素質與課題研究的關係

1.教師的課題研究意識是前提。教師的研究意識越強烈,就越有可能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如果教師缺乏研究意識,就會對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有價值的問題熟視無睹,錯失提升教育教學的認識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時機。當然研究意識並不會憑空而生,除了要有敏鋭的問題意識之外,還要真正體驗到課題研究帶來的自身專業發展與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是基礎。一個總感到有許多課題需要研究,並能很好地進行研究的教師,往往是教育理論知識較為紮實、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師。教師有教育理論的指導,則會很快發現問題,並進行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本課題研究應該注意的問題

課題“農村國小生閲讀習慣與其口語表達能力關係研究”,就其名稱分析,我作為一名參研教師,在閲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積累知識,豐富語彙。在口語交際課和語文活動中,培養學生認真傾聽,靈活應對,順暢表達的能力,努力探索口語表達訓練方法、策略,着力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3月11日我參加了鄉組織的課題研究培訓,感受頗多。在培訓會上,縣教研室範宜鵬主任,周麗華主任作了精彩的報告,我鄉王志剛校長也做了報告。現在將心得體會寫出來。

範宜鵬主任的《以課題研究為平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我知道了課題就是一個問題、願景、主題,課題研究是科學研究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閲文獻資料等。我們就行課題研究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課題的原則一共有8個,那就是: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推廣性原則。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選題、論證、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按計劃實施研究、結題鑑定。

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一共有四個方面:

1、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2、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

3、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

4、從有關部門發佈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

我認為搞一個課題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個業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幹事的人。現在,我們鄉就缺少這樣一個團隊、一個核心人物,領導者、組織者誰會是這個人呢?我也同樣堅信認識比行動更重要,我們要進行課題研究,一定要首先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然後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我們要見了一個規範的團隊,不斷學習,要科學、有一定的策略。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8

9月15日由學校組織的課題研究培訓會在大會議室舉行。培訓活動中首先是劉軍作了經驗介紹,後由楊慧鵬鎮對教研課題如何選題,選題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解讀。是我們對課題研究方面有了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今後我們進行教研課題的研究選題等有了很大的幫助。

一、課題的選題:

教育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就存在於實際的教育情境中。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關注實際教育情境。尋找具體問題。比如學生早戀問題,這是真實存在於特定年齡的每一屆學生身上的,是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髮育到了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很多老師被動應付,常常就事論事地對待這一問題,治標不治本,而有的老師能認真地加以研究,找到恰當的預防與疏導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做個有心人,時時留意發生變化的教育情境。

1、在與各科教師和班主任的交流中發現問題

在教師間的相互交流中,可以發現自己未曾注意的問題,激發自己的研究意識。將這些問題作為小課題的研究來源。

2、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中找到問題

同齡人之間是彼此最熟悉的,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朋友,和學生時常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了解到學生喜歡什麼,在幹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有價值的問題會出現,這也可以作為教師小課題研究的課題來源。

對教師來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可以為自己提供小課題的研究問題,這就是進行教育反思,反思每天當中自己遇到的問題,應當注意的問題等。

(二)從值得研究的問題中找出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際的教育教學中,中國小教師一般面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但選擇哪一個作為自己的小課題進行研究呢?應該篩選出那些影響面大,必須馬上解決的問題作為小課題來進行研究。

二、小課題研究選題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的課題研究意識是前提

教師的研究意識越強烈, 就越有可能積極進行小課題的研究。如果教師缺乏研究意識,就會對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有價值的問題熟視無睹,錯失提升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認識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時機。當然教師的研究意識並不會憑空而生,這除了教師要有敏鋭的問題意識之外, 還要使教師真正體驗到小課題研究帶來的自身專業發展與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學校可適當鼓勵,以激發教師進行研究。

(二)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是基礎

對廣大中國小教師來説,一個總感到有許多小課題需要研究,並能很好地進行研究的教師,往往是教育理論知識較為紮實、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師。一個缺乏教育理論知識的教師可能每節課一開始就檢查作業,然後再講課,學生沒了興致,學習毫無激情,學習成績當然就會不佳。而這時教師又不能找不到問題所在,繼續遷怒於學生,形成惡性循環。而如果教師有教育理論的指導,則會很快發現問題,並進行研究,找到解決的方法。

(三)小課題研究不宜追逐時尚一味跟風

進行小課題研究,切記不要追求時尚。合作學習熱就搞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了又搞探究學習,這樣很難達到做小課題研究的目的。一般來説,教師應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找到真正困擾教育教學提高的問題所在,尋找解決之策,以促進教學改進和學生髮展。

三、撰寫研究報告

撰寫研究報告是研究性學習的總結。它是根據對課題的研究分析而提出的自己的一些論點和見解的體現和象徵。

具體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1、標題 標題是對調查報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基本要求是確切、簡潔、醒目和避免雷同。調查報告的題目可直接揭示論點,也可點明論述範圍。標題一般不要超過15個字,太長的標題可分出副標題來。標題的構思十分重要,好的標題能引人入勝,能使人抓住調查報告的中心議題。

2、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個:

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代價;

二是表示作者要對文章負責;

三是便於同行或讀者與作者聯繫。

3、摘要 摘要是調查報告基本思想的縮影,是調查報告的簡單介紹,是濃縮了的情報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對全文有—個大致的瞭解。

4、關鍵詞 關鍵詞是指文章中最關鍵、起決定作用的詞語。它是文章內容、觀點、涉及的問題和類別等方面的標誌和提示。一篇文章關鍵詞的個數根據文章內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個為宜。

5、前言 前言亦稱引言、引論、緒論、序論或導論,是調查報告的開頭部分即開場白。主要內容是提出問題、明確中心論點或闡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紹研究的背景、範圍及意義,以使其他人對論述的內容先有個概括的瞭解。

6、正文 正文又稱本論,佔調查報告的絕大篇幅。它是展開論題,對論點進行分析論證,以表達你的見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佔調查報告的絕大篇幅。正文的內容一般包括實驗方法、理論依據、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等。一篇報告只有想法、主張是不行的,必須經過科學嚴密的論證,才能確認觀點的合理性和真實性,才能使別人信服。因此,報告主題部分的論證是極為重要的。

7、結論 結論是調查報告的結束部分,即解決問題的部分,它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整篇調查報告的歸結。但不是實驗結果的簡單重複,而是經過綜合分析,將各種數據材料連貫起來,思索判斷,邏輯推理,形成總體論點。結論是去粗存精、由表及裏、抽象出共同的、本質的規律,它與正文緊密銜接,與前言相呼應,使調查報告首尾呼應。它還要求結論寫得措詞嚴謹、準確、鮮明。

8、附錄 各種調查表格、原始數據、研究記錄等。 就中學生的調查報告來説,必須具備題目、署名、前言、正文、結論和建議、附錄這六個部分,其他不作統一要求。

四、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討

將研究成果用於分享、發表、參加比賽等。

總之,對中國小一線教師的小課題研究的選題來説,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其概括為20個字:根在實踐中,重在科學性,難在堅持性,貴在實用性。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9

1、選擇做有意思的課題,在研究課題的過程中享受到教育的樂趣,這一點至關重要。現在我們自己有選擇課題研究內容的主動權,那就結合自己的特長,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來做研究。就像我,之所以選“國小生數學日記的指導”做研究,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覺得有意思、好玩。在上學期,到中山路國小參加細節課題的結題活動時,無意中翻看各個學校的結題材料,好多都是枯燥的文字總結,單調的圖表數據。唯獨有一本顏色鮮亮、圖案豐富的小冊子吸引了我。讓我產生了要走上前看個究竟的衝動,原來那是索普學校王錦敏班上的一本學生的“數學日記”集錦。在那一篇篇日記中,讓我感受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活躍的數學思維、與老師零距離的感情交流,覺得做一個數學老師真幸福。就在這時,我就想到讓自己的學生也試着寫一寫。現在語文老師總是抱怨,學生會抄作文。我相信,學生寫數學日記,是不會抄的,也沒參考書可抄。可以想象在孩子稚嫩的語言中,會得到無限的快樂,我一定會樂在其中的。

2、在教育教學的日常生活中尋找問題和課題。從自身教學和學生成長的細節中發現問題。在我從事數學教學十多年來,發現我們的課堂教學往往注重數學知識的紮實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定滲透,數學語言的適當訓練,但由於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的數學思考、數學發現的意識和能力沒能得到充分的培養。學生擅長完成一些形式單調的練習性作業,而在作業中,既看不到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個性品質,也看不到學生的成長足跡和心路歷程;更沒有主動地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問題,讓生活問題數學化的意識;數學的人文性、生活化、學生的鮮活個性正在被活生生地抹殺。數學學習也需要交流,寫數學日記就可以延伸課堂教學,讓學生與老師及時的溝通與交流。同時也讓學生的課外作業更富有個性色彩。這點與學校提倡個性化作業相一致,省得要查時,臨時抱佛腳。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3月11日我參加了鄉組織的課題研究培訓,感受頗多。在培訓會上,縣教研室範宜鵬主任,周麗華主任作了精彩的報告,我鄉王志剛校長也做了報告。現在將心得體會寫出來。

範宜鵬主任的《以課題研究為平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我知道了課題就是一個問題、願景、主題,課題研究是科學研究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閲文獻資料等。我們就行課題研究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課題的原則一共有8個,那就是: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推廣性原則。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選題、論證、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按計劃實施研究、結題鑑定。

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一共有四個方面:1.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2,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3、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4、從有關部門發佈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

我認為搞一個課題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個業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幹事的人。現在,我們鄉就缺少這樣一個團隊、一個核心人物,領導者、組織者誰會是這個人呢?我也同樣堅信認識比行動更重要,我們要進行課題研究,一定要首先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然後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我們要見了一個規範的團隊,不斷學習,要科學、有一定的策略。

周麗華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課堂上》的報告使我知道了教育應該是一種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們要然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課,一共有五個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態性(為學生為孩子上課)、有待完善,紮實、充實、豐實、平時、真實,組成了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

我認為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答案,一定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要讓學生愛上課堂。我們要給孩子學習的動力,我們教師自身就是一種教學資源,一定要挖掘好。我們要面帶微笑、滿懷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課。我認為我們課堂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重結果輕過程。我們教學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讓學生去經歷、探究,我們當老師一定要的幫助學生去學習、探究,而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我們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學得愉快。環境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人我們不能改變,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從想在開始我要接納我不能改變,努力改變我能改變的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我們鄉王志剛校長的《課題研究貴在持之以恆》的報告,使我懂得了我們要不斷思考、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立足課堂致力於課堂改革讓自己的課堂越來越精彩。我們要像王志剛校長一樣進行課題研究,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選擇適合的課題進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穫。最後把簡單的事做好,持之以恆進行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我們正在上路……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教科研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重視教育教研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改革與發展的潮流。教育改革與決策必須依靠教育教研,教育教研必須為教育改革與決策服務,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共識。3月16日我們在縣委禮堂聽了李洪山主任做的專題講座:《在行動中探索—中國小教育科研的基本途徑》,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促進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中國小校教育要發展,就必須改革;中國小校要改革,就必須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對改革傳統的教育體制、教育思想、教學方法起了較大作用,研究成果為學校各學科的綜合改革提供了寶貴的實驗數據和可供借鑑的研究方法。中國小校教育既應堅持“常規體系”高效率地運行,又要構建未來教育的框架。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不僅對學校今天的整體教育水平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學校明確未來的教育思路,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都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已經成為中國小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趨勢。對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探索、研究和實驗,有助於揭示教育規律,解決教育問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説,課題研究水平的高低,決定着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幅度。

三、有效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教師是辦學諸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尤其是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使學校在現代教育中辦出特色,才能使教育質量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教育實踐表明,優秀教師的匱乏,直接影響到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因此,要重視和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20xx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參加了省20xx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立項培訓會,感覺受益匪淺。幾位教授對教研課題如何選題,選題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解讀,特別是劉永和教授的講座,讓我對課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從懼怕研究課題到覺得研究課題是非常有意義的,從剛開始對課題的迷惑到現在對課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脈絡認識,這其中的變化和談處的精彩講座是密不可分的,談處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案例為我們解讀了一個個“深奧”的課題方面的有關知識,使我對課題研究方面有了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今後我們進行教研課題的研究、選題等有了很大的幫助,為我們以後研究課題提供了一盞盞明亮的指示燈。

1.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寬鬆、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新教材中例題,習題的安排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許多情境圖完全可以通過學生實際活動,親身體驗來表現。因為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得到的知識,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得更加牢固。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一定用同一種模式,同一種方法,一定非得讓學生看明圖意來理解知識,學懂知識,而是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遊戲、表演等實際活動將情景圖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景化,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於真實的數學活動情境中,增加實際體驗,親身感受數學。

2.要懂得欣賞與愛的藝術。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會欣賞孩子、愛孩子,才會贏得孩子們的愛與尊敬,“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生動、幽默的講解,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孩子們那發自內心的笑聲,亮晶晶閃爍着求知慾的眼睛,下課後意猶未盡、戀戀不捨的表情,就是對教學最好的評價。

3.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這樣才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利於學習能力的提高。每節課的教學力求做到:先嚐試後講解,先猜想後驗證,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去傾聽、交流、歸納,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動力展。數學老師應着眼於方法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等各方面的訓練,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學中關注了、注重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性,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於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反思是教師的一塊“自留地”,只有不斷耕耘,才能檢討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不斷追問“我的教學有效嗎?”“我的教學能更有效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斷深化自己的認識,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從而獲得持續的專業成長。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有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識和實踐智慧,只有靠教師自己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和創造才能獲得。

總之,通過培訓學習,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nzz4m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