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經驗交流材料 >

科技興農的典型經驗材料大綱

科技興農的典型經驗材料大綱

農業科技成果是農業科技人員辛勤勞動的結晶,是發展農村經濟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的動力。在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與其説是人才科技的競爭,還不如説是科技產業化能力的競爭。因此,農業科技成果能否轉化為生產力,取決於農民對科學技術的接受能力,只有當農民提高了接受能力,掌握了農業科技,才能形成新的生產力,加速農村經濟的發展。

科技興農的典型經驗材料大綱

近幾年來,儘管三河市在提高農民素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整體而言,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從文化素質看,目前農村勞動力中約有1/10的半文盲,科盲則為數更多。從技能素質看,目前農村普遍缺乏有技術專長的勞動者,多數農民還是按傳統技術從事農業生產。因此,利用各種渠道,採取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是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加速農村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然而,提高這項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做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們的具體措施為:

一、結合掃盲,宣傳科普知識。

我們要在全市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同時,通過村街的文化室、圖書室、文體中心,在農閒時向村民整日開放,滿足村民隨時看書、讀報的願望,從而,達到對我市1/10半文盲進行全面掃盲的目的,並不斷地利用廣播電視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引導他們逐步認識科學,瞭解科學,對科學產生興趣,有學科學、用科學的強烈慾望,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

二、舉辦農民培訓學校,進行實用技術培訓。

我們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了使科學技術早日轉化為生產力,增加農民的收入,市、鎮農技站因地制宜、因村而異,到田間一邊實際操作,一邊傳授技術,並編寫出實用技術資料到村街培訓時發給農民,有條件的村街還用錄像、印發科技小報等形式培訓農民,培訓內容要通俗易懂,學以致用,讓廣大農民學後能及時地用於生產實踐,轉化為生產力。今年已有5000多名農民參加了田間技術培訓,這種培訓深受農民歡迎。

三、辦好農廣校,培養農村專業人才。

農廣校是採用面授和廣播電視、文字聲像等為媒體進行遠近距離相結合的、形象教學的農業成人專業學校,具有投入少,見效快,就地入學的特點,很適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農民不脱產學習。現在不少專業户、示範户讓自己的子女參觀農廣校大專班學習,讓他們系統地學習一門專業知識,取得結業證書,成為有知識、懂技術的新型農民。村幹部和農民技術員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帶頭人和技術骨幹,他們的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科教興農的進程。他們中不少參加了農廣校三年制學歷班的學習,取得大專文憑,已成為當地中等農業科技人才。

四、發動農民訂閲《農民報》、《科技報》等報刊。

農業方面的報刊是指導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經濟、引導農民進入市場、開拓市場的綜合性報刊。它們實用性強、信息量大、通俗易懂,是幫助農民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不少村街的種植户都訂閲技術專報和專刊,從中學習技術或蒐集各種信息。因此在全市發動農民訂閲各種農業知識報刊是推廣農業新技術的重要手段,是花錢少,見效快提高農民素質的好方法。

我們知道提高農民素質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做長期不懈的努力。為此,一方面,為了全面提高我市農民的整體素質,市農業局和各鎮領導尤其是主抓農業的領導已把提高農民素質擺上工作的議事日程,作為開發生產力來抓,制定了長期規劃,防止一曝十寒。為了讓廣大農民都有參加學習的機會,認識到提高自身素質是科教興農的需要,是自己的義務,勢在必行。他們還因地制宜地提供必要的客觀條件,如學習場地的安排,培訓資料的發放和設備的購置等。另一方面,廣大農技幹部也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選擇需要的培訓內容和適合的培訓方法。根據不同的農時季節,及時傳授農業新技術,推廣農業新成果,並配合有關部門努力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yan/rrqyx6.html
專題